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用)[1]分解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用)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78617df5335a8102d22077.png)
1603-1867德川幕府统治 傀儡
天皇 将军 大名
(诸侯) 拥有最 高权力
士
封 建 统 治 阶 级
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 武士 出身的人掌握了国家政权, 天皇大权旁落。这些武士 农 自称将军,他们的统治被 工 民 称作“幕府统治”。
商
武士道精神,是武士道德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英 美
德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3.3% 5%
3.8%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
进步性:
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局限性: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 展。
激化
内忧
社会矛盾
导致
导致
加剧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机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 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 机。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 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
闭关锁国
丧权辱国
幕府统治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887年的东京市民, 在你身边可能发生的现象有哪些?
• A 日本地方的200多个藩国都被撤销了,全国的行政区 划变成府、县两级。 • B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了,农民也可自由迁徙了。 • 政府办了许多工矿企业,还鼓励私人从事工商业,工厂、 银行、邮政局、铁路局等新事物给人们的生带来许多方 便。 • C 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普通教育4年,不服从者 将受罚。 • D 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服的男子,很少有人 头上还留着发髻了;吃西餐、开化妆舞会、听西洋音乐 成为一种时尚。 • E 武士不再垄断军职,邻居家的孩子被征,成为一名 “皇军”。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名师教案中华书局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名师教案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96ca74284ac850ac024222.png)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1、明治维新的含义是什么?日本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明治维新的?2、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性质各是什么?4、明治维新有什么历史意义?(2)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和概述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明治维新取得的的积极成果和带来的不利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2学情分析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学生对明治维新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分析、归纳和概括一般的历史事件,以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本课的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有意识的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思想,逐步加强学生这一方面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意义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评价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日本明治维新导入新课:(师导)曾经我们也学过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是什么?它是向哪里学习?而今天呢?(出示课题,引入新课)学习新课:(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教师过渡)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一、明治维新的背景(课件显示各类图片)(一)介绍幕府及统治的危机(课件显示)(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课件显示)依据:(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课堂课件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课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1eedd9e2bd960591c677e2.png)
政
京
东
治
都
京
大
改
阪
革
明治天皇模仿西方采用君主立宪制 政体,把当时的日本领土分成了3 府72县,采用中央集权制的方式来 统一权力。原来的 “士、农、工、 商”改成了“皇族、华族、士族和 平民”,虽然四个阶层之间还是存 在着等级之分。但允许进行交往。
消除了封建割据,有利于统一市场
主要措施 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C 求知识于世界
D 置产兴业
5.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 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 2、 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性AB 进两两质行国国的的的的改改改革革革,都都是是其在采主内取要忧 自依外 上据患 而的 下是背 的:景 形D下 式 手 农下推一C2下因日倒31幕一1农倒因3明规日112因 代农2(农以封 以下1、、8、、8、、、8美工民级行、级为本幕府、民幕为治定本为表民1民河建河级777都禁都禁除都都8332国工生 武 地 德 武 佩 改 运 的 德 生 运 佩 天 送 改 佩了 生 生 川 幕川 武3年年年促止是止特促促7厂 活士税川士里革动封川活动里皇儿革里 新活活、府 、士,,~,进官资官许进进破 日开改幕开的成结建幕日结的模童成的 兴日日水的 水开实实1解D了吏产吏船了了9产 益始革府始军功束统府益束军仿入功军 资益益井专 井始施施除1德资在阶在外资资3、 贫难,与难舰给了治与贫了舰西小给舰 产贫贫、制 、难新新买)国本长级长,本本黄 困以在锁以是我幕严锁困幕是方学我是 阶困困统 以的的卖海海主崎性崎严主主金 进维国维黑们府重国进府黑采受们黑 级进进治 维“地地禁洋洋殖义码质码禁义义外 行持时持色的统阻时行统色用教的色 改行行阻 持税税令为为产经 头 的 头 其 经 经流反生代生的启治碍代反治的君育启的革反反碍生政政,姓姓兴济直改直他济济, 抗计计,示。了抗。,主是示, 力抗抗了 计策策承氏氏业的接革接船的的市 斗,,船?资斗船立家?船 量斗斗资 ,认的的”发购。购只发发的场 争且且上本争上宪长上 争争本 且土如如展买买驶展展口混 ;越越的主;的制的的 ;;主 越地河河。外外往。。号乱 来来蒸义蒸政义蒸 义 来私田田国国国下、 越越汽的汽体务汽 经 越有、、船船外,物 不不机发机,。机 济 不和只只。川川大价 满满又展又把又 的 满买货货上上力飞 幕幕冒。冒当冒 发 幕卖物物、、发涨 府府着着时着 展 府自。。大大展统统黑黑的黑 ( 统.由井井近治治烟烟日烟 明 治,、、代,,本, 治颁小小经所所领所 维发泉泉济以以土以 新土等等。日日分日 根地。。本本成本 本执历历了历 原照史史史 因3。府上上上 )7把把把2县这这这,一一一采事事事用件件件中称称称央为为为集“““黑黑黑权船船船制事事事的件件件方”””式。。。来统一权力。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多篇)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7d6cf26bd97f192379e95b.png)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多篇)第1篇:日本明治维新教案第16课日本明治维新执教人:曾朝芳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倒幕前日本;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①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②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教学建议本课地位日本明治维新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唯一的非欧美国家。
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世界的起点,为日本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的改革并不彻底,这就决定了这个国家带有较强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给亚洲国家尤其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起点,是日本与世界接轨的标志,也是意味着日本开始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它在日本的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亚洲国家和世界格局都产生较大影响。
难点分析: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初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中戊戌变法的内容。
同样是闭关锁国的国家,同样是被外国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同样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
这样的问题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究。
这种探讨的问题难度较大对于初三学生有一定困难。
.教学设计示例重点:日本明治维新难点: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复习提问】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关于日本古代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讲授新课】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
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第一日本明治维新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第一日本明治维新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0b4d516529647d272852d9.png)
。
近代:最早入侵中国的国家是:英国。 最早入侵日本的国家是:美国。
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
内忧
外患
幕府的封建 激化
幕 导致 府
统治严重阻
社会矛盾
封
碍了社会、
建
经济的发展
专
制
统
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列强入侵
导致
民族矛盾
加剧
教育经费
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8%; 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25%;
国家教育经费其中50%都用于义务教育。
明治时期,日
本确立了“和 魂洋才”的教 天皇 育原则,既要 万岁万岁 培养学生具有 万万岁 日本旧的忠君 爱国思想,同 时又要掌握西 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知识。
东京的鹿鸣馆
身穿西装的东京学生 举办西洋音乐会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 (下) 第一日 本明治 维新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 (下) 第一日 本明治 维新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 (下) 第一日 本明治 维新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时间
1852—1912
明治天皇 名睦仁 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
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另一方面向 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 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 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 新”。
开始时间:1868年
领导政府:明治政府 目的: 富国强兵。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 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处封建地主的阻力, 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 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 奴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 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 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 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见 ,在1861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中华书局版s】PPT课件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中华书局版s】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7ddaa927284b73f342502c.png)
领导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 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组成联合阵营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官僚
力量薄弱
政治 改 方面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B 文明开化
C 求知识于世界
D 置产兴业
6、19世纪60年代,通过自上而
下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
是
A英国、荷兰
B
B日本、俄国
C英国、西班牙
D荷兰、西班牙
7.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A.实行义务教育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废藩置县 D.建立常备军
8.首先敲开日本闭关锁国大门的西方 列强是: A.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 B.美洲最早摆脱殖民统治,实现独立的 国家 C. 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国家 D.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
改革结果:日本成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中国 改革失败,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有人认为,明治维新是在自身条件尚未成熟, 在外因的催化下发生的。这里的“外因”主要是指:
A、日本面临着民族危机 B、武装倒幕的成功 C、中国百日维新的影响 D、俄国的1861年改革的影响
考点:明治维新的内容 2、“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
1、图上是哪一国家?
日本
2、这个国家的第一位老师是谁? 中国
3、在古代史上向他的第一个 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 重要改革。这次 改革的名称、 意义?
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迈向 了封建社会的发展时代。
导入
日本反幕府斗争与明治维新
19世纪50年代,当中国在 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的时候,与中国一 衣带水的日本也面临丧失民族 独立的危险。然而日本却通过 社会改革,摆脱了不平等条约 的束缚,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发展成为当时亚洲唯一民族独 立的强国。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四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四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aa44a91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6.png)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明治维新是下列哪个国家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A、法国B、日本C、俄国D、德国2、下列哪项不是明治维新所采取的措施?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废除农奴制,给予农民自由C、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文明开化,推行西方生活方式3、题干:以下关于《五箇条御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明治天皇颁布的维新宣言B. 明确了“破除旧习,取法世界先进”的原则C. 强调了天皇的至高无上地位D. 是日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体现4、题干: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进行了哪些重要改革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废除幕府,设置地方县制B. 重建军制,实行征兵制C. 实行义务教育,普及基础教育D. 创办国营企业,推动工业化5、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采取的殖产兴业政策?A. 支持发展国营企业B. 鼓励私人企业发展C. 实施义务教育D. 推行殖产兴业贷款制度6、题干: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变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农业生产得到大幅提升B. 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C. 社会阶级结构出现明显变化D.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7、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领导者是谁?A、中曾根康弘B、福泽谕吉C、明治天皇D、伊藤博文8、明治维新的措施之一是?A、废井田置、课租削B、倡导“朱子学”C、承认土地私有D、禁止武士佩戴刀剑9、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下哪项不是这些改革措施的内容?()A. 军事改革B. 推行文化开放C. 实行义务教育D. 重新划分国内封建领地 10、下面关于《五箇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五箇条》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B. 《五箇条》强调日本政府实行内政废藩置县C. 《五箇条》规定了议员由天皇直接任命D. 《五箇条》确立了日本近代的议会制度11、题干:《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下哪项不是其改革内容?A. 推行“殖产兴业”B. 实施义务教育C. 建立君主立宪制D. 保留封建等级制度12、题干: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哪种情况?A. 农民起义频繁B. 商人阶层崛起C. 落后封建制度阻碍社会进步D. 民族矛盾尖锐13、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措施中,哪一项直接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废除等级制度14、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亚洲强国,但它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初中历史九上《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1)
![初中历史九上《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0bce86ca7c1cfad6195fa767.png)
明治维新时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
1、发展迅速,初步实现工业化,两次工业革命交 叉进行。 2、主要靠国家的大力扶植和保护
二、明治维新的过程
1、时间、人物、文件
2、措施
政治方面
经1、济殖方产面 兴业:大力创办官营企业、模范工厂和扶 植发展私人资本主义 2、土地改革:
——大陆政策
1)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国王签订《日韩合并条约》,
2、正式表吞现并朝鲜。
2)中日甲午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 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 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3、局限:
1)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地主土 地所有制)
2)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
1、原因:
第二步征服朝鲜
1)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 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 残余,竭力推行军国主义。
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
2)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 足
第五步征服世界
联系英国君主立宪制回答:
君主权 力
议会与君主关 内阁与君主关
系
系
掌握实权者
英 统而 国 不治
日 至高 本 无上
议会权力大 内阁对议会
于君主
负责
天皇可以解 内阁对天皇
散议会
负责
资产阶级
天皇为代 表的官僚 军阀集团
33
C 巩固: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废藩
置县”的”藩”师指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3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3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f8cc4e01f69e314232943b.png)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1教学目标1、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2、了解日本的幕府统治危机。
3、理解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认识明治维新这场改革对日本历史的推动作用。
4、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2学情分析1、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2、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是日本继大化革新之后又一次较为集中地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历史典型事件。
3、同时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州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重点难点明治维新的评价,分析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分析日本崛起的原因?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1、老师讲解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2、老师提问明治维新的背景?学生回答:略老师讲解: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
将军手下的封建领主称作“大名”,大名有260多个,其领地叫“藩”。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是武士,全国有200万人左右。
所以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3、老师提问:日本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标志是什么?向哪个国家学习?学生回答:646年,大化改新,向中国唐朝学习。
4、老师提问:日本是在怎么样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5、老师提问:幕府为什么成为众矢之的?6、老师讲解 :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但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7、老师提问:在19世纪中叶日本国内矛盾尖锐,而除了国内出现危机以外,日本在国际上又遇到什么危机?(生看书答略)老师提问:内忧外患的日本向何处去?是像中国一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是自强起来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生答略)怎样才能自强起来?(生答略)8、倒幕运动:教师讲解:人民群众是武装倒幕的主力,联合组成倒幕派的是中下级武士、资本家和新兴地主,在推翻幕府统治后建立起来的政权是以天皇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他们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他们推行的改革必然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402e02804d2b160b4ec0c3.png)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日本德川幕府封建防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内出现危机,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摆脱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首先,这次改革是在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后,由明治天皇政府实行的,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的政治立场。
其次,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改革较全面。
教师分析改革的影响。
最后,通过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强大起来。
明治维新通过军事改革,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增强了国防,也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本课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及其评价。
本课教学难点: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本课内容用1课时实行讲述。
二、教法建议(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历史上讲过的“甲午中日战争”,提问:“为什么国土狭小的日本能够战胜地大物博的大清国?”导入对近代日本历史的学习。
(2)“闭关锁国”的岛国能够分为两个教学步骤:第一步先让学生了解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
教师适当补充幕府统治的相关内容:提问:“日本幕府统治面临哪些危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归纳总结。
重点让学生学会将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直观感受。
(3)“倒幕运动”只需要学生简单了解就能够了,不必过多讲解。
(4)“明治维新改革内容”,重在使学生理解每一项措施的含义和作用。
(5)明治维新从正反两方面实行评价。
培养学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水平。
正面的评价主要是指改革对日本国内产生的影响。
反面评价改革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路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活动,使学生学会准确评价历史事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优质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8c9d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e.png)
二、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措施
政治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 实行征征兵兵制制,建立新式军队 “富国强兵”
推出地税改革,以““殖殖产产兴兴业业””为 经济 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社会 提倡“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 生活 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1871年 德国统一
俄国1861年 农奴制改革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70年 意大利统一
1868年日本 明治维新
倒幕派握有实权
维新派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利用人民力量,社会基础坚实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日本侵略 尚不深入
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脱离群 众,社会基础薄弱
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列强掀起 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提升达美
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相同点 不同点
时代背景 性质 结果 局限性
原因不同
目的不同
影响:阻碍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七成作为贡租上缴,禁止农民自由离开土地...农民起义和市民暴 动不下一千多次;中下级武士自身经济状况日趋恶化,对幕府统治不满;商人经济实 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要反对幕府统治...
影响: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矛盾尖锐
一、维新之因 自主寻美
“黑船事件”
民族危机 日本有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朝2鲜)。局限性: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 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三、维新之果
国家 日 英 美 德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1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1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1079af195f312b3169a583.png)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1教学目标历史知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能力培养评价明治维新,学会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但是明治维新在历史上是一次较为集中的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历史事件。
2学情分析对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维新变革运动方面的历史事件,学生在中国历史的学习中已经感受过了戊戌变法的全貌。
这里的内容如出一辙,同样是闭关锁国;同样是被外国的船坚利炮打开国门;同样是像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同样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改革。
不同的是明治维新能够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
3重点难点明治维新在日本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起点。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对比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历史知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能力培养评价明治维新,学会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但是明治维新在历史上是一次较为集中的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历史事件。
4.1.2学时重点明治维新在日本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起点。
4.1.3学时难点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对比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结合中国戊戌变法的史实,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但是日本明治维新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活动2【讲授】课时内容学习一、感受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观看课本中的图片)1、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一方面德川幕府将军大权独揽,另一方面地方藩制独立,再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但闭关锁国政策却阻碍和外界的交流,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列强却屡屡扣关。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完美版)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58b02225c52cc58bd6be75.png)
(4)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 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 生活方式;
提高国 民素质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吃牛肉火锅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3/23/2022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19 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 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 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 府推行锁国政策,而这一政策造成 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 经济的发展。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三、明治维新
背景:(内忧外患) (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 (3).思想上:兰学盛行。(启蒙思想影响)
前提条件: 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措
施
废藩置县 ,实现中央集权 。
实行__征_兵__制___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 不怕死的 “武士道” 精神。
经济
社会生活 文化教育
推行_地__税__改__革_,在__殖__产_兴__业_ 的口号下,大力 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__“__文__明__开_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 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日本明 治维新 》PPT课 件
三、明治维新
时间: 1868年; 改革者: 明治天皇; 目的: 富国强兵; 开始: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改革诏书; 特点: 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制度(西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价。
——开《国东后亚的三日国本的,民近族代矛史盾》和社会矛盾加剧
材料四:日本统治者从所国之始便允许再长崎保留一扇窗口,让荷兰人输 入西方文明中的科技知识……保留了日本人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的一条渠 道……此后日本以荷兰人带去的西方学问为主,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学 问——“兰学”。 受到传播—西—方马先克进科垚学《技世术界的“文兰明学史”》的影响。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政 治权利较少
“尊王攘夷” (反幕府、反侵略)
全力倒幕(主力:武士)
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倒幕成功
京都政变1868明治政府建立—— 1869武装倒幕,德川幕府结束。
3.时间: 1868 年
4.目的:富国强兵
5.主要人物:明治天皇
6.内容
A.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日本的明治维新
1.背景:(内忧外患) (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 (3).思想上:兰学盛行。(启蒙思想影响)
2、前提条件: 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天天皇皇 将军 分化 大名 武士 分化
农 分化
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 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 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 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 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 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 从锁国到开关
1、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 2、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1来自33年德川幕府的锁国令(节选)
(一)除特许船只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
(二)特许船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 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一 并扣留。
(三)外国船来到,应即呈报江户,并应按照 往例,通告大村藩主,请其派遣监视舰船。
(四)如有发现传播耶稣教之“南蛮人”或其 他邪言惑众者,应即押解至大村藩之牢狱。
萨摩藩建立的机械工场旧址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 从锁国到开关
1、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 2、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 3、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1858年,《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濒临半殖民地边缘
材料一:19世纪初,以丝织业为首的手工工场已有显著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
《日美友好通商条约》……随后,荷、俄、英、法各国也相继要求缔结同样
的条约。
西方列强的侵—略—,王使保日田本面《临日严本重简的史民》族危机。
材料三:幕府确定了开国政策后,主张将外国势力赶出去的运动急剧高涨,
发生了袭击外国人和外国船只的事件……另一方面,民众生活越来越贫困,
农民再各地掀起要求改革社会的武装斗争,城市的居民也捣毁米店要求降低
工
商
西南四强藩出现 不满幕府的统治
倒
中、下级武士破产
幕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派 手工工场主 新兴地主
雇佣劳动者
资 义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天皇
生
产关•
系
将军 幕掌根握府本政禁权原,令组因成:幕府 幕府
的形• 成和•
发
展•
除除禁货特特止物许许官船船吏幕严外外在大武府重名士,,长农民民的阻主严不崎、有封碍义禁得码城经不些市济满其派头建了的从平状情事他遣直专日发况绪工恶增船日接商制本展生进化强业只本购活行统资日反驶 人 买益抗治 本往至外贫斗困争国国国外外船只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
幕府统治下的封建等级
天 皇 (傀 儡)
将 军(实权)
士
大名
武士
农工商
实权在将军手 中,政府设在 江户(东京)
天皇为名义上 的国家元首, 朝庭设在京都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 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 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 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 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 统治。当时,天皇虽享有崇高威望,
B. 经济: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企业 C. 社会生活 “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
日本的由来简介:
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7世纪: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过
渡到封建社会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镰仓、室町、德川
由武士阶层为基 础的军事封建国家
美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英 国的历史也是两次革命的历史,只不 过一次是政治上的,一次是经济上的; 日本的历史是两次改革的历史……
根据1858年签订的《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被辟为商港。此后横滨因经常有贸 易船进出而繁荣。图中正前方为美国船,后方左右者是法国船。当时的贸易 输入的是棉纱、棉织品、毛织品等,输出则以生丝及茶叶为主。贸易主权由 外国人掌握。日本成为外国倾销廉价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市场。
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
外国商人检验日本的出口生丝
想一想: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 有何异同?
同: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目的—防止外 部势力的侵入,维护统治,影响—防碍了自身的 发展。导致落后挨打。
异:日:害怕地方藩国在对外贸易中发展壮大威 胁其统治;中: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对 外国商品缺乏兴趣;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 威胁其统治。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 从锁国到开关
1、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 2、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 3、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53年 美国舰队登陆日本
黑船事件
Matthew Calbraith Perry (1794-1858)
1853年6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海军准将柏利率 旗舰“萨斯奎汉那”号和战舰“密西西比”号,“普 利茅斯”号,“萨拉托加”号驶入日本江户湾浦贺港 海面。四艘战舰全都涂成黑色,并大放空炮,要求日 本开港通商。
生产关系……到1854年,全日本雇佣工人10名以上的手工工场已有300余
家。……幕府为维护封建领主经济,竭力压制和阻止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发展。
—— 《幕世府界统治通,史阻》碍王资斯本德主义P的25发6展
材料二:俄、英、美先后频频向日本叩关。从1764年到1854年,前后多达
52次。……1854年培理与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1858年,又签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