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的30、40年代中国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的30、40年代中国小说

李标晶

内容提要:本文以比较文学的视野具体考察了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所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影响;40年代,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压倒一切。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渐次消退。现代主义作为流派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已经不可能存在。但是有些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较深的作家,在他(她)们的小说创作中仍然表现出较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色。

主要是张爱玲、钱钟书、徐訏等。

关键词:现代主义中国小说影响

20年代末,正当现实主义文学蓬勃发展,左翼文学风靡文坛时,中国出现了一个表现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的小说流派,即人们通常所谓“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的帽子,是当时的左翼文人给戴上的。1931年,在施蛰存发表了他的类似意识流和魔幻小说的《在巴黎大戏院》与《魔道》之后,楼适夷写文章批评说:“比较涉猎了些日本文学的我,在这儿很清晰地窥见了新感觉主义文学的面影。”(1)在我看来,称为“新感觉派”不如直接称为中国现代派小说更符合实际。原因将结合下面的论述加以说明。

所谓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指的是包括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黎锦明、黑婴、徐霞村等为代表的居住在上海的作家群创作的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小说。

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从历时看,“五四”时期不同流派与社团都或深或浅地介绍过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必然影响中国作家的艺术思维方式。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出现体现了文学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性。

从共时看,中国现代派小说主要受如下方面的影响:

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未来主义、意识流和西方心理分析小说的影响。

未来主义站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赞美机器、力、速度、运动等现代情势。未来主义除了赞美机器、力和速度之外,也常把暴力、战争、流血、破坏等作为描写对象。“注意现代都市里繁华、富丽、妖魅、淫荡、沉湎、享乐、变化、复杂的生活。”(2)对中国现代派小说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法国作家保尔·穆杭。保尔·穆杭是20世纪20年代初在法国文坛上较有声望的作家。他的小说描写现代化的大都市灿烂的色彩,表现宣闹的声响,跳动的情焰,撩拨性的肉欲所构成的现代风景。保尔·穆杭在审美价值标准上是反传统的。他带着欣赏的笔调描写都市中沉湎、享乐、淫荡等腐恶现象,对种种丑恶,不但不加任何道德上的谴责,而且运用新的描写技法,描绘着现代都市的“恶之花”。

1928年保尔·穆杭来华,刘呐鸥为他在《无轨列车》办了“小专号”,对其人其作进行介绍。称他为“不但是法国文坛的宠儿,而且是万人注目的一个世界新兴艺术的先驱者。”(3)他对保尔·穆杭的审美观念深信不疑,并贯彻到他的创作中,他用优美而流畅的文体,华美的词藻,描写现代都市摩登女性生活。虽然充满着沉湎、享乐、淫荡等丑恶,但却创造出美来。

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另一个代表作家施蛰存曾解释过他们面前的现代生活:“所谓现代生活,这里面包括着各式各样的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场,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竞技场……”(4)这里描绘的正是未来主义所喜爱的东西。

未来主义在小说的形式上,破坏旧有的句法、文法,引进电报式,蒙太奇式

诗句,采用拟声、拟形等方法,表现其特定的内容和情绪。这在中国现代派小说中也经常出现。

意识流、心理分析和现代电影的表现技法对中国现代派小说也产生影响。刘呐鸥的《残留》就是运用心理分析和内心独白的方式。穆时英的《上海狐步舞》集中体现了意识流、电影文学的影响。他对无意识、对性动力的重视,显然也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深刻影响,他的《Pierrot》还塑造了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金仲年的形象。而施蛰存曾经说过:“这一时期的小说,我自以为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了现实主义的轨道。”(5)他直接从奥地利分析小说家施尼志勒、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和英国性心理学家蔼理斯那里,觅得一种人类心灵探测器,为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提供了活标本。

他从1927年开始翻译施尼志勒的作品。施蛰存认为,施尼志勒将弗洛伊德的学说“实证在文艺上”,“使欧洲现代文艺因此特辟一个新的蹊径”。(6)因此,他对施尼志勒的小说心向往之,表示在创作中“努力将心理分析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去”。(7)他对人性的理解,对人格冲突的揭示,对变态心理的展示乃至对自由联想的叙事方式的探索,都表现了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他第一篇用内心独白等方法写成的小说是《梅雨之夕》。此外,《四喜子的生意》、《薄暮的舞女》、《在巴黎大戏院》、《春阳》、《狮子座流星》等也是用意识流、心理分析方法描绘或解剖现代都市人的灵魂——由现代物质文明所带来的现代情绪的作品。他还涉笔历史心理小说,用心理学派理论关照和解释古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如《将军底头》、《石秀》的。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注重挖掘和表现人物潜意识、隐意识和深层心理变化,强化了心理分析的深度和密度。

2、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影响。

日本新感觉派是20年代出现的一个重要小说流派。它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支流。1924年10月创刊的《文艺时代》标志着日本新感觉派的诞生。领袖人物的横光利一、川端康成,在他们周围集聚着一群作家。他们以露骨地、大胆地反对既成文艺的姿态出现,把矛头指向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认为应以创新的文学与之挑战。这一流派以表现主义认识论和达达主义思想表达方法为理论根据。川端康成说:“可以把表现主义称做我们之父,把达达主义称做我们之母;也可以把俄国文艺的新倾向称做我们之兄,把莫朗称做我们之姐。”(8)这一艺术的开放观念对中国现代派小说家有影响。日本新感觉派理论主张的核心是强调主观感觉在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而反对单纯地、平面地描写外部现实。

主张从主观感觉出发,把主观感觉融注于创作客体,创造主观感觉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艺术世界。他们注意取材于现代都市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反映都市物质文明,享乐主义和扭曲变形的心理状态。

中国现代派小说作家是日本新感觉派小说最积极的介绍者和传播者。刘呐鸥1929年出版了他所选译的日本小说集《色情文化》,书中集有片钢铁兵、横光利一、池谷信三郎等作家的小说7篇,在该书《译者题记》中刘呐鸥说:“……文艺是时代的反映,好的作品总要把时代的色彩和空气描出来的,在这时期里能够把日本时代的色彩描绘给我们看的,只有‘新感觉派’一派的作品。

刘呐鸥对新感觉派的推崇也影响到穆时英等作家。穆时英明确声称,现实主义只不过是一种“催眠剂”,“我喜欢保尔穆杭、横光利一、崛口大学、刘易士”。(9)

在创作上,中国现代派小说家从日本新感觉派那里学到了“感觉”的方式,凭借直觉把握小说语象,将其捕捉后可能以感性直观的方式加以表达,通过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