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 影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红灯笼高高挂》
——封建制度人性的禁锢
【内容摘要】:《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影片是张艺谋导演的一部代表作品,该影片以颂莲这个形象典型的人物为切入点,且以其进入陈府后的生活为线索,来展开整个故事的内容的。以颂莲的所见、所闻以及切身的经历来展现影片的主题的。本文通过分析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艺术手法来进行阐述:在封建社会中,封建制度压抑和禁锢人性尤其是以女性为主的不平等的现象。
【关键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主题思想等。
正文:首先,《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辍学的女大学生颂莲,被继母逼迫嫁给一个大她很多岁的陈老爷,并一步步受到陈府大院的各种人和事的迫害,直至变疯的故事。在这部影片当中,人物的个性鲜明,形象突出,都各自代表了封建制度中最为关键的角色。在影片的开头,颂莲与其继母在对话的时候,只闻其母之声,却不见其母之人,此时的矛盾已然出现,为整个影片的情节以及人物形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种艺术手法,也深深地吸引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总想看到或看清楚颂莲的继母和陈府的陈老爷。同时,这也恰恰表明了颂莲继母和陈老爷所代表的主题含义。我们知道,每一个制度的出现、发展、延续、消亡都有其一定的维护者、捍卫者、服务者制定者以及受益者和牺牲者。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受益者还是牺牲者,都被压制了人的本性,在不平等的境地中,极度扭曲人的贤良的本性和看待世界的观念。纵观整个影片中每个人物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可以仔细揣度出,在陈府大院中,陈老爷就是封建制度的制定者。整个陈府大院一直沿袭着陈府老祖宗所制定的规矩,而陈老爷就是掌控这一切的主宰者。例如,当二太太梅姗因为和高医生有了私情,陈老爷就可以毫无顾及地牺牲梅姗的生命来维护陈家所谓的规矩,视生命为蝼蚁。但是,影片之中,我们并未看清楚陈老爷的脸,正如封建社会的残暴礼制一样,只见其影,难寻其踪,在生活的细节之中,杀人于无形之间。就如,陈老爷对颂莲说的那句话——“你看见什么了?!你什么也没有看见!”。生活和生命都牢牢的拿捏在陈老爷的手中,即使看到了,也不能怎样。而以颂莲为代表的封建制度的服务者和牺牲者是数不胜数的,并且是一轮接着一轮。当颂莲看到了梅姗被吊死在死人屋后,幡然醒悟
但却为时已晚,在她彻底认清楚陈府所谓的规矩到底是个什么的时候,也是她疯了的时候。在颂莲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规矩”生活时,陈老爷在吹吹打打的唢呐声中,娶来了他的第五房姨太太,这又是悲剧的开始。我们可以想见,在五太太新婚的夜晚,她会受到陈府捶脚点灯的最高待遇,也会听到陈老爷那句苍白而毫无人性的话语,“怎么样?脚捶的还舒服吧?”、“女人的脚最要紧,脚舒服了,就什么都调理顺了,也就更会伺候男人了。”随着五太太在陈府日渐的生活,她也会像颂莲一样,逐渐接受陈府的规矩,并且用规矩去压制他人,用太太的特权去压制有着太太梦的丫鬟。为了在陈府生存下去,用尽手段去追逐得到陈老爷宠幸的权利的规则,就像二太太卓云一样,想尽一切办法去伤害别的姨太太,去达到得到陈老爷宠幸的目的。当然,也不乏像二太太那样牺牲自己去达到目的。在这种压抑而扭曲的生活状态下,女人们的生活焦点就是陈老爷,完全失去了自我,当然包括心灵上的和身体上的。例如,二太太明知道颂莲的情绪很不好,还专门用很刺耳的言语去挑逗颂莲的忍耐极限,让颂莲给她剪头发,以致让颂莲伤害到她而她能得到陈老爷的同情。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二太太也许在刚进府的时候比颂莲还要单纯善良,但是在随后的生活中,一步步沦为陈府规矩的服务者和捍卫者。同时,卓云也是最可悲的受害者,终其一生都在害别人,却认识不到这种做法的残忍。在害死三太太后,还会继续陷害别人的生命。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一个社会的悲哀,人与人之间没有亲情可言,有的只是争夺。悲剧的开始,是以仆人点灯、捶脚为开端的,陈府的这些仆人都是陈府规矩的守护者和捍卫者,在规矩面前,他们就是为陈老爷和姨太太们服务的,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影片以梅姗被吊死而达到情节高潮,以五太太被陈老爷迎娶和颂莲的疯来结束的。这种结束,却又是新一轮悲剧和残忍的开始。
其次,电影的主题思想。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突出,主题意义鲜明,给予观众极大地思考空间与启示。影片通过塑造颂莲这一个人物形象,把影片的主题内容多角度的展现出来。让观众在一种听故事、看故事的情景中,在思考影片的细节矛盾的时候,把影片中最精华的部分溢露出来。在陈府规矩重重的生活规则下,人们丧失了对生活本来的认识,极度迷失自我,在彷徨中丢弃自己的灵魂;在重如千斤的制度下,被压得惺惺百态,扭捏不堪。当故事的矛盾达到顶峰的时候,影片的主题内容也升华至极大地空间内,把所有人的本来面目都放得极大,充分
显露了——在封建的制度下,人是没有人性可言的,女性是没有平等可言的。
再次,电影的人物形象。电影中人物的形象是鲜活的,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在这部影片中,每个人的形象都是这么合理,让人感觉很真实。每个人都代表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把影片的主题完全地呈现出来。
第一,颂莲。结婚,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把两个陌生人变成亲人,但是颂莲的命运却不是这样的。在颂莲的父亲去世后,她不得不辍学;在她的继母的逼迫下,她不得不嫁到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并且嫁给一个可以当他父亲的有钱男人。她是读过书的,内心中也非常憧憬一段美好的婚姻。当管家陈百顺问颂莲说,“花轿去接您了,您没看着?”时,颂莲脸上一脸的不屑,并答说“我自己走来了!”这种的不屑,与整个陈府上下显得格格不入。在陈府随后的生活当中,颂莲被同化了。为了争得陈老爷的宠幸,颂莲制造了假怀孕事件。在雁儿把这件事告诉二太太卓云的时候,也是宣告假怀孕事件破灭的时候,更是颂莲悲剧人生的高潮。颂莲是众多制度受害者和牺牲者的代表。
第二,陈老爷。陈老爷是封建制度的代表。他总是让人看不清楚他的脸,就只能听见声音而已。然而,他的话里话外都透着一种封建家长制的感觉。他出场是的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样?脚捶的还舒服吧?”、“女人的脚最要紧,脚舒服了,就什么都调理顺了,也就更会伺候男人了。”。在陈老爷眼里,女人就是为男人服务的,只要把男人伺候好了,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第三,丫鬟雁儿。雁儿是一个有着太太梦的丫鬟,仗着陈老爷喜欢她,总认为是颂莲把属于她的地位都给夺走了。正因为如此,才处处针对着颂莲。两个年龄相仿年轻人,或许能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但是她们的关系却是对立的。在种种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雁儿还是义无反顾的把颂莲假怀孕的事情揭发到了卓云那里,她是深谙陈府的规矩的,但是她一点也没有为颂莲着想,致使颂莲被封灯。在她的心里,永远都是认为,是颂莲抢了她四太太的位置,夺走了她的一切。当颂莲看到雁儿和陈老爷在一起时,雁儿是理直气壮地走了出去,还有些埋怨颂莲破坏了她和陈老爷在一起的时候。雁儿是陈府规矩的牺牲者,到死她也认为是颂莲把她害死的。雁儿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她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她有着最本能的生存欲望,不甘心就这样像宋妈一样,为别人服务一辈子。雁儿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可是在囚笼似的陈府大院里,在规矩处处的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