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永续发展指南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業永續發展指南

∙ 2009-02-18 Web only作者:馬可〃愛普斯坦

相關關鍵字:

∙天下企業公民 CSR

歐洲的空氣與水污染問題,亞洲的童工問題,北美的勞工權益問題,全球氣候變遷、南美洲的政治動盪、非洲的人權問題,現今企業主管天天面對無數這類挑戰,這些不過是其中的一些例子。公司應不應該思考它們的社會責任或它們的活動對利害關係人的影響,這已經不是要不要討論的議題了,這些以及其他許多相關的議題,已經變成創造股東價值和經營管理全球與本地企業的核心議題之一。儘管現在所有層級的經理人都承受必須提高短期獲利的強大壓力,但在企業永續經營方面,企業如今面臨的挑戰,已經從「要不要」(whether)在平日的管理決策中納入考量企業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轉變為該「如何」(how)做。企業現在要思量的是,如何更善盡社會責任(或者說,如何更永續經營),以及更有效地促使企業的所有利害關係人參與這課題。企業經理人如今要思考的是,他們該採取哪些行動,才能有效地兼顧改善看似相互抵觸背逆的企業財務績效和企業社會責任績效。對資深主管而言,研擬永續策略一向是重要挑戰,但通常,實際的執行是更艱巨的挑戰。在絕大多數成功推行永續策略的案例中,執行長實際參與,並且是促使公司關注實踐永續的推手,可是,這些資深經理人往往面臨一項艱難挑戰:該如何同時改善永續績效的三個層面―社會、環境、和財務績效?事業單位和工廠經理人承受達成獲利目標的壓力,他們的績效評量通常主要取決於他們是否成功達成這些財務目標,因此,公司的策略、組織架構、制度、績效評量、和獎酬制度,往往未能適切的搭配,使整個公司朝向有效推行永續。此外,公司的各單位及人員也往往難以取得必要資源,無法有效管理改善社會與環境績效的各項動力。

「永續」的定義是:在不損及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下,可以滿足這個世代的需要的經濟發展。就企業而言,這包含了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公民、改善企業對於社會與環境影響層面的管理、改善利害關係人的參與等議題。

如今,愈來愈多企業已經認知到控管公司的社會與環境績效的重要性。公司實行全盤考量社會、環境、與經濟影響的企業策略,其動因可能是來自公司內部,例如管

理階層把永續視為公司信諾的核心價值觀,或是管理階層認知到永續可以為公司增進營收,降低成本,進而創造財務價值。不過,永續策略的主要動因多半是來

自外部壓力,例如政府的管制規範、市場的要求、競爭者的行動、或是來自非政府組織施加的壓力。

如今,企業經理人已經認知到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和參與很重要,也認知到永續對於公司的長期獲利力有潛在影響。當企業未確實考量其活動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時,往往會使導致其事業面臨嚴重後果,因此,有效管理公司活動對利害關係人的影響,以及公司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關係,是任何公司都不能忽視的一環。

有些公司迄今尚未推出任何具體的永續策略,甚至不曾有條理地考量或管理它們對社會和環境造成的影響,許多公司因為其活動對社會和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公司聲譽受創,這種情事層出不窮。不過,也有一些公司已經認知到它們的活動對社會與環境有所影響,它們提出企業永續宣言,並進而制定因應這類問題的政策。這些公司設立了一些處理社會與環境問題的制度,有些公司還應用取自公司其他領域的技術來推動永續。它們可能設立一些制度,以改善成本制度、資本預算規劃、績效評量、或產品設計,但還未發展出在平日決策中納入永續考量的整合體制。有些公司已經設立了有效、但被動地回應及處理這類問題的制度,有些公司則是採取比較主動進取的作為。

截至目前為止,大概沒有一家公司充分整合或達成永續,畢竟,這是一項如此艱巨的課題,不過,無數公司已經在改善永續績效和減少負面的社會與環境影響方面踏出重要步伐。這些公司中有許多被本書列為最佳實務範例,建議那些想改善永續績效的公司和經理人,與其尋找一家公司作為最佳楷模,不如採納本書中針對各項永續要素列舉的最佳實務。本書提供推動永續的詳盡模型、方法、和指引,以及全球各地許多公司的最佳實務範例,企業可以從中挑選出最適合在自家組織中推動永續的做法,以同時改善公司的社會、環境、和財務績效。

現在,很多企業更廣泛地檢視它們的產品、服務、流程、和活動對社會與環境造成的影響,它們更全面性地考量它們對廣泛的利害關係人造成的社會、環境、和經濟影響。許多經理人知道,利害關係人對公司的獲利有莫大的影響―員工為公司服務的意願,顧客購買公司產品/服務的意願,社區容許公司設立營運據點的意願。但是,他們面臨的困難是:該如何管理各利害關係人團體彼此之間的互競利益?該如何同時兼顧社會、環境、和財務這三個層面的績效?面對社會與環保行動人士要求企業負貣責任的呼籲,想要敏捷地作出回應的企業領導人,必須以思考任何企業問題的方式來思考這類議題。

不過,利害關係人的管理,不能只是辨識發出嘎吱聲響的輪子,對這些輪子上潤滑油;企業領導人和經理人不能把永續當成只是一項公關策略,用以平撫利害關係人的疑慮和關切,這麼做,很危險,因為利害關係人期望公司言行一致。再者,唯有確實辨識、衡量、及管理公司在永續方面造成的影響,才有可能改善公司在社會、環境、和財務等三個層面的績效,並創造價值。公司若期望永續能夠

對組織和其利害關係人作出有價值、有意義的貢獻,就必須把永續納入整合於事業的經營運作之中。

企業在社會和環境等領域的支出快速增加,因此,如何改善對於這類衝擊的辨識與管理也變得更為重要。企業領導人必須能夠獨立評估他們的事業活動造成的社會、經濟、與環境影響,以看出最可能的壓力來源,以及公司提供了哪些重大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益處,卻未從中取得應得的報酬。公司不應低估把企業社會責任轉化為競爭優勢的能力和機會,聯合利華集團(Unilever)的執行長塞斯考(Patrick Cescau)在二○○七年五月的一場演講中指出:「如今,永續和企業責任這項議程不僅是事業策略不能忽視的考量,也愈來愈變成驅動事業成長的一股動力,……,能不能妥當且快速地對這項議程作出反應,將決定在未來數十年間,哪些公司會成功勝出,哪些成功將落敗。」

〃書名:企業永續發展指南

〃作者:馬可〃愛普斯坦

〃譯者:李芳齡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9年3月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