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及

合集下载

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文化素质教育

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文化素质教育

总第 2 期 ) 7
Nq 2 0 ( 18 S m . 7 1 0 6 Vo. u No 2 )
农高人培模的革文 素教 林 校才养式改 与化 质 育
● 娜 1斯 温 5 , t 宁 陈世体 。 ,
(. 1 内蒙古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高教研究所;. 2 . 3人事处,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01) 108
不广。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 农林高校学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 妨碍了 农林高校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 制约了高等农
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削弱了高等农林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 , 农林高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 、 知识结构必须坚持适应 市场、 适应社会的原则 ,既要有共性的培养要求 , ; 又要有个性特 色的充分发展空问。要重视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 的培养, 重视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等农林院校只有培养 出
球化趋势下人才素质的新走向 , 它为高等农林教育开辟 了广阔 的空间。因此, 高等农林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 式, 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 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 把
培养高素质 、 宽口径、 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 目 。 标
I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低, 这是造成传统农林高校毕业生“ 滞销” 的—个重要原因。
3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
自 身的素质和创造力也有待提高。 灌输式” 填鸭式” “ 和“ 的 教学方法居多 , ; 启发式 、 讨论式、 参与式 、 多媒体教学方法推而
分化的基础上 , 呈现出越来越综合化 的趋势。不仅 自 然科学相
互交叉 , 而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也相互渗透。
许多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开始质疑和反思, 已经认识到大学生

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和举措

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和举措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4期28廖允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韩 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讲师;海江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和举措廖允成 韩 娟 海江波摘 要: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的迫切问题,通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探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方式、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推进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改革、构建多元互补实践教学新体系五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达到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尤其是加入WTO 后,国际科技和贸易交流更加频繁,农业科技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

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创新思维不够、实践能力不强,技术不精等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因此,高等农业院校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创新本科生模式培养,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分析1.缺乏比较完整的创新教育理论体系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精英化教育阶段,目前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社会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由于长期忽视了教学改革的深度思考,无论是教学一线广大教师还是教学管理部门对创新教育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特别对创新人才的内涵,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理论和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实际上,创新人才培养既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不是说本科毕业就成为创新人才,而是应该为学生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相应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基础,应按照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设计教学方案,强调所掌握知识体系的全面和基础性,具备基础能力,具备良好的探索、创新和合作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适应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等。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
.篁
李文信
( 夏 大学 农 学 院 , 夏 银川 宁 宁 702) 5 0 1 培 养 创 新 型 人 才 是 时 代 赋 予 高 等 农 林 教 育 的 重 任
地 方 高 等 农 林 院 校 创 新 型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要 :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中 , 方 高等 农 林 在 地
了 良好 成 效
担 负 着 为 农 业 和 农 村 现 代 化 发 展 提 供 人 才 支 持 和 知 识 贡
献 的 双 重 使 命 , 农 业 发 展 的 智 力 依 托 和 创 新 基 地 , 仅 是 不
在 知 识创 新 、 授 、 播 及 应 用 方 面 具 有 基 础 作用 , 且 讲 传 而 在 培 养 掌 握 先 进 生 产 力 、创 造 先 进 生 产 力 的 创 新 型 的 农 业科 学 技 术和 人 才管 理具 有 不可 替 代 的作用 。 “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进 程 中 , 论 是 农 业 的 发 在 无 展 、 村 的 进 步 , 是 农 民 的 致 富 , 离 不 开 教 育 、 技 的 农 还 都 科 支撑”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迫 切 需 要 更 多 高 素 质 的 农
学 科 建 设 方 面 的 差 异 , 新 整 合 与 划 分 校 区 功 能 , 求 这 重 要 些 高 校 能 够 进 一 步 明 确 主 校 区 与 其 他 校 区 的 关 系 ,明 确 学 校 发 展 和 学 科 建 设 的 走 向 。 因 为 ,对 多 数 地 方 高 校 来 讲 . 校 区 均 衡 发 展 并 不 现 实 , 使 校 区 相 距 遥 远 的 高 校 多 即 也 应 当 逐 步 确 立 主 次 关 系 , 确 定 位 。 当 然 , 们 也 要 正 明 我

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和草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国家对林草产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各地纷纷开展了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全面详细的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二、目标本计划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具有较强林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国家对林草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三、实施方案1. 基础教育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加强学生对于自然科学和生态环境方面知识的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关环保和植树造林等活动,提高其对于林业和草业发展的认识。

2. 高等教育阶段(1)本科教育在本科阶段,应该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建立一系列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林学、草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课程。

同时,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

(2)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建立一系列完善的科研项目和平台,提供优质的导师资源和实验条件。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相关会议和交流活动,提高其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

3. 实践培训阶段在实践培训阶段,要加强对于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一系列合作机制,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在校外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

同时,注重对于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规划指导。

4. 人才引进与留用在人才引进与留用方面,要加强对于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

建立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林草科技创新队伍。

同时,注重对于现有人才的留用和激励,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四、实施效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林草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林草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简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简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简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指针对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

现代社会的变革速度非常快,要想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创新,就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

只有掌握了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产生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因此,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素质,通过不断积累知识来提高创新能力。

其次,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批判性思维。

创新需要不断挑战既有的惯性思维和观念,而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人们识别、评估和改进现有的问题。

创新型人才应能够独立思考,审视自己的观点,并主动提出质疑。

只有不断批判和反思,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推动创新的发展。

第三,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往往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交流和合作,因此团队合作能力非常重要。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

同时,创新也需要在团队中互相启发,通过集思广益,促进创新的产生。

第四,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业精神。

创新与创业密切相关,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创业意识和精神。

他们应具备自我驱动力,能够面对风险和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创新的目标。

同时,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市场洞察力和商业意识,具备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

第五,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和方法。

创新思维是指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打破常规,寻找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开放的思维,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概念,具备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包括广泛的知识储备、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和方法。

这些素质要求是互相关联和促进的,通过培养这些素质,可以显著提高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变革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林业技术专业的培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林业技术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本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系统的培养内容和方法,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1. 理论基础:掌握扎实的林业学科理论基础,包括森林生态学、林木培育与繁殖、森林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实施能力,在实践中掌握林业技术的应用和操作方法。

3. 技术创新: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研发能力,能够解决林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4. 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业意识,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培养内容1. 专业课程1.1 林业基础课程包括森林生态学、林业遗传育种学、森林测量与遥感等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1.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培育与繁殖、森林保护技术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1.3 实践课程包括实验技术与方法、实习和实训环节,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课外拓展学校将定期组织林业实地考察、科技文献研读和学术讲座,培养学生的学术深度和广度,并拓宽其视野和知识面。

四、培养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 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科研项目的参与和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分配专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 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竞赛和实践合作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能力。

五、质量保障1. 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将加强对林业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 实验设备投入学校将加大实验室和设备的投入力度,确保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实验条件下学习和实践。

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探究

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探究
大 众 化 阶 段 的 高 等 教 育 , 当 针 对 我 国 农 村 人 口 比 重 相 对 较 中央号召 ,发挥 自身优势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 应
大 、社 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急需 人才素质能力 的整体提高 的现
1 、农业院校具有人才培养优 势 ,是培 养和输送农科人才
留得住 干得好 , 作风朴 实, 敬 市场经济活动的经 营者 。既需 求进行农业和农 村管理工 作的 养质 量培 养的人才要 能够下得去, 管理者, 又需求进行 “ 三农”科学研究和技 术推广的研究 推广 业奉 献。这部需要农林 院校认真研 究探讨并付诸 人才培养的
人员。同时更加 渴望得到能够 开拓创新的创 业型 、创新 型高 实 践 。

新农 村建设 对人 才 需求分 析
1 . 人才需求 的类型 多样化
要求农林 院校 必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国农村发展 战略 目标 的重 大调 型 人才和应 用型人才的重任 。建设新农村, 是我 培养研究 型人才要具有 自主创新能力, 能够 整, 更需要培养数以万计的精通农林科 技与市场的高级应 用型 调整人才培养 目标, 担负起 解决新农村建设科技难题的责任, 培养应用型 人才要具 人才和一大批农 林创新型 人才 。建设 “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 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但标 有 解决农林科技方 面复杂实 际问题 的创新创业 能力、管理能 不 要求农林 院校必须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要培养 准高而且要求全, 涉及到生产经济 、生 态环境和政治文化 等各 力 。建设新农村. 个 方面 。新农村建设 标志着我 国已经进入农业 多元化 的新阶
农业经济
2 1 /1 0 10
与 新农柯 建设 霈术租 遣应 的农林院校人才培 养揉 究

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以临沂大学农业生物安全专业建设方案为例刘云国冯桂芳*巩敏康大成王芳芳于娇娇刘一萌(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临沂276000)摘要本文以临沂大学农业生物安全专业的建设方案为例,对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探讨,从国内外农业生物安全专业现状、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程课程设置、软硬件教学资源、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农科人才;农业生物安全;专业建设;培养方案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7-0178-04Discussion on the Culture Regimen of New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Talents ——Taking the Agricultural Biosecurity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Scheme of Liny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Yunguo FENG Guifang*GONG Min KANG Dacheng WANG Fangfang YU Jiaojiao LIU Yime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s,Linyi University,Linyi Shandong276000)Abstract It was discussed on the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by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the agricultural biosecurity major of Liny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It was discussed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biosecurity majors at home and abroad,talent training goals,diversified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s,full curriculum settings,school software and hardware teaching resources,experiment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and strengthened labor education.Keywords new agricultural talents;agricultural biosecurity;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culture regimen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国际贸易往来频繁,生物入侵所带来的生物灾害和生物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以浙江农林大学新动科人才培养为例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以浙江农林大学新动科人才培养为例

——Taking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New Animal Sciences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as an Example
WEI Xiaoshi1, YU Jiafei1, 2, MAO Huiling1, CUI Yanjun1, SUN Weisheng2, ZHOU Hua1, WANG Chong1, 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深耕绿水青山,扎实推进新农科建设,浙江
人成才;从提供各种条件方面托举学生综合成才。
农林大学结合专业发展概况,提出了新农科建设五
在过程中,尊重学生、量体裁衣,激励创新、团队
个“新”
:秉持新理念(以本为本、持续发展),笃定
合作、循循善诱。导师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导学关
新目标(生态引领、特色发展),构建新体系(复合
(1. College of Jixian, College of A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Animal Medicine, Zhejia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Green Ecological and Healthy Breeding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如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
专业基础课程,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精心设计,并
高等院校战略发展目标。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新动
且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调整,与学生共同参与 [ 2 ]。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在农业领域中,优秀的农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并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竞争力。

首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农学涵盖了农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土壤学、农田水利学等多个学科,学生需要系统学习并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病虫害防治措施、土壤肥力改良等内容。

其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农业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学生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田间,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现实农业问题上,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第三,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农业涉及到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学生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尊重农民,关心农民的需求和利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遵守农业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诚信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满足以上培养要求,高校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活动来培养农学专业人才。

例如,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实训、校外实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术讲座、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职业素养。

总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并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竞争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活动,高校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农学专业人才,为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地方农林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素质建模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本硕统筹班为例

地方农林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素质建模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本硕统筹班为例

地方农林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素质建模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本硕统筹班为例田艳,贺鹏宇,杜晓岩㊀(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摘要㊀本硕统筹培养是山西农业大学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依据时代㊁农林高等教育以及学校学科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改革㊂探索了山西农业大学在新农科背景下的本硕统筹培养模式,探讨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培养卓越农林拔尖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架构㊂关键词㊀新农科;本硕统筹;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中图分类号㊀S-01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2)16-0270-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6.068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onQualityModelingof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inLocal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ies TakingUndergraduateandPostgraduateIntegratedClassin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asanExampleTIANYan,HEPeng⁃yu,DUXiao⁃yan㊀(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Shanxi030801)Abstract㊀Theoverallcultivationofundergraduateandmasterisoneoftheimportantwaysofcultivatingexcellentagriculturalandforestryta⁃lentsin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Itisareformcarriedoutaccordingtotheneedsofthetimes,highereducationofagricultureandforest⁃ryandthedevelopmentofdisciplinesintheuniversity.Toexploretheoveralltrainingmodeofundergraduateandmasterdegreein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underthebackgroundofnewagriculturalscience,andtoexplorethequalitystructureofcultivatingexcellentagriculturalandforestry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underthistrainingmode.Keywords㊀Newagriculturalscience;Undergraduateandpostgraduateoverallplanning;Top⁃notchinnovation;Outstandingagriculturalandforestrytalents基金项目㊀山西农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ybkt202002);山西省2021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021YJJG096)㊂作者简介㊀田艳(1986 ),女,山西介休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㊁校园文化建设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1-10-21㊀㊀在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 一懂两爱 能脚踏实地服务新农村的 三农 人才工作队伍成为高等农业教育的神圣使命㊂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高等农林院校发挥培养人才㊁创新科技和服务社会的职能㊂2018年10月,教育部会同农业农村部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为高等农业院校明确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指明了发展方向㊂2019年6月28日,‘安吉共识 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发布,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在脱贫攻坚㊁乡村振兴㊁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美丽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大展身手[1],标志着中国高等农林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和新阶段,进一步给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㊂山西农业大学既是地方院校,也是涉农类行业院校,如何培养好卓越农林人才就成为必须攻克的难题,而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㊂1㊀改变固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本硕统筹培养模式2014年9月,我国教育部㊁农业部㊁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出拔尖创新型㊁复合应用型㊁实用技能型三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项目[2],旨在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提升高等农林教育为农村输送人才和服务的能力㊂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是推进农林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措施,实行本硕统筹培养,是山西农业大学根据自身条件,适应时代和社会对农林人才的培养需求,解决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农学㊁动科㊁植保㊁动医4个专业实行本硕统筹班培养模式㊂一方面为了实现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同时优化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层次(高起点㊁高效率㊁高标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速高层次人才培养进程㊂拔尖创新农林人才一般实行的是无缝对接乃至一贯式的培养机制[3],本硕统筹班作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也采用了一贯式的培养机制㊂自2015年开始,山西农业大学以动物科学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实践陆续招收了3个班级的本硕统筹班,全面进行动物科学㊁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 本硕统筹 即 4年本科+2年硕士研究生 的衔接方式,重点通过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来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为农业现代化㊁社会主义新农村㊁国家生态文明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㊁基础扎实㊁实践能力强㊁崇尚科学㊁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引领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拔尖创新型人才㊂2㊀立足地方农业高校现状,积极探索本硕统筹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2.1㊀结合地方现状,明确培养模式㊀涉农高校是农业相关科技的产出地,由于高等教育中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相对独立也相对封闭,造成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衔接困难,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㊂为此,清华大学最先提出本硕统筹培养的模式,希望实现本硕培养的有效衔接㊂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是农林领域内的精英教育,培养的农业精英人才不仅以知识创新为己任,更担负着农业领域的科研与智力支撑㊁人类的健康与福祉和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4]㊂山西农业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J.AnhuiAgric.Sci.2022,50(16):270-272大学从2015年开始引入本硕统筹培养模式,对于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硕统筹班的同学因材施教,培养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了解专业和学科发展方向,能继续在教学㊁科研㊁技术开发㊁产品研制㊁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卓越英才㊂在管理体系方面,实行动态流动管理体系,每学年初对不及格同学进行淘汰,再从其他班选拔优秀同学补入,本科三年级结束后进行综合考评,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教学方式方面,本硕统筹班实行小班教学,配备相应的教师和教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双语教学,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试验条件和导师选择方面,发挥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发挥牧站育人功效,使牧站和动物医院成为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的重要平台,在本科学习阶段的实验课过程中,教师对研究生采取手把手教学,并且提供大量的实验器材和用具,使每个同学都可以熟悉掌握㊂在本科与研究生衔接阶段,实施双向选择制,充分尊重双方意愿,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㊂2.2㊀明确培养目标,多角度㊁多维度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㊀本硕统筹是培养既知农懂农,具备基本农业知识,又有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本领的高层次人才,他们不仅要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还要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㊂为此,他们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㊁过硬的业务素质㊁全面的文化背景㊁坚强的身心素质㊁广阔的国际视野等素质条件㊂山西农业大学结合培养目标和专业,具体细化了农科类本硕统筹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每个本硕统筹班都配有相应的辅导员㊁班主任,并且确定优秀的博士生导师㊁硕士生导师为专业指导教师及学业导师,尽快让同学们进入科研状态㊂院领导每学期都会举行座谈会,定期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及时解决同学们的后顾之忧㊂动科1704班还与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进行党团共建活动,用党建带动团建,用团建活跃党建气氛,共同开展了如校史馆参观学习㊁文件研读㊁政策解读㊁全国优秀教师讲科研㊁精密仪器培训等有意义的活动,每位同学都受益匪浅㊂2.3㊀严格执行分流机制,保证培养计划顺利运行㊀本硕统筹班采取本科与硕士衔接的培养模式,按照‘山西农业大学本硕统筹培养实验班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实行单独组班,动态管理㊂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达不到学校的教学要求须转入所录取专业的普通班学习㊂该专业普通班及其他相近专业的优秀本科生,本科阶段第一学年末也可按照学校本科生转专业的规定,提出申请并通过考核后转入本硕统筹班学习㊂在本科阶段第六学期末,学校对班内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合格者可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进一步学习,不合格者,转入相应本科专业普通班学习㊂与此同时,动物科技学院结合专业与进修要求,在本科向研究生过渡时期,根据思想品德㊁学业成绩(绩点3以上)㊁科研表现㊁学术水平㊁实践动手能力㊁外语能力(英语四级通过)实施动态调整㊂目前已有的3个本硕统筹班已经实施了动态管理办法㊂动创1501录取30人,19人不足条件,11人保留,流转入14人,共25人升至研究生阶段(四级通过㊁无挂科㊁绩点排名前40%)㊂动科1704录取26人,大一结束,流转5人,1人自愿退出,4人因有挂科退出,同时从普通班选拔5名同学录入㊂动创1901班录取29人,大一结束,流转5人,均因有挂科科目退出㊂动态管理的严格实行保证了本硕统筹班的学生质量,为培养合格的畜牧兽医类接班人提供了保障,既让学生们有压力,有助于保持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又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也能更加有效地优化现有学生结构㊂同时,分流过程客观㊁公正,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参与,按照可量化㊁可操作㊁可控制的原则进行,截至目前,无学生对分流过程提出异议㊂3㊀打破旧的制度束缚,探索人才素质新模式高层次人才不单指高学位,更看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看培养的人才能否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担当起较高的社会责任[5]㊂目前,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缺乏应有的文化熏陶和积淀,尚无法适应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要求,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构建[6]㊂对于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从教育观念和课程设置上进行大幅调整,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7],其次要改变原有的专精教育,注重农业学科为核心领域之外的其他类学科的学习[8]㊂拔尖创新型人才素质由能力标准体系㊁评价体系和培养体系3部分构成(图1)㊂图1㊀拔尖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Fig.1㊀Qualitymodelof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3.1㊀能力标准体系㊀能力标准体系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首要条件,尤其是作为涉农高校来讲,要培养有理想㊁有信念㊁有文化㊁有用的新农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也为 三农 的新农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㊂美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要突破单一学科局限,通过多学科㊁多思维㊁多视角融合的通识教育和跨学科学习提供解决复杂问题和科学创新的途径[9]㊂现在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要立足中国国情和国家战略需求,既要让这些孩子具备核心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主要能力和17250卷1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田艳等㊀地方农林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素质建模研究关键能力㊂拔尖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具有扎实学习的能力㊁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举一反三的变通能力,精中选优的生源使得本硕统筹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进入大学后,如何引导这些青年学生继续以往的优秀,脚踏实地㊁一步一个脚印地掌握理论技能并同时具备延伸和延展的能力是率先要解决的问题㊂其次,要有严格的自我管理意识,既要有实践动手能力,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拔尖创新型人才在未来竞争中能胜出的关键能力㊂最后,还要有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现问题中实现成长和进步,在沟通和交流中不断适应发展㊂3.2㊀评价体系㊀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想办法改正,在各个方面更加完善自己㊂自我评价是学生本人对自身进行评价,继承了中国共产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自己一定是最了解自己的,通过自我评价,深入探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㊂青年学子只有通过自我反思㊁反省,认识到自己在学业㊁人际㊁工作㊁性格等方面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㊂同样,青年学子只有通过自我剖析㊁评价,看到自己的优势㊁长处,才能扬长避短,实现个人的有效发展㊂㊀㊀他人评价是学生㊁教师等对学生在学习㊁实践㊁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进行指正㊂通过他人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以及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能够有质的提高㊂他人评价对学生来说,是其得以提高的推动剂㊂群体评价相当于企业㊁社会等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㊂群体的评价是很重要的,它定义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㊂通过群体评价,才能做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㊂从他人评价中不断调整我校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这个要求或者说模式是不断发展的,是与时俱进从而与社会相适应㊂通过自我评价㊁他人评价以及群体评价相互协调配合,落实评价体系,实现不断进步㊂3.3㊀培养体系㊀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 2015年)“明确提出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10]㊂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根基[11]㊂而拓宽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正是我国卓越农林教育所缺失的[12],想要培养有坚定的政治信仰㊁扎实的理论基础㊁过硬的实践技能㊁严谨的科学精神㊁有工匠精神㊁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的时代新人,就要引导他们在科研上,坚守学术道德底线;在实践方面,精益求精,提质增效,将研究方法和学科前沿知识转化为课程资源㊂第一,学生要有科学精神,坚持以科学㊁客观的态度看待问题,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㊂第二,学生要有契约精神,坚持6年本硕统筹培养全过程,为当初的选择负责;坚定服务 三农 的信心;坚守强农兴农的责任;肩负乡村振兴的使命㊂第三,学生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外教课程,多次邀请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同学进行交流,学生也要走出去参与未来国际农业科技竞争㊂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要教导其书本知识,还需将研究方法和学科前沿知识转化为课程资源,在未来国际农业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㊂第五,注重实践教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发挥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发挥牧站育人功效,使牧站和动物医院成为山西农业大学本硕统筹班大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农科安吉共识的发出,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遵照适应时代发展和提高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而本硕统筹培养模式就是农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㊂本硕统筹班的设立是山西农业大学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㊂今后的发展中,无论是哪种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都要坚持为 三农 服务的底线,按照 以人为本㊁德育为先㊁能力为重㊁全面发展 的总要求,培养能对接社会需求,具有国际视野的人㊂参考文献[1]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 ‘安吉共识“[EB/OL].(2019-06-28)[2020⁃12⁃22].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628/c1006-31202615.html.[2]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EB/OL].(2014-10-20)[2016-03-20].http:ʊ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72/201410/xxgk_176020.html.[3]施菊华,耿德雷.卓越农林计划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4):97-99.[4]郭刚奇.生态文明与高等农林教育的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16-18.[5]李蔚,张文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统筹本硕培养过程[J].高教探索,2001(3):32-35.[6]姜璐,黄维海,戴廷波,等.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基于中美比较研究的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7(6):118-123.[7]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19-21.[8]刘占柱,尚微微,姚丹,等.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1):66-69.[9]王牧华,全晓洁.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4,35(12):149-155.[10]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 2020年)的通知:国发 2016 58号[EB/OL].(2016-10-17)[2021-07-2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20/content_5122217.htm.[11]彭昱忠,元昌安,宁英烈.地方高校培养拔尖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新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9):185-190,245.[12]王保红,魏屹东.从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看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态势[J].情报科学,2012,30(6):930-936.27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2年。

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希望对你有帮助!创新人格要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品质。

有一些基础学科是国家不可或缺的长线学科,是喷涌出许多创新成果的源泉,但这些学科的毕业生往往无法从市场获得高额回报。

这些基础学科的人才需要有甘于清贫的精神。

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敢挑战学术权威,很难成为创新人才。

要有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严谨勤奋的学风和学术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坚强的意志,还要安于寂寞、不急于求成,坐得住冷板凳。

协作精神创新人才应具有协作精神。

多与人讨论比一个人思考更容易产生创意,所以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很好的交流、合作能力。

必狈善于和别人共事、沟通,协同攻关,集思广益。

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应主动实践。

灵感往往来自主动实践中的自由探索。

中国学生存在严重的“被动实践”问题,也就是他们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往往是由老师指定的,完全类似于“做习题”,这是不行的。

扎实的基础创新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

学生只有把各种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对某个学科领域产生兴趣,并投入努力,才有可能激发创新火花。

创适性思维必须以系统的专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敏锐的问题眼光和理陛的批判精神。

创新人才应敢于、善于“跑出框框来思考”。

创新理解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1.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

为农业领域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

为农业领域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

为农业领域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
培养人
为农业领域培养人 -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引言
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需要培养具备专业知
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农业领域需要培养的人才特质和
培养方法。

培养的人才特质
1. 农业专业知识:培养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农业专业知识,包
括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农机设备操作等方面的知识。

2. 创新能力:农业领域需要人才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对传统农
业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农业管理技能:培养人才需要掌握农业管理技能,包括农田
规划、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技能,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

4. 技术应用能力:农业领域需要人才对农业技术有较高的应用
能力,能够有效地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培养人才的方法
1. 教育培训:通过农业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如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校等,提供系统的农业知识培训,使学生掌握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实践锻炼:培养人才需要加强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到农田实地进行作业和实践操作,使其获得真实的农业经验和技能。

3. 轮岗实:安排学生进行轮岗实,让他们参与不同的农业项目和工作岗位,培养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

4. 导师指导:设置专业导师,提供个别指导和培养计划,帮助学生规划个人发展路径和培养目标。

结论
农业领域培养人才需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培养创新能力、管理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轮岗实和导师指导等方法,可以培养出适应农业领域要求的人才。

2023年神农领军英才计划评选标准

2023年神农领军英才计划评选标准

2023年神农领军英才计划评选标准一、基本素养。

1.1 神农领军英才计划旨在选拔真正有能力、有热情投身农业相关领域的人才。

首先呢,这人得有一颗热爱农业的心,这可不是说嘴上说说,得像老黄牛耕地一样踏实肯干,对农业发展充满激情,这是最基本的。

要是对农业没感情,那后面啥都白搭。

1.2 在品德方面,那必须得是正儿八经的好人。

诚实守信,就像一诺千金那样,在农业研究、生产或者相关工作中,不能弄虚作假。

因为农业是民生之本,容不得半点虚假。

二、专业能力。

2.1 知识储备要扎实。

不管是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还是农业科技研发相关的知识,都得像哆啦A梦的口袋一样,啥都有。

比如说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土壤肥力的把控、新型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等知识都要了如指掌。

2.2 创新能力不可或缺。

农业要发展,就得不断有新点子,不能总是守着老一套。

要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样,能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变出各种新花样。

例如创新农业生产模式、研发新的农产品品种等。

2.3 实践经验也很关键。

光有理论可不行,得像个熟练的工匠一样,把手艺在实际中摸透。

在田间地头、养殖场或者农业实验室里有过实实在在的操作经验,能够解决实际遇到的各种农业问题,不能纸上谈兵。

三、领导与团队协作。

3.1 作为领军英才,得有领导风范。

就像一群大雁里的头雁一样,能带着大家往正确的方向飞。

能够组织团队成员,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个成员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

3.2 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具备。

农业项目往往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要懂得和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像麻绳拧成一股绳那样。

尊重他人的意见,大家共同为了农业发展这个大目标努力奋斗。

四、社会影响力。

4.1 要是能在农业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就更好了。

在同行中能够被认可,就像行业里的一颗明星一样,自己的成果或者理念能够被大家关注和借鉴。

4.2 对农业社会的带动作用也得考虑。

比如说能够带动周边的农民致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自己的成果,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把好的农业发展模式广泛传播开来。

农业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农业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农业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农业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备农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业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农业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培养:学生应掌握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作物栽培、种子科学、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业微生物等领域的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农业经济、农业政策和农业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培养:学生应具备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3. 素质培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为了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农业类高等院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加强与农业企业和农村地区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为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1. 创新精神:具有敢于挑战传统、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新思想和新方案。

2. 创新思维:具备创新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方面,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3. 学习能力:具备强烈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前沿知识。

4. 团队协作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他人协作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

5. 实践能力:具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 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有效地交流和沟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想法。

7. 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社会和人类进步有高度的关注和追求。

总的来说,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责任感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这些素质和能力相互交织、相互促
进,共同构成了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体系。

河南农大高层次人才标准

河南农大高层次人才标准

河南农大高层次人才标准河南农大高层次人才标准及其重要性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机构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越来越重视。

其中,河南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农业科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对高层次人才的标准设定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远的意义。

一、高层次人才的标准设定河南农业大学对高层次人才的标准设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水平:这是衡量高层次人才最基本的条件。

河南农大要求其高层次人才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引领学术前沿,推动学科发展。

2. 教学能力:作为一所高校,教学是其基本职能之一。

河南农大的高层次人才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能够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3. 科研能力:科研是高校提升学术地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河南农大的高层次人才需要具备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产生重要的科研成果。

4. 团队领导力: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有个人能力,还要有团队领导力。

他们需要能够组织和领导一支高效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科研任务。

二、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高层次人才对于河南农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升学术影响力:高层次人才通过其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可以提升河南农大的学术影响力,使其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2. 培养优秀学生:高层次人才的教学能力,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农业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3. 推动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的科研能力,可以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服务社会经济:高层次人才的科研成果,可以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

三、结语总的来说,河南农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标准设定,既体现了其对人才培养的高要求,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加入到河南农大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农林类专业课教学中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农林类专业课教学中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i 教育论坛

要 : 文 在 实 践探 索的 基 础 上 , 出农 林 类 专 业课 教 学 中大 学 生创 新 素 质 的培 养途 径 。认 识 本 提
创 新 型人 才的 人 格特 点及 其创 造 力的 形成 条 件 , 开展 创 新 素质 教 育 的 基础 ; 力提 高教 师 自身素 质 , 是 努
教 帅 是 排 进 索 质 教 育 的 体 , 培 养 创 新 性 人 才 是
的关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
4 _ 西藏教 育
教 育论坛
素质教育 的决定》 对教师素质提 出了“ 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 质量观和人才观 , 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 自觉性 ”教 “
师要教好书 , 尤其 要 注 重 自身 专 业 素 质 和 人 文 素 质 的
3 培 养 大学 生 的 创 造性 思 维 、
创造性 思维是 创新 型大学生 的显著特 点 。创新
型大学 生在思维 的广阔性 、 刻性 、 立性 、 判 性 、 深 独 批
提高” 等六点要求 在教学 活动中 , 师的敬业精神 、 教
教育观念 、 知识 结 构 、 育 创 新 能 力 、 学 艺 术 和 课 堂 教 教 管 理艺 术 , 创新 人 才 的培 养 具有 重 要作 用 。 对
灵活性 、 敏捷 性 、 逻辑性 等思维 品质方面有 比较好 的
表 现 。 教 师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 养 学 生 的思 维 品质 是 增 培
强 大 学 生思 维 能 力 的重 要 途 径 。
此外, 大学教师 应该积极 地参 与科 学研究 活动 。
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 ; 教学 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是开展创新素质教育的切 入点; 营造 民主和谐的 课堂环境 , 是培养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必要条件 ; 建立与创新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评价制度 , 是深化创 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 大学生课 外科技创新活动 , 是开展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

基于以人为本的农林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以人为本的农林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关键词 以人 为本 ; 育; 教 素质 ;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 4 文 献标 识码 68 文章 编号 0 1 6 l (0 9 2 — 0 2 — 2 57— 6 12 0 ) 2 1 8 1 0
“ 以人为本” 是科 学发展现 的核心 , 也是 推进 各项事业 改 革和发展 的一种方法 论 , 在教 育实 践 中教 师应该 坚 持 “ 以 人为本 ” 的科 学发展 观 , 坚持 以学 生 为本 , 尊重 、 理解 并关 心 学生 , 为学 生创造 最宜 于学 习生 活 的环 境 , 充分 调动 学生 学 习和发展的主观 能动性 , 培养学 生全面成才 。
何祖锋 四 农 大 学 处四 雅 6o) (川 业 学 生 ,川 安 21 54
摘要 介绍 了以人 为本思 想在教 育上运 用的重要意 义, 探讨 了以人 为本 思想在教 育 中的运 用的 方法与 途径 , 强调在教 育 中贯彻 以人 为
本思 想 , 养具有创新精 神的 高素 质农林类人 才。 培
2 1 尊重学生 的需要 把 握教 育规 律 , 重学 生 的需要 与 . 尊
最大 限度地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 学生 达到最佳 学 习效 使 果 。在教学 中应 了解学 生求 知 、 知识积 累 、 能力提 高 、 素质发
展的需要 , 把学生 的注意力与兴奋 点引导 到对科 学文 化技能 的探索 与 实践上 ; 教育 中满 足学 生表 达 自已观点 的需 要 , 在 引导学 生 自信 地 展现 自我 , 提倡 一种 探索 和独 创精 神 ; 为 作 教 师 , 因势利导 、 要 循循 善诱 , 引导学生 了解 自已的所处 的人 生 阶段 , 全面发展 自我 , 使学 生 由 “ 我 学” 要 的被 动学 习转 变 为“ 我要 学” 的主动学习 。满 足学生成长 与发展的各种 需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没有创新的国家和民族将无法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屹立世界强国之林。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加强自主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的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

因此,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旨归的高校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这一使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成为目前中国高校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当前,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迫切需要创新,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为农业发展培养大批急需的富有创新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因此,农林院校就其自身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路径也在不断进行艰辛探索和深入思考。

1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释义及若干思考1.1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内涵界定何谓为创新型人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水平,雄厚科学文化基础,精良专业技能,健康身心素质,良好潜力和极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1];能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2];发现新思路、发明新成果或找到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3];具发展和解决新问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创新领域和发明新事物潜质的人才[4]。

上述说法概括了创新型人才的共性,但缺乏对个性的分析。

基金项目:福建农林大学教改资助项目"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成长机理、培养体系及实证研究"(010956)。

第一作者简介:雷国铨,男,1966年出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信地址:350002福建福州金山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ail :lgq707816@ 。

收稿日期:2009-04-20,修回日期:2009-04-27。

农林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培养路径探讨雷国铨1,王海林2,梁正1,曹滨斌1,谢芬1,童玲1(1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州350002)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阐述了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内涵、基本特征和培养的紧迫性,探讨了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路径,对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素质要求;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The Discussion on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Cultivation Path for the InnovativeTalent in th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igh SchoolLei Guoquan 1,Wan Hailin 2,Liang Zheng 1,Cao Binbin 1,Xie Fen 1,Tong Ling 1(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2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Abstract: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and it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the educating of the high school and the key of building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ies.This article explain the Connotation,basic features and the urgency for the cultivation talent for th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igh school,discuss the requirement and the path for cultivation for the innovative talent in th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igh school,it will play a reference role for th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igh school to cultivateinnovative talent.Key words: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igh school,innovative talent,quality requirements,cultivation path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3):298-302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Bulletin据此,结合农林院校的实际,笔者以为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指农林高等院校实施培养的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高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不断取得创新成果,且热爱农业事业、愿意致力于农业发展的人才。

它是农林院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通常表现为创新思维占主导地位,热衷用新思路和新方法处理问题。

能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生产、再造新的知识和技术、重组知识结构、解决新问题。

1.2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根据上述内容,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2.1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

创新意识是对创新理论、方法、能力和效应的根本态度和观念体系,是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

创新意识表现为对农林学科知识有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永无止境的求知欲,主动积极探索、不断求新求变。

惟有在创新意识指引下,才会产生确立目标、发挥潜能、实施评价等创新行为,以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

1.2.2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精神是行动的动力。

创新精神是人对创造性活动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心理取向,表现为对已有农林专业知识不惧权威、大胆质疑、敢为天下先,对创造性设想持执著追求、顽强拼搏和必胜信念,体现崇尚科学、进取精神和务实精神。

创新精神有助于萌发创新理念、培养创新热情、增强创新实践和激励创新目标。

1.2.3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思维是行动的导向。

创新思维往往破除成规、喜欢标新立异,致力于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具发散、联想、灵活和求异等特点。

创新型人才思维方式表现为容易摆脱思维惯性,追踪农林学科知识前沿信息,对事物做出准确分析、判断和综合;思维严密不僵化,有超强适应性和新颖性;思维活跃,不断提出非比寻常且又能接受的观点。

1.2.4丰富多样的创新能力能力是行动的保障。

创新能力是运用一切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创新活动有序进行的各种能力统称。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多样化思维能力和丰富创新技能,包括对农林学科需求的敏锐预测能力、正确把握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及创新成果转化生产力能力,还包括质疑批判能力、观察应变能力、操作能力、迁移能力、系统分析和决策能力等卓越创新技能。

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和价值。

1.2.5推崇求变的创新人格人格是创新的基础。

推崇求变创新人格决定潜在创新能力,指创新者具有与创新相适应的情感特征、鲜明个性、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表现为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高度的独立性,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卓越的组织才干等方面,在创新活动中起着支持、定向和强化作用。

良好健康的人格,会催化和激发创新能力;卑劣的人格,则会压抑和摧残创新能力[5-6]。

1.3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一方面,农林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新阶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报告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这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农业、支持农村和关心农民,以更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一流农业强国,农业院校担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农林院校本身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看一所学校是不是高水平,是不是一流,最重要的标志是它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是不是培养出了一流的学生、能够创新的学生。

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林人才,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农林院校的历史新任务,也是农林院校实现自身发展价值的历史机遇。

因此,迫切需要农林高等院校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探析创新型人才素质要求及构建和完善其培养路径,使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探析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要求的探讨,学界各执己见。

创新型人才需有开放思想观念、广阔学术视野、个性化知识结构、创造性能力结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人文素养[7];有人认为,具宽广知识面并对新知识充满渴望、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科学研究素质、勇于攀登精神和严谨学风[8];充分的知识准备、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9];知识性要素、实践性要素、创新能力要素、品德要素[10]。

笔者以为,依据上述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素质要求分析和农林院校自身特点,新形势下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要求:雷国铨等:农林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培养路径探讨··2992.1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随着大量科技成果引入农林科技领域,现代农林科学综合化和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更加广泛地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交叉融合,形成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农林科学研究和技术科学、信息科学不断渗透,大力促进了农林科学的发展,也对传统研究模式带来巨大挑战。

这要求农林科技创新型人才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包括专业知识、技术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和工具学科知识等在内广博而精深的知识,又要精通所从事学科并掌握该学科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这是新时期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前提。

2.2新颖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思维过程,即思维敏捷而独特、想象力丰富而集中,具开创性、瞬时性和前瞻性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