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体里的瘦素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身体里的瘦素是什么?
2009/10/01 22:54[未分类 ]
瘦素的复杂和麻烦
假如我们身体里只有饿素一种激素,那么,不论是人还是老鼠,迟早都将会被撑死。
但事实上,生物体是复杂的,有让我们感觉饥饿的系统,就有让其缓慢下来的设置。
第一个牵制食欲过程的步骤发生在胃和小肠上部。
在那里神经感觉到消化道的拉伸和膨胀,最终会警告大脑,我已经吃饱。
这个信息被来自肠胃并上行大脑的三种物质加强。
其中一种物质是由肠的上部释放的氨基酸多肽,叫胆囊收缩素,它抵达大脑后会增加你饱涨的满足感,使得你离开餐桌。
但它的作用不能持续,是三种物质中最快消失的。
另外两种物质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酪酪肽,这些真正起制动作用的因素,是在胃肠的下部产生的。
它们不仅告诉你的大脑你已经吃饱,而且也告诉你的胃停止目前所做的事情,也不要再向肠子里运送任何东西了。
这就是为什么假如你在晚上8:30吃了一顿饱饭,你到了晚上11点上床的时候还会感觉很饱的原因。
另外,胰高血糖素样肽-1还刺激胰腺释放更多的胰岛素,能吸收释放到血液中的糖并将其储存到脂肪组织中。
假如除去上面提到的几种激素的影响,你还是要大吃特吃,最后囤积了大量脂肪,那么,你所要指责的恐怕就是另外一种激素——瘦素了。
瘦素是1994年发现的一种抑制胃口的激素,它由脂肪组织产生,通常按照组织所携带的多少直接按比例产生。
脂肪越多,所产生的瘦素越多。
一旦瘦素进入血流,抵达下丘脑与饿素靶区一样的大脑区域,就会找到那刺激胃口的神经肽并部分地压制其信号。
结果,按照正常道理说应是胖人想吃的减少。
瘦素的发现是营养饮食界的重大新闻。
说不定,胖人只是简单地由于缺少瘦素而遭罪,那么,是不是假如定期给他们注射补充这种激素,他们身上的脂肪就会溶解呢?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长达13年的研究后,科学家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胖人是先天性瘦素生成缺乏或功能不良。
事实上,很多超重者瘦素系统的运转与我们所假定的是刚好吻合的,即激素的水平升高或者减少跟体重变化一致。
问题是,它们在某些点上简单地停止了运转,或者说停止了同步。
当少数先天缺少瘦素的人接受补充注射时,治疗是有效果的。
但是对那些多年瘦素过量而产生了对瘦素抵抗的胖人,治疗是没有用的。
不过一些研究表明,控制饮食和减肥能增加瘦素的敏感性,使得激素补充剂的有效性略有提高。
在美国巴顿鲁治的班宁顿中心,神经科学家克里斯多佛·莫里森发现了另一种控制食欲的方法。
如果瘦素添加剂在控制进食上这样让人失望,那么,用瘦素加上其他一些天然的食欲抑制剂比如胆囊收缩素效果又会怎样,是不是比单独使用一种制剂更好呢?莫里森的实验室获得的研究数据是肯定的。
瘦素的存在使得胆囊收缩素信号产生了短期的效果。
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不尽合理,肥胖病在发达国家及经济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象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出现年轻化态势.全世界肥胖症患者目前至少有12亿,且将以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美国1988~199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共有8000万人患有程度不同的肥胖症,大约20%的男性和25%的女性肥胖,造成每年30万人死亡,而每年用于治疗肥胖症的费用高达990亿美元;1999年统计数字表明儿童肥胖率达10%.过去的20年中,成年人的肥胖比率已增长3倍,肥胖儿童数量增长了1倍,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超重和肥胖的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在我国,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发病率急剧上升.从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减肥大会上获悉,我国成年人体重超重比例约20%~30%,大城市已达35%~40%,过去10年里,学生肥胖患者中女生从3%上升至7%,男生从2%上升至8%,超重人数则是肥胖人数的3~4倍.
肥胖问题是世界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认定肥胖是全球成年人最大的慢性疾病,被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之一.肥胖是许多严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57%的非胰岛素依赖性(2型)糖尿病;30%的胆囊疾病;17%的冠心病;17%的高血压;14%的骨关节炎:11%的乳腺癌/子宫/结肠直肠癌.肥胖还可以引起睡眠-呼吸紊乱.胸壁和腹部的脂肪堆积影响了胸廓和隔肌的运动,一般的肥胖多无明显临床表现,而对于少数极度肥胖者可引起通气功能的障碍,由此可使动脉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饱和度升高.呼吸暂停等,最终出现持续的低氧和高二氧化碳血症.临床上称之为肥胖性换气不足(obesity-hypoventil-ation)综合征.
在医学专家看来,减肥绝不仅仅是为了漂亮,因为肥胖还是导致多种慢性病的元凶.美国营养学家的研究显示,体重比正常人重10%以上者(超重)和正常人相比,患高血压的几率高6倍,患心脏病的几率高1.5倍,患糖尿病的几率高5倍,患胆结石的几率高2.5倍,患关节炎的几率高6倍.
瘦素的研究进展
王田
( 内蒙古开鲁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内蒙古开鲁028400)
[ 关键词] 瘦素; 功能; 节律性; 生殖系统
[ 中图分类号] R589.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8849( 2009) 28- 3525- 02
瘦素主要是由白色脂肪组织合成分泌、含146 个氨基酸
的激素, 因其基本作用是使动物体质量降低而变瘦而得名。
现将瘦素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瘦素的结构和功能
瘦素前体为167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其N 末端21
个氨基酸的信号肽被去除后, 分泌入血。
瘦素的分子量为16
kD, 具有强亲水性, 以单体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它可与特异
性运输蛋白结合, 通过血脑屏障, 然后与下丘脑特异受体结
合, 把体脂库大小的信号传给下丘脑[ 1] 。
下丘脑腹内侧部、侧
部及弓状核是瘦素的主要作用部位, 存在有一种细胞内结构
区较长的受体, 为效应受体。
另外, 在脉络丛中, 有一种细胞
结构区较短的受体, 可能与瘦素从外周转运至中枢有关, 称为
受体中介的细胞转运。
近期研究提示, 瘦素以剂量依赖的方
式在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启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
分泌神经细胞表达瘦素受体[ 2- 3] 。
外源性瘦素治疗能够刺激
体外GnRH 分泌神经细胞释放GnRH。
瘦素作为一种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 它能感受机体
的营养状态, 通过血脑屏障, 再与下丘脑特异受体结合, 把体
脂库大小的信号传给下丘脑, 下丘脑再通过一系列神经体液
因素, 抑制食物摄入, 刺激或维持能量消耗, 从而调整体脂库
大小, 控制体质量相对恒定。
关于瘦素调节体质量的作用源
于Halaas 等[ 4] 所做的如下实验: 给遗传性肥胖小鼠( ob 小鼠)
的脑脊液中注入瘦素后, 其进食量明显减少, 体质量逐渐降至
正常。
解剖后发现仅脂肪组织明显减少, 在ob 小鼠体质量下
降同时, 其基础代谢率可略有升高, 说明抑制食欲, 增加能耗
和减少体质量可能是瘦素减肥的主要机制。
由于对治疗人类
肥胖的可能前景, 瘦素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5] 。
瘦素还影
响生殖内分泌系统, 促进哺乳动物的青春期发育, 在维持正常
生殖功能上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瘦素作为一种代谢激素可促
进一系列代谢过程, 如胰岛素释放、脂解作用、糖的运转等。
最新研究发现, 瘦素可促进天然T 细胞和记忆T 细胞的增殖
反应, 促进TH 型细胞因子, 抑制TH 型细胞因子产生, 从
而认为瘦素与饥饿状态下的免疫功能抑制有关[ 6] 。
应用瘦素
治疗可逆转饥饿导致的免疫功能抑制。
瘦素缺乏或其受体缺
陷可导致肥胖和垂体功能异常[ 7] 。
2 瘦素的分泌规律及调节
瘦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 表现为晚上高、早上低, 并呈
脉冲性分泌。
波峰出现在22: 00 ! 3: 00( 中位数为1: 20 左
右) , 波谷出现在早8: 00! 17: 40( 中位数为10: 30 左右) [ 8] 。
但其脉冲性释放的频率、幅度及昼夜节律性与性别、肥胖程度
及胰岛素浓度等有一定关系[ 9] 。
饥饿与寒冷可抑制瘦素的分
泌, 可能是机体在恶劣环境下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生长激素、
饮食规律的改变及睡眠等也可影响瘦素的分泌规律。
2 1 瘦素分泌的节律性与肥胖大量实验证明,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 血浆瘦素水平与体脂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Saad[ 10] 在研究瘦素节律性时进一步提出体脂与血浆瘦素昼
夜波动及其释放的脉冲频率呈负相关。
T ax as Tech 大学健康
科学中心做了一项比较肥胖及非肥胖女性在月经周期瘦素变
化的实验, 结果提示肥胖女性的瘦素绝对浓度较非肥胖女性
者高, 但在月经周期中随性激素改变而发生节律性变化的能
力较后者差[ 11] 。
由此可知, 肥胖者的典型瘦素分泌特点, 不
仅表现在血清瘦素绝对浓度较正常人高, 且伴有低钝的昼夜
波动和较低的脉冲频率。
2 2 瘦素与胰岛素分泌节律的相互关系白天饭后的胰岛
素分泌可以引起下午及晚上出现高瘦素血症。
相反, 晚上由
于食物完全吸收后的低胰岛素血症可导致清晨的瘦素低谷。
这是胰岛素可以影响瘦素昼夜浓度变化的长时效应。
此外,
饭后胰岛素的增高及随后的下降可以引起血浆瘦素分泌的波
动。
这种波动往往在餐后2~ 3 h 最为明显, 这似乎是短时效
应引起的波动。
Boden 等[ 12] 通过改变血浆胰岛素水平观察
其对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 维持体内较长时间( >
24 h) 的大剂量胰岛素( > 200 pmol/ L) 可促进瘦素分泌。
瘦素与胰岛素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反馈调节环[ 13- 14] 。
如果向人体
注入瘦素, 则可抑制神经肽的基因表达和分泌, 进而增加交感
神经兴奋性或抑制副交感神经来减少胰岛素分泌。
另外瘦素
也可通过直接激活ATP 敏感的K+ 通道, 使得胰岛细胞超
极化, 从而抑制胰岛素分泌。
2 3 瘦素分泌节律性的性别差异瘦素的分泌有显著的性
别差异( 扣除体脂因素后) , 女性几乎比男性高2~ 3 倍[ 15] 。
许多研究证实这种差异不是由于男女脂肪分化分布程度不同
造成的, 而与人体的脂肪总量相关。
瘦素的性别差异很大程
度上还与性激素有关[ 8, 16] , 但也不排除遗传背景的影响。
在
体外脂肪组织培养中, 雌二醇可促进女性瘦素的分泌与释放,
男性则未见。
另一方面, 体内体外实验均证明睾酮可抑制瘦
素的合成与释放[ 17] 。
美国的南加州医学院又进一步研究发
现, 若不考虑脂肪组织的因素, 女性24 h 绝对瘦素浓度高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9 Oct, 18( 28) ∀3525 ∀
男性, 而相对昼夜的波动小于男性[ 8] 。
最近不少研究表明瘦
素可能是下丘脑中枢的代谢信号, 并协同参与调解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 因该轴的反馈调节在男女性间有许多不同之
处, 由此推测瘦素对生殖功能的调节有可能源于激素浓度的
性别差异上。
3 瘦素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以往对瘦素研究的重点多放在瘦素治疗肥胖病上, 现在
瘦素的另一临床应用将很可能落在瘦素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上[ 18] 。
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均提示, 瘦素在体脂平
衡、体脂细胞- 下丘脑联系和近垂体的下丘脑- 垂体调解中
枢的作用已经明确显示出瘦素作为启动GnRH 脉冲分泌和
生殖轴的关键作用。
也就是说瘦素不仅是脂肪组织和神经系
统间网络联系的外周信号, 而且它还是传递给生殖系统的一
个代谢信号[ 19] 。
哺乳类动物的生殖功能的维持需要有足够
的营养代谢燃料的储存, 瘦素就是带有这种信号的信使。
有
研究报道, 基因发生突变的小鼠( ob/ ob 小鼠) , 无论雌雄, 常
伴有永久性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发育不良, 用控制饮食的
方法可使其体质量下降至正常, 但仍不能使其生殖功能恢复。
若给予外源性瘦素代替, 则可恢复生殖功能, 并导致促性腺激
素升高、卵巢成熟、排卵和怀孕以及睾丸发育成熟[ 5] 。
在人
体, 过度禁食( 如神经性厌食) 、消耗性疾病( 如癌症) 、消耗性
运动( 如长跑运动员或芭蕾舞演员) 等情况下, 瘦素水平降低,
常会导致生殖功能失调, 如月经初潮推迟、月经失调及闭经等
现象[ 5] 。
提示人在消瘦时缺少这样一个信号。
因此, 瘦素与
生殖功能的关系值得探索。
在儿童和少年, 生长发育迅速, 各
种激素尤其是性激素变化显著。
青春期是人体性激素开始分
泌、性器官趋向成熟的一个特定阶段。
有实验结果提示, 无论
是男孩还是女孩, 青春期的发育可能均需要瘦素的参与。
对
男孩而言, 瘦素在激发其初始发育后不再是其完成青春期发
育全过程的一个必要因素。
而对女孩, 一定量的瘦素不仅有
助于完成青春期的发育, 而且此后瘦素水平的维持对今后排
卵和受孕等正常生殖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20] 。
其确切机制尚
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妊娠妇女在去除体脂的因素以后, 血
浆瘦素的浓度依然升高, 分娩后自然恢复, 这些都提示瘦素在
维持正常生殖功能上可能起一种特殊作用。
此外, 在研究发现严格饮食受限的小鼠瘦素水平显著下
降的同时伴有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显著下降, 对这些饮食受限
的小鼠、大鼠、羊和猴用外源性瘦素代替均逆转因饮食导致的
促性腺激素分泌受损, 因而推测瘦素可用来治疗营养不良而
造成的性发育迟缓的患者[ 18] 。
在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
不育的原因时, 人们也开始注意到了瘦素抵抗的存在。
[ 参考文献]
[ 1] 于佩, 于德民. 瘦素与肥胖及其与临床的联系[ J] . 实用糖尿病
杂志, 2000, 8( 3) : 51- 52
[ 2] Polkow ska J, Wojcik Gladysz A, Wan kow ska M. The ef fect of in
t rac erebroventricular infusions of lept in on the immunoreact ivit y of neuropep tide Y and gonadotrophin rel easing hormone neurons in
the hypo thalamus of prepubertal sh eep in con dit ions of short f ast
ing[ J ] . Chem Neuroanat , 2006, 32( 1) : 65- 73
[ 3] Akhter N, Johnson BW, Crane C, et al. Ant erior pituitary leptin ex pression changes in diff erent rep roductive st at es in vitro st imulation
by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 J ] . Hist ochem Cyt och em,
2007, 55( 2) : 151- 166
[ 4] Halaas J, Gajiw ala KS, Maf fei M , et al. Weight reducing eff ect s of the plasma prot ein encoded by the obese gene[ J] . S cience, 1995,
269( 5223) : 543- 546
[ 5] 陈名道. 从瘦素到增食欲素! 肥胖研究的新热点[ J] . 中华内科
杂志, 1999, 38( 1) : 61- 63
[ 6] 屈会起. 瘦素与肾脏[ J] .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0, 27( 1) :
111
[ 7] Lord GM , Mat arese G, Howard KJ, et al. Leptin modulates the T
cell immune response and reverses st arvat ion induced immunosup
pression[ J] . Nature, 1998, 394( 6696) : 897- 901
[ 8] 汪启迪. 瘦素分泌的节律性及其影响因素[ J] . 国外医学内科学
分册, 2000, 27( 1) : 13- 16
[ 9] Saad MF, Riad Gabriel M G, Khon A, et al. Diurnal and ult radian.
rhyth micit y of plasma lept in : eff ect s of gender and adiposit y[ J] . J
Clin Endocrinal Met ab, 2003, 83: 453- 459
[ 10] Saad MF. Diurnal and ultradian rhythmicit y of plasma Lept in: Ef
fects of gender and adiposity[ J] .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 abolism, 2007, 83( 2) : 853- 859
[ 11] Castracane VD, Kraemer RR, Franken MA, et al. S erum lept in con
cent rat ion in w omen: eff ect of age, obesit y, and est rogen administra
tion[ J] . Fert il S teril, 1998, 70( 3) : 472- 477
[ 12] Boden G, Cheung P, Mozzoli M, et al. Ef fect of thiazolidinediones
on glucose and f at ty acid metabolism in patient s w ith t ype 2 dia
bet es[ J] . M etabolism, 2003, 52( 6) : 753- 759
[ 13] 宋守君, 王传馥, 尤传一. 瘦素、胰岛素与糖尿病[ J] . 实用糖尿
病杂志, 2000, 8( 3) : 48- 49
[ 14] 吴木潮. 瘦素与代谢综合征[ J] .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0, 27
( 11) : 519- 521
[ 15] 陈名道, 顾卫琼. 口服糖耐量实验中血糖和胰岛素动态变化对
瘦素的影响[ J] . 中华内科杂志, 1999, 38( 11) : 740- 743
[ 16] 顾卫琼, 陈名道, 唐金凤. 中国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度的关系
[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999, 15( 1) : 15- 18
[ 17] Wabit sch M , Blun WF, Muche R, et al. Contribut ion of androgens to the gender deff erence in lept in product ion in obese chidren and adolescent s[ J] . J Clin Invest, 1997, 100: 808- 813
[ 18] 顾卫琼. 瘦素与肥胖和糖尿病及其测定[ J] .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0, 2( 2) : 12- 14
[ 19] Budak E, Femandez Sanchez M, Bellver J. Interact ions of the hor mones leot in , ghrelin, adiponect in, resist in , and PYY3- 36 w ith the reproduct ive syst em[ J] . Fertil St eril, 2006, 85( 6) : 1563- 1581 [ 20] 唐金凤, 陈名道, 顾卫琼. 上海地区儿童和青少年血清瘦素水平
与肥胖度、青春期发育的关系[ J ]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0,
16( 5) : 284- 287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