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植物抗病性的保持与提高

合集下载

森林病理学各论2 第八章 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8 种)

森林病理学各论2  第八章  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8 种)
0.5~1.5 mm。

夏季,叶正面出现褪绿小黄斑,叶背面产生近圆形的桔黄色粉堆 (夏孢子堆),直径 1.5~5.0 mm,散生或聚生。 夏末秋初,叶背面出现大量的黑色小粉堆(冬孢子堆),直径 0.2~0.5 mm。


嫩梢、叶柄、果实等部位的病斑明显隆起。 嫩梢、叶柄上的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 果实上的病斑为圆形,直径 4~10 mm,果实畸形。
花叶病、
黄化病、
叶畸形、
毛毡病等。

三、侵染来源:


1、初侵染来源:
叶、果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主要是:上一年的病落叶、上一年的被害枝条、被病菌
污染的冬芽,

其次为:传毒昆虫、转主寄主、野生寄主等。
2、再侵染来源:
再侵染来源,主要为
当年发病的植株(当年新产生的病叶、被害枝条)、 当年新产生的病植物残体(病落叶)。



2、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

科学的土、肥、水管理技术,适宜的密度,合理修
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等措施,

可以使林木、果树健壮生长,抗病性增强;
同时,可抑制病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和侵入,从而
达到预防病害发生的目的。

这是预防病害发生的基础性、根本性措施。




(四)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芽、或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 越冬。 春季,菌丝随休眠芽的萌动而开始活动,
很快嫩芽上出现白色粉状物, 并随着新梢、嫩叶的生长,而侵染幼嫩的枝叶,同时产 生大量粉孢子。 粉孢子由气流 传播。




生长季节有多次 再侵染。

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的种植措施与技巧

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的种植措施与技巧

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的种植措施与技巧农作物抗病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如何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是每个农民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种植措施和技巧,帮助农作物增强抗病能力。

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

在种植新的农作物品种时,应该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品种改良培育出很多抗病品种,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抗病品种。

其次,要适度施肥,保持土壤的营养平衡。

土壤中的养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土壤养分不足,农作物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

因此,农民应该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养分供应和平衡。

再次,要加强病菌的防治措施。

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与病菌的侵袭有直接关系。

因此,农民应该加强农田的病害防治工作。

首先,要注意病害的防治原则,比如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和方法,及时清除病害源,避免病害的传播。

其次,要注意病害的监测和诊断,及时发现和控制病害。

最后,要加强病害的预防措施,比如合理轮作、适时翻耕、控制田间密度等。

同时,要加强农作物的抗逆性培育。

农作物在自然环境中,会面临很多逆境压力,比如干旱、寒冷、高温等。

这些逆境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

因此,农民可以通过适度增施生物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菌肥等方法,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提高抗病能力。

另外,合理管理农田水利系统也是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作物的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和管理,对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抗病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农民应注意合理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和农作物的水分供应。

同时,要保持排水畅通,防止积水,以免给病害菌提供滋生的条件。

最后,要加强农作物的全程管理。

农作物的全程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除草、培土、保墒等一系列工作,目的是为了保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抗病能力。

农民应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保持田间整洁,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总之,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是农业生产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提高果树抗病能力的方法

提高果树抗病能力的方法

提高果树抗病能力的方法果树是农作物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和生物特性,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提高果树抗病能力对于农民保护果树、增加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果树抗病能力的方法。

一、优质病虫害防治果树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果树抗病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树种进行种植。

其次,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定期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此外,果园周围的环境卫生也要保持良好,及时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残枝败叶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二、适宜的生态环境果树的生长环境对其抗病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要给果树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首先,果树的种植地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确保果树的根系健康。

其次,要保证果树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和空气流通,避免果树长时间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减少病菌、虫害的滋生。

三、科学施肥适宜的施肥是提高果树抗病能力的关键之一。

科学施肥可以增强果树的养分吸收能力,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

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果树的品种、生长期和土壤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肥料种类和用量。

同时,要遵循施肥的分次分期原则,避免过量施肥或者连续施肥,以免导致果树养分失衡,降低果树的抗病能力。

四、病害防治技术果树病害防治技术是提高果树抗病能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式进行病害防治。

其中,生物防治是一种较为环保和效果显著的防治手段,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利用有益微生物来对果树病害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可以使用遮阳网、保湿膜等方式来改变果树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菌和虫害的侵袭。

化学防治则是使用农药来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并在施药过程中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五、加强病害监测和病害研究加强病害监测和病害研究也是提高果树抗病能力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进行果园巡视,观测果树的生长情况和病害发展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果树的病害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第八章植物病害的防治

第八章植物病害的防治

第八章植物病害的防治(Plant Disease Control)一、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和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我国的植保方针)1975年,我国提出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也是我国植保总方针,沿袭至今。

从病理学角度讲,病害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消灭或抑制病原物;(2)提高寄主的抗病性;(3)调节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

一、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和原则在实施上,可采用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拒绝和铲除。

防止新病原物引入无病地区,或一旦引入后立即就地封锁消灭。

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检疫。

第二道防线:免疫。

病原物虽然存在,但寄主具有抗病性,不受其害,采用的措施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以及通过改进栽培管理或人工免疫等新技术增强寄主抗病性。

第三道防线:保护。

用药剂或其他方法保护寄主免受病害侵害。

具体方法有:种苗消毒、植株喷药、轮作、田园卫生、改进耕作栽培管理,控制小气候以及生物防治等。

第四道防线:治疗。

植株已染病,用内吸治疗剂(杀菌剂)或发展中的理疗方法治病。

一、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和原则目前,在实际生产中,采用的防治方法绝大多数属于前三道防线,严格属于治疗方法的可以说没有。

尽管现在已有多种内吸治疗剂,也只能治疗侵入后没发病的组织,对已经发病的就没作用了。

一、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和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植物病害的防治,预防是关键。

对大多数植物病害来讲,几乎只能防,不能治。

理由是:(1)在生理和病理上:植物与动物不同,植物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及免疫系统;组织再生能力极弱,染病造成组织病变和器官损失后,不能修复。

(2)在技术上:没有早期诊断的新方法。

一旦症状出现,则病入膏盲。

治疗也没用。

(3)在经济上:治疗成本较高,难于采用。

植物病害防治的对象,指群体而非个体,植物个体价值有限,单株治疗无意义,即使将来有了好的诊断治疗方法,也不能按株防治。

(精准农业有可能)。

第八章 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13-14)

第八章 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13-14)

油茶炭疽病 (一)分布与危害 在各油茶产区均有发生。为害油茶、茶叶、山茶。 (二)症状 果实上最初果皮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大成黑褐色圆形斑, 边缘不明显。后期病斑上出现轮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 孢子盘,雨后或露水浸润后,产生粘性粉红色的分生孢子 堆。病果大多脱落或开裂。叶上病斑大多发生在叶缘或叶 尖,初为红色小点,扩大后呈棕褐色,具轮纹,其上密布 黑色不点,嫩梢病斑都发生在春梢基部,椭圆形或梭形, 略下陷,边缘淡红色,后期呈黑褐色,中部带灰色,有黑 色小点及纵向裂纹,病斑环绕一周,梢即枯死。三年以上 的老枝及树杆病斑呈梭形溃疡,下陷不规则,削去表皮, 木质部呈黑色。芽上病斑多发生在芽鳞片基部呈黑褐色或 黄褐色,后期灰白色,上有黑点,孢子堆常在鳞片内侧, 病重时芽枯蕾落。
(二)症状 病菌主要侵染为害杉木的二年生针叶。受害杉叶,初期 叶尖和叶缘失绿变黄,变色区逐渐向下和向内扩展,叶面 上出现黄红色斑块,最后整叶变黄枯死。在枯死针叶上, 产生许多初为桔红色、后变黑的疱状小点,即病菌的分生 孢子器,后来沿叶脉两侧出现黑色米粒状的子囊盘。这时 有的枯死病叶上还出现黑色线纹。病叶枯死后不立即脱落。
花叶病类 mosaic
阔叶树叶斑病 类Septoria Septoria leaf spot
叶斑病类 Marssonina leaf spot
苹果黑星病 apple scab
北京杨炭 疽病 (Colleto trichum gloeospor ioides)
杉木炭疽病症状:主顶梢未死
(三)病原 病原: 是真菌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的胶胞炭疽菌 (Colle-totri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分生孢子 盘黑色,有多数黑褐色刚毛,有分隔。分生孢子梗无色, 有分隔。分生孢子长圆形或不规则,无色,单胞,萌发时 出现1个分隔、l-2个芽管。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核菌 纲、球壳菌目中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S.et S.)。

植物的抗病性

植物的抗病性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6、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非常复杂,可区分为: (1)被动抗性: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2)主动抗性:受病原物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反应。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7、抗病性按顺序表达的动态过程(即按其表达的病程阶段不同)又可划分为: a、抗接触:即避病(在某种条件下避免病原与寄主的接触、侵入); b、抗侵入: c、抗扩展: d、抗损失:即耐病(指植物忍受病害的性能,在外观上,发病情况与感病品种类似,但病害对产量的
(4)皮孔、水孔、蜜腺等自然孔口的形态与结构特性也与抗侵入有关。 如马铃薯皮孔木栓化后,痂疮病菌难于侵入。
(5)木栓组织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充满了木栓质,构成了抵抗病原物侵入的物理和化学屏障。 植物受到机械伤害后,可在伤口周围形成木栓化的愈伤周皮(wound periderm),能有效地抵抗从伤
口侵入的病原真菌和细菌。 如:马铃薯块茎愈伤层可防止软腐细菌侵入引起的组织浸解。
免疫 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或观察不到可见症状。
抗病 寄生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轻的称为抗病,发病很轻的称为高度抗病。
感病 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重的称为感病,发病很重的称为严重感病或高度感病。
耐病 寄主植物发病较重但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小。
避病 植物避开了病原物的侵染。
(2)植物表皮层细胞壁发生钙化作用或硅化作用。
对病原菌果胶水解作用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减少侵入。 如叶表皮硅化程度高的水稻品种能抵抗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
(3)气孔的结构、数量及开闭习性,也可抵抗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 如:①柑桔不同类型的气孔结构对溃疡病的抗性不同
②小麦品种气孔早晨张开晚的,能减少叶锈菌夏孢子的侵入。

植物的抗病性-PPT文档资料

植物的抗病性-PPT文档资料

小麦丛矮病
水稻恶苗病
作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
• (一)加强氧化酶活性 •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作物体时,该部分组织的氧化酶活性加 强,以抵抗病原微生物。凡是叶片呼吸旺盛、氧化酶活性 高的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较大;凡是过氧化物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高的甘蓝品种,对真菌病害的抵抗力 也较强。这就是说,作物呼吸作用与抗病能力呈正相关。 呼吸加强为什么能减轻病害呢?原因是: • 1.分解毒素 病原菌侵入作物体后,会产生毒素(如黄萎 病产生多酚类物质,枯萎病产生镰刀菌酸),把细胞毒死。 旺盛的呼吸作用就能把这些毒素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或转化为无毒物质。 • 2.促进伤口愈合 有的病菌侵入作物体后,植株表面可能 出现伤口。呼吸有促进伤口附近形成木栓层的作用,伤口 愈合快,把健康组织和受害部分隔开,不让伤口发展。 • 3.抑制病原菌水解酶活性 病原菌靠本身水解酶的作用, 把寄主的有机物分解,供它本身生活之需。寄主呼吸旺盛, 就抑制病原菌的水解酶活性,因而防止寄主体内有机物分 解,病原菌得不到充分养料,病情扩展就受限制。
植物的抗病性
•亚麻立枯病病苗
亚麻假黑斑病叶尖变褐枯死
大豆猝倒病
大豆立枯病
• 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活动的能力称为抗病性 (resistance)。抗病性的表现,是在一定的环 境条件影响下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基因和病原物的 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长期的进化过程 所形成。植物的抗病性是相对的。在寄主和病原 物相互作用中抗病性表现的程度有阶梯性差异, 可以表现为轻度抗病、中度抗病、高度抗病或完 全免疫。一种植物或一个植物品种的抗病性,一 般都由综合性状构成,每一性状由基因控制。在 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前和整个侵染过程中,植物 以多种因素、多种方式、多道防线来抵抗病原物 的侵染和为害。不同植物、不同品种对相应病原 物的抗病机制各有不同。

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

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

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植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病害危害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家们对植物抗病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利用。

本文将从植物抗病性的原理、研究方法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植物抗病性的原理植物抗病性是植物对病原体入侵和侵染的一种防御反应。

植物抗病性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物理和生理机制。

物理机制主要包括植物表皮的结构、植物细胞壁的物理性质以及根系的阻隔作用等。

植物表皮具有一层厚而坚韧的角质层,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体的入侵。

同时,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增加细胞壁的硬度和稳定性,阻止病原体对植物细胞的破坏。

此外,植物的根系可以通过分泌特定物质形成化学屏障,抑制病原体的侵染。

生理机制主要包括植物的免疫反应和抗氧化系统。

植物免疫反应是植物对病原体侵染做出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包括产生抗菌物质、活化防御基因和形成角斑等。

抗菌物质能直接杀伤病原体,而活化防御基因可以调节植物的防御反应。

植物的抗氧化系统则参与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受损程度,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二、植物抗病性的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植物抗病性的机制,科学家们开展了多种研究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基因克隆。

通过克隆植物中抗病性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序列,可以深入了解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将抗病性基因转入易感植物中,使其获得抗病性,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基因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

第二种方法是遗传育种。

科学家可以通过交配和选择等手段,将具有抗病性的亲本杂交并选择表现出抗病性特征的后代,从而培育出抗病性优良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

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病性基因导入植物中,使其获得特定病害的抗性。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大豆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研究和生产中。

三、未来展望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人员将更多地应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高通量技术,解析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植物抗病能力植物病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导致作物减产,还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然而,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对农作物的损害。

本文将从基因编辑、基因工程和病原菌控制等方面讨论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一、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

通过CRISPR/Cas9等技术,可以对植物的基因组进行精确修改,从而实现对植物抗病能力的改良。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选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关键基因进行编辑,使植物能够识别并对抗病原菌的侵袭。

此外,还可以通过靶向编辑来增强植物的防御系统,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对抗病原菌。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对作物的危害。

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除了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也是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插入特定基因到植物中,可以增强植物的防御能力。

例如,科学家在一些作物中成功转化了外源基因,使其可以产生特定的抗病蛋白,从而提高作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利用RNA干扰技术来抑制病原菌的基因表达,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改良植物的抗病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病原菌控制的策略除了通过改良植物自身的抗病性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入手,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从而减少病害对植物的侵害。

生物技术在这方面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生物农药来控制病原菌的繁殖,例如利用昆虫杀菌剂来控制害虫传播的病原菌。

此外,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病原菌的基因组,使其丧失侵染植物的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通过病原菌控制的策略,我们可以减轻植物病害的危害,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基因编辑、基因工程和病原菌控制等手段,我们可以改良植物的基因组,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减轻病害对作物的危害。

关于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稳定性问题

关于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稳定性问题

关于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稳定性问题摘要:利用抗病品种控制植物病害,不仅作用显著,同时由于具有经济、简便、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很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但是品种抗病性丧失问题,不仅是我国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本文就抗病性丧失的原因及应怎样合理利用品种抗病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植物;品种抗病性;策略;措施;问题;前景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粮食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关键问题。

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总数将膨胀至90亿[1]。

剧增的人口将给为人类提供粮食的农业生产带来严峻的挑战。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最重要途径。

20世纪初期以来,在对许多重要大田作物病害尤其在对麦类锈病、白粉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玉米大、小斑病、棉花枯、黄萎病等的防治中,抗病品种的利用几乎是主要措施;在对药剂防治为主的病害防治中,也要求品种本身有一定程度的抗、耐病性才能更好地发挥药剂防治的作用。

但是选育一个优良品种很难,尤其是选育一个丰产、优质、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更难,一般需要7、8年甚至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育成。

国内外的生产实践反复证明,一个优良抗病品种虽然得来不易,但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除个别或少数品种的抗病性迅速丧失的情况,在小麦品种抗锈性、水稻抗瘟性、马铃薯抗晚疫病性等方面尤为突出。

如我国自1957年碧蚂1号小麦品种丧失抗条锈性以来[2],先后已有6批上产品种丧失了抗条锈性,从而睡生产应用价值,不得不停止种植。

此外,在小麦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高粱丝黑穗病病、莴苣霜霉病、番茄TMV病毒病等多种病害中,抗性丧失现象均已屡见不鲜。

这就造成了生产防治中的被动局面,并给品种选育推广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

1、抗病性丧失的原因1.1病原物致病性的改变研究指出品种抗病性丧失主要是由病原物小种变异造成的,即品种推广后能克服该品种抗病性的新小种迅速上升流行所致。

但新小种的上升和流行又主要取决于大面积生产上品种(抗病性)组成和抗病性的类型的综合作用。

植物免疫与抗逆性的提高

植物免疫与抗逆性的提高

植物免疫与抗逆性的提高植物免疫与抗逆性的提高植物作为生命的一种形式,在自然界中也面临各种各样的环境压力和生物压力。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植物进化出了各种防御机制,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抗逆性。

植物的免疫和抗逆性的提高不仅对植物自身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人类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植物免疫的提高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分别是非特异性防御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防御是植物对各种病原体的广泛免疫反应,主要包括结构防御和化学防御两个方面。

结构防御是指植物内部和外部的防御结构,如植物纤维素、硅酸盐沉积、表皮细胞增厚等,可以增加植物的力学强度,阻止侵入性病原体的侵染。

化学防御则是植物通过合成一些抗菌物质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如抗菌肽、抗菌酶、次生代谢产物等。

这些物质可以直接对抗病原体,也可以诱导植物自身的免疫反应。

特异性免疫是植物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主要包括系统性获得性抗病与抗病基因的诱导两个方面。

系统性获得性抗病是指植物感染病原体后,通过感染的组织释放出一些信号物质,使远离病原体感染的组织也产生免疫反应。

这样一来,即使病原体入侵了植物,它也能被迅速清除掉。

而抗病基因的诱导是指植物通过启动自身某些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侵染,从而提高免疫反应。

其次,植物的抗逆性的提高主要与逆境胁迫响应机制相关。

逆境胁迫响应是植物对环境中各种不良因素产生的反应,包括高温、低温、干旱、盐碱、重金属等胁迫。

植物通过启动一系列信号传导途径和转录因子的调控,来调节逆境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自身的抗逆性。

逆境胁迫响应的信号传导途径主要包括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和钙信号传导途径两个方面。

植物激素参与了植物对逆境的应答,如乙烯、赤霉素、脱落酸等。

这些激素通过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过程,来适应逆境的发生。

钙信号传导途径是植物对逆境胁迫作出反应的重要途径,钙信号可以通过激活特定蛋白激酶和蛋白酶来调节逆境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对作物的伤害
• 一:水分平衡失调 • 作物染病后,首先表现为水平衡失调,许多作物
的病害常常以萎蔫或猝倒为特征,水分平衡失调 的原因有1:有些病原微生物破坏根部,使植物吸 水能力下降 2:维管束被堵塞,水分向上运输中 断,有些是细菌或真菌本身堵塞茎部,有些是微 生物或作物产生胶质或黏液沉积在导管,有些是 导管形成胼胝体而使导管不通 3:蒸腾加强,因 为病原微生物破坏作物的结构,透性加大,散失 水分就快。
二:促进组织坏死
有些病原真菌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在死细 胞里不能生存。抗病品种细胞与这类病原菌接触 后,会形成广谱的防御以抵抗病原体侵入。一个 普通的防御是过敏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夺去受侵染附近细胞的养料,使病 原体得不到合适的环境而死亡。病害就被局限于 某个范围而不能发展。因此,组织坏死是一个保 护性反应。除此之外,在过敏响应之前,在受侵 染细胞附近,时常产生活性氧,包括O-2•,H2O2 和·OH。质膜上的依赖NADPH氧化酶会产生O-2•, 然后转变为·OH和 H2O2,·OH基是最强的氧化剂, 能启动一些有机分子自由基链反应,导致脂类过 氧作用,酶钝化和核酸降解。因此,活性氧作为 过敏反应一部分使细胞死亡或直接杀死病原体。
• 部分小麦出现萎蔫 部分油菜出现萎蔫
四:生长的改变
• 某些病害症状(如形成肿瘤、偏上生长、生长速 率猛增等)与植物激素含量增多有关。组织在染 病过程中,同时大量形成各种植物激素,其中以 吲哚乙酸是最突出。试验证明,锈病能提高小麦 植株吲哚乙酸含量,而小麦的抗锈特性与组织中 较高的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有关,这种酶能氧化 分解吲哚乙酸,所以,这种酶活性高,就能使染 病组织的吲哚乙酸水平下降。有些病害的病征是 赤霉素代谢异常所致,例如,小麦丛矮病是由于 病毒侵染使小麦植株赤霉素含量下降,植株矮化, 喷施赤霉素即可得到改善。水稻恶苗病就是由于 感染赤霉菌,使植株徒长。

如何利用植物农学知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如何利用植物农学知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如何利用植物农学知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植物农学是研究植物生长、繁殖和保护的学科,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中,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病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利用植物农学知识来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的方法。

一、优质种子的选择优质种子是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的基础。

在种子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同时注重种子的健康状况。

有机种子和耐病种子是很好的选择,它们具有更好的抗病能力,能够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二、合理的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害的重要手段。

首先,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抗病能力。

其次,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死枝败叶,以防止病菌滋生和传播。

此外,采用轮作、间套作和混作等农业生态措施,有助于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三、适当的灌溉和排水适当的灌溉和排水也是保护农作物免受病害侵害的重要措施。

过度灌溉会使土壤过湿,增加病菌滋生的机会;而缺水则会减弱农作物的抵抗力。

因此,应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科学灌溉,保持适度的土壤湿度。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然敌虫或有益微生物来控制农作物病害的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昆虫、蜘蛛和线虫等,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同时,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枯草杆菌、木霉菌等,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害防治方法,对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合理的施药技术在农作物发生病害时,合理的施药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施药。

其次,要根据病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确定合适的施药时间和剂量。

另外,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以防止病菌对药剂产生抗性。

六、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定期监测田间的病害情况并及时预警,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害扩散。

病害监测可以通过田间调查、气象条件监测、病害症状观察和病原菌鉴定等手段来进行。

植物的抗逆性与抗病性

植物的抗逆性与抗病性

植物的抗逆性与抗病性植物作为生物体,在面对环境中的各种外界压力和病原体侵袭时,都具备一定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这种抗逆性和抗病性是植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能力之一。

本文将从植物对抗逆境的机制和植物的抗病机理两方面来探讨植物的抗逆性与抗病性。

一、植物对抗逆境的机制1. 生理机制植物在面对逆境时,会通过调节生理过程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通过减少蒸腾作用和增强根系吸水能力来减少水分流失。

在高温条件下,植物会通过调节叶片气孔开闭来控制水分蒸腾和降低叶片温度。

此外,植物还通过合成特定的蛋白质、酶和激素来应对逆境,以提高自身的抗逆能力。

2. 分子机制植物在逆境中会启动特定的信号传导通路,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在低温条件下,植物会启动冷信号通路,激活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抗寒蛋白的合成,以增强抗寒能力。

同样,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会启动盐信号通路,调控离子平衡和有机物的积累,以增强抗盐能力。

3. 细胞机制植物细胞在逆境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结构和形态变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根系会增强分泌抗盐物质的能力,形成阻挡盐离子进入植株内部的结构;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叶片会出现厚化现象,以减少水分蒸腾的量。

二、植物的抗病机理1. 植物固有免疫系统植物拥有自身的固有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并作出反应来应对病原体的侵袭。

当病原体侵入植物组织时,植物会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特定分子模式(PAMPs),激活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信号通路,进而启动一系列抗病反应。

其中包括合成抗病蛋白、产生杀菌物质和形成伤口愈合组织等。

2. 植物逆境诱导免疫系统当植物处于逆境状态时,它的免疫系统也会被激活,从而增强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例如,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合成一些特定的蛋白质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这些蛋白质不仅可以直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还能够调控与免疫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
• 植物的形态和机能特点可能成为重要的空间避病因素。小麦叶片 上举,叶片与茎秆间夹角小的品种比叶片近于平伸的品种叶面着 落的病原真菌孢子较少,又不易结露,条锈病和叶锈病都较轻。
植物耐病的机制
• 耐病品种具有抗损害的特性,在病害严重程度或病原物发育程度与感病 品种相同时,其产量和品质损失较轻。
• 关于植物耐病的生理机制现在还所知不多。禾谷类作物耐锈病的原因主 要可能是生理调节能力和补偿能力较强。小麦耐叶锈品种病叶上侵染点 之间绿色组织光合速率增高,能够部分补偿病原物的消耗,而且其营养 器官中贮藏物质的利用增强,输入籽粒中的氮、磷和碳水化合物减少不 明显。另外,还发现植物对根病的耐病性可能是由于发根能力强,被病 菌侵染后能迅速生出新根。麦类耐锈病的能力也可能是因为发病后根系 的吸水能力增强,能够补充叶部病斑水分蒸腾的消耗。
一、物理的被动抗病性因素
• 植物被动抗病的物理因素是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它们主要以其 机械坚韧性和对病原物酶作用的稳定性而抵抗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
• 1、植物表皮以及被覆在表皮上的蜡质层、角质层等构成了植物体抵抗 病原物侵入的最外层防线。
• 2、植物表皮层细胞壁发生钙化作用或硅化作用,对病原菌果胶酶水解 作用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六、植物的诱发抗病性及其机制
• 诱发抗病性(诱导抗病性)是植物经各种生物预 先接种后或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 产 生 的 抗 病 性 , 也 称 为 获 得 抗 病 性 (acquired resistance)。
• 诱发抗病性是一种针对病原物再侵染的抗病性。 • 交互保护作用是一种典型的诱发抗病性。
• 一、呼吸作用增强:呼吸强度提高是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一个重要的早期 反应。
• 二、光合作用降低:病原物的侵染对植物最明显的影响是破坏了绿色组织,减 少了植物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

如何利用植物农学知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抗害能力

如何利用植物农学知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抗害能力

如何利用植物农学知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抗害能力农作物生产中,病虫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们会给农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抗害能力是农作物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植物农学知识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抗害能力。

一、选用抗病抗害能力强的农作物品种选择抗病抗害能力较强的农作物品种是提高作物抗病抗害能力的基础。

在育种过程中,选用具有抗病抗害能力的亲本材料进行配组,通过杂交等技术手段,培育出更强抗性的新品种。

同时,在生产中可以选择已经研发成功的经过抗病抗害筛选的品种来种植,提高作物的抵抗力。

二、合理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提高农作物抗病抗害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保持田间的良好通风,定期进行病虫害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次,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提供适宜的养分,增强作物的生理机能,增加其抗病抗害能力。

此外,合理调整播种时间、密度等管理措施,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三、植物免疫触发机制的利用植物免疫是植物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防御机制。

植物通过感知病原体侵入后,能够迅速启动免疫反应,从而加强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近年来,对植物免疫触发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提高作物的抗病抗害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来增加农作物的免疫反应,提高其抗病抗害能力。

四、植物天敌的利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对病虫害具有天敌作用的生物,利用这些天敌有助于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的抗病抗害能力。

生物农药是利用植物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式,使用生物农药可以有效抑制害虫的繁殖,同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

因此,在农作物生产中,合理利用植物天敌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抗害能力。

五、通过植物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抗性不同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一些植物能够通过与其他植物共生来提高其自身的抗病抗害能力。

比如,一些作物可以选择与具有抗病抗害性的其他植物一起种植,通过共生作用来提高其抗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主要途径
• 五、应用生物措施提高植物抗病性 • (一)用弱毒或无毒菌系诱导 • 在麦类作物方面,Johnson&Haffman(1958)用
燕麦冠锈菌小种202作诱发接种物,在小麦品 种Cheyenne上进行诱导处理,使该品种产生 了对叶锈菌小种5的免疫性。 • (二)用寄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诱导 • 用5ppm的脂肪糖蛋白质类综合体于播前处理 马铃薯块茎,可使马铃薯明显获得对晚疫病 菌、早疫病、丝核菌病和疮痂病菌的抗性 。
和应用计划,使品种布局逐步合理化。 • (四)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制度与体系,大力改进良种繁
育工作。
• (五)研究制定提高各种举物抗病性的策略和方法, 并在生产上贯彻落实,尽力延长品种使用年限。
• (六)加强植物抗病性的遗传研究,为育种和品种利 用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节 我国在保持与提高植物抗病
性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过去在育种工作中过分重视专化抗病品种,而对 非专化抗病品种重视不够
• (二)育种部门与植保部门有机配合不够,对品种审查 不严
• (三)过去由于对植物抗病性的遗传研究不够,因而病 理和育种工作都有很大的盲目性。
• (四)品种的应用尚缺乏一个统一的(全国或地区性)合 理布局汁划
用栽培的、化学的、生物的以及其它措施, 大力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控制植物病害的发 生与发展。 • (四)狠抓影响病菌变异的关键环节
第二节 保持植物抗病性的策略与 措施
• 植物专化抗病性的合理利用
• (一)应用聚合品种(convergent variety) 聚合品 种是将多个主效抗病基因,通过复合杂交引 入同一品种而育成的。聚合品种虽有以上优 点,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即选育费时(需14— 16年,如用加代法,可适当缩短)、费工,技 术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先育成多系品种,然后 再在多系品种间进行杂交,并经过严格选择 鉴定才能育成)。
第三节 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主要途径
• 四、应用化学措施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 (一)应用微量元素 • 关于微量元素在捉高植物抗病性上的作用机制
还研究的很少,归纳各方面研究结果有以下几 点.①微量元素进入植株体内后,可使寄主植 物被破坏的生理机能得以恢复,②提高植株体 内酶尤其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加强其保卫机 能,③可能产生抑菌物质抑制病菌的发育。 • (二)应用其它化学方法 除应用微量元素外, 应用其它化学方法如施用化学免疫剂、抗菌素 等也可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第八章 植物抗病性的保持与 提高
第一节 保持与提高植物抗病性的重
要性
• 利用抗病品种控制植物病害,不仅作用显著, 同时由于具有经济、简便,不污染环境等优 点,很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 但是选育一个优良抗病品种很难,尤其是选 育一个丰产、优质、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更 难,一般需要7、 8年甚至10年以上的时间才 能育成。国内外的生产实践反复证明,一个 优良抗病品种虽然得来不易,但是在推广应 用过程中,除个别或少数品种的抗病性可维 持较长时间外,一般在生产上应用5年左右就 会丧失其抗病性。
• 进入70年代以后,在生态系统和“相对防治论”观点 指导下,才开始比较深刻地认识到,生产上抗病品种 遗传的单一性是引致品种抗病性丧失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节 保持植物抗病性的策略与 措施
• 保持植物抗病性的策略 • (一)用遗传的多样性来控制病菌的多变 • (二)综合应用主效基因抗性和微效基因抗性 • (三)在充分发挥品种本身抗性的基础上协调应
第三节 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主要途径
• 一、扩大和丰富植物的抗病种质资源
• (一)广泛收集、鉴定我国的农家品种 资源
• (二)广泛收集和鉴定各种植物野生近 缘类型
• (三)利用一切可能渠道
第三节 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主要途径
• 二、加强选种和抗病良种的繁育,不断 提高品种的种性和抗病性能
• 三、应用栽培措施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 (一)适期播种 • (二)合理密植 • (三)合理施肥 • (四)科学用水
第二节 保持植物抗病性的策略与 措施
• (三)实行品种轮换(variety rotation) 品 种轮换即基因轮换(gene rotation)。
• (四)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抗病品种的合理 布局即基因布局(gene deployment), 其方法是将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在 一定的地区范围(可小可大)实行合理布 局,从空间上阻止病菌新小种的定向选 择和发展。
• (五)缺乏严格的、科学的良种繁育制度和体系 • (六)在品种应用中尚缺乏比较成熟的因地区因作物制
宜的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成套方法并且付诸实施。
二、解决的途径
• (一)在抗病育种方面,除继续加强专化抗性育种外, 大力加强对非专化抗性品种的选育,以便为综合应用 两类抗性基因品种创造条件。
• (二)加强育种部门与植病部门的合作配合 • (三)因地区、因作物制定出科学的抗源品种合理布局
第二节 保持植物抗病性的策略与
措施
• (二)应用多系品种(multiline variety) 多系品种 是用一个优良农艺性状品种作为轮回亲本, 分别与具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杂交和回交, 出一套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而所含 抗病基因各不相同的品系,然后针对各地小 种组成情况,进行混系种植。通过异质混合, 抑制毒性小种通过定向选择优势化,稳定病 菌的群体,并可产生诱发抗性(Johnson&Allen, 1975)和减少侵染机率,从而既可降低病害的 发生数量,又可抑制病害流行速率。
第一节 保持与提高植物抗病性的重 要性
• 品种抗病性丧失问题,不仅是我国生产上的 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 因此,在植物抗病性的利用中多必须重视品 种抗病性的保持,以期尽最大可能延长品种 使用年限。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采用 栽培的、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捉高植物抗病 性,尤其是应用生物措施,使之产生诱导抗 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应大力加强 研究。
第二节 保持植物抗病性的策略与
措施
• 受“唯病原论”和“绝对防治论”观点的限制和经验 不足的影响。过去一直片面强调由单基因或寡基因控 制的专化抗病性的作用 。
• 由于F1or的“基因对基因”学说的提出,开始从基因 水平和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之间相互关系上研究和利 用植物的抗病性多在抗病性的研究和利用水平上有了 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唯病原论”的思 想影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