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亡的认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殡葬业
者无法回避死者,对于任何一 位死者都平等对待;对于死亡 的认识趋向于淡然,对死亡的 自然接受力较高,较能够对死 亡保持平常心态,既不欢迎也 不害怕死亡,将死亡看作是生 命的一个必然过程。
对死者尸体的态度
在大部分殡葬业者眼中,所有的遗体都只
是工作的一个对象而已,并且他们每天都 处于一种繁忙而乏味的工作循环之内,当 然不可能有对每具遗体特别的尊敬之情。
“沟通”的责任
央视新闻【湘潭县卫生局回应产妇死 亡事件】,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 产妇死亡,经媒体报道引发关注。媒 体称家属表示,产妇因大出血死亡, 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 体失踪不知去向,房间里只有一些不 明身份的男士在吃着槟榔,抽着烟 。
Fra Baidu bibliotek
十几天的尸体检查后,湘潭县卫生局 称, 8 月 10 日 12 点 05 分胎儿出生后, 产妇出现呕吐呛咳,院方立即抢救, 是什么引发了这场医患闹剧? 但产妇因羊水栓塞引发多器官功能衰 竭,抢救无效于21点30分死亡。
魂归民心,这才是毛泽东的归宿。
普通民众对死者家属的态度
对于丧亲者,普通民众一般会表示同情,给予安慰。死者对家属来说 是生命中重要的部分,或是至亲,或是结发夫妻,或是白发人送黑发 人,其死亡对家属来说都是莫大的打击,因此普通民众一般会为此默 哀。 另外,作为死者的亲人好友,一般会接受由死者家属举办的丧葬活动, 以此来祭奠死者,并帮助家属摆脱亲人死亡的痛苦。
繁琐的殡葬习俗
拓展:死者为大?为什么毛泽东的遗体不被火化?
盖棺论定、入土为安,这两个成语代表着中国人对待逝者的态度,毛 泽东生前的遗愿是“将尸体火葬”,但死后尸体却被保留至今,其中 便有人提出应该尊重毛泽东的遗愿,将尸体火化将其骨灰移至家乡归 葬,但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反对者认为,毛泽东的人像挂在城墙上,毛泽东的遗体躺在天安门 ,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络绎不绝的吸引着那些热爱怀念他的人们, 去瞻仰他的遗容,毛泽东的思想和精神却在整个中华民族的上空徘徊 笼罩,对文革的反思使得整个中国陷入了左右之争,这种思想意识形 态的混乱表明:毛泽东虽已盖棺,但远远还没有论定;毛泽东即使入 土,也不会为安,民不安、党不安、国亦不安。
(杨晶等)
对于死者尸体的态度:
尊重死者尸体
进行尸体护理,清洁尸体,保持尸体良好的状态,使病人 家属在进行遗体告别的时候不增加悲伤,是医护人员对尸 体及尸体家属尊重及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对死者家属的态度
当家属看到亲人病情危重时,心理焦虑,强烈的希望医护 人员给予最好的抢救治疗,对亲人的生寄予希望。当亲人 突然死亡后,环境刺激会引起人强烈的情绪反应,与之相 伴的生理变化也是极其剧烈的。 因意外事故失去亲人的家属面对亲人去世的事实,心理难 以承受,心情悲痛,情绪激动可能丧失理智。 据了解,大部分医护人员对家属会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 介绍患者的死亡情况,考虑家属的心理需求,稳定其情绪。 部分让家属参与对死者的临终护理,表示对患者以及患者 家属的尊重。少部分医护人员因职业倦怠或个人经历而产 生冷漠情绪。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国 人的死亡观呈现出多元趋向。但马克思主义死亡观与民间承传的死亡观并 行是两条基本主线。马克思主义把死亡当做生命自然发展的必然结局,把个 体生命融入人民群众的整体和历史的运动中,循历史潮流而进、为人民利益 而死,就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与此相应,民间却在家庭、村落、社区间通过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活动, 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 就以民间的祭奠活动来说,古代中国人以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 了,这样祭奠就以七天为单位,从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 七”,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才算一个阶段。下来是“百日祭”。三周年后 ,每年大致有三次祭奠活动,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十月初一,送 寒衣。以此寄托自己的哀思,同时也是维系家族关系的方式。
死是一种威慑的力量。生命的宝贵在于它的惟一性和不可 逆性。人生就一次,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与现世存在 的彻底断裂。人们正是利用了生命和死亡之间的这种关联 ,来达到对人的某种不合理行为的威慑和阻挡。 死亡是一种痛苦的解脱。来世的死亡观和自然死亡观都可 以成为其逻辑前提。中国人经常说“死了” , 这里的“了” 就有一了百了的意思。如果现实的生存让人难以承受 , 人 就会以死亡的方式最终了结。这是人对现实的彻底失望 , 对生存价值的彻底放弃,主动的死亡方式就是自杀。
不同对象对死亡,死者尸体,死者家属的态度对比
对死亡的态 对死者尸体 对死者家属 度和认识 的态度 的态度 中 国 医 护 人 自然接受,少部 尊 重 , 做 好 尊重,抚慰,给 分人有恐惧心理 尸体护理 予精神和生活指 员
导
殡葬行业
对死亡既不害怕 尊重,部分“看 尊重,部分因职 也不欢迎,少数 钱办事” 业倦怠呈冷漠态 对死亡有所期盼 度 对死亡有所忌讳, 死者为大,尊重 避谈死亡 死者 尊重,相互安慰
普通民众
讨论对死亡的认识
讨论:中国医护人员、殡
葬行业和普通民众对死亡 的态度和认识以及对死者 尸体和死者家属的态度
中国医护人员对死亡的态度和认识
对于死亡的认识和态度:在对于死亡观的
调查中,中国医护人员在对待死亡的态度 上基本是顺应接受的,能够认识到死亡是 一个自然的过程,但受到性别、职业、文 化程度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明显,男性比女 性较不畏惧死亡,拥有较高文化的人更好 的理解和认识疾病与死亡,接触过危重患 者的人数越多,对待死亡和危重患者的态 度越积极。
医护人员没有“临床上的责任”, 但有沟通上的责任。
患者家属在医院等待,而医院却绕了一个大圈找
到村书记来电话通知家属,在随后的交涉中,不 管出于什么原因,医患的沟通很不顺畅。
也因此,患者家属没有过多集中于医院医生应该
承担“医疗”失败的责任,而是医护人员的态度, 没有尽到“沟通”的责任。
殡葬行业对死亡的态度和认识
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把死亡当 做追求理想的手段,认为有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东西存在 ,它 是值得自己以生命的代价来索取 , 以此保全或实现更有价 值的东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意无意地美化死亡,多是 有诗意的人对某种死亡现象的欣赏 , 并将其心中的美赋予 了死亡本身。如有人把张国荣跳楼自杀看做是“美丽的飞 翔” , 也有人认为三毛的自杀是“灵魂的升华”等等。在 文艺作品中,美化死亡更是艺术家所擅长的 ,而且给人们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人所熟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而 飞,西方人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卧而死,等等。
普通群众对尸体的态度:死者为大
中国人称“人命关天”,把死放到了“天”的高度,可见死在个人乃 至人类社会都是重大的事,正如“死无全尸”对中国人来说是极为恶 毒的诅咒,中国人对尸体的普遍态度是“死者为大”,是对死者的尊 重。 即便是再大仇人在死亡之后会不予以计较,中国人认为最大的处罚也 不过是一死,既然他已经死了,还有报复的必要吗?历史上曾经也有 过死了都不解恨,挖出死尸鞭打的事,但毕竟那是少之又少,无论死 者生前有多大的罪,对一具死尸的鞭打还是要被大多数人责备的。 “死者为大”还体现在中国人对殡葬仪式之讲究,在农村极为多见, 如一些农村仍然流行的停尸七日,在这七日里孝子贤孙是早、中、晚 都要哭泣祭奠的,又例如每年一到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之类的鬼 节,都是对死者表示缅怀祭奠。
普通民众对死亡的态度和认识
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 现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因此,人只须 努力过好自己的现实生活 , 何必为那些不可抗拒的死亡或 本不存在的死后世界焦虑、烦恼呢 死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事件。由于死亡的神秘性和不可验证 性,人们对死亡总是充满恐惧感,这或许因为我们看到一些 死者临死前的痛苦神态和死后的“可怕”面目;另一方面, 或许因为一些宗教理论给人们描述的那些死后的恐怖世界 ;还由于对生命死期的不可预知性,当死亡突然来临时,人 们的心理很难适应。
现代的殡葬行业已在逐步向着人道主义发
展教育殡葬业者对每位死者的尸体都应该 有虔诚,尊敬的态度,在所有的操作中, 都要贯之以细致、周到、一如尊重活着的 长者一般,这也是人道化的需要。
对死者家属的态度
一般的殡仪馆,对“死人”躺在何处,怎
样运送都有详细的规划与设施,唯独忘记 了更重要的对死者家属的服务。甚至,有 些职工的服务态度差、服务项目单调、收 红包、刁难死者家属等,死者家属来殡仪 馆治丧,有些殡仪馆却利用“活人不会在 死者面前讨价还价”的心理,敛取暴利, 他们在承受亲人去世的痛苦时,还要为高 昂的殡葬费用气愤,这造成了死者家属的 精神再一次受到伤害。
者无法回避死者,对于任何一 位死者都平等对待;对于死亡 的认识趋向于淡然,对死亡的 自然接受力较高,较能够对死 亡保持平常心态,既不欢迎也 不害怕死亡,将死亡看作是生 命的一个必然过程。
对死者尸体的态度
在大部分殡葬业者眼中,所有的遗体都只
是工作的一个对象而已,并且他们每天都 处于一种繁忙而乏味的工作循环之内,当 然不可能有对每具遗体特别的尊敬之情。
“沟通”的责任
央视新闻【湘潭县卫生局回应产妇死 亡事件】,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 产妇死亡,经媒体报道引发关注。媒 体称家属表示,产妇因大出血死亡, 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 体失踪不知去向,房间里只有一些不 明身份的男士在吃着槟榔,抽着烟 。
Fra Baidu bibliotek
十几天的尸体检查后,湘潭县卫生局 称, 8 月 10 日 12 点 05 分胎儿出生后, 产妇出现呕吐呛咳,院方立即抢救, 是什么引发了这场医患闹剧? 但产妇因羊水栓塞引发多器官功能衰 竭,抢救无效于21点30分死亡。
魂归民心,这才是毛泽东的归宿。
普通民众对死者家属的态度
对于丧亲者,普通民众一般会表示同情,给予安慰。死者对家属来说 是生命中重要的部分,或是至亲,或是结发夫妻,或是白发人送黑发 人,其死亡对家属来说都是莫大的打击,因此普通民众一般会为此默 哀。 另外,作为死者的亲人好友,一般会接受由死者家属举办的丧葬活动, 以此来祭奠死者,并帮助家属摆脱亲人死亡的痛苦。
繁琐的殡葬习俗
拓展:死者为大?为什么毛泽东的遗体不被火化?
盖棺论定、入土为安,这两个成语代表着中国人对待逝者的态度,毛 泽东生前的遗愿是“将尸体火葬”,但死后尸体却被保留至今,其中 便有人提出应该尊重毛泽东的遗愿,将尸体火化将其骨灰移至家乡归 葬,但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反对者认为,毛泽东的人像挂在城墙上,毛泽东的遗体躺在天安门 ,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络绎不绝的吸引着那些热爱怀念他的人们, 去瞻仰他的遗容,毛泽东的思想和精神却在整个中华民族的上空徘徊 笼罩,对文革的反思使得整个中国陷入了左右之争,这种思想意识形 态的混乱表明:毛泽东虽已盖棺,但远远还没有论定;毛泽东即使入 土,也不会为安,民不安、党不安、国亦不安。
(杨晶等)
对于死者尸体的态度:
尊重死者尸体
进行尸体护理,清洁尸体,保持尸体良好的状态,使病人 家属在进行遗体告别的时候不增加悲伤,是医护人员对尸 体及尸体家属尊重及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对死者家属的态度
当家属看到亲人病情危重时,心理焦虑,强烈的希望医护 人员给予最好的抢救治疗,对亲人的生寄予希望。当亲人 突然死亡后,环境刺激会引起人强烈的情绪反应,与之相 伴的生理变化也是极其剧烈的。 因意外事故失去亲人的家属面对亲人去世的事实,心理难 以承受,心情悲痛,情绪激动可能丧失理智。 据了解,大部分医护人员对家属会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 介绍患者的死亡情况,考虑家属的心理需求,稳定其情绪。 部分让家属参与对死者的临终护理,表示对患者以及患者 家属的尊重。少部分医护人员因职业倦怠或个人经历而产 生冷漠情绪。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国 人的死亡观呈现出多元趋向。但马克思主义死亡观与民间承传的死亡观并 行是两条基本主线。马克思主义把死亡当做生命自然发展的必然结局,把个 体生命融入人民群众的整体和历史的运动中,循历史潮流而进、为人民利益 而死,就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与此相应,民间却在家庭、村落、社区间通过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活动, 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 就以民间的祭奠活动来说,古代中国人以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 了,这样祭奠就以七天为单位,从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 七”,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才算一个阶段。下来是“百日祭”。三周年后 ,每年大致有三次祭奠活动,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十月初一,送 寒衣。以此寄托自己的哀思,同时也是维系家族关系的方式。
死是一种威慑的力量。生命的宝贵在于它的惟一性和不可 逆性。人生就一次,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与现世存在 的彻底断裂。人们正是利用了生命和死亡之间的这种关联 ,来达到对人的某种不合理行为的威慑和阻挡。 死亡是一种痛苦的解脱。来世的死亡观和自然死亡观都可 以成为其逻辑前提。中国人经常说“死了” , 这里的“了” 就有一了百了的意思。如果现实的生存让人难以承受 , 人 就会以死亡的方式最终了结。这是人对现实的彻底失望 , 对生存价值的彻底放弃,主动的死亡方式就是自杀。
不同对象对死亡,死者尸体,死者家属的态度对比
对死亡的态 对死者尸体 对死者家属 度和认识 的态度 的态度 中 国 医 护 人 自然接受,少部 尊 重 , 做 好 尊重,抚慰,给 分人有恐惧心理 尸体护理 予精神和生活指 员
导
殡葬行业
对死亡既不害怕 尊重,部分“看 尊重,部分因职 也不欢迎,少数 钱办事” 业倦怠呈冷漠态 对死亡有所期盼 度 对死亡有所忌讳, 死者为大,尊重 避谈死亡 死者 尊重,相互安慰
普通民众
讨论对死亡的认识
讨论:中国医护人员、殡
葬行业和普通民众对死亡 的态度和认识以及对死者 尸体和死者家属的态度
中国医护人员对死亡的态度和认识
对于死亡的认识和态度:在对于死亡观的
调查中,中国医护人员在对待死亡的态度 上基本是顺应接受的,能够认识到死亡是 一个自然的过程,但受到性别、职业、文 化程度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明显,男性比女 性较不畏惧死亡,拥有较高文化的人更好 的理解和认识疾病与死亡,接触过危重患 者的人数越多,对待死亡和危重患者的态 度越积极。
医护人员没有“临床上的责任”, 但有沟通上的责任。
患者家属在医院等待,而医院却绕了一个大圈找
到村书记来电话通知家属,在随后的交涉中,不 管出于什么原因,医患的沟通很不顺畅。
也因此,患者家属没有过多集中于医院医生应该
承担“医疗”失败的责任,而是医护人员的态度, 没有尽到“沟通”的责任。
殡葬行业对死亡的态度和认识
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把死亡当 做追求理想的手段,认为有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东西存在 ,它 是值得自己以生命的代价来索取 , 以此保全或实现更有价 值的东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意无意地美化死亡,多是 有诗意的人对某种死亡现象的欣赏 , 并将其心中的美赋予 了死亡本身。如有人把张国荣跳楼自杀看做是“美丽的飞 翔” , 也有人认为三毛的自杀是“灵魂的升华”等等。在 文艺作品中,美化死亡更是艺术家所擅长的 ,而且给人们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人所熟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而 飞,西方人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卧而死,等等。
普通群众对尸体的态度:死者为大
中国人称“人命关天”,把死放到了“天”的高度,可见死在个人乃 至人类社会都是重大的事,正如“死无全尸”对中国人来说是极为恶 毒的诅咒,中国人对尸体的普遍态度是“死者为大”,是对死者的尊 重。 即便是再大仇人在死亡之后会不予以计较,中国人认为最大的处罚也 不过是一死,既然他已经死了,还有报复的必要吗?历史上曾经也有 过死了都不解恨,挖出死尸鞭打的事,但毕竟那是少之又少,无论死 者生前有多大的罪,对一具死尸的鞭打还是要被大多数人责备的。 “死者为大”还体现在中国人对殡葬仪式之讲究,在农村极为多见, 如一些农村仍然流行的停尸七日,在这七日里孝子贤孙是早、中、晚 都要哭泣祭奠的,又例如每年一到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之类的鬼 节,都是对死者表示缅怀祭奠。
普通民众对死亡的态度和认识
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 现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因此,人只须 努力过好自己的现实生活 , 何必为那些不可抗拒的死亡或 本不存在的死后世界焦虑、烦恼呢 死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事件。由于死亡的神秘性和不可验证 性,人们对死亡总是充满恐惧感,这或许因为我们看到一些 死者临死前的痛苦神态和死后的“可怕”面目;另一方面, 或许因为一些宗教理论给人们描述的那些死后的恐怖世界 ;还由于对生命死期的不可预知性,当死亡突然来临时,人 们的心理很难适应。
现代的殡葬行业已在逐步向着人道主义发
展教育殡葬业者对每位死者的尸体都应该 有虔诚,尊敬的态度,在所有的操作中, 都要贯之以细致、周到、一如尊重活着的 长者一般,这也是人道化的需要。
对死者家属的态度
一般的殡仪馆,对“死人”躺在何处,怎
样运送都有详细的规划与设施,唯独忘记 了更重要的对死者家属的服务。甚至,有 些职工的服务态度差、服务项目单调、收 红包、刁难死者家属等,死者家属来殡仪 馆治丧,有些殡仪馆却利用“活人不会在 死者面前讨价还价”的心理,敛取暴利, 他们在承受亲人去世的痛苦时,还要为高 昂的殡葬费用气愤,这造成了死者家属的 精神再一次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