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设备管理(如何分级)

设备管理(如何分级)

2、ABC分类法基本原理
ABC分类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它是从帕累 托曲线转化而来的。它是根据事物之间“关键 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对错综复杂的 现象进行分类,从中找出最关键得少数(A类 )和次要的多数(B类和C类)从而把主要精 力集中于关键的少数,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ABC分析法运用到设备管理中,就是把品 质繁多的设备,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排队 ,然后针对不同类别的设备,分别采用不同的 管理方法,提高效率。
3、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统筹规划,健全制度,使分类管理长 期坚持下去
运用ABC分类管理,必须对重点设备 的维护保养、使用操作等各项指标严格 考核,同时对一般设备的各项指标也要 进行考核,并直接与绩效挂钩,把ABC 分类管理的措施落到实处,做到有令则 行,有禁则止,使分类指导的意图付之 实施。
采用MES教学法,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 水平人员的需要,有了统一的衡量考核 技能的尺度和标准,它能有效的促进和 激励学习地积极性、主动性、紧迫感, 避免了盲目性,使各工作岗位人员都能 自觉地参与设备管理工作和推广ABC分 类管理。
ABC分类管理法涉及面广,不是一个部 门能奏效的,因此 有些措施必须用制度
一、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简介 1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的意义: 2、ABC分类法基本原理 3、关于设备分类 二、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实施过程
1、确定ABC分类标准,划分各种设备的类别 2、进行ABC分类管理 3、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一、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简介
1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的意义: 设备是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生产设备越来 越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特别像钢 铁企业这样的资产密集型企业,设备管理 的难度越来越大。 准确地统计企业设备的数量并进行科学的 分类,是分析企业生产能力、明确职责分 工、编制设备维修计划、进行维修记录和 技术数据统计分析、开展维修经济活动分 析的一项基础工作。

电气检修班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电气检修班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电气检修班设备评级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电气检修班是企业中负责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的重要部门,设备评级管理是提高电气设备维护水平,确保生产运行稳定的关键环节。

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电气检修班设备评级管理制度,规范设备评级工作,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

二、设备评级的目的1.为电气设备合理分类,确定不同等级的设备维护标准和频率;2.评估设备的状况,为设备更新和更新计划提供依据;3.为设备维护和维修项目的优先级排序提供指导。

三、设备评级的依据设备评级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年限:设备使用年限的长短是评估设备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2.设备故障次数:设备故障次数多,说明设备存在一定的问题或需要更加频繁的维护;3.安全性:设备的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安全性较差的设备应评级较低;4.设备性能:设备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好的设备应评级较高;5.设备维护情况:设备维护情况包括维修频率、维修记录等,设备维护情况好的应评级较高。

四、设备评级等级划分和管理按照设备的状况和重要性等因素进行划分,共分为五个等级:1.一级设备:设备性能优良,维护情况良好,故障率低;2.二级设备:设备性能良好,维护情况较好,故障率较低;3.三级设备:设备性能一般,维护情况一般,故障率适中;4.四级设备:设备性能较差,维护情况较差,故障率较高;5.五级设备:设备性能差,维护情况差,故障率高。

设备评级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评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修订设备评级的具体标准;2.设备评级的检查与核算:定期对设备进行评级检查,核算到具体的设备评级;3.设备评级的解释与提升:对设备评级进行解释说明,并提出升级设备评级的要求;4.设备评级的应用:将设备评级纳入设备维护和维修计划,制定不同级别的维护和维修频率。

五、设备评级的执行与追踪1.设备评级的执行: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设备评级的执行和跟踪工作,确保设备评级的有效执行;2.设备评级的追踪:定期对设备评级进行追踪分析,了解设备的动态变化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广告公司电脑分类管理制度

广告公司电脑分类管理制度

广告公司电脑分类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管理公司电脑设备,提高公司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广告公司内所有电脑设备的分类管理。

三、分类管理原则1. 根据使用需要和保密等级,将公司内部电脑设备划分为不同的分类;2. 分类管理原则,要合理设置权限、统一标准、保障信息安全。

四、电脑分类按照使用需要和保密等级,电脑设备分为以下三类:1. 高保密电脑设备2. 中等保密电脑设备3. 一般电脑设备五、分类管理要求1. 高保密电脑设备(1)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重要文件的存储和处理等高保密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2)使用权限:只限高层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员使用。

2. 中等保密电脑设备(1)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一般文件的存储和处理等中等保密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2)使用权限:限公司内部中层管理人员和具有中等保密权限的员工使用。

3. 一般电脑设备(1)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一般文件的存储和处理等一般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2)使用权限:限公司内部普通员工和具有一般权限的员工使用。

六、分类管理具体要求1. 设备采购(1)公司需根据使用需求和信息安全等级,分别购买高保密、中等保密和一般电脑设备。

(2)采购时要按照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进行采购,保障设备品质。

2. 设备使用(1)根据设备分类,相关人员需按规定使用对应等级的电脑设备。

(2)严格遵守使用规定,不得私自更改设备等级。

3. 设备管理(1)公司需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2)及时检测设备,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4. 设备维护(1)公司需设立专门的设备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2)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七、其他事项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本规定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规定经公司董事会讨论通过后生效。

八、附则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本规定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规定经公司董事会讨论通过后生效。

设备分级与重点设备管理制度(4.06)

设备分级与重点设备管理制度(4.06)

设备分级与重点设备管理制度一、设备分级为了更好地管理设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对设备进行分级管理。

设备分级要按照设备等级、设备重要性等要素进行划分,一份完整的设备分级表应包括设备名称、编号、设备等级、设备重要性、设备位置、负责人等信息。

1.设备等级设备等级是对设备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评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应制定相应的等级标准。

设备等级通常分为三个级别:•一级设备:技术水平、性能指标较高的设备,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比较容易,价格也比较昂贵。

一般采用国产知名品牌或进口品牌的设备。

•二级设备:技术水平、性能指标中等的设备,使用寿命较长,价格相对比较低廉。

一般采用国产名牌或合资小品牌的设备。

•三级设备:技术水平、性能指标不高,适用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使用寿命较短,较为容易出故障。

价格比较低廉。

一般采用国产普通品牌或进口低档品牌的设备。

2.设备重要性设备重要性是对设备在生产运营中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评价。

设备重要性通常分为三个级别:•A级设备:关乎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核心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生产停滞。

•B级设备:生产运营关键的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有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机,影响生产进度。

•C级设备:对生产运营轻微影响的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虽然不会影响整个生产线,但依然需要及时处理。

二、重点设备管理制度重点设备是指设备等级和设备重要性均较高的设备,对于生产运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重点设备管理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重点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1.设备台账对于所有的重点设备,需要建立相应的设备台账。

设备台账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主要包括设备名称、编号、厂家、型号、投产日期等信息。

并应按照设备分级表中的等级和重要性进行标识。

2.设备维护计划对于重点设备应制定细化的维护计划。

设备维护计划应根据设备的不同等级和重要性,确定维护频次和维护内容。

在执行维护计划的过程中,应注意准确记录维护过程中的设备运行状态和维护内容。

动力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动力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动力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动力设备管理行为,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保证企业生产安全,保护设备资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动力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发电机、空压机、汽油发动机等。

第三条公司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动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条动力设备管理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措施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第二章动力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公司应当制定动力设备管理规范、操作规程和安全保障措施,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动力设备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动力设备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规程进行,不得超负荷使用,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寿命。

第七条动力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当落实到岗位,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第八条动力设备的故障维修工作应当统一管理,建立故障维修记录,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及时修复。

第九条动力设备的报废淘汰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得私自拆卸、报废设备,应当对报废设备进行彻底清理和处理。

第十条动力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资格和工作经验,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并处理常见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一条动力设备管理人员应当严格履行管理职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生产秩序,对于管理不善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事故,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章动力设备的分类管理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对动力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性质、用途和重要性进行分类,并明确责任人、用途、维护保养和报废等管理要求。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对设备进行编号登记和档案管理,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情况、维护保养记录、故障维修记录和报废淘汰记录等。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加强对重要设备的特殊管理,建立特殊设备台账,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对重要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建立设备检修计划和预防性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计量器具等级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等级分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在用计量器具有科学管理,达到“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全面监督”,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化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结合生产的特点制定的。

第三条计量器具按A、B、C三级进行管理,其分级原则应以计量器具的技术特性、使用条件、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及国家对该种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等情况进行划分。

第二章计量器具A、B、C分级管理范围第四条A级管理范围1.公司的最高标准器。

2.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认证授权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

3.《计量法》规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方面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4.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第五条B级管理范围1.用于量值传递的工作标准计量器具。

2.用于生产过程中较重要检测参数的计量器具。

3.用于产品质量检验中主要的计量器具。

4.安装在生产线或设备上,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高但非停产不能拆卸的计量器具。

第六条C级管理范围1.用于生产过程中非关键部位,无准确度要求,仅起指示作用的计量器具。

2.对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不高,使用频次低,性能稳定的计量器具。

3.使用环境恶劣、寿命短、低值易耗的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及自制专用的计量器具。

4.生产工艺过程检测中,非关键项目的低值易损性计量器具。

5.作为工具使用的计量器具。

第三章计量器具A、B、C分级管理办法第七条A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1.凡列入A级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应按国家检定规程要求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

2.暂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企业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校验或比对方法。

3.凡使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管理,以保证严格按规程实施周期检定,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4.使用标准物质的单位,应严格加以保管和进行操作。

第八条B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1.对于连续性运转装置上拆卸不使的计量器具,根据有关检定规程,可随设备检修周期同步安排检定周期,但在日常运转中,必须严格监督检查。

某发电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某发电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某发电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摘要
本管理制度旨在结合相关法律国家标准,发电公司的设备评级提供一
个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结构清晰,包含了设备评级目的、原则、技术条件、程序等内容。

本制度有助于发电公司的设备使用安全、事故预
防和风险管理。

关键词:发电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1.0 Introduction
发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发电公司,拥有众多精
密复杂的电力设备。

为了使公司的设备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运行,确
保公司安全生产,我们制定了:发电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
“本制度”)。

本制度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标准,对公司设备的评级提供
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2.0 Purpose
本制度的宗旨是为公司的设备评级提供有效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安全
生产,提高运行效率,减少维修成本,降低事故风险,并降低环境污染。

3.0 Principle
(1)依据国家标准进行设备评级,全面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分析设
备可靠性,并根据设备的历史运行情况和设备使用情况,确定其使用寿命。

(2)按照国家规定的评级标准和分类,综合衡量设备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以提高运行的效率和控制设备损失。

[分享]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分享]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分享]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水厂电器、仪表、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水厂电器、仪表、所有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1)、A类设备是指直接严重影响生产的设备,或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设备,以及危机人身安全的重点关键设备。

(2)、B类设备是指各生产环节的主要生产设备。

(3)、C类设备是指服务于生产的,对生产不会造成影响的设备。

A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技术部、维修班、运行班各部门管理的重点,为水厂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维修内容必须认真仔细填写,并定期检查,设备应有维护保养规程和运行操作规程,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落实A类设备的定人(运行班组长)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制度和设备三级巡检制度,并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设备发生故障和事故,必须第一时间逐级报告各个设备、电器、仪表主管,随时进行处理,不可拖延维修时间,保证设备设备、电器、仪表在第一时间内正常运行。

设备、电器、仪表完好率达到100,。

B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应建立必要的设备技术档案,维修内容应及时填写,并定期检查填写情况。

定期开展润滑油品检测,设备修理和维护采取预防性维护和定期修理的方式进行,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设备、电器、仪表完好率达到98,。

C类为一般设备,视单位情况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不定期开展设备润滑检测工作,按需换油。

定期维护和季节性维护相结合,设备修理主要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

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设备、电器、仪表完好率达到95,。

玉门油田分公司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玉门油田分公司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管理精细化,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强化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司各单位的设备进行分类,并按照设备分类对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维修、备件储备和润滑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分级管理。

第三条**所有设备(静态和动态设备)均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并进行分级管理。

第二章设备的分类第四条根据设备的价值和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影响的重要程度,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

分类原则如下: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一旦故障或停机,均会导致生产或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对环境、安全和产生较大影响的关键设备。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对生产、安全产生一定影响的主要设备。

C类设备是该设备故障或停机对生产、安全产生影响较小的一般设备第五条分类的方法:采用是非判定法和多因子打分评定法两种方法。

1、是非判定法: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对设备进行评价(A类设备的划分主要依据本办法)。

A、发生故障和事故对生产、质量、安全和环境等能造成较大影响的,应评为A类设备。

B、可参考附件(《设备分类分级标准及范围》)。

2、多因子打分评定法:根据因子对设备在生产、质量、维修、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带有半定量性质的定性评价方法。

参加评定的因子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第六条多因子打分评定法的具体评定方法如下:1、每台设备按其对生产、质量、维护、安全环保等四个类别方面进行打分评价,每个评估项分三个区间,分别定为:4分、2分、1分。

2、每个类别中的每个评估项根据其对主类别的影响程度划分为不同的占有比重。

3、计算方法:设备评价分值D=(P1*10%+P2*20%+P3*35%+P4*35%)*40/4。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范文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范文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本评级管理制度是为规范电站主要设备评级,并提高电站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企业运行效益而制定的。

本评级管理制度适用于电站主要设备的评级管理,旨在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保障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发电任务的完成。

二、管理职责1. 电站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并监督、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根据本制度进行设备评级和设备管理工作,并负责报告设备评级情况。

3. 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执行本制度,按照规定进行设备评级和设备管理工作,并及时报告设备评级情况以及发现的设备问题。

三、设备评级标准1. 设备评级标准根据设备的技术性能、使用年限、维修保养情况、安全可靠性等因素制定。

2. 设备评级分为A、B、C、D四个级别,其中A级设备为最高级别,D级设备为最低级别。

3. 设备评级标准如下:- A级设备:技术性能优异,使用年限在5年以内,无重大故障和事故,并保养维护良好。

- B级设备:技术性能良好,使用年限在5-10年之间,有轻微故障和事故,保养维护较好。

- C级设备:技术性能一般,使用年限在10-15年之间,有一定故障和事故,保养维护一般。

- D级设备:技术性能较差,使用年限超过15年,有严重故障和事故,保养维护不良。

四、设备评级管理流程1. 设备评级管理流程包括设备评级申请、评级审核、评级决策、评级执行、评级结果反馈等环节。

2. 设备评级申请: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设备评级申请,包括设备基本情况、使用年限、维修保养情况等。

3. 评级审核:电站管理部门对设备评级申请进行审核,包括设备基本情况、使用年限、维修保养记录等,确保评级申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评级决策:电站管理部门根据设备评级标准和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评级决策,并向设备管理部门反馈评级决策结果。

5. 评级执行: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评级决策结果,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措施,包括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设备更新计划等,确保设备达到相应的评级要求。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设备分类管理标准及办法目的:本标准旨在通过有效的分类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XXX烟台工厂现场所有设备。

职责:1.保全车间班组长负责根据本标准对不同类别的设备进行相应的巡检、维护、维修和管理办法,并参与设备的分类评估。

2.保全车间技术支持负责对新上设备和变更设备进行重新分类评估,并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重新分类评估(暂定一年),并对设备分类清单进行更新。

同时,负责制定不同分类设备的巡检、维护、维修和管理办法。

3.保全车间主任负责监督考核现场设备的分类管理执行情况。

4.工艺运行支持负责参与设备的分类讨论,并及时提供本工序的设备变更情况。

程序:1.设备分级方法:根据设备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影响的重要程度,将烟台工厂的设备分为四个等级:AA、A、B、C。

其中,AA级设备占比重为5-7%,A级设备占25%,B级设备占60%,其余为C级。

AA级、A级设备均作为关键设备进行管理,但对AA级作为关键设备中的重点设备进行管理。

2.设备分类方法:2.1 AA类设备:指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导致重大安全和环境影响,以及对生产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

必须建立详细完整的设备档案管理,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维修和状态基准的预知预防性维护为主。

2.2 A类设备:指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对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设备。

必须有详细完整的设备档案管理,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维修和状态基准的预知预防性维护为主。

2.3 B类设备:指该类设备故障或停机一般不会对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需要有较详细的设备档案。

该类设备以预知性维修为主,以现场检查为主要维护、维修依据。

2.4 C类设备:指该类设备故障或停机不会对生产、安全产生影响,可以采用事后维修。

3.评价方法:3.1 是非判断法:3.1.1 对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的设备进行评价:1)对于属压力且所含介质为极度危害介质的设备,列为关键设备。

ABC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ABC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ABC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别是:A—重点设备;B—主要设备;C—一般设备。

具体如下:一、分类原则:按照设备重要程度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总体划分1. 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生产系统及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2.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对生产工艺系统和环境污染造成较大影响的设备。

3. 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对生产工艺系统基本不会造成影响的设备。

二、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1. 直接指定法是指依据设备对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2.公式判定法:是指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三、管理职责1. A类设备的技术负责人为各车间设备副主任,车间设备副主任为生产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设备副主任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批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

负责定期组织A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组织A类设备开机条件确认;负责组织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编制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报告;负责组织A类设备故障分析,编制A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监督检查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执行情况,检验维修效果,负责审查B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负责维修、抢修期间A类设备的技术、质量管理。

2. B类设备的技术负责人为各车间技术组技术员,车间技术员为生产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车间技术员负责制定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负责方案交底,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批B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负责参与A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定期组织B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组织B类设备开机条件确认;负责参与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组织B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编制B 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报告;负责参与A类设备故障分析,组织B类设备故障分析,编制B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监督检查B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执行情况,检验维修效果,负责审查C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负责维修、抢修期间A、B类设备的技术、质量管理。

设备运行分级管理制度

设备运行分级管理制度

设备运行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设备运行管理,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设备的运行管理,包括生产线设备、工艺设备、输送设备等所有设备。

三、分级管理原则1. 尊重设备操作人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具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

2. 依据设备的重要性、作用和使用频率等因素,对设备进行分级管理。

3.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进行管理。

4. 建立健全设备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及时准确地获取设备运行数据。

5. 完善设备维护体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设备分级根据设备的重要性、作用和使用频率等因素,将设备分为三个级别:1. 一级设备:对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如大型生产线、核心工艺设备等,具有重要的生产作用和意义,一旦出现故障,会对整个生产线甚至整个工厂的生产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2. 二级设备:对企业生产的次要设备,如辅助设备、输送设备等,虽然不具备一级设备的重要性,但在生产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旦出现故障,会对部分生产环节或工序的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3. 三级设备:对企业生产的一般设备,如办公设备、生活设备等,对生产工艺流程影响不大,但也需要保障其正常运行,以保证生产生活秩序。

五、设备管理责任1. 一级设备由设备运行部门全权负责,设备经理为一级设备的主要负责人。

2. 二级设备由设备运行部门和相关生产部门共同负责,设备经理为二级设备的主要负责人。

3. 三级设备由设备运行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共同负责,设备经理为三级设备的主要负责人。

六、设备管理制度1. 设备管理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基本情况、技术要求、操作程序、安全事项及维护保养要求等,并定期组织培训。

2. 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

3. 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制定设备运行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

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生产设备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的所有生产设备,包括生产线、机械设备、工具等。

三、设备分级根据设备的运行原理、作用范围和安全风险等因素,将生产设备分为A、B、C、D四个等级。

1. A级设备:运行原理复杂,作用范围广泛,安全风险较大的设备,如高温高压设备、化学反应设备等。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员工才能操作。

2. B级设备:运行原理较复杂,作用范围较广,安全风险一般的设备,如注塑机、铣床等。

操作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3. C级设备:运行原理简单,作用范围较小,安全风险较低的设备,如电动工具、手动搬运设备等。

操作人员需接受基础培训后方可操作。

4. D级设备:运行原理简单,作用范围小,安全风险极低的设备,如桌子、椅子等。

基本无需特殊培训,一般员工均可操作。

四、设备管理1. 设备购置公司购置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保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2. 设备验收公司设备在到货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功能正常。

3. 设备维护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4. 设备检修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 设备更新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情况,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

六、培训要求1. A级设备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2. B级设备操作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3. C级设备操作员需接受基础培训后方可操作。

4. 公司应定期组织设备操作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七、违规处理对违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公司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八、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公司领导审批并公布实施。

以上就是我对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能对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9.01•【字号】鲁市监特设规字〔2022〕7号•【施行日期】2022.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正文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市监特设规字〔2022〕7号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省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9月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信用风险分级第三章差异化监管第四章信用调整与修复第五章信息化管理第六章附则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治理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8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的实施意见》(国市监信发〔2021〕2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鲁安发〔2022〕8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含充装)、检验检测的市场主体进行信用风险分级管理的活动。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把握以下原则:(一)精准监管。

在特种设备全覆盖监管的基础上,按照特种设备风险等级、安全状况,实施精细化、差异化管理。

(二)源头管控。

把风险管控挺在前面,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

(三)综合治理。

以信用风险分级结果为参照,对信用风险等级高的企业加大检查频次和监管力度,集中靶向,监督检查、驻点监督、行政执法多措并举,融合发力。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加强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公司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一、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二、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装置的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三、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公司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公式判定法: 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

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0~75分为B类设备,40分以下为C类设备。

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进行评定。

评定项目所占分值评定内容评分值备注合计100生产影响程度25 对生产有直接影响且影响到停产,作用处于关键地位的评为16-25分;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且不影响到停产,作用处于一般地位的设备评为11-15分;辅助生产设备评为2-10分。

设备原值15 设备原值在100万元以上评为11-15分;设备原值在50万~100万评为6-10分;50万元以下评为2-5分。

设备利用率10 设备利用率在85%以上评为6-10分;设备利用率在50%~85%评为2-5分;设备利用率在50%以下评为1分。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心得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心得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心得首先,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

通过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设备的性能、用途和重要性等因素对设备进行分类,从而实现对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

比如,将生产关键设备和非关键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对生产关键设备进行重点保护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对非关键设备进行适当管理,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中断等问题。

其次,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设备定期检修和保养的制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下,企业可以根据设备的分类和重要性制定设备的定期检修和保养计划,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次,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规范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流程,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

在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设备使用和操作规范,对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只有深入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才能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设备事故发生,减少设备事故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最后,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通过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管理设备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时间和频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只有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设备分级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设备的有效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等目标。

通过深入理解和实施设备分级管理制度,我进一步认识到建立科学、规范和有效的设备管理系统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设备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设备的作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饭店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饭店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饭店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饭店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设备损坏率,保障饭店正常运营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饭店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厨房设备、客房设备、餐厅设备等所有饭店设备。

第三条饭店设备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一级设备、二级设备、三级设备,各级设备的管理要求和使用范围不同。

第四条饭店设备管理部门是饭店设备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维护、更新等工作。

第五条饭店设备管理部门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设备管理工作在规范和合法的范围内进行。

第二章一级设备管理第六条一级设备是指饭店设备中必须保障正常运营所必需的设备,例如厨房设备、供暖设备、电梯等。

第七条一级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程序需包括设备质量检查、功能检测、安全性评估等内容。

第八条一级设备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良好,若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需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九条一级设备的使用范围和时间需符合饭店经营需求,不可私自拆卸或改动设备,如需更改应经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条一级设备的报废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且需经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报废。

第十一条一级设备的维修、更换、报废等费用由饭店设备管理部门承担。

第三章二级设备管理第十二条二级设备是指饭店设备中辅助设备,例如房间里的电视、空调等。

第十三条二级设备的采购需符合饭店经营计划,并经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采购。

第十四条二级设备的使用应符合规定使用范围和时间,禁止私自拆卸或改动设备。

第十五条二级设备的维护工作应及时进行,如设备出现故障或故障频繁需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二级设备的报废需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并且需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七条二级设备的维修、更换、报废等费用由饭店设备管理部门和相应部门共同承担。

第四章三级设备管理第十八条三级设备是指饭店设备中不影响正常经营的设备,例如摆设品、装饰画等。

第十九条三级设备的采购不影响饭店正常经营,且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采购。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35243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35243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加强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公司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一、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二、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装置的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三、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公司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公式判定法: 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

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0~75分为B类设备,40分以下为C类设备。

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A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各级设备部门管理的重点,为公司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设备投用前必须制定设备的润滑方案,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上岗,落实设备的“四定”(定人、定岗、定机、定责)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监测制度和设备点检制度,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加强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
公司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
一、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二、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装置的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三、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公司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公式判定法: 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

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
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
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0~75分为B类设备,40分以下为C类设备。

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进行评定。

A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各级设备部门管理的重点,为公司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设备投用前必须制定设备的润滑方案,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上岗,落实设备的“四定”(定人、定岗、定机、定责)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监测制度和设备点检制度,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设备发生故障和事故,必须第一时间报告设备主管部门,随时进行处理。

B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应建立必要的设备技术档案,定期开展润滑油品检测,视单位情况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工作,设备修理和维护采取预防性维护和定期修理的方式进行,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C类为一般设备,视单位情况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不定期开展设备润滑检测工作,按需换油。

定期维护和季节性维护相结合,设备修理主要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公司各部门对A、B、C设备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层:以决策及宏观调控为主,全面掌握各单位A类设备的运行动态、故障处理、检修总体进度,并编制A 类设备运行月报。

设备管理部:全面掌握A、B类设备的运行动态,及时上报A类设备故障信息,组织对A、B类设备故障采取相应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运行、检测、故障、检修等情况全面掌握分析。

使用车间: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动态,及时上报B类以上设备故障信息,按照公司要求组织对B、C类设备故障采取相应措施;对区域内设备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汇报(汇总)需上传下达的信息。

岗位操作层:全面掌握所管设备的运行动态,及时上报C类以上设备故障信息,按照作业区要求组织对C类设备故障采取相应措施。

对各类设备的管理项目和内容,应按下表要求进行分级管理。

各单位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认真落实。

本办法由设备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设备管理部
二0一六年三月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