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息肉切除术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 M R E S D术-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操作:在(镇静/咽部局麻/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内镜下进行(高频点凝切除治疗/黏膜切除治疗(EMR)/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ESD))风险:1.胃肠道准备所造成的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并发症。
2.药物不良反应、麻醉意外。
3.局部损伤:咽喉部、胃肠粘膜损伤、食管粘膜撕裂等。
4.消化道出血。
5.消化道穿孔。
6.心脑血管意外。
7.部分患者治疗前因诊断需要需加做超声内镜检查。
8.少数患者由于前次检查活检等原因,病变缩小无须电切治疗或病变已自行脱落而无须治疗。
9.部分病例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切除标本无法取出送病理检查。
10.因各种原因(如患者疾病原因、解剖异常等)不能完成治疗或一次性完成治疗。
11.术后组织病理为癌,并有浸润性,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1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加大,或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13.其他。
(以上内容为医师所告知患者的病情、所需手术/操作/治疗及其风险。
)相关替代治疗方案:外科手术治疗。
相关替代治疗方案的风险:外科手术治疗:优点:可以完整的切除病变组织,部分病例可以根治。
缺点:(1)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2)费用相对要高;(3)并发症相对多。
患者声明:1.医生已向我解释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相关内容。
2.我已了解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相关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带来的后果。
3.我同意授权操作相关医生根据术中情况选择下一步或其他治疗方案。
4.我了解当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过程中出现针刺伤时,可能会抽取患者血样进行特殊化验。
5.我确认所提供之患者信息准确无误并且无所保留。
6.我确认本人具备合法资格签署本同意书。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讲解
术中护理
1.术中配合要默契,特别是收圈时要慢慢收紧 ,用力均匀,切忌用力过猛、速度过快而引 起机械切割导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 除与息肉的大小、形态,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否得当、还与操作者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2.按常规行内镜检查,发现息肉后,根据息 肉的形态、大小和蒂的长短采用不同的摘 除方法。有蒂、亚蒂和分叶状息肉宜用圈 套器电凝电切。在合适的时机、部位放圈 、收圈,和医生密切配合。在收圈过程中 要逐步收紧,切忌用暴力和操之过急,同 时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反应。
4. 防感染,术后注意保持肛门和外 阴的清洁和干燥,常规应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
5.健康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相关基本知识, 特别要讲明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尽 量不要饮酒、不进食刺激性事物,少食辛辣 刺激食物和油炸食物、肉蛋、生冷、油腻、 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 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继发 性出血。术后3周避免性生活。6周内避免持 重物,长途步行,3个月内禁骑自行车。教会 患者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和量,发现异常 ,及时送检。如发生呕血及时就医。
2. 胃肠道息肉套切后,患者术后24 小时应卧床休息,年老体弱及创伤 较大者,卧床休息时间应保持2天 ~3天,一月内避免长时间用力下 蹲或做屏气动作。不做重体力劳 动。
3. 饮食与休息:术后合理的饮食与休息是预 防迟发出血的关键。息肉切除后一般先禁 食24小时,其后24小时内给予温凉流质,随后 根据大便情况逐渐改为半流质或少渣饮食 ,肠息肉套切后无渣饮食1周,以后过渡到 普食。少量多餐,3周内患者饮食仍以清淡 、易消化食物为主,同时,保持大便通畅,必要 时用缓泻剂,并避免剧烈活动。
避免做肠镜检查。
4.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妊娠期应慎做。 5.年老体衰、严重高血压、贫血、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者,
医院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医院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Xxx医院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诊疗指南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Xxx医院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诊疗指南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内镜直视下高频电凝电切,息肉蒂部注射无水乙醇等药物或冷冻治疗,电热活检钳术,微波和激光凝固术等。
本节重点介绍高频电凝电切术。
该法是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主要方法。
可将息肉整体切除以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达到治疗息肉、预防恶变、解除临床症状(如出血、梗阻等)的目的。
【适应证】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息肉大小、形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全面考虑。
1.无严重慢性疾病,能耐受内镜检查及治疗者;2.消化道单发或多发性息肉,息肉大小能被不同口径的电凝电切骗局器套取者,息肉直径一般应<2cm;3.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非浸润型者;4.多发性息肉数目在30个之内;5.局限于粘膜层的早期癌可适用于内镜下摘除。
【禁忌证】1.患者体质差,有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内镜检查、治疗者;2.有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经治疗无法纠正者;Xxx医院3.息肉基底部过大,一般指胃息肉基底>2cm或大肠息肉基底>1.5cm者;4.息肉型癌已浸润恶化者;5.已安装心脏起搏器或置人金属瓣膜者(相对禁忌);6.患者及家族不合作者。
【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1)检查出血凝血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试验、心电图描记、有条件者术前应用3d止血药物。
(2)胃及十二指肠息肉患者术前禁食12h。
(3)大肠息肉患者术前按结肠镜术前准备,忌用甘露醇导泻,以免肠道内有易燃气体产生,导致通电时爆炸。
2.器械准备(1)高频电流发生器;(2)各型医治用内镜均可选用,以双活检钳管道更适宜,便于抓取息肉,辅佐操纵。
这类内镜前端均为非金属,具有绝缘性,平安度高。
(3)电凝电切圈套器及其附件(三爪钳、圈套器、异物网篮等),最好用前端绝缘的圈套器。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术中配合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术中配合摘要】目的讨论内镜下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术中配合。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电切息肉中的配合:护士应严格按照术者指示进行操作。
首先根据息肉蒂的粗细或广基息肉基底的直径设定电切、电凝指数及决定是否设定混合电流。
然后送入圈套器,随时按术者的指示伸出、回缩、张开、收紧圈套器协助完成电切。
食管贲门、十二指肠部位壁薄、蠕动快,圈套息肉时需与术者密切配合,尽量套进息肉近端,否则易引起穿孔。
【关键词】内镜下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术中配合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病理组织学上以腺瘤常见且有一定的癌变率,属癌前病变。
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消化道息肉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特别对于广基息肉,为消除隐患更应及早治疗。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是在内镜直视下借助各种辅助设备和配件切除息肉,不仅有治疗作用,更具有诊断价值。
内镜下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的优选治疗方法。
它具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可及时观察和局部镜下处理术中出血等优点,避免了患者开刀的痛苦,损伤小,恢复快,同时也节约了住院费用。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18~68岁。
其中食道息肉2例,胃息肉6例,结肠息肉3例,直肠息肉1例。
均采用电子胃镜或者电子肠镜进行电切术。
全部病人手术成功。
2 物品准备2.1 内镜。
2.2 一般胃镜检查的常规设备。
2.3 基本器械高频电发生器、电缆线、把手、圈套器(无齿、带齿及各种型号根据息肉形态选择)是内镜下套切息肉中必不可少的。
2.4 其他相关的或止血的附件高频电凝探头、热探头、透明帽、热活检钳、注射针、止血钛夹等。
为了使手术顺利进行和及时处理并发症,这些都是应该准备好的。
2.5 回收息肉的附件三爪钳、网篮等。
2.6 药物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浓氯化钠等。
3 术前准备3.1内镜准备3.2圈套器准备3.3高频电发生器的准备3.4患者准备3.4.1 了解患者病情包括既往史及治疗情况,嘱患者把既往内镜及X线检查结果带来,了解息肉的部位、大小及形态,以便选择适当的内镜及圈套器。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知情同意书
10)部分病例病变切除后由于之前病理诊断明确无须再次送病理检查或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切除标本无法取出送病理检查。
11)胃肠道准备所造成的低血糖、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12)如有心脏起搏器患者需要在治疗前调整起搏模式,避免通电时对起搏器功能的影响。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如下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介入治疗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5)穿孔:极少数患者在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完成后可发生消化道穿孔,并可能出现腹腔感染、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6)因意外情况或病人特殊情况或其它原因不能完成治疗或不能一次完成治疗,可根据病人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
7)术后组织病理为癌,并有浸润性,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8)部分患者治疗前因诊断需要需加做超声内镜检查。
3.我理解此治疗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医生的对策: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是内镜介入治疗中比较复杂的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也并不能完全保证实施该项医疗措施的效果。在实施上述医疗措施的过程中/后可能出现下列并发症和风险,但不仅限于:
1)局部损伤:胃镜检查时咽部损伤,肠镜局部粘膜损伤,或因呕吐出现食管粘膜撕裂。
13)上述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延长住院时间,需要重症监护或施以外科手术,并因此增加医疗费用。在极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永久残疾,甚至死亡。
胃肠道息肉的9种切除方法
NO.9 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 难度系数:☆☆☆☆)
步骤:发现食管肿瘤→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肿瘤起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 肌层→距肿物近口侧直线距离5cm处开始进行黏膜下注射→勾刀切开黏膜, 海博刀逐步分离黏膜下层及肌层,于黏膜下层及肌层之间形成一纵行隧道→ 分离直至跨过瘤体1-2cm,显露肿瘤→圈套器辅助切除瘤体,必要时创面电凝 止血→钛夹夹闭隧道开口 特点 : ①适用于食管中下段及胃的黏膜下良性肿瘤(一般肿瘤直径要求<3cm); ②既能完整切除肿瘤,提供完整的病理信息,又能避免外科手术治 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③可大大降低食管瘘及胸腹腔感染的几率; ④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 ⑤术后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胃肠道息肉的9种切除方法
俞斌2019年7生型 单发、多发 有蒂、亚蒂(广基)、扁平息肉(侧向发育型LST) 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 <0.5cm微型、0.5-2.0cm小型、2.0-3.0cm大型、3.0-5.0cm特大型 粘膜上肿物(MT)、粘膜下肿物(SMT)
NO.1 活检钳钳除术(难度系数:☆)
步骤:发现息肉→活检钳夹住息肉→提拉活检钳钳除息肉→必要时处理创面 备注: ①适用于较小的息肉(<5 mm);创面小,出血少,安全; ②钳除时根据息肉的大小来确定钳除的深度和宽度,尽可能一次性钳除,不 宜过深、过浅或用力过猛,否则可能导致出血不止、穿孔或复发。
1.发现息肉;2.氩气喷凝
NO.3 热活检钳电凝钳除术(难度系数:☆☆)
步骤:发现息肉→热活检钳夹住息肉→电凝钳除→处理创面 备注: ①适用于较小的息肉(<5mm),息肉切除较彻底,出血少; ②手术时患者不能佩戴金属饰件; ③操作时注意将息肉提拉离开胃、肠壁,并注意充气避免触及周围组织,电 凝烧灼时短时间间断烧灼,避免热效应持续作用引起透壁损伤致迟发性穿孔; ④术后创面较大时需钛夹夹闭,预防穿孔。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知情同意书精选全文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知情同意书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科室:床号:住院号:目前诊断:口低危组口中危组口高危组医生已告知我的口食管口胃口结肠口直肠患有病变,需要在内镜下进行:口高频电凝切除口粘膜切除口粘膜下层膜剥离术治疗潜在风险和对策医生告知我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丕堂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检查方案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检查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介入治疗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治疗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医生的对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是内镜介入治疗中比较复杂的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也并不能完全保证实施该项医疗措施的效果。
在实施上述医疗措施的过程中,后可能出现下列并发疰和风险,但不仅限于(1)局部损伤:胃镜检查时咽部损伤,肠镜局部粘膜损伤,或因呕吐出现食管粘膜撕裂。
(2)胃镜麻醉药物过敏、误吸等。
(3)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极少数患者由于胃镜肠镜检查时恶心、疼痛、不适、情绪紧张等情况下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意外,危及生命,当患者具有较大上述风险或出现上述情况时随时终止操作,并在相应科室配合下给予患者及时治疗和抢救。
(4)出血:切除病变后少数患者可导致出血,可通过局部注射、氩气、钛夹等治疗手段达到治疗或预防目的,不排除极少数患者需要输血、手术止血等治疗手段。
(5)穿孔:极少数患者在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完成后可发生消化道穿孔,并可能出现腹腔感染、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6)因意外情况或病人特殊情况或其它原因不能完成治疗或不能一次完成治疗,可根据病人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
(7)术后组织病理为癌,并有浸润性,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护理体会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护理体会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 (EPT) 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有效方法。
作为护士,我的一些体会如下:
1. 术前准备
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患者需要提前做好相关检查准备,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术前护理包括协助医生完成治疗计划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饮食、胃肠准备等。
2. 术中表现观察
在EPT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效果和感觉变化。
并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医生,以便他们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和管理。
3. 术后护理
对于术后患者,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进行恰当、及时的护理,如观察患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生活,避免剧烈运动等活动,减少伤口复发和感染的风险。
4. 术后宣教
术后宣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饮食禁忌、显现恢复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以便患者和家属可以理解和做好相应的措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高效性。
总之,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需要协助医生及时评估,准备治疗,并操作完整记录,以保证卓有成效的治疗。
由于治疗对护士的技巧和经验有极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熟练掌握治疗设备,要具备一定的医务知识以及护理经验。
内镜下息肉治疗质量标准
内镜下息肉治疗质量标准内镜下息肉治疗是消化内镜学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消化道息肉的切除。
在进行内镜下息肉治疗时,医生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治疗质量标准,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准备工作、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三个方面介绍内镜下息肉治疗的质量标准。
首先,在进行内镜下息肉治疗之前,医生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包括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以便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其次,医生需要对手术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设备完好,以免手术中出现意外。
此外,医生还需要告知患者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同意,确保患者能够配合治疗。
其次,在手术操作方面,医生需要严格遵守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首先,医生需要在手术中保持手的稳定性,准确切除息肉,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其次,医生需要确保手术操作的熟练性和速度,以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同时,医生还需要在手术中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最后,在术后管理方面,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康复。
首先,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和指导,包括饮食调理、休息疗养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其次,医生需要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观察手术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同时,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的随访和管理,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患者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指导患者的日常护理,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内镜下息肉治疗的质量标准包括准备工作、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三个方面,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内镜下息肉治疗的质量管理,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息肉最简单的治疗方法
息肉最简单的治疗方法> 注意:恶性息肉或严重症状的患者应及早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全面和专业的治疗指导。
本文介绍的是治疗常见息肉的简单方法。
什么是息肉?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特指在消化道壁上生长的小型肿瘤。
它通常是良性的,但有一定概率发展为恶性肿瘤。
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明显不适,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如何确定有息肉?一般来说,只有进行内窥镜检查才能明确是否患有息肉。
内窥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的粘膜,发现并诊断出息肉。
如果症状不明显,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X光、超声波等检查。
何时治疗息肉?当发现息肉后,医生会根据其大小、形状、数量和位置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一般来说,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具有患癌的风险,需要尽快治疗。
此外,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腹痛、贫血等明显症状,也需要考虑治疗。
最简单的治疗方法一般而言,治疗息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冷冻疗法(冷冻消融)这是一种最简单、常见的治疗方法。
医生使用一种特殊的冷冻器械将液氮喷洒到息肉上,使其迅速冷冻。
这种低温刺激可以消除息肉并促使伤口愈合。
通常情况下,冷冻疗法的治疗效果较好,没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恢复较快。
2. 多极电凝治疗多极电凝治疗通过电流产生的热能将息肉组织凝结。
与冷冻疗法类似,它可以迅速去除息肉并促进伤口愈合。
这种方法对于较小的息肉通常效果较好,术后疼痛较轻。
但是,对于较大的息肉来说,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3.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一种更彻底、较为复杂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或有恶性潜力的息肉,以及那些上述方法无法有效治疗的情况。
手术切除可通过内窥镜或传统的开腹手术来实施。
尽管手术切除在治疗效果上更加可靠,但对于患者来说,术前术后的护理和恢复较为繁琐。
4. 经验性消化道息肉切除术(ESD)这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消化道内较大的息肉。
此方法通过内窥镜下的手术切除,可以切除更大和更具有恶性潜力的息肉,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近血供的正常组织。
消化道息肉到底要不要切
防癌治癌消化道息肉到底要不要切●苏向前息肉是人体器官黏膜上长出的“多余的肉”,消化道常见的息肉主要有肠息肉、胃息肉、胆囊息,很多朋友在体检中发现它们。
这些息肉通常长得慢,藏的深,体积比较小的时候,人不会有任何症状,通常无法感知,多在体检时被发现。
但别小瞧了这些小东西,有的息肉包藏祸心,和癌症关系非常密切!胃息肉:大多胃镜下就切了与癌的关系★★★☆☆胃息肉多出现在50岁以上的人群,胃息肉与长期喜食辛辣生冷或硬的食物、剩饭菜和腌制食品、饥一顿饱一顿、吸烟、嗜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约有1%~5%的胃镜检查者都会被发现有胃息肉,其中约80%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剩余20%为腺瘤性息肉。
前者癌变率较低约为0~5%;后者癌变率则高达25%~50%。
如果检查发现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特别是多发性小息肉,可以在做胃镜检查时用活检钳夹除,也可以暂不治疗,但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如息肉直径在1~2厘米之间,可在胃镜下切除,这类息肉通常癌变几率不大,因此大家不必有太大心理负担。
但对已发生出血、疑有或已有癌变的息肉以及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则不论息肉多少、类型、有蒂无蒂,一定要切除。
此类息肉通常可在胃镜下切除,但对已有癌变的息肉,如肿瘤可疑突破到黏膜下层,胃镜切除有困难或不易切干净时,腹腔镜手术做胃部分切除可达到更彻底的效果。
肠息肉:发现应尽早切除与癌的关系★★★★☆肠息肉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遗传、高脂肪饮食、果蔬摄入少、吸烟、肥胖、缺少体力劳动等。
肠息肉主要有炎性和腺瘤性两类,前者大多不会恶变,而后者的恶变几率则比较高。
据统计,有80%~95%的大肠癌是从肠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
通常建议,发现肠息肉应尽早切除。
因为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如持续受炎症刺激,也可能会继续长大,并有向腺瘤性息肉发展的可能,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引发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症状。
对于小于2厘米的良性息肉,可以在肠镜下切除送病理检查;对于大于2厘米的息肉,因为具有恶变可能,通常先在肠镜下取一点组织做病理化验,如病理结果明确伴有癌变,且无法在肠镜下做切除,可择期做腹腔镜肠切除手术。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
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一、术前准备1、术前应详细了解病情,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病史,常规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
年龄大于60岁或原有心脏病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2、按常规做好胃肠道的清洁准备,禁食禁饮8~12h。
胃息肉治疗者,前一日晚进清淡饮食,行肠息肉治疗者,术前3天进无渣半流质,术前1天进流质;术日晨口服芒硝。
肠道准备充分无粪水残留可使视野清晰,利于操作的成功。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进行腹部检查,向病人说明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4、仔细查看患者上次检查报告,根据息肉类型,具体情况做好仪器及附件的准备,选用合适的胃(肠)镜,高频电发生器、微波手术器,圈套器及氩离子凝固器导管等。
术前妥善连接各导线,测试性能完好。
5、术前用药。
胃息肉者,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ML,肠息肉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654-2 10mg,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术前针的应用、咽部充分麻醉可使胃肠蠕动减慢,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二、术中配合1、术中配合要默契,特别是收圈时要慢慢收紧,用力均匀,切忌用力过猛、速度过快而引起机械切割导致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除与息肉的大小、形态,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还与操作者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2、按常规行内镜检查,发现息肉后,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和蒂的长短采用不同的摘除方法。
有蒂、亚蒂和分叶状息肉宜用圈套器电凝电切。
在合适的时机、部位放圈、收圈,和医生密切配合。
在收圈过程中要逐步收紧,切忌用暴力和操之过急,同时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反应。
3、三、术后护理1、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有无呕血、便血、腹痛等症状,对于一般情况好,创伤小的患者平稳后方可离开,必要时留院观察1~3天。
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
如有发生,应进行对症处理。
2、胃肠道息肉套切后,患者术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年老体弱及创伤较大者,卧床休息时间应保持2天~3天,一月内避免长时间用力下蹲或做屏气动作。
无痛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2300 引言消化道息肉指的是在消化道粘膜层内出现的良性增生肿物,该症状有癌变的几率,不同种类的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是不同的[1]。
本研究为了避免消化道息肉发生癌变,给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术,为了探究临床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收效显著,现将具体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8例消化道息肉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均为19-80岁,平均年龄为(44.5±2.5)岁。
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相似(P>0.05),实验数据存在临床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2.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一定要向患者的家属以及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例如介绍在进行肠胃镜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步骤等等,还要向患者介绍无痛内镜与普通内镜的区别并说明无痛内镜的优势,其中包括安全性高、苏醒迅速、无毒性作用以及无痛麻醉等等。
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
(2)术前准备: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术前检查工作,例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分析等检查工作。
对待胃部息肉切除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嘱咐患者在手术前6-8h严禁食水;而对进行肠部息肉切除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进行密切的观察,患者流质饮食1d后要进行检查,在检查前的4-5h饮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泡开水,并且1L在1h内服用,另外lL在饮完前1L之后的0.5h内服用[2],等患者的排泄物中无粪渣之后再进行治疗。
使用钛夹夹闭创面,热活检钳电凝或喷洒1:10000的盐酸肾上腺素可以预防出血。
1.2.2 术中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置入留置针,连接心电监护仪监。
无痛胃镜下摘除上消化道息肉64例体会
3 例, 6 年龄 2 7 岁 , 4~ 2 平均 3 . 8 6岁; 单发息肉 5 例 , 6 多发
息 肉 8 ; 检 出息 肉 9 枚 ; 肉直 径 0 2~ . m; 肉 例 共 6 息 . 2 5c 息 部位 : 管 6枚 , 门 胃底 3 枚 , 食 贲 8 胃体 3 枚 , 1 胃窦 1 枚 , 3 十 二 指肠 息 肉 8 ; 三 田隆起 型 病变 分 型 : 田 I 3 枚 按 山 型 3枚 , 山田 Ⅱ 3 型 9枚 , 田 Ⅲ型 1 山 8枚 , 田 Ⅳ型 6 。临 床 表 山 枚 现 腹 胀 2 例 ( 13 )厌 食 、 化 不 良 8 (25 ) 腹 0 3 .% , 消 例 1. % ,
[ ] 朱方 强 , 2 靳风烁 , 江
军 , U0 等. 10双频激光 和气压弹道碎 石治
疗输尿 管 结 石 的疗 效 比较 [ ] 临床 泌 尿 外 科 杂 志 , O6 J. 20 ,
2 ( )6 9—6 1 1 8 :0 1.
[ ] 杨宏华 , 3 李基岩 . —管在妊娠 期输尿管结 石中的应用 [ ] 当代 DJ J.
伤 , 中无结石滑回肾内或无合并 同侧 肾结石患者术 中不 术
必 放置 双 J , 管 留置 输 尿 管 导 管 引 流待 术 后 输 尿 管 尿 肿 减 轻 后 同尿管一 起 拔 除 , 侧 放 置 双 J 。③ 逆 行 输 尿 管 镜 否 管 下 碎石取 石术 适用 于妊 娠早 中期 , 于妊娠 晚期 , 对 进行 逆 行 输 尿管镜 气 压 弹 道 碎 石 操 作 有 一 定 难 度 , 可 能 诱 发 早 还
镜 , 例息肉复发 , 3 再次予以胃镜下高频 电凝电切除 , 术后送
检 2 增生性 息 肉 , 例 腺瘤性 息 肉伴 中度不 典型 性增 生 。 例 1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临床护理
(一)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护理1.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应用制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2周2.小息肉的切除术后当天可进冷流质,切除较大息肉的患者需要住院观察5天左右,且术后需禁食,卧床休息6小时,如无异常方可进流质或半流质3.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者应给适当的降压药,以防术后出血4.直径<0.5Cm的小息肉,如为门诊患者,可留观数小时,观察无出血、腹痛等不适后回家休息4~5天。
较大的息肉需住院观察1周左右5.较大息肉、无蒂息肉或凝固范围较大者,一定卧床休息2~3天,室内活动2~3天,2周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
如有局限性腹痛或轻度反跳痛时,可能伤及浆膜致局限性腹膜炎,应禁食、补液、予抗生素,常于3~5天后逐渐痊愈6.术后1周内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7.有凝血功能障碍者术前用药纠正后或者有出血倾向者,术后应用止血剂2周8.术后避免长时间的热水淋浴,以免导致血管扩张出血。
避免重体力劳动2周息肉电切术后综合征:热效应对黏膜壁的损伤所致,表现局限性腹痛,术后发热12~24小时,但X线检查无腹腔游离气体,也无腹膜炎体征、一般用抗生素和休息保守治疗,如症状、体征加剧者可行外科手术(二)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护理1.一般同上消化道2.卧床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2周3.大息肉,严格禁食,如无异常方可进流质或半流质,恢复饮食后可进易消化食物4.切除创面较大者,除卧床休息,少渣饮食外,可予适当乳果糖,使粪便稀软5.术后4周嘱患者复查6.直肠息肉切除,术后避免长时间用力下蹲(三)EMR、ESD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3~7天,手术过程中曾发生出血的患者,需要适当延长卧床天数,避免用力过猛的动作2.上消化道患者,可能1-2天内有短暂的咽痛及咽后壁异物感,必要时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或者草珊瑚含片,数天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加强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口灵含漱液3~4次/t3.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脉搏4,术后及时给予静脉输液,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制酸止血剂,必要应用抗生素3天,准确补充血容量5.严格患者禁食2~3天,如无腹痛及便血等症状,可于48小时后进流质,72小时后进无渣饮食1周6.出院后患者饮食易消化、清淡,少食多餐7.EMR半年后复查8.ESD合并上消化道其他疾病者应继续住院治疗观察1周以确定溃疡是否愈合,并考虑患者能否出院。
切息肉后注意事项
切息肉后注意事项
切除息肉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饮食: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创面。
可以选择软食或液体食物,如米粥、汤、果汁等,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 喝水:术后的第一天可以少量饮水,但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刺激消化道。
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恢复正常饮水量。
3. 漱口: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或漱口,以免创面出血。
术后24小时后可以用温盐水或漱口水轻轻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 避免吸烟和饮酒: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它们可能延缓伤口愈合并增加感染的风险。
5. 避免剧烈活动:术后2-3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和重物提取,避免创口张力过大,以免影响创面愈合。
6. 观察创面: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创面,如果出现持续性疼痛、出血、肿胀、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7. 准确服用药物:根据医生的指导,正确服用药物,如消炎药、止痛药等。
不
要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使用。
请注意,以上建议并非针对所有人群,具体的注意事项请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来决定。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护理要点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护理要点
1.术后第一天要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术后第二天开始可进行慢步行走,有利于恢复肠胃蠕动。
3.遵医嘱进行液体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4.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饮酒。
5.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和抗生素,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6.术后要定期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出血、感染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7.避免便秘,饮食中应增加膳食纤维和饮水量。
8.术后适当进行康复运动,如深呼吸、肢体活动等,促进身体恢复。
9.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复诊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以上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护理的要点,术后患者应重视护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息肉形成原因?
胃肠道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目 前仍不清楚,根据对息肉的研究初步提示: 腺瘤的发生是多个基因改变的复杂过程, 而环境因素改变致基因(表达)异常或突变 基因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表达形成腺瘤;而 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则与感染和损伤相 关,引起适应性反应。如胃窦息肉多与HP 感染有关,杀灭HP治疗后息肉可治愈。
4.错构瘤性息肉:Peutz-Jegher息肉,属错构瘤性息肉,
息肉分布全胃肠道,以空肠最常见,其次是回肠和结肠。息 肉常是散在多发,大小差别明显,多为有蒂或亚蒂,息肉表 面不光滑,有许多小叶状突起,质地中等,一般无恶变。
〖消化道内息肉镜下治疗〗
➢ 消化道息肉组织学分类不同,癌变率有明显差异, 但内镜下难以确定息肉的组织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 通常靠内镜 活检或镜下切除后作病理检查才可以明确诊断。
息肉具有家族性?
Turcot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较少 见。其特征是患者有家族性结肠腺瘤病伴 有其它脏器的肿瘤,通常是伴有中枢神经 系统的肿瘤,如脑或脊髓的胶质母细胞瘤 或髓母细胞瘤,因此也有胶质瘤息肉病综 合征之称。结肠腺瘤的癌变率高,有称常 在十几岁时已发生癌变而导致死亡者.
息肉具有家族性?
息肉具有家族性?
息肉患者,尤其是多发息肉患者,其家族 成员也常患有息肉,因为息肉这种病具有 家族性,又叫家族性息肉病,如家族性腺 瘤病、黑斑息肉综合症等。如若发现家人 有息肉病,其他成员应及早到医院检查, 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癌变。
息肉具有家族性?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性疾病,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腺 瘤。息肉从100左右到数千个不等。本病 息肉并不完全限于大肠,常伴有胃息肉及 十二指肠息肉。常于青年及中年发病,有 高度癌变倾向。有报道提示在息肉发生的 头5年内癌变率为12%,在15-20年则大 于50%,癌变的平均年龄为40岁。
有蒂息肉有一长颈状的蒂。息肉表面一般光滑 或桑椹样,分叶状少。表面可充血、糜烂、出 血、直径一般不超过2cm。息肉呈圆球形或类 球形。从其外形上常难以确定息肉的组织学类 型,需活检病理明确。
组织学分类,一般组织学上息肉分为肿瘤性、 错构性、化生性及炎性四大类。
1.腺瘤,是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
息肉癌变的相关影响因素?
胃肠道息肉发生癌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息 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 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 ①息肉的大小:呈正相关,即息肉越大,癌变率 越高。直径小于1.0厘米的有蒂息肉癌变率 小于 1%;直径在1-2厘米者癌变率通常为10%;直 径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通常为50%。
胃肠道息肉临床表现?
多数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 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 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黏液 或黏液血便、便秘、腹痛及肿物自肛门脱 出和贫血等;偶尔还引起肠套叠、肠梗阻 等。
胃肠道息肉临床表现?
家族性息肉病,早期可完全无症状,出 现症状的年龄平均约20岁左右;其临床表 现亦主要是大便带血、便次增多或解稀便, 常有较多粘液便;有的病人排便时可见大 小息肉脱至肛门。此外,患者还可有不同 程序的腹部不适,以及疲乏、无力、消瘦 等全身症状。
胃肠息肉如何处理?
如发现有胃肠息肉,在病理结果回报排除 癌变后多主张内镜下摘除,目的是预防息 肉癌变。目前高频电凝切除为内镜治疗中 重要又最常用的一种。内镜下高频电切除 息肉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是 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 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 彻底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病人无 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 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
②息肉的组织学类型: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其 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为1-5%,绒毛状腺瘤的癌 变率最高约为10-60%,而混合性息肉癌变率则 介于两者之间。
息肉癌变的相关影响因素?
③息肉的形态: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 癌变率高。息肉表面光整者癌变率小于5%,呈 乳头状者约近35%,呈菜花状或分叶状者约为 50%。无蒂息肉如表面不光整且呈中凹花坛状易 癌变。
➢ 因此内镜下活检发现的任何息肉,都不能排除其发 生癌变的可能性。且内镜下处理息肉,方法简单、 安全、不增加病人痛苦,故有内镜下见到的息肉都 应尽早切除。
➢ 内镜下息肉切除可达到①全瘤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 ②治疗其出血等情况;③作为癌前期病变切除,预 防癌的发生。
胃肠息肉好发部位?
根据息肉所外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食管 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息肉等, 其中以胃和大肠息肉最常见。胃息肉好发 于胃窦、胃底,结肠息肉好发于乙状结肠 及直肠。胃肠息肉大多是单个的,约有20 %是多发的。有些结肠息肉数量很多,甚 至同时有胃和小肠的息肉,还有各种全身 疾病的表现称为胃肠道息肉综合症。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1.什么是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粘膜上皮, 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而不 管它的大小,形态及其组织学类型。
从广义上讲,任何突出于胃、肠粘膜表 面的隆起性病变均称为息肉。但一般所 指的息肉为粘膜的局限性隆起,
而不包括进展癌及粘膜下肿物。息肉是 由粘膜上皮增生所致,
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 短粗细,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激光气化法和微波透热法:适于无需留组织学 标本者。
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或少数球状小息肉 简便易行又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胃肠息肉如何处理?
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颗以上 息肉患者无法一次切除者。
内镜外科手术联合治疗法:主要用于息肉 病患者,即将息肉密集区以手术切除,息 肉疏松区可在镜下摘除,这样即可达到治 疗目的,又可维持大肠正常功能。
胃肠道息肉危害?
①胃肠道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 出血及腹泻等并发症;②严重的 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 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
如何发现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可因 疼痛、大便出血、粘液便等就诊而被检出, 但很多患者并不一定都出现症状,随着人 们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及胃肠道窥镜技术发 展,部分患者是在做诊断性检查或体检时 被发现的。目前内镜仍是首选和最常用的 检查手段,内窥镜有成像清晰,并能贮存 图像资料或打印对比,同时还可进行镜下 息肉的治疗等优点。
④息肉的部位:结肠是息肉的多发区,尤以直肠 为多,其次为乙状结肠,两段合约达80%左右; 胃息肉的多发部位是胃窦约占65%,其次为胃体 部约占20%。上述部位都是结肠癌和胃癌的高发 部位。
息肉癌变的相关影响因素?
此外,一般认为多发性息肉的癌变率高于 单发者;年龄越大息肉发生机会越多癌变 率越高;腺瘤存在的时间越长,癌变的危 险性越大。
(二)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主要适合消化道扁平 隆起型息肉的切除。
(三) 内镜-外科联合切除法 主要用于多发性息肉无法 在内镜下完全切除者,可先在内镜下将息肉稀疏区于分 期分批摘除,息肉密集区择期手术切除,可达到治疗目 的,又可保留消化道正常功能。
(四) 抗HP治疗 发生于胃窦的增生性息肉与HP感染有 关,常伴有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根除HP可以使息肉 消退。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JS): 本病系伴有粘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胃肠 道多发性息肉病。其与染色体突变有关, 同一家族中罹患病者很多(其中子女中 50%发病),息肉最多见于小肠,也可发 生在胃及结直肠,引起出血和肠套叠等。 一般给予对症治疗,同时给予镜下息肉摘 除,定期复查胃肠镜。癌变率较低。
如何发现胃肠息肉?
其它传统的检查方法还有X线钡餐、钡灌肠、气 钡双重造影等。窥镜下息肉多呈圆形或半球形, 少数为分叶状,表面黏膜光滑或有细颗粒感,多 呈橘红色,较周围黏膜色泽稍重;长蒂者顶端变 化较明显,可有白苔、糜烂或出血。若内镜下观 察息肉表面有糜烂坏死、基底部有浸润性病变、 表面颗粒大小不等、息肉呈结节状等应考虑有恶 变的可能。内镜下所见到的息肉均应常规活检, 明确息肉性质。根据息肉性质决定下一步治疗。
息肉具有家族性?
Gardner综合征:是一种伴有骨和软组织肿瘤的 肠息肉病。一般认为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 其息肉性质和分布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相似,但 息肉数目较少(一般<100),体积较大。也有 高度癌变的倾向,但癌变年龄稍晚一些。骨瘤主 要见于头颅、上下颌、蝶骨和四肢长骨。软组织 肿瘤可为皮脂囊肿、脂肪瘤、纤维肉瘤、平滑肌 瘤等。此外这些患者也有甲状腺、肾上腺、十二 指肠壶腹部癌变的倾向。本病的骨和软组织肿瘤 常先于肠息肉出现,因此有阳性家族史而体检发 现有骨或软组织肿瘤者,应作肠道检查。本病治 疗原则与家族性息肉病相同。
2.化生性息肉,又称增生性息肉:常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直肠。
镜下特点:化生性息肉多在2mm-5mm之间,常呈丘状隆 起。质软、多单发。不易恶变。
3.炎症性息肉:继发于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 损伤粘膜组织,上 皮再生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与残存 的粘膜构成息肉。 此类息肉多无蒂,呈丘状隆起于粘膜表面。 息肉表面光滑,质软。部分息肉表面充血有糜烂面,质较脆。
➢ 腺上皮细胞更新平衡失调,出现异型性 ,即 成腺瘤。胃腺瘤好发在胃窦,大肠好发于乙 状结肠和直肠。
➢ 腺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50岁以上 发病率明显升高。腺瘤直径很少超过2cm, 小于5mm,称小腺瘤。
组织学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3种。 绒毛状腺瘤较大,易癌变。
管状腺瘤,腺瘤中最常见,约占80%,多有蒂,呈球形 或犁形,表面光滑,色发红或正常,质地软。直径多在 10-20mm 大小。
(五) 外科切除术 较大息肉引起梗阻或不适合内镜摘除 者。息肉癌变若内镜下摘除证实切口无癌细胞浸润者均 属早癌,无须外科治疗。但蒂部有浸润或不能确证癌浸 润深度,则应追加外科手术。
无蒂息肉又称隆起性息肉,广基息肉,粘膜向 上逐渐隆起与周围粘膜界线不明;
亚蒂息肉基底部较顶部小,形成亚蒂与周围粘 膜界线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