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残胃癌手术方式探讨

26例残胃癌手术方式探讨

【手术图解】胃癌根治术(一):胃的毗邻和腹膜

【手术图解】胃的毗邻和腹膜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患者也高居世界前列。外科手术是目前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治疗方式。 胃癌淋巴清扫是胃癌手术中的重中之重和技术难点,虽然现在针对其意义及范围已经有了大致的共识,但是,不同医生针对该术式还是有不同的观点,术中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也导致了目前胃癌治疗效果的异质性。一个典型的例证便是东西方学者在胃癌治疗时,淋巴清扫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生存获益的不同。改变这种局面的一个好办法是将胃癌淋巴清扫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讲解说明。 刘颖斌教授师从着名外科学家彭淑牖教授,是一位卓有建树的长江学者,是一位具有创新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外科医生,他对自己在胃癌根治术方面的经验体会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将原本看似复杂烦琐的胃癌淋巴清扫按清扫区域归纳成三个步骤,提出了“三步法胃癌根治术”,并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阐释了这一术式的手术步骤、解剖学要点及技术难点等。 经刘颖斌教授同意,我们将《三步法胃癌根治术》手术图解分期介绍给大家,相信这有助于该术式的规范化推广。 胃近端与食管相连,胃远端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前方毗邻左肝外侧叶、膈肌;后方为胰腺、左侧肾上腺,下方为横结肠;右上方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为睥脏。胃的解剖形态可划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幽门四部分;横断面观分为胃前壁、胃后壁、胃小弯、胃大弯:新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将胃分为U,M,L 区,分别代表胃上部、中部和下部。 腹膜是衬贴于腹、盆腔壁内面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浆膜。衬贴于腹、盆腔壁内面的腹膜称为壁腹膜,曲壁腹膜反折并覆盖于腹、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称为壁腹膜。脏、壁腹膜相互延续而围成的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腹膜腔。腹膜腔可分为大腹膜腔和小腹膜腔。小腹膜腔即为网膜囊,位于胃和小网膜之后,借网膜孔与大腹膜腔相交通。 小网膜是连于膈、肝静脉韧带裂和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其左侧部主要从膈、肝静脉韧带裂连于胃小弯,称为肝胃韧带;右侧部从肝门至十二指肠上部,称为肝十二指肠韧带。 ①肝胃韧带②胃结肠韧带③肝十二指肠韧带④左肝外侧叶 图1胃周韧带和网膜结构 ①肝②肝胃韧带③胃④胃结肠韧带 图2胃的矢状面观 ①肝十二指肠韧带②肝门部拉钩③十二指肠④PMOD 图3肝十二指肠韧带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第六章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系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胃腺癌。胃癌占胃部恶性肿瘤的95%以上。2008年全球新诊断出胃癌近100万例,病死人数74万,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诊断病例的第4位和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虽然胃癌全球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2/3胃病例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地理分布上,以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高发。胃癌在我国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男性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55 - 70岁为高发年龄段。全国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6/10万(男性21/10万,女性10/10万),近年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 【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不良环境、饮食及Hp等多种因素作用下,COX-2及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a等介导发生持续慢性炎症,按照Correa描述的肠型胃癌的发生顺序,由慢性炎症一萎缩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一异型增生而逐渐向胃癌演变。在此过程中,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正常动态平衡被打破,基因发生突变;与胃癌发生相关的癌基因,如ras基因、c-myc和bcl-2舌化;抑癌基因包括野生型p53、APC、DCC等受抑,胃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又不能启动稠亡信号,逐渐进展为胃癌。 (一)环境和饮食因素

第一代到美国的日本移民胃癌发病率下降约25%,第二代下降约50%,至第三代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与当地美国居民相当。故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火山岩地带、高泥碳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等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人食盐,可增加危险性。长期食用含硝酸盐较高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胃内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此外,慢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者胃酸分泌减少有利于胃内细菌繁殖。老年人因泌酸腺体萎缩常有胃酸分泌不足,有利于细菌生长。胃内增加的细菌可促进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产生,长期作用于胃黏膜将导致癌变。 (二)感染因素 Hp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率高;Hp抗体阳性人群发出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肿研究机构将Hp感染定为人类I类(即肯定的)致癌原。此外,EB病毒和其他感染因素也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 (三)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 -3倍。这可

手术治疗初发癌与残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手术治疗初发癌与残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治疗在初发癌与残胃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例行根治术治疗的残胃癌患者为残胃癌组,选取20例行根治术治疗的初发胃癌患者为初发癌组,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初发癌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169.54±24.38)min、(264.73±88.43)ml、(13.22±4.89)d,其手术治疗情况明显优于残胃癌组患者,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胃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00%,远高于初发癌组患者15.00%,且残胃癌组术后1年、术后3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5.00%、45.00%,远低于初发癌组生存率95.00%、8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术在残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预后情况较差,在初发癌患者治疗中预后效果较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存机会,但是需要对术后患者进行定期跟踪随访,以便掌握病情发展情况。 关键词初发癌;残胃癌;手术治疗 残胃癌是指胃部外科手术后的胃癌,因过去对临床残胃癌认知不够明确,将其分为狭义与广义残胃癌,狭义残胃癌主要指那些胃部良性病变患者接受胃部大面积切除术治疗,在术后≥5年残余胃部出现原发性病变,而广义残胃癌是指狭义残胃癌患者同时囊括胃癌与其他恶性病变疾病,且需要胃部大面积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此类患者一般发生于术后≥10年[1]。目前临床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较低,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胃癌晚期,使其错过最佳外科手术根治机会,使其患者生存率远低于初发癌患者。本文研究外科手术治疗在初发癌与残胃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择本院2011年 2月~2012年3月行根治术治疗的残胃癌与初发癌患者各20例,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行根治术治疗的残胃癌与初发癌患者各20例进行研究,均符合临床关于残胃癌与胃癌诊断的相关标准,20例行根治术治疗的残胃癌患者为残胃癌组,20例行根治术治疗的初发胃癌患者为初发癌组。排除标准:年龄>80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残胃癌组中男13例,女7例, 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8.46±5.38)岁,患者第一次治疗后发生残胃癌的时间间隔为6~17年,平均间隔(10.25±3.22)年,6例患者胃体发生癌变,10例患者吻合口处发生癌变,4例患者贲门处发生癌变。初发癌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7.33±5.44)岁,6例患者胃体发生癌变,7例患者胃窦处发生癌变,7例患者贲门处发生癌变。经临床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为腺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

近端胃癌手术方式

近端胃癌手术方式有哪几种? 近端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部1/3部位的癌,包括贲门癌与非贲门上部癌。贲门癌是癌中心在食管-胃连接线上下2.0cm以内的食管-胃连接部癌。非贲门上部癌是癌中心在胃底或胃小弯上1/3处的癌[1]。 近端胃癌的手术入路大致分为开胸和非开胸两大类[2]:开胸入路包括:1、单纯开胸经膈肌切口;2、左侧胸腹联合切口;3、上腹部正中切口、左侧经第七肋间开胸;4、颈胸腹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吻合术。非开胸入路:1、单纯上腹部正中切口;2、开腹胸骨切开经纵膈切口。近端胃癌的食管侵犯范围和胸腔内有无淋巴结转移时决定是否开胸的重要因素。 近端胃癌的手术方式有两种方式: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 一、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适应症有:小的早期胃上部癌和胃上部局限型癌,癌直径为2~3cm,亦即癌下缘距贲门应在 4.0cm左右,在癌肛侧缘下再[2]切除胃3~5cm,幽门侧残胃尚充裕,无转移或仅有胃中上部第1站转移者[1, 3]。 与全胃切除术相比,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有如下缺点:1、不能清除胃大弯侧淋巴结(4d)、幽门上淋巴结(No.5)、幽门下淋巴结(No.6)、脾门淋巴结(No.10); 2、不能完全清除脾动脉干淋巴结(No.11)[2]。 二、全胃切除术 目前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显示对于近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少,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优点有:1、肿瘤切除范围足够,淋巴结清扫彻底。2、全胃切除吻合简单。3、术后并发症少。 An[4]等研究显示近端胃与全胃相比切缘较近,清除淋巴结较少,且近端胃切除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二者术后反应营养状态的血红蛋白水平、总蛋白、白蛋白、血糖和总胆固醇水平相似,5年生存率相当。二者手术安全和治愈性相似,但近端胃有更高的术后并发症,且对术后体重减轻(营养状态)无益,因此认为近端胃对上1/3胃癌来说,并不是更好的选择。Katsoulis[5]等研究认为: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与近端胃切除相比减少十二指肠胆汁反流到食管。Yoo[6]等研究亦显示近端胃与远端胃切除不影响远期预后,但是近端胃发生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和局部复发的风险更高。

-胃癌个案护理

胃癌个案护理 胃癌是最常见的胃部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癌肿的第一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之首,我国以西北地区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华北及华东,中南、西南地区最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为多见。胃癌的发病部位,以胃窦部最多见,其次为胃底贲门、胃体部。可以分为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晚期胃癌。 1. 病人资料 1.1 一般情况 患者xxx,女,72岁, 于2015年10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纳差,反酸、胸骨后烧心感,饱餐后、平躺后加重,坐起或站立时可稍有缓解;伴腹胀、呃逆,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无便血等不适。患者起病以来,精神、睡眠一般,大便5-7天/次,均为黄色成型便,量少,小便为淡黄色,量约1000-1500ml/天,体重近1年减轻12.5kg。于2016-12-07入院。入院诊断:1、胃弥漫性病变:胃淋巴瘤?胃癌多发转移?2、盆腹腔积液(大量)3、双肾积水4、胆囊多发结石 1.2既往史 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一般,自诉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85/85mmHg,规律药物治疗,1年前停用降压药后血压维持正常。 1.3 家族史 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的发生。 1.4 个人史 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特殊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2.专科检查 入院查体:T:36.8 ℃,P:88次/分,R:18次/分,BP:103/79mmHg。神志清楚,营养差,体型消瘦,左锁骨上可触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隆突,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未见静脉曲张,脐部正常。腹软,中上腹可触及大小约4*3cm条状包块,表面不规则,质硬,全腹未及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 3.辅助检查 3.1院外检查 2016-3-25xxxx医院:胃镜示:1、胃体变形狭窄皱襞僵硬查因:Ca待排;2、慢性浅表性胃炎;3、贫血胃粘膜像;病理示胃体黏膜组织呈慢性炎,固有层散在胞浆红染的细胞,免疫组化提示大部分为平滑肌细胞,仅局灶少量细胞高度疑为低分化腺癌.

胃癌分型

众所周知胃癌在我国十分常见,然而胃癌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一、具体形态分型 胃的任何部位皆可发生胃癌,胃窦部最常见(48,8%~52.5%),大弯、小弯、前壁、后壁皆可受累,其次是贲门部(16.1%~20.6%),胃体部和累及全胃者相对较少(7%~16.6%)。胃癌多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胃癌发病起始于黏膜上皮层,多为单中心发生,少数为多中心发生。后者也多因相距不远逐渐发展融合成一个癌灶,偶形成双癌。癌灶逐渐发展,同时向水平方向和深层浸润和扩散,逐渐累及胃壁各层甚至周围脏器,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病期早期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很大。按照胃癌侵犯胃壁的深浅,被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者称早期胃癌,侵至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及浆膜以外者称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合称进展期胃癌。(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它的最大直径一般在5cm以下,直径小于1cm的称小胃癌,小于0.5cm称微小胃癌。原位癌是指未突破固有膜的癌肿也属早期胃癌,但难于识别。①日本早期胃癌分型:1962年日本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分为3型: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A 、隆起型(Ⅰ型):肿瘤表面呈结节状隆起或息肉状,边界清楚,高出

周围黏膜约2倍以上。B、表浅型(Ⅱ型):肿瘤表面高低和周围黏膜差别不甚大,癌灶较平坦,无明显隆起和凹陷,依其隆起或凹陷的程度又分3个亚型。表浅隆起型(Ⅱa):肿瘤隆起高度不超过周围黏膜厚度的2倍。表浅平坦型(Ⅱb):癌灶和周围黏膜同高。表面无隆起或凹陷。表面凹陷型(Ⅱc):癌灶较周围黏膜稍凹陷,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厚度。 C、凹陷型(Ⅲ):癌灶明显凹陷,不超过黏膜下层。根据上述各型特点,还可分出各种混合型如Ⅱa+Ⅱb、Ⅱc+Ⅱa、Ⅱb+Ⅱc、Ⅱc+ Ⅲ、Ⅲ+Ⅱc等。②我国分型:我国也分3型,即隆起型,癌肿呈息肉样隆起,高出胃黏膜5mm以上,有蒂或无蒂,原发或继发于息肉者。将日本分型的Ⅰ型、Ⅱa型和Ⅱa型为主的复合型皆归在此型。浅表型又称胃炎型或平坦型,只相当Ⅱb型,根据病灶范围大小又分2个亚型,即局限型(直径<4cm)和广泛型(直径>4cm),并将其划在特殊类型中。凹陷型则包括了Ⅱc型、Ⅲ型和以其为主的复合型。此分类简便实用优点较多。据统计我国早期胃癌凹陷型最多,浅表局限型次之,隆起型最少。有些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和众不同,称特殊型早期胃癌。包括:A 、浅表广泛型:多在黏膜内扩散,也可在黏膜下扩散,直径超过 4cm。B、局限浅表型:病灶浅表,但局限,直径小于4cm,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C、微小胃癌和小胃癌:癌灶<5mm者为微小胃癌,多为平坦型,<10mm者称小胃癌,隆起型和凹陷型多见,“一点癌”是指胃镜活检即可彻底切除的微小癌灶。D、多发性早期胃癌:即同一胃上发生各自独立的2个以上的早期癌灶,微小胃癌多呈多发性。(2)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指肿瘤组织已超过黏膜下层。胃癌发展一旦突破黏膜下层而

肿瘤学试题库胃癌

胃癌 A1型题 1.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可以超越常规所属淋巴结转移方式,而直接侵犯远处淋 巴结,其中最常见为:D(2.1.1) A.胰脾淋巴结 B.肝门淋巴结 C.腹腔淋巴结 D.锁骨上淋巴结 E.直肠上动脉淋巴结 2.早期胃癌的概念是:B(1.2.1) A.局限于胃窦内 B.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C.直径在2CM以内 D.无淋巴结转移 E.尚未侵及浆膜层 3.下列哪项最能提示胃溃疡恶变?E(2.2.1) A.多发溃疡 B 复合溃疡 C.胃小弯侧溃疡 D.溃疡>2CM E.溃疡位于胃腔廓之外,周围粘膜呈星状聚合 4.残胃癌多发生在第1次手术后约: C A.5-10年 B.10-15年 C.20-25年 D.30-35年 E.35-40年 5.提高胃癌治愈的关键在于:A( 6.1.1) A.早期诊断 B.彻底手术 C.积极放疗 D.早期化疗 E.综合治疗 6.对有胃癌前期病变者,如胃酸减少或缺乏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应作:E (8.2.1) A.纤维光束胃镜检查 B.X线钡餐检查 C.胃液细胞学检查 D.病理切片检查 E.定期系统随诊检查,早期积极治疗 7.关于胃癌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6.3.2) A.侵犯浆肌层的胃癌3.5.10年生存率较早期胃癌小50%以上 B.根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C.常用的化疗药物为5-Fu及自力霉素

D.若胃癌已有肝左外叶浸润不应作根治术 E.如无远处转移,一般争取尽早手术 8.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D (2.2.1) A.胃癌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 B.胃癌发病年龄经以40-60岁多见 C.胃癌发生部多在胃窦,其次是胃小弯 D.胃大弯和前壁一般不发生胃癌 E.贲门区的胃癌比胃大弯更常见 9.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C (2.2.1) A.早期胃癌是指局限在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胃癌 B.小胃癌是指病灶0.6-1.0cm的胃癌 C.早期胃癌均无淋巴结转移 D.微小胃癌是指直径≤0.5cm的胃癌 E.小胃癌和微小胃癌根治后5年存活率几乎达100 10.关于胃癌根治性切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6.3.3) A.全胃切除可以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 B.切除域应距肿块边缘6cm以上 C.彻底清除胃和区段淋巴结 D.必要时作附近脏器联合切除 E.胃远端切除距幽门口前方5cm 11.胃癌的癌前期状态不包括:B(2.2.1) A.胃息肉 B.胃平滑肌瘤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胃酸缺乏症 E.恶性贫血者 12.提高胃癌早期发现的几项关键检查是:B(4.2.1) A.四环素荧光试验.OB试验.胃液细胞学 B.纤维光束胃镜.X线钡餐,胃液细胞学 C.游离胃液测定.胃液细胞学 D.X线钡餐.OB试验.纤维光束胃镜 E.纤维光束胃镜.胃液细胞学.四环素荧光试验 13.行胃癌根治术时,手术切除最少应离癌肿边缘多远才算足够? D(6.3.3) A.1—2cm B.2—4cm C.4--6cm D.6—8cm E.8--10cm 14.关于胃癌的淋巴转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2.2.1) A.胃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 B.淋巴转移不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C. 无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D.恶性程度较高或较晚期的胃癌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E.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与原发肿瘤的部位无关

残胃癌外科治疗原则

文章编号:1005-2208(2009)10-0814-02 残胃癌外科治疗原则 季加孚 【摘要】残胃癌在临床上属少见病,但其发病率并未下降、今后仍会不时遇到此类病人。鉴于残胃癌早期诊断率低,预后不佳,了解其治疗原则是很重要的。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须行残全胃切除加上至少D2范围的淋巴结清扫。而残胃癌的淋巴转移模式与原发胃癌不同,例如报道中常见空肠系膜和下纵隔处淋巴结转移。因此残胃癌需要清扫包括一些在原发胃癌手术时不作为常规清扫的站别。在进行了根治性的治疗后,残胃癌的预后与原发近端胃癌并无区别。 【关键词】残胃癌;消化道重建;淋巴结清扫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Principl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gastric stump carcino?ma JI Jia-fu.Department of Surgical,Peking Vniersity School of Oncology,Beijin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Bei?jing100142,China Abstract Gastric stump carcinoma(GSC)is an uncommon tumour;however,the incidence is not declining,so the tumour entity will be encountered in the years to come.Due to low di?agnosis rate of early stage,GSC still has a poor prognosis.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reatment principle.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GSC should be the total removal of the gas?tric remnant including at least D2lymphadenectomy.The pat?tern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GSC may differ from primary gastric carcinoma,as lymph node metast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jejunal mesentery and the lower mediastinum.There?fore,GSC may require a modified lymphadenectomy to include all important lymph node stations.After radical remnant gas?trectomy,GSC has a prognosis not different from primary prox?imal gastric carcinoma. Keywords gastric stump carcinoma;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lymph node dissection 残胃癌(gastric stump carcinoma,GSC)指胃因良性病变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至少5年以上及因胃癌进行部分胃切除后至少10年以上所发生的残胃原发性癌。 1GSC病因 20世纪80年代前胃大部切除是胃、十二指肠溃疡主要的治疗手段,病人在20年后发生GSC的风险则会显著增加;胃十二指肠反流及部分胃的去神经化均会增加GSC的发生率。十二指肠溃疡术后发生GSC的风险要低于胃溃疡者,因后者在初次手术治疗时胃可能已有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GSC报道中有些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是较高的,但胃十二指肠反流会影响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因此,与原发胃癌不同、幽门螺杆菌并非GSC的主要风险因素。数十年来溃疡病药物治疗的优异疗效已使绝大多数溃疡病病人免于手术治疗,另一方面胃癌病人多数高龄,目前的疗效使术后生存10年上者仅占少数,故近来相关的文献报道有所减少;但GSC常见发生时间距离首次胃切除术通常为20~30年,其发病率并未明显下降,它仍将会是我们近些年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疾病,GSC常因其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和邻近脏器的侵犯而使预后颇差,切除率低(38%~40%)。文献[1-2]报道的总体5年存活率7%~20%,对于其诊治方面的特点须予以重视。 2GSC诊断 部分胃切除后一些病人常常会误认为他们出现的消化道症状是原来的溃疡病复发所致,从而忽略了残胃癌的症状。许多病人的起始症状为体重下降和非特异性的腹痛。肿瘤位于胃食管交界部上1/3者常伴吞咽不适,而位于吻合口处者会有恶心及呕吐。内镜检查是诊断GSC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早期GSC,即使肉眼看不到肿瘤,自残胃不同部位取材活检也是很重要的[3-4]。超声胃镜对于肿瘤浸润胃壁程度及周围脏器的判断准确率可达85%,但对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就困难一些,准确率为65%~87%(N站别)。CT检查对于残胃内肿瘤的证实是不必须的,但有助于精确评估已发现肿瘤的播散和转移情况[3]。尚无较为敏感的肿瘤标记物用于监测GSC,因胃癌本就未发现特异的标记物[5]。 鉴于早期GSC没有特异性症状,内镜筛查对于GSC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10~15年的所有病人均应常规进行。另对于出现消化道症状的病人也应及时进行内镜检查。 3GSC外科治疗 3.1肿瘤切除与原发胃癌一样,外科治疗是GSC获得治愈的惟一方法,这已成共识。GSC手术的目的应是肿瘤的完整切除联合根治性的淋巴结清扫。肿瘤的完整切除意味着要获得阴性切缘,这可以改善病人的预后。切缘的范围取决于肿瘤的生长模式,对于浸润性癌切除范围须多一些,这等同于原发胃癌。由于首次胃部分切除所致解剖位置上的改变,GSC累及邻近脏器是较为常见的。许多病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外科,北京100142 E-mail:jiafuj@https://www.360docs.net/doc/778189488.html,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作者:————————————————————————————————日期:

第六章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系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胃腺癌。胃癌占胃部恶性肿瘤的95%以上。2008年全球新诊断出胃癌近100万例,病死人数74万,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诊断病例的第4位和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虽然胃癌全球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2/3胃病例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地理分布上,以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高发。胃癌在我国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男性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55 - 70岁为高发年龄段。全国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6/10万(男性21/10万,女性10/10万),近年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 【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不良环境、饮食及Hp等多种因素作用下,COX-2及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a等介导发生持续慢性炎症,按照Correa描述的肠型胃癌的发生顺序,由慢性炎症一萎缩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一异型增生而逐渐向胃癌演变。在此过程中,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正常动态平衡被打破,基因发生突变;与胃癌发生相关的癌基因,如ras基因、c-myc和bcl-2舌化;抑癌基因包括野生型p53、APC、DCC等受抑,胃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又不能启动稠亡信号,逐渐进展为胃癌。 (一)环境和饮食因素

第一代到美国的日本移民胃癌发病率下降约25%,第二代下降约50%,至第三代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与当地美国居民相当。故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火山岩地带、高泥碳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等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人食盐,可增加危险性。长期食用含硝酸盐较高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胃内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此外,慢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者胃酸分泌减少有利于胃内细菌繁殖。老年人因泌酸腺体萎缩常有胃酸分泌不足,有利于细菌生长。胃内增加的细菌可促进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产生,长期作用于胃黏膜将导致癌变。 (二)感染因素 Hp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率高;Hp抗体阳性人群发出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肿研究机构将Hp感染定为人类I类(即肯定的)致癌原。此外,EB病毒和其他感染因素也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 (三)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 -3倍。这可

胃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胃癌根治术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胃癌及其浸润深度、淋巴转移、生物学特性等有关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加之胃镜、B 超、CT 等新技术的发展,使早期胃癌和发展期胃癌的诊断率大为提高, 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降至5% 以下,并发症已见减少,五年生存率也已明显提高。范围及术式已日趋标准化。手术适应证也日益明确。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 参照日本胃癌规约,把胃癌根治术分为根治Ⅰ式(R1)、根治Ⅱ式(R 2)和根治Ⅲ式(R 3)三种基本术式。对某些早期胃癌,即病变局限于粘膜层,做R 1 手术,清除胃周第 1 站淋巴结即可达到治疗要求。对于一般进行期胃癌,R 2 手术可作为基本术式,须清除第 2 站淋巴结。对某些已有第 3 站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应施R3根治术以争取相对性治愈切除。所谓胃癌根 治术,其根治性亦是相对而言的,其效果取决于胃癌的分期、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生物 学特性等因素。因此手术术式也据此而作决择。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扩大根治术获得了更好的疗效,因而以R 3 为基础的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或联合脏器切除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 重视[图1] 。 [适应证] 胃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及术式已日趋标准化。手术适应证也日益明确。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参 照日本胃癌规约,把胃癌根治术分为根治Ⅰ式(R 1)、根治Ⅱ式(R 2)和根治Ⅲ式(R3)三种基本术式。对某些早期胃癌,即病变局限于粘膜层,做R1 手术,清除胃周第 1 站淋巴结即可达到治疗要求。对于一般进行期胃癌,R2 手术可作为基本术式,须清除第 2 站淋巴结。对某些已有第 3 站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应施R 3根治术以争取相对性治愈切除。所谓胃 癌根治术,其根治性亦是相对而言的,其效果取决于胃癌的分期、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 生物学特性等因素。因此手术术式也据此而作决择。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扩大根治术获

胃癌容易转移至身体哪些部位

胃癌容易转移至身体哪些部位?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发展到中晚期,多会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那么胃癌的转移途径有哪些?胃癌容易转移至身体哪些部位? 1、直接浸润:胃癌可直接侵及邻近组织、器官。癌组织向胃壁浸润,可侵入血管、淋巴管,形成癌栓。还可侵入食管下端、十二指肠,也可直接蔓延波及网膜、胰腺、肝脏和横结肠等。 2、淋巴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随着癌瘤侵犯的深度及广度的增加,淋巴腺的转移也渐渐增加,如胃的淋巴来源与左锁骨上淋巴腺相联接,癌细胞可沿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腺,甚至两侧。胃癌细胞常由门静脉进入肝内形成肝转移,另外沿着血行性转移造成肺、卵巢、骨、皮肤、脑等转移癌细胞侵及胃浆膜后脱落,播散于腹腔、盆腔,造成腹水。 3、血路转移:多发生于胃癌晚期,常见受累器官为肝脏、肺。癌细胞一旦进入大循环,可在骨、脑、肾上腺、甲状腺、脾、皮肤和肾等形成转移灶。胃癌的肝转移有时可作为胃癌的首发症状,多数经门脉血行播散,在肝内形成多个结节性转移灶,肝内病灶的治疗一般效果较差。 临床上,胃癌转移治疗主张进行全身性的综合治疗。对于胃癌原发病灶,若病人能耐受手术,可先行姑息性切除,然后辅以放化疗及灰树花D阻分治疗,D阻分是真菌抗癌之王,其抗癌效果是灵芝的16倍。 对于身体机能较弱,无法耐受手术的胃癌转移病人,临床多采用联合放化疗和D 阻分治疗的方法。身体任何一个部位有病,都不单单是局部问题,它和人整体免疫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而手术、放疗或介入属于局部治疗;大多是损伤性治疗,副作用太大,不能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而D阻分,既可针对局部进行治疗,又可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功能,增强病人免疫力,加快身体机能的恢复,又能抑制癌细胞生长,防止病情恶化。

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

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 因为胃癌患者在初期没有很明显的特征,有不少的患者在病情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呢?下面咱们一起具体了解一下胃癌晚期到底会转移到哪些部位呢。 1、胃癌直接蔓延:癌肿生长侵入胃壁后,向纵深方向发展,突破浆膜层,可直接侵犯相邻器官和组织,以大网膜、肝、胰、横结肠为常见,其次为空肠、膈肌以至腹壁。直接蔓延关系到手术方式及能否根治性切除,一般蔓延到邻近脏器,如肝等范围较小而局限时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时手术难以全部切除。 2、胃癌淋巴腺转移:是胃癌扩散的重要途径,而且发生较早。随着癌肿增长,侵犯胃壁愈深愈广,转移的机会就愈多。根据转移的先后顺序分为3站或3 组。第一组(站)距离瘤体近来,为贴于胃壁上的浅组淋巴腺,一般发生在胃癌局限于黏膜下层时。第二组(站)系引流浅淋巴腺的深组淋巴腺,当胃癌侵犯肌层时可发生第二组淋巴腺转移。第三组(站)包括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肝门、肠系膜根部及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腺;也可发生远处淋巴腺转移,如左锁骨上淋巴腺。此组转移多为癌肿侵犯至浆膜时发生。一般来说,发生第三组淋巴腺转移时已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3、胃癌血行转移:部分患者可发生胃癌细胞或癌栓经血液循环至浑身其它器官。可转移至肝、肺、骨、肾、脾、脑、脑膜、皮肤,也可转移至卵巢,形成卵巢克鲁肯伯格(Krukenberg)氏癌或卵巢粘液细胞癌。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胃癌晚期,除治疗原发灶外,还需治疗转移灶。 4、胃癌细胞腹腔内种植转移:少数情况下癌肿突破胃壁浆膜,出现癌组织坏死脱落,脱落到其它器官和腹膜上,可发生种植性生长;晚期可发生癌性腹膜炎,并有血性腹水,有时可以从抽出的腹水中找到癌细胞。发生种植性转移的患者均为晚期,治疗上难度加大,常给予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但由于广泛转移,往往只能延长生命,而不能治愈。 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我们一起来看看: 董某,女,65岁。有胃脘痛病史7年余,2008年1月因胃脘痛加重及进行性消瘦就诊。经胃肠钡餐透视及纤维胃镜诊为胃体管状腺癌,按国际抗癌联盟的胃癌新TNM分期法属Ⅲa期。 患者症状:感谢胃脘部胀满不适,隐痛与剧痛程不规则的交替出现,食后胀痛加重,时恶心呕吐,泛酸,纳呆,头晕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柏油样大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弦。于3月到上海上海张学俊主任处就诊。采用“中医扶正清毒抗癌疗法”的处方:黄芪、白术、茯苓等药材为主,在服用4 个疗程后,胃脘痛大减,乏力明显减轻,大便黄色,仍时泛酸,之后再服用2 个疗程,其症状明显减轻,无复发现象,在2012年回访中仍存活。

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

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 因胃癌病者在病初多无任何显著特点,约四成病者在确诊时都已经失去了手术时机,胃癌晚期的转移可以有4条途径,通常以淋巴性转移和直接蔓延为主,在晚期也可经血行转移。除此以外,癌细胞可以直接种植于腹腔内。 (1)胃癌直接蔓延:癌肿生长侵入胃壁后,向纵深方向发展,突破浆膜层,可直接侵犯相邻器官和组织,以大网膜、肝、胰、横结肠为常见,其次为空肠、膈肌以至腹壁。直接蔓延关系到手术方式及能否根治性切除,一般蔓延到邻近脏器,如肝等范围较小而局限时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时手术难以全部切除。 (2)胃癌淋巴腺转移:是胃癌扩散的重要途径,而且发生较早。随着癌肿增长,侵犯胃壁愈深愈广,转移的机会就愈多。根据转移的先后顺序分为3站或3组。第一组(站)距离瘤体近来,为贴于胃壁上的浅组淋巴腺,一般发生在胃癌局限于黏膜下层时。第二组(站)系引流浅淋巴腺的深组淋巴腺,当胃癌侵犯肌层时可发生第二组淋巴腺转移。第三组(站)包括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肝门、肠系膜根部及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腺;也可发生远处淋巴腺转移,如左锁骨上淋巴腺。此组转移多为癌肿侵犯至浆膜时发生。一般来说,发生第三组淋巴腺转移时已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3)胃癌血行转移:部分患者可发生胃癌细胞或癌栓经血液循环至浑身其它器官。可转移至肝、肺、骨、肾、脾、脑、脑膜、皮肤,也可转移至卵巢,形成卵巢克鲁肯伯格(Krukenberg)氏癌或卵巢粘液细胞癌。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胃癌晚期,除治疗原发灶外,还需治疗转移灶。 (4)胃癌细胞腹腔内种植转移:少数情况下癌肿突破胃壁浆膜,出现癌组织坏死脱落,脱落到其它器官和腹膜上,可发生种植性生长;晚期可发生癌性腹膜炎,并有血性腹水,有时可以从抽出的腹水中找到癌细胞。发生种植性转移的患者均为晚期,治疗上难度加大,常给予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但由于广泛转移,往往只能延长生命,而不能治愈。 胃癌转移多发生在胃癌中晚期,部分患者出现在早期,给胃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胃癌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所以治疗需要慎重。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是肿瘤细胞内在特性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细胞粘附在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中起双重作用,一方面,肿瘤细胞必须从原来粘附的原发灶脱离;另一方

胃癌的各种手术的选择

胃癌的各种手术的选择: 1.根治性切除术:也称为治愈性切除。即将胃癌的原发病灶,连同部分组织及其相应的区域淋巴结一并切除,临床上不残留任何癌组织。又因其区域淋巴结清除的范围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四种根治术:未将第一站淋巴结完全清除的称R.术式:将第一站淋巴结完全清除为R1术式,同样清除全部第二站或第三站淋巴的,称为R2 或R3术式,又可根据淋巴结转移程度与淋巴结清除范围的关系,区分为绝对根治与相对根治二种,绝对根治是指淋巴结清除超越转移淋巴结第一站以上,如第一站淋巴结有转移,施行R2或R3根治,即谓绝对根治。如仅作R1手术,虽然临床上也无残存转移淋巴结,但只能认为是相对根治。一般根治性胃大部切除的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在内的胃近侧或远侧的2/3~3/4、全部大小网膜、肝胃和胃结肠韧带及结肠系膜前叶、十二指肠第一部分以及胃的区域淋巴结。有时胃体癌为了清除贲门旁、脾门、脾动脉周围淋巴结,须行全胃及胰体、尾与脾脏一并切除的扩大根治术。癌肿累及横结肠或肝脏左叶等邻近脏器时,也可作连同该受累脏器的根治性联合切除术。由于扩大根治术的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所以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如无选择的将全部胃癌均施行扩大根治术,并不能提高胃癌的生存率。一般认为胃体部癌、弥漫浸润性癌及已有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的胃窦部原则上应作扩大根治术。关于早期胃癌的手术问题,以往均主张作R2术式。近年来。随着早期胃癌病例的不断增多,手术经验的日益丰富,积累了较多的临床资料。发现单发病变的早期胃癌其生存率不但显著地较多发病变为高,而且全部病例的复发率也较低,仅2.8%,且绝大多数的复发病例均是病变侵入粘膜下层伴有淋巴转移的早期胃癌。另外其复发的形式也多是血行转移至肺及肝。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不论癌肿是否已侵入粘膜下层的单发病变,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R0、R1、R2的生存率无甚差异,所以认为早期胃癌的手术方式,粘膜内癌应作R1术式,粘膜下癌作R2手术;小于2厘米的息肉状粘膜内癌,作癌肿局部切除或R0术式已完全足够。 2.姑息性切除:对姑息性切除也存着在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姑息性切除只能解除幽门梗阻、出血、疼痛以缓解症状,而不能延长生命。因此,剖腹发现癌肿不能根治时,如无上述并发症者即放弃切除手术。多数认为,有不少手术时认为是姑息切除的胃癌病人术后存活5年以上,甚至5年生存率可达11%左右。国内统计胃癌姑息性切除生存率达11.7%。在各种不同原因作姑息切除病例中,以切端残留癌的疗效最佳,其次为胃周围浸润,再次为残留转移淋巴结与肝转移,而以腹膜种植为最差。因此,对癌肿切除应采取积极态度,更不要轻易的将某些可根治病例作一简单的姑息切除,使某些病人失去治愈的机会。所以,即使已有超出根治切除范围的转移,只要患者全身情况许可,癌肿局部可能切除时,仍应积极争取姑息性胃部分切除术。至于姑息全胃切除则一般不主张,因为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 3.短路手术:如癌肿不能切除而有幽门梗阻可作胃空肠吻合术,解除梗阻,使病人能够进食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及创造条件接受其他药物治疗。

胃癌的转移途径

胃癌的转移途径 文章目录*一、胃癌的转移途径*二、如何预防胃癌*三、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胃癌的转移途径1、胃癌的转移途径之直接播散 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肌、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2、胃癌的转移途径之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3、胃癌的转移途径之血行转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 4、胃癌的转移途径之腹腔种植性转移 胃癌侵及浆膜可脱落在腹腔内引起种植。见于腹腔、肠系膜、肠壁和盆腔,均属于疾病的晚期。临床上癌性腹膜炎、大量的血性腹水、肠腔压迫梗阻等都是由胃癌转移而来。 如何预防胃癌1、提高对胃癌的惕和认识。

2、检查和治疗癌前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胃息肉、胃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列为胃癌前期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感染阴性者的3~6倍),应定期检查和治疗。 3、胃镜检查。胃镜诊断应为早期胃癌诊断的方法,胃镜观察对怀疑有溃疡、胃黏膜异形增生或胃癌的病例,取活检能获得早期病理诊断依据。 4、影检查。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种能早期发现病变的方法,但为了确诊,仍应动员进行胃镜检查并进行活检,以得到病理的诊断。 5、超声内镜检查。现在有一种新的胃镜可以安装超声探头,对胃隆起性病变如黏膜下或胃壁外肿瘤均可获得早期诊断,并能清楚地显示胃壁的各层结构和肿瘤侵犯的深度。 6、对可疑病人一定要追踪观察,在1~3个月内复查一次。 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手术治疗胃癌 手术治疗是当今治疗胃癌最为可行且治愈可能性较高的一 种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在胃癌的治疗中分为几种不同的种类,即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全胃切除及全胃合并脾、胰体尾切除术、Appleby术、胃癌合并受累脏器联合切除术以及姑息性手术。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应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合理

胃癌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胃壁从内到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2、胃癌主要好发部位胃窦部,其次为贲门部。 3、胃癌的扩散途径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性转移、腹腔种植转移 4、胃癌的临床病理分型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区域淋巴结,M代表肿瘤远处转移 5、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常见部位是() A.右锁骨上B.左锁骨上C.右颈部D.左颈部E.左颌下 2、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 () A.直接蔓延B.淋巴转移 C.血行转移 D.腹腔内种植 E.医源性转移 3、怀疑早期胃癌可采用() A.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B.X线钡餐检查 C.X线平片 D.B超检查 E.纤维胃镜检查 4、胃癌血性转移最早转移到() A卵巢 B肝 C骨骼 D肺 E脑 5、胃癌最常见的症状是() A、食欲减退 B、呕血、黑便 C、恶心、呕吐 D、低热乏力 E、上腹部捅 6、早期胃癌的概念是:() A、局限于胃窦内 B、无淋巴结转移 C、尚未侵及浆膜层 D.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E.直径在2CM以内 7、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胃癌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 B.胃癌发病年龄经以40-60岁多见 C.胃癌发生部多在胃窦,其次是胃小弯D.胃大弯和前壁一般不发生胃癌 E.贲门区的胃癌比胃大弯更常见 8、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早期胃癌是指局限在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胃癌 B、早期胃癌均无淋巴结转移 C、小胃癌是指病灶0.6-1.0cm的胃癌 D、微小胃癌是指直径≤0.5cm的胃癌 E.小胃癌和微小胃癌根治后5年存活率几乎达100 9、关于胃癌根治性切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全胃切除可以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B.切除域应距肿块边缘6cm以上 C.彻底清除胃和区段淋巴结D.必要时作附近脏器联合切除 E.胃远端切除距幽门口前方5cm 10、胃癌的癌前期状态不包括:() A.胃息肉 B.胃平滑肌瘤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胃酸缺乏症 E.恶性贫血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