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三螺旋理论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区域性政产学研模型构建
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的构建
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的构建发表时间:2020-11-26T10:27:03.8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3期作者:曾志飞[导读] 本文拟在三螺旋理论的视角下,基于产学双方的利益需求,曾志飞(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广西南宁,530226)【摘要】本文拟在三螺旋理论的视角下,基于产学双方的利益需求,提出学前教育领域中“以需求为前提、以教学共融为工具”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模式:1.基于幼儿园人才需求,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环节,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2. 基于幼儿园的利益需求,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专业发展;3.基于幼儿园与学校的合作交流需求,加强师资培养,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学生实践能力;4.基于幼儿园的科研开发需求,推进科教融合,提高科研水平。
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螺旋产学研合作学前教育虽然近代我国高等教育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也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学前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阶段,快速的市场化的时间比较短,且师范类的合作方式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故目前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不健全,政府的主导意识缺失,高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够完善,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缺乏远见,幼儿园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产学研结合表面化等问题。
要突破学前教育人才瓶颈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就要将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紧密对接。
高校更要抓住这一契机,迎接新时代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专业竞争力。
因此,提高幼儿园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与深度性,构建“以需求为前提、以教学共融工具”的深度合作模式是解决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问题关键点。
二、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理论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创新模式,最初应用于生物学领域,而后才被学者应用到产学研合作模式中。
该理论认为,大学、企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相互作用,密切合作的同时,每一方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特身份。
亨利其中,大学处于三螺旋创新系统的核心,通过教育活动,保证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不断输入。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马宏斌【摘要】河南省正处于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之间的产教融合对河南省经济的科学健康发展影响巨大。
在此形势下,建立政府、产业和高校的“三螺旋”模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间的产教融合,从而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Henan province is at a critical stage of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between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will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cientific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In this situ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ree spiral model ofgovernment,industry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s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viding the driving power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期刊名称】《中州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115-117)【关键词】三螺旋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作者】马宏斌【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河南省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三螺旋”理论下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
“三螺旋”理论下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摘要】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通过“三螺旋”理论的引入,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结合。
本文从“三螺旋”理论的概念入手,详细探讨了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定义与特点,以及运行机制构建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并对其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
未来,应继续深化合作模式,加强校企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推动教育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升级。
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对于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有望为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三螺旋理论、运行机制、重要性、关键要素、发展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三螺旋”理论的指导下,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深度融合,也可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构建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要构建一个有效、稳定的运行机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协调各方资源配置,建立科学、规范的合作机制。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合作机制,才能实现合作的最大化效益,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其与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模式对于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能够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提升学生企业适应能力。
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还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撑。
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可以为推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三螺旋”理论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
“三螺旋”理论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作者:匡维来源:《高教探索》2010年第01期摘要:随着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现有校企合作模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
如何协调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怎样的校企合作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以三螺旋为视角,分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的相关观点,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三螺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
它是在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基础上,面向职业的,为生产、建设、职业、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专门教育。
[1] 发轫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诞生之初就与行业有着密切联系。
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的关系日渐深入,校企合作油然而生。
校企合作最早出现在德国的学徒制中,而高等教育领域校企合作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产生于大学的工程技术学科领域,它主要是指辛辛那提大学同大企业合作对27名技术系学生实施的职业教育。
[2]随后,校企合作广泛开展于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中,例如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培训等等。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校企合作可以分为不同模式。
从不同目标导向来看,它可以划分为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主体综合型合作模式;从不同主体作用来看,可以划分为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高校主导型合作模式、共同主导合作模式;从不同合作方式来看,可以划分为技术转让模式、合作开发模式、共建实体模式[3];从合作的领域和深度来看,可以分为浅层次合作、中层次合作、深层次合作。
[4]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属于浅中层次、企业主导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校“热”企“冷”现象普遍,校企合作效果甚微。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①肖诗菲(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吉安343000)2015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中指出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
意见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部分专业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针对少数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而开设的精英教育,部分创新创业教师授课从不考虑学生专业背景,专业导师与创新创业导师理念冲突,课程融合度低,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状况[1]。
同时,我国高职院校与政府、产业等主体在人才培养方面关系松散,难以形成合力,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专创融合”需要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当中,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构建出的科研与技术应用衔接、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结合的新教育模式。
本文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深入研究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现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深化融合策略与机制,以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一、“三螺旋”理论及“专创融合”概念界定“三螺旋”(Triple Helix )理论:“三螺旋”概念最早源自生物学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者亨瑞·埃茨科瓦茨(Henry Etzkowitz )和勒特·雷德斯道夫(Loet-Leydesdorff )将“三螺旋”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运用“三螺旋”模型来研究“政府—企业—大学”三者的互动关系,并正式提出了“三螺旋”理论。
在“三螺旋”理论模型中,“政府—企业—大学”三个主体如同螺旋上升的线一样互动、交叉、重叠和融合演变出层出不穷的关联模式和组织结构,从而推动整个创新活动的螺旋式上升[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螺旋五链”融合共生模式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螺旋五链”融合共生模式构建研究作者:***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17期摘要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形成由微观到宏观层次的“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教融合”的多元融合创新驱动发展态势。
在参照多元融合中涉及的价值链、人才链、创新链以及教育链“四链”衔接逻辑机理的基础上,借鉴协同共生及“三螺旋”理论,通过引进政府作为参与主体以及政策链为保障机制,提出以高职院校为核心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三螺旋五链”融合共生模式。
分别从组织模式的共生理论视角、耦合理论视角、系统要素视角对该模式的内涵进行诠释,并总结出该模式的五种运行形态:单螺旋组织内连续共生模式、双螺旋组织内外点共生模式、双螺旋组织内外间歇共生模式、双螺旋组织内外连续共生模式与三螺旋组织内外一体化共生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螺旋”;“五链”融合;协同共生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17-0064-06我国一直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以下或简称“双创”)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
在“思创融合”及“专创融合”方面,国家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2];在“科创融合”方面,国家要求“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与创业深度融合”[3];在“产教融合”方面,国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4]。
总之,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双创教育逐渐呈现由微观到宏观、多元融合创新驱动发展态势。
“三螺旋”理论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
“三螺旋”理论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引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被认为是有效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分析“三螺旋”理论及其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探讨校企合作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和推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三螺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三螺旋”理论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埃里克·依凡斯于1986年提出,他认为高校、企业和政府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三支重要力量,这三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
其中,高校代表了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力量,企业代表了生产实践和实践创新的力量,政府则代表了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的力量。
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作用,促进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略)结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在“三螺旋”理论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可以促进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的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同时,校企合作也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需要加强校企合作的组织和管理,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机制,形成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创新与进步。
通过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在“三螺旋”理论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促进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的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同时,校企合作也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螺旋理论框架下高职院校政产学合作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合作培养实践
( ) 螺 旋理 论框 架 下政 府 、 二 三 企业 、 学校 在 人
业人 才培 养为实证 , 引入 三螺旋理论 , 理论与 实践 两个层 面分别分析 四种旅 游专业人 才合 作培养方式 生发 的 从
背景及运行情况。针对 高职院校政 产学合作培养 实 中 践 存在 的问题 , 国家立法 、 职能回归、 从 政府 完善校 企合作
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提 出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三螺旋理论 ;高职 院校 ; 政产 学合作 ;实践研究
的里 程 。
旨在从理论到实践两个层 面解析高职 院校在政产 学合作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并从公共管理的
一
以“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为办学特色 的高职 视角提 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政产 学 合作 与 三螺旋 理 论 院校 , 特别注重与企业 间的深度融合 , 不断创新合
、
职 业教 育 。
中图分类号 : 7 8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7 4 ( 0 10 — 0 5 0 1 7 — 77 2 1 )7 0 1 — 6
随着智力资本在管理和创新 中价值地位的提 式 比较及具体模式 的构建。就 已有 的相关研究成 升, 人才 、 知识 、 技术在各项管理 与实践 活动中的 果看 , 多以实践性 的经验总结提炼为主 , 理论基础 高增值性 、 主动性 、 际收益递增性的现象 日益明 比较薄弱 ,对模式的研究多以要素的简单组合进 边 显。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高水平基础研究基 行归类 ,少有借鉴已有的产学研合作 的理论研究 地、 高科技产业孵化基地 的大学 , 其特殊 的社会服 成果。通过 C K 数据库文献检索发现 , NI 以三螺旋 务功能受到 了空前 的关注。各 国政府 出于 国家战 理 论 为基 础 进 行专 业 人才 合 作 培养 的实践 研 究 迄 略 和 国家 竞 争力 的考 虑 , 大学 的职 能定 位 、 把 产业 今为止仍为空 白。笔者 以“ 高职院校政产学合作培 的发展定位纳入整体规划 , “ 从 大科学 ” 的视 角全 养实践 ” 为主题 , 引入 三螺旋理论 与案例分析法 , 盘计划 , 至此 , 政府 、 产业与大学 问的合作跨入新
“政产学研用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及机理
第5期(2〇18年5月)中国科技论坛1政产学研用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及机理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〇29)摘要:本文基于协同创新中的三螺旋理论,结合当前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探索性地构建了“政产学研 用资”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分析了政府、产业、大学、研究机构、用户和资本部门的定位和职能作 用,探索了三三螺旋模式的构成、主题及协同模式,设计了三三螺旋模式的协同创新机理,意在为多个 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定位选择、职能发挥提供指导,为多主体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转模式、核心机理的设置提供思路,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同时还为三螺旋理论的相关研究的完 善和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资;三三螺旋;模式构建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AThree Triple Helix Model and Mechanism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User-Capital Synergetic InnovationWu W eihong, Chen Gaoxiang, Zhang Aimei(School o 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 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Abstract:Based on triple helix theory and the practical need of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this study tried to build a three Triple Helix Model of Govem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User-Capital Synergetic Innovation. It analysed the role location and function o f 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user and capital. Then it explored three Triple Helix ModeFs structure, theme and its synergetic pattern, and designed synergetic innovation mechanism o f the three Triple Helix Model. This paper wante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innovation subjects to select role location and play function; and provided ideas for multivariate subjects synergetic innovation system to build operating mode and core mechanism. Meanwhile, it also provided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ountry; and provided ideas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 f related research o f the triple helix theory.Key words:Synergetic innovation;Govem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User-Capital;Three Triple H elix;Model construction〇引言迭,单一主体的创新早己不能满足社会资源有效随着经济全雜的不隨人械术膽輕,簡挪^了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髙校创新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研究”(17Y JA63011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髙耗能 产业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减排效率协同发展机制研究”(16Y:丨B011),中央业务费文科专项项目“创新资源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一基于高校和高技术产 业的对比研究”(PTRW1704)。
三螺旋理论下市域产教联合体“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构建
三螺旋理论下市域产教联合体“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构建作者:季馨怿邬杨来源:《成功密码》2024年第01期当前,国家正全力布局新质生产力建设,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构建,对以职业教育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螺旋理论是被证实运用在“学校、产业、政府”三者间的产教融合理论。
姚奇富运用三螺旋理论对高职院校在县域中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展开了研究,重点对办学模式的“知识空间、共识空间、创新空间”进行了要素构建的历史化、过程性探究,以探索多方共赢的产教融合格局。
庄涛等将三螺旋理论应用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五大产业的纵向分析中,思考三大主体“政、产、校”对产学研合作效率的影响因素,指出政府应采取更多支持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举措,企业应大力培养技术人才及加大资金投入来提升自身新技术吸引力,学校应主动建构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教师评价机制等,由“政、校、企”三方共同促进产学研合作螺旋上升发展。
戴彬等针对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实例,从三螺旋理论出发,对创建平台、实施“双导双创”协同育人机制、创造性在研究院中设置“科研中介”岗位(将企业经验输入事业单位框架,如设立产学研服务专员岗)进行了深入探索,强调学校要在三方主体中获得准市场主体地位,应将人力、知识、技术等充分与产业体系进行对接及市场化交易,以此获得知识产权等保护,促进长期发展。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国家对产教融合的高度重视、多次推出相关指导意见及遴选文件后,于2023年正式引导兴建的产教融合的新载体,其构建模式的研究呈现短期内密集性的增长。
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职普融通、职教本科办学、职教办学模式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最新模式,其构建在产业园区基础之上,指向产学研一体化、实体化发展的目标。
为实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成果转化等一系列基于知识生产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其本质是“政府、产业(企业群)、学校(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及科研院所”各个主体类别间的协同合作创新。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职前训练”模式构建研究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职前训练”模式构建研究作者:许小媛黄金国于本成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5年第05期摘要:在“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国际创新理论的支撑下,提出“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职前训练”相结合的新的三螺旋模式,构建了综合实践的专业性、毕业设计的创新性和职前训练的职业性相融合的三螺旋模型,提高了高职学生适应岗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三螺旋高职教育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职前训练一、引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教育,是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高等教育类型。
它是在高中文化水平的基础上,面向职业为生产、建设、职业、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专门教育[1]。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的关系日益密切,校企合作应运而生。
但当前我国校企合作的突出问题是:学校积极性很高,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薄弱、动力不足,政府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推动不够深入,许多企业在与谁合作、怎样合作等方面感到比较困惑。
对于当前在校企合作中如何协调院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提出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理论不失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2]。
二、新三螺旋理论的内涵由国际创新三螺旋理论的思想,高校、产业界和政府应该互相协调发展,推动知识的转换、运用和发展。
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延伸,针对高职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提出“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职前训练”相融合的三螺旋模型。
实践活动是现代高职教育强调的主体活动,也特别强调学生在实践环节的主体地位,逐步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
2005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确立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深刻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以真实工作环境为基础的工与学结合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会 中的作用 以及 政产 学研 的合作 现象 , 借 助这 些现象 表 并 征指标 进一 步反 映或 揭示 出 国家 、 区域 之间 的差 异和协 同 状况 。 三螺 旋理 论 的核心 价值就 在 于将具 有不 同价值 体系 的政府 、企 业和 高校 在发展 区域 社会 经济 上统 一起 来 , 形 成知 识领 域 、 行政 领域 和 生产 领 域 的三 力 合一 , 而为 经 从
状况
以有 利于 政产 学研合 作 的深化 .提高 我 国 自主 创新 能力 。
“ 螺 旋 ” tetpl h l ) 创 新 模 式 由Ez o i 和 L y e. 三 ( i e ei h r x t wt k z ed s
d 于 19 年提 出 , o 95 目前 已经形成 了较 为成熟 的三重 螺旋
陈 红喜
( 南京 工 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0 ) 江 10 9
摘 要 : 以三 螺旋 理论 为 支撑 , 析 “ 分 大学一 业一 府 ” 间的 互动 关 系 , 出政 产 学研合 作 模 式应 重 点发 产 政 之 提 展 “ 建研 发 实体” 高级 模 式 , 应 产业技 术重 大创 新 的 需求 , 立 产业 技 术层 面 的战略 合 作 , 必 须积 组 等 适 建 且 极争取 政府 的参 与 、 同和投入 。最后 , 出了政产 学研 合作 中的各 种机 制 策略 和 建议 。 协 提
大 学 一 产 业 一 政 府 关 系 的 三 螺 旋 理 论 提 供 了 一 个 很 好 的 方 法 论 意 义 上 的研 究 工 具 , 借 助 它 来 分 析 知 识 在 社 可
“三全育人”视域下混合式“教-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三全育人”视域下混合式“教-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丁清苗崔艳雨吴九柱来源:《高教学刊》2023年第29期摘要:教學团队以课程群为依托,探索适应人才培养特点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实施模式,基于“重基础、强实践、拓素质”的培养理念,提出“教-学-研-用”递进式育人模式,创建以“知识链-能力链-素质链”为内三螺旋、“课堂-网络-平台”为中三螺旋、“企业-大学-专业”为外三螺旋的三层次三螺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型,破解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耦合难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素质能力培养落地增实效。
关键词:三全育人;教-学-研-用;三层次三螺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设计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9-0173-04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group, the teaching team explored the online and offline,in class and out of class, and in school and out of school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modes that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training. Based on the training concept of "laying stress on the foundation, strengthening practice, and expanding quality", the teaching team proposed the "teaching-learning-research application" progressive education mode, and created the "knowledge chain-ability chain-quality chain" as the internal triple helix, and the "classroom-network-platform" as the middle triple helix the "enterprise-university-specialty"as a three-level and triple helix compound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the external triple helix. It solves the coupling problem of theoretical basis practical ability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forms a diversified, multi-level,multi subject all staff, whole process and three all-around education system to ensure the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knowledge, quality and ability training to increase effectiveness.Keywords: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teaching-learning-researching-using; three levels and three spirals;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raining model design基金项目: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工科专业课程群多元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TYB20-143);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油气储运设备腐蚀与防护”“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津教高函〔2020〕1号);中国民航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AUC-2022-C2-018)第一作者简介:丁清苗(1984-),女,回族,山东德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论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
论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则是该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螺旋理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提出了产学研合作的理念,这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三螺旋理论视角出发,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和优化问题。
一、三螺旋理论的基本内涵三螺旋理论是由荷兰学者埃廷·埃·赫林等人提出的,它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螺旋理论包含了三个“螺旋”,分别是市场螺旋、政府螺旋和知识螺旋。
市场螺旋是指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它强调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政府螺旋则是政府对科技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它强调科技发展的政府导向;知识螺旋是指科技人才和科学知识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它强调科技发展的知识导向。
三螺旋理论认为,只有市场螺旋、政府螺旋和知识螺旋协同发展,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二、三螺旋理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螺旋理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1. 强调市场导向。
市场螺旋作为三螺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科技创新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重视市场需求,引导学生从市场需求出发,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
2. 政府导向。
政府螺旋在三螺旋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强调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支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强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经济扶持和项目合作等方面的支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3. 知识导向。
知识螺旋是三螺旋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科技发展应该是以科学知识和科技人才为基础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概述三螺旋模型下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方式
概述三螺旋模型下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功能得到了不断延伸,并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衍生出的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一课题,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产学研合作作为我国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办学模式,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鼓励和大力支持,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仅依靠政府经费已难以支撑高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社会经济发展对于高校拓展知识应用、服务社会的职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高校还是单一地依赖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咨询等低级别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根本无法达到高校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的目标。
因此,探索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对构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及其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
1 三螺旋理论与产学研合作三螺旋联盟的形成“三螺旋”理论是由埃茨科威兹和雷德斯多夫教授在90年代提出,它是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特别强调政府、企业和大学三者间的互动合作关系,目的是促使政府、企业和大学三方相互间的信息资源能够充分沟通和分享。
“三螺旋”理论的核心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的主要知识资产,其科技研究条件也是国家参与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的基础,如果政府能够有效地组织高校中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与具体的市场经济活动建立互动接口,那么政府、企业和大学三方除了能保持自身传统意义上的作用外,三者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通过相互间的人员、信息、资源相互作用、互惠互利,扩展出更大的社会发展空间,进而创造出更高的社会价值。
“三螺旋”下的产学研合作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式,鉴于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很多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逐渐取得了共识。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产学研合作联盟是指基于市场机遇,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从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意图出发,结合彼此的资源或优势而建立的一种正式但非合并的合作关系。
“三螺旋”理论下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
“三螺旋”理论下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摘要】本文通过引言部分介绍了三螺旋理论下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背景、研究意义和问题,接着概括了三螺旋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现状,并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框架。
文章还阐述了政府支持下的政校企合作机制,以及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划分。
结论部分讨论了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三螺旋理论、运行机制、框架、政府支持、角色定位、职责划分、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等教育在我国正逐步迈向多元化和社会化发展的阶段,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机构,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政府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政策导向,将高职院校纳入“三螺旋”理论的范畴,强调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实现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协作共赢,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议题。
通过对“三螺旋”理论的深入探讨,以及对现有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有助于为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探讨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以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话题。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专业素质教育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市场需求的教育服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螺旋理论视域下湾区九市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路径研究
三螺旋理论视域下湾区九市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路径研究作者:李神敏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摘要:构建产教命运共同体,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院校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地与深入实施,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成为湾区九市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性选择。
文章在厘清三螺旋理论与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适切性的基础上,将该理论模型切入湾区九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研究视角,分析湾区九市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困境所在,从政产学三个角度对湾区九市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三螺旋理论;产教融合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11-0036-06一、问题的提出产教融合诞生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要求职业教育与产业部门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与教育优势通过以契约的形式融为一体,打破职业教育与产业系统之间的壁垒。
粤港澳大湾区海岸线漫长、港口优良、产业丰富、经济腹地横纵交错,囊括珠三角“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1]。
2019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应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各类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交流与合作,创建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园区。
湾区九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为深度开展产教融合奠定了现实基础。
深度开展产教融合,高等职业院校并不是唯一的实施主体,产业与政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螺旋理论强调政府—企业—大学三者间的合作与相互作用,突出三方的协作与创新,充分释放政府的政策活力,激发企业的合作潜能,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资源集聚优势,汇聚螺旋式发展的合力。
在基因、组织和环境三者的辩证关系中,美国遗传学家里查德·列万廷最先使用三螺旋理论通过三条交叉螺旋上升線以模式化的形式进行阐释,并在其著作《三螺旋:基因、生物体和环境》中总结其生物哲学思想。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政产学协同育人实践与模式构建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政产学协同育人实践与模式构建
陈延良;李德丽
【期刊名称】《黑龙江高教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8
【摘要】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存在的结构、质量、水平“不均衡”问题,运用三螺旋创新理论释放政府制度活力、激发企业创新潜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发挥“政府—产业—大学”资源汇聚优势,凝聚螺旋式发展合力,既是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区域创新发展、企业转型升级、高校综合改革的迫切需求.运用三螺旋理论,在剖析三螺旋创新主体发挥优势服务外界的同时,研究主体间“互动自反”破解边界壁垒协同育人机制与特征,构建“政府—产业—大学”相互交叉影响、螺旋上升协同育人模式,为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化解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87-90)
【作者】陈延良;李德丽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
【相关文献】
1.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瑞典政产学合作模式研究 [J], 张浩;陈锐
2.基于"政产学"协同育人背景下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 [J], 漆尉琦
3.基于“政产学”协同育人背景下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 [J], 漆尉琦
4.关于政产学合作三螺旋理论 [J],
5.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芬兰政产学合作模式研究 [J], 廖苑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健 雄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高 教 研究 所 , 江苏 太仓 2 1 5 4 1 1 )
摘 要 : 针 对 三 螺 旋 理 论 研 究 在 我 国微 观 研 究 的 不 足 , 提 出 在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建 立 和 发 展 校 企 合 作 的
过 程 中, 应 立 足 高职 院 校 的 特 点 和 重 视 域 情 的 分 析 , 既 关 注 宏 观 目标 的 选 择 和 定 位 的 研 究 , 又 注 意 对微观 环境 下 某些” 意 义蕴 涵” 的发掘 , 进 而 理 性 地 解 读 三 螺 旋 理 论 在 推 演 政 产 学 研 设 计 中 的 创 新 价值 , 以 构 建 全 新 意 义 上 的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区域 政 产 学研 模 型 。 关键 词 : 三 螺旋理 论 ; 本土化 ; 高等职 业教 育 ; 区域 创 新 ; 微 观 研 究 中图 分类号 : G7 1 0 文献标 识码 : A 一
研究 的瑕 疵 。换句 话 说 , 此 前 的 研 究 对 于 如 何 使 三
螺旋 理论 更 好 地 中 国 化 、 具体化 的问题少有研究 。
而 笔 者 这 里 不 妨 借 鉴 本 校 在 研 究 德 国 双 元 制 职 业 教
育理 论 时所用 的“ 本 土化 ” 的术 语 , 提 出 三 螺 旋 理 论
程度 , 总 是 决 定 于 理 论 满 足 这 个 国 家 的 需 要 的 程
度” [ 2 ] “的 真 理 所 在 。 那 么 , 同理 , 作 为三 螺 旋 理 论 ,
的关 注 和 吹捧 , 并 影 响 广 泛 。尤 其 是 在 美 国 、 日本 、 荷兰、 英 国、 瑞典 、 丹麦 、 德 国等发 达 国家 , 更 受 到 重 视 。在 我 国 , 近 l O年 来 , 理论 界 和 国家 研 究 创新 机
V o 1 . 1 l N o . 1 6
Au g .2 0 1 3
2 0 1 3年 8月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3 3 3 X. 2 0 1 3 . 1 6 . 0 3 4
略 论 三 螺 旋 理 论 下 的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区 域 性 政 产 学 研 模 型 构 建
从 宏 观 研 究 的层 面 曾对 三 螺 旋 模 式 进 行 过 该 理 论 演 进历 史 、 本 质 内 涵 和 价 值 观 问题 , 以 及 从 文 化 创 新 角 度 的理论 探讨[ 1 ] , 但 问 题 的 本 质 在 于 如 何 使 该 理 论 更 具 体 地 与 高 等 教 育 尤 其 是 地 方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相结合 , 在 一 些 实 际 运 用 的 层 面 作 进 一 步 的 深 入 探 讨 , 这 是理 论研究 的出发点 , 也 是 理 论 研 究 的 最 终 归 宿 。从这 一意义 上 说 , 验 证 科 学 理 论 研 究 的 标 准 之
其 迅速火 热 的背后 , 是 否 真 正 满 足 了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和创 新 型 区域 发 展 的 理 论 需 要 , 是 否 真 正 在实 现 “ 大 学~ 企业一 政府 ” 创 新 体 系 方 面 发 挥 了 其 应 有 的
构 包括 高 等教育 和 高 等职 业 教 育 学 界 , 也 都 给 予 了
极 大 的 关 注 。但 遗 憾 的 是 , 综 观 该 理 论 研 究 的 国 际 进 展 和 国 内 的现 状 , 其 普 遍 存 在 着 许 多 理 论 研 究 只 是 停 留在宏 观和 中观层 面 , 而 缺 少 微 观 机 理 上 分 析
作 为 三 螺旋 系 统理 论 , 之 所 以 成 为 近 几 年 产 学
研合作 研 究 中的一个 热 门理 论 话题 , 除 了 它 本 身 作 为一种 创新 模式 的 固有 理 论 特 色 之外 , 一 个 更 重 要 的原 因是 它 的出现迎合 了我 国“ 十二 五” 规 划 所 提 出
要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和 创 新 型 区 域 的 战 略 的 发 展 需
要 , 符 合 中 国 国 家 创 新 系 统 研 究 的 要 求 。对 此 , 笔 者
本 土 化 基 础 上 的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校 企 合 作 与 区 域 性 政 产 学研 体制特 色研 究 的问题 进行 探讨 。
第 1 1 卷
第 l 6期
淮 海工 学 院学 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Hu a i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0 l o g y ( Hu ma n i t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文 章编号 : 2 0 9 5 — 3 3 3 X( 2 0 1 3 ) l 6 - 0 1 0 4 — 0 5
一
、
引 言
恰 也 正 是 因为 人 们 太 注 重 于 该 理 论 创 新 的 引 进 和 宏 观 指导 意义 可推延 性 , 所 以 才 导 致 了 目前 在 一 些 实 践 问题上 缺少 对如何 更好 地创 建 区域创 新体 系深度
点 之一 就在 于它 弥补 了现 有 各 种创 新 理 论 的不 足 , 试 图 找 出创 新 主 体 相 互 作 用 的 动 力 所 在 和 区 域 持 续 创 新 的动力 机制 , 因此 , 其一经提出, 并 受 到 了 热 烈
,
或许 就是 马克思 所说 的“ 理 论 在 一 个 国 家 实 现 的
一
二、 微 观层面 的三螺旋理 论之“ 意义蕴 涵”
毫 无疑 问 , 从t ! t 界范 围看 , 三 螺 旋 理 论 作 为 同 三 元 理论 、 国家 创 新 系 统 等 理 论 一 道 的 四 大 创 新 研 究 理 论之 一 , 之所 以超越 以往传 统 的理论 模式 , 其 关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