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术后肝癌微环境的改变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肝癌术后辅助经动脉化疗栓塞(A-TACE)的研究进展

肝癌术后辅助经动脉化疗栓塞(A-TACE)的研究进展

肝癌术后辅助经动脉化疗栓塞(A-TACE)的研究进展杨正强,符艳,邱斌,李肖(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北京100021)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死于癌症的人数达到281万人,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其中3/4的患者死于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这5种恶性肿瘤'在此 项研究报告中,肝癌全年的发病人数达46.6万,死亡人数达42. 2万%年发病人数与年死亡人数越接近,说明此种肿瘤的治疗越困难。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具体数据参考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资料'1(% (年发病人数-年死亡人数)/年发病 出一 分数, 分数由高到低排列,可以发现上述五种常见恶性肿瘤的排列顺序是:结直肠癌(49.2%),胃癌(26.7%),食道癌(21.5%),支气管肺癌(16. 8% )及肝癌(9.4%)。

由此可得出,肝癌是这5种恶性肿瘤中最难治疗的,也可以说肝癌的防治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一观点和临床实际也是相符的。

肝癌人群的防治成效,关键在于早诊早治;早期发现能够为患者获得根治的机会。

目前 肝癌根治的方 治性切除或者肝移植。

Mrzteiro '2(早在1996年提出肝癌患者行移植术的筛选标准,也就是为大家所熟悉的米兰标准(milian criteriai):单个病灶最大径不超过5cm ,或者不超过3个病灶,每个病灶最大径不超过3cm ; 无大体可见的血管侵犯,无肝外转移。

也衍生出早期肝癌根治性切除的适应证。

此后,米兰标准也受到很多挑战,最主要的 原因是中所用的是“大体可见的血管侵犯 (macrovvsculas invvsion , macro VI )'',而 实际 上,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疗效的除了 macroVI ,还杨正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肿瘤的微血管侵犯(micmvvs- culas invvsion , MVI )'3( % 目前,MVI 已经被公认为肝癌外科治疗术后,一个经过验证的、有力的早期复发和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4(。

TACE_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33_水平变化及其对发热的鉴别意义探讨

TACE_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33_水平变化及其对发热的鉴别意义探讨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科研项目(编号: Z20210221)作者单位:537132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莫春明,韦惠章);普通外科(罗江伟);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黄德佳)第一作者:莫春明,男,47岁,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㊂E-mail: ggmo5668@ ㊃肝癌㊃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33水平变化及其对发热的鉴别意义探讨∗莫春明,黄德佳,韦惠章,罗江伟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预测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发热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细菌感染的价值㊂方法㊀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50例,均接受TACE治疗,术后发热㊂采用标本培养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细菌感染㊂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3水平,常规检测降钙素原(PCT)㊂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血清IL-33和PCT水平预测PLC 患者细菌感染的效能㊂结果㊀在本组PLC患者中,TACE术后发生细菌感染者50例(33.3%);细菌感染组基线糖尿病合并率㊁肿瘤TNMⅢ期㊁肿瘤大于5cm和肿瘤多发占比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和IL-33水平分别为(14.91ʃ3.23)ng/mL和(42.2ʃ8.5)pg/mL,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ʌ分别为(0.06ʃ0.01)pg/mL和(13.4ʃ4.9)pg/mL,P<0.05ɔ;以血清PCT㊁IL-33水平和两者联合诊断细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869(95%CI=0.804~0.898,P<0.001)㊁0.786(95%CI=0.712~0.849,P<0.001)和0.895(95%CI=0.855~0.912,P<0.001),以联合诊断效能最优,其敏感度为0.770,特异度为0.930㊂结论㊀监测血清IL-33和PCT水平可帮助诊断TACE术后发热的PLC患者细菌感染,值得开展扩大验证研究㊂㊀㊀ʌ关键词ɔ㊀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细菌感染;白介素-33;降钙素原;诊断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3.06.030㊀㊀Predictive efficacy of serum IL-33and procalcitonin levels for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 with fever after TACE㊀Mo Chunming,Huang Dejia,Wei Huizhang,et al.Department of Oncology,Second People's Hospital, Guigang537132,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㊀㊀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redictive efficacy of serum interleukin-33(IL-33) and procalcitonin(PCT)levels for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PLC)patients with fever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Methods㊀A total of150patients with PLC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April2020and April2022,an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TACE.The bacterial infection was diagnosed based on blood routine,serology,imaging and bacterial characterization.Serum IL-33level was detected by ELISA.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s were drawn by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was analyzed by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Results ㊀Out of the150patients with PLC,the bacterial infection was diagnosed in50cases(33.3%)after TACE;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tumor in TNMⅢstage,the diameters of tumor greater than5cm and the multiple tumors in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 were much higher than in patients without(P<0.05);serum PCT and IL-33levels in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 were(14.91ʃ3.23)ng/mL and(42.2ʃ8.5)pg/mL,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0.06ʃ0.01)pg/mL and(13.4ʃ4.9)pg/mL, respectively,P<0.05]in patients without;the AUCs were0.869(95%CI=0.804-0.898,P<0.001),0.786(95%CI=0.712-0.849,P<0.001)and0.895(95%CI=0.855-0.912,P<0.001)when serum PCT,IL-33levels and combination of the two parameters were applied to predict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LC patients with fever after TACE,suggesting the combination superior to serum PCT or IL-33alone(Z=1.784,P=0.074)as the combination having the sensitivity of0.770and the specificity of0.930.Conclusion㊀The increased serum IL-33and PCT levels mighthint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LC patients with fever afterTACE,and warrants further clinical investigation.㊀㊀ʌKey wordsɔ㊀Hepatoma;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Bacterial infection;Interleukin-33;Procalcitonin;Diagnosis㊀㊀近年来,原发性肝癌(PLC)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增加趋势,在疾病进展到中晚期才有临床表现,而诊断时多数患者已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只能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1]㊂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非手术治疗PLC的首选方法,但部分患者在TACE治疗后效果未达到预期㊂因此,尽早对TACE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㊂TACE为微创术,但在临床工作中也会发现一部分患者出现栓塞后综合征(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PES),出现发热㊁恶心㊁疼痛等症状[2,3]㊂PLC患者多伴有乙型肝炎病史,且存在凝血功能障碍㊁肝功能异常等,在TACE术后极易出现感染性并发症㊂因此,为了正确应对TACE术后发热,临床医师需分辨感染与非感染因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㊂因此,及早明确TACE术后PLC患者发热的具体原因,对提高TACE治疗效果㊁降低抗菌药物滥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㊂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主要以前体蛋白的形式存在于多种细胞核内[4]㊂既往研究[5]报道, IL-33与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㊂本研究检测了TACE术后发热的PLC患者血清IL-33水平,以探讨其诊断细菌感染的价值,现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㊀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的PLC患者150例,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6]的诊断标准,纳入患者均接受TACE 术治疗并出现发热症状㊂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肝癌远处转移或多发肝内转移;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㊂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TACE治疗方法㊀患者取仰卧位,消毒铺巾后,在股动脉穿刺点注射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先行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于腹腔干㊁造影,观察肝内肿瘤位置㊁大小㊁数目和供血等㊂将导管插至肝总动脉近端,置入微导管和微导丝,将微导管插至肿瘤供血动脉内,造影确定㊂缓慢注射奥沙利铂等化疗药物和超液化碘油10~20mL,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直至所有供血动脉被栓塞完毕㊂再次造影,不见肿瘤染色,结束手术,拔除导管㊂在腹股沟处加压包扎㊂间隔3~4周,再次行TACE治疗,每例治疗2~4次㊂1.3感染诊断㊀经痰液㊁尿液㊁血液或体液送培养和细菌鉴定㊁血清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细菌感染[7]㊂1.4血清IL-33水平检测㊀采用ELISA法检测(英国Abcam公司)㊂1.5资料收集㊀根据本研究目的,检索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㊁性别㊁合并症㊁HBV感染㊁酒精肝㊁肿瘤相关资料(包括肝功能Child-Pugh分级㊁腹水㊁TNM分期㊁肿瘤大小㊁肿瘤数量)和发热当日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WBC计数㊁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㊁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㊁IL-33]㊂1.6统计学方法㊀应用R4.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㊂应用Shapiro-Wilk先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判断是否服从正态分布㊂对符合正态分布者,以(xʃs)表示,采用t检验㊂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计算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估血清IL-33预测TACE术后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的效能,根据指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获得指标评估的截断点,从而得到可预测细菌感染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指标,采用Delong Test函数比较ROC曲线之间AUC㊂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PLC患者基线资料比较㊀在TACE术后发热的患者中,细菌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比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表1)㊂2.2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PLC患者基线肝功能和肿瘤指标比较㊀细菌感染组肿瘤TNMⅢ期㊁肿瘤大于5cm和肿瘤多发占比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表2)㊂2.3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PLC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㊀细菌感染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㊁血清CRP㊁PCT和IL-33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 0.05,表3)㊂表1㊀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PLC发热患者基线资料(%,xʃs)比较例数男性年龄(岁)糖尿病高血压HBV感染酒精肝病非细菌感染1007056.6ʃ10.911(11.0)18(18.0)64(64.0)16(16.0)细菌感染504057.9ʃ9.313(26.0)①7(14.0)37(74.0)10(20.0)㊀㊀与非细菌感染组比,①P<0.05表2㊀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PLC患者肝功能和肿瘤指标(%)比较例数Child-Pugh分级A级B级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肿瘤大小(cm)<5ȡ5肿瘤数量单发多发非细菌感染10057(57.0)43(43.0)18(18.0)44(44.0)38(38.0)44(44.0)56(56.0)41(41.0)59(59.0)细菌感染5027(54.0)23(46.0)5(10.0)10(20.0)35(70.0)①10(20.0)43(86.0)①9(18.0)41(82.0)①㊀㊀与非细菌感染组比,①P<0.052.4血清IL-33和PCT对TACE术后发热的PLC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㊀以血清IL-33和PCT水平联合预测细菌感染的效能显著优于两指标单独预测(P<0.05,表4㊁图1)㊂表3㊀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PLC患者实验室指标(xʃs)比较例数WBC计数(ˑ109/L)CRP(mg/mL)PCT(ng/mL)IL-33(pg/mL)非细菌感染100 5.4ʃ1.916.3ʃ7.30.06ʃ0.0113.4ʃ4.9细菌感染5011.0ʃ2.5①77.5ʃ16.2①14.91ʃ3.23①42.2ʃ8.5①㊀㊀与非细菌感染组比,①P<0.05表4㊀血清IL-33和PCT对PLC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截断点AUC95%CI敏感度特异度P值IL-3330.7pg/mL0.7860.712~0.8490.7400.750<0.001 PCT10.6ng/mL0.8690.804~0.8980.9000.660<0.001联合-0.8950.855~0.9120.7700.930<0.001图1㊀血清IL-33和PCT诊断PLC患者细菌感染的ROC分析3㊀讨论全球PLC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在恶性肿瘤死亡风险排名中居第三位㊂肝细胞癌(HCC)其PLC的80%,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8]㊂PLC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㊂当临床症状明显时,大多病情已进入中㊁晚期㊂TACE属于一种微创介入化疗手段,已在临床应用了近30年,成为有效治疗PLC的姑息性疗法之一㊂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该方法是首选疗法[9,10]㊂然而,TACE术后有众多的不良反应,如发热㊁恶心㊁呕吐㊁腹痛㊁肝肾功能损害㊁骨髓抑制等,这些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治疗过程还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有一些患者因为惧怕治疗带来的副反应而放弃治疗㊂因此,如何既发挥TACE术的治疗优势,同时防治该治疗手段引起的副作用,是决定肝癌患者抗癌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关键㊂发热是TACE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师通常会选择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抗感染,但引起TACE术后发热的因素较多㊂若非细菌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出现药物滥用情况㊂在TACE术后发热发生率为49%~100%[11]㊂有研究[12]认为, TACE术后发热的可能原因是由于肿瘤和正常肝细胞实质性坏死导致的㊂此外,TACE术后肿瘤细胞溶解和坏死可能导致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全身性应激反应㊁侵入性操作和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不可避免地影响患者的体内环境和免疫功能的平衡,均可能导致TACE术后发热[13]㊂既往研究关于TACE术后PLC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报道不尽相同㊂有报道,在TACE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2.2%[14]㊂有观察发现21.4%PLC患者在TACE术后48h出现发热症状,其中11.9%发热患者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15]㊂一般认为,高龄㊁住院时间较长㊁腹水和血清白蛋白较低是TACE术后PLC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6]㊂本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高㊂控制感染危险因素能够减少PLC患者TACE术后细菌感染的发生,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㊂因此,早期诊断PLC患者TACE术后发热的原因,对提高TACE 治疗效果及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㊂本组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PLC患者性别㊁年龄㊁HBV感染㊁酒精性肝病㊁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合并糖尿病㊁TNM分期㊁肿瘤大小和肿瘤数量有显著差异㊂外周血WBC计数㊁血清CRP和PCT水平是临床常用的判定细菌感染的指标,但是影响因素较多,个体差异大,影响了对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判断,故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㊂IL-33是由人源基因IL33编码的蛋白,是IL-1家族成员,能有效驱动辅助因子Th2的启动㊂IL-33信号通路诱导下游炎症和抗炎基因转录,从而导致充分的免疫应答[17,18]㊂血清IL-33水平对胃癌根治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19]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血清IL-33水平明显升高[20]㊂本研究结合上述报道,结果提示TACE术后发热的PLC患者血清IL-33水平变化可能与细菌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患者细菌感染的有效辅助指标㊂肝癌引起的发热多是因为肿瘤组织内非感染性炎症或肿瘤坏死而释放的致热源引起的,但同时肿瘤患者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这时出现的发热是感染性的,因此明确患者发热原因有助于控制TACE术后抗菌药物的滥用㊂本研究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联合血清IL-33和PCT水平预测TACE术后发热的PLC患者细菌感染的效能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㊂既往研究[21,22]报道,血清IL-33信号通路可能在炎症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脑性疟疾患者病情发展有一定的关联㊂本研究结果支持上述观点㊂今后,可扩大临床试验,探讨应用这些指标诊断细菌感染的准确性,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TACE术后细菌感染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㊂综上所述,血清IL-33水平升高可以预测TACE术后发热的PLC患者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㊂本研究细菌感染率较高,可能与选择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多和肿瘤晚期等因素有关㊂ʌ参考文献ɔ[1]Liu CY,Chen KF,Chen PJ.Treatment ofliver cancer.Cold SpringHarb Perspect Med,2015,5(9):21535.[2]Arslan M,Degirmencioglu S.Risk factors for 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urr Med Ima-ging Rev,2019,15(4):380-385.[3]Piscaglia F,Tovoli F,Pini P,et al.A new horizon in the preven-tion of the 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epatology,2018,67(2):467-469.[4]Cayrol C,Girard JP.Interleukin-33(IL-33):A nuclear cytokinefrom the IL-1family.Immunol Rev,2018,281(1):154-168.[5]Rostan O,Arshad MI,Piquet-Pellorce C,et al.Crucial and di-verse role of theinterleukin-33/ST2axis in infectious diseases.Infect Immun,2015,83(5):1738-1748.[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6(7): 635-647.[7]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36-883.[8]Sia D,Villanueva A,Friedman SL,et al.Livercancer cell of ori-gin,molecular class,and effects on patient prognosis.Gastroenter-ology,2017,152(4):745-761.[9]Shao Z,Liu X,Peng C,et bination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and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review.World J Surg Oncol,2021,19(1):293.[10]Galanakis N,Kehagias E,Matthaiou N,et al.Transcatheter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or micro-wave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review.Hepat Oncol, 2018,5(2):7-10.[11]陈子德,陈晓明.肝癌栓塞后综合征研究概况.实用医学杂志,2014(21):3524-3527.[12]Chao Y,Wu CY,Kuo CY,et al.Cytokines are associated withpostembolization fever and survival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receiving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Hepatol Int,2013,7(3):883-892.[13]Chang L,Wang W,Jiang N,et al.Dexamethasone prevents TACE-induced adverse events:A meta-analysis.Medicine(Baltimore), 2020,99(47):23191.[14]Zhou L,Zhang LZ,Wang JY,et al.Perioperative safety analysis of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preprocedural leukopenia or thrombocytopenia.Mol Clin Oncol,2017,7(3):435-442.[15]Dabbous HK,Ali-Eldin FA,Montasser IM.Role of procalcitoninin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 tre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Arab J Gastroenterol,2015,16(1):10-13.[16]王燕玲,何丽,王燕燕,等.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4): 578-581.[17]Hong J,Kim S,Lin PC.Interleukin-33and ST2signaling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J Interferon Cytokine Res,2019,39(1):61-67. [18]Faustino LD,Griffith JW,Rahimi RA,et al.Interleukin-33acti-vates regulatory T cells to suppress innateγδT cell responses in the lung.Nat Immunol,2020,21(11):1371-1383. [19]李晓君,李新丽,胡佳扬,等.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IL-33和Th1/Th2表达及意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14):2189-2192.[20]Zeng S,Wu J,Liu J,et al.IL-33receptor(ST2)signalling is im-portant for regulation of th2-mediated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 mu-rine model of acut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Scand J Im-munol,2015,81(6):494-501.[21]Griesenauer B,Paczesny S.The ST2/IL-33axis in immune cellsduring inflammatory diseases.Front Immunol,2017,8(1):475.[22]Glineur C,Leleu I,Pied S.The IL-33/ST2pathway in cerebralmalaria.Int J Mol Sci,2022,23(21):13457.(收稿:2023-01-03)(本文编辑:陈宗炳)。

肝癌的TACE治疗治疗

肝癌的TACE治疗治疗
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情况
通过CT、MRI、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的肿瘤大小、数目、位置等信 息,以及是否有肝外转移等。
根据病理学检查评估肿瘤情况
通过肝穿刺活检等方法获取病理学检查结果,了解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理类 型等信息,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03
TACE治疗的过程
手术前准备
规范操作
定期复查
规范进行TACE操作,包括准确栓塞肿瘤供 血血管、合理使用栓塞剂等,可以提高治疗 效果。
患者进行TACE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尽早进行再 次治疗。
06
TACE治疗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TACE治疗的适用范围
肝功能储备较好,Child-Pugh分级为A或B级的肝癌 患者。
肝癌的TACE治疗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TACE治疗介绍 • TACE治疗前的评估 • TACE治疗的过程 • TACE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 TACE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 TACE治疗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01
TACE治疗介绍
TACE治疗的定义
TACE治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通过导管直接注 入到肝癌的供血动脉,对肿瘤进行局部化疗和栓塞,从而杀 死肿瘤细胞和阻断肿瘤血供的治疗方法。
肾功能衰竭是TACE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应注意观察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及时采取相应 措施,如给予透析治疗等。
05
TACE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TACE治疗的效果
01
缓解肝癌肿瘤负荷
通过栓塞肿瘤供血血管,TACE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肝癌的肿瘤负荷,
缓解患者的症状。
02
延长生存期

肝癌TACE治疗及护理治疗

肝癌TACE治疗及护理治疗

治疗后的观察与处理
术后监测
并发症处理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 心率、呼吸等,以及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
TACE治疗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发热 、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需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处理。
后续治疗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多次 TACE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指导,包括饮食指导 、运动指导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联合治疗手段
TACE可以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免疫治疗 等,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
开发新型栓塞剂
开发新型栓塞剂可以更好地栓塞肿瘤血管,减少副作用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TACE护理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以更好地满 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效果。
TACE治疗与护理治疗的关系
TACE治疗后的护理
TACE治疗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肝功能、血常规等 指标;注意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保 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护理治疗。
TACE治疗与护理的结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减轻TACE治疗对患者的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同时,良好的护理也可以 预防和治疗TACE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
02
TACE治疗实施过程
治疗前准备
明确病情
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肝癌的类型、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以制定合适的 治疗方案。
术前评估
进行必要的术前评估,包括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评估,以及患者的营养状况 评估。
术前准备
包括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宣教,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

肝癌TACE治疗与术后保肝抗病毒治疗临床意义

肝癌TACE治疗与术后保肝抗病毒治疗临床意义

肝癌TACE治疗与术后保肝抗病毒治疗临床意义李学达;曹贵文;崔新江;宁厚法;张云峰【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1(017)005【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TACE治疗与术后保肝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7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TAC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长期、持续保肝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HBV-DNA载量、复发与转移率、生存时间.结果术后血清HBV-DNA载量对照组持续高水平,治疗组明显降低,术后2周两组血清HBV-DNA载量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术后复发与转移率分别为85.7%、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时间(P<0.05).结论 TACE联合保肝抗病毒治疗肝细胞肝癌可有效降低HBV-DNA载量与肿瘤复发与转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总页数】3页(P41-43)【作者】李学达;曹贵文;崔新江;宁厚法;张云峰【作者单位】山东,26104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肿瘤科;山东,26104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肿瘤科;山东,26104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肿瘤科;山东,26104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肿瘤科;山东,26104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多烯磷脂酰胆碱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保肝作用的研究 [J], 赵亚娟2.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术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 [J], 胡志超;金浩生;林叶;简志祥3.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 HBV DNA 阴性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 [J], 李太平4.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影响 [J], 张翠芳;罗鹏程;吴勇波5.抗病毒治疗对HBV DNA阴性的乙肝相关肝癌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预防及对预后影响 [J], 杨阳;杨龙;魏燕;蒋雪花;陈志勇;陈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77例临床疗效分析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77例临床疗效分析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77例临床疗效分析郭曦;王家平;黄明;姜华;孔鹏;孙寅【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3)007【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on Mid-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rcinoma (PLC). Method 77 patients suffered from mid-advanced suffered were treated with TACE,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Results 89cases were performed with Hepatic artery intubation successfully, and 77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ACE. (2.7 ±1.8) times/case were performed successfully in the 77 cases. The efficiency, some efficiency and inefficiency were 40.3% (31/77) , 48.1% (37/77) and 11.6% , respectively. Other 12 cases were performed only with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and the efficiency, some efficiency and inefficiency werel6.7% (2/12) , 25.0% (3/12) and 58.3% , respectively.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for 22.3 months, and the patients' survival rate in less than 6 months, 6-12 months, 13-18 months and longer than 18 months were 64% (57/89), 18.0% (16/89) 11.2% (10/89) and 6.7% (6/89).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werefound in the 77 cases. Conclusion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is reliable and feasible in treating mid-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rcinoma (PLC), and TACE maybe bring morebenefits to patients suffered from mid-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rcinoma.%目的分析TACE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肝叶或肝段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TACE)治疗77例中晚期肝癌并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行TACE 77例,平均栓塞(2.7±1.8)次/人,其显效率、部分显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0.3% (31/77)、48.1%(37/77)和11.6%.单行化疗灌注12例,平均灌注(1.8±1.1)次/人,显效率、部分显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16.7% (2/12)、25.0% (3/12)和58.3%.随访22.3个月,小于6个月生存率为64% (57/89),6~ 12个月生存率为18.0% (16/89)、13~18个月生存率为11.2% (10/89)、超过18个月生存率为6.7% (6/89).全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可靠,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行灌注者.因此在严格适应症的基础上,应尽量采用高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提高中晚期肝癌治疗效果.【总页数】3页(P97-99)【作者】郭曦;王家平;黄明;姜华;孔鹏;孙寅【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云南昆明6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的疗效观察 [J], 闫辉;赵仲喻2.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谢青云;雷泽华;高峰畏;蒋康怡;刘宇3.中晚期肝癌患者行榄香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J], 周珏伊;叶冠雄;徐益元4.温化方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陈肖肖;王珠;林斯锋5.肝癌切除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J], 王政强;韩锋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ACE后残存肝癌组织中VEGF及MVD表达变化及意义

TACE后残存肝癌组织中VEGF及MVD表达变化及意义

取 2 1
例一期手术切除 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标 本为对照组 ,9例 T C 1 A E后二期切 除的原发性肝 细胞 癌手术切 除标 本为观察组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算两组 V G E F阳性表达率与 MV D值。结果 对照组 V G E F阳性表达率为3 .% , 81 T C AE MV D值为 (0 94 5 3 条/ P 均 明显低于观察组 的 7 .% 和 (7 . 6 . )条/ , 9 . 4 . ) H , - 89 116± 8 1 耶 P均 < . 1 0 O 。结论
( 00 )表 明 T C P< . 1 , A E可 增 加 H C 组 织 血 管 生 C
13 统计 学方法 采 用 SS 5 0统 计 软件 。MV . PS1. D 用 ± 表示 , 问 比较采 用 £ s 组 检验 ;E F阳性 表达 VG 率 比较 采用 x 检验 。P≤0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预后 的重 要标 准 之一 】 而 在 肿 瘤 血 管 生 成 过 程 。
11 临床资料 .
选择 2O O9年 1 一 00 6 月 21 年 月行
原发性 H C一 期 手术 切 除的 2 C 1例患者 的手 术切 除 标本为 对 照 组 , 中男 1 、 8例 , 龄 4 其 3例 女 年 8—6 7
肝 细 胞 癌 ( C) 术 前 行 肝 动 脉 栓 塞 化 疗 HC 手 (A E 能否增 加术 后 复发 及转 移 的几 率 尚有较 大 TC ) 的争议 ¨ J E F是最 强 的促 血管 生成 因子 , 血 。V G 微
管密度 ( V 是 衡 量 肿瘤 血 管 生 成程 度 的量化 指 M D) 标 J 。本 研 究 观 察 了 T C A E后 残 存 肝 癌 组 织 中 VG E F与 M D 的表达 变化 。现报告 如下 。 V 1 资料 与方法

TACE联合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应用概要

TACE联合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应用概要
Qd) – HCTZ(海捷亚, 12.5~100 mg Qd); – 替米沙坦 (美卡素, 20~80 mg Qd)
Naeem Bhojani. et al. Eur urol ( 2007). doi:10.1016/j.eururo.2007.11.037
靶向治疗联合TACE应关注的其他问题
肝功能损害
高血压的监测与处理 监测!
基线血压监测 - 关注隐性高血压
全部患者治疗的前6周每周进行血压监测
对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每天自行监测血压
Naeem Bhojani. et al. Eur urol ( 2007). doi:10.1016/j.eururo.2007.11.037
高血压的监测与处理 治疗
1. 2.
Robert C et al. Lancet Oncol. 2005 Jul;6(7):491 D. T. Alexandrescu, et al. Clin Exp Dermatol. 2006 Oct 11
手足皮肤反应分级
不影响日常活动的轻微皮肤变化或红斑
1级
• 无疼痛
• 无功能缺失
安慰剂组 (N=302) 24 (8%) 51 (17%) 33 (11%)
(N = 297) 9 (3%) 47 (16%) 30 (10%)
关于胆红素升高
SHARP: 根据基线总胆红素水平分析肝功能异常的AE发生率
基线胆红素 <1.5× ULN NCI-CTCAE术语 所有级别高胆红素血症 ¾级高胆红素血症 AST 所有级别肝功能异常* ¾级肝功能异常† 其他肝胆疾病 安慰剂 n=272 9% 6% 7% 7% 3% 9% 索拉非尼 n=266 6% 4% 3% 9% 3% 8%

肝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

肝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

肝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治疗规范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

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肝切除、肝移植、介入治疗、射频消融、转基因病毒及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等各种技术。

系统治疗(全身治疗)HCC治疗棘手的重要原因在于同一位患者、同一脏器、同时存在着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肝病,往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

在我国HCC常见高发,而大多数患者具有乙肝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袭、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达晚期,不能手术、消融或TACE治疗的患者较多,生存期较短和预后极差;即使可以手术,术后复发率也较高,长期生存率低,因此,十分有必要去积极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包括系统治疗(systemictherapy,全身治疗)。

多数情况下,在肝癌确诊时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

对于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PughC级)的患者,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是最常用和唯一的选择;肝功能基本正常或接近正常(Child-PughA级或B级),而无手术、消融或TACE治疗指征者,可以进行系统治疗。

现有证据表明,对于没有禁忌症的晚期HCC患者,系统治疗优于支持对症治疗;可以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肿瘤相关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延长生存时间和有其他获益。

一般认为,系统治疗主要适用于:已经发生肝外转移的晚期患者;虽为局部病变,但不适合手术切除、射频或微波消融和TACE治疗,或者局部治疗失败进展者;弥漫型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和/或下腔静脉者。

(一)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知肝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生、发展和转移与多种基因的突变、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新生血管增生异常等密切相关,其中存在着多个关键性环节,正是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潜在靶点。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在控制HCC的肿瘤增殖、预防和延缓复发转移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HCC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受到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肝癌TACE治疗及护理

肝癌TACE治疗及护理

患者情况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右上腹疼痛就诊, 诊断为肝癌。
治疗过程
患者接受TACE治疗,治疗后肿瘤明 显缩小,肝功能明显改善。
护理措施
在TACE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全面 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 病情观察等。
效果评价
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存 期延长。
成功案例二
患者情况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腹胀就诊,诊断为肝癌。
输入 标题
治疗过程
患者接受TACE治疗,但治疗后肿瘤进展迅速,肝功能 恶化。
患者情况
护理措施
在今后的TACE治疗中,应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应加强患者
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训与改进
在TACE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心理 护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等。但在治疗过程中,未 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TACE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肝癌患者,需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肝癌TACE治疗的适用范围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肿瘤数目较少、体积适中的患者
TACE治疗可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治 疗手段。
TACE治疗适用于肿瘤数目较少、体积适中 的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
肝功能储备良好的患者
肝癌TACE治疗原理
• TACE治疗利用肝动脉供血的特点,将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滋养血管,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同时化疗药物起到杀灭 肿瘤细胞的作用。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局部治疗效果,减少对全身的毒副作用。
肝癌TACE治疗发展历程
• TACE治疗最早由日本医生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经过几十年 的发展,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TACE已成为中晚期肝 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 术的患者。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TACE治疗在肝癌领域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

2024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完整版)

2024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完整版)

2024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完整版)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其新发病例数居各类癌症的第4位,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则居第2位。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HCC-CCA),其中HCC占75%~85%o 本指南中的“肝癌”主要指HCCo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更新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该指南反映了当时我国在肝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对规范诊疗行为、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优化医疗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两年来,国内外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取得了更多高级别的循证学证据,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为此,2024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再次更新并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本文将对新版指南的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1从术前早筛到术后随访,肝癌诊治更加精准化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这离不开影像学和检验学的帮助。

新版指南中补充了影像学与液体活检的技术进步。

在影像学方面,新版指南补充了超声造影(术中、腹腔镜超声),由于超声造影对微细血流的高敏感性,可用于观察肝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血流变化,如再生结节、低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及早期肝癌等,还可用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以及肝内结节的演变监测。

术中超声和腹腔镜超声在肝外手术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能够帮助发现隐匿性微小病灶,判断手术切除范围和切缘情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融合患者临床信息和肿瘤影像信息,建立肝癌智能预测模型,可以精准预测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为临床选择消融或手术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新版指南还引入了亚厘米肝癌(scHCC)的概念,定义为直径<1.0cm 的肝癌。

根据文献报道,scHCC局部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98.5%,明显高于直径1.0〜2.0cm的小肝癌(5年生存率为89.5%)O液体活检技术,如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循环游离microRNA等,近年来在肿瘤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展现出重要价值。

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观察

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观察

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观察作者:于建伟张丽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31期【摘要】目的探讨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50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于TACE术后5 d口服索拉菲尼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行TACE术。

在治疗4~6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3个月后进行生话质量评价,TACE术前1周及术后2周进行血清VEGF水平检测,并全程监测毒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2%,疾病控制率84%,生活质量改善率80%,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TACE;索拉非尼;中晚期肝细胞癌作者单位:264300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外二科原发性肝癌(PL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而肝细胞癌(HCC)占原发性肝癌的[1]。

虽然手术切除是治疗HCC的最佳方法,但由于HCC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因失去最佳手术时机而只能接受非手术治疗。

目前HCC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是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2],但TACE治疗后由于局部缺血、缺氧促进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活化,使肿瘤易于复发、转移。

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具有阻断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双重抗肿瘤作用,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线用药[3]。

综合ACTE与索拉菲尼的协同增效作用,我院选用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癌。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中晚期HCC癌患者50例,所有病例按照EASL标准[4],诊断为中晚期肝细胞癌TNM Ⅲ期13例,Ⅳ期37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试验组以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

试验组男21例,女4例;平均45.3岁;TNMⅢ期7例,Ⅳ期18例;对照组男20例,女5例;平均45.3岁;TNM Ⅲ期6例,Ⅳ期19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虽然肝癌的治疗方法多样,但原发性肝癌的复发和进展仍然是一大挑战。

经过TAC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后,一些患者会出现肝癌的复发和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相关因素以及可能的机制。

根据相关研究,一些影响肝癌TACE术后复发和进展的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以及肝功能和病理特征等因素。

肿瘤的大小和数量越大,复发和进展的风险越高。

肿瘤的位置也会影响TACE术后的疗效,一些位置难以通过经肝动脉进行栓塞治疗。

肝功能状态也是重要的预测指标,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复发和进展。

关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可能机制有多种解释。

一种可能是手术过程中未完全栓塞肿瘤血供的部分,导致未被治疗的肿瘤继续生长。

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也可能是复发和进展的原因。

近年来,一些研究还发现肿瘤干细胞在肝癌的复发和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肿瘤干细胞是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能够逃避传统治疗的杀伤作用而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进展。

针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介入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但适应症有限。

射频消融适用于小肿瘤和无法耐受手术切除的患者。

介入治疗包括TACE和TAE(经肝动脉栓塞)等方法,可以减轻肿瘤的血供和缩小肿瘤的体积。

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生长信号通路以及肿瘤干细胞的活性,来达到延缓肿瘤复发和进展的目的。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特征和肝功能状态等,其可能的机制包括残留肿瘤血供、肿瘤微环境的改变以及肿瘤干细胞的活性等。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手术切除、射频消融、介入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这些治疗策略的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TACE联合靶向免疫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

TACE联合靶向免疫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

TACE联合靶向免疫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TACE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靶向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关注。

TACE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将化疗药物注入肝动脉,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部位,达到局部治疗的效果。

然而,TACE单独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因为肿瘤细胞往往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同时也会激活免疫逃逸机制,使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肿瘤细胞。

靶向免疫治疗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抗PD-1/PD-L1抗体和CTLA-4抗体是目前最常用的靶向免疫治疗药物,具有疗效显著的优势。

TACE联合靶向免疫治疗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TACE可以减少肿瘤的负荷,使免疫治疗更容易达到有效浓度;另一方面,TACE还可以通过释放肿瘤相关抗原和促炎因子,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近期的临床研究表明,TACE联合靶向免疫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项研究显示,TACE联合PD-1抗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缩小率,且不良反应可控。

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TACE联合靶向免疫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应答,增加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此外,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研究也为TACE联合靶向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一些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的PD-L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高表达PD-L1的患者对PD-1抗体的治疗反应更好。

另外,循环肿瘤DNA中的突变负荷和T细胞克隆性也与治疗效果有关,可以作为预测患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综上所述,TACE联合。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原发性肝癌约占所有肝癌的85%至90%,是肝细胞癌、胆管上皮癌和混合型肝细胞胆管上皮癌等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

TACE(经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是肝细胞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可通过局部栓塞来抑制肿瘤生长。

但是,TACE术后患者肝癌的复发和进展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描述TACE术后肝癌复发和进展的情况,并探讨可能的风险因素。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TACE术后肝癌的复发和进展是常见的情况。

研究表明,TACE在肝癌的治疗中的有效率在35%至70%之间,其中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TACE难以控制的复发和进展。

其次,已有研究证明TACE术后肝癌的复发和进展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一些因素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例如,患者的肝功能、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因素与肝癌的复发和进展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这些因素。

此外,肝内胆管侵犯和血管侵犯也是肝癌复发和进展的高危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在TACE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

最后,有一些研究提出了其他可能的风险因素,例如肝内感染、肝功能损害(特别是肝硬化)和免疫功能低下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增加肝癌复发和进展的风险,但仍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它们是否真正相关。

总之,肝癌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恶性肿瘤,尽管TACE是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术后复发和进展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

我们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肝功能、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因素,并重视肝内胆管侵犯和血管侵犯等高危因素。

同时,更多研究需要开展,以确定其他风险因素并为TACE术后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策略。

基于TACE的肝癌介入综合治疗答案(市二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基于TACE的肝癌介入综合治疗答案(市二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基于TACE的肝癌介入综合治疗(市二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一、原发性肝癌CT及MRI影像征象及鉴别诊断1.肝细胞肝癌影像学的主要征象是()参考答案:快进快出强化2.肝内胆管细胞癌确定的危险因素是()参考答案:慢性胆道炎症3.关于肝腺瘤,下述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肝硬化及AFP升高4.HCC筛查首选影像方法是()参考答案:超声5.原发性肝癌需与以下哪种疾病鉴别()参考答案:以上都是二、《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解读1.油包水乳剂的配制中,碘化油与水溶液体积比为()参考答案:2比12.肝癌介入治疗间隔时间推荐至少()周以上参考答案:33.下列哪项不是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参考答案:肿瘤富血供4.以下哪个不是肝癌TACE的禁忌症()参考答案:肾功能障碍,血肌酐<176.8 μmol/L5.肝癌cTACE中与化疗药物混合的栓塞剂通常指()参考答案:碘化油三、HAIC在晚期肝癌的应用1.高危人群的肝癌筛查周期是()个月参考答案:62.肝癌HAIC术后出现手足麻木,多考虑哪种药物引起的()参考答案:奥沙利铂3.肝癌下列哪种情况()优先考虑HAIC参考答案:多发肝转移瘤4.FOLFOX-HAIC的中位显效时间为()个疗程参考答案:4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HAIC疗效的重要因素()参考答案:穿刺入路的选择四、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1.门静脉癌栓程氏分型的II型是指癌栓侵犯()参考答案:门静脉左支或右支2.与外放疗相比,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优点不包括()参考答案:微创3.肝癌病人一旦出现PVTT,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为()个月?参考答案:2.74.镜下癌栓形成在PVTT中国分型是()参考答案:I0型5.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机制不包括哪项()参考答案:定植五、原发性肝细胞癌局部消融治疗1.下列哪项不属于物理消融治疗()参考答案:PEI2.下列哪项不是肝癌消融治疗的禁忌症()参考答案:肝功能Child-Pugh C级,经护肝治疗可达Child-Pugh B 级者3.肝癌MDT诊疗模式不包括下列哪个临床科室()参考答案:临床药学4.下列哪项不是肝癌消融治疗的并发症()参考答案:胰腺炎5.下列关于经皮肝穿刺消融治疗术的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消融治疗完成后应立即复查B超或CT六、肝癌靶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处理策略1.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描述不准确的是()参考答案:不可预期性2.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超过()g时即建议停药参考答案:23.靶向治疗血液系统毒性反应不包括()参考答案:白细胞增多4.以下哪项属于系统治疗()参考答案:靶向治疗5.靶向药物治疗上,需评估患者一般情况,以下哪项不适合靶向治疗()参考答案: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3七、肝脏疾病介入诊断及肝癌综合介入治疗进展1.()是目前我国HCC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参考答案:介入治疗2.TACE术适应证不包括()参考答案: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3.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禁忌证不包括()参考答案:左侧胸腔感染4.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前准备事项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5.TACE术禁忌证是()参考答案:以上都是八、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进展1.如介入治疗后出现脓性或血性物质,需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参考答案:胃黏膜修补类2.呕吐1-2次/d为()参考答案:I度3.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到干扰,属于按照VRS()级参考答案:24.预防介入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措施不包括()参考答案:联合应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5.因恶心而卧床为()参考答案:Ⅲ度九、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心理护理1.常规护理不包括()参考答案:药物治疗2.TACE的绝对禁忌证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3.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不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4.TACE围手术期管理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认知护理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十、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1.以下对索拉非尼的认识,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是单一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以下哪项是肝癌的系统治疗手段()参考答案:分子靶向治疗3.()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可作为二线用药参考答案:瑞戈非尼4.在2018年ASCO中,首曝了一项()联合K药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的患者(含初治及索拉菲尼耐药),有效率在35%以上,疾病控制率为100%参考答案:乐伐替尼5.以下哪项是索拉非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参考答案:皮肤病十一、肝癌肝切除技术的最新进展1.肝癌患者实施肝脏切除术,正常肝实质预留肝体积须大于标准肝体积()参考答案:30%-35%2.东亚地区肝细胞肝癌发病率的上升主要由()导致参考答案:肝炎病毒感染3.以下哪类人群不属于肝细胞肝癌的高危人群()参考答案:<35岁的女性4.大出血,即出血量≥()ml是导致肝切除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参考答案:10005.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是指采用药物或其他技术,使肝实质离断过程时中心静脉压低于()cmH2O,从而减少肝窦渗血及肝静脉出血参考答案:5十二、肝癌的放疗和介入进展1.以下哪项不是肝癌放疗的适应证()参考答案:肝癌伴黄疸或腹水2.以下哪项是肝癌的系统治疗手段()参考答案:分子靶向治疗3.肝癌放射治疗常规剂量分割模式为()参考答案:1.8-2.0Gy/次,5次/周,总剂量50-70Gy4.一般建议肝癌患者第一次介入治疗后()时复查CT和/或MRI、肿瘤相关标志物、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等参考答案:3-6周5.以下哪项不是肝癌介入治疗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如经过1-2次介入治疗后,肿瘤仍继续进展,应考虑换用或联合其它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局部消融和系统治疗以及放疗等十三、《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系统抗肿瘤治疗和介入治疗更新解读1.2022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中提出,()是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疗方法参考答案:系统抗肿瘤治疗和介入治疗2.相较于2019年版,以下哪个方案()是2022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的一线治疗新增的1A类推荐方案参考答案: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类似物3.2022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中,关于系统抗肿瘤治疗要点总结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治疗过程中,不可以应用中医中药4.在介入治疗方面,2022版指南强调了()策略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转化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病人获得根治性切除和长期生存的途径之一,属于肝癌转化治疗方式的有()参考答案:以上都正确十四、肝癌的影像诊断1.肝癌在动态CT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参考答案:速升速降型2.关于肝内胆管癌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发病率居于各类肝癌的首位3.下列哪种改变符合典型肝血管瘤的CT表现()参考答案:病灶周边呈团块状强化并逐渐向中央扩展4.()又称肝硬化结节,内含位置异常的一个或多个门静脉分支的肝细胞结节,周围为纤维间隔或桥形纤维化参考答案:再生结节5.原发性肝癌血管造影的表现不包括()参考答案:供血动脉受压闭塞。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是一种高发率的肿瘤,同时也是一种极具挑战的恶性肿瘤。

肝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肿瘤消融治疗(TACE)等。

TACE术后复发进展也是肝癌患者常见的情况,这对患者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进行探究,以期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策略和更为科学的临床指导。

一、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影响因素(一)肿瘤大小、数量和位置TACE术后复发进展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肿瘤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和位置较为特殊的肿瘤,更容易发生复发和进展。

这些因素都会对TACE术后的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对TACE术后复发进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其肝脏代谢和排泄功能较差,对TACE术后的化疗药物代谢和清除能力较差,这也会对疗效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TACE术后的治疗方案TACE术后复发进展也与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有关。

不同的TACE术后治疗方案对肿瘤的控制效果也会有所差异,这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

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临床表现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肝功能恶化、肿瘤再生、转移和其他并发症等。

肝功能恶化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指标的升高、黄疸等;肿瘤再生主要表现为复发灶的出现和肿瘤负荷的增加;转移主要表现为转移灶的出现和功能损害;其他并发症主要包括胃肠道出血、腹水等。

这些临床表现都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需要及时加以处理。

三、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诊断和监测在临床上,进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诊断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定期的临床复查患者在接受TACE术后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放射学和临床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发现肿瘤复发和进展的情况,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特殊检查的应用对于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患者,有必要应用一些特殊检查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与微环境网络
•肿瘤增殖——微环境平衡失调(免疫细胞、抑癌基因的失活等) •转移——癌细胞释放若干因子(信号),激活含VEGFR1的造血
干细胞(HPCs),释放出VEGF等因子使HPCs先于癌细胞到达靶 器官,营造一个适宜癌细胞转移灶生存及增殖的微环境 • 扩散的肿瘤细胞与特定部位微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可能与器官 本身的特性或一些与细胞移动及黏附相关的蛋白质相关
• bFGF作为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 协同VEGF促进血管生成
0.56 0.40
0.74
N=32
bFGF (ng/mL)
对照组
TACE后3天
TACE后2周
张建峰等.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1):2044-46.
TACE术后
反复TACE——肝纤维化程度加重
Ug/ml
不肝 同纤 时维 间化 的四 测项 定指 (标
胞和炎症细胞、免疫细胞等 • 细胞外基质——各种蛋白、酶、细胞因子(如EGF
、VEGF、FGF、TGF等) • 其他化学分子
协同作用导致肿瘤增殖、侵袭、转移
Hede 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udies highlight importance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J Natl Cancer Inst, 2004, 96(15): 1120-1121
% %
肝硬化CT分级(%)
50.0

42.9


33.9
35.7



16.1
17.9
0 无肝硬化
Ⅰ级
Ⅱ级
0 Ⅲ级
3.5 0 Ⅳ级
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
92.9
患 者
71.4




25.0
7.1 3.6
0
A级
B级
C级
多次TACE≥8次,观察患者首次TACE前,最后一次TACE后1-2个月的肝硬化形态分级、肝功能 Child –Pugh分级;N=56; P< 0.001
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整个过程中信号传导起着关键作用
VEGFR1-positive haematopoietic bone marrow progenitors initiate the pre-metastatic niche. Nature, 2005, 438(7069): 820-827
Bone marrow cells in the 'pre-metastatic niche': within bone and beyond. Cancer Metastasis Rev, 2006, 25(4): 521-529
P <0.05 N=8
18.24
11.83
N=8 10.28
单纯手术组
TACE组
单纯手术组
TACE组
PI (%) SPF (%)
肖恩华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624-27.
肿瘤组织缺氧: HIF-1α 水平升高
TACE栓塞 部分微血管
导致
病灶局部急性 缺血、缺氧
诱导
HIF-1α 表达与释放
肝细胞癌微环境中的信号传导
KIT/Flt-3/ RET
Raf
MEK
Ras
细胞凋亡
ERK
细胞核
EGF PDGF
VEGF 增殖 存活
肿瘤细胞
Wilhelm SM, et al. Cancer Res 2004;64:7099–109
旁分泌刺激 PDGF-β
VEGF
PDGFR-β 细胞凋亡
Ras Raf MEK ERK
血管生成:VEGF阳性表达,MVD值增高
• 与VEGF阴性表达患者相比,VEGF阳性患者的微血管密度 (MVD)升高
55.78
P <0.01 N=63
30.00
MVD
VEGF阴性组
VEGF阳性组
Wang B, et al. Acta Radiol.2008;49(5):523-9.
TACE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升高
128.42
P <0.05 N=40
87.41
血清VEGF (pg/ml)
TACE前
TACE后
丁罡等.实用癌症杂志.2010;25(5):464-66.
TACE后VEGF升高,肿瘤血管迅速增长
TACE治疗 肿瘤缺氧 释放HIF-1α因子 引起VEGF升高 残余肿瘤血管迅速增长
Carmeliet P, et al. Nature.2000;407(6801):249-57.
*
**
N=20 *P<0.05,与TACE术前比较
** P<0.01,与TACE术前比较
*
**
** *

*
**
TACE术前
TACE间隔:1个月
第1次TACE 术后1个月
第2次TACE 术后1个月
第3次TACE 术后1个月
孔健等.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7):414-17.
反复TACE——更多肝功能损伤
TACE组 N=21
6.15000
单纯手术组 N=42
于继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9):1157-59.
细胞增殖:增殖指数(PI)、S期细胞比率(SPF)下降
• TACE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其影响因素:
– 化疗药物对DN19.03
TACE术后肝癌微环境的改变 与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管生
目录
• 肝癌微环境简介 • TACE术后肝癌微环境的一些变化 • 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HCC的理论依据 • 首次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HCC的意义
肝癌微环境
肝癌的微环境——复杂的综合系统 • 细胞——肿瘤实质细胞、TAF、HSC、肝窦内皮细
570.64
N=40
HIF-1α
154.94
198.62
术前1天
与对照组相比 P=0.000
术后1天
术后1周
与TACE术前1天比较 与TACE术前1天比较
P=0.000
P=0.027
贾中芝等.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2):117-20.
血管生成:VEGF水平升高
• TACE后肿瘤微环境缺氧加重而发生紊乱,导致HIF1-α上调,继 而引起VEGF上调以及肿瘤血管生成增加
VEGFR-2
细胞核
Angiogenesis
内皮细胞或周细胞
肝癌发生微环境、靶向干预后的变化?
肝癌TACE后局部微环境的变化!
细胞凋亡:凋亡指数(AI)升高
• TACE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基因表达升高, 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下降,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82.6143
P <0.01
细胞凋亡指数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