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形象

【复习目标】

1.构建鉴赏诗歌形象的必备知识体系。

2.把握鉴赏诗歌中各类形象考查方式.方法技巧。

3.掌握诗歌各类形象题型的答题步骤并活学活用。

一、专题解读

诗歌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其特征,品味其内涵,探寻其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进而理解作者融注在特定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形象分类:

1.人物形象:①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②诗人形象,即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景物形象(包括画面.意象和意境):诗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如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意象)。

3.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的能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多为咏物诗)

二、必备知识梳理

(一)思维导图(诗歌形象和情感密不可分)

(二)常见意象内涵:

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

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古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例诗: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柳絮.杨花: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孤雁(孤鸿.断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咏蝉诗“三绝”: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

羌笛: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如李煜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辛弃疾”,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三)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雄浑壮阔寥廓壮美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清新明丽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萧瑟凄凉

三、关键能力分解

分析诗歌形象的关键能力主要是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储备,紧扣诗歌内容鉴赏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从以下几个角度分鉴赏分析诗歌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抒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等等。因此,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无论是诗人形象,还是诗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乃至意境意象,都要结合诗歌的背景,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

2.分析描写,抓住特征。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人.事.物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既可以正面渲染,也可以侧面烘托。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都必须准确地抓住形象的特征,以此来体会形象的内在品质。因此,在阅读鉴赏诗歌.分析诗歌形象时,要注意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其特征。

3立足意象,聚焦对应。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有着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如:梧桐芭蕉常用来表达凄凉悲伤.离情别绪.孤独忧伤等情感。

4.体察意图,合理联想。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的身世际遇,展开联想;有些事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象定位,如松柏.寒梅.孤鸿等,这也为我们分析形象提供了依据。

【典型例题解析】

1.(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问: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答题思路:

第一步:品读诗句,结合对苏轼的了解(知人论世)概括出形象特点;乐观.旷达,洒脱。

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即从诗句中找“特点”的依据。首联诗人化用王勃的诗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诗句传达的感情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象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襟,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

组织答案:①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②诗歌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从而表现了苏轼性格特点。

总结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

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2.(2012山东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