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说课稿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抚顺市第十五中学的数学教师赖涛,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从不同方向看》。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分两课时,我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对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设计说明四个方面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而“能由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是空间观念的重要方面。本节课恰恰是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从中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关系,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为学习投影和视图打下基础。

2、教材处理: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对三维几何图形的较低层次的想象能力,正处于空间观念的发展时期,所以本节课我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掌握三视图的概念,从先动手再思考,逐步过渡到先想象再动手,发展其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创设了多种生活中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观察、体验、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地组织教学,并充分考虑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用诗导入,力求在课堂中体现艺术性和人文性,以达到三个维度的目标。

3、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七年级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已有了一定的观察、鉴别、分析能力,他们能将简单的物体抽象成简单的几何图形,能根据直觉用笔画出自己的感觉,而且乐于参与活动。

重点:会识别简单的三视图,在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加强与合作交流,发展空间观念。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对三维几何图形的想象能力还很低,所以

难点:能画出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二、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图形,能识别简单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帮助学生感知和体验空

间与图形的现实意义,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化中发展空间观念,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一般能力的发展,能在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实践,观察是得到知识的重要途径的道理。从观察几何体拓展到从多角度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人文教育。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拓展与探究、反思与作业五个环节。另外,根据每个环节的内容又设置了两个小的环节,以便学生更好的完成本环节的学习任务。

1、创设情景

我设计了两个情景,情景一:多媒体展示庐山的美景,配以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让学生在从不同的侧面感受庐山美的同时感受诗中所隐含的数学知识《从不同方向看》。意在突出数学与现实世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并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好奇心,使学生初步形象的感知从不同方向看一物体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情景二:游戏:你看到了什么?改变用书中看图想象的做法,把实物摆放在桌上盖上布,让学生在不同方向站好后再揭开,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感知从不同方向看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2、建立模型

(1)通过游戏我提出质疑,是不是他们有人看错了?学生思考回答,并用生活中的实例或到讲台前实验的方法来尝试说明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并可能升华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评价一个人或事,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2)把讲台上的物品换成三个几何体,让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方向看会看到什么?然后与同伴交流,随后我给出了五幅图片,让学生说出哪一副是刚刚自己描述出来的,你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此时学生可能会对1、2哪个是正视图?这类问题产生质疑,此时要给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发现三视图的概念并发现不同的观察角度同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可能不同。学生在活动中逐步的提高了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的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在尊重他人的见解的同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让学生画出五个木块搭成几何体的三视图,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有了前面学生充分的探讨研究,难点分散了,水到渠成,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理解几何体的三视图并画出正确的图形。

3、解释与应用

在这我设计了三个练习,练习一:“排一排”目的是使学生体会三视图的现实意义;练

习二:“选一选”是让学生感受从空间物体到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让学生学会识别三视图;练习三:“画一画”中有两个几何体,学生可以任选一个你喜欢的画出它的三视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并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拓展与探究

活动一:“你搭我画”同组四人,一人搭,三人选择从不同的方向画,看哪一组画的多,画得好,画得快。目的是让学生在已知正方体个数的情况下想象出各种图形,并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学会画几何体的三视图,在活动中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并从开始的先动手再思考,逐步转化成了先想象,再动手。

活动二:“智慧大比拼”学生通过想象猜测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结论,并能用实物验证自己的结果和用简单的说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使知识内化、升华。

5、反思与作业

请学生谈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并整理自己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回味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给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的机会,这也是给教者本身一个反思提高的机会。

分层次留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有收获和进步。

四、设计说明

这节课从内容上我着重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在形式上突出知识的体验过程;在手段上突出多样化和直观化,例如: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法、讨论交流等多种手段;评价突出过程化和多样化。

教师、学生活动的这两条主线分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交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的发展,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化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实新课程标准,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