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2 “混合式学习”背后的教学理念
• • • •
对理解“学”与“教”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少教多学”
2.1 对理解“学”与“教”
• “學”字解读 • “学”:
– 心理学:相对持久的变化 – 传播学:接受信息 – 人类学: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學
• “教”:
– 引起、维持、促进学习的所有行为。 – 分为:主教行为、辅教行为、管理行为
– blending-learning – blended-learning
• 类似的概念有:统整课程
– Integrating curriculum – integrated curriculum
1 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
– 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CAI→CAL→IITC(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
2.3 何谓“以学定教”
• “以学定教”的两种理解:
– 1)“学”即“学生”,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等) – 2)“学”即“学习情况”,反映的是一种行为(以学 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的行为)
2.4 何谓 “少教多学”
• “少教多学”:少教能多学吗?
– 教学层面上:教的行为(时间)少一点,学的行为 (时间)多一点 – 课程层面上:教的素材(内容)少一点,学的结果多 一点、深一点、丰富一点
2.2 何谓“先学后教”
• 第一层含义:从研究、思考、设计的角度来看
– 先考虑学生、后考虑教师 – 先考虑学习、后考虑教授 – 在研究“学”的基础上设计专业的“教”
• 第二层含义:从实践行为的实施(操作)的角度 来看
– 学生先“学习”,经过“评价”以后,再决定并实施 具体的“教授”(不一定是“教授”,也可能只要 “(组织)管理”、“(动机)激发”等即可)
– 教师是个教练、导游 – 当学生的学习发生困难时(不想学、不会学、学不会 等),教师的教授(指导)才介入
• 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悟中学是主动学习的 主要方式(图:学习金字塔) • “教师教了”不等于“学生学了”,“学生学了” 不等于“学生学会了”。
3 “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 在线学习(“先学”)的教学设计
• 混合式学习(B-learning)其实就是IITC • 它强调的是学习环境的混合:线上、线下相混合 的学习环境(类似于O2O模式) • 至于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传统学 习早已强调; • 而关于学习资源的混合,E-learning也早已强调。
1 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 其实,它就是“常态”的人类学习。 • 实践中的学习原本就是混合的。 • 它是所有学习、课程、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 整合。 • 它是学习方式的“返朴归真”:
“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设计
讨论的问题
• 如何理解“混合式学习”? • 如何从课程与教学论视角来解读? • 如何设计可能有效?
场景一:上次课结束部分
• 课外学习任务:阅读或观看以下材料
– 杨丹:混合式学习和翻转课堂是在线教育的未来趋势( http://edu.ce.cn/zg/201311/19/t20131119_1216365.shtml) –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中国 电化教育》2004年3期( http://www.etc.edu.cn/academist/hkk/blending.htm) – 钟启泉:“微课”的诱惑与反诱惑,《内蒙古教育》 2015年25期 (http://hzxs.qsng.cn/zygx/459467.htm)
• 线下学习(“后教”/面授)的教学设计
3.1 在线学习的教学设计
• 在线学习平台
设计的四要素 • 目标 • 内容 • 实施 • 评价
– 理念层面上:少考虑教,多考虑学,赋予学生学习的
权力和责任
2.5 为什么要这么做
• 有效性
– 什么情况下直接“教”? –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 什么情况下先“学”后“教”? –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 ——此问题留待大家来解答并实践证明
• 必要性
– “恢复”学生学习的权力和责任 – “先学后教”才真正体现了教学的专业性—— 激发、维持、促进学习
• 教学专业的领地在哪里? • 教学作为一种完整的专业实践是怎样的?
教学专业的领地在哪里?
学
学习者原有 的经验与知 识
经历学习的 过程
促 进
形成新的经 验与知识
教
设计专业 的方案
实施促进 学习的方 案
检测是否 习得或学 会
教学:一种完整的专业实践
教了 • 怎么教 学了 • 怎么学 学会了 • 何以学会
• 教案
•导学案
• 学案
•导学案
• 学历案 加工信息 自我转换
发送信息 人际转换
接收信息
• 学习=学+习 • 真学习需要经历两次信息转换:教—学—学会。 • 教学专业主要体现在帮助学习者实现第二次信息转换。
3 为什么可以“先学后教”பைடு நூலகம் ——学生自己会“学”吗?
• 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是与生 俱来的本能+(和)后天习得的(学力)。 • 学习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亲历亲为的事情,学习的 责任在学生,他人(教师、家长等)不能代劳。 • 教师的责任在于引起、维持与促进学习
• 思考:“‘元芳’ ,你怎么看? ”
– 提示:可以从 “‘混合式学习’ 不是什么,是什么”来思考。
• 在线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场景二:现在
• 我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 “混合式学习”背后的课程与教学理念
• “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1 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 传统学习(T-L)→E-learning→B-learning • 传统学习(T-L) + E-learning = B-learning • 混合式学习(B-learning):
– 学习是人的本能 – 学习无处不在 – “自然”学习状态→传统的时空限制的课堂教学状态 →有指导的“生态”学习状态
1 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不是 在描述一种新的学习概念
是 在描述学习的原本(自然)样态
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或 课程与教学的理念 教学模式) 仅指线上线下的混合
· · · · · ·
在一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利用一切 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来学习
2 “混合式学习”背后的教学理念
• • • •
对理解“学”与“教”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少教多学”
2.1 对理解“学”与“教”
• “學”字解读 • “学”:
– 心理学:相对持久的变化 – 传播学:接受信息 – 人类学: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學
• “教”:
– 引起、维持、促进学习的所有行为。 – 分为:主教行为、辅教行为、管理行为
– blending-learning – blended-learning
• 类似的概念有:统整课程
– Integrating curriculum – integrated curriculum
1 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
– 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CAI→CAL→IITC(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
2.3 何谓“以学定教”
• “以学定教”的两种理解:
– 1)“学”即“学生”,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等) – 2)“学”即“学习情况”,反映的是一种行为(以学 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的行为)
2.4 何谓 “少教多学”
• “少教多学”:少教能多学吗?
– 教学层面上:教的行为(时间)少一点,学的行为 (时间)多一点 – 课程层面上:教的素材(内容)少一点,学的结果多 一点、深一点、丰富一点
2.2 何谓“先学后教”
• 第一层含义:从研究、思考、设计的角度来看
– 先考虑学生、后考虑教师 – 先考虑学习、后考虑教授 – 在研究“学”的基础上设计专业的“教”
• 第二层含义:从实践行为的实施(操作)的角度 来看
– 学生先“学习”,经过“评价”以后,再决定并实施 具体的“教授”(不一定是“教授”,也可能只要 “(组织)管理”、“(动机)激发”等即可)
– 教师是个教练、导游 – 当学生的学习发生困难时(不想学、不会学、学不会 等),教师的教授(指导)才介入
• 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悟中学是主动学习的 主要方式(图:学习金字塔) • “教师教了”不等于“学生学了”,“学生学了” 不等于“学生学会了”。
3 “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 在线学习(“先学”)的教学设计
• 混合式学习(B-learning)其实就是IITC • 它强调的是学习环境的混合:线上、线下相混合 的学习环境(类似于O2O模式) • 至于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传统学 习早已强调; • 而关于学习资源的混合,E-learning也早已强调。
1 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 其实,它就是“常态”的人类学习。 • 实践中的学习原本就是混合的。 • 它是所有学习、课程、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 整合。 • 它是学习方式的“返朴归真”:
“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设计
讨论的问题
• 如何理解“混合式学习”? • 如何从课程与教学论视角来解读? • 如何设计可能有效?
场景一:上次课结束部分
• 课外学习任务:阅读或观看以下材料
– 杨丹:混合式学习和翻转课堂是在线教育的未来趋势( http://edu.ce.cn/zg/201311/19/t20131119_1216365.shtml) –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中国 电化教育》2004年3期( http://www.etc.edu.cn/academist/hkk/blending.htm) – 钟启泉:“微课”的诱惑与反诱惑,《内蒙古教育》 2015年25期 (http://hzxs.qsng.cn/zygx/459467.htm)
• 线下学习(“后教”/面授)的教学设计
3.1 在线学习的教学设计
• 在线学习平台
设计的四要素 • 目标 • 内容 • 实施 • 评价
– 理念层面上:少考虑教,多考虑学,赋予学生学习的
权力和责任
2.5 为什么要这么做
• 有效性
– 什么情况下直接“教”? –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 什么情况下先“学”后“教”? –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 ——此问题留待大家来解答并实践证明
• 必要性
– “恢复”学生学习的权力和责任 – “先学后教”才真正体现了教学的专业性—— 激发、维持、促进学习
• 教学专业的领地在哪里? • 教学作为一种完整的专业实践是怎样的?
教学专业的领地在哪里?
学
学习者原有 的经验与知 识
经历学习的 过程
促 进
形成新的经 验与知识
教
设计专业 的方案
实施促进 学习的方 案
检测是否 习得或学 会
教学:一种完整的专业实践
教了 • 怎么教 学了 • 怎么学 学会了 • 何以学会
• 教案
•导学案
• 学案
•导学案
• 学历案 加工信息 自我转换
发送信息 人际转换
接收信息
• 学习=学+习 • 真学习需要经历两次信息转换:教—学—学会。 • 教学专业主要体现在帮助学习者实现第二次信息转换。
3 为什么可以“先学后教”பைடு நூலகம் ——学生自己会“学”吗?
• 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是与生 俱来的本能+(和)后天习得的(学力)。 • 学习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亲历亲为的事情,学习的 责任在学生,他人(教师、家长等)不能代劳。 • 教师的责任在于引起、维持与促进学习
• 思考:“‘元芳’ ,你怎么看? ”
– 提示:可以从 “‘混合式学习’ 不是什么,是什么”来思考。
• 在线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场景二:现在
• 我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 “混合式学习”背后的课程与教学理念
• “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1 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 传统学习(T-L)→E-learning→B-learning • 传统学习(T-L) + E-learning = B-learning • 混合式学习(B-learning):
– 学习是人的本能 – 学习无处不在 – “自然”学习状态→传统的时空限制的课堂教学状态 →有指导的“生态”学习状态
1 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不是 在描述一种新的学习概念
是 在描述学习的原本(自然)样态
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或 课程与教学的理念 教学模式) 仅指线上线下的混合
· · · · · ·
在一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利用一切 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