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药开3-1制备工艺
中药新药开发流程和周期
中药新药开发流程和周期新药申请从研发到生产上市,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获批,而这几年的医药市场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因素非常之大,因此可以说,新药研发是一项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不可预测因素多的系统工程,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一般药品研发的大致流程及相应花费时间如下:立项(4-6月)→临床前研究(18—36月)→CDE待批临床(大约1年)→临床试验(3年左右)→CDE待批生产(1年—n年)→批文生产转移(约6个月)总计:至少8年以上注:CDE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英文缩写,其职能主要对新药、仿制药、补充申请等进行审评.具体如下:1、立项:简单的说在确定开发某品种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对市场,流行病学,技术,疗效和安全,知识产权,成品成本,国家政策,企业自身条件等方面的考察,来确定研发品种或治疗某类疾病药物上市后的市场潜力,从而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品种.一般需要几个月时间来立项。
立项决定了该品种的将来市场,因此立项至关重要。
2、临床前研究:一般对于中药品种的研发流程如下:小试产品→初步药效筛选→化学成分研究→处方、药效筛选→药理毒理→药剂工艺制备研究→质量标准→中试放大→稳定性实验→资料整理报批由于这个过程是从发现药用原料的潜在价值到确认其开发价值的过程(成药性研究),需要对要用原料做大量的多学科基础研究,这个过程需要1-2年;进入工艺制剂、质量标准和稳定性试验,即使最简单的品种一般也需要12—24月研究过程;因此基本都需要24个月到36个月时间研究.该阶段可能影响时间的关键在于原料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效学研究,不确定因素较多,是否顺利决定了时间的长短。
药物临床前研发,一定要研究透彻,不仅利于申报后尽可能少的发补资料甚至不发补,尽快获批,更有利于将来获批后顺利生产上市。
3、CDE待批临床: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省局30日内完成资料的形式审查,注册现场核查等,但可能由于补充资料等等事宜,往往时间会超过30天。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的医学文化遗产之一,在保健、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发展中药资源,中药新药的制备工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主要涉及到中药化学、药剂学、制药工艺学等多个领域。
其目的是通过对中药材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等工艺步骤,获得有效成分,并通过适当的药剂学方法,将其制成具有良好药效和安全性的中药新药。
1.中药材的选择和采集:中药材的选择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首要环节。
通过对中药材的药效和化学成分的研究,选择适合制备中药新药的中药材。
2.提取工艺的研究:提取是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核心环节。
通过适当的提取工艺,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并分离出来。
提取的工艺参数包括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温度等。
3.分离和纯化工艺的研究:提取得到的药液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因此需要通过分离和纯化工艺的研究,将其与其他组分分离开来,并得到纯度较高的目标成分。
4.药剂学研究:药剂学研究是中药新药制备的重要环节。
通过药剂学研究,确定中药新药的配伍和剂型,包括制备中药颗粒、胶囊、丸剂等。
5.质量控制的研究:中药新药的质量控制是中药制备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保证中药新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研究对于提高中药疗效、发展中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研究,可以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得到利用,提高中药的疗效和稳定性。
同时,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研究还可以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中药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化学、药剂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需要加强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中药新药制备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中药新药的发展和应用。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1.02•【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37号•【施行日期】2020.11.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37号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见附件)。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0年11月2日附件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中药新药研究是一项涉及药学、药理毒理、临床等多学科研究的系统工程。
药学研究主要包括处方药味及其质量、剂型、生产工艺、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稳定性等研究内容。
中药新药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中药特点、新药研发的一般规律及不同研究阶段的主要目的,开展针对性研究,落实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中药传承与创新,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中药新药申请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前、申请上市许可及上市后研究各阶段需要完成的药学主要研究内容提出基本要求,为中药新药研究提供参考。
对于具体产品不必拘泥于本指导原则提出的分阶段要求,应根据产品特点,科学合理安排研究内容。
二、一般原则(一)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中药新药药学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尊重传统经验和临床实践,鼓励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创新。
(二)符合中药特点及研发规律应根据中药的特点及新药研发的一般规律,充分认识中药的复杂性、新药研发的渐进性及不同阶段的主要研究目的,分阶段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体现质量源于设计理念,注重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提高新药的研发质量和效率,促进中药传承和创新发展。
中药新药开3-1制备工艺(前处理提取纯化幻灯片
• 药材的炮制与加工 • 依据:方剂对药性要求、药材质地和特性、不同提取方法 • 净制:去除非药用杂质,“净药材〞 • 切制:鲜切、软化切〔防成分损失〕;片段丝块 • 炮炙: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 粉碎:粉碎度及依据、出粉率
23
黄芪片
牛膝段
陈皮丝
大黄块 24
中药炮制特色
•。
16
1〕药材、饮片法定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药典、部标〕、地标、炮制标准 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草药汇编、收载于药典或部颁附
录中只有药材来源的不能作为法定标准 地标药材,建议提供复印件及检验报告 药材自检时应全检 仿制药所用药材标准问题
17
2〕提取物和有效成分法定标准 仅有国家药品标准 附于制剂标准后的提取物标准只能作为该制剂使用 应做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查,因多数制备使用了有机溶剂
25
粉碎
• 确定粉碎药物
– 龟板等质地坚硬者为提取而粉碎; – 西洋参等贵重药材为直接入药粉碎成细粉; – 山药等含淀粉量多者为直接入药粉碎成细粉,兼作赋
剂型:临床适应性、质量稳定行、生产可行性
成
方法
型
辅料的种类、用量、用法
10
造型工艺条件
3、包装选择 4、中试
内包装容器的材料、结构、形状、规格
标签设计
说明书拟订
制备临床实验用药及各种考核样品3~5批以上 考核、修改工艺 配套设备 初步核算成本
5、临床实验用药品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
6、生产用制备方法
性) • 如解表药不提挥发油;小试工艺直接生产,收率不稳定
4
联结中医中药之桥梁
去粗取精
增效减毒
控速控量
内服外用
5
新药审批办法(1999)-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号]
新药审批办法(1999)正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号)《新药审批办法》于1999年3月12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本办法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局长:郑筱萸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药审批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的规定,为规范新药的研制,加强新药的审批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第三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新药审批工作。
新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方可进行临床研究或生产上市。
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新药研究、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监督及审批管理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国家鼓励研究创制新药。
第二章新药的分类第六条新药按审批管理的要求分以下几类:一、中药第一类:1.中药材的人工制成品。
2.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3.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4.复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第二类:1.中药注射剂。
2.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3.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4.中药材以人工方法在动物体内的制取物及其制剂。
5.复方中提取的有效部位群。
第三类:1.新的中药复方制剂。
2.以中药疗效为主的中药和化学药品的复方制剂。
3.从国外引种或引进养殖的习用进口药材及其制剂。
第四类:1.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国内异地引种或野生变家养的动植物药材。
第五类:增加新主治病证的药品。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原则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原则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青睐。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中药的认知不断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发和制备工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那么,中药新药的制备工艺原则是什么呢?一、整体质量控制原则中药新药制备工艺原则的第一条是整体质量控制原则。
中药新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各环节的质量,包括原材料的选取、制备工艺的设计、加工过程的控制等。
在中药新药的制备过程中,如果控制不严格,会影响药品的质量和功效,甚至会导致药品的不良反应。
因此,整体质量控制原则是中药新药制备工艺原则的核心原则。
二、药物活性成分保护原则中药的药理作用是由其中的活性成分发挥的。
在中药新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保护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尽量减少其损失和变性。
具体方法有:采用合适的原料、开发适当的工艺、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时间等。
保护药物活性成分是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安全性与有效性原则中药新药的制备不仅要考虑其药理作用,还要考虑其安全性与有效性。
这就要求在中药新药的制备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控制质量,以确保其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中药新药制备工艺中,安全性与有效性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四、稳定性和一致性原则中药新药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药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其中,稳定性是指经过一定时期的贮存或存在于特定环境下,药品能够保持其原有的质量、效能和稳定性。
一致性则是指在不同批次制备过程中,药品能够保持相同的品质和效能。
因此,在中药新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总之,中药新药制备工艺原则包括整体质量控制原则、药物活性成分保护原则、安全性与有效性原则,以及稳定性和一致性原则。
这些原则在中药新药制备过程中都是必须遵循的。
制药企业需要根据药品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备工艺,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功效。
同时,政府和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中药新药的制备工艺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从而为人们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
中药新药分类、研制程序及有关要求
中药新药分类、研制程序及有关要求扬州大学张传力中药学1. 中药新药研发分类一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5)新的复方制剂;(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二类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三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四类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五类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六类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2. 研制步异和审批程序2.1. 新药选题选题为关键环节,如选题不当,不但风险大,成功率低,即使研制成功,市场“寿命”也很短。
选题应根据中医药学术特点、优势和国内外医药市场需求信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及功能紊乱性、免疫性疾病,从传统古方、名医验方、民间验方和科研方等方面选方,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强调创新和应用。
凡无特色、属低水平重复或毒副作用严重者不宜开发研制。
可请有关专家咨询论证和进行预实验,然后定方立题。
2.2. 临床前研究新药研究题目确定后,根据新药类别规定进行临床前研究,包括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药理、毒理研究等。
临床前研究结束后,打印各项申报资料,准备上报申请临床研究。
2.3. 临庆研究的审批研制单位将完整的申报资料连同样品报省卫生厅药政处,填写新药临床研究申请表。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中药新药的制备工艺技术研究是中药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新药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提取和提炼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保持其药效的稳定性和活性。
首先,在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通常会选择最适宜的提取方法。
不同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和特性各不相同,因此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对于获得高纯度和高产率的药材提取物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浸提取、超声波提取、酒精提取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取到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药效。
其次,在药材提取后,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和浓缩。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溶剂沉淀、凝胶过滤和柱层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去除提取物中的杂质,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量。
然后,通过蒸发、浓缩和喷雾干燥等方法,将提取物转化为粉末或颗粒状,以便后续的制剂加工和质量控制。
另外,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还需要考虑制剂的选用和加工工艺的优化。
制剂选择是指将药材提取物加工成适合临床使用的制剂,如片剂、胶囊、膏剂等。
不同的制剂有不同的特点,对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存储性能等均有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制剂是保证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一步。
最后,在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中,需要对整个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
研究人员可以借助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辐射、高效液相色谱等,来改善药物提取和制剂加工工艺的效果。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可以提高中药新药的制备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推动中药研究的发展。
总之,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涉及到提取方法的选择、纯化和浓缩技术的应用、制剂的选用与加工工艺的改进等方面。
通过研究,可以优化制备工艺,提高中药新药的质量和疗效,为中药研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是一项复杂且不断推动中药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中药的认可度提高,研究和开发中药新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解读
·标准·规范·指南·DOI:10.13935/j.cnki.sjzx.201239作者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22通信作者:马秀瞡,Email:maxj@cde.org.cn《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解读顾杰 宋菊 李培 赵巍 刘乐环 马秀瞡【摘要】 为促进中药创新,提高中药研发质量和效率,药品审评中心于2020年11月4日发布《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该指导原则作为总论性文件,是在新药研发的不同阶段对药材、饮片、生产工艺、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等研究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提出要求。
由于产品的具体情况不同,可不必拘泥于本指导原则的分阶段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研究进度和研究内容。
【关键词】 中药新药;各阶段药学研究;指导原则【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InterpretationofTechnicalGuidelineforPharmaceuticalResearchatVariousStagesofModernChineseMedicine(TrialVersion)GUJie,SONGJu,LIPei,ZHAOWei,LIULe-huan,MAXiu-jing(CenterforDrugEvaluation,NationalMedicalProductsAdministration,Beijing100022)【Abstract】 Inordertopromotetheinnov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swellastoimprovethequalityandefficienc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earchanddevelopment,CenterforDrugEvaluationissuedadocumentnamed“TechnicalGuidelineforPharmaceuticalResearchatVariousStagesofNewChineseMedicine(Trialversion)”onNovem ber4,2020.Asageneraldocument,theguidelinesetforthrequirementsfortheresearchgoalsintheresearchofmedicinalherbs,herbalpieces,productiontechnology,qualityresearchandqualitystandardsatdifferentstagesofnewdrugdevelop ment.Becausethespecificconditionsoftheproductsaredifferent,itisnotnecessarytosticktothephasedrequirementsofthisguideline,andrationallyarrangetheresearchprogressandcontent.【Keywords】 NodernChineseMedicine;VariousStagesofPharmaceuticalResearch;Guideline 中药新药研究是一项涉及药学、药理、毒理、临床、统计等多学科研究的系统工程,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特点,有其自身研发规律,是不断探索、逐步深入的研究过程。
【分享】《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
【分享】《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分享】«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songpan 珍宝发贴: 102 积分: 4得票: 0状态:隐身丁当: 97个人资料发短消息2004-11-01 10:38分享到那儿•复制网址新浪微博豆瓣社区腾讯微博快乐网人人网«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名目一、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二、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三、中药新药质量稳固性研究的技术要求四、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用对比品研究的技术要求五、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六、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七、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制备工艺是中药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药制备工艺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对方剂中药物进行方药分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剂型选择、工艺路线设计、工艺技术条件选择和中试等系列研究,并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使制备工艺做到科学、合理、先进、可行,使研制的新药达到安全、有效、可控和稳固。
制备工艺研究应尽可能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以提高中药制剂研究水平。
一、剂型选择剂型是药物使用的必备形式。
中药剂型的选择应依照临床需要、药物性质、用药对象与剂量等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和预试验予以确定。
应充分发挥各类剂型的特点,尽可能选用新剂型,以达到疗效高、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储运、携带、使用方便的目的。
二、提取工艺研究由于中药新药的研制一样以中药材为起始原料,为了达到疗效高、剂量小的要求,除少数情形可直截了当使用药材粉末外,一样药材都需要通过提取。
针对阻碍提取成效的多种因素,可从三方面进行提取工艺研究。
〔一〕药材的鉴定与前处理中药材的鉴定与前处理是保证制剂质量的基础,投料前原药材必须通过鉴定,符合有关规定与处方要求者方能使用。
此外,还应依照方剂对药性的要求,药材质地、特性和不同提取方法的需要,对药材进行净制、切制、炮炙,粉碎等加工处理。
中药新药研究与法规(药学部分)(沈阳药科大学) 第二章 中药新药的分类、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_OK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 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天然药物。
中药和化学药品,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以及中药、天然 药物和化学药品三者组成的复方制剂。
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药材42种。 如黄檗、胡黄连、山茛菪、长果安息香、北 沙参、冬虫夏草、厚朴、喜树、金荞麦、山豆根、 银杏、红豆杉属(所有种)等
22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药用植物21 种
7
(二)药学研究资料(12项)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 9.药材生态环境、生长特征、形态描述、栽培或 培植(培育)技术、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等。 10.药材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药品标准 物质及有关资料。 11.提供植、矿物标本,植物标本应当包括花、 果实、种子等。
8
8. 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
药用菌槐耳17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与被替代药材进行药效学对比的试验资料进行人体耐受性试验以及通过相关制剂进行临床等效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如果代用品为单一成份尚应当提供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第二章 中药新药的分类、 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第一节 中药、天然药物的分类及申报项目
一、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 成分及其制剂。
25
Ⅱ.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研发申报流程及相关材料说明
中药新药研发申报流程及相关申报材料说明一、中药新药的注册分类及说明1.1注册分类中药新药注册按审批管理的要求分以下几类: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仿制药.1.2说明注册分类1-6的品种为新药,注册分类7、8按新药申请程序申报,注册分类9的品种为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二、中药新药的研发及申报流程中药新药的研发申报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选题立项——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申报审批——正式生产,其中,新药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分别列举如下:2.1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一)主要内容: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主要包括制备工艺(中药制剂包括原药材的来源、加工及炮制)、理化性质、纯度、检验方法、处方筛选、剂型、稳定性、质量标准、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研究。
新发现中药材还应包括来源、生态环境、栽培(养殖)技术、采收处理、加工炮制等研究。
(二)注意事项:从事新药安全性研究的实验室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的相应要求,实验动物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要求,以保证各项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2 新药的临床研究(一)主要内容: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Ⅲ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中药新药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3个指导原则的通告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中药新药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3个指导原则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0.10•【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31号•【施行日期】2020.10.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31号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中药新药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3个指导原则的通告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中药新药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附件1)、《中药新药用饮片炮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附件2)、《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附件3)。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0年10月10日附件1中药新药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药材是中药新药研发和生产的源头,其质量是影响中药新药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关键因素。
为完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药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为中药制剂提供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药材,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和风险管控的理念,针对药材生产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质控点,制定本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主要包括药材基原与药用部位、产地、种植养殖、采收与产地加工、包装与贮藏及质量标准等内容,旨在为中药新药用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二、基本原则(一)尊重中医药传统和特色药材质量控制研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尊重中医药传统经验和特色。
药材的适宜产地、生产方式、生长年限、采收时间、产地加工方法及药材的质量评价等应尊重传统经验。
鼓励传承传统经验和技术,鼓励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表征传统质量评价经验和指标。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PPT课件
43
GCP 内容
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知情同意书 伦理委员会
44
GCP 内容
伦理委员会由医药相关专业人员、非医 药专业人员、法律专家及来自其他单位的人 员,至少五人组成,并有不同性别的要求 。
药理毒理研究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主要药效学试验及文献资料。
*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及文献资料。
*急性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长期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 研究和文献资料。
*复方制剂中多种成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验及文献资料。
审批过程。
13
国家政策导向
•
国家鼓励研制新药,对创制的新药
及治疗疑难危重疾病的新药实行加快审
批(艾滋病、癌症等)。
14
药品标准
• 国家药品标准,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制
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 要求,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 册标准和其它药品标准》
注册标准,国家药监局批准给申请人特定 药品标准。
※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40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 主要药效学试验及文献资料。 ※ 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及文献资料。 ※ 急性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 长期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依赖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 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
生产企业必须执行 有待转正
15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
研发部
试验中心
初步功效主治
毒理学研究方案
药效学研究方案
初步工艺研究方案
质量标准研究方案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
5/14
1 准备及预试验阶段
教授论证会确定
蓝韵教授顾问委员会讨论确定
中药学教授
确定工艺研究和标准研究等药学研究计划
药理毒理教授
确定药效学试验方案及毒理学试验方案
7/14
2 正式临床前试验阶段
药学试验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
8/14
2 正式临床前试验阶段
药学试验
药材起源及判定研究 生产工艺研究 工艺验证研究及文件资料 辅料起源及质量标准 化学成份研究试验及文件资料 质量研究及文件资料
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样品及检验汇报书 药品稳定性研究及文件资料 包材及容器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中试生产(三批)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
12/14
3 研究资料整理与申报阶段
资料申报
研发部资料整理后申报手续:
蓝韵教授委员会相关教授审核研究资料、确定上报资料 研究资料上报省局;追踪、协调 省局组织相关教授现场考评 研究资料再整理,正式上报;与国家审评中心协调、沟通,追踪 国家审评中心意见反馈 补充意见上报国家审评中心 审评经过,取得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批件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
9/14
2 正式临床前试验阶段
药效学、毒理学试验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
10/14
2 正式临床前试验阶段
药效学、毒理学试验
主要药效学研究及文件资料生产工艺研究 毒理学试验:急性毒性试验 长久毒性试验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
11/14
3 研究资料整理与申报阶段
资料整理
蓝韵研发部资料详细整理: 药品名称 证实性资料 立题依据与目标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与评价 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临床试验资料 临床试验方案 临床研究者手册 药品注册申请-境内申请人用表
第六章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
第六章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是中药制备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中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
正确的制备工艺可以保证中药的质量和药效,同时还要考虑到生产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中药新药的研究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材的选择和预处理、提取和分离工艺、纯化和结晶工艺等。
下面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药材的选择和预处理是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药材的质量和种类对最终中药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在选择药材时,需要考虑到其活性成分含量、质量稳定性和产量等因素。
预处理工艺包括药材的清洗、破碎等,这些步骤可以提高提取效果和减少杂质的影响。
提取和分离工艺是中药新药制备的核心环节。
提取工艺通常使用溶剂来从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
选择合适的溶剂种类和提取时间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分离工艺则是将提取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常用的方法包括蒸馏、结晶、色谱等。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中药新药。
纯化和结晶工艺是中药新药制备的后续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药新药的纯度和稳定性。
纯化工艺通常使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来去除杂质和不纯物,例如过滤、析出等。
结晶工艺则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溶液浓度来获得中药新药的结晶体,进而提高其稳定性和储存性。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在制备工艺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条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同时还需要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和工艺流程的改进,以提高工艺的可操作性和产品的质量。
总之,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考虑到中药的质量和药效,还需要考虑到生产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工艺优化,才能制备出高质量和高效的中药新药产品。
卫生部关于中药新药保密品种审批事项的补充通知
卫生部关于中药新药保密品种审批事项的补充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3.04.24•【文号】•【施行日期】1993.04.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密正文卫生部关于中药新药保密品种审批事项的补充通知(1993年4月24日)为了更好地实施1992年卫生部下达的“新药审批办法《有关中药部分的修定和补充规定》”第四条第四款:“对确有保密价值的特殊品种,根据需要可由卫生部直接受理组织审批”的规定,现作以下说明:一、确有保密价值的特殊品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发现的有特殊疗效的中药材、稀有贵细中药材的人工制成品及其制剂;2.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新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3.在临床疗效或制备工艺等方面确有独特之处的秘、验方的制剂;4.根据国家保密法已确定密级的中成药又改变剂型的品种;5.对治疗疑难病症有突破性苗头或制备工艺在国内外领先的新制剂。
二、受理审批程序1.凡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药品,申请单位需先填报《中药新药保密申请表》二份,详细阐明其理由和特点,并附有关保密资料,报卫生部药政局。
2.卫生部药政局根据所报资料情况,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作出是否暂定为保密品种受理的答复。
3.对不符合本文要求,不宜作保密品种审理的,仍按一般新药审批程序办理;对同意暂定为保密品种审理的,须按《新药审批办法》及其有关的补充规定报送临床或生产资料,一式15份迳送卫生部药政局。
4.该新药的技术审核,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质量标准由药典会审定;所需要的对照品由申报单位直接提供,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标定和分发。
5.对资料齐全的品种可随时召开专项审评会议,但其会务和经费须由申报单位负责,我部在召开该新药的审评会议时,将邀请申报单位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部药典会、药审办有关人员参加审评。
6.对我部已审核批准的保密品种,在该品种的批件、新药证书和质量标准右上方均注明“保密”二字,质量标准公布时,不予公布有关保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块 24
中药炮制特色
1、降毒:乌头 2、改变或缓和药性(寒热温凉,生地/熟地) 3、增效。如延胡索醋炙,大大提高了镇痛效果。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升降沉浮, 酒炙大黄升提) 5、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一部位的作用(药物归经)
如醋炙入肝、入盐走肾等。 6、便于调剂和制剂,杏仁去皮 7、确保药物洁净,有利于储存保管。 8、有利于服用(矫味),醋炙或酒炙水蛭
方法 设备 工艺条件 半成品质量标准及收率
剂型:临床适应性、质量稳定行、生产可行性
成
方法
型
辅料的种类、用量、用法
10
造型工艺条件
3、包装选择 4、中试
内包装容器的材料、结构、形状、规格
标签设计
说明书拟订
制备临床实验用药及各种考核样品3~5批以上 考核、修改工艺 配套设备 初步核算成本
5、临床实验用药品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
、生产工艺的繁简、产品生产成本等
7
2020/7/10
制备工艺研究的原则
• 中医药特色原则 –保存各药的药性(与功能主治相关的成分) –实现君药的特性(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需要之剂型 –功能与主治为主线贯穿研究过程
• 时代特色原则 –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新剂型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现代化和综合化
8)濒危物种药材应注意来源合法性、符合国家规定 。
说明购货途径,不须提供发票 21
2020/7/1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收载野生药材物 种76种,涉及中药材42种。
虎骨、豹骨、羚羊角、鹿茸、麝香、熊胆、穿山 甲、蟾酥、哈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 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 川贝母、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 、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 、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石斛、阿魏、连 翘、羌活。虎骨、豹骨已被禁用。
3
2020/7/10
制备工艺研究的重要性
• 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新药成败和水平的关键)
质标、药效、毒理、临床研究稳定样品的前提 工艺不合理,会影响新药的疗效(有效性) 工艺不稳定,会影响各项实验的结果(稳定性) 工艺不成熟,会影响新药的正式投产(适用性、经济性 ) 如解表药不提挥发油;小试工艺直接生产,收率不稳定
22
2020/7/10
• 药材的炮制与加工
依据:方剂对药性要求、药材质地和特性、不同提取方法 净制:去除非药用杂质,“净药材” 切制:鲜切、软化切(防成分损失);片段丝块 炮炙:国家标准或地方规范,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粉碎:粉碎度及依据、出粉率
23
2020/7/10
黄芪片
牛膝段
陈皮丝
2020/7/10
。
16
2020/7/10
1)药材、饮片法定标准
• 国家药品标准(药典、部标)、地标、炮制规范 • 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草药汇编、收载于药典或部
颁附录中只有药材来源的不能作为法定标准 • 地标药材,建议提供复印件及检验报告 • 药材自检时应全检 • 仿制药所用药材标准问题
17
2020/7/10
2)提取物和有效成分法定标准 • 仅有国家药品标准 • 附于制剂标准后的提取物标准只能作为该制剂使用 • 应做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查,因多数制备使用了有机 溶剂
6、生产用制备方法
11
2020/7/10
2020/7/10
原料的前处理
• 概念 • 必要性 • 原料的鉴定与检验 • 药材的炮制与加工
13
2020/7/10
• 概念
原料-处方中的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包括 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
前处理-仅指投料前原料的鉴定、检验、炮制与 加工。强调鉴定与检验,是为了确保投料的准确。
2020/7/10
指导原则
• 中药、天然药物原料前处理技术指导原则 • 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纯化技术指导原则 • 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中药、天然药物中试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2
2020/7/10
内容
• 重要性 • 特点、原则和程序 • 前处理 • 提取纯化 • 制剂 • 中试 • 申报资料 • 常见问题
2020/7/10
含竹签虫草 14
• 必要性
鉴定及检验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前 提。(大黄三基源、土大黄)
炮制及加工是中药制剂特色,保证制剂质 量及疗效。
15
2020/7/10
• 原料的鉴定与检验
1.目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料,确保投料准确 ,制剂质量均一
2.依据 应为法定标准 无法定标准,应明确药材基源,制定质标 如有修订,应执行修订后标准
20
2020/7/10
7)毒性药材应提供自检报告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28品种 :
砒石、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 、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 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 、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洋花、雪上一枝蒿、红 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18
2020/7/10
3)多来源中药材一般应固定品种,品种不 同而质量差异较大的药材,必须固定品种, 并提供品种选用依据。(大黄,芥子)
4)药材质量随产地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时, 应固定产地。(中国和法国麻黄)
19
2020/7/10
5)药材质量随采收期不同而明显变化时,( 购买时)应注意采收期。
6)质量标准过于简单,难以满足新药要求, 应自选完善标准(多数为增加含测),作为企 业内控标准。
8
2020/7/10
制备工艺研究的一般程序
1、处方筛选
药味 药味比例 口服剂量
9
2020/7/10
工艺路线(根据剂型、处方、药味性质、工厂技术、设备)
2、
工
艺
筛
选
工
艺
条
件
2020/7/10
前处理
鉴定与检验 炮制与加工
粉碎药物 粉碎程度 粉碎方法 细粉收率
提取
提取 纯化
分离 除杂 浓缩 干燥
提取药物 提取方法 提取溶媒种类、用量 提取工艺条件
4
2020/7/10
联结中医中药之桥梁
去粗取精 增效减毒 控速控量 内服外用
5
2020/7/10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保证
中成药 生产水平
6பைடு நூலகம்
2020/7/10
制备工艺研究的特点
• 系统性:处方组成、原料质量、提取、纯化、浓缩、干燥、剂型 、辅料、制剂、中试、报批临床、报批生成、试生产、生产
• 筛选性:各环节从头至尾的筛选优化 • 全面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原辅料溶剂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