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国家开发银行后转型时代经营与发展研究

国家开发银行后转型时代经营与发展研究

国家开发银行后转型时代经营与发展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国家开发银行在转型时代的经营与发展情况。

首先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历史沿革,然后分析了其转型背景、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

接着探讨了国家开发银行在转型时代面临的挑战。

在总结了国家开发银行转型的启示,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探讨了其在金融业中的地位。

通过对国家开发银行的研究,可以为其提供发展建议,促进其在转型时代的持续发展。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也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国家开发银行,转型时代,经营与发展,历史沿革,转型背景,经营模式,发展战略,挑战,启示,未来发展方向,金融业地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国有大型银行中的一员,其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

作为国家重要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家开发银行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对国家开发银行后转型时代的经营与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国家开发银行在转型时代的经营与发展情况,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揭示其转型的内在动因和发展趋势,为国家开发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国家开发银行的历史沿革、转型背景、经营模式、发展战略以及在转型时代的挑战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国家开发银行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路径,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也可以对国家开发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其在推动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国家开发银行的转型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其在金融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1.3 研究意义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转型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研究国家开发银行后转型时代经营与发展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战略,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谈我国政策性银行战略转型的改革构想(一)

谈我国政策性银行战略转型的改革构想(一)

谈我国政策性银行战略转型的改革构想(一)〔摘要〕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要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吸收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完善政策性金融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本文立足于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分析方法,试图探索一条银行自身如何运作、政府如何支持,才能够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转型政策政策性银行如何发展,完全依靠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看是否存在市场失灵领域和弱势群体,而不能武断地认为“完全商业化”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终的发展方向。

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路径从原理上应该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在市场不足或失灵以及存在弱势群体的领域,不断地动态调整其业务范围,发挥政策性金融的特有功能,为商业性金融的进入创造基础和条件。

本文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和实践:一、对政策性银行进行准确定位政策性银行作为借助国家信用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工具,是进行市场化运作但又不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非营利性金融机构国家信用支持、市场化运作、非盈利性应是新时期政策性银行的三个显著特征。

其一,政策性银行需要国家信用支持。

这是因为政策性银行是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利用国家信用可在国际市场以相当低的成本赢得资金,有利于其政策性业务发展;其二,实行市场化运作,可以避免政策性银行过度依赖财政而导致经营效率低下,并运用市场化方式弥补体制性缺损和政策业务的市场风险,从而增强其应对集中、大额、长期风险的能力,这也是新型政策性银行与传统政策性银行的最大区别;其三,政策性银行经营目标不是盈利最大化,而是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虽同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但实际的作用和承担的任务、面对的对象各不相同,不能搞一刀切的转型,要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因“行”制宜地改革。

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调整现有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

对于国家开发银行,可以考虑建立综合型金融服务体系,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开拓新的开发性金融领域,如中小企业贷款、住房贷款、助学贷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并在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经济发展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后转型时代经营与发展研究

国家开发银行后转型时代经营与发展研究

国家开发银行后转型时代经营与发展研究【摘要】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重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转型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国家开发银行的背景和转型意义入手,探讨了国家开发银行转型的重要举措、经营模式调整,以及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

对国家开发银行在转型时代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转型的影响和结果。

在总结了国家开发银行转型的启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展望。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国家开发银行在转型时代的经营与发展研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国家开发银行、转型、经营、发展、研究、举措、模式、挑战、机遇、战略、影响、结果、启示、新时代、发展方向、展望。

1. 引言1.1 国家开发银行的背景和转型意义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国家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成立于1994年,其主要任务是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国家开发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国家开发银行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和压力。

在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开发性金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

国家开发银行需要进行转型,加快改革步伐,拓展业务领域,提高竞争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国家开发银行的转型意义在于,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从传统发展性金融机构向现代化国际化金融机构的转变。

这不仅有助于满足我国新型经济发展的要求,还能够提升国家开发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家开发银行的转型是必然的选择,也是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需要。

2. 正文2.1 国家开发银行转型的重要举措一、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国家开发银行在转型时代大力推进金融科技的应用,通过建设智能化金融平台提升服务效率,提高风控能力,降低成本。

金融科技的应用将为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更多的创新发展机遇。

二、拓展多元化的业务领域:国家开发银行在转型过程中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包括绿色金融、文化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并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改革问题研究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改革问题研究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改革问题研究目录摘要 (I)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二、文献综述 (2)(一)我国政策性银行概述(二)相关综述与分析(三)总结三、政策性银行 (4)(一)政策性银行概述(二)我国政策性银行主要特征四、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现状 (6)(一)国家开发银行(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中国进出口银行五、国外政策性银行 (10)(一)德国复兴信贷银行(FKW)(二)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J)和韩国产业银行(KDB)(三)德日韩三国政府对各自政策性银行政策支持的集中表现(四)国外政策性银行对我国政策性金融业的启示六、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 (12)(一)内部经营机制不完善(二)资金结构不合理(三)缺乏法律保障(四)资本充足率低(五)金融功能不强,业务范围小(六)债务风险大七、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方向 (15)八、结言 (16)参考文献 (17)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改革问题研究摘要本文研究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现状,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在进行文献综述和研究我国政策性银行后提出当前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内部与外部风险,需要加强管理监控的方面。

通过介绍德日韩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经验,并进行多角度的对比研究,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在发展和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有效地解决方案。

最后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前景进行合理预测。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前景一、绪论(一)研究背景政策性银行,是政府为贯彻各种经济政策而发起成立的融资机构。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政策性银行的资本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且经营时主要考虑国家利益,社会效益,故其在盈利少,社会效益大的公共事业建设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于此,世界范围内的政策性银行体系逐渐形成。

政策性银行资本管理与转型发展

政策性银行资本管理与转型发展

政策性银行资本管理与转型发展政策性银行作为中国特色的金融机构,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和功能不断拓展,对其资本管理和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政策性银行的资本管理政策性银行的资本管理是其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其业务特点的不同,政策性银行的资本管理与商业银行有所不同。

首先,政策性银行的资本结构长期偏向权益类资本,这意味着政策性银行的负债结构需要有足够的匹配性。

其次,政策性银行虽然在特定领域内享有一定垄断地位,但其经营风险依然较高。

因此,政策性银行需要具备稳定的资本基础,以承担其风险。

在资本管理方面,政策性银行还要考虑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支持作用。

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支柱,其资本管理需要兼顾自身经营和支持国家宏观调控的需求。

二、政策性银行的转型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政策性银行需要进行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是指政策性银行要在保持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向多元化发展、高效运营和创新转型。

在多元化领域,政策性银行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与国家重点经济领域和重点工程配套的融资业务,充分发挥其资金运作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高效运营方面,政策性银行要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经营效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降低运营成本。

政策性银行还需要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统一管理,完善信息技术系统,改善客户服务。

在创新发展方面,政策性银行需要紧抓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在金融科技、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方面加大投入,探索创新金融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政策性银行资本管理与转型发展的关系政策性银行的资本管理和转型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资本充足是政策性银行转型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政策性银行要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以促进其转型发展。

同时,政策性银行的转型发展将促进其资本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进而强化其资本管理能力。

从国开行看政策性银行转型

从国开行看政策性银行转型

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企业 “走出去”等经济建设重点领域 和薄弱环节,需要加大开发性金 融支撑力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国家开发银行进行了新一轮 改革。2014年6月26日,银监会 批复国家开发银行住宅金融事业 部成立,全力支持棚户区改造项 目,住宅金融事业部的成立是改 革方向回归开发性金融的标志。 2015年4月12日,国务院再次明 确提出国家开发银行要建设成为 开发性金融机构。至此,国家开 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身 份正式确立。因此,很多专家认 同,此次改革方案的实质是结束 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转型之
“即使在目前国开行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国家对其政策性功能 的需求仍是十分明显,这也说明了政策性银行完全转变为商业银行的时 机还不成熟。因此,坚持政策性的办行方向,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 国家的工作大局,始终把执行政策作为重中之重,这是职责所系、根本 ” 所在,要始终坚持不动摇。
78
现代国企研究 MODERN SOE RESEARCH August, 2017
2008年,国开行的改革总体 实施方案和改革具体实施方案获 批,自此,国开行全面启动市场 化改革。2008年12月,国家开发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运行, 这个里程碑式的时刻,也成为了
我国政策性金融改革新的起点, 更为其他两家农发行和进出口银 行带来了巨大的借鉴意义。
国开行的这第一次改革,得 益于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 作会议,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 宝指出:“按照分类指导、‘一 行一策’的原则,推进政策性银 行改革,首先推进国家开发银行 改革,将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 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行商业化运 作”。本次会议所提出的首先推 进国开行改革,是在详细了解国 开行经营情况,充分分析我国金 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基础上,综合 考虑后审慎提出的经营策略,具

政策性银行转型论文

政策性银行转型论文

政策性银行转型论文原文标题:政策性银行转型方向已定: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未来的政策性银行,不仅要在进出口方面融入国际经济,同时在国际资本流动、收购兼并、资源的互相补充等方面也要发挥重要作用。

”4月2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一次会议上对中国政策性银行未来发展做出的判断,也揭开了政策性银行在新形势下转型方向的谜底—“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

“‘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一方面要从事政策性非盈利业务来弥补‘市场失灵’,另一方面要开展商业性盈利业务来避免‘政府失灵’,使银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如此解释。

而在改革方向确定之后,“现在重要的是如何找到一条合适的转型之路。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贺强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按照央行预定的工作时间表,2006年政策性银行将按“一行一策”的原则,分步制定、实施改革方案。

《中国经济周刊》获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的“个性化”改革方案均已完成,并由央行上报到了国务院。

政策性银行要“变脸”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变化,需要对其职能定位进行动态调整。

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相继成立。

“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离,以解决国有专业银行身兼二任的问题。

之后,3家政策性银行承担了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分离出来的政策性业务。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据介绍,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承担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重大项目的长期融资;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是农副产品收购贷款;而进出口银行的成立则是搭了前两家的顺风车—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进出口贸易中机械设备贸易还只是少量。

而目前,国内对资本利用的手段和技术都与以往有天壤之别,中长期商业性资金已经能够较容易较安全地进入过去需要政策性金融大力支持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机电产品领域。

国有银行转型与发展战略研究

国有银行转型与发展战略研究

国有银行转型与发展战略研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国有银行的转型和发展战略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银行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改革,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各种新兴业态的冲击。

一、转型方向与路径国有银行的转型方向一般是指建设现代银行体系,努力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由于在国有银行进行转型的过程中,还需要面对多种挑战和风险,因此,国有银行的转型路径也应该具有针对性,以确保在转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在转型方向上,国有银行通常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转型到多元化的金融业务。

此类业务主要是在原有的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加强对多种金融领域的拓展和发展,包括保险、证券、资产管理等领域。

2、转型到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此类服务主要是在原有的线下服务模式上,加强对线上金融服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提高银行的数字化服务能力。

3、转型到国际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此类服务主要是在原有的国内服务模式上,加强对境外服务领域的发展和拓展,不断提高国有银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国有银行在转型的路径上,通常还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主动性的措施,包括重点关注核心业务、控制风险和策略性投资等,以确保稳定性和长远性。

二、实际问题与挑战国有银行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面对市场业态的改变和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同时还需要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和挑战可能会对国有银行的转型运营和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其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主要的问题和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杂的内部管理机制。

国有银行作为国营企业,其内部管理机制相对复杂,管理层级繁多,决策机构相对局促。

这对银行转型和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缺乏国际化运营经验。

由于国有银行的大部分业务都是在境内运营,因此在转型到国际化的运营时,缺乏运营经验和人才的支持,这也是国有银行在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瓶颈。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及其模式选择探析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及其模式选择探析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及其模式选择探析作者:王志方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4期摘要: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是通过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确立起来的,为的是充分发挥金融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使其发展成为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化商业银行,我国于1994年开始金融体制改革,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于商业性金融业务相分离,相继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均直属国务院领导。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改革;金融体制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一、政策性银行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政策性银行至今没有单独的立法,成立时国务院的批复文件也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变化而修订,成为目前还只停留在经营条例层次上、规章制度,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保证和规范。

已成为制约政策性银行自身发展的一个瓶颈,同时给中央银行的监管也造成了无法可依窘境。

然而国外政策性银行的建立,一般都是先立法,再依法设立并经营,它们在政府支持的产业范围和方向内独立决策与经营,是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独立法人。

2.职能定位不明确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法律地位上市平等的,政策性银行依法享有某些优惠待遇,但并无凌驾于商业银行之上的权利。

政策性银行基本边界应是补充商业银行的不足和弥补市场失灵。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日趋完善,市场机制日益成熟,其行为边界也应得到随之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从单纯的补充作用扩展到在某些领域的适度竞争,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政策性银行的盈利能力,减少对国家财政的依赖,促进我国整体金融产业效率的提高。

到目前为止,政府对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及其调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3.未能实现“双目标”的统一政策性银行作为其职能的特殊性,就必然要体现盈利性和政策性“双目标”的统一,平衡好经济目标与政策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

政策性信贷资金不同于财政资金的使用,但也不能像商业性信贷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

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改革研究

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改革研究

2、优化组织架构:政策性银行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优化组织架 构,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例如,可以建立更加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 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加强风险管理:随着业务模式的改变,政策性银行面临的风险也相应增 加。因此,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监控机制,确保 转型过程中的业务风险可控。
4、加强政策协调和监管合作:政策性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应该与相关部门加 强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监管合作。同时,应该积极参加国际金融合作和治 理体系的建设,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内容二
摘要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路径,通过分析政策性银行市场化 的背景、目标、路径及作用,提出未来发展方向。首先,本次演示介绍了政策性 银行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市场现状;其次,明确了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目标,包 括提高政策性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等;接 着,分析了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路径,
文献综述
关于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改革的研究成果丰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 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多数研究集中在改革动因和改革措施方面。一些学者认 为,政策性银行存在明显的业务瓶颈和体制弊端,需要进行业务模式改革以提升 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而另一些学者则主张,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模式改革应采取 “渐进式”策略,逐步推进,避免过快过猛地推进改革。
二、目标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1、提高政策性银行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化经营机 制等措施,政策性银行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
2、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政策性银行可以通过市场化路径,更好地发挥 其在支持国家战略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

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模式研究

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模式研究

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模式研究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伴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政策性银行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其商业化改革已成必然趋势,通过论述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必要性以及与国外政策性银行的对比,结合当今宏观背景,为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转型提供政策建议,旨在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促进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

标签:政策性银行;国外经验;转型模式;建议措施1引言1.1政策性银行概述1993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工农中建四大行建设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剥离出政策性业务,组建了专门承担政策性业务的专业银行,即政策性银行。

后于1994年3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成立,主要承担国内开发型政策性金融业务。

同年7月1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北京成立,主要承担大型机电设备进出口融资业务,随后11月8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北京成立,主要承担农业政策性扶植业务。

经过十几年的运作,2008年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挂牌成立,成为第一家由政策性银行转型而来的商業银行,这是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一个里程碑。

政策性银行在资金运用上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贷款,分为普通贷款、特别贷款即称为政策性贷款,是由政府补贴或担保的贷款,如产业开发贷款、基础设施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第二是投资,分为股权投资与债券投资;最后是担保,其形式是出口信贷、补偿贸易、延期付款、承包工程、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担保。

从资金的运用中,我们可以看出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就是扶持特定产业的发展,以财政为支撑来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1.2文献综述关于政策性银行的转型模式,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针对选题,利用中国网络文献学术出版总库搜索引擎,对期刊中相关文章进行了阅读分析,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

刘孝红、王志峰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政策性银行的功能探析: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一文中提出,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在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的同时,要防范因政策性金融资金财政化而带来的风险,提高政策性银行运行的效率和效益。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发挥着重要的农业金融支持作用。

过去,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农业政策性银行主要通过向农村企业、农业生产者和农村居民提供贷款来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也不断增长,传统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因此,这些银行需要进行转型,探索新的农业金融服务模式。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转型问题,分析它们在面对新时代农村金融需求时的优势和劣势。

通过研究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优劣势,可以找出它们的发展瓶颈和发展机遇,为政府和农业银行提供决策依据,帮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和农民。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分析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探讨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转型方向和路径。

3.分析现有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4.探究新型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的优点和应用范围。

5.分析面对竞争与挑战时,现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应对措施。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和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现有农业金融服务模式和新型农业金融服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转型方向和路径,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三、研究计划(一)研究内容安排1、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内容和方法1.3 研究限制和预期成果2、第二章: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历程2.2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产品2.3 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3、第三章: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转型方向和路径3.1 转型的内外因素分析3.2 转型路径的可选方案3.3 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4、第四章:现有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的优点和缺点4.1 传统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的优点和缺点4.2 农业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4.3 挑战和对策5、第五章:新型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的优点和应用范围5.1 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5.2 优点和应用范围5.3 可行性分析和创新点6、第六章: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6.1 村镇银行的发展和实践6.2 农村信用社的案例6.3 实证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7、第七章:结论和建议7.1 研究成果的概括和评价7.2 华夏农村金融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7.3 策略建议和政策建议(二)研究时间安排本研究计划的时间安排如下:第一、二周:文献搜索和整理。

金融行业政策性银行发展: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政策性银行发展: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政策性银行发展: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引言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或控股的金融机构,它们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实施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

在中国,政策性银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政策性银行的定义和发展背景,并重点探讨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

什么是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或控股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

政策性银行在投资决策上考虑国家利益和经济需求,优先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和战略性产业。

与商业银行不同,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目标并非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为国家经济服务。

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背景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策性银行的角色和地位逐渐凸显。

1978年后,中国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政策性银行,以实施货物贸易、农业和银行监管等政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政策性银行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模式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模式与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区别。

政策性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对国内重点产业的支持、提供低成本融资、国际贸易融资以及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导等。

政府投资项目融资政策性银行承担着国家重点项目的融资任务。

这些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科技创新等。

政策性银行通过提供长期、低息的贷款资金,支持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这种融资方式有助于降低项目方的融资成本,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对国内重点产业的支持政策性银行在国内重点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例如,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中,政策性银行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政策性银行还通过提供技术转让、产业链整合等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国内重点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提供低成本融资政策性银行通过优惠的利率和贷款政策,提供企业和个人低成本的融资服务。

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研究

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研究

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研究政策性银行作为财政投融资机构,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框架内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是金融形式的特殊财政活动。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政策性银行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成为我国财政金融领域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

提出问题之后,首先分析了政策性银行存在的理论基础,探讨了政策性银行产生、发挥作用和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接着,分析了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初始状态,以及经济新常态和金融结构问题对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约束。

然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比较了政策性银行技术效率,并进一步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证明: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受到了金融结构发展程度、资本形成额增速、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金融深化程度M2/GDP、GDP增长率等宏观因素和贷款规模、资本充足率、银行技术效率等微观因素显著影响,为转型决策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最后,基于政策性银行初始状态、约束条件和效率实证分析,总结了政策性银行转型动因,提出了转型思路、目标模式和路径。

论文分为7章。

第1章是绪论。

本章从政策性银行转型背景出发,提出了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并界定了相关概念。

从财政投融资、政策性银行转型、银行效率等方面梳理前人研究文献,分析了政策性银行转型有关问题前沿成果。

然后提出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构,总结了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介绍了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理论框架。

本章首先根据经济学、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政策性银行存在的理论基础。

接着,运用IS-LM模型分析政策性银行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框架内的经济效应和作用机理,分析了政策性银行作为财政投融资在金融结构中地位的决定因素。

然后,分析了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政策性银行转型中绩效评价的指标。

从而从理论上形成一个政策性银行产生、发挥作用、转型的分析框架。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政策性商业银行的转型问题研究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政策性商业银行的转型问题研究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政策性商业银行的转型问题研究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在较为封闭的监管环境下虽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但至今其硝烟尚未弥散。

笔者以为这样的危机不会是最后一次。

那么基于这个假设,我国金融业,尤其是政策性银行应作好准备,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转型速度,从而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本文通过对典型的政策性银行现存转型障碍的分析为途径,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在后危机时代下的政策性银行的转型提出建议。

标签:政策性银行;转型;后危机时代一、引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国家纷纷开始金融体制改革,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转型和发展。

尽管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却具有发展快,监管强,自防性弱的特点,其中国家开发银行于2008年完成商业化改革,成立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第一步。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概览我国自1994年对国家专业银行进行改革以降,先后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规定其在特定领域内,直接或间接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

本文所涉的政策性银行是指介于国家财政与商业银行之间,为政府预发展的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建设,其所投资的领域大多数具有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特征。

以下是我国的几家典型的政策性银行:1.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投资于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中的大中型政策性项目以及新兴发展产业和国家重点扶持及建设项目,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追求国家经济的长远利益,其一方面致力于国内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与国外政府及企业的合作,大力发展国际金融项目。

2.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直属国务院领导的国家出口信贷机构,主要经营进出口信贷、提供对外担保、转贷款等业务,为高新技术的产品进出口提供资金支持,特别是在我国开放型经济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政策性银行转型改革分析(金融法期末)

政策性银行转型改革分析(金融法期末)

政策性银行现状和长远发展分析魏瑞2014级法律硕士(法律)2014100758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体制日益成熟,传统意义下政策性银行的历史性阶段任务也随之完成。

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面临着相关法律制度缺乏、银行功能和业务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单一、经营机制不健全、资本充足率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政策性银行发展概况的认识和分析,以及国际上普遍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分析了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思路,使其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发展。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国际、问题、长远发展1、我国政策性银行概述所谓政策性银行,主要是指由政府创立或担保、并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在金融和市场的框架内运作但不以盈利为惟一目的,专门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意图,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有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提供具有创造性超前供给和诱导功能的中长期批发投融资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是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或政府的相关决策进行投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为了使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快速的发展,政策性金融体系应运而生。

1994年我国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分别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一般来说,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其放贷支持的主要是商业性银行在初始阶段不愿意进入或涉及不到的领域。

例如,国家开发银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等“瓶颈”行业和国家需要优先扶持领域,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这些领域的贷款量占其总量的91%。

进出口银行则致力于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项目。

农发行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拨付,专司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贷款业务等。

政策性银行调研报告范文

政策性银行调研报告范文

政策性银行调研报告范文政策性银行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设立或控股的银行,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实施国家产业政策。

政策性银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政府实现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支持。

二、政策性银行调研概述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状况、业务特点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

通过与政策性银行内部人员的交流和对外部相关数据的分析,探索政策性银行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和支持措施。

三、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状况政策性银行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其股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相关机构。

政策性银行依托国家政策资源,通过提供优惠的融资条件和定向资金支持,为国家重点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政策性银行还拥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和综合实力,对于国内外投资者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四、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特点政策性银行主要通过发放贷款、发行债券、提供担保等方式,为国家重点项目和产业提供融资支持。

政策性银行的业务重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出口信贷、农业和小微企业等。

此外,政策性银行还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

五、政策性银行的贡献政策性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策性银行通过提供定向融资和优惠利率,为国家重点项目和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其次,政策性银行通过参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政策性银行还在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定价和引导作用,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六、政策性银行的挑战与建议尽管政策性银行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政策性银行需要更好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提高业务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其次,政策性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此外,政策性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透明度和责任度。

为此,建议政策性银行应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提高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开发性金融转型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开发性金融转型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开发性金融转型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政策性与金融性的关系失衡,导致职能定位不当,机制缺损。

研究目前对该行转型目标的各种观点,并着重介绍了转型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主流趋势,分析其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适用性,以及基于开发性金融转型的发展之路。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1994年11月挂牌成立。

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

一、我国农发行业务发展现状2004年以来,农发行进入了业务转轨与扩展阶段,开始逐步向全面市场化过渡。

农发行在单一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基础上,发展了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及商业性贷款业务,业务范围从粮棉流通领域,逐步扩展到全面支持粮棉生产、流通和加工领域,甚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小企业等领域,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逐步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

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农发行的信贷总量快速扩大。

2004年末,农发行贷款余额为7189.84亿元,2011年末增加到18755.5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占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14.2%。

农发行全力做好粮棉油收储信贷工作,2005—2010年,累计投放粮棉油收购贷款18275亿元,每年支持收购的粮食占商品量的60%左右、棉花占总产量的50%左右。

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2007年业务开办以来,三年时间贷款余额达4682亿元,年均增长120%。

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2005—2010年累放贷款4968亿元,支持龙头和加工企业7673个,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我 国 政 策 性 银 行 转 型 的 必 要 性
2 . 1 我 国 政 策 性 银 行 存 在 的 问 题
2 . 1 . 1 相 关 法 律 制 度 不 健 全
目前 我 国 主 要 的 政 策 性 银 行 法 律 只 有 《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法》 中有相关规 定 , 其他 的大多 为行 政法 规 与部 门规章 , 比 如《 关 于组 建 国家 开 发银 行 的通 知 》 、 《 中 国 进 出 口 银 行 章 出政策性银行 的职 能就 是扶 持 特定 产业 的发展 , 以财 政 为 程 》 等 。这 一 现 状 造 成 的 问 题 是 这 些 行 政 法 规 与 部 门 章 程 支 撑 来 提 供 各 种 优 惠 政 策 以 弥 补 市 场 的不 足 。 法律效 率较低 , 且 缺乏权威 性 , 内 容 并 不 全 面 详 实 。作 为 一 1 . 2 文 献 综 述 个政府 金融机构 , 相 对 于 中 央银 行 与 商 业 银 行 , 其 立 法 实 践 缺 乏 严 格 的法 律 保 证 。 关 于政策性银 行 的转 型模 式 , 许 多 学者 都提 出了 自己 较 为落 后 , 的观点 , 针对选题 , 利 用 中 国 网 络 文 献 学 术 出 版 总 库 搜 索 引 2 . 1 . 2 政 策 性银 行 的 定位 不 准 确 因为缺乏 明确 的法 律条 文 , 政 策 性 银 行 的 业 务 划 分 缺 擎, 对 期 刊 中相 关 文 章 进 行 了 阅 读 分 析 , 对 已 有 的 研 究 成 果 乏 明 确 的 标 准 , 政 策 性 贷 款 与 指 令 性贷 款相混 淆 , 计 划 经 济 进行 了整理 。 刘孝红 、 王志峰在《 当前 宏 观 经 济 背 景 下 政 策 性 银 行 的 色 彩 十 分 浓 重 , 与商业银行 的具体 业务 竞争 上存在 矛盾 , 政 功 能探析 : 基 于 国 际 比较 的 视 角 》 一 文 中提 出 , 在 当 前 宏 观 策 性 银 行 的 低 利 率 与 行 政 摊 派 融 资 限 制 了 商 业 银 行 的 发 经 济背景下 , 在发挥政策性 银行 职能 的 同时 , 要 防 范 因 政 策 展 ; 另 外 缺 乏 明确 定 位 使 得 政 策 性 银 行 存 在 政 府 干 预 过 多 其运行并 不独立 , 存 在 着 金 融 业 务 受 行 政 力 量 干 预 性 金融资金财政 化 而带 来 的风 险 , 提 高 政 策 性 银 行 运 行 的 的 问 题 , 效 率和效益 。同时 , 应 将 政 策 性 银 行 的 短 期 目标 与 长 期 目 过 大 的 问题 。
议, 旨在 更 好 地 发 挥 政 策 性 银 行 的 作 用 , 促进我 国的经济健康发展 。 关键词 : 政 策性银行 ; 国外 经验 ; 转型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3 ) 1 6 - 0 0 4 0 — 0 2
1 引 言
1 . 1 政 策 性银 行 概 述
1 9 9 3年 国务 院 发 布《 国务 院 关 于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的决 定 》 将 工 农 中建 四大 行 建 设 成 国 有 大 型 商 业 银 行 , 剥 离 出 政 策 性业务 , 组 建 了专 门承 担政 策 性 业 务 的 专 业 银 行 , 即 政 策 性 银 行 。后 于 1 9 9 4年 3月 1 7日, 国家 开发银 行在 北京 成立 , 主 要 承 担 国 内开 发 型 政 策 性 金 融 业 务 。 同 年 7月 1日, 中国 进 出 口银 行 在北 京 成 立 , 主 要 承 担 大 型 机 电设 备 进 出 口 融 资业务 , 随后 1 1 月 8日 , 中 国农 业 发 展 银 行 在 北 京 成 立 , 主 要 承 担 农 业 政 策 性 扶 植 业 务 。经 过 十 几 年 的 运 作 , 2 0 0 8年 国家开发银行股 份有 限公 司 在京 挂牌 成 立 , 成 为第 一 家 由 政 策性银行转型 而来 的商 业银 行 , 这 是 我 国 政 策 性 银 行 改
济 发 展 中 出现 了许 多 问题 。政 策 性 银 行 作 为 宏 观 调 控 的 重 要 工 具 , 在 市场 经济 的今 天, 其 商业化 改革 已成 必然趋 势 , 通 过 论 述 政 策 性 银 行 转 型 的 必 要 性 以及 与 国外 政 策 性 银 行 的 对 比 , 结 合 当今 宏 观 背 号 , 为 我 国 政 策 性 银 行 的 转 型 提 供 政 策 建
政策性银行 在资 金运 用 上 主要 有三 个方 面 : 首 先 是 贷 款, 分为普通 贷款 、 特 别贷 款 即称 为 政策 性 贷款 , 是 由政府 补贴或担保 的贷款 , 如 产业 开 发贷 款 、 基 础 设施 贷 款、 扶贫 开发贷款 ; 第二是 投 资, 分为 股 权投 资 与债 券投 资 ; 最 后 是 担保 , 其 形 式 是 出 口信 贷 、 补偿 贸 易、 延期 付款 、 承包工 程 、 国际金融机构 贷款 等 担保 。从 资金 的运 用 中, 我 们 可 以 看
革 的一个里程碑 。
银 行 在 转 变 经 营 目标 后 是 否 在 追 求 利 润 目标 的 同 时 维 护 了 社 会公共利 益 , 以此 延 续 政 策 性 金 融 的宗 旨。 陈 艺 灵 在《 浅 析 我 国 政 策 性 银 行 的改 革 》 一 文 中提 出 了 政 策 性 银 行 现 在 存 在 的 问题 与 如 何 更 好 地 实 现 商 业 性 金 融 业 务 与 政策 性 金 融 业 务 , 并 认 为 政 策 性 银 行 商 业 化 改 革 之 后, 可 以 更 多 地 依 靠 自身 能 力 从 市 场 获 得 资 金 , 应 当 允 许 并 鼓 励 政 策 性 银 行 开展 自营 业 务 。 通 过 以 上 文 献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我 国 政 策 性 银 行 的 转 型 可 以总 结 为 在 商 业 化 适 应 实 际 经 济 发 展 需 要 的 同 时 要 兼 顾 好 政策性 银行原有 的职能 , 并且 提高其 运作效 率 , 另 外 其 职 能 的 实 现 需 要 完 善 的 法 律 法 规 去 约 束 。 而 我 认 为 在 这 些 研 究 的基础上应具体 深入 转 型 中的具 体方 式措 施 , 这 样 才 能 更 好 地促进政策性 银行的发展 。
现 代 商 贸工 业 Mo d e r n B u s i n e s s T r a d e I n d u s t r y
2 0 1 3年 第 1 6期
我 国政 策 性银 行 转 型 模 式研 究
马 良
( 北京林业 大学水土保持 学院 , 北京 1 0 0 0 8 3 ) 摘 要: 当今 我 国正 处 于 经 济 转 型 期 , 伴 随 着金 融危 机 对 全 球 经 济 的 影 响 与 我 国金 融 行 业 的 不 断深 化 发 展 , 我 国在 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