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

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概述福建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貌多样,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其特殊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了解福建省的地理知识点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的概述。
一、地理位置和境界福建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它的东临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西连江西省和湖南省,北接浙江省。
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福建在对外交通和经济合作方面具备了天然的优势。
二、地形地貌福建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其东部是一个纵深的沿海平原,有着丰富的海岸线和岛屿资源。
中部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有许多美丽的山脉和山沟。
西部是岩溶地貌区,拥有众多的石灰岩地貌景观,如福建最高峰黄岗山等等。
福建省的这种多样的地形地貌不仅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景,也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极大的潜力。
三、气候福建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由于其沿海地理位置,福建的气候受到海洋环流的影响。
它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湿润。
福建省也是台风频发地区,每年夏季和秋季都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
了解福建省的气候特点对于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水文地理福建省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其中最重要的河流有闽江、沙溪江等。
福建省还有许多湖泊,如漳州湾、石狮湾等。
这些水域不仅为福建省的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为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五、经济地理福建省是中国的一个经济特区,其经济发展迅速。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锡、铅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水产资源。
福建省还是中国重要的开放沿海地区之一,其港口经济非常发达,对外贸易繁荣。
福建省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六、人文地理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福建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为主,还有少数民族如苗族、侗族、门巴族等。
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福建省作为一个沿海省份,地理环境多样,资源丰富,因此地理知识点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资源分布、气候特征等等。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总结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濒台湾海峡,陆地西临江西省和广东省,北界浙江省。
地理位置使得福建省具有独特的地貌。
福建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地势呈南北走向。
其西北部是闽西山地,以武夷山为脊梁,山峰陡峭,地势复杂;中部是闽东丘陵,山地起伏,水网密布;东南部为沿海平原,多河流交汇,沿海地带地势平坦。
这样的地貌特征决定了福建省的自然环境多样性,有利于发展农业、工业和渔业等。
二、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福建省资源丰富,涵盖了农业、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多个方面。
1. 农业资源福建省的农业资源主要分布在闽东和闽南两个地区。
闽东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发展水稻、柑桔、养殖等农业;闽南地区气候亚热带,适宜发展茶叶、竹木、蔬菜等农作物。
2. 矿产资源福建省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地和福建北部沿海地区。
闽西山地是福建省的主要矿藏区,主要矿产有煤炭、铁矿、铜矿、锌矿等。
福建北部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重要石油、天然气开采区。
3. 水资源福建省地理环境湿润,水资源丰富。
著名的闽江、九龙江等河流在福建省境内流经,赋予了福建省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气候特征与自然灾害福建省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潮湿。
全年气候明显分为夏、秋、冬三个季节。
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宜人,冬季相对较冷。
福建省是台风频发地,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袭击,给当地带来了杂乱和灾害。
因此,福建省在灾害防范和应对方面要加强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了福建省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气候特征与自然灾害等与福建省地理有关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了解福建省的地理环境和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福建是一个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邻台湾海峡,南临南海,地势南高北低,气候温和湿润。
下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经115°50′-120°40′,北纬23°20′-28°10′之间。
面积121,400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27%。
界于浙江、江西两省,南邻广东省,东临台湾海峡,海岸线长3,368.1公里。
福建省地处南北交通枢纽,连接闽南、闽中和闽北等多个地理区域。
二、地形地貌福建地貌复杂,山高谷深。
其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石漠、海岛六大地貌类型景观丰富多样。
江南山地、福建丘陵为主要地势类型。
福建的主要山脉有闽江断层带、南岭山脉、端溪山系、华夏山系、白水江盆地。
其中闽江断层带是所有山脉中最为重要的地形,其贯穿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地势险峻,是福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地质研究和灾害预测区之一。
三、气候福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潮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由于福建的地势高低不一,夏季气温高达40℃左右,冬季则较为寒冷,温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海岸线的影响。
在气候上福建四季有风,时而阵阵海风,时而迎面而来的山风阵阵。
四、水文地理福建地处华南水系集散中心,是闽江、龙池河、九龙江、宁化河四大水系交汇处,总河长约2.93万公里。
福建的主要水力资源是河流水电和泉水资源,其中可利用水力资源总装机容量已达700万千瓦,泉水资源主要分布于福建西部地区,是供应当地饮用和农业水源的重要来源。
五、农业与自然资源福建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其他还有甘薯、芋头、葱、大蒜、麻等等。
福建拥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等自然资源,其中宝岛金三角宝岛山区的矿产资源和南北山间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福建的宝贵财富。
福建的石材资源也十分丰富,是国内著名的石材加工和出口基地。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一、福建地理概况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西部和江西接壤,北部与浙江交界,南邻台湾。
福建地理环境多样,包括沿海平原、山地和丘陵地带。
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独特的地理特点。
二、福建的自然资源1. 植物资源福建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植物生长。
福建的自然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常绿阔叶林、松柏林、温带阔叶林等。
福建是一个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许多药用植物和珍稀植物,如乌头、银杏等。
2. 动物资源福建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福建的动物资源包括珍稀保护动物如中华鲟、白鹇等。
此外,福建还有多种鸟类、爬行动物和鱼类等。
3. 矿产资源福建地区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福建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
三、福建的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福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福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福建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和保护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
2. 福建加强了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3. 福建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4. 福建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和污染源的治理,保护地方水资源。
四、福建的农业发展与生物技术应用福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有限的耕地资源和自然灾害的频发。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福建开始应用生物技术。
1. 福建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植物品种,使其更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2. 福建也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
3. 福建积极推行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五、福建的水资源保护福建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为了保护水资源,福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福建实施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2. 福建大力推行水资源综合利用,包括雨水收集利用、水资源调度和水环境保护等。
福建高一地理知识点

福建高一地理知识点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多山,水资源丰富,是一个具有丰富地理资源的地方。
以下是福建高一地理知识点的介绍。
一、地理位置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面积约为121,400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15°50'30"至120°40'40"、北纬23°33'30"至28°20'00"之间。
二、自然地理环境福建地理环境特点明显,山多于平原,地势起伏。
福建省境内主要有五个地形形态区域:西部山地区、沿海平原区、中部低丘区、东南沿海高低起伏地区以及沿海岛屿和海域区。
1. 西部山地区:占福建省面积的3/4以上,是福建的脊梁。
包括武夷山、大庾岭、闽江源等山脉,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独特的自然环境对福建的气候和水文地质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沿海平原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是人口密集区和经济发达区。
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3. 中部低丘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势低矮丘陵起伏,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较好的农业条件。
4. 东南沿海高低起伏地区:福建沿海地区是中国最有意义的沿海地区之一,地形起伏较大,集山、丘、平原和海岛于一体。
5. 沿海岛屿和海域区:福建拥有众多的海岛,包括金门、马祖等,这些海岛及其附近的海域对福建的独特地缘环境和资源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三、气候特点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气候分为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差异比较明显,北部地区相对较冷,南部地区偏暖。
四、主要河流和湖泊福建省境内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其中包括:1. 闽江:全长419.21公里,是福建最长的河流,也是福建的母亲河。
2. 投洽河:位于福建南部,流经莆田市,并最终汇入福州湾。
3. 杏林湖: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是福州地区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
五、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方言
• 六个主要方言区的分布 • 闽东方言分布于福州、宁德两地
闽南方言主要分布在泉州、漳州、 厦门地区 • 闽中莆仙方言分布在莆田市区、 莆田市仙游县、泉港北部、东部。 • 闽北方言主要分布于唐代的建州, 明清的建宁府,分布在除了邵武 市、光泽以外的南平大部。 • 客家方言区主要分布在龙岩、三 明等客家人居住地区。 • 永安方言区是原来的南剑州(今 三明大部)、延平府,分布在永 安、沙县、三明部分、尤溪部分, 沙溪贯穿其中。永安、沙县分别 为南北两种不同口音的代表。
• 主要支流除三支流外,还有中下游的尤溪、古田溪、大樟 溪。闽江洪灾较重,干流上建设安砂水库、水口电站后, 灾害减轻。水力资源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
• 闽江流域是闽越族人的世居地,而上游的三明、南平则是 客家人的祖地。闽越人及客家人在依江而居,创造了丰富 的 文化。进入现代,闽江流域已经成为福建省内重要的 机械、商贸、旅游、水电发达地区。
• 厦门也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第一批国家5A级 旅游景区——鼓浪屿。 前总统尼克松曾赞美厦门为“东方夏威 夷”。截至 年,厦门市市区建成区317平方公里,主城区人 口386万。通行闽南语。
泉州市
•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地 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辖4个 区、3个县级市、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 区, 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拥有中国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 革试验区——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泉州是全 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福建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福建福建地理知识点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地处福建沿海板块,东临台湾海峡,北与浙江、江西接壤,西南濒闽江,东南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福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福建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北与浙江、江西接壤,西南濒闽江,东南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东经115°50'至120°40',北纬23°33'至28°20'之间。
总面积约121,400平方公里,占中国面积的1.27%。
二、地形地貌福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主要包括闽南丘陵山地、闽西丘陵山地、中北部河谷平原和沿海低山丘陵等地形类型。
闽南丘陵山地以武夷山、黄岗山等为代表,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价值。
闽西丘陵山地以武夷山西麓和云霄金湖等地为主要地域。
中北部河谷平原包括闽江流域和闽北平原,是福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
沿海低山丘陵则是福建沿海及岛屿地区的地势特点。
三、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主要包括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
福建的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闽江、湄洲湾和闽南地区,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福建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锰、石灰石等。
福建的自然生态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世界自然遗产武夷山、土楼、土楼群的建筑与文化景观等。
四、气候特点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福建的气温较为温和,四季分明,冬季较暖湿,夏季较炎热潮湿,春秋季节适宜。
福建的降水量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台风频繁,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较大。
五、人口和经济福建是中国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人口多集中在平原和沿海城市。
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城市是福建的主要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制造业、贸易业和服务业。
福建经济发展较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福建乡土地理概况(考试复习资料)

福建乡土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⑴经纬度位置:东经115°50'-120°47',北纬23°30'-28°19'(亚热带,北温带,低纬度地区)⑵海陆位置:(记忆邻省及濒临的海域)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西北、西南分别与浙江、江西、广东为邻。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连东海、南海而通太平洋,海上航运便利,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具有两岸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距离近,文化相同,众多台胞的祖籍);北接长江三角洲地区,南连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利于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
2、设区市名称及其分布福建省简称闽,省辖9个地级市福州(行政中心)、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
图2图13、地形(1)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约占80%);“八山一水一分田”(2)两列大山带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记忆主要山脉武夷山、戴云山)(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分布;(4)海岸曲折,多岛屿、多港湾(交通便利)图3图44、气候图5 图6(1)气温和降水特点:(读图)气温最高出现在7月、最低出现在1月,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半年)。
归纳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主要气候类型名称:亚热带季风气候(3)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地递增(主要影响因素:地形)。
5、河流闽江是福建最大的河流,全长577km,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
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受地形影响自西北向东南流入东海。
上中游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水文特征: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径流丰富(流量大);年均流量变化小;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河水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6、自然资源(1)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海洋能源资源(风能、潮汐)等(2)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5.95%,是我国大陆最“绿”的省份,原因是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龙江
• 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 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 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
• 九龙江由干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汇合,过漳 州在厦门港对岸注入台湾海峡,下游漳州平原是 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上游水流湍急,下游江宽 水稳,可通航。九龙江干线长度258公里,流量 446立方米/秒。
②E等温线凸向西北的原因: 夏季河谷和闽中盆地地形不
易散热,且处于冬夏季风的背 风坡,有增温作用。
地域差异明显。 6、夏季多台风。
点有温平福 ?何分均建
特布气年
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 多在16—22℃之间
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 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山地气温较低。
福建省的气温分布和原因: ①气温分布:
从东南沿海D向西北山区A递 减(受纬度、地形影响);等温 线的走向大致与山脉平行(纬 度因素叠加地形、海洋影响)。
木兰溪
• 木兰溪,中国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河流,发源于 仙游县西苑乡黄坑村,横贯莆田市中、南部,自 西北向东流经莆田市的仙游县、城厢区、荔城区、 涵江区等地区,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入台湾海峡。 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为福 建省八大河流之一,天然落差784米。
• 流域内有著名的南北洋平原(兴化平原)和仙游 东西乡平原,是莆田市内主要的人口聚居区。流 域内木兰溪沿岸水利设施众多,为流域生产生产 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电力支持。同时木兰溪及其 支流、入海口湾是市内重要的水运航道。因此被 称为莆田人民的母亲河。
• 晋江水系支流多,河网密度大,达0.171公里/平方公里, 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5条。从晋江干 支流的流向和水系的几何形态看,晋江水系具有格子状 扇形水系的特征。
• 晋江是泉州市第一大江,下游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也是 福建省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水资源对于晋江流域可持 续发展尤其重要。
• 主要支流除三支流外,还有中下游的尤溪、古田溪、大樟 溪。闽江洪灾较重,干流上建设安砂水库、水口电站后, 灾害减轻。水力资源丰富,建有古田溪梯级开发4个电站、 沙溪口电站装机、水口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
• 闽江流域是闽越族人的世居地,而上游的三明、南平则是 客家人的祖地。闽越人及客家人在依江而居,创造了丰富 的历史文化。进入现代,闽江流域已经成为福建省内重要 的机械、商贸、旅游、水电发达地区。
闽江
• 闽江,中国福建省最大独流入海(东海)河流。发源于福 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 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 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 出琅岐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62千米,流域 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
分布。 2、两列大山带呈东北 —西南走向,与海岸 线平行。
3、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4、海岸曲折,多岛屿 、多港湾。
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平原、山区、 沿海)
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②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 优质种植业; ③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 发展立体农业 ④山区开发水能资源 ⑤沿海有利发展海洋事业 (运输、渔业)
“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口” 海峡西岸
东南沿海承“长” 海峡西岸、多层次、 接“珠”,贯西通 全方位、多领域对 海的“十字路口”。外开放的最前沿。
二、福建自然地 理环境有哪些 基本特征?
1.峰岭耸峙, 丘陵连绵。
2.海岸曲折, 良港众多。
3.水系发达, 水力丰富。
㈠福建地形有哪 些基本特征?
1 、地势西北高、东南 低,横剖面呈马鞍状
武夷山脉
• 武夷山脉位于中国江西省、福建省两省边 境。北接仙霞岭,南接九连山,呈东北-西 南走向。长约550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 是赣江、抚河、信江与闽江的分水岭。主 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位于江西省铅山 县与福建省武夷山市交界处,为中国大陆 东南部最高峰。1979年建立武夷山国家自 然保护区,占地5.73万公顷。1957年建成 的鹰厦铁路,在江西资溪、福建光泽之间 穿过此山隘口。
①多处河流的 下游,河流、 海洋交通便利 ②滨海平原, 农业发达、交 通便利、节省 建筑投资,是 人口集中分布 的地区。
福建的气候
㈡福建省的气候 有何特征?
1、季风环流强盛, 季风气候显著。
2、冬短夏长, 热量资源丰富。
3、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南北温差小。
4、 降水集中在夏秋两 季。 5、气候复杂多样,
晋江
• 晋江发源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流域面积5629km2,河 长182km,河道平均坡降1.9‰,沿程流经永春、安溪、 南安、晋江、鲤城、丰泽等县市。
• 晋江上游有东溪和西溪两大支流,东溪发源于永春县呈 祥乡云路村。西溪发源于安溪县感德乡挑舟村。两支流 于南安市丰州镇井兜村双溪口汇合始称晋江,并于晋江 市淄滨纳入九十九溪至丰泽区浔浦入海。
福建的地形、河流与城镇
分 ①沿河流沿岸 布
原 ①水陆交通便
因利
②生活、生产
水源充足
③河谷盆地,
• 分析南平城市发展的最大的 区位特点:
闽江上游三大支流汇合处,有 四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大量 的人货集散)
农业发达、交 通便利、节省 建筑投资,是 人口集中分布 的地区。
• 分析福州市的城市发展区位
②沿海
戴云山脉
• 戴云山脉为福建第二大山脉,山脉横贯福 建中部地区。戴云山脉主脊坐落在德化县 赤水镇境内,主峰海拔1856米,雄伟挺拔, 气势磅礴,素称“闽中屋脊”。
•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 众多,河流分属于29 个水系,多源于武夷 山脉或鹫峰—戴云— 博平岭山脉,其中闽 江、九龙江、汀江、 晋江四大水系最主要, 水量丰沛,水力资源 丰富,水力资源蕴藏 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福建省
一、福建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福建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 从海陆位置看 从相对位置看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 23°33′至28°20′、东经 115°50′至120°40′之间。平面形 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 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 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 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 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