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欲病”逆转亚健康
中医调理亚健康的常用方法
![中医调理亚健康的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0339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6.png)
中医调理亚健康的常用方法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亚健康状态似乎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常态。
时常感到疲劳、失眠多梦、情绪波动大、免疫力下降等,这些都是亚健康的表现。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拥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调理亚健康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方法。
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原因所致。
因此,调理亚健康需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亚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气血不足的人,可能会使用四物汤、归脾汤等方剂来补充气血;对于肝郁气滞的人,则可能会使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来疏肝理气。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调理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用药。
针灸也是中医调理亚健康的常用方法。
通过针刺或艾灸人体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比如,对于失眠的人,可以针刺神门、内关等穴位;对于肩颈疼痛的人,可以艾灸大椎、肩井等穴位。
针灸治疗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等优点,但同样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师进行操作。
推拿按摩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中医调理方法。
它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体表,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肌肉紧张等作用。
工作劳累后,去做一次推拿按摩,可以有效地缓解身体的疲劳和不适。
对于经常久坐的人来说,定期进行腰部和颈部的按摩,可以预防颈椎病和腰椎病的发生。
中医食疗在亚健康调理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比如,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红枣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合理选择食物进行调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食疗调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
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理。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亚健康调理如何通过中药调理缓解身体不适
![亚健康调理如何通过中药调理缓解身体不适](https://img.taocdn.com/s3/m/4b50cf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5.png)
亚健康调理如何通过中药调理缓解身体不适亚健康成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人因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而导致身体出现不适。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属于一种“气”与“血”不足的情况,因此,通过中药调理可以缓解身体不适,恢复身体健康。
一、亚健康状态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亚健康是指身体功能状态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表现为精神不振、疲劳、睡眠不安、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身体症状。
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包括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生活习惯不健康等。
二、中医药调理亚健康的重要性中医药调理亚健康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注重调理整体,强调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中药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能够在发挥疗效的同时不损害身体健康。
三、中药调理亚健康的常用方法1. 理气活血:亚健康状态常伴有气滞、血瘀的情况。
中药如陈皮、香附、益母草等,通过活血化瘀、理气调中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运行,提升身体的机能。
2. 补气养血:亚健康患者常出现气虚、血虚的情况。
中药如黄芪、党参、当归等,可以补充气血,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加体力和精力。
3. 调理内分泌:亚健康状态与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
中药如人参、熟地黄、女贞子等,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进荷尔蒙的平衡,改善亚健康症状。
4. 调和脾胃:亚健康状态常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中药如神曲、山楂、白术等,可以调和脾胃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保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工作。
5. 护肝养肾:亚健康状态中肝肾功能受损较为常见。
中药如枸杞子、菊花、山药等,可以护肝养肾,加强肝肾功能,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四、中药调理方法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调理:选择中药调理亚健康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和病情,需要由专业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2. 持之以恒:中药调理亚健康需要时间,不能期望一朝一夕见效。
坚持调理、适度运动、合理饮食为基础,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 避免过量使用:中药调理亚健康应避免过量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导致不适反应。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什么意思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08f267d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9.png)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什么意思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题记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意思是指最高明的医生是在疾病还没有发作前就把它制止住了。
这种“上医”即强调预防重于治疗,注重事先,注重平时保健养生,并且要求顺应自然规律,否则后悔莫及。
所以,这里的“未病”既包括心身、躯体疾患,又包括传染性、流行性疾病,还包括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
它们均属于亚健康状态或潜伏期状态,也可称为隐性健康状态。
比如感冒、胃肠炎、结膜炎、痤疮等皮肤小恙都算是“亚健康状态”,但一旦加重便成了真正的疾病。
因此,预防“上医”显得尤其重要。
其实每个人的身边就蕴藏着很多天然的良药,可我们却往往忽视掉他们。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亚健康状态”越来越普遍。
据研究表明,每10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80个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样算来我国至少有1.5亿个潜在的“病人”,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有资料表明,20岁~40岁是人生最佳阶段,由于工作、家庭压力大,长期睡眠不足,抽烟喝酒,使免疫系统降低,增加了癌症的发病率。
因此,只有远离烟草,减少危害。
所以,无论从自己还是社会角度看,健康投资都非常值得!另外一方面,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是维持机体健康的关键。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等是中医学中形象的描述,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当一些疾病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积极干预,否则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
用西医的观点来解释,也许不太适合,但按照中医学说,也确有几分道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预防才能避免急性变慢性,让其走向更好更美丽的彼岸。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节奏快,生存竞争激烈,为工作、子女操劳过度,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引起精神疲乏,进而产生亚健康状况。
再加上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加上情绪不稳定,熬夜等问题,使得体质下降,抵抗力弱,都给现代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8feae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9.png)
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亚健康是指身体各系统功能出现轻度异常,但尚未达到疾病状态的一种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过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在亚健康的调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疲劳、失眠、精神不佳、记忆力下降等。
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进行调理,主要依靠中药的药性与针灸、推拿等疗法的辅助作用。
在中医药调理亚健康状态中,中药的运用是关键。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处方。
常用的中药有养心安神的党参、黄芪,益气补血的当归、熟地黄,清热解毒的金银花、连翘等。
这些中药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身体的功能,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
除了中药的应用,针灸和推拿也是中医药调理亚健康的常用手段。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以达到平衡身体的目的。
推拿则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舒缓肌肉的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这些疗法在长期接受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除了中药、针灸和推拿,中医药调理亚健康还包括饮食调理。
中医药强调“药食同源”,即中药与饮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中,中医师会根据个体情况和不同的症状,推荐患者采用相应的饮食疗法。
比如,对于消化不良的亚健康患者,建议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粥、山药等。
对于失眠的亚健康患者,建议晚上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缓解亚健康状况,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总之,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中药的应用、针灸和推拿疗法的辅助以及饮食的调理,能够改善人体的亚健康状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然而,应该明确的是,中医药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体系,调理亚健康状态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时间。
因此,在求医治疗的同时,个体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达到调理亚健康的效果。
亚健康与中医药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改善健康
![亚健康与中医药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改善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642257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0.png)
亚健康与中医药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改善健康近年来,亚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亚健康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中医药的调理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亚健康与中医药的关系,并探究中医药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健康。
一、亚健康的概念与表现亚健康是指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中间状态,即不完全是健康状况,也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
亚健康人群常表现出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果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会进一步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二、中医药对亚健康的认识中医药认为,亚健康是由人体机能失调而引起的,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阴阳失衡等有关。
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察和辩证施治,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以及气血流通,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三、亚健康的中医调理方法1. 饮食调理中医药注重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倡导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的不同,灵活调整饮食。
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应该多食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辣椒等,以暖身体;而体质偏热的人则要多食寒凉食物,如苦瓜、西瓜等,以清热解毒。
2. 草药调理中药是中医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运用中药的药性和疗效,可以调理亚健康人群的身体机能。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当归等,它们可以补气养血、温肾壮阳、滋阴补阳等,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
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作为中医调理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推拿局部的经络,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循环和调整脏腑功能。
常用的中医按摩手法有拨、捏、推、按等,可以缓解亚健康人群的疲劳和不适感。
四、中医调理对亚健康的益处中医调理对亚健康具有多方面的益处。
首先,中医调理能够调整整体的身心状态,缓解亚健康人群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中医调理可以增强亚健康人群的免疫力,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此外,中医调理还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亚健康人群的代谢功能和养分吸收,从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中医治欲病逆转亚健康
![中医治欲病逆转亚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229364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3.png)
中医“治欲病”逆转亚健康6 月开始,张同泰国药号的出名老中医们普遍有一种感觉,单位、个人的体检成果已经陆续告一段落,“体检后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拿着体检报告单找上了门。
几大类问题最让病人忧心:肿瘤问题、妇科问题、结节问题、亚健康问题。
看过病的人都有类似体会,疾病刻不容缓,但看病难、挂号难问题又把自己挡在了门外,对病人来说,最抱负的就医模式无非就两种:有业内权威为自己下一种精确的医疗诊疗,同时又能享有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6 月 24 日起,本报推出“张同泰国药号名老中医谈健康”系列报道,陆续邀请出名老中医为大家解读健康话题,为病人寻找好医生、探访好服务。
前三期分别邀请到了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主任医师沈汉澄专家细谈肿瘤防治,杭州市名中医王金生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专家严余明共同探讨妇科疾病的诊疗治疗,以及国家级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王会仍以及中西医结合内科专家吴兰珠主任医师讲述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的防治与调理,深受读者好评。
今天第四期访谈中,我们将邀请张同泰国药号出名老中医金志复副主任中医师,为大家解说亚健康问题。
商报记者李思婧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经常觉得浑身疲软没有力气,紧张自己的身体出了大问题,忐忑不安地参加体检,拿到报告单时发现各项指标一切正常,才长吁出一口气。
但看着没有任何异常的体检报告单,再瞧瞧自己的状态,却发现怎么也和“健康”二字相距甚远。
身体终究怎么了?出名老中医金志复副主任中医师说,其实这就是亚健康状态。
他的门诊中,气虚、血虚、湿气重等亚健康病人诸多。
有什么方法应对?金医师说,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并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所谓“欲病之病”,直观的说就是疾病的早期,或者叫“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的发展其实是可逆的,通过中医“治欲病”,能够协助亚健康人群恢复到健康状态。
胃口不好整天倦怠乏力你可能成了“湿人”胡琳(化名)是一家外企的白领,30 岁生日刚过很快,胡琳就感慨自己老了——没有食欲,稍微吃一点,胃里就有饱胀感;面色晦暗,舌苔厚腻;整天昏昏沉沉懒得动,胸口老有发闷的感觉……前几天,胡琳上网闲逛,忽然看到一条有关“如何判断自己身体与否有湿”的微博,里面列举了 7 大症状: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睡觉流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小肚子大;耳内湿(耳禅湿);阴部潮湿。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方法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ad41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7.png)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方法亚健康状态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加、生活习惯不健康、生活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的一种健康问题。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一种失衡状态,而中医疗法以调理平衡为核心,因此中医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来改善亚健康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方法。
一、中医四诊法中医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可以观察到舌苔、面色、眼睛等外貌状况,从而判断机体的健康状况;闻诊则可以通过闻气味判断病情;问诊则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病情症状和生活习惯;切诊则是通过对脉搏的观察,判断病情。
通过综合运用四诊法,中医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亚健康状况,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中药调理中医通过中药来改善亚健康状态,其中包括了许多具有调理功效的中药材。
常用的有枸杞、当归、黄芪、白术等。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益气的功效;当归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血液运行;黄芪则具有提升人体免疫力的作用;白术可以健脾益气、调理肠胃功能。
中医通过合理配伍这些中药,可以起到修复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三、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师通过对患者的脉搏和病情综合判断,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比如,对于亚健康状态中的失眠问题,中医师可以选择在足三里、神门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帮助患者入睡。
四、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中医强调预防和保健,提倡个体化的养生方法。
例如,根据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和疾病症状,中医师可以制定相应的饮食、睡眠和运动计划。
比如,对于亚健康状态中的体虚症状,中医师可能会建议患者多食用温补的食物,如红枣、姜汤等,同时也建议患者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提升机体的抵抗力。
五、中医心理疗法中医将身体和心理看作一个整体,因此在改善亚健康状态时,也注重调整人的心理状况。
中医师可以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并结合中医理论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例如,对于亚健康状态中的情绪低落症状,中医师可能会给予患者一些中药调理,同时也会建议患者通过读书、听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
中药如何调理亚健康状态
![中药如何调理亚健康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c7fb12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3.png)
中药如何调理亚健康状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困扰。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诊断,但却常常表现出疲劳、失眠、焦虑、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而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
现代生活中的压力过大、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的熬夜、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身体的平衡被打破,从而进入亚健康状态。
中药调理亚健康状态,注重的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当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往往是由于体内的气血阴阳失衡所致。
因此,中药调理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判断出患者的具体体质和失衡的情况。
对于经常感到疲劳、气短、乏力的人群,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这时候,中药可以选用一些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药物,如黄芪、当归、党参、熟地等。
黄芪能够补气升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当归则是补血的良药,具有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将这些药物合理搭配,熬制成汤药或者制成丸剂服用,可以有效地补充气血,改善疲劳状态。
如果是由于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导致的失眠、焦虑、烦躁等症状,可能是肝郁气滞的原因。
此时,可以选用柴胡、白芍、郁金、薄荷等中药进行调理。
柴胡疏肝解郁,和解表里;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这些药物能够疏解肝郁,使气血通畅,从而缓解焦虑和失眠等问题。
对于那些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往往是由于正气不足。
中药中的玉屏风散就是一个很好的调理方剂,它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
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解表。
三者合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卫气,提高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药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药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1a75d49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0.png)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药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感到疲惫、焦虑、失眠、消化不良等,但去医院检查又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这往往就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中医内科学在调理身体亚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运用中药,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的机能,恢复健康平衡。
亚健康状态并非一种具体的疾病,但它却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比如,长期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肝气郁结,出现情绪不稳定、胸闷、胁肋胀痛等症状;饮食不规律容易损伤脾胃,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问题;缺乏运动和睡眠不足则会导致气血不足,使人感到头晕、乏力、心悸。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当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往往是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因此,调理亚健康需要从整体出发,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症状,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对于肝气郁结的亚健康人群,中医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郁金、青皮、香附等。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能够调节肝气的运行;郁金则能行气化瘀,缓解肝郁引起的疼痛;青皮和香附也能疏理肝气,改善情绪和身体的不适。
这些中药可以组成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帮助患者舒畅情志,缓解胸闷、胁痛等症状。
脾胃虚弱是亚健康状态中常见的一种情况。
对于这类人群,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茯苓、山药、党参等。
白术能健脾燥湿,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例如,四君子汤就是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主要成分,用于调理脾胃气虚,改善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气短乏力等症状。
气血不足的亚健康者,可选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中药。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四物汤就是由这四味药组成,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能有效改善头晕、心慌、失眠、面色苍白等气血不足的表现。
除了根据具体的证候选用中药方剂外,中医还注重中药的炮制和配伍。
中医怎么治疗亚健康
![中医怎么治疗亚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bacccf8c9b89680203d825c5.png)
中医怎么治疗亚健康生活的每个人,相信十之八九身体都存在有亚健康现象,实际这是身体提前出现疾病不良表现,特别是现在的男性都有经常性的酗酒、吸烟、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时常造成身体带来身体骨骼、脖颈等疼痛。
那中医怎么治疗亚健康呢?中医治疗亚健康1、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针灸之外,拔火罐、刮痧也都属于这类技术。
2、吐纳吐纳是一种呼吸训练方式。
通过改变正常呼吸来锻炼人的呼吸系统功能,调动相关支持系统的状态,如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都会得到相应锻炼。
比如吸一呼三、吸三呼一等等,把一口气变成多口气,来训练*乃缺氧能力、增大肺活量等。
3、导引最著名的是五禽戏。
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但也有人认为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
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被称为导引。
当代中医也无不重视这类技术。
4、食饵通过少量使用特殊食物或食物组合,调整*状态,这种方式称为食饵。
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大量记载了食饵技术。
当代中医聂文涛诠释为食物训练。
*两个重要锻炼需要相伴一生:肢体功能训练、代谢功能训练。
后者首选食物训练,却时常被当代人忽视。
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衰退:消渴,甚至出现糖尿病、低血糖、糖尿病足;脂肪代谢功能衰退:肥胖,甚至出现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冠心病;蛋白质代谢功能衰退:尿酸增高,甚至会出现痛风;代谢激素失去平衡:甚至出现甲亢、甲减(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5、按矫导引按矫者,亦从中央出也(《素问异法方宜论篇》)。
可见这是一种与导引并肩的技术。
又有推拿、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
我国史记上记载秦代名医扁鹊,曾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
中医养生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
![中医养生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c9c667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d.png)
中医养生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其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觉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精神不振、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
这时,中医养生就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帮助我们改善亚健康状态,恢复身体的健康平衡。
首先,中医养生讲究“阴阳平衡”,强调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是养生保健的核心。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指事物相互关系中的两种对立统一的方面,人体也是如此。
当人体的阴阳失衡时,就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因此,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来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
其次,中医养生注重“气血调和”,认为气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
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气血调和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
亚健康状态往往是由于气血不畅造成的,表现为气虚、血瘀等症状。
中医养生通过调理饮食、按摩、针灸等方法来调和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再次,中医养生提倡“调息养心”,强调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巨大的压力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不稳定,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通过冥想、气功、按摩等方法来调节情绪,舒缓紧张的神经系统,使身心得到放松。
只有身心得到平衡,才能真正健康快乐地生活。
最后,中医养生注重“防病于未然”,提倡预防胜于治疗。
中医养生认为亚健康状态是一种预警信号,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通过调整阴阳、调和气血、调息养心、防病于未然等方面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实现身心健康的目标。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中医养生,让传统医学的智慧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祝愿每位读者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调理亚健康状态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调理亚健康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9ad8403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01.png)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调理亚健康状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亚健康状态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许多人时常感到疲劳、失眠、焦虑、食欲不振等,但去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出明确的疾病。
中医内科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调理方法,为改善亚健康状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中医理论认为,亚健康状态的形成与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首先,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就会导致身体各部位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和濡润,从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比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而肢体麻木、疼痛、痛经等则可能是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阴阳平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当阴阳失调时,人体就会处于亚健康状态。
例如,阴虚则会出现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阳虚则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等。
此外,脏腑功能的失调也是亚健康的重要原因。
心主神明,若心神失养,就容易出现心烦、心悸、失眠等;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可能导致情绪抑郁、胸胁胀痛;脾主运化,脾气虚弱会引起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则易出现气短、自汗、易感冒;肾主藏精,肾阴肾阳亏虚会导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那么,中医内科学是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来调理亚健康状态的呢?中药调理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气血不足的亚健康人群,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八珍汤等,以益气补血;对于阴虚者,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滋阴清热;阳虚者则可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温补肾阳。
除了中药,中医的食疗方法在调理亚健康状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调理。
例如,对于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多吃一些山药、薏米、芡实等健脾益胃的食物;阴虚者适宜食用百合、银耳、枸杞等滋阴润燥的食物;阳虚者可适当食用羊肉、核桃、韭菜等温阳的食物。
针灸也是中医调理亚健康的有效方法。
如何运用中医内科学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
![如何运用中医内科学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1a8b677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5.png)
如何运用中医内科学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
所谓亚健康,指的是身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虽然尚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已经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如疲劳、失眠、焦虑、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若长期忽视,还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疾病。
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的形成与人体的气血、脏腑、经络等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调理亚健康,需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个体的体质、生活习惯、情志等因素。
首先,饮食调理是关键。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即饮食要有规律,适量适度。
对于亚健康人群,应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
例如,阳虚体质者可多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韭菜、核桃等;阴虚体质者则宜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等。
同时,要避免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生冷之物,以免损伤脾胃。
起居有常也是重要的一环。
保证充足的睡眠,顺应四季的变化调整作息时间,有利于调养身体的阳气和阴气。
例如,夏季宜晚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此外,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但运动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如体质较弱者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较为舒缓的运动;而体质较好者则可以进行跑步、游泳等强度较大的运动。
情志调节同样不容忽视。
中医认为,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导致气血失调。
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学会释放压力,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长期困扰。
可以通过听音乐、旅游、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在中医内科学中,中药调理也是常用的方法。
但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比如,对于气血不足者,可服用八珍汤以益气养血;肝郁气滞者,可用逍遥丸疏肝理气。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的特色疗法如艾灸、拔罐、按摩等也能对亚健康状态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扶阳固脱的作用,对于阳虚怕冷、宫寒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中医对症施治驱走“亚健康”
![中医对症施治驱走“亚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6071b5189b89680202d825ed.png)
中医对症施治驱走“亚健康”作者:王淼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8年第3期在亚健康的人群中,一般女性多于男性,通常发生在40~50岁,即更年期紊乱的时期。
男性患者则一般和工作压力及环境压力相关。
造成亚健康的因素很多,但是,当一个人长期处于以上不良生活习惯及作息,身体的代偿去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亚健康。
家族遗传病史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比如父母有高血压、糖尿病,本身还暴饮暴食,生活没有节制,亚健康就会加速到来。
亚健康三大临床主要表现身体症状: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
精神心理症状: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或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及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
中医对治法中医治病以辩证论治为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显现出来的讯息,加以辨别归证,再以理法方药治疗。
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为温、热、寒、凉之气;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之味,及升、降、沉、浮之性。
医师利用药物的偏性以偏治偏,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期平衡。
怎样的生活习惯才能避免亚健康?《黄帝内经》有云:“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以适合个体为度,以阴阳平和为法。
所以,一个人的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适当运动、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劳逸适度、无不良嗜好即是避免亚健康的良方。
一般上,患有亚健康是能通过自我身心调节来恢复正常的。
有些人熬夜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就会恢复健康,有些人可能需要中药及其他治疗。
关键是要正视它、面对它和及时处理。
职场人士预防方式以往人们以体力劳动为主,现在人们以脑力活动为主。
对着有辐射的电脑工作,加上职场人士需要面对许多来自生活、工作及社会的压力,如此长期处于紧张的环境压力中,就更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方法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a2803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2.png)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亚健康状态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亚健康是指身体功能未达到正常健康状态,但尚未出现明显疾病症状的状态。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秉承“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身心整体健康。
通过中医调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下面将针对亚健康的常见症状,介绍中医的调理方法。
1. 高度紧张与焦虑现代生活中,高度紧张和焦虑感成为了许多人不可避免的状态。
中医认为,高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引发亚健康状态。
调理方法包括:(1)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理人体气血流通,减轻紧张和焦虑症状。
(2)中药调理:中医常用的镇定安神草药如人参、黄连等,具有缓解焦虑情绪的作用。
2. 消化不良亚健康状态下,消化系统功能较差,出现胃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调理方法包括:(1)饮食调节:中医强调饮食健康,建议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中药调理:中医常用的健胃消食草药如山楂、陈皮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3. 失眠与多梦亚健康状态常伴有睡眠问题,如失眠、多梦等。
中医调理方法包括:(1)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和通风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中药调理:中医认为,多梦与心火盛有关,常用的安神草药如合欢花、柴胡等,可以缓解失眠与多梦。
4. 疲劳与乏力亚健康状态下常伴有疲劳和乏力感,缺乏精力和动力。
中医调理方法包括:(1)运动调理: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力和耐力,减轻疲劳感。
(2)中药调理:中医常用的补气草药如黄芪、党参等,可以补充精气,增加体力。
总结起来,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方法多角度、多方面,强调身心整体的平衡和健康。
通过针灸、中药、饮食调节和运动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人体状况各异,每个人的亚健康状态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接受中医调理之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医师,选择个体化的调理方案,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亚健康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恢复健康
![亚健康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恢复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4bfa0a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1.png)
亚健康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恢复健康亚健康是指人体机能与健康状态之间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问题,如疲劳、失眠、焦虑、消化不良等。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方式,可以通过合理调理,帮助人们恢复亚健康状态,重拾健康和平衡。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亚健康调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了解亚健康的症状与原因亚健康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身体疲劳、睡眠问题、情绪波动、消化不良、头痛头晕等。
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常见于生活压力大、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缺乏运动、环境污染等。
中医认为,亚健康主要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二、中医调理亚健康的方法2.1 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中医的理念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持健康的基本要素。
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规律的作息时间都是重要的生活习惯。
饮食方面,应保持膳食均衡,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运动方面,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亚健康状态。
2.2 调理养生中医强调调理养生的重要性。
常见的调理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艾灸等,这些方法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流通,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按摩可以刺激经络、缓解疲劳,针灸可调节脏腑功能,艾灸则可以温通经络、祛寒湿。
同时,中草药是中医调理亚健康常用的方法,如枸杞、人参、黄芪等具有滋补作用的草药,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
2.3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利用手法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来达到调理身体的功效。
对于亚健康患者而言,中医推拿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活络经脉,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疲劳和压力。
常见的推拿手法包括捏揉、按压、拍打等,通过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来促进气血的流通,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中医养生小常识3.1 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中医认为,适量的饮水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排毒。
但是过量的饮水会负担肾脏,应注意适度饮水,根据自身情况需要饮水。
3.2 睡眠充足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中药如何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
![中药如何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96e95b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a.png)
中药如何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感到疲劳、失眠、焦虑、免疫力下降等,去医院做各种检查却又查不出明确的疾病。
这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被称为亚健康状态。
而中药在调理身体亚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
长期的工作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环境污染、情绪波动等,都可能导致身体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比如,工作压力大可能导致肝郁气滞,表现为心情抑郁、烦躁易怒;饮食不规律可能损伤脾胃,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缺乏运动则会使气血运行不畅,身体容易感到疲倦。
中药调理亚健康状态,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调理亚健康不是针对某一个症状或局部问题,而是从整体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
辨证论治则是根据个体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其体质和证候类型,然后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对于疲劳乏力、气短懒言、容易感冒等气虚体质的人,中药调理常选用黄芪、党参、白术等补气的药物。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对于脾胃虚弱、肺气不足引起的亚健康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能够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水液代谢,从而缓解身体的疲劳和沉重感。
如果是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血虚体质,当归、熟地、白芍等补血的中药则是常用之选。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既能补充血液,又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通畅。
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对于肾阴不足、精血亏虚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能够调节肝脏的功能,缓解肝郁血虚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肝郁气滞的人,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中药调理可使用柴胡、郁金、青皮等疏肝理气的药物。
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能够调节肝气的疏泄功能,改善情绪和身体的不适。
中医养生疗法如何应用于亚健康
![中医养生疗法如何应用于亚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d8021c4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d.png)
中医养生疗法如何应用于亚健康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亚健康状态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许多人常常感到疲劳、失眠、焦虑、消化不良等,去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出具体的疾病。
这时候,中医养生疗法就成为了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有效选择。
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的表现。
而中医养生疗法旨在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体状态,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养生疗法在亚健康中的应用。
首先,饮食调理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环节。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即许多食物同时也具有药用价值。
对于亚健康人群来说,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有节。
例如,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
如果是阳虚体质,可适当多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如果是阴虚体质,则宜多吃滋阴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
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和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
其次,中医的经络养生也对改善亚健康有很大帮助。
常见的经络养生方法包括按摩、艾灸和拔罐。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身体的疲劳和不适。
比如,经常按摩头部的太阳穴、风池穴可以缓解头痛和头晕;按摩腹部的中脘穴、天枢穴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艾灸则是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对于经常手脚冰凉、宫寒的女性,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是不错的选择。
拔罐则能通过负压作用,去除体内的寒湿之气,缓解肌肉酸痛。
中药调理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调理应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亚健康状态,中医可能会根据个体的症状和体质,开具一些具有调理作用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逍遥散等。
此外,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如枸杞、菊花、大枣等,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或泡水饮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运动养生在中医中也备受重视。
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方式,它们动作柔和、缓慢,能够调节呼吸,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而且,这些运动不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非常适合现代人在工作之余进行锻炼。
如何通过中药配方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
![如何通过中药配方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e5dda4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3.png)
如何通过中药配方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常常感到疲惫、焦虑、睡眠不佳等,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诊断,但身体却处于一种不健康的“亚健康”状态。
这种状态如果长期持续,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
中药配方调理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为改善亚健康状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疲劳乏力、睡眠障碍、情绪波动、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工作压力过大、环境污染以及心理因素等。
对于疲劳乏力的亚健康人群,可选用补中益气汤进行调理。
其配方包含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
黄芪和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益气,炙甘草调和诸药,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升麻和柴胡升阳举陷。
这个配方能有效提升人体的中气,增强体力,改善疲劳症状。
针对睡眠障碍的亚健康者,酸枣仁汤是不错的选择。
由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
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知母清热除烦,茯苓宁心安神,川芎调畅气血,甘草和中缓急。
诸药合用,可养血安神、清热除烦,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情绪波动较大,如焦虑、易怒、抑郁等,逍遥散能发挥作用。
主要成分有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柴胡疏肝解郁,当归和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薄荷疏散郁遏之气,生姜温胃和中。
能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使情绪趋于平稳。
对于消化不良的情况,可尝试香砂六君子汤。
它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砂仁、木香理气醒脾。
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而对于免疫力下降的人群,玉屏风散较为适用。
配方有防风、黄芪、白术。
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解表。
三者配合,可益气固表止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中药配方调理亚健康状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辨证论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欲病”逆转亚健康
6月开始,张同泰国药号的知名老中医们普遍有一个感觉,单位、个人的体检结果已经陆续告一段落,“体检后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拿着体检报告单找上了门。
几大类问题最让病人忧心:肿瘤问题、妇科问题、结节问题、亚健康问题。
看过病的人都有类似体会,疾病刻不容缓,但看病难、挂号难问题又把自己挡在了门外,对病人来说,最理想的就医模式无非就两种:有业内权威为自己下一个精确的医疗诊断,同时又能享受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6月24日起,本报推出“张同泰国药号名老中医谈健康”系列报道,陆续邀请知名老中医为大家解读健康话题,为病人寻找好医生、探访好服务。
前三期分别邀请到了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主任医师沈汉澄教授细谈肿瘤防治,杭州市名中医王金生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严余明共同探讨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国家级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王会仍以及中西医结合内科专家吴兰珠主任医师讲述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的防治与调理,深受读者好评。
今天第四期访谈中,我们将邀请张同泰国药号知名老中医金志复副主任中医师,为大家讲解亚健康问题。
商报记者李思婧
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经常觉得浑身疲软没有力气,担心自己的身体出了大问题,忐忑不安地参加体检,拿到报告单时发现各项指标一切正常,才长吁出一口气。
但看着没有任何异常的体检报告单,再瞧瞧自己的状态,却发现怎么也和“健康”二字相距甚远。
身体究竟怎么了?
知名老中医金志复副主任中医师说,其实这就是亚健康状态。
他的门诊中,气虚、血虚、湿气重等亚健康病人很多。
有什么办法应对?
金医师说,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并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所谓“欲病之病”,直观的说就是疾病的早期,或者叫“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的发展其实是可逆的,通过中医“治欲病”,可以帮助亚健康人群恢复到健康状态。
胃口不好整天倦怠乏力
你可能成了“湿人”
胡琳(化名)是一家外企的白领,30岁生日刚过不久,胡琳就感慨自己老了——没有食欲,稍微吃一点,胃里就有饱胀感;面色晦暗,舌苔厚腻;整天昏昏沉沉懒得动,胸口老有发闷的感觉……
前几天,胡琳上网闲逛,突然看到一条有关“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的微博,里面列举了7大症状: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睡觉流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小肚子大;耳内湿(耳禅湿);阴部潮湿。
胡琳一对照,发现自己全部“中标”。
“原来自己成了'湿人’,所以每天都这么累这么疲乏。
”胡琳挂了张同泰国药号金志复的专家门诊号,候诊时发现,和她一样的“湿人”还不少,而且不乏年轻人。
知名老中医金志复副主任中医师说,中医讲六淫,分别指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致病因素。
其中,湿邪就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子,它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从外在讲,进入夏季,空气中的湿度加大,湿气过剩,人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外感湿邪,就会头重如裹、身热不扬、倦怠乏力。
而从内在看,脾主运化,如果脾虚导致运化失常,气机不通畅,就会加重身体的聚湿,而湿气重又会变本加厉地伤及脾胃,出现饮食不佳、大便溏薄、倦怠乏力。
对于网上的湿重7大症状,金医师说,可以作为参考,但不是主要症状。
湿气阻滞的典型表现,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精神状态差:头重头胀,昏昏沉沉,容易困倦,记性也不
好;常有胸闷的感觉,要长呼一口气才舒服;身体倦怠,感觉身体和四肢沉重,懒得活动。
食欲不佳:胃口不好,脘腹不舒,吃得不多却总是感觉胃里胀胀的,吃饭过程中,感觉刚吃下去的东西往上顶。
有些人有较强的饥饿感,可吃一点马上又有饱胀感,这是脾湿的征候。
舌苔差、大便溏薄:看舌的形态是判断是否脾湿最准确的办法,湿气重的人往往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
此外,湿气重的人,大便往往稀烂不成形,或者即便是成形的也很软,还总有排不尽大便的感觉。
熬夜打游戏、看偶像剧
气血不足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金医师说,除了湿气重,门诊来看亚健康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气血不足。
有一个3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林峰(化名),和金医师抱怨自己浑身疲软,倦怠乏力。
小伙子说,原本按“而立之年”来说,应该精力旺盛,神采奕奕,但他每天都觉得很不舒服。
夏天里稍微动动,汗就像大雨一样滴滴答答地流下来,爬个楼梯就气喘吁吁,步履沉重。
如果待着不动,虽然汗是少了,但人又软绵绵的没有力气。
在单位上班还硬撑着精神做事,一回到家,不要说不
想吃饭不想做事了,连话都懒得说。
“用中医术语来说,'食欲不振,气短懒言,语音低微’,都是典型的气虚。
”金医师说。
还有一个25岁的女孩子小芳(化名),苦着脸来找金医师,希望吃点中药调理调理。
女孩子说,按道理这个年龄段应该是最美丽动人的时候,但自己脸色黯沉,没有光泽,皮肤燥乎乎的,一点都不水灵,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好几岁,找对象都受影响。
金医师给女孩子把脉问诊,发现她是典型的血虚体质。
女性由于体质构造、经期失血等特殊生理特征,大多数女性气血本来就较弱,血虚质的较多。
不过,眼下一些原本身体健康的白领女性,因为饮食、起居等不良习惯,使得身体体质下降,也加入了血虚队伍。
以小芳来说,平时工作压力很大,晚上到家脑子常常还在高速运转状态,小芳为了放松精神,喜欢看轻松欢快的偶像剧,其实适当调节是好事,但现在的年轻人往往自控力差,一看就看到深更半夜,等到入睡经常是凌晨一点了。
林峰和小芳差不多,只不过熬夜的节目不是看偶像剧,而是打游戏,第二天又昏昏沉沉地起床上班,长期睡眠不足、睡眠质量欠佳,导致气虚症状出现。
亚健康人群中,还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就是中年人群。
《黄帝内经》认为,男的在40岁-55岁,女的在35岁-50岁,
就是中年期。
进入中年期后,机体开始走下坡路。
机体各系统功能开始由旺转衰,新陈代谢变慢,基础代谢率降低,特别是脂肪容易堆积。
与此同时,中年人的压力最大,在单位往往是骨干力量,一堆事务逃不开,回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担子同样很重。
对这期间的男子来讲,气虚较多,对女士来讲,血虚的较多。
气虚质的人,精神萎靡、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胸闷气短。
血虚质的人,面色萎黄、失眠健忘、头昏眼花、心悸乏力。
特别是到了夏季,“夏天无病三分虚”,很多中年人觉得特别难熬。
中医“治欲病”帮助逆转亚健康
对很多亚健康人群来说,纠结之处在于,体检结果各项指标正常,没有西药可吃,可如果任由发展,又担心自己早晚跨入不健康行列,身体亮起红灯。
金医师说,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并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所谓“欲病之病”,直观的说就是疾病的早期,或者叫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的发展其实是可逆的,通过中医“治欲病”,可以帮助亚健康人群恢复到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长夏湿气很重,湿气阻滞,易感染湿邪,人就
容易生病。
对于湿重,中医有很多方法应对。
比如,对于感染外湿,中医可以芳香化湿。
对于内湿引起的疾病,可以健脾利湿。
有些人感染暑气的同时又有湿邪入侵,则需要清暑利湿。
有些人有湿重,但症状轻微,则只要清热利湿即可。
气血不足也需要及时调理,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就说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长期气血不足的人,肯定容易生病。
中医可以帮助人们补气补血,气血两调。
比如用人参、黄芪、黄精、虫草补气,用当归、熟地、红枣、阿胶补血,效果都非常显著。
“当然,中医可以助一臂之力,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应自然规律。
”
金医师说,湿重体质的人很多是都市白领一族,这与现代不良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比如饮食过于精细、营养过剩、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里、喜欢吃冰凉的食物、很少运动、从不出汗等。
而气虚血虚病人中,大部分人喜欢熬夜、睡眠不足、缺少运动、生活不规律,导致机体气血失调。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规律生活很重要。
凌晨3点后人容易处于浅睡眠状态,而且干扰因素增多,因此,睡得太晚,睡眠质量自然下降,长此以往,会出现很
多副作用。
要想身体健康,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
饮食规律,清淡适量,不要随意节食,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高脂、甜腻、冰凉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
夏天湿气重,可以多吃些豆类、青菜、玉米、燕麦、薏米、芡实、冬瓜、丝瓜、山药等食物,能促进肠道蠕动,健脾祛湿。
每天适量运动。
上班坐在电脑前,出门坐在车里,上楼坐在电梯里,现代人的运动越来越少,久坐不动导致各种问题。
运动生阳,尤其是参加能让身体出汗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更能全面调动身体的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