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合集下载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

亚健康状况指的是身体健康状况处于正常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在亚健康人群中,中医护理指导采用了“治未病”观念,即通过预防和调节来维持和促进健康。

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首先强调“先天优势”,即通过遗传和生命活动等因素,某些人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先天优势,通过适当的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持健康。

中医护理指导强调“后天助益”,即通过日常饮食、行为和环境等方面的调节来改善健康状况。

亚健康人群中,中医护理指导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饮食建议。

对于体质较虚弱的人群,可以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

还可以推荐一些适合亚健康人群的保健食品,如天麻、枸杞子、黄芪等。

中医护理指导还强调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性。

亚健康人群中,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导致人的心理状态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下。

中医护理指导通过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培养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如适当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散步、瑜伽、冥想等,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中医护理指导还强调适量运动的重要性。

亚健康人群中,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维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中医护理指导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为亚健康人群设计适合的运动方案。

如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太极拳等,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量。

中医护理指导还强调日常的保健和预防。

亚健康人群中,通过定期体检、生活规律和适度锻炼等,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中医护理指导还可以推荐一些适合亚健康人群的中药调理方案,如黄芪、当归、人参等,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中医护理指导在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强调了“治未病”的观念。

通过调节饮食习惯、改善生活方式、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适度运动以及日常保健和预防,可以帮助亚健康人群保持健康状态,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就会 导致 脏腑 气血 升 降及气 血 运行 的紊 乱 , 而产 生一 从
系列 病理 变化 。“ 不治 已病 治未 病 ” 的理 论 , 是 重视 内 就 因—— 人 体正 气在 防病 益 寿 延 年 的重 要作 用 。这种 以 内因为主 的观 点 , 出表现 在养 生 防病方 面 。重视 情志 突 的调 节 , 真气 的保 养 , 及 主要脏 器有 : 、 、 。肝主 涉 肝 脾 肾 疏泄 、 条达 、 喜 畅通 气 机 。肝 藏 血 ; 为后 天 之 本 , 脾 主运 化 , 气 血生化 之 源 , 统血 ; 为 脾 肾为先 天之 本 , 主藏精 ( 藏 精 有二 , 为先 天 之精 , 为后 天之 精 ) 主 生 殖 , 水 , 一 二 , 主 主髓 , 主骨 , 于脑 。肝 藏血 、 藏精 , 者 均 系人 体 重 通 肾 二 要 的物质 精华 , 且相 互 化 生 , 有 “ 癸 同源 ” 论 。从 故 乙 之
黄丸合小 柴胡汤 ; 阳虚 者 用 金 匮 肾 气 丸 合 小 柴 胡 汤 。
很 好 。有 1 的 人 处 于 被 确 诊 为 患 病 , 于 不 健 康 状 5 属
态 , 7 的人 处 于 “ 健 康 ” 态 。“ 健 康 ” 一 种 而 O 亚 状 亚 是 临界状 态 , 处于 亚健 康 的人 虽 然 没 有 明确 的疾 病 , 却 但 已经 出现精 神及 适应 能力 下降 , 如果 这 种状态 不 能得 到 及 时 的纠正 , 常容 易引起 心 身疾病 。 通 祖 国 医学对 “ 亚健 康” 早有 论述 ,黄 帝 内经 》 :是 《 日 “ 故 圣人 不治 已病 治 未 病 , 治 已乱 治 未 乱 , 之 谓 也 。 不 次 夫 病 已成 而 后药之 , 已成 而后 治之 , 犹渴 而穿井 , 乱 譬 斗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当今社会,人人关注健康,追求健康,何为健康?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观的变化,医疗模式正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

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

亚健康是处于疾病与健康间的不良状态,任其发展,后果堪忧。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亚健康是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

如何尽早发现和干预,使其恢复健康,已是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亚健康的形成和危害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特征是:精神欠佳,机体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待人处事较差,适应能力下降等。

据统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超过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0%~70%。

亚健康状态会明显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亚健康人群中,高级管理人员、机关干部、脑力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占了很高比例,可导致社会创造能力和正确决策能力的下降。

亚健康作为不适状态,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转化为器质性疾病,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状态转入的,个别会出现无病兆猝死、过劳死等现象。

当今社会,慢性病和亚健康的高发生率,已成为广大人民健康的威胁,也是导致医疗费用大幅上涨和“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因此,重视亚健康,干预亚健康,已成为社会和个人的共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更高的健康水平;重大疑难疾病治疗的困境需要医疗重心前移;减少医疗投入、减轻经济负担需要对亚健康进行积极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

大量的临床调查和研究表明,亚健康的形成,绝大部分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通过改善生活方式,80%的心脏病和糖尿病、70%的中风、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在如何维护健康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提出了“合理膳食,戒烟,心理健康,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等促进健康准则。

用中医治未病思想,解决亚健康问题

用中医治未病思想,解决亚健康问题

用中医治未病思想,解决亚健康问题·亚健康状态与未病中的潜病未病态和欲病未病态的内涵接近,但未病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泛。

治未病通过中医理论解释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能够对亚健康的防治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治未病思想调理亚健康状态包括两层含义,即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以及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

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亚健康调理是积极的、有效的、预防性的,是对人们的生理、心理进行调节和疏导的过程。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是国际医学界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医学新思维。

由于亚健康人群比例十分庞大,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亚健康相关学科发展迅速,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通过中医治未病思想来指导亚健康调理、解决亚健康难题是很好的切入点。

亚健康是指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一些功能性改变,作为一种中间状态,既是一种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

主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虽有症状或体征,但又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

多数情况下,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过程。

亚健康居中,其上游部分与健康重叠,其下游部分又与疾病相重叠,重叠部分则因界限模糊而不易区分。

根据亚健康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交往亚健康。

实际上,上述3种亚健康表现常常相兼出现。

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

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代谢疾病等均与亚健康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多种应激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亚健康还会明显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行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司机、飞行员等)。

此外,亚健康还易导致心理、精神疾患,日久可明显影响健康或寿命,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社会伤害。

未病的内涵比亚健康更丰富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的病名,但追本溯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的讲解-课件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的讲解-课件
第十八页,共47页。
二、服务内容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 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 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 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第十九页,共47页。
三、服务流程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建 立健康状态信息库)、健康状态辨识、健康 状态评估、健康干预方案制定、健康干预 措施实施、干预效果评估等。
⑤ 检验高低值临界状态;某些临床检查的实验 值处于高、低限值状态。如:血糖、血压值的 偏高值状态和血钙、血铁等实验值偏低值状态 等。
⑥ 躯体健康处于高致病性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 吸烟、过度紧张、异常血脂、血糖和高血压等。
第三十六页,共47页。
亚健康的危害
是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 低质状态, 表现为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力
应当相对独立,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各种干预方法的服务区域应当相互隔开, 服务环境的私密性能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五)辅助区域。主要用于服务对象的等候休息,开展健康宣教、服务管理以及特需服务 等。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五、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应当满足“治未病”服务功能的需要, 应当包括中医执业医师、“治未病”服务职业 技能人员、医技人员、中药师、护理人员、管 理人员等。专职医护人员应当不少于6人,中医 类别人员不低于70%,其中应当有一名具备副主 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执业医师。
亚健康状态临床界定
① 躯体不适综合征:表现出身心上有不 适感觉,躯体物理检查与实验数据均正 常。
② 亚临床状态综合症 :具有某些明确疾 病临床表现倾向的潜伏前期表现。
③ 原因不明综合征:此类症状不具有病理 意义但也查不出具体原因。如更年期综合 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等。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保健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亚健康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亚健康,指的是身体功能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的不适症状未达到疾病的程度,但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是疾病的前兆,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和调理,容易进一步发展为疾病。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学历来重视“治未病”,即在人们尚未患病之前,通过调理身体,调整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而针对亚健康人群,中医护理指导更应该细化和具体化,以便更好地帮助人们改善亚健康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护理指导强调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是养生的首要条件,合理的饮食能够帮助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于亚健康人群来说,饮食调理更应该有针对性,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可以适当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粥类;对于肝气郁结的人群,可以多食用具有解郁作用的食物,如苦瓜、苦菊等。

还需要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中医护理指导注重情志调理。

情志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亚健康人群往往因为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大而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

中医护理指导提倡亚健康人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来释放压力,减少情绪的波动,从而对身体健康有所裨益。

中医护理指导还强调运动调理。

适度的运动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亚健康人群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调理气血,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不同的体质适合不同的运动方式,比如气郁体质的人适合选择瑜伽、太极等缓和的运动方式,而痰湿体质的人则适合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在制定运动方案时,应该结合个人的体质特点进行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医护理指导强调中药调理。

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的干预

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的干预

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的干预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由于亚健康的表现错综复杂,一般没有病理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故该现象还没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往往只简单地认为与工作疲劳有关,很少作系统的防治,但长期的亚健康状态未得到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据调查研究,我国亚健康人群发生率在45%~70%,多为35-45岁之间的脑力劳动者,分子、企业管理者、机关管干部中70%以上者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志不畅,劳逸过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阴阳暂时失去相对平衡,但尚未发展为疾病的中间状态。

由于亚健康状态极易导致精神疾患和生理疾患,所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逐渐被重视起来,中医辨证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治未病”的内涵在《丹溪心法》中就有记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中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与现代的亚健康理论非常相符。

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1/ 4铸锥,不亦晚乎”。

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

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发病前的预防工作,它不仅确立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疾病发生、流行的原则及措施,这与近代学者提出的亚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

中医学的未病先防,不是被动消极地对治病邪气的防避,而是主动积极地对机体正气的保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把预防寓于养生之中。

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防治包括两层含义: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和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此即所谓“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以预防为主,贯穿于人体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的全过程,未病先防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扶正气,未病先防1.1 饮食调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食疗篇:“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即生理、心理或社会适应能力处于失衡状态,还未发展成为疾病的一种状态。

亚健康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疲乏、失眠、情绪不稳、消化不良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如果长期不得到有效的调理和治疗,可能会发展为各种慢性病或疾病。

如何进行有效的中医护理,对亚健康人群的改善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强调的是在疾病尚未出现之前,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方面的调理,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而在亚健康人群中,中医护理可以通过“治未病”观念来进行指导和调理,帮助人们恢复健康。

一、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规律作息亚健康人群往往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规律混乱等原因导致作息不规律,进而影响身体的生理节律。

中医护理在此建议亚健康人群要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亢奋的状态。

要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不要熬夜;要避免久坐或者久站,注意适当的休息;要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二、饮食调理,合理膳食中医护理中,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亚健康人群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多样化、均衡的饮食,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和生活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调理方案。

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比如姜、葱、大枣等;阴虚体质的人可以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梨、百合、银耳等。

要减少烟酒的摄入,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三、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在中医护理中,情志的调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亚健康人群通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等情况,这些都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建议亚健康人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可以通过读书、旅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避免过度思虑、消极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身体的健康和预防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四、中医药调理,强身健体在亚健康人群中,中药调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

方法:通过对治未病思想的阐述,揭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干预。

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通过调节心理、改善生活方式、运动、气功、按摩及药物等能够防治亚健康。

结论:对亚健康的防治,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工作方式,从而远离亚健康。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学;中医预防医学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功能或代谢功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1]。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状态防治方面有较丰富的内容。

1.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医学中没有亚健康状态这一概念,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直至死亡是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是人体从阴平阳秘,到阴阳失衡再到阴阳离绝的动态变化过程,亚健康状态是从健康到已病的过渡状态,即所谓“未病”状态,根据中医的未病学理论,未病学中潜病态、前病态即是亚健康状态。

2.中医治未病的含义治未病出自于《黄帝内经》,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变。

“治未病”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未病先防,一方面是已病防变。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上工救其萌芽”,于疾病未发生之时进行治疗,实为一种预防思想。

《金贵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为“治未病”思想即病防变的具体体现。

李梢[2]认为:“治未病”是对未病态身心两端,内外环境作合乎自然的调养,消除疾病于萌芽、隐匿状态。

王键[3]认为:对未病的解释则不应简单地认为是没有疾病,而应视为人体在未呈现明显自觉症状及体征前的各种状态。

中医治未病理念如何指导亚健康干预

中医治未病理念如何指导亚健康干预

中医治未病理念如何指导亚健康干预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许多人常常感到疲劳、焦虑、睡眠不佳,身体机能也不如以往,但去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出具体的疾病。

这时,中医的“治未病”理念就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其核心思想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强调在疾病尚未形成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就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这一理念与亚健康干预的需求高度契合。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诊断,但身体和心理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

比如,经常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大、睡眠质量差、容易感冒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不合理的饮食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那么,中医治未病理念是如何具体指导亚健康干预的呢?其一,中医强调养生保健。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顺应自然规律是保持健康的基础。

比如,根据四季的变化调整饮食和起居。

春季万物生发,适合多吃一些具有生发之性的食物,如豆芽、春笋等;夏季炎热,要注意防暑降温,饮食宜清淡;秋季干燥,应多吃润肺滋阴的食物,如梨、百合等;冬季寒冷,可适当进补,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

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避免熬夜。

其二,中医注重情志调节。

情志失调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过度都会损伤相应的脏腑。

例如,长期的愤怒会伤肝,过度的忧虑会伤脾。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当出现不良情绪时,要及时进行疏导,避免长期积压在心中。

其三,中医倡导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但运动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治未病”是中医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理念,强调预防和调理,旨在通过调养气血、调整情志、调和阴阳等方法,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当代社会,亚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亚健康状态特指机体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但尚未引起疾病。

采用中医护理指导对亚健康人群进行“治未病”观的调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就“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进行探讨。

一、亚健康的定义亚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功能未完全康复但又未发展成慢性病的一种中间状态。

通俗的理解,亚健康状态是指身体出现一些轻微的功能和器官异常,但并未到达疾病的临界点。

亚健康状态是一个过程,有一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亚健康的边界是不确定的,体现出一个较大的波动区间,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

亚健康状态可能表现为疲劳,失眠,头晕,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等症状。

二、中医“治未病”观中医“治未病”,是中医药预防疾病的重要概念,其思想核心是坚持治未病、调理存中。

它主张通过调整体质、调理气血、调和阴阳等手段,增强人体抵抗病毒入侵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是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

强调了对未病状态的重视与关注。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医提倡养生保健,调节身体平衡,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中医护理指导1. 调理情志中医认为情志的不调会影响脏腑的功能,进而导致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人群应该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压力过大,可以借助中医养生之道,如打坐、静坐、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来调理情志,保持身心健康。

2. 调养饮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食物对身体有很大的调理作用。

亚健康人群应该注意饮食的调理,多食用一些有益身体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水果等,注意平衡营养,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

避免熬夜、不规律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种重要理论,强调人体健康维护的重要性,主张在未发生疾病的情况下预防和调节身体功能,以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亚健康人群指的是体质虚弱或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尤其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心理压力较大、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亚健康人群,中医护理对其进行“治未病”观的指导,可以提高其身体免疫力和自我调节力,延缓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提升生活质量。

一、运用中药调节身体平衡亚健康人群往往存在身体虚弱、脾胃功能不佳、气血不足、肝肾不足等问题,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通过制定个体化的中药调理方案来调节身体的平衡。

例如,对于脾胃虚弱者,可选用益气健脾的中药,以增强脾胃消化功能;对于气血不足者,可选用补气养血的中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肝肾不足者,可选用滋阴补肾的中药,以加强肝肾功能。

二、推荐正确认识健康饮食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亚健康人群需要做到饮食均衡、清淡化、多样化。

中医护理可以针对不同的症状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

例如,对于脾胃虚寒者,应适当多食用温热的食物;对于脾胃湿重者,应少食用油腻、肥腻的食物;对于气血不足者,应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红枣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三、缓解身体压力心理压力是现代人面临的一大问题,长期心理压力会引起免疫系统紊乱、神经内分泌失调等,诱发各种慢性疾病。

中医护理可以通过围绕亚健康人群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采用针灸、按摩等中医治疗手段,缓解身体压力、改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保持身心平衡。

四、鼓励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对亚健康人群特别重要。

中医护理可以通过针对亚健康人群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喜好,设计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例如,对于肥胖者,应选择轻度运动、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避免给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对于气血不足者,应选择慢跑、气功等能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亚健康人群中运用“治未病”观念,通过中药调节身体平衡、推荐健康饮食、缓解身体压力、鼓励适当运动等方式,能够降低亚健康人群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亚健康是一种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如精力下降、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抑郁及抵抗力差等。

目前,现代医学对此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以休息及服用各种维生素,对于重症患者劝服小剂量抗抑郁药物,效果多不明显。

传统中医学在调治亚健康状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祖国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及养生健体防病之法,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体检,即是通过中医体质辨识来确定每个人的体质特征,然后根据体质分型的结果,对受检者日常生活、饮食、情绪、起居等进行恰当的指导,这就补充了西医体检在亚健康诊断和干预方面的不足。

中医体质学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

体质是可以调整的,它既禀于先天,又关系于后天。

重视体质差异,实施人体化诊疗,贯彻“因人治宜”的思想,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或补气,或养阴,或温阳,或利湿,或开郁,或疏血,以调整机体阴阳失衡,这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治疗原则。

及早发现、干预体质的偏颇状态,进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实现调质拒邪、调质防病及调质防变,以实践中医“治未病”。

如阳虚体质怕冷的人,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还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湿热体质的人,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的食物,可进行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等活动。

气郁体质的人宜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要多参加群众性的体育运动。

“治未病”不只包含未病先防这一个层面,还包括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层面,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应用于临床,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中医治未病的意义

中医治未病的意义

中医治未病的意义中医治未病是指在人体尚未出现明显疾病状态时,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系列的调养和干预,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它的意义在于提前发现和纠正一些亚健康状况,加强人体的自愈能力,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进程。

首先,中医治未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体没有出现明显的疾病,但已经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这些症状提示身体正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如果不及时调整,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疾病。

中医通过观察舌苔、脉搏等指标,对身体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亚健康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帮助人们恢复身体的健康平衡。

其次,中医治未病能够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

中医强调人体的自愈能力,认为人体有着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帮助身体排除潜在的病因和病态因素,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增强身体的自愈力。

中医的调理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按摩等,这些方法都能够激发人体的正气,提高身体健康的水平。

此外,中医治未病还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中医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以及五脏六腑和经络的协调运行。

在人体内部环境保持平衡时,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很难侵害身体,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中医的调理,使得人体的五脏六腑和经络能够协调运行,促进血液循环、气血畅通,保持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此外,中医治未病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容易导致身体和心理的多种问题,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中医注重平衡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膳食、适宜运动、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人们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最后,中医治未病还能够延缓衰老进程。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机能开始下降,容易出现各种亚健康状况甚至疾病。

中医强调养生的重要性,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延缓机体衰老过程,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浅谈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

浅谈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

浅谈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的预防,医学关注的对象也逐渐从“已病”人群向“未病”人群转变,医学干预的切入时间也逐渐提前。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它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核心理念也将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当今社会亚健康防治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阐述中医“治未病”在防治亚健康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治未病;亚健康;预防1.“治未病”的概念和理论渊1.1“治未病”的含义“治未病”是中医学中重要的防治思想。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淮南子》中亦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里的“治”,不仅指医疗,还包括整理、治理、研究、管理等内容。

“治未病”,顾名思义,就是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大致讲,其内容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这就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时刻有着预防疾病的观念,有了小病就要及时治疗,注意阻止其继续深入并恶化,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1.2“治未病”的古代理论渊源“治未病”这一思想源自《内经》。

历代医家又对其“治未病”内容进行了继承、补充和发扬。

东汉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难经》之旨,将“治未病”思想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如《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是根据五脏六腑的生克制化规律所提出的既病防变的预防措施。

后唐代医家孙思邈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未病”、“欲病”、“已病”是疾病酿成前后的三个阶段。

发现并治疗处于不同阶段的疾病,可以视为区分医生水平高下的尺度之一。

元代朱震亨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治未病”是中医药的一种重要观念,强调预防和保健,旨在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平衡,使健康得到维护。

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不属于完全健康状态,但也没有出现病症。

亚健康人群是一个迫切需要保健和治疗的群体,中医护理在其治疗和保健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亚健康人群中如何运用“治未病”观念进行中医护理指导的方法和意义。

一、中医养生观念在亚健康指导中的应用中医养生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理论,强调保证人体的正常功能,促进健康长寿。

在亚健康人群中,中医养生观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平时调养不如饥时调养”,即在规律合理饮食的基础上,掌握适当节食的方法,在不影响身体机能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饥饿刺激强化机体功能。

同时,中医讲究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降糖降脂等不同模式的饮食调理。

对于亚健康人群,中医指导应重点关注饮食的多样性和适度,避免因热量过高或者过低、营养成分不均衡等因素导致的亚健康状态。

其次是情志调节。

中医认为情志与机体生理功能紧密相关,情志失调会影响气血运行、脏腑功能,进而导致亚健康状态。

情志调节包括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方面。

具体而言,中医护理应引导亚健康人群在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力求情绪稳定,克制烦躁、急躁等负面情绪。

第三是针灸和按摩疗法。

针灸和按摩疗法是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具有神经、免疫、内分泌等多种调节功能,能够有效地促进机体的代谢、循环和排泄等功能。

对于亚健康人群,中医护理指导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穴位按压、艾灸等手段调理体内气血、调节身心功能,达到防病治疗的目的。

中药药方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和信赖。

在亚健康人群中,中药药方的应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调节肝脾气血。

中药在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角色是通过调补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调理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调理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调理对于“亚健康”这个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学者提出了“亚健康”的概念,用以描述完全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过渡阶段。

也就是说“亚健康”是指人体已经出现了某些可能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但还没有真正发病的中间阶段。

如果在此时期能进行适当的干预,则可避免大部分疾病的发生。

人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统计表明,人群中真正的健康者和典型疾病患者总数所占比例不足1/3。

即大部分人群处在“亚健康”状态。

我国目前亚健康人群数量约有7亿,其中70%以上是35~45岁之间的脑力劳动者,如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和机关干部。

在步入中年的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接近50%。

而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的肿瘤高发年龄段已从五六十岁提前到四十岁,而且还在向低龄化发展。

另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其引起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和低龄化趋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健康形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疾病预防和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中医“治未病”消除亚健康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医学关于“亚健康”和疾病预防的理念要比西方早两千年左右。

在成书于先秦时代的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记载。

中医所说的“治未病”实际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

未病先防很容易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避免致病因素,使人体不发生疾病。

既病防变是指通过学习保健知识、定期体检等方式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在病情轻微时及时阻断其进展,防止疾病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

而病愈防复则强调疾病康复过程中的调养和后遗症的治疗。

由此可见,中医“治未病”思想不仅局限于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止,而是更全面、深入、系统的关注人的整体机能状态的平衡。

君临天下做您忠诚的健康卫士目前正是医学转型期。

现代医学的重点从疾病治疗转向预防保健,从对抗病源、改善病灶转向整体机能和内环境调节。

这一转变完全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理念。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治未病”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

亚健康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指人体机能处于失衡状态,出现了种种不适和症状,但尚未达到疾病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在治未病观的指导下,可以通过中医护理来帮助亚健康人群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一、亚健康的表现及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亚健康人群常表现为精神疲乏、头晕目眩、食欲下降、口干舌燥、睡眠不佳、体力透支等一系列的症状。

在中医角度看来,这些症状大多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肾阳亏虚等有关,因此中医护理的重点应当从调理脾胃、补充气血、温补肾阳等方面入手。

1.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胃的健康状况对整个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亚健康人群往往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这就需要中医在饮食调养上进行指导。

首先要避免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指导适量运动,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脾胃功能。

2. 补充气血亚健康人群往往出现的症状还包括头晕目眩、精神疲乏等,这些症状与气血不足有关。

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血两者相辅相成,保持人体正常运转所必需。

中医护理需要通过药膳调养、针灸、气功等方式来补充气血,调理亚健康人群的身体状态。

3. 温补肾阳肾为先天之本,其阳气充足与否,关系到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力。

亚健康人群常见的症状如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尿急等,这些都是肾阳亏虚的表现。

中医护理需要通过适当的运动、药膳调理等方式来温补肾阳,提升亚健康人群的身体抵抗力。

二、中医护理方法与技巧药膳调理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合理搭配中药食材来调养脏腑,益气补血,温补肾阳,以达到调理亚健康人群的目的。

比如蜜枣鸡蛋汤,阿胶糯米莲子粥等,都是常见的中医药膳调理食谱。

在药膳调理时,需要根据亚健康人群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选择适合的药膳食谱,避免盲目进补。

2. 针灸调理针灸作为中医的经典疗法,对亚健康人群的调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味平衡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
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多令人神惊,夜梦飞扬。 《千金要方》
谨和 五味
五味调和
滋养五脏
气血充沛 形体壮实
偏嗜五味
脏腑机能失 调,正气受损
变生诸病
五味入胃
酸肝 苦心 甘脾 辛肺 咸肾
过酸 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过苦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过甘 过辛 过咸
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筋脉沮弛,精神乃失 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健康的概念
• 健康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四位一体的健 康新理念:
• 躯体没有疾病——五脏六腑、皮肉筋骨、四 肢五官身体没有发生病变
• 心理、精神健康——无心理或心因性疾病 • 社会适应——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 道德良好
健康--人生幸福之源
• 怎样评价健康?
• 身体健康可表现为”五快”: 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
女性: 盆腔炎 附件炎
关节炎 抽筋
睡眠障碍 食欲不振
心脏功能降低 冠心病增加 肺栓塞 椎间盘突出 腰、腹背部疼痛 结肠癌等增加
下肢静脉曲张 双足麻痹 骨刺
运动锻炼--动静互涵,形神兼养
• 具有疏通气血,强身健体作用; • 调节情绪,舒缓紧张作用。通过形体上的紧张
状态,转移或分散精神上的紧张状态。另一方 面,精神刺激造成的不良情绪,也可以通过运 动发散出去。
下一个探索项目,准备攻克艾滋病 。
信息社会 大量的养生知识包围了我们
怎么选择?
学会“信息节食”
• 在信息过剩的今天,信息似物质财富般充满 诱惑,让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短时间里接 受大量的信息,大脑对繁杂的信息干扰来不 及分析、处理和吸收,过分膨胀的信息资源 会变成一种过重的心理负担。可能使人产生 头昏脑胀、心悸恍惚、胸闷气短、心情压抑 、沮丧、疲倦、紧张等一系列症状,从而患 上“信息污染综合征”。因此,现代人必须学会 “信息节食”,注意防范电脑诱发的身心疾病。
• 最好进行形神兼调的传统健身运动,不宜进行 剧烈、竞争性强的运动。如太极拳(剑) 、八段 锦、五禽戏、气功、钓鱼等。还可选择步行 。
• 两组中年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对照,步行上班组 (走路20分钟以上)心电图“缺血性异常”的发生 率为坐车上班组的1/3。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从何入手?
4.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 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巉石 针艾治其外”的方针,中医对药物 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 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 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连续过程的中间阶段 ,具有不稳定性,易于转化。
• 亚健康状态具有两种转归形式。可因干预调理得当 而恢复到健康状态,也可因疏于调护或处置不当而 发展成为各种疾病。
如何识别亚健康状态?
• 排除疾病后,以下情况持续困扰你1个月以上。
识别亚健康状态--中医体质辨识
• 中医体质辨识通俗的讲就是我们中医的健 康体检服务项目,通过体质辨识,可以了 解我们每个人的体质类型,不同的体质类 型,我们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促进我们 的身体健康。
中医治未病
• 不重视身体健康? • 缺少锻炼? • 不注意饮食? • 压力过大? • ……
中医治未病
什么地方出问题?
• 健康监测系统 • 健康调节系统
中医治未病
寻找健康之道
• 电脑网络 • 手机 • 电视 • 报纸 • 各种刊物、书籍 • 各种健康讲课 • 医院
• ……
• 利用中医药误导人们的名人
• 有饮和食两大类
中医养生保健
“饮”的问题
• 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六种保健饮品: • 第一绿茶; • 第二红葡萄酒; • 第三豆浆; • 第四酸奶——你注意啦:人家不提牛奶;
第五骨头汤;
• 第六蘑菇汤。
中医养生保健
“食”的问题
• 保健食品——谷类、豆类 1.老玉米、玉米粥(防止高血脂) 2.荞麦(防止糖尿病)(高纤维,防止胃肠
碱性食物:富含钾、钠、钙、镁等金属类矿物质元素的蔬菜、 水果,在消化过程中形成碱性物质,则属碱性食物。常见有: 蔬菜如:海带、白萝卜;水果(高糖水果除外)如:草莓、 柠檬;奶类、豆类及制成品;茶叶等。
碱性最强食物:海带、野山菌、香菇、菠菜、白萝卜、 胡萝卜、西瓜、白菜、莴笋、生菜、芹菜等。
强酸性食品
学会“信息节食”
每天身处信息中的人,首先切忌疲劳操作, 要设定信息接收时间,并将庞杂的信息条理化、 层次化、兴趣化。其次,压缩看新闻的时间。收 看新闻要考虑你的目的和收益。第三,摆脱“无知 恐慌”。即使朋友知道的新闻比你多,你也不必为 此恐慌,要寻找对你的工作和生活真正有用的信 息,同时要选择最简捷实用的信息渠道,提高效 率。最后,注意免遭信息污染,调节并享受生活 。要保持心态平和,如果跳进信息海洋后,应适 时上岸,放松一下心情,使生活有张有弛,让大 脑得到休整,使生物钟正常运转。
蛋黄、甜点、白糖、金枪鱼、比目鱼
中酸性食品 火腿、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
弱酸性食物 强碱性食品 中碱性食品 克力、 空心粉、葱
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柑橘类、柿子、 黄瓜、胡萝卜
大豆、蕃茄、 香蕉、草莓、蛋白、梅干、 柠檬、菠菜等
红豆、苹果、甘蓝菜、豆腐、卷心菜、油菜、 梨、马铃薯
中医养生保健的综合体系
关键在于机体自愈功能的激发和利用
• 精神调摄
• 起居有常
• 饮食养生
综合防治立体化系统
• 运动锻炼
• 经络养生
中医养生保健的原则
顺应自然+形神兼养 +动静结合
1
体现了“天人合一 ”思想 。强调在 养生保健中要符 合自然规律,要 重视人与社会的 统一协调。
2
既要注重形体 养护,更要重 视精神心理方 面调摄 。
鹅、牛、羊、狗、牛奶、羊奶、海参、黄膳、带鱼、鲫鱼、鲢鱼等。
平性食物
小米、大米、糯米、玉米、小麦、大麦、荞麦、黄豆、 豌豆、扁豆、花生、芝麻、瓜子、松子、胡萝卜、山芋、 山药、香菇、木耳、金橘、枇杷、杨梅、椰子、山楂、 豆油、花生油、酱油、味精等。
酸碱平衡
酸性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非金属类矿物 质元素的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形成了酸性物质,都属于酸性 食物。常见有:肉类、禽类、鱼虾类、米面及其制品。
中医治未病 养生误区:捷径、投机取巧
“养生大师”:李一
李一道长的骗术,就 建立在人们追求养生 捷径的前提基础上。
中医治未病 养生误区:违背常理
“健康教母”:马悦凌
生吃泥鳅+穴位注射当归针剂+固 元膏,治疗“渐冻人” 。
声称用同样的方法,还治好了肝癌 、乳腺癌、肺癌患者,让高位截瘫的 人恢复了知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 疗界的“奇迹”。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2020/9/10
中医治未病
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心跳猝停,享年46岁
(1959年1月28日 -2005年8月18日)
中医治未病
• 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突发心脏病猝死,享年59岁 • (1948年7月17日-2007年6月23日)
中医治未病
• 著名电影演员傅彪---肝癌,享年42岁 • 1963年9月27日 -2005年8月30日
中医治未病
“神医”:胡万林
芒硝为主料配冰片等中药 放入铁锅内煮成药汤,再经 发功,就成了治百病的“神 药”。
“人间最后一所医院”,什么疑 难杂症到此都能治好。
中医治未病
养生误区:违背常理
“神医”:张悟本
➢ 医道,乃养生之道、生活之道。 ➢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 持。 ➢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 每天一斤绿豆煮水喝能治近视、糖尿病甚至 肿瘤等。 ➢ 生吃长条茄子就等于吃降脂药。 ➢ -----
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 却表现出生活能力降低, 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及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
• 亚健康高危人群的分布特点:
年龄:35~55 岁; 职业:多见于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等生活 节奏
紧张,脑力劳动强度大的白领阶层; 地域性: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
健康、亚健康、疾病三者的关系
健康
亚健康 疾病
道癌症)(用淘米水可以洗掉农药)
3.薯类(防止便秘)(降血糖,降血脂,吸 收毒素)
4.燕麦(防止糖尿病) 5.小米(安眠)(早上玉米粥、晚上小米粥 )
6.芝麻 7.豆类(大豆行动计划:一把蔬菜一把豆、 一个鸡蛋加点肉)
中医养生保健
保健食品——菜类
• 胡萝卜 • 南瓜 • 苦瓜 • 西红柿 • 大蒜 • 黑木耳
“久而增气 物化之常也”
“五味过多 则伤五脏”
色泽搭配

红葡萄酒、西红柿等
黄 黄色蔬菜,如胡萝卜、柑橘、玉米、南瓜
绿
绿茶及深绿色蔬菜

燕麦粉或燕麦片等

黑芝麻、黑大豆等
粗细平衡
清淡 饮食
清淡素食
易于消化
百病不生
过食肥甘 油腻之品
聚湿生痰 呆胃滞脾
产生诸 多疾病
高脂血症 肥胖病
中医养生保健 平衡饮食
寒温适度
标准
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孙思邈)
少热则助阳,少寒则助阴 过寒则伤阳,过热则伤阴
大渴切忌冷饮
寒凉性食物
菠菜、茼蒿、莴笋、生菜、黄花菜、竹笋、荠菜、 土豆、荸荠、莲藕、百合、黄瓜、冬瓜、西瓜、 丝瓜、茄子、绿豆芽、黄豆芽、生梨、赤豆、番茄、苹果等。
温热性食物
辣椒、大蒜、韭菜、洋葱、南瓜、胡椒、花椒、桂皮、姜、醋、酒、 龙眼、荔枝、红枣、黑枣、桃子、葡萄、樱桃、石榴、咖啡、鸡、
中医体质辨识
• 什么是体质? •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