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

诗 两 首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①我们从这句诗中可以得知什么?] 言师采药去。[②诗的第二句跟第一句有什么联系?] 句意:在松树下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上山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③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什么心情?]

句意:虽然知道就在这座山中,但是由于山高云深,不知道他在何处。

所 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④我们从这两句诗中可以读懂什么?]

句意:牧童骑着黄牛悠闲地行走在林间小道上,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树林里。

1 ☜ 1

①“松下”指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也是隐者的隐居之地。“问童子”暗示了题目中的“不遇”,师傅不在,只有童子接待。

②这句是对上一句“问”的回答,师傅去采药了。采药是隐者的经常性活动,也介绍了隐者外出的目的。 ③诗人寻访隐者不遇,很失望;童子回答“只在此山中”,使诗人失落的心情稍有安慰;“云深不知处”,又把诗人侥幸升起的一线希望彻底地打碎了。

④这里交代了诗的主人公是牧童,地点是在“林樾”。“骑黄牛”体现出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情。“歌声”传达出了牧童的愉悦。

2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⑤这两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句意:可能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唱歌,在树下站住不走了。

1.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

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挂图、音乐。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以前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诵这些诗句。看看谁背得多,背得好。

2.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读古诗、知作者、解题意、懂诗句、悟情感。

3.过渡语:今天,我们继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一首古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发音。

2.指名朗读,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舌音的字:松、采;翘舌音的字: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ǐ。

3.学生自读古诗。

4.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结合图画,让学生想一想这首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学习古诗,体会感情

1.知作者,解诗题。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板书课文题目:寻隐者不遇。

(2)老师释题。

寻:拜访;寻访。

隐者: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读书人不愿做官,便隐居在乡村山野。

遇:碰见;遇上。

题目的意思:去拜访一位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儿等一会儿?)

2.读懂诗意,展开想象。

(1)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①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

2⑤这两句是因果关系。“意欲捕鸣蝉”不是诗人所见,而是诗人的猜想。“忽然闭口立”体现了牧童的神态、动作的变化。

②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要寻访的人呢?

(2)老师精讲。

①先解释难理解的词。

童子:指未成年的男孩子,这里指隐者的小徒弟。言:说的意思。师:师父,童子对隐者的称呼。只:就,表示肯定的语气。云深:云雾迷蒙。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

②老师(适时打开电脑课件)逐句解释诗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的意思: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那是隐者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句的意思:他就在这座山里,可是由于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

(3)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①你师父干什么去了?②在哪儿采药?③你能找到他吗?

3.齐读全诗,整体理解。

(1)老师放朗读录音。学生齐读,朗读时要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

题目“寻隐者不遇”,重音在“不遇”。“松下问童子”这是叙述的语句,要用陈述的语气读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

(3)借助书上的插图或教学挂图,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体会诗的意境。

4.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全诗。

(1)老师: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隐者的去向、童子作回答的形式写的。“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从童子的回答中可以推测出问了三个问题。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的感情有起有伏。一问:“你师父干什么去了?”这时诗人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而答非所想,心中有点儿失望;二问:“他到何处采药去了?”反映了诗人寻友不遇而急切询问的心情;“只在此山中”,使诗人顿觉会友有望,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三问:“他到底在山中的什么地方?”“云深不知处”,这一回答使诗人只落得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2)引导学生遐想自己是诗人,在松树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老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并逐步背诵全诗。

四总结全诗,体会意境

这首诗写得有趣、自然。“松下”,是在山林的一棵松树下面,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童子”,点明了人物。“松”“山”“云深”,寥寥数字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高林密、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图景。

五实践活动

1.在悠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古诗。接着想象诗境,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笔画到图画本上,再伴着轻音乐默写古诗。

2.举行一次表演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诗中两个人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自由发挥,进行表演。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