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浅谈宏观审慎监管
浅谈宏观审慎监管作者:王丹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15期[摘要]宏观审慎监管对于预防以及控制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内涵及其必要性、宏观审慎监管的测度、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框架、逆周期资本制约的政策选择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合作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宏观审慎监管顺周期性中央银行职能系统性风险一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及其实施的必要性(一)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互补充,微观审慎监管主要是针对个体的风险的研究,宏观审慎监管主要着眼于系统性风险的研究,这是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内涵。
(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微观审慎监管只是预防单个银行的风险,对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
单个银行的安全并不代表整个银行系统的安全,特别是在所谓的“羊群效应”下,系统性风险很有可能发生,所以应实施宏观审慎监管。
1.金融创新、混业经营导致金融市场同质性增强,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
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增多,增加了系统性风险。
羊群效应、评级模式和评级方法、公允价值的盯市会计准则、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金融市场用扩大、场外交易、金融机构杠杆率高也是导致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原因,仅仅依靠微观审慎监管难以解决系统性风险,所以必须实施宏观审慎监管。
2.微观审慎监管没有和实践联系起来,微观审慎监管只注重单个银行,却忽略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由于大多数金融机构的风险预防机制以及管理机制类似,导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加大。
在微观监管下,单个机构对负外部性不承担责任,容易导致“公地的悲剧”。
3.过去的监管只是盯住通货膨胀单一目标,同时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内在顺周期性及风险计量模型的发展和资本监管,会计准则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强化是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都要求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来解决。
4.金融的过度创新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加大,金融创新并不能消除风险,只是使风险在主体之间传递,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金融危机,只有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合理监管风险的传递,才能够合理预防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管理理论与实践
➢ 微观审慎监管政策:宏观审慎管理机构至少应有权在法律 赋予的部分特定政策工具范畴内对审慎监管政策施加直接 或间接的影响
国际协调
➢ 促进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全球一致性,避免监管套利(如 G20、FSB、同行评估机制)
13
13
(三)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
系统性风险类型
➢ 跨时间:防范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包括会计准则、逆周期资本 缓冲等
➢ 跨机构:针对不同行业间相互影响、传播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包括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建立CCP机制
经济周期中的使用方式(G30)
➢ 可变工具: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参数和变化,如 逆周期资本缓冲、贷款按揭乘数(LTV)
➢ 固定工具:在整个周期内保持固定,如要求场外衍生品交易必 须通过CCP清算和规范关键做市商的市场行为
➢ BIS研究与政策分析部主任Claudio Borio(2006)分析了宏观审慎 管理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宏观审慎管理主要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 研究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关联性。主 要手段包括:定性定量分析、早期预警、宏观压力测试。
4
4
(一)宏观审慎政策概念的演进
美国: 2010年7月21日《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
保护法案》
➢ 设立识别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 (FSOC)
➢ 大幅强化美联储的监管职能 ➢ 提高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标准和要求 ➢ 建立全面覆盖的风险处置和清算安排
21
21
1.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英国: 2010年6月开始实施金融监管改革新方案
讨论
25
25
3. 研究制定宏观审慎管理工具
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
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近年来,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深化金融改革和稳定金融市场的过程中,我国不断加强金融监管的角色和职责,以预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并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并与国际接轨。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接受监管条例》,这是中国金融监管的开始。
2003年,教育部开始开展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震动了整个金融体系。
这次危机使得我国金融监管意识的觉醒,认识到金融风险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我国开始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建立:在金融风险内外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个框架包括了宏观调控、风险监测、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等方面。
二、加强金融监管部门职责: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被进一步加强,以确保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可控。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统领金融宏观审慎和金融综合管理工作,加强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
三、加强监管措施的力度:我国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来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监管。
近年来,通过加强金融监管、风险控制和风险缓释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金融风险,促进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国际监管合作与交流: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交流,加强了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分享了金融监管经验和最佳实践。
同时,我国也尝试了一些在其他国家成功的金融监管措施,推动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工作的不断发展。
虽然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监管的难度也在增加。
此外,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解决监管中的问题和短板,不断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工作。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讲课稿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的背景是什么?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
2009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
这个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采用。
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用了“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
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已经得到了G20峰会的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
宏观审慎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答:宏观审慎管理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提出的,核心是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措施,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宏观审慎管理是与微观审慎管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对微观审慎监管的升华。
微观审慎管理更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定,宏观审慎管理则更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资本要求有哪些?答:具体看,G20审议批准的巴塞尔协议Ⅲ新资本要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
最低标准仍为8%,但其中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从2%提高到4.5%,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包括普通股和其他满足一级资本定义的金融工具)由4%提高到6%。
二是资本留存缓冲。
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银行应保留 2.5%的普通股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使普通股资本加上留存资本缓冲后达到7%,以更好地应对经济和金融冲击。
三是逆周期资本缓冲。
四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额外资本要求。
五是应急资本机制。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内容是什么?答: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等。
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背景 总体目标
宏观审慎管理(Macroprudential Policy)是指针对整体金融体系稳定和风险防范的一种宏观调控政策。
它主要是在金融监管层面上,通过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调控,以达到保护整体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危机的目的。
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政策背景和总体目标两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背景1.金融危机的教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多次金融危机,这些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各国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整体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这给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敲响了警钟,也促使各国开始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政策。
2.金融监管的不足在过去的金融监管体系中,主要关注的是银行的偿付能力和资产质量,而对于整体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风险的防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种监管缺陷在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让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微观监管模式已不再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入宏观审慎管理的理念和政策。
3.金融创新的挑战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各种新型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为监管和风险防范带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框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金融创新的发展,需要配套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来规范和引导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
二、宏观审慎管理的总体目标1.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金融体系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或者导致金融危机的风险。
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政策需要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化解和规避,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维护金融稳定宏观审慎管理政策还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市场的稳定是整个经济运行稳定的基础,而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动荡容易引发整体经济的不稳定。
金融稳定(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资料精
英国政府将陷入困境的北岩银行收归国有。
贝尔斯登被迫以每股2美元价格卖给摩根大通银行,次贷危机加剧。 美国政府向“两房”分别注资1000亿美元,随后不得不接管“两房”。
雷曼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各国股市暴跌,成为危机转折 点。 美林宣布被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收购;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储备初级基金”单位净值跌破 1美元面值,遭到挤兑,货币市场陷入混乱。
美联储联手各国央行再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暂时禁止卖空金融股 ;美国政府宣布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救助计划”。 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标志着独立投资银行模式的终结。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9月26日 9月29日 10月5日 10月6日
10月8日
华盛顿互助银行申请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银行倒闭案;美国第四大银行美 联银行遭到挤兑,之后被富国银行收购。 美国众议院否决“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起因和教训
3
(一)历史和现实背景
经济金融全球化不断加深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和相互依赖更加密切 金融产品复杂程度大幅提高 大型金融机构扩张迅速并对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影响 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关联性更为紧密,金融行为的集体性和同
步性不断增强 金融管制放松 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影响越来越大
宏观审慎管理
金融稳定局 陶玲 2011年2月
主要内容
一、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背景和原因 二、宏观审慎管理的目标和内涵 三、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国际实践 四、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作用 五、构建我国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2
一、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背景和原因
(一)历史和现实背景 (二)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原因:
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近年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消费升级和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应运而生。
这一政策框架是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根据中国国情和金融市场状况制定的,旨在更好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保护投资者权益。
步骤一:稳控宏观经济
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第一步是稳控宏观经济。
它通过实施各种宏观政策,比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来稳定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
这一步骤非常关键,因为只有当经济稳定和通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时,金融市场才能保持稳定。
步骤二:建立宏观审慎制度
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第二步是建立宏观审慎制度。
这个制度包括严格的监管规则和制度,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风险控制能力等进行监管,打造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
建立宏观审慎制度的意义在于控制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稳定。
步骤三:完善审批和监管制度
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第三步是完善审批和监管制度。
这个步骤主要包括了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控制,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
同时,完善审批和监管制度也有助于防止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总体来看,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紧紧围绕着稳定市场、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的目标,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为出发点,而且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
这一政策框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面临更多运用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风险因素不断加剧,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金融监管已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中国金融监管加强力度,通过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机制来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中央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了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这一框架旨在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来控制风险、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等,这是一个全新的监管机制。
但是,当前国内对这一机制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系统研究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相关问题。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研究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深入探讨其背景、理论依据、特点等相关问题,分析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提出完善建议,以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发展性。
具体目标包括:(1)研究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理论依据、制度设计和实践运行情况。
(2)分析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对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影响。
(3)评估当前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搜集相关文献,包括相关政策文件、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
(2)通过文献调研,系统阐述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理论依据、制度设计和实践运行情况。
(3)通过案例分析法,以我国疫情期间的金融市场为例,深入分析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对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影响。
(4)评估当前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4. 研究意义本研究能够深入解析和探讨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为金融监管者及经济学家提供参考。
同时,对于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体系
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体系
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体系是指中国在经济管理中采取的一种经济政策框架,强调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该框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包括监管机构的设置、职责划分、协调机制等方面的规定,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并确保其稳定运行。
2.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包括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宏观审慎评估等各种政策工具,用于调控经济的整体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3. 宏观审慎政策目标:主要包括保持经济增长的合理速度、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稳定等目标。
4. 宏观审慎政策的兼顾:在制定宏观审慎政策时,要兼顾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体系稳定之间的平衡,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防范金融风险。
5. 宏观审慎政策的适度:在制定宏观审慎政策时,要根据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度的政策措施,避免过度干预。
通过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体系,中国政府能够更好地调控经济和金融风险,保持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全球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治理结构及经验启示
全球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治理结构及经验启示【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全球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治理结构及经验启示。
在介绍了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全球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背景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
在正文中,分别讨论了宏观审慎政策的治理结构、全球宏观审慎政策的经验分享、实施考虑因素、政策设计以及评估与监测。
在总结了全球宏观审慎政策的启示,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全球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可以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治理结构、全球经验分享、政策设计、评估与监测、启示、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宏观审慎政策是指通过监管与政策工具对金融体系全面评估和干预,以预防和减轻金融风险的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金融危机频发的今天,宏观审慎政策可以有效减轻金融风险,稳定金融体系,避免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提升金融机构的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强化全球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宏观审慎政策还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宏观审慎政策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防范金融犯罪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审慎政策在当今全球化、复杂化的金融市场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全球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背景全球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背景十分复杂而丰富。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对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影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让各国深刻认识到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
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国家陷入经济衰退、金融市场动荡和就业率上升的困境。
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经济,加强监管和监测,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宏观审慎政策通俗理解
宏观审慎政策通俗理解一、前言宏观审慎政策是指国家监管机构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和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
它是金融监管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
二、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1. 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2. 防范系统性风险3. 维护金融市场平稳发展三、宏观审慎政策的内容1. 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资本充足率对整个金融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监管机构会制定资本充足率要求,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各种风险。
2. 贷款质量管理银行贷款质量是影响其盈利能力和稳健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防止不良贷款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连锁反应,国家监管机构会制定严格的贷款质量管理要求,确保银行不会过度放贷或对高风险借款人进行过度放贷。
3. 流动性管理流动性是指银行在短期内满足客户资金需求的能力。
为了确保银行在面临流动性危机时能够应对,国家监管机构会制定流动性管理要求,包括要求银行保持足够的现金储备、建立紧急融资渠道等。
4. 杠杆率限制杠杆率是指银行资产与净资产之间的比率。
过高的杠杆率可能导致银行过度承担风险,从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国家监管机构会制定杠杆率限制要求。
5. 风险暴露限制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国家监管机构会对银行的风险暴露进行限制。
这包括对于某些高风险投资、交易或业务进行限制或禁止,并对银行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其合规操作。
四、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效果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平稳发展。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银行业通过严格的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成功地避免了银行系统出现系统性风险。
五、总结宏观审慎政策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
国家监管机构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包括资本充足率要求、贷款质量管理、流动性管理、杠杆率限制和风险暴露限制等。
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内涵与客观依据
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内涵与客观依据宏观审慎监管,是指重点关注金融体系的顺周期问题,以防范系统风险为要义,采用与微观审慎不同的倾向于宏观的、主要是逆周期的视角,侧重于维护整个货币体系、金融体系、社会经济稳定的金融监管理念或机制。
宏观审慎监管作为不同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创新监管模式,将监管范畴从单体金融机构扩展到整个金融系统所面对的风险,从而可以通过更加广泛全面的监测和评估,获得更为真实的市场情况和风险水平,为制定金融稳定政策和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提供坚实依据,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避免整体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形成的负面冲击,缓解和消除风险蔓延的速度和影响,从而能够维护和促进国际金融经济秩序的持续、协调发展。
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容也就是其主要关注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重要的金融机构和市场、金融风险的内生性、宏观经济环境、纵向风险积累和外部风险传染。
监管对象:对金融稳定具有系统重要影响的机构和市场。
能够全面、真实地衡量风险,不能依靠仅仅监管金融机构的传统办法,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同时进行足够的关注。
宏观审慎的监管视野必须从单纯盯住金融机构拓展成同时关注机构、市场和产品拓展,只要是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
关注风险:金融风险的内生性。
避免因为萨缪尔森提出的“合成谬误”。
微观审慎监管的内容从单个金融机构个体安全角度出发,对每个个体金融机构来说可能确实是实现了稳定和安全的预定目标。
不过,在这样相同行为框架下当把大多数个体的行为累加和互动,可能会出现对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的不利影响,这就是所谓金融风险内生性。
比如,从自身利益出发,市场繁荣时,金融机构应该扩大信贷和投资规模,市场萧条时则收缩。
但是当所有金融机构都这样做的时候,原来的市场情况就会进一步加强,整体金融系统反而更加动荡。
宏观审慎监管对监管当局的要求是,在通货膨胀情况良好、单独看每个金融机构相对稳健的形势下,在微观审慎监管基础上,为了能够预防独立的金融风险累积影响总体安全水平,甚至突破安全警戒线,突然爆发金融危机,要对系统性风险给予高度重视,包括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转变、金融市场的异常变化,复杂金融工具蕴含的潜在风险、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市场比例失衡等。
宏观审慎政策介绍PPT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运用
评估金融体系宏观审慎干预的传导 信号提取 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时的规则和自由裁量权的使用
政策建议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应针对具体金融稳定目标选择相应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本文的研究表明, 当政策目标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时,应考虑采取贷款价值比政策,而不应采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当政策目标为控制家庭信贷增速时,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与贷款价值比政策均是可行工具。
宏观审慎政策
汇报人:第三小组 日期:2021年4月22日
目录
CONTENTS
1
产生背景及目标
2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3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运用
4
政策建议
5
参考文献
产生背景及目标
宏观审慎政策着重于金融机构、市场、基础设施与整个经济的相互作用,是仅着 重于单个机构风险头寸的微观审慎监管的补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委员会 和国际清算银行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由于金融体系全部或部分受损造成的、对实体 经济产生潜在严重消极影响的金融服务突然中断的风险”这个定义反映了系统性风险 对特定时间和经济情况的依赖,也反映出我们对金融体系的行为、其与经济的相互作 用和对政策干预的敏感性缺乏认识。
结论
在政策方向方面,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总体上强化了宏观审慎政策; 在政策使用频率方面,各国使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数最多,使用银行间风险敞口政策 的次数最少,资本充足率工具的使用次数大幅增加。
全球宏观审慎政策对于抑制信贷增长,总体上是有效的。其中,基于家庭借款人 的宏观审慎政策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有效,基于金融机构类的审慎政策在发达国家更 有效,金融开放国家受两类宏观审慎政策的影响均小于金融封闭国家。
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范文
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范文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框架介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是指央行等宏观调控机构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旨在稳定金融体系,并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于维持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定义、发展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对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框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一、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定义和背景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是指由央行等宏观调控机构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旨在预防和控制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出现主要源于金融危机的教训。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反思金融监管和监管机制的不足,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它不仅是传统金融监管的补充,更是一种更加预防性和综合性的监管模式。
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监管、流动性监管、储备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金融稳定委员会等。
1. 资本充足监管:资本充足监管是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要求金融机构提高资本充足率,确保其具备充足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监管的核心要素是风险权重和资本计量。
风险权重体现了不同类别资产的风险程度,资本计量则确保金融机构的资本水平能够适应风险水平变化。
2. 流动性监管:流动性监管是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要求金融机构具备足够的流动性,以应对可能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监管涉及到流动性缺口的监测、流动性管理的规定和流动性工具的使用等问题。
3. 储备政策:储备政策是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金融机构建立一定数量的储备资金,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和冲击。
储备政策的目的是增加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4.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是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具体操作手段。
它们包括但不限于利率工具、准备金要求、资产质量要求、审慎借贷政策等。
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
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一、起步阶段在我国金融发展早期阶段,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并不是重中之重。
当时,金融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监管主要以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和保护金融稳定为主。
宏观审慎监管并未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
二、政策导向的明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壮大,金融体系的风险也开始显现。
在政策导向方面,我国开始逐渐意识到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政策部门开始倡导宏观审慎监管,将其作为保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并逐步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三、监管框架的建立随着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我国开始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框架。
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力度,强化了对金融体系运行的监测和评估。
我国还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监管标准和经验,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确保其能够适应我国金融市场的需求。
四、监管工具的创新为了更好地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我国不断创新监管工具。
除了传统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工具外,我国还引入了压力测试、资产负债表匹配、动态规模调整等一系列监管工具,以更加全面地把握金融市场的风险情况,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全面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了宏观审慎监管。
监管部门密切关注金融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
我国还在积极探索和倡导跨国宏观审慎监管合作机制,以更好地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我认为在不断加强监管的还需要注重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更加注重金融市场的自律和稳定性。
只有在这样的全面监管和自律机制下,我国金融体系才能够更加稳健地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总结回顾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从尚未重视到政策导向明确、监管框架建立、监管工具创新到全面实施监管的过程。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金融监管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特点,为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宏观审慎监管_概念_特点与政策框架
·10·
专
稿
INNER MONGOLIA BANKING RESEARCH 2009.7
的稳健情况更为重要。 另外,美国次贷危机中还暴露出所谓的“影子
银行体系”也会产生系统性的风险。 如对冲基金、投 资银行、 各类表外项目以及在一些地区的按揭商。 这些机构的经营活动与一般大众没有直接的联系, 但它们的行为同样具有系统性风险效应,特别是一 些没有存款基础的机构(如投资银行),当遇到金融 危机流动性出现问题时,比银行更具有低的偿付能 力。
四是对金融危机反思促使人们从深层次来考 虑问题的解决之道。 始于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
·9·
INNER MONGOLIA BANKING RESEARCH 2009.7
专
稿
机,十年后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各国金融监 管当局更加重视宏观审慎监管。 2009 年以来,监管 机构对近年来金融危机反思,认为宏观审慎监管的 失误对金融危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德拉西 报告》 将当前的金融危机归因于金融市场失效、国
际金融及货币体系失衡、金融立法空白、监管乏力 及宏观审慎监管失误。
宏观审慎监管及我国央行监管启示
宏观审慎监管及我国央行监管启示作者:朱美玉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0年第08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监管当局深入反思,单一银行机构的低风险经营无法防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以金融体系为监管对象的宏观审慎监管逐渐得到国际认同。
在宏观审慎监管原则下,美联储职能不断扩大,为我国央行实施有效监管提供了“前车之路”。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产生背景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通常可以分为限制性监管和审慎性监管两类。
审慎性监管是指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以比率监管、内部控制等作为运营条件,以风险高低作为筛选标准的一种监管理念与做法。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是审慎监管的两大分支,两者有着不同的监管目标,由于微观审慎监管注重单一银行机构的稳健运行,未关注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近年来发生的金融危机,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都对微观审慎监管提出了挑战。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宏观审慎监管被国际社会重视起来,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20伦敦峰会都对宏观审慎监管原则进行了诠释与深入研究,美国也按照宏观审慎原则进行了金融改革,一是将美联储打造成“超级监管者”,全面加强对大金融机构的监管;二是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赋予其超越目前监管机构的权力。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美联储作为美国中央银行,将被赋予更多的金融监管权限,以期有效发挥宏观审慎监管效能。
二、何为宏观审慎监管?1、宏观审慎监管的特点。
表1对宏观审慎监管进行了解读,即宏观审慎监管将整个金融体系作为一个投资组合,以其作为监管对象;监管重点在于找出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对金融稳定的脆弱性进行准确评估,关注金融体系面临的共同的风险暴露,并做出风险预警;监管视野扩大化,关注国内、国际对金融稳定的冲击影响。
2、宏观审慎监管具有时期性与时点性。
时期性关注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时间积累,采取措施抑制金融体系固有的顺周期性问题,寓干预手段于周期之内。
时点性关注特定时间内金融机构的两类风险:一是金融机构受相同或相似资产影响所产生的直接风险暴露,二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而导致的间接风险暴露,针对上述两类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整个金融体系风险损失控制在局部,从而控制“尾部风险”。
落实宏观审慎管理制度
落实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一、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体系的风险不断凸显。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提出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要求。
2. 意义: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减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同时,宏观审慎管理制度还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原则1. 风险导向原则: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应该以风险为导向,根据金融市场的风险情况,合理制定监管政策和措施,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对风险做出有效的应对。
2. 全面性原则: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应该是全面的,涉及到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性、流动性管理、资产质量监管等方面,能够全面考虑金融机构的各种风险。
3. 灵活性原则: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 周期性原则: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制度的长期有效性。
三、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路径1. 健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完善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明确各个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完善监管制度和政策: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政策,包括资本充足性监管、流动性管理、风险投资监管等方面,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3. 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为宏观审慎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加强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共同应对跨国金融市场的挑战。
四、落实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难点和挑战1. 制度建设不足:一些国家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
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我今天讲的题目是“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
从目前情形看,金融危机究竟什么时候结束,还很难判断,实际情况比想象得还更复杂一些。
危机发生后,从理论到实践,到政策制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部分政策响应已经形成了,还有一部分正在讨论、酝酿中。
今年早些时候我曾将金融方面对危机的响应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宏观政策的响应;二是微观政策的响应;三是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响应;四是危机应对和成本分摊,也包括预防危机的一些制度性措施;五是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改革,如大家所看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关份额和治理结构方面的改革。
需要强调的是,最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提法就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这个政策框架内容丰富,有很多政策被放到这个框架里面,包括我刚才所说的五个方面当中的一部分内容。
从2009年4月召开G20伦敦峰会以来,历次G20峰会都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列入公报文件。
从国内来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也有这方面内容。
一、宏观审慎概念的形成背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
在讨论危机的原因时,一种解释是系统的正反馈特性。
金融界有不少人具有工程背景,所以他们用系统的正反馈特性来解释金融运行的周期性自我增强或自我减弱,用时下的语言,也就是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或逆周期性。
例如,危机前形成的躁动型的资产泡沫,市场价格走高和乐观情绪相互推动;而在危机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资产价格下跌,恐慌情绪使得大家都在抛售,导致资产价格持续暴跌并进一步加剧危机;这都体现了典型的顺周期性。
因此,应对危机就要求减少顺周期性,增加逆周期性,这是一个出发点。
另一个原因是监管不足,应该加强监管,但是加强监管这个词的涵盖过于宽泛,究竟在哪些方面加强监管?实际上也需要针对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方向,这也会与顺周期问题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作者:中国人民银发布时间: 2011年01月05日我今天讲的题目是“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
从目前情形看,金融危机究竟什么时候结束,还很难判断,实际情况比想象得还更复杂一些。
危机发生后,从理论到实践,到政策制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部分政策响应已经形成了,还有一部分正在讨论、酝酿中。
2010年早些时候我曾将金融方面对危机的响应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宏观政策的响应;二是微观政策的响应;三是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响应;四是危机应对和成本分摊,也包括预防危机的一些制度性措施;五是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改革,如大家所看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关份额和治理结构方面的改革。
需要强调的是,最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提法就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这个政策框架内容丰富,有很多政策被放到这个框架里面,包括我刚才所说的五个方面当中的一部分内容。
从2009年4月召开G20伦敦峰会以来,历次G20峰会都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列入公报文件。
从国内来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也有这方面内容。
一、宏观审慎概念的形成背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
在讨论危机的原因时,一种解释是系统的正反馈特性。
金融界有不少人具有工程背景,所以他们用系统的正反馈特性来解释金融运行的周期性自我增强或自我减弱,用时下的语言,也就是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或逆周期性。
例如,危机前形成的躁动型的资产泡沫,市场价格走高和乐观情绪相互推动;而在危机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资产价格下跌,恐慌情绪使得大家都在抛售,导致资产价格持续暴跌并进一步加剧危机,这都体现了典型的顺周期性。
因此,应对危机就要求减少顺周期性,增加逆周期性,这是一个出发点。
另一个原因是监管不足,应该加强监管,但是加强监管这个词的涵盖过于宽泛,究竟在哪些方面加强监管?实际上也需要针对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方向,这也会与顺周期问题有关。
此外,还有标准问题,一些标准定得不对或标准定低了。
进一步考虑,标准问题也与系统的周期性有关,一些标准本身增强了顺周期性,特别是会计准则的某些规定以及评级公司的滞后评级往往增强了顺周期性。
对危机的另一种解释涉及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简称SIFIs(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很多人一定知道“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概念,简单地说,“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就是所谓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对SIFIs的审慎性要求应更高、更强,这是因为一旦这类机构出现倒闭清盘,可能牵涉到很多机构。
此外还有道德风险问题,即“大而不能倒”所造成的道德风险。
越是具有系统重要性,越不敢让它倒闭。
如果真要让它倒闭,成本就特别高,就要考虑风险传递和成本如何分担的问题。
譬如,是否应该把一部分债权人拉进来承担风险(Bail-in),或者是否应该设立资本缓冲以提前有所准备,是否通过征收金融税或金融交易税来筹措资金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应对成本,等等。
SIFIs往往关联性很强,甚至是跨境关联性很强,出现危机涉及到跨境处理问题,如像雷曼兄弟在伦敦有非常大的业务。
又如,冰岛几家银行在境外有分支机构,出现问题除对冰岛这个小国产生巨大影响外,还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牵连进去承担损失。
再如富通集团,也涉及到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我国的平安保险集团也在这家公司有投资。
危机爆发并最后导致金融机构清盘时,就涉及到多个国家的股权人、债权人能不能得到平等对待的问题。
可见,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就应该更严一些,审慎性标准要提得更高一点,如果出了问题处理也应该更坚决一些。
另外,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SIFIs的划分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划为两个档次: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G-SIFIs)和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Domestic 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D-SIFIs)。
2009年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
这个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采用。
G20成立于1999年9月,由八国集团、11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以及欧盟组成,其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最初,G20是财政部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其上升为领导人峰会,即G20峰会。
从2008年11月在华盛顿首次召开以来,先后于2009年4月在伦敦、2009年9月在匹兹堡、2010年6月在多伦多以及2010年11月在首尔共开了5次峰会,并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治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用了“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
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已经得到了G20峰会的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
中国作为G20的重要成员,也存在着如何较好地执行这一政策的问题。
对此,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形成的决议文件中,已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前几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这一要求。
将这一新概念、新提法引入中央全会文件,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和G20形成的共识有关。
中国是G20重要的成员国,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对于G20形成的共识,我们要在具体实践中落实和推进。
以上是简单的背景,下面具体介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逻辑及其主要内容。
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起因和内在逻辑如何理解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起因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我个人感觉它虽包罗多项内容,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堆积。
实际上,审慎性概念早已存在,如大家都知道的审慎性会计、审慎性监管原则等。
强调宏观审慎性的逻辑是,微观审慎性的总和不等于宏观审慎性。
微观审慎体现为每个金融机构都应保持自身的健康性,并通过监管来督促微观主体的健康性。
但即便如此,健康的微观主体加起来并不能充分保证整体是健康的。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连队,如果每一个士兵身体状况通过体检测试出各项指标都合格,可以说每个士兵的身体都是健康的,都是符合作战要求的,但作为总和的连队整体健康素质是否过关恐怕还不好说。
为什么微观健康的总和不等于整体健康?对此,理论上有以下几个探讨和解释。
(一)危机的传染性经济学一直不乏对传染性的研究,现在有人在做危机的传染性模型。
对于传染性,亚洲国家有切身体会,在亚洲金融风暴中直接感受到了危机在各个国家传染的过程。
1997年上半年危机最早发生在泰国,随后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然后到韩国、香港,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
回到刚才连队的比喻上,如果每个士兵都健康,但突然有士兵得了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防止其传染,就可能导致整个连队出现问题。
在金融体系中,这种传染性主要体现在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关联度上。
理论上说,金融机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商业银行的负债通常是企业和居民的存款,资产则是发放的贷款,但实际上由于金融机构间存在大量的同业往来,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占很大的比例。
不仅银行如此,保险公司等也较为突出,特别是随着分工的细化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也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一现象。
这导致了不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高度关联,一旦一家出现问题,就很容易相互传染。
(二)标准问题在我们体检时,有一系列的指标,但是否各项指标合格就表明身体一定健康呢?恐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人类知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很可能发现某个指标定低了、定错了,或者还有某种很重要的指标没有包括进去。
对金融健康情况的判断也是如此,衡量指标本身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从目前正在改革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健康性的以下衡量指标正面临审议和变更。
一是资本要求。
对商业银行资本的要求最初有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Ⅰ),后来发展到巴塞尔Ⅱ。
简单地说,就是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的比例关系。
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因为涉及到对不同的资产如何进行风险加权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标准衡量的问题,存在不少争议。
资本在风险加权资产中到底应该占多少呢?巴塞尔Ⅰ的要求是8%,其中一级资本要占一半,其余的可以是二级资本;巴塞尔Ⅱ则进一步考虑了操作风险等,因而对资本的要求大致增加了2个百分点。
而现在的宏观审慎性管理框架进一步提高了这个标准,并提出了资本的质量问题,被称为巴塞尔Ⅲ。
如何衡量资本的质量?简单说就是资本能够吸收损失的能力。
资本是用来干什么的?过去中国生意人说有多少本钱做多大的生意,当然也可以借钱,但能借多少还是要看你有多少本钱、能承担多大的风险。
这里面允许有一个放大的倍数,但超过这个倍数就没人愿意借了。
所谓有多少本钱、能承担多大的风险,实际上就是吸收损失的能力。
资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除了普通股,还有优先股、附属债、长期债等其他一些工具,这些不同种类的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也各不相同。
其中,最能吸收损失的是普通股,其他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则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减弱,有的甚至很弱。
用过去的标准看,金融危机中出问题的一些机构资本充足率并不低,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能吸收损失,或者吸收损失的能力很弱。
提高资本质量就要强调提高普通股的占比,对吸收损失能力弱的资本在计量上打折扣,对不能吸收损失的资本则予以扣除。
二是流动性、杠杆率和拨备要求。
对应一定的资本水平,金融机构如何进行负债管理?这就涉及到如何把握流动性、杠杆率的问题,这也需要提高标准。
在巴塞尔Ⅰ出台之前,某些国家银行业监管规则中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强调流动性管理,但后来有所淡出。
雷曼兄弟事件说明,即使资本充足的机构其流动性也仍有可能出问题,特别是在高杠杆率且过分依靠债务工具尤其是批发性融资的情况下,流动性往往首先出问题。
此外,针对风险资产可能引致损失的概率,要提前准备,这就是拨备。
拨备采用什么方式?有所谓的前瞻性拨备、动态拨备等,主要是考虑经济周期的变化。
经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可以多计提拨备,以便于在景气周期下降阶段可以消耗这些拨备,这也是逆周期调节的体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