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审慎管理
小组成员:吴竞男景鸿李娜陈奕杨淼常乐
一、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一)宏观审慎管理的含义
1979年6月,Cooke Committee(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前身)首次提出的“宏观审慎性”问题,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后又被国际社会充分重视,并正在广泛范围内进行着认真的讨论。其实,迄今的30年间,对此问题的讨论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关注的重点与内容也不断地丰富。从最初表示“当微观经济问题变为宏观经济问题时不能不关心宏观审慎性”的朦胧提法开始,到由具体关心单个银行稳定,发展到关心国际银行体系的稳定,再进一步发展到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监管套利、衍生品市场定价、流动性、信息透明、支付结算体系超负荷等内容的研究(1986年,欧洲货币委员会),对重要资产市场的研究(IMF,1998年),以及对宏观审慎管理的严格定义及更宽范围内的讨论(2000年,国际清算银行行长安德鲁·克罗克特)。“宏观审慎性”一词在国际上真正流行,被国际组织、各国政府所重视,则是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后。
Claudio Borio(2003)对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进行了详细区分,并提出了宏观审慎管理的两个维度。
White(2004)将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宏观审慎管理特指宏观审慎管理,即使用审慎工具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在这里,宏观审慎只是审慎监管的一个子集;广义的宏观审慎管理则是指包括宏观审慎管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统一协调的整体框架,监管部门的宏观审慎操作成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一个子集。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相对于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稳定的微观审慎,宏观审慎则关注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角色与目标看,微观审慎管理着眼于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宏观审慎管理则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此外,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的区别在于:货币政策是稳定经济活动的价格和产出,其目标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宏观审慎管理是稳定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其目标是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功能服务。尽管两者在政策上有所交叉重叠,但在目标指向上区别是明显的:前者追求宏观经济稳定的若干目标,后者追求的是为实现宏观经济若干目标服务的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包括逆周期等问题。
具体来说,宏观审慎管理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监管体系与机制,关注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金融失衡和共同风险敞口,运用定量和定性手段监测和评估金融体系潜在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审慎措施、调整监管标准或强度,确保金融体系有能力承受金融失衡的释放并抵御外生冲击,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最终目标是降低金融不稳定的成本。
(二)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主要内容
G20金融峰会后,体现全球大多数国家对宏观审慎管理共识的“巴塞尔协议Ⅲ”,围绕一级资本比率、资本留存缓冲、反周期缓冲、杠杆率新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引入流动性指标等内容,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要求。结合巴塞尔协议Ⅲ标准,我们把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归纳为政策框架、内容框架、组织框架、立法框架等几个方面。
1、政策框架
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
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等。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包含3个关键因素:对系统性风险的评估和监测、遏制风险和防止风险蔓延成系统性风险的操作工具组合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度性框架。
2、内容框架
宏观审慎管理涵盖了系统风险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赋予了系统风险来源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因此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框架也应涵盖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时间维度上,宏观审慎分析应建立早期预警模型、优化预警指标、强调宏观压力测试,集中关注金融机构顺周期活动对系统风险的影响,强调延长风险评估的时间跨度,实现对系统风险变化衡量的期限覆盖;宏观审慎管理核心在于校准审慎工具使各项预留缓冲在经济上行时期得到积累而在经济下行时期可以动用,起到实现“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作用,主要工具有:逆周期资本缓冲、前瞻性拨备制度、对流动性和期限错配的监管、杠杆率限制等。
空间维度上,宏观审慎分析应加强系统关联度的测量和系统重要性的衡量,将有系统关联和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纳入系统风险评估,减少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同质性导致的市场失衡和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导致的道德风险,灵活地对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做出反应;宏观审慎管理核心在于根据系统重要性校准审慎性监管工具,为金融机构内部化溢出成本提供额外激励,主要工具有:对影响系统关联的重要性工具监管、对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应急资本机制、解决外部性的税收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等。
3、组织框架
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有效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外在载体,旨在防范系统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理应由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来主导完成。从现实情况看,相对于其他宏观调控部门,中央银行具有承担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不可比拟的内在条件:第一,宏观审慎管理是对系统风险防范方式的创新,中央银行具有防范系统风险的传统功能及最后贷款人职责;第二,中央银行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这与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风险目标相一致;第三,中央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不仅是一国金融体系的运行中枢,也是系统风险扩散的重要渠道,是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途径,中央银行理应承担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第四,宏观审慎管理建立在社会融资总量、经济金融顺周期程度和系统风险累积情况等信息基础之上,中央银行具有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信息优势。
4、立法框架
虽然中央银行具有承担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的先天基础,但现实中,一国若干经济部门会对防范系统风险工作产生盘根错节的桎梏影响(在金融分业监管的中国情况更是如此),需要从立法角度为中央银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法律保障,树立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的绝对权威,其他部门均需配合或服从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操作,确保防范系统风险目标的实现,这与保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需要强调的是,宏观审慎管理并不意味着可以充分消除系统风险、完全规避金融危机,但至少可以减少系统风险的累积、最大程度缩短金融危机的爆发周期;宏观审慎管理也并不意味着替代或包含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而是与之一道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创新管理方式;从立法层面赋予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并不意味着中央银行凌驾于其他部门而不受制衡,恰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也只是相对独立性。
二、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