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_十二章异常行为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的培训讲义

组织行为学的培训讲义

2021/3/5
Songcy
36
知觉情境因素
不同的时间、地点会导致人的知觉注 意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知觉的全面 性。
2021/3/5
Songcy
37
3、归因和归因偏差
2021/3/5
Songcy
38
什么是归因?
定义: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 析,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类型
– 外部归因: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界环境 或刺激物。
Songcy
26
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2021/3/5
Songcy
27
(二)知觉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021/3/5
Songcy
28
1、知觉概述
知觉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 个体对外在事物进行认识和评价的过程。
类型:
– 自然知觉:对物的知觉。 – 社会知觉:对社会对象(人、事、物)的知
觉。
2021/3/5
2
第一讲 导论
2021/3/5
Songcy
3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2021/3/5
Songcy
4
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管理中人的因素 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80年代传入我国。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管理从传统的“物 本论”走向现代的“人本论”的标志。
2021/3/5
15
(二)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假设(P14-15)
个体差异 完整的人 行为有因 渴望尊严 共同利益
假设
行为有因 个体差异 完整的人 渴望尊严 共同利益
2021/3/5
Songcy
16
1、个体差异假设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什么是组织、组织行为和组织行为学?答:组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其次,组织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要拥有相应的资源;最后,组织有特定的结构。

组织行为是指在一定组织环境中,全体组织成员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的总和。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表现,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因此,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答:观察法、谈话法、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等。

二、不定项选择题1.B2.BC3.A4. C5. C6. C三、应用练习题1.阅读管理学相关内容,谈谈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的差异。

答: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

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对象,管理是组织运营的目标。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属于管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2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你所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做一次研究。

答:略案例讨论:IDEO让互助文化深入人心对领导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倡导组织中的互助行为更重要的了。

员工在工作中互助是优秀企业的一道常见风景。

如果不考虑员工自觉性,即组织行为学者所说的组织公民行为,公司希望高效运转,就需要将所有任务完美分配,中间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任务在执行中不能随意更改,而且所有任务必须同步,不能在进度上有半分差池。

组织行为学1-12章

组织行为学1-12章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李兰201217910426、刘锦201217910424)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性:个体、群体、组织。

2、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组织中的激励问题4.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前者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后者管理过程中各层次人员的心理(2)理论基础:前者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后者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生理学。

(3)学科性质:前者行为科学;后者心理科学。

(4)形成背景:前者1949年行为科学一词出现,1953年正式命名,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20世纪80年代组织行为学分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后者莉莲.吉尔布里斯《管理心理学》(1914)首次使用管理心理学一词;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莱维特(1958)正式使用管理心理学。

5、一般模型(OB模型)(1)三个自变量:个体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2)五个因变量:效果、效率、缺勤、离职、工作满意度。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第一节知觉与人际知觉(杨阳201217910418)一、知觉(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感觉是事物刺激感觉器官后在大脑里形成的直接反应,是感觉器官传达到大脑的有关激源的信息,能够从某一方面反映刺激的事物,感觉有外感觉和内感觉之分。

)(二)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1、理解性理解性是指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2、相对性相对性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映。

3、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

就对象的特点来说,制约知觉整体性的有:连续、接近、封闭、相似等因素。

(1)连续性规律:将对象看成是有连续性的事物的倾向。

组织行为学第十二章学习心得资料

组织行为学第十二章学习心得资料

《组织行为学》第12章领导的基本观点学习心得——臧岩兵噢,是的!我是他们的领导,我实在应该听他们的。

——亚历山大.奥古斯特.赖德律.洛兰一、主要知识点归纳二、理解展开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学习理解:(一)领导和特质理论理解在现实同会有不同特质的人,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我们不能从某些人具备领导的特质来肯定其就具有有效领导的能力,“黑猫、白猫,能逮耗子都是好猫”,不同特质的人,通过后续培训和培养,自身不断学习和总结及实践,一样会成为有效领导者。

在现实的人才招聘和任用中,我们更多地“赛马不相马”,不能主观地夸大某种特质的具有更多地领导力,贬低某种特质人的发展潜力,“知识就是力量”,具有知识才具有有效领导潜力,才能有清晰的领导思维,通过后续的培养和实践,就可以成为卓越的领导。

领导者关键是“要做正确地事”,管理者“要正确地做事”。

管理者并不一定是领导者,是否是领导者是一个相对的,在高级职业经理人中,分为首席高级职业经理人(董事长和总经理)是领导者。

专业高级职业经理人,相对于首席高级职业经理人就是管理者,而相对于中层又是领导者,一般中层是管理者。

管理是使事情规范,领导要研究权变;管理是管理现在,领导是领导未来。

(二)工作导向和人际导向的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领导者在工作中,还是工作导向,还是人际导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领导的艺术就是学会如何“平衡”,恰当地调整了工作和人际关系,以达到,既让员工满意,又能保证有效地工作实现工作目标。

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存在以下特点:我国是一个“人治”社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是一个完全“高人际关系,低工作要求”,这些领导之间均存在一定关系,对下属要求是没关系的做事,有关系不惹事,这就是领导的艺术。

我个人理解,我们康乃馨公司,应要适度地把握好,这两个方面,不能过份地强调人际关系,忽视工作,也不能没有原则地为人际关系而工作,建议以下比例。

董事长、总经理,应关注是股东、顾客、员工、社会、供方合作伙伴。

00152组织行为学

00152组织行为学

00152组织行为学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篇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第—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第二节研究的基本过程第三节研究的主要方法第四节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法第二篇个体行为与管理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第一节认知差异与管理第二节价值观、态度差异与管理第三节个性差异与管理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第一节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和类型第二节创造性行为应成为新世纪组织行为的主旋律第三节创造性行为人员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和测定第四节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第五章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第一节事业生涯及其设计与开发的概念第二节研究事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意义第三节事业生涯的管理第四节事业生涯的选择第五节事业生涯的变动方向与发展阶段第六节实施事业生涯设计、开发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篇群体行为与管理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第一节群体的定义与类型第二节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第三节群体规范与角色第四节群体凝聚力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第一节协同效应第二节群体压力与从众第三节群体沟通第四节群体决策第八章群体的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性质第二节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测量第四节竞争与合作第九章群体间互动行为第一节群体间行为的特性第二节群体间冲突第三节冲突的管理第四篇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第十章领导行为与领导过程模式第一节领导的概念与功能第二节领导的过程模式第十一章领导理论第一节领导素质理论第二节领导行为理论第三节领导权变论第十二章领导的决策行为第一节领导与决策第二节领导决策的原则第三节领导决策的客观依据第四节领导决策的程序第五节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化第五篇激励理论与应用第十三章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第一节行为第二节动机第三节需要和目标第四节激励第十四章激励理论研究第一节激励理论的发展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第四节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第十五章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机制第一节激励过程模式与建立激励机制第二节激励机制与激励理论第六篇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第十六章组织结构第一节组织结构概论第二节组织结构设计第三节组织行为科学化第十七章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第一节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目标与特点第二节组织变革的压力与阻力第三节组织变革的对策第四节我国企业的组织变革第十八章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文化的发展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建立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第一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一.组织的概念具体地说,对组织的涵义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组织行为学-判断题

组织行为学-判断题

《组织行为学》判断改错题判断改错题:1、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1、错,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2、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对。

3、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全面表示.3、错,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简化)表示。

4、问卷调查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实验法.4、错,问卷调查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5、关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是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而复杂人的假设是有一定道理的. 5、对6、人的行为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引发的。

6、错,人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7、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先天遗传因素。

7、错,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8、由本我支配的行为受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约束。

8、错,由本我支配的行为(不)受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约束。

9、在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下,气质特征会缓慢地发生某些变化. 9、对。

10、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0、对.11、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11、错,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1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12、错,(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

气味等)的反映。

13、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知觉。

13、对.14、思维是知觉的“窗口",为知觉提供感觉信息.14、错,(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

15、社会知觉往往是在自我知觉中进行的,而在自我知觉中必然发生社会知觉。

组织行为学12

组织行为学12

第二篇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三、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知觉与行为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 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 中的反映。 二、社会知觉的概念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 对象的知觉。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一假设认 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 要的因素。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是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提出来 的。这一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 要人得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的内涵
第二篇 个体行为与管理
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 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和意向。 二、态度的测量 主要有三种方法:调查、专业测量和整理资料,采取相应的管理措 施。 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1、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 2、态度影响行为结果。 3、态度影响忍耐力。 4、态度影响相容性。 5、态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
· 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其中包括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服务性研究、行动性研究)
· 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其中包括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因果性研究)
· 以可控性分类的研究(其中包括案例分析、现场调查、实验室
实验、现场实验)
第一篇 绪论
案例分析 现场调查 实验室实验 现场实验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2版-ppt资料章节09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2版-ppt资料章节09
角色期待 在某个特定情境中别人认为你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角色冲突 如果个体发现服从了一种角色要求,就很难符合另一 种角色要求时,就面对着角色冲突。
心理契约 在雇主和员工之间,存在一种不成文的协定,包括管理层对员工的期待,以及员工对管理层的期待。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体偏移 在讨论备选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群体成员倾向于放大自己最初的立场或观点。群体整体决策与成员个人决策之间的决策风险改变要么倾向于保守偏移,要么是冒险偏移。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体思维现象表现出多种症状
群体成员把任何与他们假设不一致的意见合理化 对于那些对群体的共同观点有怀疑的人,群体成员会对他们施加直接压力 那些持有怀疑态度或不同看法的人,往往通过保持沉默,来尽量避免与群体观点的不一致。 存在一种无异议错觉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体决策
决策 大群体能促进汇集有关复杂工作的信息。 较小的群体更适合协调和促进的复杂工作的落实。 简单来说,工作越常规化、标准化,对使群体获得良好绩效的决策过程有效性的要求越低。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体结构- 地位
驾驭他人的权力
对组织目标的贡献能力
个人特征

03.异常行为

03.异常行为

一.神经性厌食症 是以病人自己有意地严格限制进食、使体重下降至 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严重的营养不良,此时仍恐 惧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 碍。
(一).神经性厌食症的特点: 1. 有意识保持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最低限,体重一 般低于标准体重的85%。 2. 对体重增加过分担心,即使体重已低于标准体重 仍担心不已。常处于担心发胖的恐惧和烦恼中。
第五节 成瘾行为
一.定义及基本概念
个体不可控制地、强烈地、强迫地连续或周期性
地从事某种活动或滥用某种药物,虽然明知这 样做会给自己或已经给自己带来了某种不良后 果。
精神活性物质成瘾,酒、鸦片、烟、致幻剂。
二.成瘾行为的共同特征
1.超过一般量的大量使用达到需要控制的程度
2.强烈地寻求某种物质或活动的冲动 3.需不断增加剂量达到所期望的生理、心理效应 4.心理、生理依赖,戒断症状 5.再次使用某种物质可消除戒断症状 6.个人健康或社会功能受损
三.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以反复发作的呕吐为 特征,无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常与心理社会因 素有关。多由于不愉快的环境或心理紧张而发生 。呈反复不自主的呕吐发作,一般发生在进食完 毕后,出现突然喷射状呕吐,无明显恶心及其它 不适,不影响食欲,呕吐后可进食,多体重不减 轻,无内分泌紊乱现象,常具有癔病性性格。
(一)病因 1.各种因素导致的情绪混乱,如突然与父母亲分离, 强烈的刺激,亲人死亡等。 2.对不愉快或感到憎恶的思想和经验的反应。 3.精神过度紧张,且常有过去发作史。 4.作为反对父母的一种手段。当患儿受到过度刺激或 当父母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时,有些 孩子可发生呕吐,以示反对。
(三)治疗 1、药物治疗: 一般效果不明显。 2.行为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3.心理治疗应向病人讲清该病的本质,发病机理和预 后,消除紧张情绪,方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取 得满意疗效。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组织:组织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有某种目标、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和分工的社会技术系统。

组织行为: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解释、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一门学科。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群体行为、(微观)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组织学习、(宏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即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组织行为学的四个发展历程1.早期经验管理阶段19世纪初期,罗伯特.欧文亚当斯密2.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泰勒、法约尔、韦伯3.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梅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格的两个假设4.系统管理阶段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

巴纳德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

西蒙的决策理论、德鲁克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卢桑斯是权变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问卷调查法(3)访谈法(4)工作日志法(5)关键事件法概念知觉、错觉、自我知觉、社会知觉、印象管理、归因。

所谓知觉是指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错觉是指一种不正确的、被扭曲的知觉。

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是对社会环境中得个人或群体中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知觉。

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

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

知觉的特性1.相对性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5.整体性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1)被知觉者的特征(2)知觉情景特征(3)知觉者的特征四种社会知觉偏见以及产生知觉偏见的原因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定势效应如何进行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策略(1)社会常模(2)隐藏与自我抬高(3)社会期待(4)投其所好简述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有哪些?并简要说明。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12版 OB12_05 知觉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12版 OB12_05 知觉

Thought: When students get an ―A‖ on an exam, they often say they studied hard. But when they don’t do well, how does the self-serving bias come into play?
Common Biases and Errors
Overconfidence Bias
– Believing too much in our own ability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nchoring Bias
– Using early, first received information as the basis for making subsequent judgments
Chapter
FIVE
Perception and 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
What Is Perception, and Why Is It Important?
Perception
A process by which individuals organize and interpret their sensory impressions in order to give meaning to their environment.
In general, we tend to blame the person first, not the situation.
Errors and Biases in Attributions (cont’d)
Self-Serving Bias
The tendency for individuals to attribute their own successes to internal factors while putting the blame for failures on external factors

组织行为学导论

组织行为学导论

a
16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 的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在一定组织中人 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并不是研究一切人类 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a
17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1、个体行为 个体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直接
影响组织的整体素质。 包括对个体心理因素中的知觉和个性的认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气质等。
要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必须以心理学为理
论基础,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
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在动力。a
12
(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2、社会学(Sociology)
a
2
➢ 组织行为学的界定 ➢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
a
4
一、组织行为学的界定
(一)组织(Organization) 1、组织的含义
是指互动的个人或团体为实现一定的目 标,依据一定的职权关系,通过一定的结 构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界线的实体。
群体行为(Group behavior) :包括不同类型群体的
行为、群体决策行为、群体冲突行为、群体一致行 为、非正式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包括组织目标
行为、组织架构行为、组织运行机制、工作设计行
为、组织发展以及组织变革
a
10
(三)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11)
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 其规律,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 制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 织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第五版)张德PPT全套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五版)张德PPT全套课件
设。传统管理来源于教会和军队,没有接触现代 组织,X理论。现带社会一般人没有充分发挥潜 力,Y理论。员工承担更多责任。
27
2.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
• 权变理论:管理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 单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按照 对象和情景具体情况,选择对策。
• 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关键性变量,探 讨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规律性。
• 科学的工作分析 • 通过心理测验、行为研究来改进雇 员
的甄选、培训、激励 • 丽莲·吉尔布雷斯对工人心理研究。
21
5.人群关系到组织行为
• 霍桑实验:1924--27,照明;27--32继电器装配工
人小组试验,访谈,接线班接线工作室试验
• 梅奥“人群关系理论”:工人是“社会 人”,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非正式组 织活动机制;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
• 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 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 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 程
• 管理的效果:组织效率,组织效能 • 组织效能:“做正确的事” • 组织效率:“正确地做事”
8
5. 管理中的人事因素
•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激励, 领导
• 管理技能----技术、人际、概念 用专业领域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任 务能力;处理人事关系(理解、激励 共事)的技能; 综观全局、洞察环境 影响之复杂性-------关联性关键
序装配机器;建立详尽的生产统计记录;按
机床、部门进行成本利润核算;培训工人
与管理人员;按成果支付工人工资;工人福
利由工人管理,等等。
17
2.工业革命时期行为研究
•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公理制;自由,民主,
平等.
• 欧文(1871—1858) “人际关系之父”改善

组织行为学_13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_13组织变革与发展
7)实施变革时要及时收集可以衡量变 革效果的指标信息。及时地对偏差采取 纠正行动。
• 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则把克服组织变革阻 力的策略概括为以下7条:
• 1)教育和沟通。 • • 2)参与 • 3)支持与承诺。
• 4)谈判。 • 5)操纵和收买。 • 6)选择接受变革的人。 • 7)强制。
下面以通用电气为例说明如何克服 组织变革的阻力:

通用电气就是通过“群策群力”的 办法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20世纪90年 代早期,通用电气提出了“群策群力” 计划。此计划一直是通用电气实施变革 的支柱。近些年,“群策群力”计划被 多家组织采用,如通用汽车、家得宝、 菲多利、比恩、西尔斯、IBM和世界银 行。之所以提出“群策群力”,是因为 通用电气的首席执行官认为:公司文化 的官僚气息太重,不能快速应对变革。 他想建造一台“发动机”,有效推动和 促进通用电气的工人,让他们变得更强 大。
•1)结构惰性。组织拥有产生稳定性的内 在机制(如甄选过程和正规化管理)。当 组织面临变革时,结构惰性就会充当反作 用力,努力维持原有的稳定状态。
• 2)有限的变革关注。组织由一系列 相互依赖的子系统组成。在子系统 中进行的有限变革很可能会因为更 大系统的问题而变得无效。 • 3)群体惰性。即使个体想改变他们 的行为,群体规范也会成为约束力。 • 4)对专业知识的威胁。组织模式的 变革可能会对特殊群体的专业知识 构成威胁。
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包括组织成员的工 作态度、期望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当组织内部条件发生这些变化 时,如果组织的目标、组织的结构 等与之不相适应,就必须对组织做 出相应的变革。一般来说,出现以 下情况时,就应该进行组织变革。 1)决策失灵 2)沟通不畅 3)缺乏民主 4)缺乏创新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12版OB12_04人格与价值观资料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12版OB12_04人格与价值观资料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A personality test that taps four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es people into 1 of 16 personality types
A Narcissistic Person
• Has grandiose sense of self-importance • Requires excessive admiration • Has a sense of entitlement • Is arrogant • Tends to be rated as less effective
Emotional Stability 情感稳定性
Calm, self-confident, secure under stress (positive), versus nervous, depressed, and insecure under stress (negative)
Openness to Experience 开放性
Alison has a high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lison believes that things outside of her control determine what happens.
Conditions Favoring High Machs
•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 Minim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 Emotions distract for other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
Deviance. deviant behavior.译:反常行 为、偏离行为、越轨行为等。 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由于违背了重要的社会规范或期 待,结果被社会给予否定的评价的行为或特 征 不表示堕落或邪恶,是特定社会的社会定义 社会污名
三、异常行为的解释 异常行为的解释
早期:超自然原因、生物性 功能主义:普遍现象,有正面效果,有助于 定义适当行为的界线 默顿的失范理论 文化支持论 标签论 社会反应论 冲突论 女权主义 社会刻板印象 经济根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犯罪
违反刑法而被政府制裁的越轨行为 专业型犯罪 组织型犯罪 毒品 洗钱 走私 非法移民 白领犯罪 逃税 贿赂 盗用公款 欺骗消费者 无受害者犯罪 自愿交换非法的商品和服务
五、新现象
少年犯前科消灭 温州鹿城警方驱赶“有前科暂住者” 社区矫正: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 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 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国外较 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 放、中途之家、工作释放、学习 ...
第十二章 异常行为
一、社会控制
结构功能主义:社会或群体要存续,必须尊重社会规范 冲突理论:社会顺利运作,只是有利于有权力的群体。 美国的独立 废除奴隶制度 反越战 从众与顺从 社会控制:确保人们普遍能按照社会期待和认可的方式 来行动的一套办法。 鼓励从众和顺从。包括正式的和 非正式的。人们自发地遵从社会规范,是通过社会化实 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