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doc25页)完美版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Doc25页)完美版1. 引言本文档为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的完美版,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详细的说明,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2. 背景环境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和应用工程原理和科学原理的学科,旨在解决和预防环境问题。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工程学技能,提升他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
3.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目标如下: - 理解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 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工具和技术; - 能够设计和分析环境工程系统; - 培养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4.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环境工程学基础知识在课程设计的最初阶段,学生将学习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环境工程学的定义、目标和发展历史。
此外,还将介绍环境工程学的主要领域和应用。
4.2 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中,学生将学习并应用环境工程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环境工程学的原理和概念。
4.3 环境工程设计在设计阶段,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环境工程学知识和技术,设计一个环境工程系统。
这个系统可能涉及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或固体废物管理等方面。
4.4 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阶段,学生将分析和评估真实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并体会到环境工程学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5. 课程设计要求本次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有以下要求:5.1 独立完成每位学生需要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包括实验、设计和案例分析等阶段的任务。
5.2 深入分析学生需要对所学的环境工程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5.3 创新思考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提出创新的环境工程解决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
5.4 书面报告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设计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书面报告,该报告应包括课程设计的所有阶段,并清晰地呈现相关的分析和结果。
环境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
环境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一、设计目的环境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对环境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环境工程进行施工设计,从而为今后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计题目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施工设计三、设计内容1. 污水处理厂工程概述该污水处理厂主要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设计规模为50000m³/d。
主要处理工艺为:预处理(包括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初级处理(包括初沉池、生物池、二沉池)、深度处理(包括活性炭吸附池、滤池)以及污泥处理(包括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车间)。
2. 施工方案设计(1)土建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主体结构、构筑物及辅助设施的土建施工。
(2)设备安装工程:包括泵站、风机、刮泥机、曝气设备、水处理设备等设备的安装。
(3)管道工程: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再生水管道、化学药品管道等管道的铺设。
(4)电气工程:包括供电系统、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等电气设备的安装。
3. 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量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施工平面图:明确施工区域、施工临时设施、施工道路等布局。
(3)施工人员组织: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施工材料管理:合理规划材料采购、存储、运输和使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5)施工质量控制:制定质量标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6)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四、设计要求1. 学生应充分了解环境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规范和标准。
2. 设计内容应完整、合理,符合工程实际需求。
3. 设计文件应包括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施工预算等。
4. 设计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注重创新,提高实践能力。
环境工程有什么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有什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主要课程内容;2. 掌握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理解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包括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 学会运用图表、数据和文献等资源,进行环境工程课程设计;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环保意识;2. 激发学生对环境工程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大学本科阶段,具有一定的环境科学基础,对环境工程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问题解决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质量评价等基本概念,以及污染防治、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环境工程概述2.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方法与流程:介绍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如问题分析、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方法3. 污染防治技术:重点讲解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处理等防治技术。
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技术;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第五章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4. 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介绍生态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生态修复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 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5. 环境监测与评价:讲解环境监测方法、手段及环境质量评价技术。
教材章节:第七章 环境监测与评价6. 环境工程案例解析:通过分析典型环境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其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的作用。
2. 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提高学生的环境法制观念。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和环境工程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环境数据收集、处理和报告撰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 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意愿。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在团队中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体系,提高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本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环境、环境问题、环境工程定义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和环境伦理等。
2. 环境污染与防治技术: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技术,如脱硫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等。
3. 环境监测与评价:介绍环境监测方法、环境质量评价原理及方法,包括水环境质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等。
4. 环境规划与管理:讲解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等。
环境工程毕业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毕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课程涉及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2. 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毕业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熟悉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环境工程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2.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资料搜集、数据处理、图纸绘制等技能;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工程专业,树立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作贡献的信念;2. 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环境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基本理论:回顾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法规,重点掌握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处理与处置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章节:《环境工程导论》第1-3章、《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2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2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1-2章。
2. 毕业设计方法与技巧:讲解环境工程毕业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方法和技巧,包括资料搜集、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分析、图纸绘制等。
教材章节:《环境工程设计》第1-5章。
3.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环境工程领域的典型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设计方案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掌握环境污染治理技术;2. 了解我国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政策,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3. 掌握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具备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环境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环境治理工程设计;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环境现状进行监测、评价,并提出改善措施;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等方式,提高沟通、表达、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2. 增强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的意识,激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思维活跃,对环境保护有一定认识,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及成因;环境工程的基本任务、方法和技术。
教材章节:第一章 环境工程概述2. 水污染治理技术:介绍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技术;重点讲解生物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污染治理3.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阐述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技术;重点介绍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大气污染治理4.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讲解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方法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教材章节:第四章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5. 环境监测与评价:介绍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技术;讲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其成因;2. 掌握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了解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流程;3. 了解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政策法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污染问题;2. 学会使用环境监测设备,进行简单的环境数据收集与分析;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树立绿色环保观念;2. 激发学生学习环境工程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3. 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环境工程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的设定既符合学科要求,又兼顾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体系;2. 环境污染类型及成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3.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水处理技术、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噪声控制技术;4. 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环境评价程序;5. 我国环境工程发展现状及政策法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标准、环境法律法规;6. 环境工程实践案例:分析典型环境污染案例,探讨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知识体系,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组织:第一周:环境工程基本概念、环境污染类型及成因;第二周: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水处理技术);第三周: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噪声控制技术);第四周:环境监测与评价;第五周:我国环境工程发展现状及政策法规;第六周:环境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是整个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学习课程之一,在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环境工程实践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的意义、课程设计的内容、重要性和设计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的意义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环境保护领域的相关技能。
通过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掌握很多实际操作的技能,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了解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技术和方法。
这对于今后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学生来说是无比重要的。
二、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选题、文献综述、设计方案、实验实施、数据分析以及报告撰写等环节。
此外,根据具体的课程设计内容,还包括模拟实验、现场实验、调查取样,实际案例研究等环节。
三、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的重要性环境工程课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此外,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还能提高学生的良好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敏锐度和正确的环保意识。
四、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的过程1.选题:在选题方面,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列排序。
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设计课题,但要保证课题的实际性和完整性。
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环保方面的理论知识,为课程设计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研究和分析文献,总结和提炼其中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
3.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的制定环节,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文献资料,结合具体工程问题确定设计方案。
如何定制方案,包括实验建议,操作技巧和评估指标,还需要与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4.实验实施: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方案,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和调试工作。
环境工程教学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类型及成因;2. 学生能掌握环境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应用范围;3. 学生能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理解环境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简单的环境工程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3.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环境工程相关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通过学习环境工程,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环境工程概述2. 环境污染类型及成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技术3. 环境工程主要技术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4. 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我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环境管理与政策法规5. 环境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教材章节:第五章 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6. 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进行简单的环境工程实验,如水质检测、大气污染监测等;教材章节:实践活动安排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环境工程基本概念、环境污染类型及成因;第二周:环境工程主要技术方法;第三周: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四周:实践活动及总结。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环境工程基本原理,掌握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2. 了解环境工程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 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环境工程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环境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环境工程案例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激发他们为改善环境质量贡献力量的意愿;2. 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面对环境问题时的自信心。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等途径,达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环境工程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原理基础: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涉及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处理与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组织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2.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详细讲解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废处理技术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涵盖教材中相关章节,旨在使学生掌握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3. 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依据教材相关章节,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实践,提高他们的环境管理能力。
毕业课程设计环境工程
毕业课程设计环境工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3. 帮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评价和规划的基本知识;4.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法规及政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环境监测、评价和规划的实际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处理环境工程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意识;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3.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关注可持续发展;4.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环境工程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环境污染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2.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等。
3. 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环境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等。
4. 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执法与监管等。
5. 环境工程案例解析:分析典型环境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第三周:环境监测与评价第四周: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第五周:环境工程案例解析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涵盖环境工程学科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知识体系,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2)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3)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2)具备一定的环境监测和评价能力;(3)掌握环境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2.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3.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介绍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2)第二课时:讲解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3)第三课时: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科学与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实验法: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2.参考书: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著作;3.多媒体资料: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环境监测和评价所需的仪器、设备。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格式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格式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类型及成因;2. 了解环境工程的主要技术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3. 掌握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及环境标准,理解其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2.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技术设计简单污染治理方案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信息检索和数据分析等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环境工程师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激发其投身环境工程领域的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环境工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现实环境问题关注度高,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所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环境污染类型、成因及危害;环境工程定义、任务和领域。
2. 环境工程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等。
3. 环境保护政策与标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标准体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
4. 环境工程实践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工程案例,分析其治理方案、技术路线及效果。
5. 环境工程实验操作:开展水质分析、大气质量监测、固废处理等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环境工程基本概念及环境污染类型;第二周:水污染治理技术;第三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第四周: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第五周: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第六周:环境保护政策与标准;第七周:环境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第八周:环境工程实验操作及总结。
环境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环境工程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掌握环境工程单元操作的关键技术,如固液分离、吸附、沉淀、过滤等;3. 了解环境工程单元操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中的实际问题;2. 能够设计简单的环境工程单元操作流程,并进行优化;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环境工程单元操作进行模拟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认识到环境工程单元操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在环境工程实践中与他人合作;3. 激发学生对环境工程领域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培养具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大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本课程要求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环境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单元操作基本原理:介绍环境工程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原理,包括固液分离、吸附、沉淀、过滤等操作。
2. 环境工程单元操作技术:详细讲解各类单元操作的技术要点、设备选型及应用案例,如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膜分离技术等。
3. 环境工程单元操作流程设计:分析实际工程中单元操作的组合与优化,使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水质特点设计合理的单元操作流程。
4. 环境工程单元操作模拟与优化:介绍相关软件或工具在单元操作中的应用,如CAD、Fluent等,指导学生运用这些工具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基本原理,理解水处理、大气治理和固废处理的基本技术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环境质量评价。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环境工程相关实验,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其探究环境科学领域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对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有基本的认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原理概述: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一章“环境工程概述”2. 水处理技术:讲解水的污染来源、水处理技术原理及方法,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教学内容:教材第二章“水处理技术”1-4节3. 大气治理技术:介绍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治理技术,如脱硫、脱硝、除尘等。
教学内容:教材第三章“大气治理技术”1-3节4.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讲解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方法及资源化利用,如填埋、焚烧、堆肥等。
教学内容:教材第四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1-3节5. 环境质量评价: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使学生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技能。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土壤修复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土壤修复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土壤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土壤修复的政策、法规及管理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土壤修复知识,分析土壤污染案例,并提出合理的修复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调研等方法,掌握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完成土壤修复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土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关注土壤修复领域的科技发展,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及批判性思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高年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明显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土壤污染概述- 土壤污染类型与来源- 土壤污染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影响2. 土壤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如土壤置换、土壤蒸汽提取等- 化学修复技术:如土壤固化/稳定化、化学淋洗等- 生物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3. 我国土壤修复政策、法规与管理- 土壤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 土壤修复项目管理与实施4. 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 土壤污染监测方法与技术- 土壤污染评价标准与指标5. 实践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土壤修复案例介绍与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修复方案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地组织,以教材相应章节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大学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大学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及其应用。
2. 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意识。
3. 掌握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污染治理方案、进行环境评价等。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项目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投身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发展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改善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 教材章节:第1章 环境工程导论- 内容安排:2学时2. 水污染治理技术:包括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废水回用等技术。
- 教材章节:第2章 水污染治理技术- 内容安排:6学时3.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包括颗粒物控制、气态污染物控制、酸雨防治等技术。
- 教材章节:第3章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内容安排:4学时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包括固体废物分类、处理方法、处置技术等。
- 教材章节:第4章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内容安排:4学时5.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包括噪声源识别、噪声评价、噪声控制措施等。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大气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大气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的认知和兴趣。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大气污染的定义、分类和来源;(2)了解大气污染物的传输、转化和影响因素;(3)熟悉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2)具备收集、处理和分析大气污染数据的能力;(3)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等获取相关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介绍大气污染的定义、分类和来源,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情况。
2.大气污染物的传输与影响因素:讲解大气污染物的传输途径、机制和影响因素,帮助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物的传播和变化。
3.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4.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介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措施,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5.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大气污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和防治措施,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大气污染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实验法:安排课内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科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环境工程的定义、目标和主要研究领域;掌握环境污染的基本原理和治理技术;了解我国环境政策和管理制度。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具备一定的环境监测和评价能力;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和处理环境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政策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工程的定义、目标和主要研究领域;2. 环境污染的基本原理和治理技术,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3. 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4. 我国环境政策和管理制度,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环境规划等;5.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讲授法主要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讨论法主要用于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环境问题;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实际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实验法主要用于验证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原理和效果。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应选择权威、实用的版本,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多媒体资料可以用于辅助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先进性,以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涉及多个领域,包 括水处理、空气污染控制、固体 废物处理等,为解决环境问题提 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
环境工程原理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
环境工程原理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减少污 染和保护自然资源,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经济发展
环境工程原理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污染 控制和资源利用方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方案评估
对制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评估,确保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设计方案的实施
准备实施条件
根据设计方案,准备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确保实施过程中的物质条件得到满足。
实施方案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各项工 艺流程和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组织施工队伍
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明确施工要求 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根据问题诊断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 优化和改进,提高工程性能和效益。
05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设计成果的展示形式
报告文档
01
学生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文字描述、图表、
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演示文稿
02
学生需要制作一个演示文稿,用于展示设计成果,包括设计的
思路、方法和结果等。
实物模型
03
如果设计涉及到具体的工程模型,学生可以制作一个实物模型
来展示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的展示内容
01
02
03
设计思路
学生需要详细阐述设计的 思路和方法,包括理论依 据、技术路线和实现过程 等。
设计结果
学生需要展示设计的具体 结果,包括实验数据、计 算结果和结论等。
创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设计院系:完成时间: 2015 年 7月 5 日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目录1 引言 (3)2.工艺选择2.1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背景及现状 (4)2.2工艺设计原始资料 (4)3.设计计算3.1传统活性污泥法流程图 (5)3.2各处理单元设计计算 (6)3.2.2污泥泵房尺寸计算 (7)3.2.3沉砂池尺寸计算 (8)3.2.4初沉池及其计算 (9)3.2.5曝气池及其计算 (11)3.2.6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13)3.2.7供气量的计算 (14) (15) (18)结语、致谢、参考文献 (20)1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变得突出,特别是城市水环境的恶化,尤为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已经成为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最近年来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的重视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逐步推进,有数百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
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这一进程中,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必将会是工程界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首要问题。
决定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资本很重要的一个现实因素就是是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选择,虽然是由污水水质、水量、排放标准等因素来确定的,但是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成本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不能过分的强调污水处理工艺的前沿性,先进性,以实际出发才为更加重要。
污水处理的实质就是要用有限的资金来解决我们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城市污水主要是包括生活污水,自然雨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
对于现在的城市污水的排放现状已经造成了对水环境生态系统的严重污染,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做好城市污水的处理和再生利用的任务之一,同样也是解决城市污水对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对于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是合并处理还是分别处理,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意见,我国更为突出。
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处理的关系能否更加合理的解决,关系到资金在运转过程中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的回报。
要使得各地区能够正确落实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方针是极其重要的。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资源丰富,各地的气候、地貌、经济条件的差异时巨大的,城市规模的大小不同、性质也不相同,因此不可能有一种废水处理方案来针对所有城市。
只有深入的研究各地区的状况,通过多方案的比较,才能找出适合本地的污水处理的工艺。
坚持不同区域吧同对待,因地质疑,分开来建设,近期为主要,远近期结合的方针。
这对于合理、快速地解决我国城镇污水水处理问题是很重要的。
城市废水厂的建设可以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级到高级。
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尽量开发高效、低耗的处理工艺,以便在财力、物力都不是很不充足的条件下,能够经济有效地解决水污染和防治问题。
总而言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得我国的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神火得到更大的提高。
2.工艺选择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设计2.1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背景及现状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有效的传统污水处理的方法,同样也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污水处理技术。
传统活性污泥法对进水水质的要求不高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运行灵活,有良好的控制性。
还可以人为的控制厌氧区和好氧区,可以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自其从发展以来就有了很多的改进工艺如传统曝气工艺,完全混合工艺,阶段曝气工艺,吸附再生工艺,延时曝气工艺,高负荷曝气工艺,深井曝气工艺,纯氧曝气工艺。
这些工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选着是用何种工艺的时候应该考虑进水水质的特点以及出水指标等情况。
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
污水和回流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
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池,曝气设备将空气传入污水中,空气重的氧气溶入污水中,污泥中的微生物发生好氧代谢反应,消耗掉污水中的有机物,同样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自身也进行繁殖,增加了活性污泥的量,污水经过二沉池之后将污泥沉淀,出水经过紫外消毒渠后将有害的微生物杀灭。
出水即符合国家出水标准。
2.2工艺设计原始资料某城区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其生活污水,设计生活污水流量为100000m3/d;为200mg/L,TP为5 mg/L,SS为250 mg/L,COD为450 mg/L ,TN为进水水质:BOD520 mg/L。
出水水质要求:BOD为20mg/L,COD为30 mg/L ,TP为1.0 mg/L,SS为20 mg/L,TN5为5 mg/L。
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设计计算3.1传统活性污泥法流程图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污水→格栅→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3.2各处理单元设计计算①栅槽宽度设明渠数N1=1,明渠有效水深h1=0.5 m,水流速度v1=0.6 m/s,则明渠宽度B1为B1=Q设/(N1·v1·h1)=1.1574/(1×0.6×0.5)=3.858 m取栅前水深h=0.5 m,过栅流速v=0.8 m/s,栅条间隙宽度b=0.015 m,格栅倾角a=90°,格栅数N=1,则栅条间隙数n为n=Q设(Sin a)1/2/N·b·h·vn=1.1574×1/(1×0.015×0.5×0.8)=193个设栅条宽度S=0.01 m,则栅槽宽度B为B=S(n–1)+b·n=0.01×(193–1)+0.015×193=4.825 m②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水头损失为∑h=kβ(S/b)4/3 Sin a v2/2g其中:k—格栅受污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倍数,取 k=3;β—形状系数,本设计中,栅条采用迎水面为半圆的矩形断面,β=1.83; S—栅条宽度,S=0.01 m;b—栅条间隙宽度,b=0.015 m;a—格栅倾角,a=90°;v—过栅流速,v=0.8 m/s;则∑h=3×1.83×(0.01/0.015)4/3×1×0.82/(2×9.8)=0.1 m③栅槽总高度栅槽总高度H=h+h2+∑hh—栅前水深,h=0.5 m;h2—栅前渠道超高,取h2=0.3 m;则栅槽总高度 H=0.5+0.3+0.1=0.9 m④栅槽总长度栅槽总长度L=L1+L2+1.0+0.5+H1/tg a其中:L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1=(B–B1)/2tg a1;L2—栅槽与出水渠道渐缩部分长度,L2=L1/2;H1—栅前槽高,H1=h+h2=0.5+0.3=0.8 m;a1—进水渠展开角,取a1=20°;将各参数代入上式,则L=(4.825–3.858)/2tg20°+(4.825–3.858)/4tg20°+1.5=3.57 m⑤每日栅渣量每日栅渣量W=Q·W1/103W1—栅渣量,本设计取为0.1 m3栅渣/1000 m3 污水;则 W=100000×0.1×/1000=10m3/d,采用机械除污设备。
3.2.2污泥泵房尺寸计算1流量的确定QQmax=5833.3 m3/h,取设计秒流量为1620L/s选择集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式矩形泵房,本设计拟订选用5台泵(4用1备),则每台泵的设计流量为:Q=Qmax/4=1620/4=405 L/s2集水池容积V①泵站集水池容积一般取最大一台泵5~6分钟的流量设计V=405*60*6/1000=146m3②有效水深h为3.5米,则水池面积F为:F=V/h=146/3.5=41.71m23扬程的估算HH=Hst+2.0+1.0式中:2.0——水泵吸水喇叭口到沉砂池的水头损失;1.0——自由水头;Hst——水泵集水池的最低水位H1与水泵出水管提升后的水位H2之差;水泵集水池的最低水位H1按吸水井有效水深2.0m计算,则:H1=进水管底标高+h–集水池有效水深-过栅水头损失=28.8+1.6*0.75-2-0.1=27.9mH2=厂区地面标高+(4m-5m自由水头)Hst=H2-H1=39.5-27.9=11.6m则水泵扬程为:H=Hst+2.0+1.0=11.6+2+1.0=14.6m3.2.3沉砂池尺寸计算设计参数:基础流量为100000m3/d,变化系数1.4。
则设计流量Qmax=100000×1.4m3/d=140000m3/d=1.62m3/s。
设计水力停留时间t=30s;水平流速v=0.25 m/s1采用v=0.25m/s,t=30s,则沉砂池长度:L=vt=0.25×30=7.5m2沉砂池水流断面面积:A=Qmax/v=6.48m23设计沉砂池有效水深:采用h2=1.0米4池总宽B=6.48/1.0=6.48m,共分3格,每格宽度b=2.16m5沉砂斗所需容积(总砂量):假定沉砂量为:30m^3砂/10万m^3水,每天两排一次砂,则V=QmaxTX/400000=250000*30*2/6000000=2.5m^3(每组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两组共有6个沉砂斗)其中城市污水沉砂量:X=3m^3/10^5m^3.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设计斗底宽a1=0.50m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贮砂斗高为:h3=(2.16-0.5)/2×√3=1.44m则沉砂斗上口宽:a=2*h3/tan60+a1=2.16m沉砂斗容积:V=h3/3*(a^2+aa1+a1^2)=2.88m^3>2.5, 即10V V >故沉砂斗容积够用,符合要求。
7沉砂室的高度h4采用重力排砂,池底坡度6%i =,坡向砂斗,则L2=(L-2a-a ’)/2=1.49m所以 h4=h3+0.06L2=1.44+0.06*1.49=1.53m式中:a'为沉砂斗间距,m (a ’=0.2m )8池子总高度(H )设超高h1=0.3mH=h1+h2+h4=0.3+1+1.53=2.83m式中:1h 为超高,m2h 为设计有效水深,mh4为沉砂室高度,m9验算最小流速在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池子个数为1n ,在这里11=n ,则: min 1min minW n Q V ==0.539s m />0.15s m /符合要求3.2.4初沉池及其计算初次沉淀池是借助于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下沉,从而与污水分离,初次沉淀池去除悬浮物40%~60%,去除BOD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