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配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接触性胃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的猪对这种病均易感,多呈急性爆发。
临床症状:育肥猪食欲下降或不食,出现急剧腹泻,排灰白色或灰褐色的水样腥臭的粪便,猪体极度消瘦、脱水,常表现为渴欲增强,食欲下降或废绝。哺乳母猪泌乳下降,轻度腹泻。乳猪吃奶后突然呕吐,呕吐物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接着发生剧烈腹泻,皮毛无光,走路摇摆,眼球下陷,迅速脱水乃致死亡,体温未出现波动。
剖检变化:乳猪胃肠膨满,滞留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胃底部黏膜轻度充血,小肠壁变薄,小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含有气泡和凝乳块,黏膜轻度充血,肾脏有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有的并发肺炎,其它器官无明显病变。
发病原因:1、秋冬季节圈舍温度低。2、防疫消毒工作不彻底。3、断奶仔猪突然换料。4、仔猪摄入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
预防措施:由于本病多呈急性大面积发病,必须对全群猪进行预防。1、调整圈舍温度:哺乳期保持舍温恒定在32℃以上,仔猪转群舍温在26℃以上,保持恒定。2、接种疫苗:每年10月份开始,在母猪分娩前的30-40天,接种一次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苗,计量为2毫升;出生仔猪注射0.5毫升;10-15kg仔猪注射1毫升;50kg以上猪注射2毫升;免疫期均为6个月。3、规模猪场冬季增加圈舍消毒次数,间隔20天连续消毒2次。4、气温波动大的时候,在饲料中加入抗病毒药物,如:黄芪多糖、灵芝多糖、金丝桃素等中药制剂,连用一周。清洁饮水中加入抗应激的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连用3-5天,提高猪体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5、每隔2周对猪场周围环境地面消毒2-3次,严格控制非猪场人员的进入,防止外来细菌和病毒的入侵。
治疗方案:由于此病是急性、大面积爆发的高接触性传染病,所以一旦发病应全群投药。对于能采食和饮水的猪,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VC、葡萄糖和补液盐连饮5天,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灵芝多糖或金丝桃素等抗病毒的中药,连喂一周。对严重脱水的小猪和不能饮水的病仔猪,可采取以下方案治疗。(以25kg猪为例)
方案1:地塞米松:8-12㎎,5%糖盐水:300ml,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C:200mg,磺胺间甲氧:1000mg。
方案2:地塞米松:8-12mg5%糖盐水:300ml维生素B1:100㎎维生素C:200㎎链霉素:100万单位。
.静脉注射补液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液内,可达到快速补充血容量、抗感染和抗休克的目的,是小动物临床腹泻常采用的一种补液方法。但需注意仔猪耳静脉不易进针,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人工捉猪、
强制保定、补液时间过长、病猪躁动不安等刺激因素,常可导致患猪呼吸、循环系统衰竭,引起补液未完而死亡。
2.口服补液可及时补充失去的体液、电解质,以恢复机体的正常循环,维持恒定的电解质、酸碱平衡,从而达到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的目的。
口服补液盐(葡萄糖20.0克、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溶于1000毫升凉开水中,供仔猪自由饮用,对体弱的初生仔猪,可以用婴儿奶瓶喂服。如条件有限,最简单的方法是在5%的葡萄糖液(白糖或红糖均可)中加入0.5%的氯化钠,同样可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3.腹腔补液时常用倒提法保定仔猪,一般在耻骨前方3~6厘米腹白线(正中线)的侧方,局部剪毛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用普通注射针头,于皮肤垂直刺入腹腔2~3厘米,刺入针感有活动而无抵抗,回抽活塞无气体和液体时即可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注入药物,也可连接在备用的吊瓶输液管上,完全松开流量调节器,按常规吊瓶输入药液,每注射500毫升药液只用2~3分钟,补液量要依体重和病情而定。
对极度衰竭的病仔猪,还可加入地塞米松、硫酸阿托品、强心剂等药物。补液完毕后,术部进行消毒, 0.5~1.0小时后给予清洁饮水,在水中添加酸化剂,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牲血素(补铁、补血),补液可参考如下处方:
处方1:5%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生理盐水15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30毫升、氨苄青霉素40万单位。
处方2:5%葡萄糖注射液20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30毫升、氧氟沙星100毫克、维生素C10毫升。
需注意的是实施腹腔补液时药液浓度不能过高,禁用刺激药物,温度需接近猪体温,补液用的注射器、针头以及注射部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感染。
腹腔补液时进针深度要掌握准确,过深则易伤及肠管等脏器,引起腹膜感染。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病仔猪的反应,若挣扎过于剧烈则表明可能扎伤肠管,应立即拔针另刺,推注药液也应先慢后快,对尿毒症、腹膜炎及严重循环障碍患病仔猪,腹腔补液应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