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经典结构的欣赏
优品课件之【粤】1.4经典结构的欣赏

【粤】1.4经典结构的欣赏【粤】1.4经典结构的欣赏课题:1.4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从文化和技术两个角度欣赏建筑及其结构;过程与方法: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学会对比、类比、归纳等思维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建筑,感受结构的美。
教学重点:文化、技术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教学难点:技术与结构的关系教学过程:引入:【过渡2’】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结构的知识,从了解结构到探究结构,还进行了结构的简单设计。
这一节是“结构与设计”的最后一个内容,我们将学习如何欣赏结构。
新课教学:一、预备知识。
(3’) 【提问】如何赏析设计作品?(以建筑为例)【回答】可以从文化和技术两个角度:文化:具体包括民族特色、历史性、时代性、艺术性等方面;技术:包括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结构的稳固耐用、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二、经典结构的欣赏1、中西经典结构赏析(18’) ⑴以故宫作为中国古典代表建筑。
5’ 文化:汉族文化的代表。
建筑色彩以朱墙黄顶为主,表现皇帝的威严。
屋顶的飞檐结构减轻了建筑大屋顶的沉重感,既增添了飞动轻快的美感,同时又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建筑文化。
技术:采用了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形式。
木结构建筑主要采用榫卯连接,其特点是取材容易,运输便捷,加工简单,建造速度快。
屋顶的飞檐结构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补充:从宫殿的造型曲线看,汉魏的风格朴素,隋唐的风格豪放,两宋的风格舒展纤巧,而明清的风格则严谨方正。
【图片】苏州园林、岳阳楼⑵以圣彼得大教堂作为西方古典代表建筑。
10’ 文化:体现了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希腊式的石柱以及平的过梁相结合,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整个教堂采用巨大的石材结构,象征着不朽和永恒。
技术:穹顶直径为41.9米,穹顶下室内最大净高为123.4米。
穹顶轮廓浑圆饱满,穹顶上的肋与围绕鼓座一圈的双柱一一对应并向上延伸至顶部的采光亭,肋间以十道断面小强度大的环形铁箍抵抗穹顶向外的侧推力。
1.4 经典结构的欣赏

著名的《岳阳楼记》,描绘了洞庭地区的美景,抒发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声。
岳阳楼
技术特点
四柱 斗拱 飞檐 盔顶
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美学、力学、 建筑学、材料学、 工艺学等方面都 有着惊人的成就。
南昌滕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 阁序》,王勃作序,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史上称为“三王 文章“。 1942年,古建筑大师 梁思成先生根据“天籁阁” 旧藏宋画绘制了八幅《重 建滕王阁计划草图》。 1983年以此为依据, 设计 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 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 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 座以上的主阁明三暗五, 就是有三个明层,二个暗 层。
故宫
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 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 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 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 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外 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 外有护城河。
故宫
重脊的顶端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鴟吻(音吃吻,龙的九子 之 一)、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装饰 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是我国唯一有十个饰物的建筑。
探究
1、中国古建筑界两大世界著名的学术
泰斗 南杨北梁 -梁思成 北京大学教授 梁启超之子 -杨廷宝 南京大学校长 建筑学会会长 2、你是如何赏析飞檐这一结构设计作 品的?
案例分析: 飞檐、斗拱
都江堰南桥
岳阳楼
故宫角楼
飞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结构的特色之一
。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使得原是 异常沉重的屋顶,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 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4.经典结构的欣赏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 建筑特有的பைடு நூலகம்构构件, 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 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经 斗拱传递到柱上。它有 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 屋顶和屋身的过渡。此 外,它还是封建社会森 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 重要的建筑尺度衡量标 准。斗拱一般使用在高 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 大式建筑。因为斗拱的 重要性,历代建筑对它 十分重视,使它成为判 断建筑时代的重要标志 之一。
赏析结构设计作品 , 可从
技术 文化
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的角度主要有: 结构的使用功能的实现; 结构的稳固耐用;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的角度主要有: 结构的文化寓意与传达 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 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 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结构:集桥、廊、亭一体。受力特点:木板下面受拉力。
• 经典案例的欣赏
中国古建筑
从建筑的材料工艺看,中国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体,通过复杂 的柱、梁、檩、结构工艺,实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的意境,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 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西洋式古典建筑则以体势雄豪宏壮争胜。 通过巨大的岩石堆垒与雕刻,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 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的城堡式结构。
斗拱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 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 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 “五巷”、 “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 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 “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 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 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 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 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 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 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宗祠作为王 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 数万名海外王氏后裔相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 香。
1.4经典结构的欣赏

文化角度:
• 结构的文化寓意与传达; • 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 • 反映的时代、民族、习 俗方面的特征; • 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赵州桥
技术角度:
1. 功能: 单拱桥,桥洞成弓形,桥面平坦宽阔,兼顾水陆交通, 方便车马通行。 2. 结构设计: 最大科学贡献在于创造“敞肩拱”。在大拱的两肩, 砌了4个并列小孔,既增大了流水通道、减少流水冲力、 加快泄洪,又节省了石料,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强了桥的 稳定性。保证了桥在1400多年后仍屹立不倒。 3. 技术施工: 石拱由28道拱圈纵向并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独立站稳,自 成一体,既便于施工,有利于单独修补。这样大跨度的坦 拱,对桥台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难度很高。
文化角度:
赵州桥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以巨身轻灵、跃跃欲 飞的动感。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 法苍劲,造型生动,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稳重之中显轻灵, 雄伟之中含隽永,主拱顶上有一块雕着龙头的龙门石,八瓣 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两侧,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 害、长存永安的愿望。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对我国以后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仿造前面两 个例子,请你赏 析一下蛋形椅的 结构设计。
上海世博园中国馆
刘桂成 2019.3.11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 也表现在形式(美)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上。 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 当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
• 结构的使用功能的实现; • 结构的稳固耐用; •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 表现力; •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赵州桥的“敞肩拱”设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还有哪些结构设计与此相似?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设计2

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的内容。
它是续学生“认知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欣赏结构”重要课时。
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蛋形椅三个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设计的要点,并体会技术文化的内涵。
最终达成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能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内容标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从结构的功能、强度、稳定性、创新和工艺等角度,对结构设计的优缺点进评析。
(2)会从历史、民俗和审美角度,欣赏典型结构的设计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作品,感受结构的丰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设计的欣赏,增强爱国热情和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热情。
从经典结构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结构2、难点:对文化内涵的体会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理论学习和简单结构设计实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结构”方面的基础。
其次,高一年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对事物感悟特别的敏感,但对于静态文本的或单向的刺激,思维的有向注意持久性较差,容易发生转移。
反之,学生对视觉、听觉等多角度产生的立体冲击的响应则会比较持久,并且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积极活跃状态,对事物的认知、判断、辨析等方面的能力特别强。
五、教学策略:将教材中的案例和补充案例,在教学中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知识,实现学生能力拓展,开阔学生视野,达到知识迁移目的。
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注意启示学生探讨“结构与受力”问题的解决和结构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
六、教学准备在课前收集“赵州桥”、“木拱廊桥”、“侗族风雨桥”、“明清椅子”、“飞檐斗拱”等丰富的结构设计作品视频资料,结合课本的案例制作成flash动画多媒体课件,增加课时内容信息量。
高二通用技术课教学内容安排表

1
第
二
单
元
2.1生产和生活中的流程
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与生产工艺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的意义
1
2.2流程的设计
1.能画出流程设计设计的框图。
2.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简单的流程设计。
2
2.3流程的优化
1.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理解流程优化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
内容
备注
课时
一
研究性学习
常用
方法
资料、信息收集和整理
文献研究法
进行研究;
每次实践后分别完成阶段记录表;
6
二
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阶段
统计处理和结果分析:
数量型资料的描述统计
数量型资料的推断统计
非数量型资料的统计分析
如何撰写结题报告
完善结题报告结题报告要素
高二通用技术课教学内容安排表
章节
教学目标
课时
第
一
单
元
1.1常见结构的认识
1、了解结构的一般含义。
2、了解结构的类型及其受力特点
3、能结合案例,分析结构如何承受力。
2
1.2稳固结构的探析
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
1
1.3简单结构的设计
熟悉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
1.4经典结构的欣赏
8
我国高校的分类
综合类
理工类
师范类
医药类
农林类
财经类
语言类
政法类
1
4.2工作过程与方式
1.了解控制系统的含义。
2.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人教版通用技术课件必修二:1.4 经典结构的欣赏

黑龙江馆
冰雪之城
沙特阿拉伯
沙漠绿洲
巴西
激情绿荫
丹麦
黑夜星光
澳大利亚
草 原 红 土
波兰
西方魅力
日本
科技之城
俄罗斯馆
异形之美
世博建筑与经典结构
世博会注重建筑与人文结合,主要是利用几何比例 关系,运用新材料,制造现代空间来设计建筑。 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建筑的融合。只要是美的建筑, 能产生共鸣的建筑都会是好建筑。 世博会的建筑已经不能说是那种风格,已经成为经 典中的精品,展现了国家和城市的魅力,文化,人 文的气息,科技的应用,未来的技术,更是展现了 各个地区的经典结构的魅力。 去世博会看建筑是体会经典,我们要学会带着欣赏 的眼光,去发现空间结构的美,当然学会必要的结 构知识,懂得如何去欣赏经典的结构,使我们所要 学习的。
文化角度
1.结构的文化寓意: 桥栏、望柱上的雕饰,寄寓人们 希 望大桥不受水害, 长存永安 的愿望. 2.美学原则: 纵观整座桥身呈曲折状,起伏 有致,富有节奏与韵律感。
如何赏析结构作品?
技术: 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
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
度等。
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 文化:
中国馆
场馆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设计团队:设计师何镜堂;展示总设计师: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展示设计总监: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黄建成;展示创意总监:台湾知名策划 人姚开阳;展示影像艺术总监:导演陆川
技术角度:设计理念
边游边看,好似一趟寻觅之旅。黄建成表 示,“骑乘”算是一种参观者的特定方式, 运用了动态的“流处理”,设计在展馆的41 米中层,既是一种惊喜,也是一种参观节奏 上的调节,让游客在三个层面的参观过程中 有起有伏。 约10分钟的“骑乘”旅途中,中国传统 城市营建的智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木结构 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等成 为沿途观赏的亮点。
1.4经典结构的欣赏

教师活动:
回到课程最初设置的问题:你理解的经典是什么一直被模仿,可以被超越。
学生活动:
听讲,有所思有所得。
设计意图:
通过材料的展示与分析,强调经典结构的生活常态化。
体会斗拱的作用,感受它的结构与文化。
体会榫卯是传承,但不是唯一或最佳的结构方式,不能神话它,在不同定位不同结构的前提下,要向成本、时间、易用性等方面妥协。能利用身边的智能设备获取整合自己需要的知识,明白与师生探讨也是一种途径。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经典结构与经典传承。
教学策略:一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二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三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进行漫游导说,尽量创设出“旅游”情境和营造出“旅游”的气氛,让学生产生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学生随“导游”观赏各处的经典结构,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学生活动:
1听讲
2思考为什么古人选用斗拱的形式承重
设计意图:体会斗拱的作用,感受它的结构与文化。
三、【活动】知识点2
从斗拱过度到中国木结构的精髓——榫卯结构。
教师活动:
1榫卯结构在古代木建筑、实木家具两个领域应用最多。图片、视频展示
2简单介绍榫卯结构,提问榫卯到底好在哪里
3反向提问:如此神奇的技艺,为什么没有长期广泛存在于现代的家具制造和建筑铸造业中呢
教学课题
经典结构的欣赏
教学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经典及经典结构有新的认识。
高二通用技术1.4经典结构的欣赏.PPT课件

龙,是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 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龙又是 作为皇帝的象征
金殿垂脊上都安有走兽, 外饰鎏金,极为精致。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斗拱Fra bibliotek应县木塔
释迦木塔位于应县城内西北佛 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 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 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 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 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
饕餮,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 它能喝水,几乎在古代桥梁外侧正中都能见到, 防止大水将桥淹没。
赵州桥栏板上的饕餮(仿隋朝栏板)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 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 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飞檐
应县木塔的设计,广泛采用斗 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 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 ,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 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 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 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 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 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 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 、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 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木构架结构有很 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力 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 ,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 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 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 木材具有的特性,且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 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 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 这种结构的特点。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 1.4 经典结构欣赏 (共28张PPT)

2、从技术和文化角度赏析。
二、案例
1、赵州桥 2、飞檐、斗拱
材料、连接方式 中国独有的特色结构
第十二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
二、文化角度:
1、体现地域特点及时代特征 2、反映人民的美好愿望
案例分析2 我国古建筑特色 ——飞檐
我国古建筑特色——飞檐
阅读课本p31面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飞檐的具体功能是什么? 2、飞檐传递了什么样的文化信息? 3、巨大飞檐的重力是如何转移的?
知识延展
十七拱桥
卢沟桥
单拱坦拱
37.02m
一、技术角度:
1.选址、选材——地基坚硬,选用石材,强度 优于木材。 2.造型——单拱坦拱,难度大,人机关系优。
(对比多拱桥和圆弧拱桥 ) 3.亮点——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 4.特殊施工——并列拱券修建
敞肩拱功能: 减轻自重,加速 泄洪。
特殊施工: 拱券独立, 便于单独修补。
身边的优秀结构
请谈谈你心目中的优秀结构应具备什 么条件。
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
1.4 经 典 结 构 的 欣 赏
(第一课时)
一、欣赏经典结构的角度:
(1)技术角度
选材合理、结构稳固、功能齐备、工艺精湛、 造型富有表现力等。
(2)文化角度
反映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体现民族及地域 特点,张扬结构的个性特征,符合公众认可 的审美标准。
案例分析1 赵州桥(安济桥)
当今世界上年代最久、跨度最大的敞肩石拱桥。
一、技术角度:
1.选址、选材——地基坚硬,选用石材,强度 优于木材。 2.造型——单拱坦拱,难度大,人机关系优。
(对比多拱桥和圆弧拱桥 ) 3.亮点——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 4.特殊施工——并列拱券修建
1.4经典结构欣赏

苏州园林 岳阳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9年2月18日
圣彼得大教堂
文化:体现了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 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希腊式的石 柱以及平的过梁相结合,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整 个教堂采用巨大的石材结构,象征着不朽和永恒。 技术:穹顶轮廓浑 圆饱满,穹顶上的 肋与围绕鼓座一圈 的双柱一一对应并 向上延伸至顶部的 采光亭,肋间以十 道断面小强度大的 环形铁箍抵抗穹顶 向外的侧推力。
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
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
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
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2019年2月18日
一、中西经典建筑结构赏析
2019年2月18日
文化 文化
民族特色 历史性 时代性 艺术性
2019年2月18日
2019年2月18日
德 国 科 隆 教 堂
比 利 时 布 鲁 塞 尔 荷 兰 阿 姆 斯 特 丹
法 国 巴 黎 圣 母 院
2019年2月18日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思 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放
2019年2月18日
二、中国民间建筑赏析
2019年2月18日
福建-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大多采用了圆形的几何形状,厚实的夯土外墙和木 结构为主的内部结构,土楼对外不开窗,表现出客家人具有强 烈的家族观念和安全意识
2019年2月18日
内蒙古-蒙古包
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 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 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圆形天窗,是一种 可移动式圆形住宅。
1.4经典结构的欣赏

(五)总结:
• 结构的设计不仅满ຫໍສະໝຸດ 他的使用功能。 美学因素、环境因素、安全因素以及 时尚、个性等都成为重要因素。 • 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 观是结构设计不变的追求。
经典结构的欣赏
• 课堂练习
选定大佛山本地的一个经典建筑结构,通过 你对该建筑的认识及浏览相关网页资料,谈谈你 如何从文化、技术两个角度欣赏该结构。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
城固二中
通用技术科组
经典结构的欣赏 • 知识回顾
什么是结构?结构类型有那些?
稳定结构两个重要性质是什么?
经典结构的欣赏
• 1如何欣赏设计作品(以建筑为例)? 技术:包括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结构的稳固 耐用、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 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具体包括民族特色、历史性、时代性、 艺术性等方面。
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 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 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 在第29次重建之时,以此为依据,并参 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设计 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其下部为 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 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 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 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 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
重脊的顶端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鴟吻(音吃吻,龙的九子 之一)、狮子、天马、海 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是我国唯一 有十个饰物的建筑。
经典结构的欣赏
• 中西经典结构欣赏
文化:汉族文化的代表。建筑色彩以朱墙黄顶 为主,表现皇帝的威严。屋顶的飞檐结构减轻 技术:采用 了大屋顶的沉重感,既增添了飞动轻快的美感, 了典型的木 同时又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建筑文 结构建筑形 化。 式。木结构 建筑主要采 用榫铆连接。 屋顶的飞檐 结构扩大了 采光面,有 利于排泄雨 水。
高中通用技术 1.4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技术与设计2 经典结构的欣赏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对北京四合院,客家土楼,上海机场和盖里椅等典型结构的分析, 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学会欣赏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二)使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评价结构设计的案例。
二、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
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课文中的案例, 教师也可以补充相应的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补充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分析。
重点: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难点: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
并学以致用。
三、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情感, 本课时收集不同类型的丰富的经典结构图片通过投影机播放让学生鉴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技术和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解课文的能力,教学中我增加了一些不同的结构来丰富课文内容,开豁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策略:(一)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
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二)本课时我收集了许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 播放优秀结构幻灯片,让学生思考:1、优秀的结构设计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赏析结构设计作品?(二)引导学生回答:1、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姬陵位于印度朱木拿河岸边的古城阿拉格,是 一座王妃的陵墓.一个关于爱情的见证!
二、中国民间建筑赏析
福建-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大多采用了圆形的几何形状,厚实的夯土外墙和木 结构为主的内部结构,土楼对外不开窗,表现出客家人具有强 烈的家族观念和安全意识
贵州-吊脚楼
苗族、水族、侗族、瑶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干栏式 建筑。这种楼房往往依山傍水建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俗称“采石场”(La Pedrera)高迪的杰作。这幢建筑完工时因其 先锋性质和大胆的手法而引起了极大的骚动。许多人认为这幢房 子代表了现代派的顶峰,20世纪全世界最奇特的建筑物。
• 这是一尊由波浪型的曲线构成的巨大石造纪念碑,形状扭曲奇特 的通风口,石块好像都是液体的,有机的,房顶上的烟囱和通风 口成了幻影似的战士,抽象的陶瓷拼花螺旋,惊人想象力的魔幻 森林。米拉公寓使得Passeig de Gràcia大街上的其他建筑多少 有些平淡无奇。
• 鲁特住宅是一个富有的出口商的假日别墅。它修建在一个 长满松树的斜坡之上,一座30米长的铁桥将公路和住宅的 屋顶联系起来,然后从屋顶上通过一个下降的楼梯才能进 入室内,具有非常有趣的戏剧性效果。
• 主体由一大一小两个箱体互嵌而成,大箱体外表覆盖木条, 内部是起居室、厨房和餐厅,两面侧墙为玻璃门窗,因而 木条具有木百叶的效果;小箱体外表覆盖铜皮,内部是卧 室和浴室,有一排水平窗面对树林,创造出安宁的睡眠环 境。卧室和起居室可以方便地沟通,从而将两个箱体接合 起来。一个阳台面对大海。
• 大桥的设计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斜拉桥样式,采用半边支撑 的拉索结构,利用倾斜桥塔的自重代替以往的后部钢索, 形成具有轻盈感的桥梁结构。整座大桥犹如一把竖琴,典 雅美观,散发着高雅的神韵。
• 设计者桑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西班牙当代建筑的代表人 物,他对建筑技术非常入迷,特别是对钢筋混凝土和钢铁 钩架的支撑能力及形式有着深入的研究,因此作品有着突 出的强调工程技术的倾向。
江苏-水乡民居
江苏气候温和湿润、水域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 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坏的隙地上,临河 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 并建有楼阁,形成独特的水乡人家。
内蒙古-蒙古包
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 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 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圆形天窗,是一种 可移动式圆形住宅。
• 18世纪初,英国少数大贵族执掌内阁,他们的庄园府邸不 仅规模赶上了王宫,而且风格也力图宏伟。这类府邸中最 著名的有霍华德府邸。它们的一般形制是:正中为主楼, 包括大厅、卧室、书房、餐厅、休息厅等。主楼前是宽阔 的三合院,它两侧又各有一个四合院,一个是厨房和其它 杂用房屋及仆役们的住房,另一个是马厩。布局很不方便, 厨房远离餐厅,主楼房间不够明亮,只是一味追求豪华的 气派。
文文化化
民族特色 历史性 时代性 艺术性
技术
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 结构的稳固耐用程度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
四、经典结构的欣赏
教学方 法探讨
文 文化寓意与传达
化 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 的
角 时代民族习俗的特征
度
结构个性特征
21
4.经典结构的欣赏
• 我国古建筑欣赏
圣彼得大教堂
文化:体现了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 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希腊式的石 柱以及平的过梁相结合,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整 个教堂采用巨大的石材结构,象征着不朽和永恒。
技术:穹顶轮廓浑 圆饱满,穹顶上的 肋与围绕鼓座一圈 的双柱一一对应并 向上延伸至顶部的 采光亭,肋间以十 道断面小强度大的 环形铁箍抵抗穹顶 向外的侧推力。
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 当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2.如何赏析结构设计作品?
从技术与文化 两个角度进行
欣赏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 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 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 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民 族特色、历史性、时代性、艺术性等方面。
北京-四合院
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 心,以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 它表现出中国人对家族和谐完整的追求以及抵御外来势力的强 烈意识。
东北-马架房
吉林蒙古话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 屋,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其 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极似蒙古包,保持了蒙古 族的民族习惯。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 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房屋 寿命难以保持长久。
安徽-民居
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单位,但宏观 世界与北京的院落形式有别。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的特 点,安徽传统的民居建筑多为各种造型的二层楼房,有 的依山傍水,有的参差起伏,有的层楼叠院,精致朴素、 堂皇俊秀。
山西-瓦房
山西民居以土坯大砖为建筑材料,常为瓦房。瓦房 的布局、结构一般以三间为主,院墙和房屋形成四合院, 院墙大门和房顶都建有独特的装饰。
• 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南面,它是迄今遗存的古罗 马建筑工程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国威的象征。 科洛塞奥(Colosseo)语出意大利文,意即竞技场或斗兽场, 它建于古罗马的佛拉维奥皇朝时代,所以其正式名称是 “佛拉维奥竞技场”。公元72年,由维斯巴西安皇帝开始 修建,公元80年其子蒂托斯皇帝隆重揭幕。竞技场的外观 象是一座庞大的碉堡,占地20000平方米,围墙周长527米, 直径188米,墙高57米,相当于一座19层楼的高度,场内 可容10.7万名观众。
度的象征和重要的建
筑尺度衡量标准。斗
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
官式建筑中,称为大
式建筑。因为斗拱的
重要性,历代建筑对 木架结构,构件通过榫卯连接
它十分重视,使它成 具有良好的防震的能力和强度。
为判断建筑时代的重
要标志之一。
应县木塔
释迦木塔位于应县城内 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 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 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 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楔式民居
采用全楔式木结构建造,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随势而筑,以石下基础,以木制梁、楔、柱、椽,以竹 隔墙夹楼,以砖或土、石砌墙,以草、瓦盖顶,空间丰 富多变,层次错落有致。
浙江-黄岩天长街住宅
黄岩天长街住宅,全宅的中间部分分三层,第二层空 间仅有2.2米高。以顶阁楼三面凸出,窗台做得较低,三 面都开窗,阁楼窗子开得合宜,住在顶层并不觉得压抑。 整个住宅造型有虚有实,有高有低,轮廓线明显。
• 两旁走行人,中间通车马,现只允许行人通行观赏。
飞檐
洞 庭 天 下 水 岳 阳 天 下 楼
岳阳楼Leabharlann 飞檐龙,是传说 中一种能兴 云作雨的神 异动物,封 建时代龙又 是作为皇帝 的象征
武当山道教古 建筑的宫殿屋 檐的每条垂脊 前端,都有一 排栩栩如生的 禽兽像,形状 各异,数量不 一。
这些禽兽被 称为小兽。
任何一种结构的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只满足它 的使用功能。
有 其 独 特 文 化 含 蕴
饕餮,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它 能喝水,几乎在古代桥梁外侧正中都能见到,防止大 水将桥淹没。 赵州桥栏板上的饕餮)。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 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 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 碑。
山东-民居
其建筑具有东北地区部分汉族住房特点,以石、土混合 筑房壁和院墙,屋顶有一层较厚的泥土,以保护房内的温度。 有的房顶类似东北地区蒙古族 “马架房” 的房顶。
云南-傣族竹楼
傣族竹楼,相传是傣族祖先根据凤凰降落在傣乡的姿 态演化而建造。竹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 2.5米左右,以木桩或青竹为柱。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 畜及堆放杂物,屋顶为双斜面呈人字型,覆盖“草排” 或瓦。室内用竹墙隔开,内间卧室,外间为客室。地板 富有弹性,阳光和风经竹缝透入,雅致舒服。
上海-石库门
石库门,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园楼外,以“石库 门”房子最具代表性。大片住宅成排布置,互相毗连。 户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3层,青瓦铺屋顶,并有小型晒 台,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外常作简美丽的装饰。
陕西-窑洞
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 民居。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 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
应县木塔的设计,广泛 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 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 合形式,设计科学严密,构造 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 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 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 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 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 究价值。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思 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放
技术:采用了 典型的木结构 建筑形式。木 结构建筑主要 采用榫铆连接。 屋顶的飞檐结 构扩大了采光 面,有利于排 泄雨水。
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
八点八米,宽八点 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
• 乌镇双桥:该桥始建年代无从查考,最早重建年代是明
正德十年(1515年),后来,又经历了万历三十九年 (1611年),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乾隆九年 (1744年),咸丰年间和同治六年(1867年)的五次重
黄鹤楼
飞檐5层,从 楼的纵向看各层 排檐与楼名直接 有关,形如黄鹤, 展翅欲飞。整座 楼的雄浑之中又 不失精巧,富于 变化的韵味和美 感。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 筑特有的结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