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学》课件

《高等教育学》课件
跨国教育需求
随着跨国教育需求的增长,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满足不同国家和地 区学生需求的重要方式。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与途径
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与发 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高等教育质
量。
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
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 理念和经验,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指高等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能,以 及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
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
指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运作方式,包括教学 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04 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综合性原则
课程设置应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性,培养学生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Fra bibliotek个性化原则
教育水平。
培养国际化人才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具备国际 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竞争力,满足全 球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途径
建立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跨国科研项目等 。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实践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如“一 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等。
D
03 高等教育的体系与结构
高等教育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高等教育体系的概念
指由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系统,包括 大学、学院、独立学院等高等教育机 构,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成
主要由高等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 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组成,其中高等教 育机构是主体,承担着教学、科研和 社会服务等功能。
适应性原则
课程设置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行业 、企业需求相衔接。

高等教育学PPT课件

高等教育学PPT课件

中国高水平大学案例
北京大学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北京大学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学术积淀。 该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北京大学还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贡献。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该校以工科和理科为主要特色,注重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清华大学还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不断提升其学术 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 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以及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价值观塑造
创新精神激发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培养其热爱 教育事业、关注教育改革、积极参与教育 实践的价值观。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其批 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
内容选择 根据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态和学 科特点,选择具有时代性、前瞻 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注重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结果的应用
反馈与改进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 关单位和个人,针对存在 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教 学质量和效果。
激励与约束
将评估结果作为教师晋升、 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激 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和科研成果。
政策制定与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对高等教 育政策进行制定和调整,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 教育质量和效益。
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法规、 经济状况、社会需求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推动着高等 教育机构不断变革和发展。
高等教育机构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 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高等教育学》课件

《高等教育学》课件
专才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 系统地讲授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 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特征: 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 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 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 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
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 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 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 教育的实施 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 形成
两个《莫里尔法案》,一个规定赠地、 一个规定拨款,掀起了大规模地赠地学 院运动。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联邦政 府共建立了69所赠地学院或资助一些大 学推行农业和机械工业教育,大大促进 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在很有声望 的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利福 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是在赠地 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
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包括专才教育又广于和 高于专才教育的通才教育转变。两者走向融合 的现实背景是: 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 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 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通才与专 才教育相结合;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 人才提出的要求。
《高 等 教 育 学》
江西师范大学
周鸿敏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章 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一节 高等教育概念

《高等教育学》(课堂PPT)

《高等教育学》(课堂PPT)
教育的本质 P12-15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
6
大学理念: 以生为本 以爱为基 以学为尊
以法治校 以变应变 以和为贵
——作者自题
.
7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习要点:
中外古代高等教育;*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建国后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本章考点: 教育科学的对象与性质 学习与研究教育理论的意义(注意理论联系实践)
.
3
题记
我们的教育模式在与时俱进,由放牧式到 圈养式到镣铐式。
——作者自题
.
4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学习要点: 教育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 任务
学习提示: 了解基本概念: 例如:教育的质与教育本质、教育现象与教育本 质、高等教育的性质。
学习提示
1、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P48 2、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以提高高教质量为中心目 标P49 3、终身教育的内涵P50 4、1999年5月,英国政府发表《高等教育的框架》正式废 除高等教育双轨制P53 5、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P60-62(简答题)
.
12
6、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任务P62-64(四大任务) (1)大众化的内涵P62,我国大众化与发达国家大众化的 差异。
大众化概念的提出者:马丁.特罗P63 为什么要克服“麦当劳”化P63 (2)民主化内涵P63-64,理解两层内涵。 (3)终身教育的内涵P50;终身化思潮的出现20世纪60-70年 代;我国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正式 确认“终身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
(4)国际化的内涵P65 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6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P67。

高等教育学之高校教师发展PPT课件

高等教育学之高校教师发展PPT课件

教师素质要求
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
高校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 前沿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 教学和指导。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 能够开展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推动学 科发展。
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方 法,能够根据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各种 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提高学校声誉
优秀的教师团队可以提高 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
促进学科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术成 就有助于推动学校的学科 建设和整体发展。
吸引优秀学生
教师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 优秀的学生报考,提高学 校的生源质量。
03
高校教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分析
高校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教师学历层次普遍 01 较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培养未来教育家
通过高校教师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 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教育 专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 出贡献。
02
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对学生的影响
01 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的发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 握知识和技能。
02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优秀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 更加主动地学习。
高校教师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 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参 与培训和进修的积极性不高;同时, 教师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过 于注重科研成果而忽视教学质量的倾 向依然存在。
高校教师发展的途径
为了促进高校教师的发展,需要采取 多种途径。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 培训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 学习方式;同时,应该鼓励教师参与 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宽学术视 野;此外,还需要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平衡教学与科研的比重,激发教师 的教学热情和创新精神。

《高等教育学讲座》课件

《高等教育学讲座》课件
价值观塑造与道德教育
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价值观的塑造和道德教育,培 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社会流动与分层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提供教育机会促进社会阶 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公平。
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诸 多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就业压 力增大、教育国际化等。
学生培养质量
优秀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 供更好的学习指导和人生 规划,提高学生的培养质 量。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人才引进与培养
01
高校应积极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的优秀人才,同时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评价与考核
02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和考核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
和科研水平。
国家统一管理型
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高校 自主权较小。
学校自主管理型
高校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政府通过法律和财 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地方分权管理型
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和协调,高校 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社会参与管理型
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参与高等教育的管理 和决策,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监督。
04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CHAPTER
管理体制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 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包括政府、高校、社 会等各个方面的权责关系和运作方式。
特点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具有多元化、分权化、法 制化等特点,其目标是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 和效益,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体制的类型
高等教育通常包括大学、独立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机构,提供 本科、研究生、博士等不同层次的教 育。

高等教育学系列讲座之一PPT课件

高等教育学系列讲座之一PPT课件

信息化
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设数字化校园,提高教育教学的信 息化水平。
多元化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元化的 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 求。
社区化
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服务地方经 济发展,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高等教育的未来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
01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高
03
高等教育体系与结构
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体系概述
介绍高等教育体系的概念、特点、 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其在国家 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教育体系构成
阐述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 包括高校、学生、教师、课程、 科研等,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和相互影响。
高等教育体系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办学层 次、办学类型、办学模式等,对 高等教育体系进行分类,并分析 各类体系的特点和优劣。
高等教育的功能
知识传承与创新
高等教育承担着知识传承和创新的重 要使命,通过教学和研究活动,不断 更新和拓展人类的知识体系。
人才培养与选拔
社会服务与引领
高等教育机构以其人才和知识优势服 务于社会,同时引领社会价值观、文 化和科技的发展。
高等教育通过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 选拔机制,为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
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未来挑战
02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应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提高教育教
学的质量和效益。
未来机遇
03
把握“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加强国际
交流合作,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教学法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学讲义PPT

高等教育学讲义PPT

• 3、了解一个合格大学教师应具备的 基本技能。 • 4、留下一些问题待大家今后在高等 教育实践中思考和探讨,为教育教学 研究奠定基础。希望大家在成为某一 方面专家的同时,也能成为教育家, 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作 贡献。
三、对教材的说明(P7)
1、本教材的编写原则 2、本教材的基本结构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的价值取向
• (一)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 1.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的关系 • 功能与价值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存 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功能是指事物的作 用,而价值则是客体的功能对主体需要 的满足。
• • • • • •
2.教育的双重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2)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其一,教育的文化功能 其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其三,教育的政治功能
• 二是要增强教育的应变能力,能对社会发 展与个体发展需求的变化及需求的多样性, 作出及时的反馈与调整,通过教育的改革 与发展,使其需求得到满足。 • 三是发挥对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导向作 用,并能动地改造社会环境。 • 四是在适应中求得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 (三)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矛盾 • 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矛盾 • 社会本位,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 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 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的;个人本位则与 社会本位相对立,主张根据个人发展的 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 育的个人价值为取向的。 • 2.教育的功利性目的与非功利性目的的 矛盾
第四讲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 • • •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 1、晚清时期(引进西方高等教育) 2、民国时期 3、建国至文革时期 4、改革开放以后
二、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学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高等教育学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和“个人本位说”
应将两种学说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考察,揭 示其由来和价值取向的实质。 既要看到其合理性,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寻求适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背景及其教育状 况的抉择与整合的思路。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通才教育的内涵: 通才教育是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的,强调实施 宽口径、适应性的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 感的陶冶,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 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社 会适应面广的人才。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教育的培养目标 实施的途径
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
蔡元培 :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不可偏废的方针。 1912年民国政府: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 1927年国民政府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们生活,扶植社会生活,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1934年中央苏区 :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1950年教育部 :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
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 要求,称为(人才)培养目标,因其最终以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现,常常称为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一般与具 体的关系。 具体化 具体化 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 高校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PPT课件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PPT课件

05
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
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总结词
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式学习 。
详细描述
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方法上,高等教育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 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同时采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 通过自主研究和团队协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 外,合作式学习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 通能力。
高等教育具有研究性
高等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 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创 新。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推动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高等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高等教育,个人可以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 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个人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 平,加强教师的学术交流和合
作。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 ,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 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加强实践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推进信息化 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
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现代高等教育
20世纪以来,高等教育逐渐普 及化和多元化,高等教育机构 类型和层次多样化,国际化趋 势明显。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80%
古代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学》讲座课件

《高等教育学》讲座课件

2022/1/3
2
第一章 绪论
主要问题: 1、高等教育的概念 2、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022/1/3
3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
※ 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不同国家对高等 教育概念的不同界定;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概念有不同 的理解。
高等教育的概念界定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高等教育 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 讲座课件
教学目的和意义 :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等教 育发展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是从事高等教育 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
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学理论、 自觉地运用高 等教育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既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又是高校新 教师尽快熟悉和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途径。
校、社区学院 形式复杂化: 正规大学、非正规大学(开放大学、
成人大学、业余大学等等) 1810年,德国教育家洪堡为了实现他的新人文
主义的理想而创建了一所柏林大学。柏林大学被 誉为“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首先提出 了“通过研究进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和 “独立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提出了大 学科学研究的新职能。
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则是我国近 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西学学堂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 的正式开端。(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1911年创办)
2022/1/3
10
(五)高等教育的扩展阶段(现代高等教育)
大众化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 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 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 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 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等一系列变化。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 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 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学(1).ppt

高等教育学(1).ppt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第一节 高等教育概念
❖ 教学目标:理解高等教育的概念,掌握高等 教育的社会职能。
❖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和性质 ❖ 教学难点: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
❖ 从教育的概念谈起 ❖ (一)不同历史时期概念的演变 ❖ 中世纪仿照行会的专门的独立学术与教育机构 ❖ 工业革命后,与中学衔接 ❖ 十九世纪后半期,层次、形式多样化 ❖ (二)不同国家的界定 ❖ (三)不同学者的理解 ❖ (四)本书的界定: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专门
❖ 一、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 1.导向作用 ❖ 2.调控作用 ❖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
❖ 二、我国高等教育目的 ❖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 三、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 (一)具体表述(25页) ❖ (二)制定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应处理几个关系
1.德与才关系 ❖ 2.身与心的关系 ❖ 3.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系 ❖ 1、社会经济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 (1)决定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2)制约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结构 ❖ (3)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 (4)制约着教学组织形式和设备 ❖ 2、高等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 (1)实现科学技术知识再生产 ❖ (2)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 概况及面临的现实问题;把教师聘任制等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高校学制; 高校学位制度;高校教 师聘任制
教学难点:学制的演变;学位制度的由来及标 准
第一节 学制概述
❖ 一、学制的基本概念 ❖ (一)概念: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 (二)我国近现代学制的演变 ❖ 1、癸卯学制:1903年,第一个颁布并实行的现代学制 ❖ 2、壬戌学制:1922年,六三三制 ❖ 3、1951年的学制改革:小学5年,中学6年 ❖ 4、1958年的学制改革:大学缩短到3年,中学5年或4年 ❖ 5、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1985年,9年义务教育,发

高等教育学PPT课件

高等教育学PPT课件
两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各级各 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总目的,高等教育目的则 是依据总的目的,从高等教育实际培养任务出 发制定的。
高等教育目的概念
高等教育目的是依据教育目的,从高等教育实 际培养任务出发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 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 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 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按专业来培养人 才的,所以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最终是通 过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来的。专业培养 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的下一 层目标,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具有较强的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推论:
➢ 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存在差异,不 能“一刀切”。当前高等学校分层、分类研究和实 践 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过于 统 一的问题。
➢ 人才的类型是多样化的,如研究型(理论型)、应 用型、复合型等。但对人才类型优劣的评价不能脱 离时代要求、不能脱离培养目标。
(二)专业培养目标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 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 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 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 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体力劳 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作用 :导向、调控、评价、激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
高等教育=大学教育
工业革命时期
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等教育
19世纪后半期
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界说
(二)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的不同界定
美国
中等后的教育都成为高等教育
英国 苏联 中国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
《苏联百科辞典》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定义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二、高等教育的内涵
(一)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 上的
(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即按专业 类别培养人才的活动
(三)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与职业性教育有机 结合的教育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二、高等教育的内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概念可定义为:高
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
1927-1949 (南京国民政 府执政期间)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三)当代的高等教育
摸索前进时期
惨遭浩劫时期
改革发展时期
建国初 17年
“文化大革命” 10年
改革、开放 以来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
是指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 运动形态及其基本发展规律
本法所称的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 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界说
(三)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理解 潘懋元教授
胡建华
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一般全日制本 科生的年龄是2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的 身心发展已趋成熟。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 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的高等教育
萌芽
形成
建制
发展
衰落
夏商周 春秋战国
两汉
唐宋
元明清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近现代高等教育
改良阶段
改革阶段
波动阶段
缓进阶段
1840-1911 (清朝)
1911-1913 (中华民国)
1913-1927 (辛亥革命 后的7年里)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外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四)二战后高等教育 二战后各国的高等教育都得到很大发展和改革,其 主要特征如下: 1、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调整,由注重发展数量逐步过 渡到注重提高质量。 2、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 3、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 4、出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和“学生消费者至上”的 现象。
二、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
专业教育。
表明高等教 育的性质
对“专业教育” 的类型及其 “有机结合” 要求的进一步 揭示
表明高等 教育的起 点或基础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外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的“高等教育” 古代的“高等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高等教育” 中心也处在变动之中。 2、具有“官办”、“私办”或“官私合办”多种形式, 但以官方的资助和兴办为主。 3、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比较注重道德和伦理教育。 4、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灵活,交流、启发、论辩是常 用的方法。 5、学术研究和教学育才结合得比较紧密。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 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是完成完全中等 教育后的人。
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有高深知识和能力 的教师,完成完全中等教育的学生,较高基础和特定专 业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高等教育的运动型态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外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欧洲中世纪的高等教育
中世纪大学有以下特征: 1、已初具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 2、大学拥有自治权。 3、大学是具有“国际性”的学术机构。 4、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授予相应的学历或资格证 书。 5、中世纪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高等教育概念可 以直接用大学教育来指代。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一)从一般性来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门 教育科学
(二)从特殊性来说,高等教育学具有 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三、高等教育学概念
结合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 质,将高等教育学定义为:高等教育学是一 门以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运动形态和发 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 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外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三)近代高等教育
近代高等教育,具有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一些基本 特征:
1、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区分开来并衔接起来。
2、学校、学科、课程的设置反映工业化和地方工商业 发展的要求。
3、在各大学尚有不同程度自知的前提下,国家开始对 大学加大干预力度。
4、大学的职能进一步扩展,如何正确处理科学研究和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关系问题,成为高等教育领 域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按高等教育自身的运动形态,亦可将其分为: 1、高等教育活动——实践形态。 2、高等教育事业——制度形态。 3、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形态。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高等教育要研究的基本规律有: 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 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 3、高等教育系统要素协调发展规律。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目的
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目的在于了解高 等教育的特殊本质、理解高等教育的运动形 态、认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使高等教育 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掌握高 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增强高等教育实践 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2010年 9月
高等教育学电子课件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概念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高等教育学及其学科性质
高等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
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界说
“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学的核心概念。不同历史 时期、不同国家的学者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
(一)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