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中矛盾修辞法的比较研究——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诗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双关修辞翻译之比较研究
“ 关 ” p n或 者 prn m s ) 是 在 一 定 的语 言 环境 中 , 妙利 些 对 象 的 不 同 风 格 ”‘ 科 休 在 剧 中是 一 个 喜 欢 说 笑 , 有 忌 讳 , 避 双 (u aoo ai 就 a 巧 , 没 不 用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异义词, 有意 使 语 意 具 有 双 重 意义 , 生歧 义 , 产 出 粗 俗 的 的 幽 默 式 的 人物 形 象 , 现 了文 艺 复 兴 时 期 人 们 要 求 个 性 解 放 表 人 意 料 地 进 行 两 种 语 境 的转 换 , 在 此 而 意 在 彼 . 到 一 石 二 鸟 的 效 的愿 望 和 对 生 活 的 热 爱 。在 这 里 茂 科 休 所 说 “er一 词 便 是 运 用 了语 言 达 b a” 果 。 见 的 双 关一 般有 两 种 : 音 双 关 和 语 义 双 关 。 音 双 关 是 利 用 词 义 双 关 , 指 “ 受 重 量 ” “ 孕 生 育 ” 常 谐 谐 意 承 和 怀 的双 重 涵义 ,那 婆 子 ” 在 大 “ 压
诗 体 译本 的 文 学性 理 解 和 重视 , 好 的 领 略 这 部 莎 翁遗 作 波澜 壮 阔的 艺-  ̄ 2 。 更  ̄ , - -
【 键 词 】 罗 密 欧 与 朱 丽 叶》 诗 体 ; 关 ; 译 关 《 ; 双 翻
0
引言
然 而 , 于 多 数 情 况 下 在 目标 语 中是 不 可 能 找 到 意义 、 音 完 全 由 发
对 应 的双 关 词 的 , 众 多 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语 的 传 译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成 为 莎 剧 译 者 翻 故 莎 士 比亚 的作 品 自上 世 纪 初 叶 传 人 中 国 以 来 . 论 是 在 舞 台上 还 不 译 过 程 中 的绊 脚 石 , 是 也 不 乏 有 精 彩贴 切 的 尝 试 。下 面 我 们 结 合 具 但 是 书 斋 里 , 备 受 关 注 。《 密 欧 与 朱 丽 H 》 19 ) 莎 翁 爱 情 悲 剧 之 都 罗 十 (5 5 是 体 实 例 比较 孙 曹 两位 大 家 对 莎 剧 中 双 关 语 的传 译 .先 看 第 一 幕 第 四 剧 中 凄艳 动人 的爱 情 故 事 不 仅 在 当时 的 伦 敦 给 莎 士 比亚 带 来 了不
浅析梁实秋中庸翻译观——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两译本为例
(二)梁实秋与中庸翻译观 “梁实秋一生推崇中庸之道,他的世界观与古希 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中国的孔子的思想有许多 共通点,认为精神与物质应该达到一种和谐、适度的 中庸境界。”(严晓江,2008:10) 求真和适中原则是梁 实秋对中庸翻译观通晓的根本。适度和中和原则是其 认知中庸翻译观的核心。
梁实秋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而儒家思想的 精髓也与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中 庸之道指的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这要求人们要遵 循万物间的和谐、至善状态。这也成为了他人生哲学 的根基。儒家思想在历史的洪流中占有主流地位,这 也是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根本来源。
1923 年,梁实秋为了一扩眼界赴美留学,在此期 间,他深受恩师白璧德的影响,认同新人文主义思想, 并赋予其时代意义。白璧德教授精通儒学,在很大程 度上,其学说与儒家学说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梁实 秋中庸翻译观的另一来源。
总之,梁实秋的“中庸翻译观”不仅形成了自身理 性、求真务实的观念,并且还将这种理性付诸于实践, 促使主流文化与当代文化、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 进行彼此对话,使得不同文化间互相交流、互相借鉴10 期 总第 411 期
100
三、梁实秋中庸翻译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 具体应用
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的同时,梁实秋也机敏地 发现了莎翁的“中庸”。他认为,莎士比亚“主张中庸之 道”,“莎氏的思想走的是一个中间路线,一个实际可 行的路线,很稳当”(梁实秋,2002:665)。因此,在翻译 莎剧过程中,梁实秋就将这种中庸观念转变为理性的 节制,在翻译中尽量使用不含褒贬的词汇,力避读者 因为读了译文中绝对的语言,而误会原作者及译者的 本意,以为文章对某人、某事的性质做出了定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二幕二场中的修辞与语境
《罗密欧与朱丽叶》二幕二场中的修辞与语境2010年O1月江汉石油职工大学JournalofJianghanPetroleumUniversityofStaffandWorkers第23卷第1期罗密欧与朱丽叶二幕二场中的修辞与语境李翠英●(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职工培训中心,湖北潜江433121)[摘要]在莎士比亚着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二场中,作者多次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描写两位主人公在凯普特家花园月夜相见,倾诉肺腑的情形.绝妙的修辞使剧中增色无限.在阅读时要充分领会修辞语句的含义,必须从语境入手.修辞不能脱离语境.要考虑言语所涉及到的人,事物,事件,时间等情景及社会习俗,社会制度等,从而把握特定的语境,收到好的阅读效果.[关键词]修辞;辞格;语境[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O9—301x(201O)o1—0041—04 《罗蜜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悲剧作品之一,悲剧通过两大封建家庭的世仇纷争和一对青年男女的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与封建传统恶习,封建礼教之间的尖锐冲突.这是一部有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特色和强烈的艺术魅力的不朽作品.在该剧的第二幕第二场中,作者多次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描写两位主人公在凯普莱特家花园月夜相见,倾诉肺腑的情形.笔者认为,绝妙的修辞使剧中语言增色无限.要充分地领会修辞语句的含义,就必须联系语境来分析,修辞不能脱离语境.一,修辞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徐鹏(2000)认为,修辞学研究如何依据题旨与情境,运用各种语言文字材料,各种表达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李鑫华(2004)认为,表意确切,表达新颖,生动应该是修辞的主旨,为达此目的,我们必须妥贴地安排与运用语言材料,调动一切可能的表达手段.宗守云(2005)认为,修辞就是指组织并调整话语以适应特定语境中的表达要求或者为造成特定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而组织并调整话语.笔者认为宗守云的修辞观点更全面一些,并明确了修辞要适应特定语境的表达要求..辞格,即修辞的手段.徐鹏(2000)认为,辞格是用来产生特殊文体效果的单词或短语,它故意偏离字面陈述或普通用法,以加强口头或书面语言的语气,使之明晰而优美.宗守云(2005)是这样给辞格下定义的:辞格是一种语言中为提高表达效果而有意识地偏离语言常规并逐步形成的固定格式.笔者认为宗守云的"固定格式"比徐鹏的"单词或短语"范围要广一些,也更确切.比如松散句,倒装句,反问句,严格来讲应属于句类而非短语,但它们都是辞格.李鑫华在《英语修辞格详论》中就把这些列人使用句法的修辞格类.在语言交际中,辞格起很重要的作用,可用来加强语气,阐明思想,增加变化,节省篇幅,娱乐消遣,增添色彩,激发联想,表达激情,提供活例,赋予生命或获得韵律.辞格还具有美学效果,能扩大和加深感觉的范围,以及对物体和思想世界的反应的范围. 辞格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语言学者对修辞的类别和数量众说不一.武汉大学郭着章先生介绍的四本修辞格的着作中所述的修辞格就各不相同(郭着章:《从四本修辞学专着看修辞格和figuresofspeech的比较与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郭着章先生参照这四本书的研究成果归纳出常用的4O条修辞格.徐鹏(2000)所着的《英语辞格》共收有100条辞格,并采用欧洲诸语言一般的分类方法,把辞格分为五大类:相似或关系类,强调或低调类,声音类,文字游戏和技巧类,拟误类.李鑫华(2004)在《英语修辞格详论》中收有39条主要修辞格,并按使用的手段的不同将辞格分为使用语音,词汇和句法手段的三大类.虽说对修辞格种类及数量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语言学者都把明喻,隐喻,拟人,夸张,拟声,典故,仿拟,转喻,对比,排比,反语,矛盾修辞法,委婉语等看作是主要修辞格.修辞格在修辞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修辞学不等于修辞格.在修辞学中,"修辞"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意思.狭义的修辞仅指修辞规律,广义的修辞则有多个含义,既可以指修辞规律,也可以指修辞学.本文所谈的修辞是基于宗守云的修辞观下的广泛意义上的修辞,也就是一切为适应特定语境中的表达要求或造成特定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而对L收稿日期]2009—07—08[作者简介]李翠英(1970一),女.大学,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荚语教学工作. 42江汉石油职工大学话语的组织和调整.二,语境语境就是语言环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交际的言语环境.宗守云(2005)认为,不同的语言学学科视角下的语境理论不同.在语用学中,语境被看作是理解意义的主要因素.在语篇学中,语境被看作是建构语篇的主要因素;在修辞学中,语境被看作是影响表达的主要因紊但无论语用学家,语篇学家,还是修辞学家都普遍采用马林诺夫斯基的三分法把语境分为社会文化语境(大语境),情景语境(中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小语境). 三,语境对修辞的作用1,社会文化语境制约着修辞的运用,并阐释修辞的意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的生活方式千形万状,千奇百怪,因而造就了绚烂多姿的人类文化.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积淀性使一个群体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凝聚在一起,同时这个群体还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审视其他群体.在言语表达过程中,人们所用的修辞往往与他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我们尝试把影响艺术话语,同时又反过来为它所影响的总的社会性语言情境称作文化语境;各种相关的社会性因素如政治,经济,哲学和伦理等,当其被当作话语形态处理时,就成为文化语境(宗守云2005).《罗密欧与朱丽叶》大约写于1594年,故事虽取材于古老的意大利民间传说,却充分反映了英国的现实社会生活.当时英国正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时期,正处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形成的新旧交替时期.当时西方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制度,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自然影响着该剧的修辞.如(例1)剧中罗密欧指着一轮明月要向朱丽叶盟誓时,朱丽叶说道,"0,swearnotbythe moon,theinconstantmoon,thatmonthlychangesinher circledorb,lestthatthyloveprovelikewisevariable."朱丽叶不愿罗密欧对月盟誓,因为月亮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 变化无常,她担心他们的爱情也会像月亮一样无常.(例2)该场开始时,罗密欧把朱丽叶当太阳与月亮相比,言道,"ki11theenviousmOOn,whoisalreadysickandpalewithgrief.""hervestalliveryis,butsickandgreen,""en—vious""sick""grief""vestallivery"这些形容词和名词(组)是用来描写人的行为,形态和思想的,作者却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当作人来描写,临时赋予月亮以人的形态, 性格和感觉,让读者产生联想,感受到在罗密欧心中朱丽叶是何等的美丽.两处的修辞均给月亮赋予了贬义,这符合西方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常用"aschangeable asthemoon"来表达某人或某事物变化无常.而在汉语文化中,自古以来对月亮的赞美枚不胜举,"明月,皓月, 众星捧月,日月同辉,月笼轻纱,月色朦胧,月明星稀,月色迷人"等都赋予月亮褒义.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源自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例3)罗密欧在偷听到朱丽叶的独自,得知对方对他情深却又抱怨他姓蒙太古时,喜不自胜,失声说道:"Itaketheeatthyword: Callmebutlove,andnlbenewbaptizd."这儿,"bebap—tizM"是西方社会的习俗,孩子出生后由教众洗礼并起名字,罗密欧为了得到朱丽叶的爱情希望重新受洗,不姓蒙太古.而在中国,孩子出生由父母或长辈起名,并无洗礼之说.(例4)两位主人公告别时,朱丽叶说道:"Bondage ishoarse,andmaynotpeakaloud;ElsewouldItearthe cavewhereEch0lies.Andmakeherairytonguemore hoarsethanmine,WithrepetitionofmyRomeo"$name."朱丽叶说自己嗓子嘶哑,不能大声说话,否则的话要让她的喊声传进厄科(Echo)的洞穴,让她的无形的喉咙因为反复叫喊着罗密欧的名字而变成嘶哑.厄科是希腊神话中的仙女,因恋爱美少年那耳喀索斯不遂而形消体灭,化为山谷中的回声.作者用典故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出朱丽叶对罗密欧的依依不舍之情剧中"月亮'洗礼""厄科仙女"的修辞运用离不开西方社会的文化语境,很难想像一个中国的作者在描写一个爱情故事时,会借用这些词语在该剧中的意义.社会文化语境对修辞的应用有限制作用,其限制作用可以用"inRome,doastheRomansdo"(入乡随俗)来概括,我们只有在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前提下,才能充分领会这些修辞的运用及其意义.2,情景语境对修辞的制约和阐释情景语境包括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第二幕第二场前面的戏中两个仇家的仆人在街上互相挑衅,大打出手,后来由于亲王到场才平息了这场冲突.两个家族本有"宿怨"又有"新争",势不两立,但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来自两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舞会上相遇,并一见钟情.当晚,罗密欧无法摆脱情思,攀过墙头,跳过了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来到朱丽叶的卧室的阳台下,决定向朱丽叶倾吐爱慕之情.这场戏前面的情节,两位主人公的相见,夜色,花园,两位主人公及乳媪就构成了该场的事件,李翠英.《罗密欧与朱丽叶》二幕二场中的修辞与语境43 时间,空间,人物的情景语境.作者的修辞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作者借用了月亮,星星,夜色等对该场中的言语进行了修辞,如(例2)主人公的相会发生在一个月儿高挂的夜晚,作者自然地用月亮而不用花儿,柳儿等去描绘朱丽叶的美,但莎士比亚不是用月亮直接描绘,而是用月亮作陪衬,用拟人的手法描写面色惨白的月亮面对朱丽叶的美貌和光芒也只有嫉妒的份了.(例5)同样在描写朱丽叶的美貌时,作者拿星星与之相比,说道"whatifhereyeswerethere, theyinherhead?Thebrightnessofhercheekwouldshame thosestars,Asdaylightdothalamp,hereyeinheaven wouldthroughtheairyregionstreamsobright,Thatbirdswouldsing,andthinkitwerenotnight,"作者在此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如果把两颗最明亮的星星与朱丽叶的眼睛对换位置,她脸上的明媚会让星星感到害羞,用明喻的手法说这就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接着又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另一番情形,在天上,她的眼睛会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此处,明喻,拟人,对比手法的绝妙应用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语言技巧和超凡的想像.(例6)在朱丽叶的独自中"not aMontague'AndrllnolongerbeaCapulet"都是由姓Montague或Capulet分别转喻姓蒙太古的人和姓凯普莱特的人,言语简洁.(例7)"Athousandtimesgoodnight! AthousandtimestheWOrSe,tOwantthylight"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两位主人公的不舍之情.(例8)"Beingin night,allthisisbutadream."用隐喻的手法描绘出罗密欧担心这一切太顺意,太甜蜜,又因为是夜晚,一切都是个梦.(例9)"IhavenightScloaktOhidemefromtheir eyes.","Thouknow'stthemaskofnightisonmyface."用隐喻手法把夜色当披风,遮过朱丽叶族人的眼睛,把夜色当面具,遮住朱丽叶脸上的赧颜,比喻恰到好处.(例10)"0,speakagain,brightangel!f0rthouartAsglorious tothisnight,beingdermyhead,Asisawingedmessen—getofheavenUntothewhite—upturnedwondringeyesOf mortals,thatfa11backtOgazeonhim,Whenhebestrides thelazy—pacingclouds,Andsailsuponthebosomofthe a"罗密欧把朱丽叶看作光明的天使,因为他在夜色之中仰望着她,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 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在此,作者用了隐喻,明喻和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出罗密欧心中对朱丽叶的爱.以上几例修辞的应用都与该场的情景语境事件,空间,人物.尤其是时间情景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时间情景影响了剧中的修辞的适用,同时又有利于对这些修辞的理解.3,上下文语境对修辞的影响上下文语境包括衔接,照应,省略,替代等.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在合着的《英语中的衔接》中提到,所谓的衔接,其实就是"存在于语篇内部的,能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转引自朱永生,严世清2001),即一个成分的解释取决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按此说法,笔者认为,只要语篇中一个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产生影响, 这两个部分就存在着衔接.朱永生(2001)认为衔接的手段有照应,替代,省略,连接,重复,同义,反义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衔接来了解上下文的语境.就语言而言,如果上句和下旬之间连接得好,说明它们衔接得当,而连接得不好,则说明它们衔接失当,衔接是话语连贯的必要条件,而话语连贯是修辞的基本要求.(例11)该场开场时,罗密欧说"Julietisthesun!"这一隐喻与上文"Whatlightthroughyonderwindowsbreaks!Itisthe east."连接得当,朱丽叶在楼上的房间中,罗密欧在楼下花园里,从朱丽叶房间透出的光联想到太阳,这并不让人感到突然,是两者之间的共性让作者产生此联想,而此时此刻,在罗密欧心中,朱丽叶就是太阳,光芒四射,照亮他受创的心灵,燃起他的激情.接下来的修辞语句里,(见例2,例5)作者用her,he代月亮,they,their代星星,it代月亮的修女服,通过与月亮,星星的对比,进一步突显朱丽叶的美貌,从而使整段剧文(罗密欧的深情独自)连接得当,读来流畅,自然而又给人以美的享受.(例12)朱丽叶阻止罗密欧发誓时说道:"ItistOOrash,toounad—vis'd,tOosudden,Toolikethelightening,whichdothceasetobe,Ereonecansay—itlightens."作者运用了排比手法来表现出朱丽叶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这份爱情而对此又有所顾虑.故事的结局似乎是对此处的一个照应,太像闪电,等不及人家开一声口,已经消隐下去.(例13)两位主人公依依不舍时,作者写道:"lovegoestowardlove,as school—boysformtheirbooks;Butlovefromlove,toward schoolwithheavylooks"两位主人公情深似海,月夜阳台相会,"爱去找爱,就像逃学的孩子躲开书房"依依惜别时"两个分开,好比垂头丧气赶回到学堂"也自然引出朱丽叶"我希望我会发出呼鹰的声音,招这只鹰儿回来.我不能高声说话,否则我要让我的喊声传进厄科的洞穴"作者在此用了明喻和对比两种修辞手法既形象地把爱这一抽象的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生动,又与前后文的情景相互连贯,收到了绝妙的效果.(例t4)"Yet1shouldkill44江汉石油职工大学theewithmuchcherishing.cherishing(爱抚)"怎么会伤人呢?表面上看自相矛盾,但细想之下又人情入理,作者在此用似非而是的隽语修辞格生动地刻画了朱丽叶对罗密欧深深爱恋之情.(例15)"Partingissuchsweetsot-roⅥ,'作者在此用逆喻辞格把"sweet"和"sorrow"两个互相矛盾的词语联结在一起,组成句子,描述了朱丽叶与罗密欧花园相会,私订终身,分手时产生一种快乐与惆怅交织的心情,这种悲喜交集的心理,就是一种"sweetsorrow" (甜蜜的忧愁).该场中除了以上所举例子外,还有多处用了修辞手段,如"tistwentyyearstillthen"(夸张),"like softestmusictOattendingears!"(明喻),"mybountyisas boundlessasthesea"(明喻),"1wouldadventureforsuch merchandise"(隐喻),"helentmecounsel,andIlenthim eyes"(拟人),可以说,每一处的修辞都与上下文语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这些修辞的领会理解无一不与上下文的语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上下语境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这些修辞的含义.四,小结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二场中,作者用了明喻,隐喻,夸张,拟人,隽语,逆喻,转喻,对比,排比,典故等不同的修辞手段,对几十处的剧本语言进行了组织和调整,生动描绘了两位主人公花园相会的情景,细腻而深刻地描绘了他们的心理活动.修辞的应用使语言色彩轻快明朗,让读者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美的魅力,为这一悲壮的故事带来浪漫色彩,也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同时剧本中的修辞的应用深受该剧的社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及上下语境的影响,语境制约着修辞,同时对修辞具有阐释作用.对修辞的运用和赏析脱离不了对语境的透析.语境~一言语环境对修辞一一语言表达的艺术的作用要求我们在应用修辞上,要充分考虑上下文的衔接, 言语所涉及到的人,事物,事件,时间等情景及社会习俗, 社会制度,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从而使修辞适合特定的语境,达到较完美的艺术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1]郭着章.从四本修辞学专着看修辞格和figuresof speech的比较与翻译[刀.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2]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I.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3徐鹏.英语辞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张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J,l-~教育出版社,2004.[5]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宗守云.修辞学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罗靖.论语境对话语中词汇理解的影响[J].西安外国语学院,2004.RhetoricandContextinSceneIIActIIofRomeoandJulietUCui—ying (TrainingCenterfortheWorkersandStaffofJianghanPetroleumAdministration, SINOPEC,QianjiangHubei,433121,China)Abstract:InSceneIIActIIofRomeoandJuliet,Shakespearegavethedescriptionoftheheroan dtheheroine'smeet~ingandrevealingtheirinnermostfeelingsinthemoonlightinthegardenbymeansofdifferentr hetoricdevices.Thoseperfectrhetoricdevicesmadetheplaycolorfu1.Whenreading,readersmuststartwitht hecontextSOthattheycanhaveafullappreciationoftherhetoricwords.Rhetoriccannotbeseparatedfromconte xt.Theauthoradvo~catestakingpersons,events,time,socialcustomsandsocialsystemwhichutterancesinvolve dintoconsideration, thusgraspingthespecificcontextandhavinggoodreadingcomprehension. Keywords:Rhetoric;FigureofSpeech;Context[责任编辑王惠芬]。
浅析英语中的矛盾修辞法结构手段
第5卷第1期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5 No.1 2005年3月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TRADE POLYTECHNIC Mar.2005浅析英语中的矛盾修辞法结构手段 徐国盛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温州 325003) 摘要:矛盾修辞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语言的逻辑性要求语言使用者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前后相互矛盾。
然而,在实际语言的运用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两个意义相反、互相矛盾或者不调和的词并列在一起使用,形成矛盾修辞法,表达看似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概念,而实际却蕴涵着令人深省的深刻哲理。
本文列举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典型例证,阐述了矛盾修辞法的几种结构形式。
关键词:矛盾修辞法;构成形式;修辞作用 中图分类号: H3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05)-01-0091-05 Analysis of Oxymoron Xu Guosheng (Zhejiang Industry &Trade Polytechnic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Abstract: Oxymoron is a kind of spe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Language user could not be contradicting himself in what he said because of language logic. However, we usually put antonyms or some contradicting words together. From the superficial point of view, this form is self-contradictory but in fact it contains a profound philosophy.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forms of oxymoron by analyzing examples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works. Keywords: Oxymoron; Forms; Rhetoric function 一、引文 oxymoron是英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段,它运用两个正好相反的词或词素构成一种表达方式来描述某种现象、某种事物或某种人物。
英美文学中双关语的翻译及文学魅力
英美文学中双关语的翻译及文学魅力摘要英语双关语指的是利用英语谐音相同或者相近、一词多义现象,使得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双重意义,从而产生诙谐的效果或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等。
双关语是英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修辞,其使用通常可以丰富戏剧语言,烘托气氛,达到讽刺、幽默等效果。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双关语的使用,使得英美文学作品更加精彩、出众,莎士比亚、萧伯纳等文学大家都分外青睐双关语。
关键词:英美文学双关语修辞效果文学魅力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双关语的翻译及修辞效果1 双关语翻译的主要方法英美文学创作中的经典作品卷帙浩繁,内容也十分丰富,模糊语言、比拟象征等创作手法巧妙运用,其中,双关语也备受作者青睐。
于是,随着英美文学作品被不断翻译成中文,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翻译也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
目前,根据《现代英汉翻译技巧》可将双关语的翻译总结为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对等法翻译。
凡是原文中的双关语都能在译文中找到对应的,需要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翻译,这时就可以采取直译法,也是最上乘的译法。
第二,意译法。
有些双关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语言特色,翻译时无法对应,此时只能选择舍弃原文中双关的乐趣,而突出其本意,即只译出词语或句子的基本意思。
第三,代换法翻译。
这也是较为常见的翻译方法之一,大多出现在字面意义不同的情况,当文中双关语手法旨在诙谐的效果,具体词句与作品的思想立意并不紧密联系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能起到译文中情趣、修辞的作用。
第四,注释翻译法,很多双关语都具有双重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往往很难将两种意义同时译出,于是就需要改变句子原有的格式或句法,对另一层意义另加说明,同时使句子保证通顺。
2 双关语翻译的修辞效果英文与中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分别起源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两者具有不同的词语、句法、语法和篇章规则,在两种语言并不能找到大量相互对应的词汇,因而在翻译中有很多双关语并不能保持原汁原味。
尤其是按照意译法和注释翻译法时,可以说已经失去了英语作品中双关语所具有的诙谐、幽默的气氛。
英语矛盾修辞法结构研究
英语矛盾修辞法结构研究李彭琳【摘要】矛盾修辞法是以独特的形式存在于语言中的.人们在运用语言的时候需要具有逻辑性,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尾之间的联系.但事实上人们在使用语言时,通常情况下会出现缺少协调性、相反的意思和彼此矛盾的两个词同时使用,矛盾修辞法其实就是用来表现一些既对立又矛盾的说法,但其中隐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8)008【总页数】2页(P167-168)【关键词】矛盾修辞法;构成形式;修辞作用;英语【作者】李彭琳【作者单位】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矛盾修辞法(Oxymoron)是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可以在学习语言的人的面前展现出一种与以前的所见所闻完全不一样的新鲜感,使人一时感觉不到学习语言所带来的乏味与枯燥。
矛盾修辞法表现出来的强烈情感不仅能够吸引人,而且使人无法预料,在教授大学英语时通过运用语言的功能、系统教授及矛盾修辞法组成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理解方法,并且增加了学生对英语的喜爱程度。
希腊语oxusmoros是矛盾修辞法(Oxymoron)的由来,意思是“愚蠢来自于聪明”,所以它自己就是修辞矛盾的。
矛盾修辞法即短语是由一些意思矛盾并且彼此对立的单词组合而成的,一般情况下是指含义彼此矛盾,意思彼此相反的词构成的新词,从非本质的方面可以发现,这种表现形式不符合规律并且是存在矛盾的,但本质上恰恰是因为这些潜在的彼此矛盾从而表达了矛盾是存在于事物中的,也就是对立与统一的关联。
从西方以及中国的文学方面来看,矛盾修辞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使用方法,诗人以及文学家都很喜欢这种修辞方法,因为它不仅可以打开人类的思路,而且引人深思。
在语义学的方面理解矛盾修辞法,词语oxymoron是由两个含义不协调,彼此矛盾的词语所构成的,这种结构是不合逻辑的。
以语义学的组成公式为基础理解,词项是为了部分组合的特性与真值条件相符而存在的。
浅析英语中的矛盾修辞
浅析英语中的矛盾修辞期数:10年08期上栏目:学术探讨作者:程亮来源:中国集体经济摘要:矛盾修辞法在英语中运用广泛,体现辩证统一的语义特征。
它是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词或词组结合在一起构成。
从语用功能来看,矛盾修辞法是通过同一事物中两个对立因素的相互映衬来表达新颖的涵义。
通过语言实例对英语矛盾修辞格的基本构成,语用功能及其翻译方法作简要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矛盾修饰法。
关键词:矛盾修辞法;语用功能;翻译英语矛盾修辞法(oxymoron)通常译为“矛盾修辞法”,又译为“反义法”或“矛盾格”等。
“oxymoron”一词源于希腊语,《朗文现代英语词典》(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pparen tly contradictory term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an epigrammatic effect.”《牛津语言学词典》(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定义为:“term in rhetoric for the deliberate coupling of words that are strictly contradictory.”它是将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互相矛盾的词或词组结合在一起来构成一种思辨巧妙的修辞手法。
它以简洁的语言,描述生动而微妙的内涵,表达复杂深刻的思想情感,揭示意味隽永的人生哲理,收到一种出人意料、耐人回味的艺术表达效果,从而体现了客观事物相辅相成,在对立中求统一的深层辩证关系。
矛盾修辞法在英语中运用广泛,本文对矛盾修辞法的结构构成,语用功能及其翻译方法作简要分析。
一、矛盾修辞法的构成矛盾修辞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常见搭配模式如下:第一,adjective+ noun (形容词+名词):这是矛盾修辞法中最重要的结构,描述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统一的本质特征。
探讨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矛盾修饰
关键词 :莎士比亚 ; 《 罗密欧与朱丽 叶》;矛盾修 饰
引言
一
、
威廉・ 莎 士 比亚 ( 1 5 6 4 - 1 6 1 6 )是 英 国文 艺 复 兴时 期伟 大 的戏 被 处死 。她迫 切 的期 待 罗密 欧到 来 的心情 能够 从她 的独 自表达 出 剧 家 和 诗人 ,也 被称 为是 英 国 的 民族 诗 人 和埃 文 河 畔 诗 人 ( B a r d 来: o f A v o n ) 。1 5 6 4 年4 月2 6 曰生 于英 国 中部 瓦维克 郡埃 文河 畔斯 特 个 文法 学 校念 书 ,一 念 就 是六 年 ,掌 握 了写 作 的基 本 技巧 与较 丰
“ 来吧 ,黑夜 !来吧 ,罗密欧 !来吧 ,黑夜 中的 白昼 !因为你 拉 特福 的一位 富 裕 的市 民 家庭 。莎士 比亚 七 岁 时被 送 到 当地 的一 将要睡在黑夜 的翼上 ,比乌 鸦背上 的新 雪还要 皎白。”
“白昼 ”与 “ 黑夜 ”, “ 新 雪 ”与 “ 乌鸦 ”形 成 了极其 强 烈 富 的知 识 , 但是 由于 家道 中落 ,他没 有 能够 接受 高 等 教育 。莎 士 的对 比 ,表达 了她 热 切 的期 盼爱 人 到来 的迫 切心 情 , 同时 罗密 欧 比亚 的戏 剧 大都 取材 于 旧有 剧 本 、小 说 、编 年 史或 民间传 说 ,但 帅气 、倜傥 、高 贵的 形象 也得 以体现 出来 。但 是当沉 浸 在 新婚 快 在 改写 中注入 了 自己 的思想 ,给 旧题 材赋 予 新颖 、丰 富 、深刻 的 乐之 中的 朱丽 叶得 知 罗密 欧杀 死 提波 尔特 的消息 后 ,满 腔希 望 顿 内容 。他 的戏 剧 有各 种 主要 语 言 的译 本 ,且 表演 次 数 远远超 过 其 时破 灭 ,陷入 深深 的 悲伤 之 中 。他们 发 誓要 永远 相 爱 ,但 是罗 密 他 任何 戏 剧 家的 作 品 。莎 士 比亚最 著 名 的戏 剧之 一 《 罗密 欧和 朱 欧却 无情 地 杀死 了 了 自己的表 哥 。她 进 退维 谷 ,所 以诅咒 道 : 丽 叶 》便 是 由一 个意 大 利故 事 改 写的 悲惨 的 爱情 故 事 。 《 罗密 欧
矛盾修辞格论文对立统一论文:英汉“矛盾”修辞格的比较与翻译[方案]
矛盾修辞格论文对立统一论文:英汉“矛盾”修辞格的比较与翻译[方案]矛盾修辞格论文对立统一论文:英汉“矛盾”修辞格的比较与翻译摘要:“矛盾”修辞格是通过词语表面的语义矛盾来揭示事物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本文通过实例比较,旨在阐明英汉“矛盾”辞格的结构差异及翻译方法。
指出正确理解原文内涵,摆脱原语语法规范和思维模式, 重建符合汉语修辞规范的语义关系,是有效翻译该辞格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矛盾修辞格;对立统一;翻译英语“矛盾”修辞格 (oxymoron) 一词来自希腊语 oxusmoros, oxus (oxy-) 意为“聪明、机灵”,moros (-moron) 意为“蠢笨”,合在一起就是“聪明的愚笨”。
这个词本身就揭示了该辞格的特点,即将两个字面意义相互矛盾甚至对立的词语紧密地置于一处,形成修饰与被修饰或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
处于矛盾修辞格之中的词或词组,从字面上看,其语义自相矛盾,似乎违背逻辑和常理,但细加揣摩却意味深长,尽在情理之中,如:open secret (公开的秘密)。
英语矛盾修辞格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通过表面的语义对立反映人物内心的矛盾,在矛盾中见统一,在对立中见和谐,具有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修辞表达法,如“陌生的朋友”,“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于无声处听惊雷”等。
充分认识和研究英语矛盾修辞格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为出发点,探讨英语矛盾修辞格的特点及其汉译方法。
一、矛盾修辞格的构成方式及其汉英差异英语修辞格 (oxymoron) 通常被译为“矛盾修饰法”,有时又被称作“对顶”、“映衬”、“反衬”、“烘托”等。
实际上,英语矛盾修辞格的结构和语义与汉语的这几个辞格又有不同之处。
汉语的“对顶”指的是“两个在意义上相互对立或相互排斥的词或词组,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在一起构成句子,用来描述事物、说明事理,形成某种情趣的修辞方式”。
英语中矛盾修辞法的应用
• • • • • • • • • • •
3. 副词+形容词 例如: Vulgarly right 粗俗但正确 Politely wrong 高雅但错误 Falsely true 似真还假 4. 动词或动词词组+副词 例如: Make haste slowly (这句话来自拉丁语festina lente。副词 slowly修饰动词词组 make hatse (急忙、匆忙、赶紧),或用 hasten slowly(逐渐加快))。 5. 名词+名词 A love-hate relationship 爱恨交加的关系 A life-and-death matter 生死攸关的事情
•
• • • • • •
(4)比喻法:矛盾着的两方面存在着一种修辞上的关系—比喻,其本体和喻体就 是相互矛盾又对立统一的修饰语和被修饰语,汉译时可以根据这种内在联系 ,译成象明喻或暗喻等修辞格的句子。 如: life-and-death 生死攸关的 Terrible pleasure 喜极欲狂 Sick health 健康就是疾病 Cold fire 火焰如冰 Feather of lead 羽毛重似铅铁 总之,矛盾修辞法的汉译是十分灵活的,关键在于对其所矛盾的两方面的内 在联系有其深入的理解;译出的译文是否传达了原文的确切含义.译文是否保留 了矛盾修辞的效果;是否通顺易懂,为读者所接受。
英语中矛盾修辞法的应用与翻译
矛盾修饰法(oxymoron)是英语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oxymoron源于 希腊文oxusmoros.oxus 意为sharp; moros意为foolish,stupid,dull。而 oxymoron的意思是pointed foolish 或sharp foolish. 矛盾修辞法是有意识地运用语义反常(semantic anomaly)现象,把含 有对立或矛盾语义成分的词语联系到一起以造成出语奇险的一种修辞手 段,它能产生特殊的、引人注目、意味深长、妙趣横生、幽默讽刺的修 辞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曾用得很普遍。
论朱生豪汉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翻译文学表征
一、引言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和戏剧巨匠,是西方文学经典的中心。
莎剧作为最具世界性的文学经典具有永久的人文价值。
莎剧在中国的传播得益于一些翻译家的努力和贡献,在此过程中,促进了中国“翻译文学”的形成。
在当下外国文学汉译领域,译者多寻求创新,尤其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而非固守习见与惯例做法(王晓农 2017)。
而创新必须在继承基础上才能实现。
朱生豪(1912-1944)的莎剧汉译标志着我国莎剧汉译的第一次转向,即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从零星翻译到系统翻译,从随意增删到忠实原文的转向(邓笛 2008)。
朱译本作为莎剧文学翻译的开山译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值得研究。
莎剧汉译批评吸引了译界众多批评家的关注,但是很多批评者只是就莎作翻译中的一字、一词、一句的翻译进行讨论,或从语言、翻译和修辞等方面提出批评或商榷(李伟民 2004)。
现有莎剧翻译研究对朱译作为中国翻译文学经典作品的文学表征问题涉及不多。
本文拟以莎剧最为人所知的Romeo and Juliet 和朱生豪译本《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汲取现有朱译莎剧研究成果,从翻译文本事实出发,侧重以译本全文和原文比较为基础的归纳分析,关照朱译作为相对独立的戏剧文学读本的翻译文学表征问题,以求更深刻地认识朱生豪的莎剧翻译成就,揭示其对当代莎剧汉译的启示。
二、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作为概念其所指不同。
王宏印(2009:235)指出,二者不仅属于不同的学科,而且各有侧重和质量上的要求。
并非所有文学翻译的结果都能够上升到翻译文学的范畴。
进入翻译文学范畴的作品指具有创造性的译者的个性化的文学译作。
一般而言,原则上只有那些尽可能地兼顾文学语言的巧妙运用、文学比较的潜在维度及文学批评的隐含价值的文学翻译作品才能进入翻译文学。
从翻译文学史来看,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是一个历史的选择过程,涉及因素除了译作本身,还有诸如原作和原作者、文学翻译批评等因素以及文学翻译读者选择等社会性因素和相关的文学潮流等因素。
英译汉中矛盾修辞法的比较研究r——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英译汉中矛盾修辞法的比较研究r——以《罗密欧与朱丽叶》
为例
王茜雅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
【年(卷),期】2018(000)021
【摘要】矛盾修辞法是将两个截然相反的意义融入到一个修饰语的结构中以达到强烈对比效果.本文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及曹禺、朱生豪先生译本为例,探讨矛盾修辞法英译汉中的比较研究,旨在理解内涵并掌握科学实用的汉译法则.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王茜雅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中英经典戏剧中的传统文化表现比较研究——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J], 汪四红
2.《芙蓉女儿诔》英译本比较研究——以邦斯尔、霍克思、杨宪益三种英译本为例[J], 朱天发
3.论中国典籍英译的基本原则——以《三国演义》第46回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为例 [J], 董秀静;
4.论中国典籍英译的基本原则——以《三国演义》第46回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为例 [J], 董秀静
5.《芙蓉女儿诔》英译本比较研究——以邦斯尔、霍克思、杨宪益三种英译本为例[J], 朱天发[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话剧中的矛盾冲突 -回复
话剧中的矛盾冲突-回复话剧中的矛盾冲突是戏剧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既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营造紧张的气氛,又能够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复杂性。
本文将从话剧矛盾冲突的定义、表现形式、作用及相关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矛盾冲突的定义矛盾冲突指的是在话剧中,由于人物之间的利益、态度、立场、欲望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冲突。
这种冲突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通过对矛盾和冲突的表现,能够更好地展示人物形象,并推动剧情向前发展。
二、矛盾冲突的表现形式1. 人际冲突:人际冲突是话剧中最常见的冲突形式之一,它体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经典的话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与克劳迪斯、奥菲利娅和波罗尼斯等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2. 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指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纠结。
例如,在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女主角白玫瑰被迫嫁给了一个与爱情无关的男人,这导致她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进而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变化。
3. 面对社会环境的冲突:面对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压力和约束,人物常常会产生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例如,在话剧《悲惨世界》中,主人公让-瓦尔简在贫困和不公的社会环境中挣扎,他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成为剧情的中心。
三、矛盾冲突的作用1. 推动剧情发展:矛盾冲突是剧情发展的推动力量,通过产生紧张和冲突的情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戏剧的张力和吸引力。
2. 揭示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通过人物之间的冲突,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性格、思想和动机,揭示其内心世界和情感境遇。
3. 激发观众共鸣:矛盾冲突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话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能够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
四、矛盾冲突的相关案例1. 《罗密欧与朱丽叶》:该话剧以两个家族的仇恨为背景,通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展示了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以此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2. 《李尔王》:该话剧通过国王李尔王与女儿康洁、两个儿子、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揭示了权力、亲情和道德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罗密欧与朱丽叶 矛盾冲突分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矛盾冲突分析泰戈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又有人说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或许爱情本就不是一两句就能讲清楚的事情。
有一种爱情叫做“梁祝”,有一种爱情叫“you jump I jump”,还有一种爱情尽管以悲剧收尾,但经典又唯美,那就看著名戏剧大师莎翁用怎样的剧情描绘了一个绝世爱情。
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表达了主人公渴望自由的爱情,但是碍于外界环境的压迫,很多事情最后阴差阳错的以悲剧收场,让读者叹息。
蒙太玖和凯普莱托两个家族很早就有的深仇大恨成为了两个恋人之间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阻碍,作者在一开场就说明两个家庭的仇恨这一巧妙地设计为后文做下了铺垫,而后面所有的矛盾巧合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而这一矛盾具体体现在凯普莱托家的宴会不允许蒙太玖家的人参加,以及朱丽叶母亲对罗密欧的排斥。
而正是因为凯普莱托家的宴会不让蒙太玖家的人参加,罗密欧还偏偏偷偷参加了宴会且没被发现,在宴会中还遇见了和他一见钟情的女子朱丽叶,这一切都太巧合也发生的太恰到好处。
父母陈旧的封建婚姻思想和两个恋人的自由的恋爱观的碰撞也是这个剧本矛盾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
渴望婚姻自由的两个年轻人和父母不同的恋爱观的不和同样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
戏剧中泰保尔托的死更是激化了矛盾的发生,这让两个恋人间的爱情变得更遥不可及,同时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升级,火药味儿更浓了。
同时,戏剧中很多的“巧合”加速了矛盾冲突的发展,给罗密欧送信的人因故没有将信按时送到,导致罗密欧误认为朱丽叶已死,劳伦斯神父晚到朱丽叶的坟墓导致错过时间罗密欧自杀而亡,这些种种“巧合”推进了矛盾冲突的发展最后悲剧发生。
这部剧,写的太“巧”,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各种作者别具用心设计的巧合,伏笔,都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写的凄美动人,又带着对于那个时代的一点无奈,同时又抒发了作者心底的一丝美好的向往,不禁让读者两声连叹,叹一声无奈,叹一声感慨。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矛盾修饰法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矛盾修饰法
《罗密欧与朱丽叶》由威廉·莎士比亚编写,是一部闻名遐迩的
古典话剧,以“爱情即是重生”为故事主线,围绕“爱情能否把你从
死亡中救活”的主题展开。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矛盾修饰法是他最
常使用的表达手法之一。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使用矛盾修饰
法来对人物的行为态度、外在形象和内在思想进行有趣而戏剧性的描写。
罗密欧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表面上表现得乐观开朗,却
有内心的矛盾和深切的思想。
罗密欧爱上了朱丽叶,但他又惧怕这种
感情:“它可以将我带至天堂,也可以将我推入地狱;它可以使我拥
有天堂,也可以使我失去天堂。
”他的情感支配了他,无法自拔,他
不知道自己是欢乐还是痛苦,他为自己的爱而苦恼,因此,他经常表
现出矛盾的口吻。
朱丽叶一方面爱上了罗密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遵守家族的规定,她畏缩害怕:“我会不得不选择自己的责任,对他来说很残忍,对我
自己也很残忍。
”她的心理非常矛盾,既爱又恨,既坚守又失焦,既
软弱又坚强。
另一方面,圣依斯皇后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角色:一方面她友善
的对待了罗密欧,另一方面她非暴力不纳,决心要害朱丽叶:“我要
你们爱我,如果不爱,我就要受到刑罚。
”她善恶并存,既把朱丽叶
当成自己的孩子,又要杀死她,这种情绪也显示出矛盾的痕迹。
总之,莎士比亚使用矛盾修饰法,成功地表现出罗密欧、朱丽叶
和圣依斯三个主要人物内心复杂矛盾的情感活动,给故事增添了戏剧
性和紧张感。
尤其是表现朱丽叶对于家族规定和爱情的两难抉择,让
读者在爱被无情的家族规定所苦的情节中,深受感动。
论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写作特色矛盾修饰
作者: 郭惠斌[1]
作者机构: [1]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59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48-4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0期
主题词: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矛盾修饰;矛盾修饰内涵;社会背景
摘要: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诗人、文学家、小说家、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多数作品中,都体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社会背景与旧题新意.改编自意大利民间故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便是莎士比亚最为人所熟知的著名戏剧之一.通过表述形式简洁的语言,辅以多种矛盾修饰,莎士比亚呈现出的戏剧主体也远比表面所理解到的思想要更为深远.本文将从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写作内涵、矛盾修饰法写作特色、矛盾修饰内涵、矛盾修饰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更好的理解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矛盾修饰.。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的后翻译研究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的后翻译研究郝畅【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33)004【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后翻译研究; 改写; 《罗密欧与朱丽叶》【作者】郝畅【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 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一、引言后翻译研究旨在拓宽翻译研究范围,认为翻译研究范围不应该只包括简单的文字文本,还应该包括以各种不同媒介形式为载体的翻译现象,并对文本以及翻译作品产生的前翻译文化环境以及后翻译影响给予关注。
从后翻译研究角度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性质、翻译过程以及翻译影响,有助于帮助跨文化读者审视文化的传播、相互贯通及相互影响的过程,认识到翻译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基础,而翻译活动的最根本目的也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1) 理论介绍西里·内加德(Siri Nergaard)和斯蒂芬·阿尔杜伊尼(Stephano Arduini) 2011年在论文《翻译研究的新范式》(Translation: A NewParadigm)[1]中,首先提出了“后翻译研究”(“Post-translation Studies”)这一术语。
他们把“后翻译研究”构思为翻译研究的全新领域,该领域倡导要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阐释性和操纵性的工具,而且是一种不断进行的开放性活动。
基于对翻译研究领域新概念的思考,埃德温·根茨勒2017年出版了专著《后翻译研究时代的翻译与改写》(Translation and Rewriting in the Age of Post-translation Studies)[2],该书通过四大个案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后翻译研究的角度与分析过程。
埃德温·根茨勒的后翻译研究打破了改写与翻译之间的疆界,认为文学文本的改写作品将翻译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全英文论文)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爱恨情仇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全英文论文)直译与意译的对比研究--对荷塘月色译本的分析(全英文论文)XX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身体各部位名称词汇教学(全英文论文)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全英文论文)分析绿山墙的安妮童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全英文论文)名利场中两位女主角的对比研究(全英文论文)英语学习动机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全英文论文)紫颜色中莎格?艾弗里的多重角色(全英文论文)克服商务交际中的跨文化冲击(全英文论文)浅谈国际商务谈判礼仪(全英文论文)初中英语教学情景创设与应用(全英文论文)功能对等与英语习语的翻译(全英文论文)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自我救赎(全英文论文)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全英文论文)中国古诗春怨英译对比赏析(全英文论文)鲁滨逊漂流记的写作风格(全英文论文)中学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研究(全英文论文)关联理论视角下诗经中叠词的英译(全英文论文)从百舌鸟之死探析美国种族冲突(全英文论文)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报告(全英文论文)活动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XX中学为例(全英文论文)欧茨小说大瀑布的女性主义解读(全英文论文)论贵妇人画像中伊莎贝尔的精神追求(全英文论文)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全英文论文)英语报刊阅读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的提高作用(全英文论文)目的论角度下论汉英广告翻译中的改写(全英文论文)英汉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全英文论文)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美剧绯闻少女中的冲突性对话(全英文论文)论英文歌词的汉译(全英文论文)论英文商标翻译的策略(全英文论文)浅析西方杂志广告中的女性角色(全英文论文)论英语广告的翻译(全英文论文)汉英旅游资料误译初探(全英文论文)交际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全英文论文)商务谈判中幽默语的运用(全英文论文)从老人与海的象征艺术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全英文论文)从语域角度分析瓶中信中书信的语言特色(全英文论文)中英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含义对比(全英文论文)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产品说明书的翻译(全英文论文)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全英文论文)远程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适应性研究--XX中学为例(全英文论文)最蓝的眼睛中父亲悲剧的分析(全英文论文)分析德莱塞美国悲剧(全英文论文)汉语拼音在英语音标教学中的迁移作用研究--XX中学为例(全英文论文)浅析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对等性(全英文论文)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象征意蕴和影响(全英文论文)浅析商务谈判中的委婉语(全英文论文)矛盾修辞法在广告中的运用(全英文论文)中世纪的典雅爱情本质、渊源和影响(全英文论文)从等值理论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全英文论文)英语课堂中的学习焦虑及其对策(全英文论文)关于吃字的英译研究(全英文论文)上古中希自然神话对比研究—日神个案研究(全英文论文)浅析天边外中主人公们的爱情悲剧(全英文论文)等待戈多中戈多的象征意义(全英文论文)谈扩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策略--猜词法(全英文论文)从语言迁移角度分析写作中产生中式英语的原因(全英文论文)电影片名翻译商业化所引发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全英文论文)数学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分析(全英文论文)目的论指导下的粤菜名的英译策略(全英文论文)对歌词英译汉的研究(全英文论文)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外贸函电翻译(全英文论文)美容化妆品翻译技巧安利雅姿产品为例(全英文论文)从核辐射报道看英国报纸行文的语言特征(全英文论文)通过对比永远的朋友两个译本谈歌词的英汉翻译(全英文论文)论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师生间的问题互动(全英文论文)英语商务广告的人际分析(全英文论文)浅谈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特点(全英文论文)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全英文论文)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全英文论文)论啊,船长!我的船长!一诗的修辞技巧及结构特点(全英文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全英文论文)数字的文化内涵及数字的翻译(全英文论文)莎士比亚写作修辞方法在哈姆雷特中的运用(全英文论文)农村地区初三学生英语写作策略的调查研究(全英文论文)英汉翻译句法探讨(全英文论文)图示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全英文论文)扭曲的物化社会—嘉莉妹妹的悲剧解读(全英文论文)英语商务信函的文体和语言特点(全英文论文)论窄式阅读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全英文论文)商务英语合同语言特点研究(全英文论文)文化差异对可口可乐公司品牌全球化的影响(全英文论文)当代美国家庭模式的转变对美国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全英文论文)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不同态度婚姻分析(全英文论文)家庭教育中3-6岁儿童赏识教育的探讨(全英文论文)对边疆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观念的调查与分析—XX中学为例(全英文论文)从黛西•米勒看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国际主题(全英文论文)英汉语中与“狗”相关的隐喻比较研究(全英文论文)简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三位女性代表(全英文论文)电影刮痧折射出的中美文化冲突(全英文论文)浅论苹果公司的营销策略2016年03月07日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环太平洋字幕翻译(全英文论文)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全英文论文)对别对我说谎中非言语因素的分析(全英文论文)死亡委婉语的起源与构词方法(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全英文论文)浅析百年孤独的环境宿命论(全英文论文)英汉常见动物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全英文论文)论英文译制片中配音翻译的文化保留--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为例(全英文论文)关于娇女中的人物分析研究(全英文论文)巴比特中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叶》及 曹禺、朱生豪先生译本为例 ,探讨 矛盾修辞 法荚译汉 中的比较研究,旨在理解 内涵并掌握科学实用的汉译 法则。
关键词 矛盾修辞法 比较研 究 翻译方法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 图分 类 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7.016
辞法 本 身 就 是 一个 矛 盾 集 合 体 。
ing hate被 译 为 “亲 亲 热 热 的怨 恨 ”,无 不 体 现 男 女主 之 间 炽 热
牛津英语词典定义为:“矛盾修饰法 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 的 爱情 。
这种修辞手法 ,将矛盾或不协调的术语结合起来 ,以陈述或表
形容 词+形容 词 :这 种形 式 在 莎 翁 的作 品 中也 很 常见 ,但 该
两个相反特性词相结合来描述同一事物 ,旨在反 映作者复杂矛 (Act II,Scene iv,line 66)But I,a maid,die maiden.widowed.(Act
盾的内心情感 ,将客体 内在的逻辑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意想不 III,Scene ii,line 142)句 中,maiden可作形容词 “处女的”,而
Abstract Contradictory rhetoric is the integration oftwo opposite meanings into the str u cture ofa modif ier to achieve a st ron— g contrast efect.This article takes”Romeo an d Juliet”an d the t ra n slations ofCao Yu and Zhu Shenghao as examples to explore t he comparative study ofcontradictory rhetoric in En.glish and Chinese,aim ing at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 ation and mastering the scientific an d practical Chinese translation rules. Keywords contradictor y rhetor ic;comparative study;tran slation methods;”Romeo an d Juliet”
A Com parative Study of Contradictory Rhetoric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 — 11ake”Romeo and Juliet”as an exam ple
Ⅵ A NG Qiany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Liaoning 1 1 6024)
学科 探 索
Disc#,linesExploration
英译 汉中矛盾修辞法 的比较研 究
—
—
以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王茜雅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 学院 辽宁 ·大连 l16024)
摘 要 矛盾修辞法是将两个截然相反的意义融入到一个修饰语 的结构 中以达到强烈对比效果。本文 以((罗密欧与朱
0引言
1.1词 性 层 面划 分 结构
矛盾修辞法 (Oxymoron)产生于欧洲,是西方文学作 品中
形容词+名词:此结构最为常见 ,在戏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 种独特 的修辞手法。 自 14世纪英 国文艺复兴 以来,它就作 中用来表达角色 内心的矛盾情感 。如 :Obrawlinglove!Oloving
达观 点 ;一种 表 达 ,它 的表 面 或 字面 意 义 上 的 意 思是 自相 矛 盾 剧 中 只有 三 处 。 ̄13:Thy wit is a very bitter sweeting;it is a most
或荒谬,但 只涉及一个要点。”其矛盾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 ,将 sharp sauce.(Act II,Scene iv,line 41)Yea,is the worst well?
其很多典型的矛盾修辞都由形容词和名词组成的 ,而形容
起 源 于 希 腊 词 oxusmoros,由 OXUS(敏 锐 的 )和 moros(鲁 钝 的) 词包 含 了与 名 词相 反 的意 义 。如 brawling意 钝或精明的傻瓜”,可看 出矛盾修 当 它修 饰 “爱情 ”的 时候 ,就 成 了“吵 吵 闹 闹 的相 爱 ”。同理 ,lov.
到 的 新 奇 的震 撼 效 果 。
widowed是 “寡妇”的形容词。两个含义相冲 突的词连在 一起
据调查 ,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著作中使用这种修辞手 被译为“独守空闺的”。
法多达 25处 ,促进 了英国文学的发展 ,独创并丰富了英语词
名词+介词短语:莎翁喜爱在名词后加上介词短语 ,以形成
汇 ,许多流传至今成为耳熟能详 的习语,如 tr ue lies(真实的谎 强烈 的对 比氛围。如 :Despised substance ofdivinest show!(Act
言)、sweetbittemess(甜蜜的痛苦)等。那么如何在汉译时既保 III,Scene ii,line 80)Unseemly woma n in a seeming ma n !Or ill-
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修辞语言被广泛运用到文学作 品中,尤 以莎 hate!…bright smoke,cold f ire,sick health!(Act I,Scene i,line
士 比亚 的 一系 列经 典剧 作 最为 著 名 ,可 以说 在 某 种程 度 上 莎 翁 164)
创造性地将这种修辞手法引入了文学 ,赋 予其新生的活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