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连减的简便运算》是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数学课标》中强调: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在《小学数学课标》具体目标中规定: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把知识学习的过程本身作为一个课程目标努力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有不同的算法。并且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尽可能使个别学生的创见为其他同学共享。另外还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包括允许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选用不同的直观支撑,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总之在本课中,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连减算式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实质,能用连减的简便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后一个减数,再减去前一个减数。在教学中,我力求把减法的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问

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连减的简便算法。本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2、我的思考:

(1)学生在计算四则式题时审题意识弱,不看数据特点,只按部就班的按运算顺序计算,致使计算不简便。

(2)学生在做四则运算时简算意识薄弱,没有审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所以出现了364-51-64=364-(64-51)的错误想法,没有运用简算;还有364-51-64=364-(51+64)错用运算性质,致使题目做起来不简便的错误。故教师要培养孩子的审题意识和简算意识,审清数据特点,审视运算符号,选用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3)在本课中要突出审题的思维程序,通过学生实际计算,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一样,但数据特点不一样,简算的方法就不同,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教会学生一审数据特点,沿着对符号的感觉来审视数据是否具备简算的特征,如连减题,有的时候并不是先加起来再减简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运算。二审运算符号,见到连减,可以联想减法性质。三定计算方法的审题方法。还要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并且要做到优中选优。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1)从学生原有认知出发,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连减的简便运算的不同计算方法

整个过程主要采取观察、比较、发现、归纳小结的思路

(2)抓核心“审数据特点,能凑整”

一抓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二抓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

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现思维

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学数学,应该说口算是我们的基本功。今天我斗胆挑战一下咱们同学的口算能力,为了公平起见,老师自己一方,咱们同学们一方,谁想出得数了立刻汇报,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口算题(三道题都是老师迅速说出得数。)

师:谁赢了?老师为什么能赢?还真让你说着了,老师之所以能赢,是因为老师有一套解决这类问题的独门绝技,如果你掌握了这套方法,比老师算得更快也说不定,想学吗?那带上我们的快乐心情,共同来探讨——连减的简便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老师的“脱口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老师的一句“带上我们的

快乐心情……”更是带给了学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学习新知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探索交流,推导算理。

1、课件展示例题。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是啊,春天到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你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旅行的李叔叔吗?在他旅行之前要阅读《自主旅行指南》,现在他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助他解决。

(出示例1)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数学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就请你们在练习本上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条件和空间。】

3、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结果和不同策略,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化。(1)、让学生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板书)

算法一:算法二:算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134(页)(2)、请学生说一说出每一种解法的理由?

算法一:从总的页数中依次减去每天看的页数,就是还剩的页数。

算法二:先算出两天共看的页数,再用总的页数减去两天共看的页数,就是还剩的页数。

算法三:从总的页数中先减去今天看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看的页数,就是还剩的页数。

4、对比验证出新知

(1)、比较第一算式和第二个算式

①既然两道算式的结果都是134页,那可不可以在两道算式之间画=?从而得到如下关系式。

234-66-34=234-(66+34)

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

③汇报交流: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④猜一猜:你们的发现是否正确?

⑤举例验证: 请同学们模仿等式234-66-34=234-(66+34)

任意写几组这样的等式,并且来算一算等号的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然后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了是否正确?

⑥得出结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⑦用字母表示规律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我们的这一重大发现,你想怎样表示?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生1:a-b-c=a-(b+c)

生2:○-△-☆=○-(△+☆)

......

(2)、比较第一个和第三个算式

①小组合作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