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冶金学 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5
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三. 焊接性分析方法 工艺焊接性 使用焊接性
5.2 焊接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 一.焊接性试验的内容 • (一)焊缝金属抵抗产生热裂纹的能力 • 热裂纹试验与焊接材料关系密切, 热裂纹试验与焊接材料关系密切, 母材也有一定的影响. 母材也有一定的影响. • (二)焊缝及焊接热影响区金属抵抗产生冷 裂纹的能力 • 冷裂纹试验是针对母材进行的试验
预热150 150~ Ⅳ可以 预热150~ 200℃ 200℃
必要
希望
试验试板尺寸及焊缝的位置
可调拘束裂纹试验示意图
3.斜 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方(GB4675.1-84) 3.斜Y 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方(GB4675.1-84) 可用于评定钢材的冷裂敏感性, 可用于评定钢材的冷裂敏感性,也可 用于拟定焊接工艺。 用于拟定焊接工艺。 (1)制备试样,如下图: 制备试样,如下图:
(二)间接推算类方法: 间接推算类方法:
不需要焊接焊缝, 不需要焊接焊缝,而是根据材料的化学成 金相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联系焊 接热循环过程进行推测和评估, 接热循环过程进行推测和评估,从而确定焊接 性的好坏和合适的焊接条件.使用的方法主要 性的好坏和合适的焊接条件. 碳当量法、焊接裂纹敏感指数法、 有:碳当量法、焊接裂纹敏感指数法、连续冷 却组织转变曲线法、焊接热---应力模拟法、 ---应力模拟法 却组织转变曲线法、焊接热---应力模拟法、 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法及断口金相分析等. 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法及断口金相分析等.
• 国际焊接学会(IIW):适用于中强度 国际焊接学会(IIW):适用于中强度 (IIW): 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钢, 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钢, • Ceq ≤0.45%,焊接厚度25㎜的板件可 45%,焊接厚度25 0 45%,焊接厚度25㎜ 以不预热, 以不预热, • Ceq <0.41%时,焊接厚度为37㎜的 41% 焊接厚度为37 37㎜ 41 板件可以不预热. 板件可以不预热.
焊接冶金学重点答案

(3)结构因素:主要有焊接结构和焊接接头的设计形式。
1)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热的传递和力的状态方面;
2)改善措施:减小接头刚度、减少交叉焊缝,避免焊缝过于密集以及减少造成应力集中的各种因素。
(4)焊接结构的使用条件:
焊接结构的工作温度(高温、低温);
碳当量公式没有考虑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没有考虑板厚、结构拘束度、焊接工艺、含氢量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用碳当量评价焊接性是比较粗略的,使用时应注意条件
2)焊接冷裂纹敏感系数
(1)不仅包括了母材的化学成分,又考虑了熔敷金属含氢量与拘束条件的作用。
(2)根据Pc值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求出斜y坡口对接裂纹试验条件下,为了防止冷裂纹所需要的最低预热温度To(℃):
(二)间接推算类:碳当量法、冷裂纹敏感指数Pc法、HAZ最高硬度法等
(三)使用性能试验类:力学性能试验、耐压试验等
3-2:选择或制定焊接性试验方法的原则:1)针对性与可比性原则:焊接性试验的条件要尽量与实际焊接时的条件相一致2)可靠性原则:焊接性试验的结果要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再现性3)注意试验方法的经济性原则
To=1440 Pc-392()通常的讲就是对冷裂纹发生可能的敏感程度或指标。一般和碳当量同步的,其值越高,裂纹倾向就越大,一般碳当量公式计算结果大于等于0.45 即有冷裂纹的倾向。此外表面硬度越高,裂纹倾向也越大。
3、焊接性的试验方法分类?
焊接性试验方法分类:(一)、直接模拟试验类:1)焊接冷裂纹试验2)焊接热裂纹试验3)再热裂纹试验4)层状撕裂试验5)应力腐蚀裂纹试验6)脆性断裂试验
(二)中碳钢调质状态下焊接时的工艺特点
(1)当必须在调质状态下进行焊接时,除了裂纹外,热影响区的主要问题是:高碳马氏体引起的硬化和脆化;高温回火区软化引起的强度降低。
《焊接冶金学及金属材料焊接》教学课件—模块六金属的焊接性试验

从焊接对象材料的化学性能出发,考虑焊缝金属被有害元素侵害的倾 向性。
二、利用CCT图分析
焊接连续冷却组织转变图(CCT图)是表征某种钢的焊缝及热影响区 在各种连续冷却条件下转变开始温度和终了温度、转变开始时间和终了时 间,以及转变的组织、室温硬度与冷却速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由于焊接热影响区CCT图应用比较广泛,一般焊接CCT图多指焊接热 影响区CCT图。
再现性 3
经济性 4
回目录
(1)△G法
△G=Cr﹢3.3Mo﹢8.1V﹣2(%)
课题一 金属焊接性的影响因素
(2)PSR法
此法主要更全面地考虑到Cu、Nb、Ti等元素对再热裂纹的影响,计算 公式为:
PSR=Cr﹢Cu﹢2Mo﹢5Ti﹢7Nb﹢10V﹣2(%)
5.层状撕裂敏感性指数法
PL
Pcm
[H ] 6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S
课题一 金属焊接性的影响因素
课题一 金属焊接性的影响因素
焊接连续冷却转变图反映了焊接热影响区从高温连续冷却时,热 影响区显微组织和室温硬度与冷却速度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方便地 预测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和硬度变化,预测某种钢焊接热影响区的淬 硬倾向和产生冷裂纹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作为调整焊接热输入、改 进焊接工艺(包括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等)的依据。
模块六 金属的焊接性试验
• 课题一 金属焊接性的影响因素 • 课题二 金属焊接性的分析方法 • 课题三 焊接性试验方法及其选用原则
课题一 金属焊接性的影响因素
一、金属焊接性的概念
定义:金属焊接性是指同质材料或异质材料在制造工艺条件下,能 够焊接形成完整接头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能力。
二、影响焊接性的因素
焊接性及实验方法

1、金属焊接性概念
金属焊接性概念
金属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焊接 成规定设计要求的构件,并满足预定服 役要求的能力。GB/T3375-94《焊接术语 》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A、结合性能: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被焊金属形成焊接缺 陷(裂纹、夹渣、气孔等)的敏感性; B、使用性能: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被焊金属的焊接接头 对使用性能要求的适应性。
热、后热及焊后热处理、焊接顺序等
★设计因素:指焊接结构和焊接接头的设计形式 ,影响主要表现在
热的传递和力的状态方面
★使用因素:取决于产品工作条件,如工作温度、载荷性质,环境
条件等
焊接顺序:2-1-3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
材料种类
低碳钢 低强度
焊接性
良好 良好
主要焊法
所有方法 焊弧、埋弧、 电渣、CO2 焊弧、埋弧、 电渣、Ar+CO2 焊弧、埋弧、 气焊等 焊弧、埋弧、 气焊等
(2)利用材料的化学性能分析
(3)利用相图或SHCCT图分析
(4)利用经验公式
(5)仿真模拟
§1-3 焊接性评定及试验方法
一、间接评定
1、碳当量方法
碳当量越小,焊接性 越好
目的:评价低合金钢冷裂纹敏感性 A、国际焊接学会(IIW)推荐: CE=C+Mn/6+(Ni+Cu)/15+(Cr+Mo+V)/5(%) 适用对象: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钢(σb=500-900MPa) 对 δ<20mm的钢材 : CE<0.4%时,钢材的淬硬性不大,焊接性良好,焊前不需要预热 CE=0.4-0.6%时,钢材易于淬硬,需预热,预热温度70-200℃; CE>0.6%时,钢材的淬硬倾向大,焊接性差。
四、利用焊接性试验拟定焊接工艺的基本思路
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

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名词解释:;;1、焊接性:焊接;性是指同质材料或异质材料在制造工艺条件下,能够焊接形成完整接头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能力。
2、碳当量:把;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按相当于若干碳含量折算并叠加起来,作为粗略评定钢材料冷裂纹倾向的参数指标。
;;3、焊接性的间;接评定:①碳当量法;②焊接冷裂纹敏感性指数法;③消除应力裂纹敏感性指数法;④热裂纹敏感性指数;法;⑤层;状撕裂敏感性指数法;⑥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法。
第三;章合金结构钢的焊接1、热;轧钢HA;Z过热区脆化原因:;采用过;大的焊接热输入,粗晶区将因晶粒长大或出现魏氏组织而降低韧性;采用过小的焊接热输入,粗晶区中的马;氏体组;织所占的比例增大而降低韧性。
2、正火;钢HA;Z过热区脆化原因:1;、晶粒;长大2、沉淀相Ti和Vc发生高温溶解,溶入奥氏体基体,在冷却过程中来不及析出,保留在铁集体内,使其;变脆;。
过热区脆化与魏氏组织无关;采用过大的焊接输入,导致晶粒粗大,主要是1200高温下其沉淀强化作用的碳;化物;和氮化物质点分解并溶于奥氏体,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来不及析出而固溶在基体中,Nb等推迟铁素体的产生,;上贝;氏体的产生,上贝氏体增多,导致韧性下降;采用过小的焊接热输入,冷却速度加快,淬硬组织马氏体增多,导致;韧性下降。
3、分析热;轧;钢和正火钢的强化方式及主要强化元素有何不同,二者焊接性有何差异,在制定工艺时应注意什么?答:⑴强化;;方式:热轧钢用Mn、Si等合金元素固溶强化,加入V、Nb以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正火钢在固溶强化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碳、氮化合物形成元素C、V、Nb、Ti、Mo进行沉淀强化和晶粒细化。
⑵裂纹-热轧钢对冷、热裂纹都不敏;;感,不出现再热裂纹,出现层状撕裂;正火钢冷裂纹倾向大于热轧钢,对热裂纹不敏感出现再热裂纹和层状撕裂。
;;⑶热影响区性能变化:热轧钢脆化、晶粒粗大和粗晶脆化;正火钢粗晶脆化和组织脆化。
⑷制定工艺时应注意:热;;轧钢线能量需要适中,正火钢应选较小线能量。
第15讲 金属焊接性及试验方法

50 7
钢材的冶炼轧制状态、热处理状态、组织状态等,在不
同程度上都对焊接性发生影响。 近年来研制和发展了各种CF钢(抗裂钢)、Z向钢(抗
层状撕裂钢)TMCP钢(控轧钢)等,就是通过精炼提
纯、细化晶粒和控轧工艺等手段,改善钢材的焊接性。
50
8
(2)工艺因素 焊接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热源特性和保护条件。 不同的焊接方法其热源在功率、能量密度、最高加热温 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别。金属在不同热源下焊接,将显示 出不同的焊接性能。
50 3
使用焊接性是指焊接接头或整个结构满足产品技术条件
规定的使用性能的程度。
使用性能取决于焊接结构的工作条件和设计上提出的技
术要求。通常包括常规力学性能、低温韧性、抗脆断性
能、高温蠕变、疲劳性能、持久强度、耐蚀性能和耐磨 性能等。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不仅与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有关,同 时也与许多焊接工艺条件有关。在不同的焊接工艺条件
Cs
H H
50
s
100%
32
对于低合金钢一般认为表面裂纹率小于20%,用于生产 是安全的,但不应有根部裂纹。
如果试验用的焊接工艺参数不变,用不同预热温度进行
试验,就可以测定出防止冷裂纹的临界预热温度,作为 评定钢材冷裂纹敏感性指标。
50
33
二、插销试验 此法主要是测定钢材焊接热影响区对冷裂纹敏感性的
第 15 讲 焊接性及试验方法
50
1
§5.1 焊接性概念
一、金属焊接性
金属焊接性是金属是否能适应焊接加工而形成完整的、
具备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的特性。
焊接性包括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 工艺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良 致密,无缺陷焊接接头的能力。它不是金属本身所固有 的性能,而是根据某种焊接方法和所采用的具体工艺措 施来进行评定的。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第二节焊接性试验
• 一、焊接性试验的内容 • 针对材料的不同性能特点和不同使用要求,焊接性试 验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焊缝金属抵抗产生热裂纹的能力 • 熔池金属结晶时,由于存在一些有害的元素(如低熔 点的共晶物)并受热应力的作用,就可能在结晶末期发生 热裂纹。热裂纹是一种较常发生又是危害严重的缺陷,所 以焊缝抵抗产生热裂纹的能力就是焊接性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常是通过热裂纹试验来进行的。 (二)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抵抗产生冷裂纹的能力 • 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由于组织 及性能变化,加之受焊接应力和扩散氢的影响,可能发生 冷裂纹。冷裂纹在低合金高强钢焊接中是较为常见的缺陷, 而且也是一种严重的缺陷,是焊接性试验中很重要,又最 常用到的一项试验内容。冷裂纹试验是针对母材进行的试 验。
• (一)直接模拟试验类
这类焊接性评定方法一般是仿照实际焊接的条件,通过焊 接过程观察是否发生某种焊接缺陷或发生缺陷的程度,直 观地评价焊接性的优劣,有时还可以从中确定必要的焊接 条件。 • (1)焊接冷裂纹试验 常用的有插销试验、斜Y坡口对接裂 纹试验、拉伸拘束裂纹试验(TRC)、刚性拘束裂纹试验 (RRC) (RRC)等。 • (2)焊接热裂纹试验 常用的有可调拘束裂纹试险、压板对 接(FISCO)焊接裂纹试验、窗形拘束对接裂纹试验、刚 性固定对接裂纹试验等 • (3)再热裂纹试验 有H型拘束试验、缺口试棒应力松弛试 验、U形弯曲试验等。还可以利用插销试验进行再热裂纹 试验。 •
•
4.其他工艺因素 为改善焊按性,防止各类缺陷的发生,对工艺因素 的其他环节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主要的几个环节如下:
• (1)彻底清理坡口及其附近区域 清除油、锈对低合金钢焊接时防止气孔、 裂纹是十分重要的。去除铝及铝合金表面氧化铝膜对防止气孔和夹渣也 很有效。 • (2)严格按规定处理焊接材料 焊条、焊剂应按规定烘干和保存;焊丝应 严格除油、除锈;保护气体要经提纯去除杂质后使用。 • (3)合理安排焊接顺序 大件或复杂形状的工件焊接时,为减少应力及变 形,必须安排好各条焊缝的焊接次序。焊接次序安排不当,会影响接头 性能,甚至引起焊接缺陷,从而使焊接性变差。 • (4)正确制定焊接规范 只有焊接规范适当时,才能保证良好的熔合比 和焊缝形状系数。这不仅对防止产生裂纹等缺陷是必要的,而且对保证 接头性能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控制线能量外,还要控制焊接电流、电 弧电压及焊接速度,使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此外,预热温度和层间 温度的控制也是不可忽视的。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1)
热焊接性
(2)冶金焊接性来自第8章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8.1 金属焊接性的基本概念
8.1.1 基本概念 8.1.1.2 使用焊接性 使用焊接性是指焊接接头或整体焊接结构满足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各种使用性能的 程度,其中包括常规的力学性能、低温韧性、抗脆断性能、高温蠕变性、疲劳性能、 持久强度、抗腐蚀性、耐磨性能等。
8.2 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
8.2.2 常用的试验方法 8.2.2.1 间接估算法
(1) 碳当量估算法
计算公式:CE(IIW)=C+Mn6+Cr+Mo+V5+Cu+Ni15 (%) Ceq(JIS)=C+Mn6+Si24+Ni40+Cr5+Mo4+V14 (%)
第8章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8.2 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
8.2 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
8.2.1 焊接性试验 8.2.1.1 焊接性试验的研究目的
(1)
制定最佳焊接工艺
(2)
正确选材
第8章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8.2 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
8.2.1 焊接性试验 8.2.1.2 金属焊接性的研究方法
(1)
对母材进行的试验方法
(2)
对焊接接头进行的试验方法
第8章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8.1.1 基本概念 8.1.1.1 工艺焊接性 工艺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焊接接头的 能力,从而进一步分析评价金属材料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主要指用某种焊接方法)焊接
时产生焊接缺陷的倾向性和严重性。
第8章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8.1 金属焊接性的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含碳量较高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日本的JIS和WES推荐:
Ceq = w(C ) + w( Mn) w( Si ) w( Ni ) w(Cr ) w( Mo) w(V ) + + + + + 6 24 40 5 4 14
材料的导热系数高,焊接散热快,易产生未焊透缺陷; 材料的密度低、粘度大,气体逸出速度慢,易产生气孔缺陷; 材料线胀系数大,接头变形和应力大,产生裂纹倾向大。
化学 与氧亲合力较强的材料,在高温时极易氧化,必须采用惰性气 性质 体保护或真空环境进行焊接。
5.1 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 5.1 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 二.焊接性分析方法
1.计算类
概念:利用经验公式来评价热裂纹、冷裂纹及再热裂纹的敏感性。 特点:应用是有条件的,多半是间接、粗略的估计。 常用方法:碳当量及冷裂纹敏感系数等。
2.模造缺口或电解充氢等手段,评价材 料焊接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和问题; 特点:省料、省时,便于研究和分析,但与实焊存在差别; 常用方法:热-应力模拟试验、插销试验等。
5.1 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 5.1 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 一.焊接性及其影响因素
1.焊接性的概念及其内涵
概念 材料能否适应焊接加工而形成完整的、具有一定使用 性能的焊接接头的特性。 内涵 结合性能:是否容易形成焊接缺陷; 使用性能:接头能否满足使用要求而可靠运行。
焊接性不仅包括材料的结合性能,而且包括结合后接 头的使用性能。焊接接头存在一定的缺陷,意味着材 释义 料焊接性较差;虽然所形成的接头没有缺陷,但接头 力学性能指标降低,达不到使用要求,材料的焊接性 同样较差。
5.1 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 5.1 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 一.焊接性及其影响因素
2.焊接性的影响因素
母材和焊接材料:母材对焊接热影响区性能起 决定作用;焊接材料对焊缝组织和性能有决定性 影响。 只有母材与焊材匹配得当,才能防止焊接缺陷 产生,获得良好的接头性能。 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焊接方法决定了热源的 特性及保护方式;工艺措施包括焊前预热和焊后 热处理。 前者影响焊接冶金过程,后者影响接头组织的 转变,二者均影响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一.碳当量的间接估算法
2.碳当量的计算表达式
国际焊接学会(IIW)推荐:
Ceq = w(C ) + w( Mn) w(Cr ) + w( Mo) + w(V ) w( Ni ) + w(Cu ) + + 6 5 15
用于中等强度级别非调质态的低合金钢(σb为400~700MPa) 美国焊接学会提出下式: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二.可调拘束裂纹试验法
4.评价指标
(1) 不产生裂纹的最大应变量(临界应变量)εcr (2) 某应变下的最大裂纹长度Lmax (3) 某应变下的裂纹总长度Lt (4) 某应变下的裂纹总条数Nt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三.斜Y形坡口裂纹试验法
3.应变量的计算
焊接区的应变值由外加载荷作用下的试件弯曲变形而求得。 慢速变形时,采用支点弯曲的方式,应变量由加载压头下降距离S 任意调节,应变速度约为每秒0.3%~5.0%。
s = R 0α
δ
2R
式中 S—加载压头下降的弧形位移(mm); R0—加载压头的旋转半径(mm); α—试板的弯曲角(rad); δ—试板厚度(mm); R—弧形模块曲率半径(mm)。
下篇 — 焊接性
下篇 —— 焊接性 下篇 —— 焊接性
第5章 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
焊接性及其影响因素, 焊接性分析方法。
焊接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焊接性试验内容,焊接性试验方法。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碳当量的间接估算法,可调拘束裂纹试验 法,斜Y坡口裂纹试验法,插销试验法, 其他试验法。
1.试样尺寸及用途
用于评价打 底焊缝及热 影响区的冷 裂倾向,并 且以裂纹率 作为冷裂程 度的评定指 标。
斜Y形坡口对接裂纹试验的试样及尺寸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三.斜Y形坡口裂纹试验法
2.试验过程
焊缝 间预留间隙2~3mm。中间80mm段为试验焊缝的位置。试验焊缝引 分布 弧、熄弧都应离开拘束焊缝2~3mm,收弧时应填满弧坑。
可调拘束裂纹试验装置简图 a) 纵向试验法 b) 横向试验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二.可调拘束裂纹试验法
2.试验过程
焊接 用所选定的焊条,按指定的焊接工艺参数(焊条直径为4mm,焊 接电流170A,电弧电压24~26V,焊接速度150mm/min)施焊。 工艺 如果只研究母材的热裂倾向,可采用TIG电弧重熔。
第 5章 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第 5章 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5.1 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
材料本身应 具备的性能 焊接热循环 引起的问题 接头性能 的评价 常温力学性能,高温强度,低温 韧性,耐蚀性能,其他性能。 产生缺陷,接头丧失连续性 未产生缺陷能,但必要性能降 低 要从焊接的角度来评价接头的性 能——材料的焊接性
2.试验过程
临界 应变
变换不同曲率的模块,可以造成焊缝金属发生不同的应变量ε; 当ε值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就会出现裂纹;随 着ε的增大,出现裂纹的数量和长度均会增加,从而可以得到一 系列相应的定量数据。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二.可调拘束裂纹试验法
3.实焊类
概念:通过实焊(包括生产实焊和试件实焊)与焊后检查来评价焊接性。 特点:接近实际,但费料、费时; 常用方法:可调拘束裂纹试验、刚性固定对接裂纹试验等。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一.碳当量的间接估算法
1.碳当量的概念及用途
焊接热影响区的淬硬及冷裂倾向与化学成分有关,可以用 化学成分来估计冷裂敏感性的大小。 将各种元素的作用按照相当于若干含碳量的作用折合并累 加起来所求得的数值称为碳当量。 碳当量Ceq值的大小可以作为估计淬硬及冷裂倾向大小的指 标,Ceq越小焊接性越好。
5.2 焊接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5.2 焊接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一.焊接性试验内容
1.评价焊缝抵抗产生热裂纹的能力
热裂纹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焊接缺陷,其产生倾向既与 母材和焊材有关,又与它们的匹配有关; 测定焊缝抵抗热裂纹的能力,有助于合理选择和确定 焊接材料。
2.评价焊缝和热影响区抵抗产生冷裂纹的能力
冷裂纹是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中常出现的焊接缺陷, 氢致延迟冷裂纹的发生具有延迟性,其危害更大。 测定焊缝和热影响区抵抗产生冷裂纹的能力,是焊接 性试验中很重要的一项试验内容。
试样用被焊材料制成,两端各60mm范围内先用焊缝固定,试板中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三.斜Y形坡口裂纹试验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二.可调拘束裂纹试验法
2.试验过程
加载 焊接由A点开始,当电弧达到B 点时,使加载压头在试件压至与 曲率模块紧贴,在试件上产生相应的应变值,这时电弧继续前进 时刻 达C点停止。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二.可调拘束裂纹试验法
5.1 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 5.1 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 二.焊接性分析方法
3.使用焊接性分析
使用焊接性:由使用因素决定的焊接性,即焊接接 概念 头能否满足某种使用性能的能力。 用途 涉及内容:常温力学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 耐蚀性能,疲劳性能,耐磨性能。 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分析焊接接头是否满足设计 使用 指标的要求 。 因素 工作温度高低——高温蠕变、低温脆断;载荷的性 质——静载强度、动载疲劳;介质的种类——大气、 海水、腐蚀。
用于强度级别较高(σb介于500~1000MPa之间)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5.3 常用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二.可调拘束裂纹试验法
1.试验装置及用途
可以进行纵 向和横向试 验,主要用 于研究热裂 纹(结晶裂 纹﹑液化裂 纹等)的敏 感性,并以 临界应变量 作为是否开 裂的评定指 标。
焊 接 性 试 验 方 法
实际产品结构运行的服役试验 压力容器的爆破试验 焊缝及接头的常规力学性能试验 焊缝及接头的低温脆性试验 焊缝及接头的断裂韧性试验 焊缝及接头的高温性能试验 焊缝及接头的疲劳、动载试验 焊缝及接头的抗腐蚀性、耐磨性试验 应力腐蚀开裂试验
间 接 法
5.2 焊接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5.2 焊接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二.焊接性试验方法
5.2 焊接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5.2 焊接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二.焊接性试验方法
直 接 法 工 艺 焊 接 性 间 接 法 焊接热裂纹试验 焊接冷裂纹试验 再热裂纹试验 层状撕裂试验 热应变时效脆化试验 焊接气孔敏感性试验 由碳当量推测焊接性 裂纹敏感指数及临界应力 裂纹敏感性的临界冷却时间 连续冷却组织转变图 断口分析、金相组织分析 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 焊接热、力模拟试验 焊接专家系统、仿真系统等 直 接 使 用 焊 接 性 法
5.2 焊接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5.2 焊接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一.焊接性试验内容
3.评价焊接接头抵抗脆性转变的能力
低温下工作的焊接结构和承受冲击载荷的焊接结构, 韧性损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测定焊接接头抵抗脆性转变的能力是焊接性试验经常 涉及的一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