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输出在电影艺术中的融变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输出在电影艺术中的“融”与“变”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灿烂悠远,博大精深。但当今大体上还是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中国文化正面临着“被忽视、被冷漠”的危机,这使我国文化产业的进出口呈现了严重的贸易逆差。对于一个文化大国来说,可叹可惜!今天,中国的电影人正在探索一条中国电影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电影产业输出思路。在这条路上,许多中国电影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为了迎合西方观众的口味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融合与变化,本文将对近些年中国一些电影中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融合变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变化的发生原因、利弊存在等问题,并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化;西方文化;中国电影;融合;变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全球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的增强,人们对文化的探讨与认知越来越深广。中国文化在动荡波折中经历了百余年的萧条后,如今伴随着新中国的崛起而重新被世界所关注。从总体的角度看,中国的复苏应该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复苏,作为几千年来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文化与历史断代的文明,今天的中国应该在文化复苏上更具有基础实力与可能性。而从《哈利波特》到《变形金刚》、《阿凡达》,以好莱坞电影为主的西方电影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电影市场,占据着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大半江山,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观众和中国电影人的思想意识与审美价值。在腹背受敌、四面楚歌的形式下,中国电影不仅要实现自我在本国市场的生存与考验,更要背负着被世界观众所认可,从而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重任。
一电影中中国古典文化的“融合”与“变化”
其实今天中国在文化层面上的相对衰弱现状可以理解。在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今天,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思维方式已经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极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落后”、“跟不上潮流”等意识阴影。可以肯定,这是极大的认知误区,作为中国人,对自身的文化缺乏了解和坚守实乃遗憾之举。从文化的差异性存在角度来说,世间万物,存在则有不同。没有文化的差异性,就没有文化的存在独特性。每种文化的背后都承载着千百年来这种文化所属人群的习惯、生存状态与思维意识形态。这种状态的差异性一定上来源于不同文化与民族之间的主观意识差异和世界观差异,更多来源于人们与环境的融合还有人们对未知世界和未来的探知方式不同。所以,人们没有权利去评价某种文化好还是不好,而应当对其以尽量客观与包容的角度进行认知和探究,在精彩纷呈的“地球人类文化博物馆”中体验、观察与享受。特别对于自身民族的文化,我们更应该持自信自爱的态度,做到自身的认可,才能让他人和世界认可。
不可否认,在以西方文明作为文明主导的今天世界,西方人的文化状态与表现形式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体意识形态。从电影产业来看,以好莱坞为主的西方电影产业主导引领着整个世界的电影产业发展,并制定了整个产业的规则与模式。在这种规则与模式下产生的作品必将影响和控制着全球观众的审美意识和精神状态。在这种形势下,也就理所当然产生了我们中国人要“变着方式”让西方人去接受我们的文化与产品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根本来源自东西方人的思想意识差异与审美差异。从表现方式上来看,相对于美国文化来比,中国人的思想意识相对保守,深沉含蓄,喜欢用优雅而内敛的精神状态阐述对自然与世界的认知,往往语言和文字中包含着丰富的寓意与含义。而以美国文化为主体的现代西方文化更注重直接清晰的表现方式,追求简单明了、节奏快速紧凑、大气磅礴的风格,并且很多作品能让观众中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与背后的国家强大形象。这些表现特点几乎包括了我们看到的所有好莱坞电影,特别是最为火爆畅销的商业大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者张树华在2010年两会期间指出,中国文化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应该发生一定的转变:“要善于表达、改变我们的文风和话语体系,多一些清爽而有深意、简单而直白的中国新式语言,让境内外受众听得懂、读得进去、看得明白”。从今天正逐渐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来看,中国电影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化的方面正在越发积极地做着这种转变。从当初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到今天
的《白蛇传说》,中国电影对中国文化表现手法的探索已经走过了一条很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电影拍摄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的进步和创新;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文化的诠释与把握;更有语言风格与故事结构上的变化。而所有改变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使世界观众更容易接受和喜爱上中国文化,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利益。也有学者说,这是一种“妥协”,是为了经济利益和迎合观众而产生的妥协。与探讨文化的观点相同,首先不去探讨这种现象的对与错,但从“双刃剑理论”来看,这种对中国文化的“融入与变化”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必将改变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从而产生新的“文化误解”。
二从东西方的审美理念差异看中国电影故事
就事论事,就戏说戏。我们可以从电影的故事内容与外在表现两方面结构进行分解研究。首先,“故事”作为一部电影作品的核心所在,构架起整个电影的框架和发展脉络。今天很多的中国电影故事题材取自于我们的古典文学和戏曲。在这些传统戏曲和文学演义中,我们可以从其中找到一个与今天的道德审美标准甚至和近现代西方道德标准基本共通的道德价值取向,这就是中国人自古奉行的“忠孝节义”道德伦理观念。在以“忠孝节义”为故事核心的基础上,中西方在表现故事的手法上也都以“喜怒哀乐”为情感方式,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对“忠孝节义”四点的偏重不同于表现方式的不同。近现代西方的文学作品虽然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忠孝节义”的道德观念,但故事的核心多以围绕“恩怨情仇”展开,诉求在曲折离奇的故事中揭示人性,并且“喜怒哀乐”情感对比化更为强烈,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古希腊戏剧的风格色彩。而中国古典文学与戏曲更加注重对整体故事结构和情绪意境的刻画与描写,并崇尚美德与高尚人物形象的塑造,平雅深沉,不失清新。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中国文学作品多以纪传体形式为主,表述简练、用词考究准确、如诗如歌,并极为注重故事的韵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事完整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读后可多日思绪纠缠不散,回味深远。而相对来说,近代西方文学通常以详细具体阐述故事情节、细腻生动表达人物行为与内心世界为表达形式。强化突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强调整个故事的真实性和戏剧性色彩。
随着近百年来电影这门艺术在全世界的流行,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导演就已经尝试开拓具有一定的中国古典艺术风格,符合中国文化内涵的电影作品,如四十年代费穆执导的《小城之春》。80年代开始,随着和平局势的稳定和经济状况的转好,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诞生了如张艺谋、陈凯歌、侯孝贤等一批优秀导演,在一定程度上用电影的形式诠释了中华文化的不同层面和艺术色彩,形成了与西方好莱坞电影截然不同的东方电影文化。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商业化程度的加强,特别是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电影的故事内容正逐渐向西方化靠拢,以求更接近与符合现代观众和西方观众的审美意识形态,从而取得商业成功。
从张艺谋的电影生涯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这种故事形态变化。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张艺谋用平静而质朴的电影语言讲述着民国年代,一个大户人家里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作品的成功使张艺谋被世界誉为“具有标志性的中国导演”。而《英雄》是张艺谋导演第一次以中国古代故事为原型创作作品,并向世界商业片市场进军的一部电影。剧中采用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典故为原型,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别是武术与动作片的暴力美学造型相结合,诠释着中国古代“侠者天下心”的崇高情怀。故事节奏流畅紧凑,台词虽然通俗但简明考究,具有一定的中国古典文学叙事感与文学美感。而无论从武打美学来看还是情感交流来看,作品处处体现着中国古典文化中“天人合一,灵犀相通”的境界。
张艺谋《英雄》之后的另一部电影《十面埋伏》中虽然形仍为中国古典文化之外表,但故事内涵围绕着爱情与恩怨情仇展开,可谓神思皆异。到了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作品内容又有了新的变化。《满城尽带黄金甲》作为一部商业性极强的电影作品,是张艺谋继《英雄》、《十面埋伏》之后又一次将古代中华文化以电影形式带向世界的探索。作品故事内容出自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作《不第后赋菊》。“待到秋后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文虽以花作赋,但杀气外露、承载着诗人的满腔热情与人生抱负,透着一代枭雄的豪气、霸气、杀气。整部电影与黄巢诗词的联系非常紧密,甚至很多人因为这部电影了解了黄巢的这部诗作,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影片中中国文化诠释的一大亮点。
故事内容上以《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进行对比。《英雄》故事的核心围绕着《史记》中的“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