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合集下载

《脉经》——精选推荐

《脉经》——精选推荐

《脉经》《脉经》开放分类:中医中医临床学中医著作中医诊断学编辑词条分享本词条由舵⼿创建,共有13位协作者编辑了24次。

最新协作者:缇,njyzxlhy,张延伟,紫⾊思念,乔康达夫⼈。

《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脉学的专著。

10卷。

西晋王叔和撰。

该书集汉以前脉学之⼤成,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

纠错编辑摘要⽬录1 医书简介2 源起3 具体内容4 版本种类5 贡献《脉经》 - 医书简介《脉经》《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

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卷、九⼗⼋篇。

全书共⼗卷。

卷⼀论三部九候,⼨⼝脉及⼆⼗四脉;卷⼆、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病证;卷⼗论奇经⼋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

原有“⼿检图三⼗⼀部”,今已亡佚。

《脉经》最⼤贡献有⼆。

其⼀:⾸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

其⼆:将晋以前的诊脉⽅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脉经》经宋,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

此书刻本颇多,现有⼏⼗种刊本。

1949年以来,⼈民卫⽣出版社、上海卫⽣出版社先后有影印本刊⾏。

《脉经》 - 源起王叔和的《脉经》东汉末年,社会⿊暗腐败,军阀混战,⼈民颠沛流离,处于连年战争的灾难之中。

在张仲景的教诲下,王叔和刻苦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四处⾏医治病,认真摸索实践,很快便以“学识渊博,洞识修养之道”著称,成为当时的名医。

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三年),当时魏、蜀、吴三国⿍⽴,连年征战,王叔和随军征战,历尽艰⾟,他⼀⾯防病治病,⼀⾯利⽤太医令这个优越的政治条件,在江南、淮北等地搜求古典医著和张仲景、华佗等⼈的遗作,为后来著书⽴说做了充分的准备。

中医脉学十大名著

中医脉学十大名著

中医脉学十大名著
先来说说《脉经》吧,这可是脉学的老祖宗级别的著作啦!它就像一个脉学的大宝藏,里面有好多关于脉象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挖掘。

想象一下,古代的中医们靠着摸脉就能知道身体出了啥问题,是不是超厉害的!
还有《濒湖脉学》,这本书那也是大名鼎鼎呀!里面对各种脉象的描述特别生动,就好像在给你讲一个个小故事一样。

比如说滑脉,就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哇,这画面感一下子就有了!
《伤寒论》也不能落下呀,它可不单单是讲脉学,还把病症和脉象结合得特别好。

就好像医生拿着脉诊这把钥匙,去打开病症这个大锁,太有意思啦!
《金匮要略》也是经典之作呢,它里面对于脉象和疾病的关系阐述得特别细致。

读起来就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在跟那些厉害的中医大师学习呢!
《三指禅》这本书也很有趣哦,它把脉象说得通俗易懂,让咱普通人也能大概明白个一二。

就像是一个亲切的老师,一点点地给你讲解脉象的奇妙之处。

再说说《诊家正眼》,它对脉象的分析那叫一个透彻呀!让你能清楚地知道每种脉象背后的意义,感觉就像在脉象的世界里探险一样刺激。

《脉诀汇辨》也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书呢,它把各种脉象的特点都总结得特别到位,让你一读就懂。

《脉理会参》就像是一个脉象的大汇总,把各种知识都融合在了一起,让你可以全面地了解脉学。

《脉义简摩》这本书呢,文字简洁明了,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让你轻松就能掌握脉象的要点。

《脉象统类》则是把脉象进行了分类整理,让你能更系统地去学习和理解。

哎呀呀,这十大名著可真是中医脉学的瑰宝呀!每一本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大家要是对中医脉学感兴趣,可一定要好好去研读这些经典之作哦,说不定你也能成为脉学大师呢!哈哈!。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为西晋(公元265年~316年)王叔和编撰。

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中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八篇,将脉象归纳为浮、沉、迟、数等24种,根据形体辨别,阐明其所主病证,结合望、闻、问三诊加以研究。

虽然《脉经》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

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作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也把它当作必修课。

王叔和,名熙,晋朝高平(今山西高平人)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

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王叔和著《脉经》,这也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著。

诊脉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断方法,脉象也在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此书中,王叔和对脉学的描述和阐释深刻而细致,可见他对于脉学的造诣之深。

他将脉象分为24种,其中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

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和区别。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古时诊脉是诊三部九候的,就是人迎(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每部三候脉共九候,诊疗时过程繁琐,患者还要解衣脱袜,不太方便。

王叔和将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将这种方法改作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只须察看双侧的寸口脉,便可以准确地知晓人身的整体状况。

这一重大改革表面上是简化了诊断方法,实际上是医学理论深刻推导后才能实现的创新。

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大量的临床经验是创新的基础,这种方法沿用至今。

几千年来屡试不爽,其实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这一重大成功是巨大勇气和大学探究的结晶。

另外,他还强调诊脉时要注重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型、性格等不同因素,不可一成不变,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西晋名医王叔和与《脉经》简介

西晋名医王叔和与《脉经》简介
轻重如何,脉象是可以反映出来的。王叔和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
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人的体质与脉象的关系。王叔和的临床经验十分丰
富,深知诊脉要因人而异,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性别、不同体质
的人身上,呈现出来的脉象是有区别的。他指出,给病人诊脉时,
应当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是大人还是小孩,身体是高还是
矮,性情是急躁还是憨稳,再看脉象如何,才能作出确诊。如肥
胖的人脉象显得“沉”一些,身体较瘦的人脉象要“浮”一些;妇
女脉象显得“软小”,婴儿呼吸脉搏跳动较成人要“细数”一些。
这对后世脉学很有启发意义。
王叔和能写出脉学专著《脉经》,说明在脉诊的理论和实践方
面,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迷信脉诊方法,也不强调它
王叔和,是东汉高平(今山东巨野附近)人,生活在汉末晋
初,生死年份不清楚。担任过太医令一职。王叔和性情温和,通
晓哲学和历史,对医学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曾与张仲景及其弟子
有过交往。后来潜心研究医学,在切脉治病方面有专长。
王叔和在医学方面的贡献,除了收集整理《伤害杂病论》,并
将其改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使这部祖国医学名
著得以传留下来外,还有他的脉学成就。
切脉,在我国传统医学诊断学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许多医生对这种诊法没有予以足够的
重视,张仲景在他的书中,就曾忧心忡忡:有些医生或者缺乏脉
学知识,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导致临床诊断不明,这对于患
者来说是很危险的。为了帮助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切脉
滑、数、促、弦、紧、沉、伏等等,在每种脉象里,又详细指出
手指触觉的不同,如脉博跳动力量的强、弱,跳动部位的深浅程

试论《脉微》在脉学上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

试论《脉微》在脉学上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
试论《 脉微》 在脉学上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
张 工或 , 李 婕 陶承 志 (. 1南京 中 医药大学 文献研 究所 医史 文献 学科 , 江苏 南京 2 0 3 ;2南 京 中医药 大学 , 10 6 . 江苏 南京 2 0 2 ) 10 9
关键 词 脉 微 脉 学 中 医学 术发 掘 中 图分 类 号 R 4 . 2 11 9 文 献 标 识码
阳 、 迎 三部 九 候 的遍 身 诊 法 , 人 但施 氏视 此 法 为 奇 他 素 之 条 遇 交往 甚 密 , 书颇 丰 。施 沛所 撰 的 医学 著作 见藏 说 异 端 , 据 《 问 气 口独 为 五 脏 主 ” 说 , 分 著 阐 l 努 于 国 内 的有 四种 : 脉微 》 孤 本 ) 《 穴 指 掌 图书 》 缕 析 , 明 了把 寸 E诊 脉 的依 据 和重 要 意 义 , 力 《 ( 、经
对 完善 医事制 度 , 行 严 格 的 执 卯年 的刻 本 ( 孤本 ) ,现藏 中国 中医科学 院 图书 馆【 求 。 于 医学 十分 重 视 , l J 。 政局 稳 定 , 济 繁荣 , 经 多方 19 9 5年 中医古 籍 出版社 出版过 明崇 祯 1 2年 的 刻本 医药人 才 培养 选拔 制 度 ; 多 医学迅 速 发 展 , 医家 辈 影 印本 。 在 1本独立行 政法人 国立公文 书馆 内阁文 位 、 层次 的发展 医 学教 育 , 另 3 如虞 抟 、 纶 、 机 、 己 、 春 甫 、 槁 、 镰 、 王 汪 薛 徐 朱 高 库 著 录有 丛 书施沛 的《 兰集 》 为 明崇祯 末年 刊本 , 出 , 灵 , 缪 王 陈 杨继 州 、 献 可 、 赵 啬 斋藏板 。《 灵兰集 》 初集 和二 集 , 分 其初集 中有完整 孙 一 奎 、 希 雍 、 肯堂 、 实 功 、 吴 李 在理 论 的《 脉微》 2卷 , 版本 和 中国中医科学 院 图书馆 的刊 张介 宾 、 有性 、 中梓等 明代 著 名 医学 家 , 此

中医医史文献中的重要医学文献有哪些

中医医史文献中的重要医学文献有哪些

中医医史文献中的重要医学文献有哪些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智慧结晶。

在这浩如烟海的医史文献中,有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经典著作,对中医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黄帝内经》。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脏腑生理病理等。

其中关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天人相应”的观点,至今仍被中医所重视。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在现代医学中也逐渐受到关注。

《伤寒杂病论》同样是中医史上的璀璨明珠。

张仲景在这部著作中创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为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诊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书中的许多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被证明疗效显著,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而且,《伤寒杂病论》所倡导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法则,指导着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

它记载了 365 种药物,对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对于药物的分类,如上品、中品、下品的划分,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等方面的论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也是中医医史文献中的重要作品。

这两部著作广泛收集了前代的医学经验和民间的单方、验方,并结合孙思邈本人的临床实践,内容涵盖了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尤其是在养生保健方面,孙思邈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对现代人的健康养生仍有借鉴价值。

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

它收集了当时的许多有效方剂,并对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了规范。

这部著作对中药制剂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药学的巨著。

全书收载药物 1892 种,新增药物 374 种,附有药图 1109 幅。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解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解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解绪论客观性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确立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国医药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是哪部?()①《黄帝内经》②《伤寒杂病论》③《神农本草经》④《难经》【题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

原因在于《黄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经络、解剖、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

【答案】①2、标志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确立,为临床中医学发展的奠基之作是哪部?()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伤寒杂病论》④《金匮要略》【题解】《伤寒杂病论》在《内》、《难》等理论基础上,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辩证论治方法,成为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研究和处理疾病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方法。

《金匮要略》是晋代王叔和将《伤寒杂病论》编纂整理,一分为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故《金匮要略》作为标准答案不全面。

【答案】③3、中医学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隋代巢元方等著的什么书?()①《神农本草经》②《脉经》③《诸病源候论》④《温病条辨》【题解】《诸病源候论》详尽地记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与症状,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答案】③(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1、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标志是什么?()()()()()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神农本草经》④《伤寒杂病论》⑤《黄帝内经素问》【题解】《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国医学基本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二者与《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学家奉为“四部经典”,由此而确立了中国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

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

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三指一搭,便知病情”,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脉诊是一种近乎神奇的诊断方法,也是最具中医特色的符号之一。

这种诊断方法源于何时尚无从考证,但很早就已经很发达。

春秋时期的名医扁鹊便以切脉准确而闻名,当时的人甚至都说他具有“透视眼”。

汉代的仓公、华佗等名医也都极擅长脉诊。

但可惜的是,这些名医或许有关于脉诊的论述,但均没有流传下来。

虽然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中也都有所涉及,但均非脉学专著,脉学只是医理的一支,因此内容较为零散。

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直到魏晋时期方才出现,这便是医家王叔和所撰写的《脉经》。

王叔和,名熙,是魏晋时期的医家。

生卒年不详,大体生活于3世纪早中期。

唐代甘伯宗《名医传》中记载其为高平人,但关于高平的所在仍存在争议,一般将其定于今山西高平。

综合各类记载来看,王叔和性度沉静,精于医学,博通经方,喜爱著述,而且颇识修养之道。

据记载,王叔和曾担任过太医令,这是当时朝廷掌管医药的最高官职。

或许正是职位上的便利让他能够洞览各类医书,从而能够为《脉经》的撰写搜集必要的文献资料。

由于文献的阙失,王叔和的生平事迹几乎未曾流存,但他在医学史上的两大贡献却众所公认:其一是他曾保存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该书成书不久便散佚不存,由于王叔和年代距离张仲景不远,又有职务上的便利,因此有机会进行搜集整理,将伤寒学说流传后世。

对于医学发展来说,王叔和的保存之功不可没。

当然,后世也有人推测王叔和可能是张仲景的亲授弟子,但并无明确的证据。

其二便是撰写了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应用和学术价值。

脉诊作为中医学的一种诊断方法,有其特殊性。

用王叔和的话来说,便是“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脉诊看似简单,实则极难,不仅要精于医理,而且要极为耐心细致,对于指下的感觉要有灵敏而清楚的感知与判断。

一般而言,熟练的医家通过长期的诊疗实践,对脉诊自然能够有所会心,但这种感悟“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多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遑论要书写下来,可谓是典型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中医书籍读书笔记

中医书籍读书笔记

中医书籍读书笔记中医书籍读书笔记——脉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先贤文献中,《脉经》是中医脉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是晋代王叔和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而编成的。

尽管其内容有糟粕,但其价值和影响却是无法抹杀的,为后世的脉学诊断疾病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脉经》开宗明义,首先提出脉之经纪、浮沉、迟数等概念,继之又提出二十四种脉象,并指出各种脉象所主的病症,为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辨脉阴阳大法”中,对阴阳脉象的鉴别,有“平人气象论”、“三部九候论”、“脏腑脉象论”等,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三部九候论”论述了全身部位的浮中沉,三部九候及其相应脏腑功能和病理变化。

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

《脉经》在诊断学上,还提出了“四诊合参”、“四诊相失”等观点。

同时,《脉经》又十分强调脉证合参,认为只有全面观察分析,综合判断,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这种观点比单纯以脉测病的做法要进步得多。

《脉经》还强调切脉时须神情专注,分析辨别,不可草率从事。

《脉经》在临床实践方面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书中提出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等,这些基本理论至今仍为临床所遵循。

然而,《脉经》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书中过于重视脉象,而忽略了对脏腑功能的认识和研究,这是与中医整体观念相违背的。

其次,《脉经》过于强调四诊合参和证脉合参,忽略了疾病的个性化和差异性,不利于临床医生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最后,《脉经》也存在一些概念不清、表述含糊等问题,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误解。

总的来说,《脉经》作为中医历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它不仅对后世的脉学诊断疾病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也为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脉经》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能否认其在中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承认差距、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中医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关系】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 “我 克” 两个方面的联系。
“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为“所 胜”
(3)五行相乘(克之太过)
【含义】五行中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克制 太过的异常相克反应。—— 顺五行相克次序
的克制太过。 【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 金乘木(和相克一致) 【原因】 A.五行种的某一行太强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 B.五行种的某一行太弱,难以乘受正常的相克, 使其更加虚弱。

皮悲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肺膀耳骨恐唾呻 胱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五脏 第三节 六腑 第四节 奇恒之府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概说
学习要求
1、掌握藏象的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及 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2、掌握脏腑的概念、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3、了解藏象的来源。
一、藏象的概念及其来源
2.唐代医家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对临 床各科及养生疗法有显著的发展。
3.宋代医家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对 妇产科有显著的发展。
4.宋代医家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对儿 科有显著的发展。
5.明代医家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对外科 有显著的发展。
6.明清温病学家创立温病学派,对传染病 (温病)的发展有显著的贡献。
思维而拙于形式逻辑
4、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强
二、具体的有特色的中医认知方法:
1、司外揣内 2、援物比类 3、心法和顿悟 4、试探和反证
第四节 中医学未来发展展望
一、调整—世界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 二、融合与互补—中国医学发展的必然态
势(中西融合)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阴阳学说
存在。 阴阳消长平衡属量变过程。

中医脉学专著《脉经》

中医脉学专著《脉经》

中医脉学专著《脉经》《脉经》是西晋医学家王叔和编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

王叔和,名熙,字叔和,以字行。

生活于公元3世纪,高平(今山西高平,一说山东济宁)人。

西晋时期著名医学家,曾任晋太医令。

他性格沉静,喜好著述,博通经方,深识医理,尤其对脉学有深刻的研究。

西晋时,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简编残乱,濒于失传,王叔和对其中的《伤寒论》部分进行了搜集整理和编撰工作,颇有功于仲景。

此外,他还将以往文献中有关脉学的内容加以集录和整理,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著成《脉经》10卷。

王氏在书中强调“脉理精微,其体难辨”,故参考《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扁鹊、华佗等诸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剖析脉理,条陈脉法,明辨脉象,说明主病。

同时,结合疾病的声色证候,确立治法,告之宜忌。

卷一论述人脉寸、关、尺三部,持脉之法有“浮、中、沉”,病脉体象有二十四种(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以及平脉、疾病将瘥和难愈脉候;卷二论“关前”、“关后”脉象,以及寸口、人迎、神门等部位的脉象阴阳虚实变化与所主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主病与治疗,奇经八脉的脉象主病;卷三为脏腑的平脉、死脉;卷四论“遍诊法”与独取寸口脉法的各部脉象主病,论杂病的各种病脉,各种亏损病证以及决死生脉候;卷五辑扁鹊和仲景脉法、扁鹊与华佗察色闻声要诀;卷六论脏腑病机与病证;卷七论述汗、吐、下、温、灸、刺、火、水等八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热病诸证与死候;卷八论各种杂病的脉症并诊;卷九阐述妇儿科诸病机理、脉症与预后;卷十为“手检图二十一部”,此图已佚,文字亦有残缺,只剩论脉的“前、后、左、右、上、下、中央”诊法以及各种脉象主病等内容。

《脉经》对西晋以前的脉学成就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使脉学独立分科,促进了后世脉学的发展。

该书约成书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此书。

《脉经》的著成与后世脉法中医脉诊学

《脉经》的著成与后世脉法中医脉诊学

《脉经》的著成与后世脉法中医脉诊学《脉经》是祖国医学的第一部脉学专书。

成就是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完成后世脉法,在规定脉名及其指标,对寸、关、尺分部及分主脏腑,与将脉象进一步与病证联系结合等,都做了完备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使脉诊成为中医学中的独立学科,使脉诊实际易从,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推广。

另外,《脉经》还收载了若干古文献资料,不但有俾于脉学,客观上还使若干重要文献免于散佚,由于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亦且有俾于整个中医学,《脉经》使后学于脉法得致用之道,知渊源之自,《脉经》之撰,合于著作之法。

其第十卷“手检图”部分已佚失不传,《脉经》由于辗转传抄之际,时有缺失忆改错简夺误等等,故今本非原著原貌,是又不可不知。

自《脉经》问世脉学进人了一个新时期,其后至今将近两千年,脉学著作虽多,但基本上仍是叔和遗法,不出《脉经》范屆,故尔,《脉经》为古脉法之嬗递,后世脉法之开端与典则0(一)王叔和与《脉经》的写作《脉经》为王叔和所著。

据后魏?高湛《养生论》及唐?甘伯宗《名医传》,宋?张杲《医说》等书称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

宋?林亿《脉经》序称叔和为西晋时人,按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谓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甘露中吾病风百日方治,迺撰集三部云云。

是叔和著书,乃在甘露之前,故有人以为王叔和为吴之太医,又《医心方》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之语,《千金方?三十六》载“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与《医心方》同,可证叔和名熙,姓王而不是王叔。

《名医传》谓王叔和:“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形切,洞识修养之道。

”这说明他在当时就是水平高影响大的人物。

王叔和在著作方面一是撰次仲景《伤寒论》,再就是自著《脉经》。

《脉经》的写作意图,反映在《脉经》自序中,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

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鹤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脉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脉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脉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脉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现存最早脉学专著。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一、前言《脉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作者为西晋时期的王叔和。

本书详细阐述了脉象的辨识、脉诊的技巧以及脉象与疾病的关系,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热爱中医学的人士,我有幸深入了这部著作,以下是我的感受与收获。

二、感受1. 对脉学的认识加深:通过《脉经》,我对脉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王叔和在这部作品中将脉象分为二十三种,并对每种脉象的性状、主病进行了详细描述,使我对脉象的认识更加全面。

2. 诊断技能提升:在脉诊方面,本书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技巧。

通过各种脉象的特点,我能够在实际诊断中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脉象,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

3. 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在阐述脉学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使得我在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相结合,提高了我的临床诊疗能力。

4. 传承与创新:《脉经》作为古代医学经典,不仅传承了前人的医学智慧,还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探索和创新中医学的信念。

三、收获1. 丰富了医学知识体系:通过《脉经》,我掌握了许多关于脉学的知识,使我的医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2. 提高了诊疗水平:本书的使我在脉诊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3. 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脉经》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病例,提高了解决实际医学问题的能力。

4. 激发了继续探索的热情:《脉经》的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学的魅力,激发了我继续深入、探索和创新中医学的热情。

总之,《脉经》的让我在脉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为我在中医学领域的继续探索奠定了基础。

我相信,在未来的和实践中,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医诊断之脉学的现代发展

中医诊断之脉学的现代发展

脉学的现代发展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学科。

它传承着中国古代先辈们治疗疾病的经验和理论。

中医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辨证论治是诊疗依据。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位、病性,通过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治疗疾病。

中医诊断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今天,我们来介绍中医诊断中的诊疗基础:脉学的现代发展。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从其起源到形成脉诊学体系,是经过了历代医家长期的整理、研究、总结而发展的,亦是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

脉诊学因其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而成为中医的标志。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文献。

近年来对中医脉诊学的研究亦不断的深人,其中对于传统脉学的客观化指标的研究,对局部脉象变化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所反映的信息的研究,对于脉象与病证的关系的研究等,都做出了许多成绩并且还在深人。

中医脉诊学的基本特点是从局部的脉象以检测整体的变化,亦是内在变化从局部所反映出的信息,是与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脏腑经络学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脉诊学与中医基本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但脉学作为中医独特专门之学,从主客观因素上说亦存在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等现象。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脉学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缺乏客观化指标或界说不清是不足为怪的。

历代医家为便于临床实用,不断的进行分析归纳,从脉诊学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对于脉象的描述,命名和分类的方法,历代很不统一,这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从《内经》开始,经《伤寒论》《脉经》至《濒湖脉学》,所记载的脉象脉名数目是不同的,从现有文献中亦可以看出历代对脉象的分类方法亦各有不同,如有八纲分类,有以浮沉迟数分类,有以阴阳分类等等,虽然其分析归纳的方法很不统一,但从中可以看出其探索简明切用以执简驭繁的目的是一致的。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世 临 床 实 践 具 有 重 要 的指 导 意 义 ,从 而 更 加 丰 富 了 临 床 治
法》 和 《 辨脉法》 的文 字。 《 脉 经》 卷 五 《 张仲景 论脉 》
中的一些段落 出 自 《 平脉法》,由此也说 明叔 和对 仲景 脉法 的深 晓 ,及 仲景 脉法对 叔 和脉法 的影 响。王叔 和还将 仲景
《 伤寒 杂病 论》 内容 的 大部 分 ,引 录到 其 《 脉 经》 中。基 本上约有 2 / 5以上 的内容 引 自 《 伤寒 杂病 论 》 ,因此可 将 《 脉经 》 中收 录 的 《 伤 寒杂 病论》 内容看 成现 存最 早一 种 古传本 ,且保存 了仲景 的 部分佚 文 。他从 病 、脉 、证 、治
9 7篇 。北宋林亿 《 校定 脉经序 》 言 : “ 臣等观其 书 ,叙 阴 阳表里 ,辨 三 部 九侯 ,分 人迎 、气 口、神 门,条 十二 经 、 二十 四气 、奇 经八 脉 ,以举 五 脏六 腑 、三焦 、四 时之 疴 。
们 中有现存 的 ,对 其校 勘 、补遗起 到参 考对 比作 用。对那 些湮没佚失 的古籍 脉学 著作 ,在 《 脉经 》 中也 有 所记 载 ,
学 术 探 讨
Ac a d e mi c s t u d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1 9・
针灸辨证论 治。
1 《 脉经》 的渊源 《 脉经》 全 书共十卷 ,9 7篇 ,“ 这是我 国医学史上现存 第 一部有关脉学 的专著 ,是 公元 3世 纪 以前 我 国有关 脉学 知识的一 次 总 结 。 ” _ 2 正 如 王 叔 和在 《 脉 经 ・自序》 言 :

王叔和《脉经》针灸学术思想简析

王叔和《脉经》针灸学术思想简析

王叔和《脉经》针灸学术思想简析王聪;于冰;张永臣【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6(035)004【总页数】2页(P480-481)【关键词】王叔和;《脉经》;针灸学;学术思想【作者】王聪;于冰;张永臣【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魏晋时期著名医家、医书编纂家,东汉末年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

其人“性度沉静,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养生之道,深晓疗病之源”,著有《脉经》,并对《伤寒论》作整理编纂。

《脉经》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又是一部保存了大量针灸资料的医学巨著,其中涉及针灸的内容约占全书的八分之一,对发展中医针灸理论和临床提供了借鉴,笔者现就其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做一简析。

王叔和在《脉经》卷二的“平奇经八脉病第四”和卷六中,对人体经脉、经别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均作了系统论述[1]。

王氏所描述的经脉循行,与《内经》基本一致,又有细微差别,如《脉经·卷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描述了足厥阴肝经的起止部位、循行路线、所交经脉以及络脉和经别:“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聚毛之际,上循足趺上廉……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中。

”同样在卷六中,王氏亦是以如此方式,对十二经脉的循行所过部位、所交经脉、属络脏腑等做出了详尽描述。

在《脉经·卷二·平奇经八脉病第四》中,王叔和也对奇经八脉逐一论述:“阳跷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风池……带脉者,起于季肋,回身一周。

”《脉经》是继《内经》之后,对人体经络系统作出较早系统阐述的古籍。

除了详尽描述经脉循行外,《脉经》又阐释了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沟通上下内外的相互关系。

初探《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一)

初探《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一)

初探《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一)【摘要】从七个方面探讨《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重视“寸口脉”;以“阴阳学说”来认识《内经》的脉学;《内经》脉学中“经络”即是“血脉”的含义;提出了诊脉的最佳时间;《内经》脉诊方法的多样化;重视季节脉;重视真脏脉。

【关键词】《内经》脉学学术贡献《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对后世医学和脉学的影响甚大,可以说后世的脉学是《内经》脉学的发展和延伸。

本文从以下7个方面探讨《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1重视“寸口脉”《内经》中虽未明确提出“独取寸口”,但是已经对寸口脉相当重视。

《内经》提出了“寸口独为五脏主”的理论,并阐明其机理。

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歧伯曰:胃者,水谷之海也,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

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内经》还强调了诊寸口脉对判断疾病预后有一定的意义,正如《内经·经脉别论》说:“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毛皮。

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2以“阴阳学说”来认识《内经》的脉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由此可以看出,“阴阳学说”已经成为世界万物分类的法则,同时脉学也应用“阴阳学说”思想,《内经》的人迎主外、寸口主中的“人迎寸口诊法”和尺寸诊法均是一阴一阳。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文章详细阐述了胰腺疾病影像学检查的选择、读片思路、良恶性胰腺肿块的鉴别,如何结合临床进行影像学诊断等,为社区医生正确读片提供思路。

描述:《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要】《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

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97篇。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

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

”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1 《脉经》的渊源
《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著,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

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

”由
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著《脉经》。

2 《脉经》的学术价值
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论述。

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著述传世。

《脉经》一书的价值就在于:它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把脉学理论系统化、完整化。

由此具有很高的理论学术价值,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脉经》中收载了期刊论文大量魏晋以前的医学文献。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它们中有现存的,对其校勘、补遗起到参考对比作用。

对那些湮没佚失的古籍脉学著作,在《脉经》中也有所记载,对于研究、考证古典脉学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该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除了脉学在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学意义之外。

其对辨证论治、针灸学等的总结,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王叔和强调四诊合参,全面诊断,脉、证、治三者密切结合,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依据。

在针灸上弥补了《内》《难》的不足;总结出脏腑虚实病候在寸口脉法基础上的针刺规律;各种脉象所主症候的针灸治疗;充实和完善了奇经八脉症候的描述;明确记载了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强调经络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

3 《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3.1 对仲景脉学的总结宋本《伤寒论》卷一的第一、第二两篇文章分别为《平脉法》和《辨脉法》,历代医家一直质疑此两篇非仲景而是叔和所作。

要了解仲景的脉学思想,就一定要注意仲景的此两篇内容,才能全面了解仲景脉学的全貌。

在《脉经》中王叔和也引用了很多《平脉法》和《辨脉法》的文字。

《脉经》卷五《张仲景论脉》中的一些段落出自《平脉法》,由此也说明叔和对仲景脉法的深晓,及仲景脉法对叔和脉法的影响。

王叔和还将仲景《伤寒杂病论》内容的大部分,引录到其《脉经》中。

基本上约有2/5以上的内容引自《伤寒杂病论》,因此可将《脉经》中收录的《伤寒杂病论》内容看成现存最早一种古传本,且保存了仲景的部分佚文。

他从病、脉、证、治几方面着手,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精神。

强调脉证合参,将仲景所用治法加以分类比较,非常切合临床应用。

这也是研究、校注《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版本。

3.2 对中医临证的指导作用《脉经》是以脉学为核心、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依据,结合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对后世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更加丰富了临床治疗学的内容。

在《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中以寸、关、尺三部脉象归纳临床常见的各种病脉及主证,根据脏腑经络辨证,来诊断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提出药物治疗、针灸补泻以及饮食生活宜忌。

被后世医家有效地应用。

在《脉经》第二、六、十卷中,还详细记载了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理论,从而补充了内难不足、并强调针灸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

3.3 对脉学的丰富与发展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曰:“以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评明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缪,为果不疑。

”王叔和在全面继承和系统整理古典脉学精华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确立24种脉象,并准确地描
述了各种脉象的指下感觉,奠定了脉诊指下标准的基础。

以后历代医家对脉象的认识均未离开《脉经》基本标准。

并归纳出8组相类脉: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浮、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在仔细鉴别脉象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后世医家对脉象的分类皆在王叔和的24种脉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如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在《脉经》基础上增加了牢、长、短而为27种脉象。

突破了《内经》三部九候脉法约束,完善了《难经》寸口脉法,总结了分寸、关、尺三部位及脏腑分配原则。

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法。

推进了诊脉法在临床的普遍应用。

是对内难脉法及仲景脉法的发扬,从而使脉学理论与方法规范化和系统化。

3.4 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
王叔和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谓沉为浮,折方治永乖;以缓为迟,折危殆立至。

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遂以“脉学”为核心,著成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对于后世在诊断上及临床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历代都把
它作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书。

历史上很多著名医家把《脉经》的内容都引录到自己的著作中去。

《诸病源侯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都收载有《脉经》内容。

后世诊脉者,皆以本书为脉学理论的准绳。

唐代太
医署、宋代太医局都把《脉经》列为学习中医的基本课程之一。

4 结论
王叔和的《脉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

是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

在脉学理论、辨证论治、针灸学上颇多总结与发挥。

在古典医籍保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在脉学方面,首先总结出24种基本脉象,确立了脉象的指下标准,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并确立了寸、关、尺三部的脏腑分配。

是临床脉诊的一大改革,给临床带来很大便利,一直沿用至今。

对中医诊断学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以脉诊为中心的基础上强调四诊合参,全面诊断。

《脉经》的学术思想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脉学精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成。

该书全面继承了魏晋以前脉学成就,集其大成,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脉学的结晶。

是中医脉学的不朽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