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电影经典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经典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经典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5602045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2 学分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影视经典作品赏析》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的任意选修课。

本课程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分析中外电影史上的经典电影。

本课程在理解电影的基础上进行影片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其一,从制作的角度,分析电影的导演手法、剧作、视听表现等,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以经典电影为教材,进一步加强影视作品的制作能力;其二,从电影理论的角度进行内容的分析,即从叙事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电影作者论、后殖民文化等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电影,如何在纷繁的影视产品中选择精品进行学习、鉴赏与研究。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影片观摩与影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影片分析部分以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方式进行。

学生要定期提交观片笔记和进行课堂分析,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民国时期的中国经典电影(2学时)1.教学内容(1)费穆的《小城之春》分析;(2)蔡楚生、郑君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分析;2.重、难点提示(1)中国电影的意境追求与民族化探索;(2)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中国电影的家国情怀;第二章谢晋经典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红色娘子军》分析;(2)《天云山传奇》《芙蓉镇》分析;2.重、难点提示(1)理解中国电影如何人文化的表达政治;(2)谢晋电影创作模式,以及这种模式的变化;第三章第四代导演的经典电影(4学时)1.教学内容(1)黄蜀芹的《人·鬼·情》分析;(2)吴天明的《老井》分析;2.重、难点提示(1)女性导演身份与女性电影分析;(2)中国电影的人文化表达;第四章第五代导演的经典电影(5学时)1.教学内容(1)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分析;(2)张艺谋的《红高粱》《活着》《菊豆》分析;(3)李少红的《血色清晨》分析2.重、难点提示(1)中国电影中的民族与历史的反思;(2)后殖民文化视角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第五章第六代导演的经典电影(4学时)1.教学内容(1)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分析;(2)贾樟柯的《小武》《三峡好人》分析;2.重、难点提示(1)第六代导演作为一个群体的“私语化”表达;(2)第六代导演的视听语言与内容的联系;第六章姜文电影分析(4学时)1.教学内容(1)《阳光灿烂的日子》细读与分析;(2)《鬼子来了》分析;2.重、难点提示(1)姜文电影的风格特点;(2)视听语言如何创造属于电影的“激情”;第七章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分析(5学时)1.教学内容(1)“红、白、蓝”三部曲分析;(2)《十诫》系列分析;2.重、难点提示(1)电影中的哲学表达;(2)现代电影中的宗教;第八章黑泽明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罗生门》分析;(2)《七武士》系列分析;2.重、难点提示(1)东方民族电影如何走向世界;(2)影片结构与内容表达;第九章伊朗经典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黑板》分析;(2)《小鞋子》分析;(3)《樱桃的滋味》分析2.重、难点提示(1)“第三世界”电影如何走向世界;(2)“第三世界”电影如何“带着镣铐跳舞”;第十章李安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分析;(2)《断背山》系列分析;2.重、难点提示(1)电影中的性别问题;(2)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在电影中的表达;四、实验教学内容无五、学时分配六、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电影赏析课 (教案)

电影赏析课 (教案)

电影赏析课 (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电影赏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表达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观看和分析不同题材和风格的电影,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并能够用流利的口语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看法和观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电影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基础知识讲解:- 不同电影类型的介绍和解读。

- 各国电影产业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电影赏析:- 选取经典电影进行观看和分析。

- 分析电影的主题、剧情、人物塑造等要素。

- 思考电影中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观。

3. 学生互动讨论:- 小组讨论和展示电影赏析结果。

- 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4. 口语训练:-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用英语进行电影评论和讨论。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四、课程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

2. 电影赏析报告:学生根据分析结果撰写电影赏析报告。

3. 口语表达能力:学生通过课堂演讲、小组展示等形式展现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电影资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进行赏析。

2. 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呈现相关内容。

3. 学生资料:提供电影赏析模板和相关背景材料。

六、教学进度安排七、教学扩展1.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安排观看更多类型、题材和语种的电影。

2. 组织学生参观电影院或电影节,进一步了解电影制作和放映的过程。

3.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电影评论和理论文章,拓宽知识面。

八、课程总结通过这门电影赏析课,学生能够提高对电影和文化的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通过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门课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电影赏析课教案大学

电影赏析课教案大学

课程编号: 1013总学时: 36学时周学时: 2学时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大学英语、传播学、艺术类等相关专业开课时间: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教材:- 《电影艺术概论》- 《电影作品赏析》- 《电影美学》授课教师姓名:李明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影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流派和风格。

3. 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模块一:电影艺术基础知识- 课时:4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电影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技术手段等。

- 教学重点:电影的历史、电影技术、电影类型。

- 教学难点:电影美学基础。

模块二:电影艺术流派与风格- 课时:8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不同电影流派和风格的特点。

- 教学重点: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浪漫主义、新浪潮等。

- 教学难点:不同流派和风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

模块三:电影作品赏析- 课时:1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赏析经典电影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 教学重点:电影剧情、主题、人物、导演风格、艺术表现等。

-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模块四:电影与社会文化- 课时:6学时- 教学目的:探讨电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理解电影的社会功能。

- 教学重点:电影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互动。

- 教学难点:分析电影在传播价值观、塑造社会观念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1. 理论讲解:教师通过课堂讲解,系统地介绍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影片观摩: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电影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3.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影评写作:指导学生撰写影评,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5. 作业评点: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传授电影艺术知识。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正式文本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正式文本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影赏析/ Film Appreciation课程代码:19933270课程类型:全校公选课总学时数:51(理论学时:20 赏析学时:31)学分:3先修课程: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科基础部设计基础模块中心适用专业:所有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电影赏析》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面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所属专业的学生,同时也并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

本课程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美学素质,也为本科学生的远程教育继续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电影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和性质:(课内9学时+课外8学时)了解电影的分类概念、电影性质、功能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关于电影的知识和概念。

2.电影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课内6学时+课外2学时)了解影像的镜头、声音、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解电影中如何运用电影的技法进行电影创作;掌握几种电影手法的实际运用。

3.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课内3学时+课外8学时)了解中国包括香港台湾、西方东方的电影历史发展简况;理解各国电影发展的过程和原因;掌握电影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内容。

4.电影的类型和体裁:(课内3学时+课外2学时)了解中国和西方的电影体裁;理解电影体裁的实际运用;掌握电影体裁的分类与类别。

5. 中外电影名家名作赏析和期末影评考试:(课内30学时+课外30学时)了解中国和西方的电影代表作品;理解电影作品的内涵;掌握电影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表现的主题思想三、课内实验或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及要求四、学时分配表五、课程考核要求及方法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10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作业()%;实践环节()%;其他()%六、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教材:郦苏元主编,《电影常用词语诠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免费下载】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免费下载】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影赏析/Movie Art二、课程代码:163Y040三、课程类别:专业课四、课程性质专业选修五、学时/学分:32 / 2六、先修课程:动画赏析七、适应专业:动画专业八、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目的:《电影赏析》诣在通过对优秀的电影进行集中欣赏,对学生的影视欣赏和把握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为之后进行的摄影与摄像,影视后期编辑等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优秀的电影大师身上学习到影视艺术的精髓。

基本任务与要求:通过对优秀的电影的赏析,了解影视的镜头语言和镜头运动技法,以及电影的故事结构设计和动作表演。

第一章在电影中实现对时空的支配——谈《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剪辑和镜头(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理解:导演的意图掌握:对《一个国家的诞生》赏析重点内容:导演的意图教学难点:对《一个国家的诞生》赏析第二章 经典好莱坞的巅峰之作——《卡萨布兰卡》解读(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卡萨布兰卡》解读重点内容:导演的创作意图教学难点:《卡萨布兰卡》解读第三章 探寻好莱坞美学观念变迁的轨迹——《正午》与《美国丽人》比较读解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3课时)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正午》与《美国丽人》比较读解重点内容:导演的创作意图教学难点:《正午》与《美国丽人》比较读解第四章《四百击》:成长的痛楚(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四百击》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四百击》赏析第五章《广岛之恋》:心灵现象学与回忆的诗学(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广岛之恋》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广岛之恋》赏析第六章 意识流电影杰作——《野草莓》(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野草莓》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野草莓》赏析第七章《邦尼与克莱德》:“新好莱坞”的发轫之作(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邦尼与克莱德》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邦尼与克莱德》赏析第八章 生命二重奏——《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读解(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赏析第九章 电影与伦理——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看《英国病人》(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英国病人》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英国病人》赏析第十章个人在世界性文化冲突中的困境与迷惑——电影《慕尼黑惨案》的读解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5课时)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慕尼黑惨案》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慕尼黑惨案》赏析九、学时分配:十二、其它说明:无撰写人(签字): 200 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 年月日系(部、基地)主任(签字)(盖章): 200 年月日。

电影赏析教案模板范文

电影赏析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电影赏析授课对象:高中年级课时安排:共8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电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影赏析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进度安排第1课时:电影概述第2课时:电影分类与流派第3课时:电影艺术语言第4课时:电影剧本分析第5课时:电影导演与演员第6课时:电影主题与思想第7课时:电影欣赏与评价第8课时:电影作品赏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电影的基本知识,如电影分类、流派、艺术语言等。

2. 电影赏析的方法,如剧本分析、导演与演员分析、主题与思想分析等。

教学难点:1. 对电影艺术语言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电影艺术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电影作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电影概述1. 讲解电影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分析电影的艺术特点和社会功能。

第2课时:电影分类与流派1. 介绍电影的基本分类,如剧情片、喜剧片、爱情片等。

2. 讲解不同电影流派的代表作品和特点。

第3课时:电影艺术语言1. 分析电影艺术语言的基本元素,如画面、声音、色彩等。

2. 举例说明电影艺术语言的运用。

第4课时:电影剧本分析1. 讲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 分析剧本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第5课时:电影导演与演员1. 介绍电影导演和演员在电影创作中的作用。

2. 分析导演和演员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第6课时:电影主题与思想1. 讲解电影主题和思想的概念。

第7课时:电影欣赏与评价1. 讲解电影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电影评价的标准和原则。

第8课时:电影作品赏析1. 选择一部经典电影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赏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课后作业1. 完成电影赏析论文,内容涉及电影主题、导演、演员等方面。

《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影赏析/ Movie Art二课程代码:05091314三课程类别:专业课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动画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诣在通过对优秀的电影进行集中欣赏,对学生的影视欣赏和把握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为之后进行的摄影与摄像,影视后期编辑等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优秀的电影大师身上学习到影视艺术的精髓。

通过对优秀的电影的赏析,了解影视的镜头语言和镜头运动技法,以及电影的故事结构设计和动作表演。

五学时/学分:32/2六先修课程:动画赏析七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八教学内容及要求:电影篇第一章亚洲电影一、亚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中国:《霸王别姬》《那山那人那狗》《英雄》《张思德》《红河谷》《阮玲玉》《大话西游》《无间道》《悲情城市》《饮食男女》韩国:《八月圣诞节》《生死谍变》日本:《秋刀鱼之味》《花火》印度:《季风婚宴》伊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越南:《三轮车夫》重点:个案赏析《霸王别姬》难点:个案赏析《无间道》第二章欧洲电影一、欧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法国:《碧海情天》《天使艾米莉》德国:《铁皮鼓》《罗拉快跑》意大利:《天堂影院》《美丽人生》英国:《法国中尉的女人》西班牙:《卡门》波兰:《蓝色》丹麦:《黑暗中的舞者》马其顿:《暴雨将至》苏联/俄罗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毒太阳》瑞典:《野草莓》重点:个案赏析丹麦:《黑暗中的舞者》难点:个案赏析瑞典:《野草莓》第三章美洲电影一、美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美国:《淘金记》《辛德勒名单》《面具》《狮子王》《魔戒Ⅲ:王者归来》巴西:《中央车站》重点:个案赏析美国:《魔戒Ⅲ:王者归来》难点:个案赏析巴西:《中央车站》第四章大洋洲、非洲电影一、大洋洲、非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重点: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难点: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电视篇第五章电视栏目一、电视栏目概要二、个案赏析新闻类:美国CBS《分钟》中国CCTV《东方时空》谈话类:美国ABC《奥普拉·温弗莉访谈》中国CCTV《实话实说》综艺娱乐类:香港凤凰中文台《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国CCTV《综艺大观》益智类:美国ABC《谁能成为百万富翁》中国CCTV《幸运52》重点:个案赏析新闻类:美国CBS《分钟》难点:个案赏析益智类:美国ABC《谁能成为百万富翁》第六章电视剧一、电视剧概要二、个案赏析美国:《兄弟连》韩国:《看了又看》日本:《东京爱情故事》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射雕英雄传》《空镜子》重点:个案赏析美国:《兄弟连》难点:个案赏析日本:《东京爱情故事》第七章电视广告一、广告概要二、个案赏析麦当劳“婴儿篇”广告苹果电脑“1984”篇广告万宝路之“中国锣鼓篇”广告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公益广告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篇全球通奥运之“我能”篇广告重点:个案赏析麦当劳“婴儿篇”广告难点:个案赏析苹果电脑“1984”篇广告第八章电视纪录片一、电视纪录片概要二、个案赏析《八廓南街16号》《远古太空人》重点:个案赏析《八廓南街16号》难点:个案赏析《远古太空人》九十考核方式:考查(成绩比例:考查30%+平时60%+考勤10%)考查评分标准为:优秀、通过、不通过三档制计分。

《影片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片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片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影视作品的内涵,通过影片分析解读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影视艺术作品的语言、本性、发展历程等相关知识,并具有相
对直观的理解;
3.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美学的独特传统和中国民族电影发展历程中的诸多特点;
4.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在创作实践中的交融和相互影响,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电影的不同面向;
5.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下数字电影、网络短视频、微电影、等不同形式影视作品的最新变化和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1.苏牧・荣誉-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2.张浩.电影作品分析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3.主要参考书
1.维尔纳法尔史提希(德).电影分析基础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2.张会军.影片分析透视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__教学大纲

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__教学大纲

《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2 先修课程:影视作品分析与鉴赏适用专业:表演戏剧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涵盖了传播学和广播电视、文管、编导、戏文等专业。

本课程主要以电影史为编写纵轴,以类型片与艺术片为编写横轴,纵横交叉,分别从叙事造型、声音画面、时间空间,蒙太奇、长镜头以及符号学等几个角度,分析鉴赏了中外经典电影二十余部,既可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对电影艺术本体、电影发展脉络有较清晰的认识,也可迅速掌握电影赏析的方法及要领。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对影视作品的创造力和表达力;从学科概论的视角,对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作相应的了解,初步构建专业基础;二是提高学生对经典电影作品的鉴赏力和分析技能,为新世纪的影视创作与批评领域培养专门人才。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前言第一章电影是叙事与造型的结合1.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为什么说电影是叙述与造型相结合的艺术;(2)举例说明结构在影视剧中起着什么作用;(3)明确为什么说改编意味着全新的创造。

2.教学内容(1)电影是用画面讲出来的故事——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品《印第安纳·琼斯与失落的约柜》赏析(2)人物是影视作品的核心——对影片《生死朗读》中汉娜形象的分析(3)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式结构典范作品《魂断蓝桥》赏析(4)结构是支撑全剧的钢梁——德国电影《罗拉快跑》结构分析(5)改编是一种全新的创造——美国电影《特洛伊的海伦》赏析第二章电影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1.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电影声音包括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2)学习中国电影导演研究。

2.教学内容(1)声画对位含蓄且富有诗意——陈凯歌作品《霸王别姬》赏析(2)把电影拍得像MTV一样。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任务《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课程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2、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影概述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一、电影的诞生二、电影艺术的起源三、电影的发展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一、起始阶段二、发展时期(1922—1926)三、危机时期(1927—1931)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一、发明之初的分歧二、电影语言的确立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四、苏联蒙太奇学派五、好莱坞类型电影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十一、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十二、新德国电影十三、新好莱坞电影第二章电影分析基础第一节电影分析简述一、电影分析的几种类型二、电影分析的定义第二节电影分析的工具一、描述性工具二、引述性工具三、资料性工具第三节电影分析的历史一、文法书二、辩护分析三、影片解说单四、作者论五、停格第四节电影分析的目标一、总结欣赏和引导欣赏二、创新理论和印证理论三、学习电影和实践电影第五节电影艺术特征一、电影的外部特征二、电影的本体特性第三章电影直觉分析第一节故事分析一、电影的故事二、主题分析三、内容分析四、结构分析五、人物分析第二节视觉分析一、电影的画面二、电影的画面思维三、场景分析四、景别分析五、光线分析六、影调分析第三节听觉分析一、电影中的声音二、语言分析三、音乐分析四、音响分析五、无声分析第四章电影元素分析第一节作为故事元素的剧作一、电影剧作的涵义二、电影剧作的故事三、电影剧作的叙事方式四、电影剧作的地位五、电影剧作的特性第二节作为视觉元素的摄影一、电影摄影概述二、电影摄影艺术的特性三、电影摄影的功能四、当代电影摄影艺术的发展第三节作为听觉元素的声音一、电影声音美学的历史回顾二、电影音乐的特性三、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第四节作为连续元素的剪辑一、电影剪辑的历史回顾二、电影剪辑艺术的基本元素三、蒙太奇的基本类型第五节作为性格元素的表演一、电影表演的本质二、明星制与观众三、电影表演与电影风格第五章电影结构分析第一节电影结构理论概述一、电影的结构系统简介二、电影结构的区别系统三、电影的结构分析第二节时间结构分析一、“本事”时间二、“本文”时间三、“放映”时间第三节空间结构分析一、画格空间二、镜头(画面)构图空间三、镜头运动空间四、形象(影片)空间第四节叙事结构分析一、因果式线性结构二、回环式套层结构三、缀合式团块结构四、交织式对比结构五、梦幻式复调结构第六章电影文化分析第一节文化与电影文化一、文化的阐释二、文化的构成三、电影文化第二节电影文化的特性一、电影视听享受的娱乐性二、具有独立盈利模式的商业性三、易受扭曲的脆弱性四、优势独具的高密度性五、交相融合的高技术与高情感性第三节电影文化分析的基本理论一、象征主义理论二、超现实主义理论三、袁现主义理论四、后现代主义理论五、未来主义理论第四节中国电影文化一、中国电影文化的两大传统二、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文化三、21世纪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战略第七章经典影视作品分析实例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四、考查和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查,通过观赏一部电影作品,按照课堂讲述的分析方法,写出一片专业影评,要求能够按照各元素进行分解,并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任务《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课程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2、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影概述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一、电影的诞生二、电影艺术的起源三、电影的发展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一、起始阶段二、发展时期(1922—1926)三、危机时期(1927—1931)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一、发明之初的分歧二、电影语言的确立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四、苏联蒙太奇学派五、好莱坞类型电影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十一、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十二、新德国电影十三、新好莱坞电影第二章电影分析基础第一节电影分析简述一、电影分析的几种类型二、电影分析的定义第二节电影分析的工具一、描述性工具二、引述性工具三、资料性工具第三节电影分析的历史一、文法书二、辩护分析三、影片解说单四、作者论五、停格第四节电影分析的目标一、总结欣赏和引导欣赏二、创新理论和印证理论三、学习电影和实践电影第五节电影艺术特征一、电影的外部特征二、电影的本体特性第三章电影直觉分析第一节故事分析一、电影的故事二、主题分析三、内容分析四、结构分析五、人物分析第二节视觉分析一、电影的画面二、电影的画面思维三、场景分析四、景别分析五、光线分析六、影调分析第三节听觉分析一、电影中的声音二、语言分析三、音乐分析四、音响分析五、无声分析第四章电影元素分析第一节作为故事元素的剧作一、电影剧作的涵义二、电影剧作的故事三、电影剧作的叙事方式四、电影剧作的地位五、电影剧作的特性第二节作为视觉元素的摄影一、电影摄影概述二、电影摄影艺术的特性三、电影摄影的功能四、当代电影摄影艺术的发展第三节作为听觉元素的声音一、电影声音美学的历史回顾二、电影音乐的特性三、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第四节作为连续元素的剪辑一、电影剪辑的历史回顾二、电影剪辑艺术的基本元素三、蒙太奇的基本类型第五节作为性格元素的表演一、电影表演的本质二、明星制与观众三、电影表演与电影风格第五章电影结构分析第一节电影结构理论概述一、电影的结构系统简介二、电影结构的区别系统三、电影的结构分析第二节时间结构分析一、“本事”时间二、“本文”时间三、“放映”时间第三节空间结构分析一、画格空间二、镜头(画面)构图空间三、镜头运动空间四、形象(影片)空间第四节叙事结构分析一、因果式线性结构二、回环式套层结构三、缀合式团块结构四、交织式对比结构五、梦幻式复调结构第六章电影文化分析第一节文化与电影文化一、文化的阐释二、文化的构成三、电影文化第二节电影文化的特性一、电影视听享受的娱乐性二、具有独立盈利模式的商业性三、易受扭曲的脆弱性四、优势独具的高密度性五、交相融合的高技术与高情感性第三节电影文化分析的基本理论一、象征主义理论二、超现实主义理论三、袁现主义理论四、后现代主义理论五、未来主义理论第四节中国电影文化一、中国电影文化的两大传统二、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文化三、21世纪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战略第七章经典影视作品分析实例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四、考查和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查,通过观赏一部电影作品,按照课堂讲述的分析方法,写出一片专业影评,要求能够按照各元素进行分解,并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00002397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for Psychology Movie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播放电影的形式宣传心理学,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种流行趋势。

电影是浓缩的艺术表现形式,包含着心理和文化的意义。

现代生活中很多电影都以现代心理的理论为依据,涉及到很多心理学知识。

本课程通过心理电影的播放和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介绍,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生活中蕴涵的哲理,让学生从电影欣赏中学到心理学知识,让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相关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在比较深刻、广泛的层面上了解人性和生活本质。

2.基本能力:热爱生活,尊重知识,实事求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人本主义教育法为主,以指导教学法为辅,适时结合发现法、讨论法、教学模拟和情境性教学等其他有效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

通过对相关主题电影在心理学专业维度上的探讨,对电影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从而推动学生对人类自身的再认识,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

3.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互动中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体谅、合作、双方尊重和诚实的价值。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围绕相关主题讨论,适当穿插课堂学生互动环节。

这一环节应依据实际教学需要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电影作品赏析之大纲

电影作品赏析之大纲

课程编号:08124课程名称:电影作品赏析(1)英文名称:Movie Appreciating学分:3总学时:54实验(上机)学时:无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二年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一、课程说明1.编写本大纲的指导思想1985年4月25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文件。

文件明确地指出,为了“迅速改变我国电影教育的严重落后状况”,“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中文系,应当把电影课程正式列入教学计划”。

这一文件的发布意味着,电影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进入我国大学课堂,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了法定性的意义,也是本大纲的指导思想。

2.课程目的和要求目的:加强学生对电影这门艺术的认识,提高对影片的鉴赏能力,以及对写作影评的能力。

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要求:掌握电影的基本知识以及不同类型电影的风格、特性以及历史。

对影片有一定的鉴赏水平以及能够完成质量较高的观后影评。

3.教学的重点、难点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电影语言、蒙太奇不同类型电影的特征、风格电影评论的写作4.知识范围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知识范围涉及政治、历史、文学、文艺学以及音乐学、美学、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相关课程包括中外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基础写作、中外电影史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影视艺术教育》,姜敏,人民出版社,2003;2、《经典名片读解教程》,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电影的特性第二章:电影语言第三章:电影理论第四章:电影声音第五章:蒙太奇手法第六章:电影类型的划分第七章:喜剧1. 喜剧的纷杂定义2. 喜剧的基本精神3. 喜剧影片的历史4. 喜剧片经典作品分析第八章:社会伦理片1. 伦理片的社会基础2. 伦理片的模式以及情感的要求3. 伦理片典范作品分析第九章:爱情片1. 爱情片模式构成与文学源流2. 爱情片简史3. 爱情片引出的哲理沉思4. 爱情片典范作品分析第十章:动作片1. 动作片的类型特征及基础2. 动作片类型的划分3. 中国的动作片和武侠片4. 动作片典范作品分析参考片目:《虎口脱险》、《克莱默夫妇》、《饮食男女》、《恋恋风尘》、《甜蜜蜜》、《八月照相馆》、《新龙门客栈》、《唐山大兄》、《小城之春》主要内容:本课程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讲述电影历史,电影语言,电影特性,蒙太奇等几个方面。

《电影作品与观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作品与观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作品与观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电影作品与观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电影作品的研究与分析,教授学生有关电影制作、电影欣赏以及电影评论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通过研究电影作品的剧情、角色、视听效果等要素,让学生了解电影的语言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电影素养与批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会分析电影作品的要素和结构,了解电影制作的基本流程;2.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敏感度,提高观影品味和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对电影评论的能力,能够有理性、批判性地评价电影作品;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写作来分享对电影作品的观点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 电影史与发展- 研究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发展概况;- 分析电影对社会、文化、政治的影响。

2. 电影的视听语言- 研究电影的镜头构图、镜头运动、剪辑等基本语言手法;- 分析电影的音效、配乐、场景设计等音频技术;- 了解特殊效果、动画和数字技术对电影制作的影响。

3. 电影的剧情与结构- 研究电影的叙事结构;- 分析电影的剧情发展、节奏把控;- 探讨电影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4. 观众心理与电影欣赏- 掌握观众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分析电影对观众情感和认知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电影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5. 电影评论与影评写作- 研究电影评论的基本框架和写作技巧;- 分析专业影评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要求;-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观点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采用讲解、演示、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观看和分析电影作品,参与讨论和写作活动;- 结合小组讨论、个人报告、作业评价等方式进行学生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及参考书籍1. 电影作品:包括经典电影、代表作品和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2. 电影评论:查阅专业影评、学术研究著作以及相关期刊杂志;3. 参考书籍:- 《电影艺术简史》- 《电影欣赏与评论》- 《影像识读》六、教学安排本课程为15周的学期课程,每周2课时,共30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影赏析
计划学时:32
计划学分:2
课程类别:人文社会科学类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在校生
开设学期:第二至第八学期
制订人:郑皓星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电影赏析》课程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学素养,使学生建立起电影赏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此分析电影的艺术形式和价值内涵,掌握影视论文的写作技能。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同时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语境和产业生态,并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思考。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社会观。

能够理性、准确地解读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叙事、风格、内涵等方面的文本特征,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写出条理清晰、语言通顺、言之有物的影视批评,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系统的认识电影;了解电影美学的发展脉络,电影研究的主要学派,电影批评的形式要点等。

2.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
理论:电影发展概述、电影美学概论、艺术片与商业片的界定。

第二章电影艺术思潮(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并掌握当代电影史上的几次著名艺术思潮。

2.通过欣赏相关电影代表作片段,解析几次电影艺术思潮的创作观念。

教学内容:
理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实践:欣赏影视代表作片段,结合理论进行解读。

第三章动作电影的形式与风格(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电影艺术的相关概念界定,掌握电影文本形式与风格的内涵。

2.通过欣赏一部经典动作电影,分析电影的人物、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价值内涵等。

教学内容:
理论:形式与风格。

实践:欣赏一部经典动作电影,每个人写一篇观后感。

第四章百年中国电影赏析(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及相关代表作。

2.重点掌握影视文本的表征和内涵,结合时代背景、电影文化和电影生态进行论证。

教学内容:
理论:左翼电影运动、第五代、第六代导演。

实践:结合相关的电影作品进行解读。

第五章港台类型电影赏析(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港台类型电影的发展、特点、影响等。

2.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港台类型片,解读港台类型电影的形式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
理论:香港新浪潮、台湾新电影运动。

实践:进行系统的影评训练。

第六章日韩经典电影赏析(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日韩电影创作的发展、特点、影响等。

2.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经典日韩电影,解读日韩电影的形式特征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
理论:电影文化、电影生态。

实践:进行系统的影评训练。

第七章印度宝莱坞电影赏析(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宝莱坞电影创作的形成、发展、特点、影响等。

2.通过欣赏宝莱坞电影代表作,解读印度电影的形式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
理论:喜剧类型片、歌舞剧。

实践:进行系统的影评训练。

第八章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趋势(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梳理当代中国类型片的发展,通过动作电影生产解读受众观影心理。

2.通过分析动作电影票房综合阐述。

教学内容:
理论:读图时代、文化肌肤。

实践:结合相关电影理论,完成一篇关于动作电影的论文写作。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美] 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参考书:1.[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 : 形式与风格(插图修订第8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5年版。

2. [美] 约瑟夫·M. 博格斯:《看电影的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