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素材(归纳积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诵】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素材(归纳积累)

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床:古代的坐具。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表、漏: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一轮为一甲子。

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进士补充知识点:隋炀帝大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只是参加了考试,考没考中不知道),中试者皆称进士。

缘坐/连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株连)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相当于解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国子监: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相当于清华北大和国家教育部的结合),又称“太学”“国学”。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兵部,掌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六部职能理解能分辨即可)

称谓: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古汉语和书信把自己和配偶谦称为“愚夫妇”,把对方及其配偶尊称为“贤伉俪”。杜工部(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朔、望、晦: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晦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既”在古文言文中有“已经、过了······之后”的意思,故“既望”指过了农历十五,特指农历十六。)

【纪日法汇总】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名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及笄就说明可以出嫁啦,所以“字”在古文中还有一个意思是女子出嫁~积累一下吧~)

方位词阴阳: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陛,是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是对太子的尊称。

三秦: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这个我也记不住呢)

山东: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关中: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官职任免:“署”“权”“摄”“行”“守”“假”表示代理、暂任官职,“兼”、“领”“判”均表示兼任官职,“领”特指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授”“拜”“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右迁”“升”“拔”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转”是关于调动职务

的。“左迁”“贬”“谪”是贬官。(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象笏: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大家看电视剧官员手上拿的那个白白的东西就是啦)

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