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经济学(2B)
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习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二、选择题1C 2D 3A 4D 5C 6CD 7A 8A 9C 10B第二章二、选择题1C 2A 3D 4D 5B 6C 7B 8BC9D 10C 11C 12D 13B 14CD 15B三、计算题1. (1)P e = 6,Q e = 20 (2)P e = 7, Q e = 25第三章二、选择题1C 2B 3BC 4A 5A 6B 7A 8C9C 10D 11B 12B 13A 14D 15D三、计算题1. (1) e d =3/2(2) e d =2/3(3) 与(2)的结果相同2. (1)预计销售量为99.2万个单位(2)价格应下调20.83%3. e d =14. 汽油价格应上涨0.8美元第四章二、选择题1D 2C 3BC 4C 5D 6D7CD 8BD 9B 10B 11C 12A C三、计算题1.解:由Q =10-2P ,可知:P =Q 215-62210211=⨯-==Q P 元时, ∴ 消费者剩余CS 1为:Q P CS PdQ 00601⨯-=⎰ =QP dQ Q 006021)5(⨯--⎰ = [5Q-Q241]60Q P 00⨯- =62656241⨯-⨯-⨯ =9再24210411=⨯-==Q P 元时, ∴ 消费者剩余CS2为: QP CS PdQ 00201⨯-=⎰ =[5Q-Q 241]20QP 00⨯- =24252241⨯-⨯-⨯ =12. 解: 由X YU MU Y X U MU XY U Y X =∂∂==∂∂==,可知: 再由: IY P X P Y P X P P X P Y P MU P MU Y X Y X Y X Y Y X X =+=⇒=⇒=可知 :X P I X 2= Y P I Y 2= 3. X =10 Y =504. (1)X =I / 2P X Y =I /2P Y(2)X = 250 Y = 50(3)由于参加工会后获得的总效用大于参加工会前,所以应参加工会。
大学经济学(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2019年4月00889经济学(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选择意味着要权衡取舍,选择的代价被称为A.机会成本B.边际成本C.会计成本D.经济成本2.一个消费者同时消费两种商品X和Y,目前消费组合满足的条件是MUx/Px;MUy/Py,如果要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A.增加X消费,减少Y消费B.增加Y消费,减少X消费C.同时增加X和Y消费D.同时减少X和Y消费3.在短期中,厂商选择停止营业的条件是A.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B.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C.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D.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固定成本4.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对这种商品征税,关于赋税承担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生产者承担大部分税收B.消费者承担大部分税收C.消费者和生产者平摊税收D.政府税收额较大5.薄利多销能够实现的条件是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6.决定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的是A.边际效用B.总效用C.收入D.消费者剩余7.对于完全竞争企业长期均衡条件实现时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能面临亏损但继续生产B.利润一定为0C.可能退出市场D.利润可能大于02019年4月00889经济学(二)8.经济活动存在外部成本是指该活动A.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收益C.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9.下列正确的国民收入恒等式是A.消费+投资+进口=消费+储蓄+税收B.消费+投资+出口+进口=消费+储蓄+税收C.消费+投资+出口=消费+储蓄+税收D.消费+投资+净出口=消费+储蓄+税收10.在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区域内,总需求变动将A.引起产量和价格同时变动B.引起产量变动而不影响价格变动C.引起价格变动而不影响产量变动D.对产量和价格都不产生影响11.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动机中对利率变动最敏感的是A.货币的交易动机B.货币的投机动机C.货币的谨慎动机D.货币的储藏动机12.根据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当资本一产出比率为5,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A.25%B.4%C.2.5%D.15%1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A.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提高B.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降低C.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降低D.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提高1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呈现U型的原因在于A.边际收益递减规律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C.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D.边际收益递增与边际收益递减15.一国边际储蓄倾向为0.1,如果投资增加1000亿元,该国国民收入将A.增加10000亿元B.增加100亿元C.增加9000亿元D.增加900亿元2019年4月00889经济学(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房地产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房地产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经济金融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经济学论文[[近几年,随着房地产投资的急剧增和气房价的持续攀升,房地产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无庸置疑,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据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
这种对银行完全依赖的房地产业进展模式,一方面让房地产市场风险日益集中到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很容易通过银行信贷加以膨胀。
当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时,一国经济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在此形势之下,有必要用宏观经济调控来操纵房地产业的泡沫成分。
一、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业影响分析1)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加息会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对于不同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影响也不尽相同。
负债结构不同,融资渠道不同以及资金实力不同的房地产企业受加息的影响也不同。
对于那些负债率较高,融资渠道单一,经营业绩较差的房地产企业,加息后企业的经营要面临强大的压力。
2)对消费者的影响加息无疑会增加其还贷压力,促使某些消费者提前还贷或部分提前还贷。
据新浪财经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央行未来还将继续加息,而央行的连续加息,利率所提高的累积幅度让消费者的还贷成本增加了许多。
3)对房价的影响房价在短期内受加息影响较小,但未来房价增长将趋于:XX://平缓。
宏观金融政策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真正凸现于经济进展的成效上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加息对于购房者来说意味着购房支出的增加,这实际上是央行在削减对贷款购房者的支持力度,降低其购买力。
而购买力的降低必定会减少对房地产需求,这种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最终决定供给,从而操纵过高的房价,产生积极的降温作用,使房价回归理性。
1、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根据经济学原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对货币供应总量产生乘数效应: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乘数减小,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流通量相应以一定比率减少。
但是据商业银行的数据显示,个人住房贷款并未因房价上涨、加息等因素影响而大幅减少。
经济学基础复习
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p77
1.价格-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偏好、收 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 不变的条件下,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 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 轨迹。
X2
A
价格-消费曲线
E1 E2 E3
U3
O 1 2B 3
U2
U1
X1
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
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出消费 X2
者需求曲线!
A
价格-消费曲线
参考答案
• 1、由P=100-2Q得,Ed=dQ/dp×P/Q =(-1/2)*P/[(100-P)/2]=-P/(100-P)
Ed|P=60=-60/(100-60)=-1.5,同理Ed|P=40=-2/3
• 2、由题意可得Q=3-1/2×P,Ed=dQ/dP×P/Q= -1/2× (2/2)=-1/2
• 长期: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即所有生产 要素的投入量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
1122//2244//22002211
短期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分析在一种要素投入量可变的条件下,投入量与产 量之间的关系。此时企业处于短期生产状态。
此时生产函数为:
即资本投入量不变,总产量只取决于劳动投入量L
参考答案
办公室的均衡租金上涨了$500/每月 a.你租用办公室 显性成本增加了$500/每月。会计利润与经 济利润都减少了$500/每月
b.你自己拥有办公室 显性成本没有变化,因此会计利润也不会变。 隐性成本增加了$500/每月(使用你办公室的 机会成本是租用它的价格),因此经济利润 减少了$500/每月
C
C
C
TVC
STC
TFC TFC
《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珍藏版)
《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珍藏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珍藏版) 说明:内部考试资料,更新至2020年1月试题;涵盖期末纸质考试试卷中95%以上的原题及答案。
阿罗不可能定律:阿罗认为,一般来说在多数原则下,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所有标准的集体决策规则是不可能的。
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
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比例偿还法:是政府按公债数额,分期按比例偿还。
这种方法是政府直接向公债持有者偿还,不通过市场,所以又称为直接偿还法。
这种方法包括平均比例偿还、逐年递增比例偿还、逐年递减比例偿还等具体形式。
庇古补贴:当存在外部收益时,为了扩大实际消费量,如果政府给私人企业提供补贴,降低私人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在一定的价格下扩大供给量,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
这一补贴被称为庇古补贴。
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
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部门预算:指各主要部门汇总编制的本系统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所拥有的财产课征的税种。
财产主要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不动产指的是不能移动或移动后会损失其经济价值的财产,动产指的是除不动产以外的,各种可能移动的财产,包括有形动产和无形动产。
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
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
不动产经济学思考题总
1、各种区位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它们与不动产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及其空间经济联系的理论。
它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与设计的基本法则,探索一定空间内经济活动分布、组合以及区位演化的基本规律。
A农业区位论:在中心城市周围,在自然、交通、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地方对中心城市距离远近所带来的运费差决定不同地方农产品纯收益的大小。
B工业区位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C商业区位论:城市形成于一定数量的生产地中的中心地,是向周围区域居住的人口供应物品和劳务的地点,而且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应遵循一定的等级分布规律。
D住宅区位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关系?首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人类自觉运用区位规律,合理安排土地用途的方向和规模,逐步调整使用不合理的土地用途,以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要遵循土地区位形成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第二,区位是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区位也会影响到土地使用者的方便程度。
此外,区位理论影响企业的选址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选择。
最后,综合分析房地产项目成本和售价也需要确定项目的区位。
2、影响区位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有交通、环境、周围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周围的人文环境等。
比如南昌市红谷滩地区,这一地区是去年来新开发的地区,道路宽、路面干净、环境好、管理现代化,而且附近多高校,是个适宜居住及进行商业开发的好地方。
3、举例说明影响社区(市镇)形状的支配因素。
基本产业的增长率一些较小的社区在其他产业增长率增长的同时提高了基本就业,由增长要求创造出来的新的出口通过现有企业的扩张实现。
产业的区域转移:技术、成本、人口、资源等对于每个社区,可利用的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源等在任何一个特定时期都是相对不变的,很多社区可能没有某种特定产业所需的资源和技术,但是若干年后,社区可以满足这种产业存在所需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汇总
第一章序论名词解释1。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社会使用既定的资源进行生产所能得到的产品数量的最大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
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决定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减少一种产品的生产量就不会增加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2.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这一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
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
再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3.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指定分配规则。
其特征是:决策集中化;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它是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4。
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
它的特征是: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既可以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目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令的反馈.简答1。
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核心是稀缺资源的配置。
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经济社会的资源是稀缺的,因而社会不得不以有效率方式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
经济学要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资源的配置.因此,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
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问题归结为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即社会利用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哪些产品,产量有多大;如何生产,即采用何种生产方法进行生产;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从而也就成为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的西方经济学首要解决的问题.2.什么是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理论或模型索要解释的变量,也就是因变量,它是为理论或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影响的变量。
不动产经济学
u
不动产税的前景
▪ 不动产税将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企业与居民的不动产开征财产税性质的不动产 税,将有力地推动各级政府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 而这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不动产税将成为地方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 有利于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 理顺各级政府间的关系,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
u
中国现行不动产税收制度 现行税费的主要问题
2.税制结构不合理,房地产保有环节税负畸轻而 流转环节税负畸重 目前的税制基本上是不卖不税,不租不税,一旦 租售,则数税并课,造成房地产保有环节税负畸 轻而流转环节税负畸重。如对土地而言,取得环 节的耕地占用税和保有环节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 额标准均较低,起不到调节土地级差收益,促进 高效、集约用地的作用;对房产而言,保有环节 的房产税对所有非营业用房一律免税,起不到作 为财产税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作用。
u
中国地方财政状况及原因
地方财政普遍陷入困境
▪ 1994年分税制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
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但支出责任却在增长,因此, 地方财政赤字不断增加。例如,在分税制前的 1993年,中央本级财政赤字为354.55亿元,地 方本级财政出现盈余61.2亿元,到了1994年, 中央本级财政出现盈余,为1152.07亿元,而地 方则赤字1726.59亿元,到了2019年,中央盈 余4445.17亿元,地方赤字7379.87亿元。
45 45.69 48.11 47.95
u
中国地方财政状况及原因
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融资
▪ 税收与预算内收费 ▪ 预算外收费 ▪ 出售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私有化 ▪ 出售特许权:BOT(build—operate—transfer)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PPT课件
• 2.~类型
• (1)物。物是指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有一定经济价值 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具有稀缺性的物体。
• (2)行为。这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经济目 的所进行的行为。它包括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 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
• 此后,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初,德国法学家赫德曼等 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经济法的论文。1916年,赫德曼在 《经济学字典》中使用了经济法一词,他认为经济法是经 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
• 此时候的经济法概念,才有了比较完整的含义,经济法作 为一门法律学科也从此诞生。
三、经济法的概念
•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基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对市场 主体及其行为进行干预而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已经发生的经济法律关 系要素的变化。
• 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经济 权限归于消灭。
• 1.经济行为 • (1)经济合法行为。 • (2)经济违法行为。 • 2 .事件
第三节 物权与债权
• 一、物权 • (一)物权法概述 • 1. 物及其分类 • 物权法上的物是指人们能够支配的物质实体。特
的经济关系。 • (1)市场主体管理关系。规范市场主体及
其行为。
劣质奶粉 大头婴儿
(2) 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3)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4) 社会分配关系
2.经济法的特征
①在调整手段上 ; ②在规范构成上 ; ③在调整范围上 。
经济法强调国家干预,体现了其 权力属性,因此,经济法在调整 经济关系的过程中直接体现了国 家的特殊意志,体现了法的强制 性、授权性、指导性。
• 5. 共有 • 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 • 1) 按份共有。2) 共同共有。3) 共有物的管理、处分及分割。
土地经济学(全本)pp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地经济学概述 一、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土地经济学学科来源于经济学 其产生和形成需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1)人类社会实践中存在土地经济问题,要求人们去
研究解决; (2)有了经济学,人们具有了应用经济学的知识能力
去研究这些问题,并取得了建立一门独立学科的成果。 2、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
人地关系可分为两种:
①土地利用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 可成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人是主体(为 土地利用和生产提供人力资源);土地是客体, 为生产发展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
②在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人与人的 关系,称为衍生的间接的人地关系。
2、人地关系的实质内涵
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理解人地关系:
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
现阶段是改造中地产田土,其作用有: (1)直接提高粮食单产。 (2)改善生态环境。 (3)解决贫穷问题。 (4)从总体上缓解土地短缺压力,促进经
济发展。
第二章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我们来研究土地问题,尤其土地经济问题,首先 就要研究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也就是说有多少土 地供给我们使用,而人们又需要多少土地。
(2)针对具体的地区单元来理解。
2、制约因素 (1) 地球的表面积 (2) 适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 (3) 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 (4) 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 (5) 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指各种有用的矿
产动植物可供利用) (6) 一定的交通条件(使人们易于接近,便
于联系和物质交换)
一、 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一定时期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实际水平的提高,有时也指每个人收入或实际消 费水平的增加。
2013年不动产复习
《不动产复习》1、不动产的概念:指不动之财产,即实体位置不能移动,或移动后会发生明显经济损失的财产,它既包括不动产实体,又包括基于实体产生的产权。
2、不动产作为有形实体,可区分为三种类型:(1)土地;(2)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和其他定着物;(3)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
3、不动产的特性:(1)数量有限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不动产的耐用性(4)不动产的个别性(5)不动产的地域性(6)不动产价值的趋升性(7)不动产的投资消费双重属性(8)不动产效用的多层次性4、不动产基于产权性质划分:(1)国有不动产(2)集体所有不动产(3)私有房产(4)涉外房产5、不动产业的概念:是指以不动产商品为经营对象,由从事不动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经济实体所组成的行业。
6、不动产业务所经营的业务大致有以下几种:(1)不动产开发业务(2)不动产买卖业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地产所有权不能进入市场买卖,使用权可以进入市场流动)(3)不动产租赁、抵押业务(4)不动产中介业务(5)不动长金融、信托业务(6)不动产管理业务(7)房屋的维修、装饰业务7、不动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不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2)不动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导向产业(3)不动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4)不动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5)不动产业的发展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8、不动产经济学的含义:是指研究相关经济社会活动而产生的不动产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和社会公众的关系以及不动产经济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
9、不动产需求的内涵:是指消费者(包括生产经营性消费主体和个人消费者),在特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而且能够购买的不动产商品量。
10、(1)不动产需求的特点:整体性、区域性、层次性(2)不动产需求的类型:生产性需求、消费性需求、投资性需求(3)根据不动产需求的现实性,分为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两种。
11、不动产需求的影响因素:(1)不动产价格(2)收入因素(3)人口因素(4)国家有关经济政策(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12、不动产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租售的不动产商品量,它既包括了新生产的不动产商品,也包括过去生产的存货。
东财《经济学B》考题答案(满分)
东财《经济学B》考题答案(满分)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c3【41】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不是政府进行管制的理由的是()。
a:防止垄断与滥用市场力量c:克服市场运行中不完全信息问题b:可防止外部性问题的发生d:管制机构与企业串谋以提高自身利益d4【4】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一条大坝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高速公路。
这说明了()。
a: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机会成本的概念b: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最优化的概念g7【11】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企业数量有()。
a:一家b:几家c:相当多d:以上全不对g7【18】供给的变动是指()不变条件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a:本身的价格b:偏好c:技术d:产量g7【25】根据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长,消费将()。
a:增长相同份额b:下降较小份额c:增长更大份额d:增长较小份额h8【36】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的是()。
a:失业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b:消费品生产增加d:通货膨胀j10【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c:研究如何最合理的配置资源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d:人们靠收入生活j10【6】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了()状态。
a:最大量b:最小量c:平衡d:不平衡j10【10】假设2个人一天能生产10个零部件,3个人一天能生产24个零部件,则()a: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下降c:边际成本下降d:a和b正确j10【15】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是()。
a:供给量b:交易量c:需求d:购买量m13【30】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被称为()a:总效用b:边际效用c:消费量d:效用m13【35】某人处在消费者平衡,最后一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0,最后一根香蕉的边际效用为5。
如果苹果的价格为0.5元,则香蕉的价格应当就是()a:0.10元b:0.25元c:0.50元d:1.00元p16【8】平均值总成本乘以平均值气门成本等同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工业区位论
2、基本假设
▪ 已知工业生产原料产地的地理分布。 ▪ 已知产品的消费地及市场规模,市场由许多分散
的地点组成。
▪ 存在几个固定的劳动力供应地,劳动力供给无限
且不具流动性,工资率已知。
B 工业区位论
2、主要内容——三个法则
工业区位选择应遵循的三个法则:
请思考:
▪ 什么是社区? ▪ 社区如何起源,又是如何发展的? ▪ 哪些因素决定了社区的结构?
第一节 社区结构
1、什么是社区?
纯粹从学术角度看,术语社区、城市、市镇之间 存在差异,但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在谈及人们生 活和工作集中的地区时将三者互换使用。
▪ 而区域则是指聚集在一定范围内的一组社区。
第一节 社区结构
C 商业区位理论
1、基本概念 ▪ 中心地和中心地职能:中心地是向居住在它周围的居民提
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一般是指城镇的所在地;其职 能是指由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种类。
▪ 人口门槛:指一个企业为维持经营活动所必须赚取的最低
收入,将这一最低收入界限比喻为企业的门槛。
▪ 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
– T和R大 – (消费频率低,价格成本高)
▪ 也就是说. 不同的商品/服务会有不同的地理形态
▪ 高级商服中心,提供高级到低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 ▪ 中级商服中心提供从中级到低级的全部商服活动; ▪ 而低级商服中心只有低级的商品和服务。 ▪ 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依次由高到低、由大变小。
C 商业区位理论
C 商业区位理论
六边形网格:克氏根据周边最短而面积最大和不
留空当的弥合性原则,认为最合理、最有效的市 场区图形是正六边形体系。
超额利润区域
C 商业区位理论
继续营业所需的最小区域 (拥有平均利润)
均质性平原
C 商业区位理论
R
M T
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 与服务的需求没有满
足,结果如何呢?
如果只有一个市场的话
不动产经济学 Essentials of Real Estate Economics
第一部分 不动产经济基础理论
第一部分学习内容
1、导论
2、区域与社区分析
3、土地利用管制
4、不动产税收的经济学
本次课主要学习
区域与社区分析
学习本章的意义在于:
只有了解社区(市镇)的起源,才能理解形 成这个社区(市镇)的大小、形状和布局的因素 及其增长模式,弄清了一个社区(市镇)的增长 模式,不动产投资商将能更好地预测发展方向。 解读这种增长模式和该地区的控制性总体规划, 将为我们提供用以分析区域发展中不动产投资机 会所需的信息。
C 商业区位理论
▪ 同样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会不止一个!
▪ 那么,其他的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会在哪里布点
呢?
– 为了防止服务区的不必要重叠 – 距离会>= 2*R
C 商业区位理论
R
均质平原
M
2R 的距离
T R
M
尚有地区对同样商
品与服务的需求没
T
有满足,结果如可
呢?
C 商业区位理论
C 商业区位理论
然追求成本最低(如产量最大化、品种多样化)。决策目 标的变化将导致农地利用的区位格局严重偏离杜能模式。
▪ 级差地租模型里,距离是一个关键变量,决定着土地的区
位格局。但这只是静态分析,没有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可以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缩短时空距离等,克 服距离对区位选择的束缚,从而导致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 形态与杜能模型再次偏离。
所以及该场所与其周围事物之间的经济地理关系。
区位的特征
▪ 区位概念的双重性 ▪ 区位的动态性 ▪ 区位的层次性 ▪ 区位的等级性 ▪ 区位的稀缺性 ▪ 区位的相对性 ▪ 区位的设计性
第一节 社区结构
第一节 社区结构
区位因子:构成区位或影响区位经济活动的诸种因素。
▪ 自然因子 ▪ 劳动因子 ▪ 基础设施因子 ▪ 地价因子 ▪ 集聚因子 ▪ 科技因子 ▪ 制度因子 ▪ 市场因子 ▪ 文化因子 ▪ 资金因子 ▪ 信息因子
2、社区如何起源,又如何发展?
▪ 选址
- 生存:水源、食物、防御 - 社会因素:宗教、政府规划 - 地形:军事、旅游、港口 - 商贸目的:中心市镇;交通服务市镇;特殊功能市镇
▪ 经济上存活
一个社区建立的最初原因往往决定了它的形状、土地 利用模式、土地如何分配。要想持续发展,经济因素最终 决定土地在使用者之间的分配。而土地如何利用则决定着 社区的布局。
为现代区位论常用的工具;他提出的三要素也是土地利用 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核心。实证研究框架具有理 论意义;抽象和演绎的逻辑分析方法对后来的区位论学者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工业区位论
4、工业区位论与不动产经济
▪ 工业区位论研究的一个核心就是工厂的区位决策问题,而
工厂的区位决策问题,从不动产经济的角度考虑,实际上 就是工业厂房的区位选址问题,客观上构成了指导工业房 地产区位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
投资者考察一个社区土地使用的结构,来了解过去发生的变 化以及导致变化的原因,这样,人们将可能预测未来可能发 生的变化,这有助于说明这将如何影响个宗不动产的价值。
第一节 社区结构
3、哪些因素影响了社区的结构?(基本的城 市增长模式)
▪ 可达性 ▪ 地貌 ▪ 运输 ▪ 历史 ▪ 区位:某一经济事务或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场
▪ 对于不同的农作物而言,土地产出能力、产品价格、单位产
出的生产费用、运费率等均不同,因此,同一区位选择不同 农作物所获得利润也不同。这表明,同一区位上的土地事实 上还面临着不同农业利用方式的选择。
▪ 结合以上两点结论,杜能提出了: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
以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着距离的递远呈带状变化,围绕 城市形成一系列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被称为“杜能圈”。
等级体系的形成:不同的货物和服务的提供点都
第一节 社区结构
C 中心地说——商业区位理论
中心地说是关于城市区位的一种理论,产生 于一战后的西欧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历史 时期,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首创。学说的 主要目的是探索和揭示城镇分布的“安排原则”, 即决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分布的原则。基本论点 认为,城市形成于一定数量的生产地中的中心地, 是向周围区域居住的人口供应物品和劳务的地点, 而且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应遵循一定的等级分布规 律。
2、主要内容
▪ 假设条件: ▪ 这里为“均值平原”,土地肥沃,资源分布、人
口分布均匀,对货物需求、消费方式都是一致的, 无边界;
▪ 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交通费和距离成正比,
朝各个方向移动都可行;
▪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 ▪ 消费者离他们居住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他们所需
的货物和服务,他们为此付出的实际价格等于货 物的销售价格加上来往的交通费用。
▪ 杜能农业区位决策的最高准则是农产品成本最小化,存
在对利润最大化目标关注不够的缺陷,但这种决策思想 实质是农业布局要尽可能节约社会劳动,以最小的耗费 生产更多产品的最优化思想,这种思想对于工商业区位 理论与实践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 农业区位论
▪ 杜能的农业区位决策的准则是成本最低,但决策者并不必
杜能圈的应用
A 农业区位论
购物中心、商业、写字楼 老旧住房、仓库和制造业 中低成本住房 高档住房和商店
杜能圈
第一节 社区结构
B 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工 业区位的理论,并在当时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 被公认为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其代表作为 《工业区位论》(1909)。
B 工业区位论
1、基本概念
韦伯在理论中首先提出和分析了“区位因素”的 概念,认为区位因素可以划分为三类:
▪ 一般性区位因素和特殊性区位因素,即对每一种
工业生产都有一定意义的因素和只对某些部门才 有意义的因素。
▪ 区域因素、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区域因素决定
企业的布局,而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影响企业的 联合性与协作性。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社区结构 第二节 社区增长原因 第三节 区域经济研究
教学目标
▪ 掌握影响社区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重点
掌握区位理论。
▪ 了解社区增长模式和原因。
▪ 掌握分析区域经济的主要方法,进而预测潜在的
不动产投资机会。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社区结构
第二节 社区增长原因
第三节 区域经济研究
第一节 社区结构
第一节 社区结构
▪ 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及其空
间经济联系的理论。它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 空间选择与设计的基本法则,探索一定空间内经 济活动分布、组合以及区位演化的基本规律。
▪ A 农业区位论 ▪ B 工业区位论 ▪ C 商业区位论 ▪ D 住宅区位论
第一节 社区结构
A 农业区位论
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了关于农 业布局的学说。这一理论上是西方国家比较流行 的农业布局理论之一。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 下几个方面。
A 农业A 区农位业论区位论
1、基本假设
孤立国是假设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在这 里,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都要 以这个城市作为主要的销售市场;在这里土壤肥 沃性相同,气候、地形等完全一致;城乡间唯一 的交通手段就是马车;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 技术条件相同;孤立国与外界隔绝;农作物的经 营目的是谋取最大利益;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 劳动者的工资、资本的利息都固定不变。
▪ 工业区位论研究工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布局规律,而
这种分布或布局的载体只能是土地,所以该区位理论又是 关于土地的工业区位利用的理论,而土地利用是土地经济 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