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原料学 烟草的品质

合集下载

烟草原料学概论6

烟草原料学概论6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1
烟草原料学概论6
烟草原料学概论6
•Effects Of Nitrogen 氮 肥 的 作 用
• Greatest effect on all tobacco of all nutrients • 在 所 有 的 营 养 物 质 中 对 烟 叶 的影 响 最 大 • Sufficient provides 氮 肥 量 足 :
– > disease
> 病害
– attracts insects
吸引害虫
– < h2o demand > drought resistance
– < 对水的需求 > 抗旱能力
– thin shattery lower leaf lacking elasticity
– 下部叶身分薄,易碎, 缺乏伸展性
PPT文档演模板
烟草原料学概论6
PPT文档演模板
烟草原料学概论6
•平 均 雨 量
PPT文档演模板
烟草原料学概论6
•平 均 最 高 温 度
PPT文档演模板
烟草原料学概论6
•平 均 最 低 温 度
PPT文档演模板
烟草原料学概论6
Suitable Varieties?? 适 用 的 品 种??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烟草原料学概论6
•Under Fertilized 施肥不足
PPT文档演模板
烟草原料学概论6
•Correct
Fertilizer 正确的施肥
PPT文档演模板
烟草原料学概论6
•Correct Fertilizer 正确的施肥

卷烟配方

卷烟配方

二、 混合型卷烟(Blended-Type Cigarette) 混合型卷烟源于美国。R.J 雷诺公司在1913 年首次推出骆驼牌卷烟,是世界上第一个混合 型卷烟。 1、 配方特点 使用几种不同类型的烟叶原料(烤烟、白 肋烟、香料烟和其它地方性晒烟),以适当比 例配制而成。 2、 香味特征 具有烤烟和凉晒烟的混合香味,香气浓郁、 协调、醇和、劲头足。
指产品的质量、风格一旦确定以后,应尽可能使 其保持不变。具体说,就是卷烟的香型、评吸结果以 及焦油量等应保持相对稳定。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配方替代应按照下列原 则进行:同类型代替同类型、同香型代替同香型、同 等级代替同等级、同部位代替同部位。
(2) 风格稳定
产品风格主要包括两方面:生理强度风格 和加料加香风格(包括叶组配方的香型风格)。 一般来说,加料加香风格变化不会太大,关键 是生理强度风格。
(二) 薄荷型卷烟(Mentholated cigarette) 薄荷型卷烟是外香型卷烟中比较独 特的一种,抽吸是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尤其畅销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和夏令时 节。如菲律宾生产的卷烟有60%是薄荷 型卷烟,美国和我国的消费量也较大。
配方特点: 烤烟型、混合型或雪茄型配方。其 中混合型和雪茄型配方的烟香更易与薄 荷味协调,因此采用的比较多。 香气特征: 烟香与薄荷味并存,余味舒适,有清 凉感觉,薄荷味持续均匀地挥发出来。
(3) 不断地对各种烟叶的配伍性和可用性 进行研究,准确把握各种烟叶在不同风 格、等级卷烟中的作用和使用范围。
(4)通过市场调查和产品反馈情况了解不 同地区消费者的吸烟习惯和消费水平, 作为新产品开发的依据。
第三节
卷烟类型
叶组配方结构是形成不同类型卷烟 的基础,但卷烟类型之间的根本区别不 在于叶组配方,而在于卷烟最终具备的 香气和吸味风格,即卷烟的类型是按照 卷烟具有的香气和吸味风格来划分的。 香气:香型、香气质、香气量、协调、 杂气。 吸味:劲头、浓度、余味、刺激性。

烟草育种学

烟草育种学

《烟草育种学》复习资料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烟草绪论P(性状)=G(遗传)+E(环境).1.烟草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烟草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2.进化的三要素:变异、遗传、选择3.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群体,它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2)一粒种子不是品种(√). (3)万能的品种是没有的(√)。

(4)永久牌的品种是没有的(√)(5)品种是人工创造的(√)。

(6)品种是经济学上的类别,无直接利用价值就不是品种(√)。

第一章育种目标1.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2.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1)根据卷烟工业发展对原料的要求优先突出质量(适应市场需要,即卷烟工业的要求)(2)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解决主要限制因素(适应当地生态条件)(3)育种目标必须落实到具体性状上(4)抓主要矛盾,育种目标考虑品种搭配3.烤烟育种目标的制定要求:优质、适产、高抗5.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焦油。

6.亩产量=每亩株数×每株叶片数×单叶重第二章种质资源(重要)1.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 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的总称。

又叫:品种资源(cultivar resources ), 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 基因资源( gene resources).2.种子资源在烟草育种中的应用:(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2)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3)种质资源可以保护遗传多样性(4)种质资源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5)种质资源保护与知识产权3.原生起源中心(primary origin center):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4个标志: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烟草薄片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烟草薄片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烟草薄片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化学成分对比分析通过对烟草成品与半成品原料各种成分进行分析,从而在工艺方面进行改进,以此提升产品品质。

虽然烟草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比例并且社会需求量大。

随着社会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与环境问题的加剧,烟草行业要实现发展就需要将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降低。

本文就烟草薄片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化学成分对比分析作简要阐述。

标签:烟草薄片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化学成分对比烟草薄片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害物质,对烟草成分进行改良,是降低行业污染的有效手段。

烟草薄片在应用效果方面仍然存在改进的地方,需要在后期应用中加大技术研究,了解其组成的各项成分,从而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一、对比工作需要的材料及应用方法1.设备与材料工作开展需要的材料包括烟草与薄片原料,半成品,薄片成品等。

除此之外试验开展需要的原料包括葡萄糖,氢氧化钠,苯粉,无水乙醇,硫酸钾,浓硫酸等。

试验需要的蒸馏水通过试验设备制得。

2.试验方法首先对还原粮进行测定,烘干样品磨碎取样,加入一定量乙醇溶液浸泡,次日加入蒸馏水过滤后收集滤液,并使用蒸馏水对滤渣进行反复冲洗,并收集。

测定工作通过移液管量取待测液体,加入显色剂利用DNS法检测。

水溶性总糖测定方面,首先是糖分提取,烘干样品并磨碎取样,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溶液浸泡,次日加入蒸馏水过滤,利用蒸馏水对滤渣进行反复冲洗,并收集,将其作为糖分提取液。

吸取一定量的糖分提取液,加入一定比例的盐酸溶液,置于沸水浴酸化,加入指示剂,对其酸碱度进行调整,使含有的非还原糖转化为还原糖。

水溶性总糖测定,淀粉含量测定时,首先需要将样品烘干,磨碎后加入乙醇溶液并将其浸泡过夜,次日加入蒸馏水水浴后过滤,并使用蒸馏水对滤渣进行冲洗。

将所有滤渣混悬于蒸馏水,加入一定比例的盐酸溶液,回流加热并酸化,冷却后再加入指示剂甲基红,对其酸碱度进行调整,使滤渣能够充分转化为原糖,此时得到待测淀粉液。

烟草进修学院讲稿烤烟综合质量评价

烟草进修学院讲稿烤烟综合质量评价

7.色度
色度是指烟叶表面颜色的均匀程度、饱和程 度和光泽强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色度的浓淡 强弱与油分多少呈正相关。色度浓的烟叶总糖含 量较高,总氮、蛋白质、烟碱等含氮化合物较低、 施木克值较高,比较协调。其烟气质量表现为香 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少、刺激性小、劲头适 中、吸味纯净、余味舒适。色度浓的烟叶吸湿性 强,填充能力较弱。随着色度的减弱烟叶的质量 逐渐降低。 色度按照档次划分为:浓、强、中、弱、 淡五个档次。
烤烟综合质量评价
郑州轻工业学院 闫克玉
2012年7月
L/O/G/O
烟叶是卷烟工业的基础原料,其质量的好 坏对卷烟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烟叶质量是 反映和体现烟叶必要性状均衡情况的综合性概念。 在我国烟叶生产的不同时期,对“质量”有不同 的认识,二十世纪60、70年代我国对烟叶质量的 认识曾以“黄、鲜、净”为主调,近年来,随着 对烟叶质量的深入研究,已基本形成烟叶质量评 价的五大方面,分别包括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 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安全性评价,它们从 不同的方面反映烟叶的品质特征。
3.单叶重
单叶重与烟叶产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 生产水平、种植密度、打顶留叶等关系密切。烟 叶的单叶重反映了某个产区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 均衡程度,它既是构成烟叶产量的重要因素,又 是烟叶质量的重要方面。单叶重小既达不到适宜 的产量也没有好的质量;单叶重过大虽然可以提 高产量,但是烟叶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单叶重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即7~14g。在烟叶 产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产水平确定的条件 下,可通过种植密度来调控,在种植密度确定的 条件下,可根据烟株长相通过打顶留叶来调控。
多 指富有油分,表观油 润,叶表面有油性反映, 烟叶韧性强,弹性好, 手握松开后恢复能力强 , 耐扯拉力好。 有指尚有油分,表观有油 润感,叶片有韧性,弹性 较好,耐扯拉力尚好, 叶 表面尚有油性反映。

山农大烟草教学大纲知识分享

山农大烟草教学大纲知识分享

山农大烟草教学大纲第二章1、颜色:有颜色的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多酚类物质的分解或氧化产物、深色的复合体(氨基酸和糖或多酚的复合物等)光泽:烟叶表面的粘性物质如挥发油和树脂等在调制和发酵过程中失去粘性油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树脂和胶脂与油分有关,其含量高,则油分足。

2、生理成熟:当烟叶中干物质积累达到最高峰时工艺成熟:叶片在达到生理成熟之后,再经过一段时期的生长,内含物进一步分解,符合了工艺加工的要求,即达到工艺成熟。

3、PM判断烟叶成熟度的标准(1)烟叶必须有足够的生长期,从烟叶移栽到采收结束,至少需要120天。

(2)烟叶的茎、叶生长角度必须达到80~90度,采摘烟叶时有清脆声,且断面整齐,烟梗上不带茎皮,烟梗与烟茎光滑脱落,真正达到“瓜熟蒂落”的程度(3)对不同部位烟叶具体要求为:下部烟叶:叶色淡绿,达到生理成熟,采摘时有清脆的响声,断面整齐。

中部烟叶:主脉4/5发白,基部仍微带青色,叶面发皱,叶尖下垂,茎、叶角度达到90度,采收时有清脆响声。

上部烟叶:叶面变黄,成熟斑明显,顶部两片烟叶充分成熟后上部4~6片烟叶一次采收。

BAT关于质量好的烟叶的标准(1)成熟采收:必须有足够的生长期,从移栽到采收结束,至少要有120天,每片叶着生在烟株上要在60天以上;(2)茎叶生长角度必须接近或超过90度,采摘时有清脆声,且断面整齐;(3)对不同部位的烟叶,采收时间稍有不同:下部叶呈柠檬黄且微带一点青色时便可采收;中部叶要完全呈柠檬黄时才可采摘,且每次只能采2片叶;上部叶及顶叶要当整个叶面呈现黄色且只有少部分微泛青、主茎变为白色时才能采摘。

4、品种的耐熟性要高;土壤的腐殖质含量高,氮素供应合理;生长和成熟期间水分充足,保证致香物的积累量高;采收适时,烟叶具备了较高的内含物含量;烘烤过程中变黄后期和定色初期时间拉的长,限制烟叶质量的高分子物质转化充分,促进烟叶质量的物质积累多。

5、香气由鼻腔鉴别,分为香气类型、香气质、香气量三个方面6、调香型: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香味,能直接增进烟制品的香气,在烟制品的配方中起主导作用,具有这种浓郁香气的烟叶在烤烟中人们称之为主料烟,这种烟利用价值高,经济效益也高。

烟草原料初加工初加工知识分享

烟草原料初加工初加工知识分享

名词解释:吸湿滞后现象:在烟草由干变湿的过程中,吸湿稳定含水率或多或少地低于同样空气状态下的解湿稳定含水率,这种现象叫做烟草的吸湿滞后现象。

单箱耗丝量:指每生产一箱卷烟所消耗的烟丝重量结合水:又称束缚水,是指胶体颗粒或其它亲水物质通过氢键牢牢吸附着的水,不宜自由移动,不宜丧失,在0℃以下不宜结冰,也不宜做溶剂。

自由水:能够在烟叶内自由移动的水,一部分主要依靠毛细管力与细胞壁相连(又称吸附水),另一部分以游离态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之间(又称游离水),容易从烟叶中散失,在0℃以下容易结冰,能够做溶剂。

吸湿性或解湿性:凡一种物料受周围空气的温湿度而改变它的含水量的性能。

烟叶的吸湿性或解湿性:烟叶能依据周围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而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或向空气中散失水分的性能吸湿能力:烟叶吸湿性的大小吸湿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烟叶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数量烟草纤维饱和点或吸湿极限:在干燥条件下,当自由水中的游离水已蒸发干净,而吸附水还保持着最高量时的烟草含水率。

吸湿:当烟草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烟叶组织结构的微毛细管系统能从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现象。

解湿:水分从微毛细管系统排往空气的现象。

平衡含水率:烟叶表面上水蒸汽压力与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相平衡,烟草中所含的这一部分水分称为平衡水分,这时的烟草含水率叫做平衡含水率。

标准水分:是指当烟叶处在标准的大气条件下(RH=65±5%,t=20±5℃),在100小时以上达到的平衡水分。

干缩:干燥时,其尺寸和体积随着水分的散失而减小,称为干缩。

烟草湿胀:是烟草干缩的反过程,它是指烟草由全干状态逐步吸湿到纤维饱和点时,烟草所发生的尺寸和体积的膨胀。

烟草干缩:烟草干燥时,其尺寸和体积随着水分的散失而减小的现象。

烟草含水率梯度:烟叶从内到外不同层次之间的含水率的差值。

柔打技术:采用降低打辊速度,减少打辊单位宽度上的打叶负荷,适当增加风分级数,提高风分效率的方法对烟叶进行柔和的打叶处理,使大中片比例增加,以满足卷烟工艺的要求。

烟草工业一般常识

烟草工业一般常识

烟草工业一般常识原料鉴定:从外观方面特征鉴定:烟叶成熟度,油分,厚度,叶片结构,颜色,光泽;从烟叶燃烧后内在质量方面鉴定:香气,吸味,杂气,刺激性,劲头,燃烧性,灰色,香气类型,烟气浓度。

内在质量:从工业生产而言,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烟叶自身各种化学成分的协调含量、烟叶燃烧后呈现的香气类型、烟气浓度、杂气多少、刺激性大小、生理强度大小、余味舒适程度等。

卷烟配方:包括产品的叶组配方和产品的加料与加香配方。

叶组配方:将各种不同类型、香型、产地、等级或不同性质、因素的烟叶,按照卷烟产品类型,以不同比例进行合理适宜的混合。

叶组配方的基本要求是质量、风格及成本稳定。

加料与加香配方:在叶组配方基础上,有针对性(叶组配方的缺陷)、有选择性地使用不同性质和作用的加料与加香物质,按不同比例调制适宜叶组配方使用的添加剂,达到衬托卷烟产品香气、掩盖杂气,改善吃味目的。

配方设计依据:市场、消费者需求和爱好;设计产品的类型和风格;产品的等级和价格;各类型、各等级烟叶质量状况;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

产品试验:三个阶段,小试验在实验室进行包括叶组配方、加料、加香、辅助材料的选用;中试是通过一定的工艺、设备进行小批量的车间生产试验,对小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批量试验在中试基础上批量投入试生产,并投放一定的市场收集意见。

配方与工艺:生产工艺是执行产品配方质量的保证,在生产工艺中,影响配方质量的主要因素: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水分;叶组配方的配比;梗丝、薄片的掺兑;加料、加香的均匀性;各生产环节的环境条件等。

打叶复烤设备:打叶复烤生产线的任务是将进入复烤车间的原烟经过梗叶分离、叶片和烟梗复烤、预压包装等工序,按照质量指标要求,加工成一定包装形式的叶片和梗丝产品。

卷烟制造工艺流程:由制丝(原料加工)、卷接(卷制成型)、包装(包装成品)三个主要过程组成。

制丝工艺:包括备料、回潮、贮叶、切丝、烘丝、叶丝梗丝混合、加香、加料、贮丝等工序。

其工艺任务是将各种烟叶制成配比均匀、纯净无杂质,宽度、水分、温度均符合各等级卷烟工艺要求的烟丝。

烟草类型教学要求本章是烟草原料学的重点内容

烟草类型教学要求本章是烟草原料学的重点内容
属于淡色晾烟,原产 于美国马里兰洲故称 之为马里兰烟,是美 国第二古老烟草类型。 (1)植株特征:株 高140一160cm,叶 片 25一32片,椭园 形叶片;
(2)环境条件:与烤烟相似的土壤质地,要 求肥较高些,中性至微酸性条件,富含磷、 钾。要求无显著缺水条件。 (3)栽培调制:施肥量与烤烟相似。整株半 整株采收。晾制。 (4)品质特点:颜色深黄至棕黄色,叶片薄, 组织疏松,填充力高,吸料能力强,含糖低, 烟碱低于烤烟,果胶质和纤维素含量高。有 良好的燃烧性和填充力,内在质量呈中性芳 香(类似椴木香气,劲头适中 )。
1· 按植物学分类:红花烟草、黄花烟 草、白肋烟 2· 按颜色分类:深色烟、淡色烟、黄 色种 3· 按调制方法分类:烤烟、晒烟、晾 烟、明火烤烟
l·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烟草产量时的分类 : (1)烤烟、(2)深色晾晒烟、(3)淡色晾烟、 (4)白肋烟、(5)香料烟 (6)深色晾晒烟、 雪茄烟、(7)明火烤烟 2· 美国烟草分类:(1)烤烟、(2)晾烟、(3)晾 烤烟、(4)雪茄芯烟 (5)雪茄内包叶 (6)雪茄外包叶 3· 我国我国烟草分类:
(1)按调制方法为主的分类系统
(2)按香气为主的分类系统 (烟草研究院提出 ) a· 白肋烟型b· 香料烟型c· 近白肋 烟型d· 半香料型e· 烤烟型f· 亚雪 茄型g· 雪茄型h· 调味型j· 马合烟 型k· 皮丝烟i· 填充型
第二节 烟草类型
一、烤烟
是指调制全过程在烤房内烘烤、干燥而成 的烟叶。烤烟有不少别名:因在烤房中烘 烤时,其热量的传递是靠火管来完成的, 故又叫火管烤烟;又因为它起源于美国弗吉 尼亚洲,故又叫弗吉尼亚烟。此外因其与 其它烟草相比具有颜色浅、光泽亮,故在 国外亦叫做黄色种、淡色烟、光亮烟。
*我国烤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0品种单调 0前几年的产量型道路 0不合理的栽培及调制技术 0烟叶质量问题0烟碱问题

再造烟叶烟梗原料化学成分及梗膏感官质量分析

再造烟叶烟梗原料化学成分及梗膏感官质量分析

再造烟叶烟梗原料化学成分及梗膏感官质量分析1. 引言1.1 背景烟叶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作物,研究表明烟叶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对烟草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烟梗是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废弃物而被丢弃。

最近的研究表明,烟梗中也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可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对烟叶烟梗原料化学成分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烟叶烟梗梗膏是通过再生产工艺对烟梗进行加工制取的产品,其感官质量直接关系到烟梗的再利用效果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对烟叶烟梗梗膏的感官质量进行分析对于提高产品品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对烟叶烟梗原料化学成分及梗膏感官质量的分析,可以为研究人员和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推动烟梗资源的再利用和烟草产品的优化。

1.2 目的烟叶烟梗作为烟草加工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对于烟草产品的质量和口感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烟叶烟梗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探究其主要成分的含量和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烟叶烟梗的烟草品质差异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烟叶烟梗梗膏的感官质量进行分析,探讨其风味特点和品质评价方法,为利用烟叶烟梗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烟叶烟梗的利用和价值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2. 正文2.1 烟叶烟梗原料化学成分分析烟叶烟梗作为烟草加工的副产品,在烟草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烟叶烟梗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挥发性成分等多种化学成分组成。

纤维素是烟梗的主要成分,占据了其总质量的60%-70%左右。

纤维素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能够提高烟支的挺度和稳定性,是制备烟叶烟梗梗膏的主要原料。

除了纤维素之外,烟叶烟梗还含有丰富的木质素类物质,主要是纤维素的附属物质。

木质素是一类香味物质,对于烟草的香味和口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烟叶烟梗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挥发性成分,这些物质会在烟草生产过程中对烟支的燃烧特性和口味产生影响。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 郑 州轻 工业 学 院烟 草科 学与 工 程 学 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2 )
【 摘要 】 郑 州轻 工 业 学 院烟草 工 程 专业 ( 方 向) 实施 “ 卓 越 工程 师 培养 计 划 ” 以来, 《 烟 草原 料 学》 课 程 组 针对 本课 程 的 特 点和 存在 问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i t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年1 月 上旬 刊
考索. 探 微
烟草工程专业( 方向) 《 烟草原料学》 课程体 系的构建和优化
刘春 奎 王建 民 刘艳 芳 张改 红 李瑞 丽 程传 玲

型, 烟 草 生物 学基 础 . 烟 草 与环 境 , 烟 草 的 产量 与 质 量 , 烟 草的 营 养 与施 肥 . 烟 草 的 种植 制 度 : 烟 草 原料 生产 技 术 包括 各种 类型 烟 草 育 苗技 术 、 栽 培 和 管理 技 术 、 病 虫害 防 治技 术 、 调制 技 术 : 烟草 原 料初 加 工技 术 包括 烟 叶 分级 原 理 与技 术 、 打 叶 复烤 技 术 、 烟 叶 储存 与养 护技 术 等 这样 使《 烟草 原料 学》 课程 的知 识 体 系更加 系 统化. 更具 科 学性 、 实用性 、 针 对性 四、 优 化《 烟草 原 料学 》 课 程 内容 烟草 工 程 专业 f 方向1 实行 “ 卓越 工程 师培 养 计划 ” 以后 . 由于 实践 教 学 学时 大 幅度 增 加 .理 论教 学 学 时在 一 定程 度 上 有所 减 少, 《 烟 草 原料 学》 课程 学时也 由原来 的 6 0学时减 少为 5 4学时 。 为 了保 证教 学质 量 , 必须 对《 烟 草原 料 学》 课 程 内容进 行优 化 。 1 . 对《 烟 草 原料 学》 课 程 与 其 他课 程 重复 的 内容 或 重 叠部 分 进 行优 化 。 例 如 烟草 的起 源、 烟 草制 品 的类 型、 烟 草化 学成 分 的特 点 等 内容 .经 常会 出现 同一 个知 识 点被 不 同老 师在 课 堂 上 大 篇 幅、 反 复地 讲 述 根 据 这 些重 复或 重 叠的 内容 在不 同课 程 的重 要

烟草烟叶常识

烟草烟叶常识

4 我国烟区划分
北部西部烟区 东北部烟区 黄淮海烟区 长江上中游烟区 长江中下游烟区 西南部烟区 南部烟区
烟草生物学基础
烟草属大多上草 本,少数是乔木或 者灌木,有一年生 的,也有多年生的. 大多数是野生的, 只有普通烟草和 黄花烟草是有经 济价值的栽培品 种.另有少数如异 香烟草,美花烟草 和香花烟草等,因 其花色美丽而作 为观赏植物一般 在庭院栽培.
根又可产生二级侧根和三级侧根 等,形成发达的根系.烟草茎上可以 产生不定根.
(3)茎是连接根系,支持叶,花,果实, 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主要器官.烟草 的茎一般为鲜绿色,老时呈黄绿色, 只有白肋烟的主茎是乳白色.烟草 茎的结构从外层到内部分为表皮, 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4) 叶片中间有一条主脉,俗称 “烟筋”或“烟梗”,主脉 两侧有侧脉9-12对,主脉和 侧脉形成的角度与叶形直 接相关,角度大的叶宽,角度 小的叶窄,叶脉的粗细直接 影响茎叶角度.脉粗的茎叶 角度小,细的角度大.一般原 烟的烟梗重量占全部叶片 重量的25%左右,粗的可达
明史专家吴晗写于1959年的《谈烟草》一 书中认为烟草最早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传入我国福建省东南部沿海的漳州 和泉州一带. 烟草传入我国的途径有三条: (1)由菲律宾到台湾,由台湾到福建,再 由福建传到其它地区。
(2)由印度尼西亚或越南传入广东,再传 到其它各省.
(3)由日本传入辽东。
(4)熏烟 也称为明火烤烟,是美洲调制烟叶的古老方法之一。其方法 是直接在房内生煤火或柴火,将烟叶熏干,所以叫熏烟。
根据烟草制品的不同可分为:
(1)、卷烟 1518年,西班 牙探险家发现阿兹台克 人和玛雅人用空芦苇的 烟草,西班牙人也学着 吸起来。纸卷烟约始于 1875年美国北卡罗来纳 洲。卷烟又分为:烤烟 型和混合型卷烟,我国 和英国主要生产烤烟型 卷烟。1954年过滤嘴卷 烟开始出现。

烟草青年员工实习总结6篇

烟草青年员工实习总结6篇

烟草青年员工实习总结6篇篇1实习目的与任务作为一名烟草行业的青年员工,我在实习期间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文化,熟悉岗位职责,提升专业技能。

实习期间,我深入参与了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通过实践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具体工作内容及收获。

工作内容与学习体会一、企业文化认知在实习初期,我认真学习了公司的企业文化,了解了公司的历史、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通过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烟草行业的特点和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位。

企业文化的学习使我对公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我对公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岗位实践与职责认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烟叶收购、卷烟销售、市场监管等岗位的实践。

通过实际工作,我了解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烟叶收购环节,我学会了如何鉴别烟叶质量,掌握了一定的烟叶价格评估技能。

在卷烟销售环节,我了解了市场需求,学会了销售技巧。

在市场监管环节,我熟悉了法律法规,参与了执法活动。

三、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同事沟通交流,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参与项目讨论和汇报,我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四、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烟叶质量不稳定、卷烟销售困难等。

通过分析和研究,我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并积极参与实施。

这些经历培养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收获与成长一、专业技能提高通过实习,我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如烟叶质量鉴别、卷烟销售技巧、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等。

这些技能对我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职业素养增强实习期间,我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如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等。

这些素质使我在工作中更加成熟和稳重。

三、未来发展计划基于实习期间的经历与收获,我制定了以下未来发展计划:1. 深化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2. 加强职业素养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3. 积极参与公司项目,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4. 拓展自己的职业领域,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烟草专卖烟叶分级培训烤烟国标培训

烟草专卖烟叶分级培训烤烟国标培训

05
04
解决方法
采用客观的分级指标,减少主观因素 的影响。
06
解决方法
加强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烟叶的一致性 。
分级结果的质量控制和考核标准
质量控制
定期对分级结果进行抽查和审核 ,确保分级结果符合烤烟国标要 求。
考核标准
根据分级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 对分级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
05 烤烟种植技术及 管理
烤烟种植的品种选择及育苗技术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 需求的烤烟品种,如NC89、K326等 。
育苗技术
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健康、整齐 的烟苗,提高移栽成活率。
烤烟种植的施肥及田间管理
施肥技术
根据烤烟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以 满足烤烟生长所需养分。
田间管理
通过中耕、除草、揭膜、培土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促进 烤烟生长。
烟草专卖烟叶分级培训烤烟 国标培训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烟草专卖基础知识 • 烟叶分级技术概述 • 烤烟国家标准介绍 • 烟叶分级实践操作 • 烤烟种植技术及管理 • 烟草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烟草专卖基础知 识
烟草专卖的概念
烟草专卖是指国家以法律、行政法规 的形式,对烟草的种植、收购、调拨 、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实行全面 控制和管理的制度。
烟叶分级的意义和作用
提高烟叶产区生产效益
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级,提高烟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 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满足卷烟工业需求
通过对烟叶进行科学分级,满足卷烟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提高产品 质量和稳定性。
促进烟叶生产发展
烟叶分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提高烟农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 管理能力,促进烟叶生产的持续发展。

烟草原料学自总

烟草原料学自总

第一章概论一、烟草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管花目茄科的烟草属,起源中南美洲。

二、世界烟叶生产概况:烟叶分布概况:按总产量高低排序为: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不同类型烟草的产量:1.烤烟,美国最佳;2.香料烟,质量优的国家是土耳其和希腊;3.白肋烟,美国主产,白肋烟质量目前以美国为最佳,其次有马拉维;4.其他尚有少部分淡色烟、雪茄烟等,美国生产最多,约占50%。

三、我国烟区分布及划分第一次:60年代初期将我国划分为六大产区。

黄淮烟区(最大)、东北烟区、西北烟区、西南烟区(第二)、华南烟区、华中烟区;第二次:(70年代末80年代初,七个烟区)北部西部烟区、东北部烟区、黄淮海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长江中下游烤烟区、西南部烟区、南部烟区;第三次:(03-09年,五大烟区)西南烟区(最大)、黄淮烟区、东南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北方烟区。

四、烟草三化:种植区域化、品种良种化、栽培规范化;烟叶三化: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第二章烟草和烟制品类型一、烟制品类型:卷烟、雪茄、鼻咽、嚼烟、斗烟和水烟六类。

二、烤烟型卷烟的特点:烤烟型卷烟的品质特点是颜色较淡,着重香气,烤烟香气突出,不加香或少加香,香气浓馥清雅,鼻腔有优美怡人的香气,吸味醇和,劲头适中,喉部冲击力小。

举例:中华、玉溪、黄鹤楼、芙蓉王、红河、红梅、红金龙、白沙三、混合型卷烟的特点是颜色较深,着重香味,具有各类烟叶混合协调的香气,香气浓郁丰满、吸味醇厚、劲头较大,对喉部有一定的冲击感。

混合型卷烟按其配方特点和香味特征,又可分为美式混合型和西欧式混合型。

举例:万宝路、中南海、都宝、羊城、金桥。

第三章烟草生物学基础1. 根的作用:支持作用、吸收机能、输导作用、合成作用。

2. 茎的组成:茎的结构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3.叶的组成:叶片的结构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叶的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

卷烟原料基础知识

卷烟原料基础知识

卷烟原料基础知识前言烟草是用途单一的特殊商品;是卷烟使用价值及品质形成的主要原料;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只占总耕地面积的7%,但经济价值较大,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增加农民收入,都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章烟草的起源与栽培历史第一节烟草的起源与演变烟草属于茄科的烟属,目前已发现的烟属有66种。

关于烟属原产地的论证,A 中国说 B 非洲说 D 美洲说第二节烟草的传布一、世界烟草的传布迄今发现人类使用烟草的最早证据,是建于公元432年的墨西哥贾帕思州的倍论克一座神殿里的浮雕。

该浮雕展示了玛雅人在举行祭祀典礼时以管吹烟和头人吸烟。

另一证据是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公元650年左右印第安人居住过的洞穴中遗留的烟草和烟斗中吸剩的烟丝。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看到当地人吸食烟草。

1558年去美洲航海的水手将烟草种子带回葡萄牙,第二年传入西班牙。

1560年传入法国。

1565年传入英国。

1585年英国人从美洲带回烟草和烟斗,吸烟风气开始盛行西欧各国。

17世纪头十年,烟草就已传入俄国、土耳其、波斯、非洲东海岸、菲律宾、日本和中国。

1612年詹姆斯墩开始商业性栽培烟草。

二、我国烟草栽培简史我国烟草栽培的起源和传布,根据可查到的历史资料,当是始于16世纪中叶,万历(1573-1620)时始出于闽广之间。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我国吸烟已开始盛行。

18世纪以后,我国烟制品逐渐增多,应用范围也渐广,制烟已趋向手工工业生产。

19世纪中叶,我国烟草商品化生产有所发展,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大连等大商埠的烟叶流转量已相当可观。

以上所指的都是晒、晾烟,至于我国烤烟栽培的历史则较晚。

烤烟在我国的传布和卷烟的输入,是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和掠夺而同时发生的,1890年(光绪十六年)美商老晋隆洋行开始贩运纸烟来我国推销。

其后,美国烟草公司先后在港沪办过一些小厂,就地卷制,于是吸用纸烟的习惯逐渐在我国养成。

1902年国际烟草托拉斯—英美烟草公司在伦敦成立后,向世界各地迅速扩展,在我国上海、天津、青岛、沈阳、营口、哈尔滨、汉口等地建立卷烟厂,并在上百个城市中设立推销网点,形成了一个垄断我国卷烟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的庞大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