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从经典叙事学到新叙事学(大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初中作文指导:如何写记叙文:叙事是一步步学会的ppt

初中作文指导:如何写记叙文:叙事是一步步学会的ppt
• 1.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 例如:很久很久以前,在五台山的寺庙里,住 着一位老方丈,叫了凡。 • 2.时间——人物——人物行为(包括地点) • 例如:一个夏日的黄昏,李奶奶像往常一样, 到幼儿园接孙子回家。
交代地点的位置
• 3.环境景物描写(包含地点——主要人物 • 例如:落日的余晖洒满了万众广场,几只精灵 般的黄鹂鸟在广场入口处的树上悠扬婉转地歌 唱。保安老王着橡皮辊,面色凝重地盯着入口, 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人物的内涵
• • • • • 记叙文中,人物主要分为: 1.主要人物。 2.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 3.侧面陪衬人物。 4.线索人物。
人物在写作中的呈现的具体形式
• 1.人名。例如:黄继光、朱德、邱少云、张思 德等。 • 2.人物身份。例如:爸爸、爷爷、班主任、同 桌、邻居等。 • 3.身份+姓名。例如:战士王忠、连长卢进勇、 队长黄英姑等。 • 4.姓氏+职务。例如:张局长,李处长、王厂 长、陆经理等。 • 5.老+姓氏。例如:老王、老赵、老李、老周 等。
交代起因的位置
• 1.最常见的位置——在时间之后,人物行为之 前 • 例如:一天早晨,狂风呼啸,大雨倾盆,因为 担心,爷爷决定亲自送我去上学。 • 2.特殊的位置——先写时间和人物行为,后交 代原因 • 例如:早晨睁开眼睛,时间已是起点,我背起 书包就向学校狂奔而去。我们的班主任非常严 厉,我可不想因为迟到没完没了地捱他的责骂。
概述事件经过的呈现形式
• 1.整体概括形式。例如:《西游记》中唐僧取 经的经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 2.分阶段概括形式。以“先.......,接着.......;然 后......进而..........最后......”形式来表述。例如: 概述妈妈做饭的过程:妈妈先到市场买菜,接 着回家摘菜,然后洗菜,再切菜,最后炒菜。

第1讲-从经典叙事学到新叙事学(大学课件)(PPT)

第1讲-从经典叙事学到新叙事学(大学课件)(PPT)

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许子东)
第1章 “文革”叙述中的灾难起因与前兆 1,灾难之前,女主人公善良美貌、生活幸福
2,灾难之前,女主人公的感情生活不无缺憾 3,男主人公在灾难之前有某种缺点或缺陷 4,男主人公在灾难之前被认为犯有过失 5,男主人公在灾难之前犯错而不自知

第二种类型:叙述话语
叙述话语就是叙述故事的方式。 故事与叙述话语的区分(里蒙-凯南):
何谓“叙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 涯苦作舟。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 相同。 踏歌 一个小孩打开了门。 乒乓球落在地板上。 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 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叙事学”的任务
经典叙事学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对叙 事作品之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 展开科学研究,并探讨在同一结构框架内作 品之间在结构上的不同。 新叙事学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与读者 阐释相互作用的规律,转向了对具体叙事作 品之意义的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 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
民间故事四项基本原则
1,人物的功能在童话中是稳定的,不变的因素, 它如何实现,由谁来实现,与它毫无关系,功能 构成童话的基本要素。 2,童话已知的功能数量是有限的。如人物充当 角色的仅有“主人公”、“假主人公”、“坏人” 等七种,人物的行为功能(譬如“一个艰巨的任 务交给了主人公”、“任务完成了”等)也只有 31种。 3,功能的次序总是一致的。 4,就结构而言,所有的童话都属于一种类型。 普洛普抽象出来的行为角色和功能体现了故事事 件的共性,为对故事进行系统分类提供了依据。
叙事学专题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韩军
本课程的主要设计:
第1讲 概说:从经典叙事学到新叙事学 第2讲 叙事文构成话语的方式和技巧 第3讲 故事的构成因素和构成形态 第4讲 新叙事学的兴起及若干方向 第5讲 修辞性叙事理论 第6讲 女性主义叙事理论 第7讲 认知叙事学 第8讲 解构主义之反叙事理论 第9讲 中国叙事学 第10讲 小说评点学与叙事学

叙述的角度 PPT优质课件

叙述的角度 PPT优质课件
• ②作者便于评判人物,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 示在读者面前。
叙事角度(2)——有限视角
• 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 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 推理、评判。
叙述的角度 PPT优质课件
叙述的角度 PPT优质课件
在有限的视角中,又有两种情况: • (1)叙述者和人物知道得一样多 • (2)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少
叙述的角度 PPT优质课件
话题: 小说的叙述
叙述的角度 PPT优质课件
叙述的角度 PPT优质课件
关于小说
• 1.四大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 • 2.概念: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
境的描写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的叙事性 文学体裁。 • 3.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 4.分类: (1)按篇幅:长、中、短、微。 (2)按创作原则: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3)按时代: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 (4)按国家: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5)按题材:言情、武侠、科幻、魔幻、侦探、历史、
叙述的角度 PPT优质课件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 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 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 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 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 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 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 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今天我没有上课。也就是说 我去学校了,但只是请班主任允许 我回家。我把我爸爸的信也交给了 他,信中称“家里有事”,请老师 准我的假。他问,家里到底有什么 事?我告诉他说,他们招我爸爸去 服劳役了,于是他不再追问下去了。
(《无命运的人生》,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3年版。许衍艺译)

高考语文 叙事理论和叙事作品课件(共23张PPT)

高考语文 叙事理论和叙事作品课件(共23张PPT)

叙事的层面
故事内容和故事叙事
在故事情节中重要的不是行为和事件本身,而是对行为和事 件如何发生的过程和形态所做的独特描述。
如何讲述问题比讲述什么问题更加重要!!
以《鬼吹灯》为例。
第十八页,共23页。
叙事的三个层面
法国的叙事学研究者热奈特提出“叙事”的三个概念:
讲述的故事内容——故事(story) 故事的语言组织——文本(text) 叙述行为——叙述(narrative)
第五页,共23页。
叙事的层面
从传统叙事理论到现代叙事学
传统叙事理论 叙事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为和事件,从而构成艺
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叙事的内容是故事。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 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
注意:1文学样式的故事和一般意义上的“历史” 是不同的。 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 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规律或必然规律可 能发生的事。”
第三页,共23页。
3.叙事的构成
叙事内容:即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叙述话 语,如何叙述故事内容
4.叙事结构 (1)表层结构 (2)深层结构
5.时间:(1)文本时间 (2)故事时间 (3)阅读时间
第四页,共23页。
本节知识大纲
文学理论和叙事作品
从传统叙事理论 到现代叙事学
叙事 和 叙事作品
第十页,共23页。
现代叙事学
古典叙事观念和现实主义叙事观念所关心的中心问题都是叙事作品 中的所描绘的世界和人物从现实生活精要的角度讲是否真实,所 表达的思想从理性认识的角度看是否正确合理,艺术形式从一定 的艺术标准衡量是否有审美价值之类的问题。
结构主义叙事学,受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影响,对叙事作品的研 究侧重于像是结构方面,较多的地注意到叙事文学的抽象结果关 系而不是一部作品的具体特色。(忽略了文学的文化背景,因而 是有一定的片面性)

完整版叙事学

完整版叙事学

第一章表达第一节视角一、视角与声音二、视角的承当者与构成视角的承当者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表达者,故事由他观察也由他讲述;另一类是故事中的人物,包括第一人称表达文中的人物兼表达者“我〞,也包括第三人称叙事文中的各类人物.视角主要由感知性视角和认知性视角两大局部构成.三、视角的根本类型:(一)非聚焦型非聚焦又称为零度聚焦, 这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 表达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表达的故事, 并且可以任意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总之,在非聚焦型中,表达者知道得比任何一个人物都多.传统的叙事文尤其是我国传统叙事文大多属于这一类型.(二)内聚焦型在内聚焦视角中,每件事都严格地根据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内聚焦型也可以出现在第三人称叙事文中.表达者虽以第三人称的口吻讲故事,但采用的却是故事中某个人物的视角,并将这一特定的视野范围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根据焦点的稳定程度,内聚焦型视角又可分为三种亚类型:(1)固定内聚焦型被表达的事件通过单一人物的意识现出,它的特点是视角自始至终来自一个人物.(2)不定内聚焦型采用几个人物的视角来呈现不同事件,这种焦点移动与非聚焦型视角不同,它在某一特定范围内必须限定在单一人物身上.(3)多重内聚焦型同样的事件被表达屡次,每次根据不同人物各自的位置现出.(三)外聚焦型在外聚焦型视角中,表达者严格地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目的、思维和情感.四、视角的变异理论上互相区别的聚焦类型在实际运用上往往会出现交叉和渗透现象.具体说来,许多叙事作品都不是运用一种视角类型完成的,聚焦方式也不一定一成不变地贯穿于一部作品的始终,有些作家在创作中甚至有意安排多种聚焦类型.视角变异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减少信息和增加信息、减少信息又称省叙,指从已采纳的视角类型中扣留一些信息,换句话说,表达者或人物知道而成心向读者隐瞒.省叙最突出的表现是对非聚焦型视角的限制.增加信息又称扩叙,表达者或人物突破单一的聚焦方式进入更广阔的视野,或者说,向读者提供超过表达者或人物在某一聚焦位置上所了解的信息.扩叙可出现在内聚焦作品中, 或插入表达者的议论,或描写人物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或披露另一人物的思想.第二节表达者表达者指叙事文中的“陈述行为主体〞,或称“声音或讲话者〞,它与视角一起,构成了表达. 一、表达者与真实作者、暗含作者真实作者是创作或写作叙事作品的人, 表达者那么是作品中的故事讲述者. 真实作者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表达者那么是真实作者想象的产物, 是叙事文本的话语.表达者也不同于暗含者,尽管两者同居于叙事文内.暗含作者,又称“作者的第二自我",他诞生于真实作者的创作状态中.暗含作者是作品创作和交流中的构成因素之一,他是由读者从文本中建构的, 是读者把握和理解作品的产物.与表达者相比,暗含作者没有声音、没有直接的交流手段, 也就是说他未表达为语言符号.二、表达者类型〔一〕异表达者与同表达者异表达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 他表达的是别人的故事;同表达者是故事中的人物, 他表达自己的或与自己有关的故事. 异表达者由于不参与故事, 因此在表达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同表达者不如异表达者那样自由,他必须讲自己的或自己所见所闻的故事.同表达者可以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同表达者也可作为故事的次要人物或旁观者〔二〕外表达者与内表达者外表达者是第一层次故事的讲述着.他在作品中可以居支配地位,也可以仅起框架作用. 内表达者指故事内讲故事的人,换句话说,故事中的人物变成了表达者. 这类表达者在作品中往往具有交代和解说的功能.〔三〕“自然而然〞的表达者与“自我意识〞的表达者“自然而然〞的表达者指表达者隐身于文本之中,尽量不露出写作或表达的痕迹,仿佛人物、事件自行呈现,由此造成一种真实的“幻觉〞.“自我意识〞的表达者或多或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出面说明自己在表达.〔四〕客观表达者与干预表达者客观表达者只充当故事的传达者,起陈述故事的作用,不说明自己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判断, 即使讲到最伤心或最得意之处也保持不介入的态度.当今,客观表达者呈现两种开展趋势, 一是对外部世界的“实录〞,二是对内心世界的“复制〞.干预表达者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它可以或多或少自由地表达主观的感受和评价,在陈述故事的同时具有解释和评论的功能.干预表达者可以直接对故事中的事件、人物或社会现象发表长篇评论.此外,干预表达者还可以通过与表达接受者的对话和问询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寻求读者的支持.四、表达者的违规现象五、表达者的功能〔一〕表达功能〔二〕组织功能〔三〕见证功能〔四〕评论功能〔五〕交流功能第三节表达接受者一、何谓表达接受者表达接受者是与表达者相对应的概念,是表达者的交流对象,文本里的听众.表达接受者不同于读者. 表达接受者是叙事文内的参与者,是虚构的,而读者那么是叙事文外的真实存在,是现实生活中千差万别的人.表达接受者也不可与暗含读者混淆,虽然两者同居于叙事文内, 有重合之处.暗含读者是暗含作者设想的读者形象, 由暗含作者赋予他某种特性、水平和爱好.暗含读者隐身于作品之中,充当作品的全面接受者.而表达接受者是表达者的听众,与表达者互相依存. 在作品中表达接受者有显隐多寡的差异,甚至可以作为人物出现.同时他对作品的理解也有全部或部分的差异.表达接受者也不同于理想读者.理想读者是一种理论建构,它具有完全的“文学水平〞,并能在某一特定文体里发现无限文本并进行阐释. 表达接受者那么是文本的组成局部, 他的水平和活动范围都是有限的,他可以理解或证实表达者的话语,也可能显得很笨拙,不能理解叙述者的话语,甚至抗拒表达者的话语.二、表达接受者的信号第一,表达接受者显而易见得信号是作为故事中的人物出现,换句话中,表达者向故事中的某个人物讲述.第二,表达接受者的信号可以出现在表达者对表达接受者的称谓上.第三, 表达接受者的信号还可以从表达者的直觉表达或表达中表达.第四, 表达接受者的信号也可以表现在表达者的语气上.第五,从表达者对事件、人物的介绍、说明、解释和比拟中感受表达接受者的信号三、表达接受者类型(一)个体表达接受者与群体表达接受者个体表达接受者,指表达者在表达中所面对的一位听众,这位听众一般以人物的身份在故事中出现.群体表达接受者指表达者拥有的几个或众多的听众.群体表达接受者又有同质与异质之分.表达者假设面对的是一种类型的听众,这些听众就是同质的表达者,异质表达者那么指叙事文中的听众在身份、道德、智力、情感等方面不尽相同.(二)外表达接受者与内表达接受者外表达接受者与外表达者同处于第一种叙事之中,他是外表达者的听众.内表达接受者与内表达者相应,处于第二叙事中,是内表达者诉说的对象.四、表达接受者的功能第一,通过对表达接受者与表达者之间种种关系的分析,可以建构起不同的表达者形象.第二,表达接受者〔尤其在充当作品中人物时〕对情节的开展和故事的表达具有一定制约作用.第三,表达接受者是表达者与读者之间的终结,这是表达接受者在叙事文中一直起着的作用.第四节叙事时间一、时序〔一〕逆时序开端时间:即叙事文开始表达的那一时刻,一般指作品中第一段话语标出的时间位置. 结尾时间:即叙事文最后一个表达段的时间位置,它标志着故事的结束.在此根底上,我们将以开端时间为起点的表达称为现时表达,它与偏离这一表达层去追溯过去或预言未来的逆时表达构成一组对立,而现时表达与逆时表达之间的时间距离为跨度,逆时表达所涵盖的故事时间长度为幅度.逆时序主要研究三种时间运动轨迹:闪回、闪前、交错. 闪回又称“倒叙〞,即回头表达先前发生的事情.根据闪回与开端时间的关系,可以将闪回分为外部闪回、内部闪回和混合闪回. 外部闪回叙述的是开端时间之前的故事,内部闪回表达开端时间之后的故事,混合闪回那么是外部闪回与内部闪回的结合,幅度从开端时间之前一直延续到开端时间之后.这种以开端时间为基点对闪回的区分其价值在于把握叙事文的情节运动,是直线开展,还是往返往复,由此揭示出情节开展的曲线轨迹.根据闪回与故事的关系可以将闪回分为整体闪回和局部闪回,这一区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闪回在情节中所占比重以及该作品的文体风格.整体闪回,指闪回构成情节的中央或主干.表达者把整个故事作为往事加以追述.局部闪回,又称偶然闪回,是对故事中某一时刻的回忆或交待.根据闪回在叙事文中的功能,又可将闪回分为填充闪回、比照闪回、重复闪回.这些性能的闪回将对情节的开展产生或大或小的作用.填充闪回指在事件之后追叙事件发生的过程,填补故事的空白.填充闪回是对表达中省略、遗漏的事件的补充、具有交待、解释、修正等功能.比照闪回指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追忆而与现实表达中的情景产生反差,由此加深作品的意蕴.重复闪回指对过去事件的重叙,是对往事的一种强调或重新评价.闪前又称“预叙〞,指表达者提前表达以后将要发生的事件.闪前不同于暗示.闪前一般有明确的提示,是对后来事件的预先表达, 它通过时间上的指向性以引起读者的期待.而暗示大都模糊其辞,可视为后来事件的某种心理准备,读者只能在回味中领悟其中的含意.根据闪前与结尾时间的关系,可将闪前划分为外部闪前和内部闪前.外部闪前指表达故事结束后的事情,也就是说提前表达的事件在故事中不会出现.外部闪前常用来表现人物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担忧,以及对主人公后来的生涯和他的后代的交待等.内部闪前指对叙事文中将要发生的事件的提示,它可用于故事开端对故事梗概的介绍和对故事结局的预言,使读者对故事有一个大致了解,并在阅读中获得求证的快感.根据闪前在作品中的功能,可将闪前分为填充闪前和重复闪前.填充闪前指事先填补事件空白的预叙,或者说事先表达在后来的情节开展中被省略的局部,填充闪前假设用于结尾时间之外,那么与外部闪前相同.重复闪前指事先预叙后面的事件.它与填充闪前不同的是它预叙的事件将在现时表达中展开.交错即闪回闪前的混合运用.在叙事作品中,表达时间的轨迹有时并不是清楚可见的,过去、现在、未来常常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交错.〔二〕非时序非时序不等于无时间,而是缺乏时间的线型开展.非时序是一种自由的时间连接,它往往依靠故事的结构特点、事件的相似性或物体的相对位置来组构作品,其表现形态大致有三种情况.块状即将时间上并无直接联系的几段表达按其语义组构成叙事作品.点射作品从某一时间点出发,向不同的时间点扩散.画面作品中时间处于凝固状态,表达者的目光主要集中于某一特定的空间和物件,整个作品犹如一幅静物画.二、时限时限研究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与表达长度的关系.叙事学的速度概念即为故事时间与表达长度之比.我们将表达时间与故事时间相等或根本相等的表达称为等述, 以此为基点,向两端延伸.表达时间短于故事时间为概述,表达时间长于故事时间为扩述, 表达时间为零,故事时间无穷大的是省略,表达时间无穷大,故事时间为零那么是静述.〔一〕等述表达时间与故事时间根本吻合.〔二〕概述表达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具体表现为用几句话或一段文字囊括一个长的或较长的故事时间.〔三〕扩述与概述相对,表达时间长于故事时间, 表达者缓缓地描述事件开展的过程和人物的动作、心理,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四〕省略表达暂停,故事时间无声地流逝.〔四〕静述与省略相反,故事时间暂停,表达充分展开,换句话说,表达不与任何故事时间对应.三、表达频率表达频率研究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表达次数的关系.表达一次发生一次的事件这是表达频率中最根本的类型,我们称之为单一性表达.表达几次发生几次的事件这也属于单一性表达,由于表达的次数与事件发生的次数相等.不过.这一类型表达的是屡次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事件.屡次表达发生一次的事件这是一种表达上的重复,这种重复旨在通过屡次表达以造成事件的多样性和风格的丰富性,增加阅读的难度,调动读者参与的积极性.表达一次发生屡次的事件这种重复表现在事件上.这一类型是概述的特殊形式,由于表达的事件相同或相似,因而它是一种带规律性的综述.第五节话语模式话语模式研究表达与人物语言的关系,即叙事文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1.直接引语由引导词引导并用引号标出的人物对话和独白.2.自由直接引语省掉引导词和引号的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3.间接隐语表达者以第三人称明确报告人物语言和内心活动.4.自由间接引语表达者省掉引导词以第三人称模仿人物语言和内心活动.第六节非叙事性话语非叙事性话语指表达者〔或表达者通过事件、人物和环境〕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又称评论. 它表达的是表达者的意识和倾向.一公开的评论公开的评论指表达者直接出面,用自己的声音述说对故事的理解和对人生的看法,告诉读者如何看待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如何领悟作品的意义.(一)解释解释的任务是告诉读者一些以其他方式难以得知和理解的事实,以便使他们更全面清楚地了解事件的真相和意义.介绍由表达者概述故事的根本情况,如时代背景、人物身份、故事梗概和结局等.分析由表达者出面分析事件的缘由,人物的行动、心理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修正由表达者纠正被人物、表达接受者曲解的局部.(二)议论议论指表达者发表的各种见解和看法,它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帮助读者了解情节和人物,还在于努力使表达接受者和读者同意他的看法,在作品的价值观上获得某种共识.指点这是对表达形式的挑明.为什么写这部作品,如何构思、编排等式指点的任务.指点突出了叙事文的虚构特征,它一般由自我意识的表达者担任.抒发指表达者明确表达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的情感和倾向.抒发是公开评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使干预表达者的标志之一.揭示这是表达者对人生、社会的探讨和看法,它往往超越作品的范围而具有普遍意义.三、隐蔽的评论隐蔽的评论指表达者隐身于故事之中,通过故事结构和表达技巧来表达其对世界的看法,而自身不在作品中直接说明观点.〔一〕戏剧性评论戏剧性评论指表达者自身不出面评说,他隐身于幕后,由人物和场面显示其见解.人物的对话和思考是戏剧性评论的主要方式.在有些观念派作家笔下,主人公本身就是一种议论,在他身上表达对自身、对世界的一种观点和看法.戏剧性评论也可以通过事件的设置、场景的描写表现出来.〔二〕修辞性评论修辞性评论指表达者通过各种表达手段暗示其意义的方式.象征这是表达者的修辞手段之一,它的功用在于取代对某一理性观念的逻辑陈述.表达者借助叙事结构中的某一局部或整体,利用它们与经验世界的关联,含蓄形象地表现某种思想观念.比照表达者将相互对照或对立的因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反差从而使意义不言自明. 四、含混的评论含混的评论介于公开的评论与隐蔽的评论之间,其特征为表达语言的歧义性和意义的多重性.它既可以是公开的评论中的话中有话,也可以是隐蔽的评论中的言外之意.反讽是当今文学创作和批评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术语,也是一个用得较滥的词汇.我们所理解的反讽是在罗马式反讽与近现代反讽因素融合的意义上.反讽的核心在于言意之间的对立,它展示的是言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二章故事叙事学的“故事〞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已脱离具体故事所承载的历史或现实的内涵而成为自主的存在.故事在这里被定义为从表达信息中独立出来的结构.第一节情节情节在这里被定义为事件的形式系列或语义系列,它是故事结构中的主干, 人物、环境的支撑点.一、情节的构成我们将情节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为功能,中间层为序列,最高层为情节.〔一〕功能功能是叙事文结构分析的一个根本概念,是故事中最小的叙事单位. 核心功能是故事中最基本的单位,是情节结构的既定局部, 具有抉择作用,引导情节向规定的方向开展.附属功能那么起着填充、修饰、完善核心功能的作用.它的功能性较弱,但在表达上有一定位置,它可以加快或减慢话语的速度,有时甚至以一种拖延性的符号出现,阻碍事件开展.〔二〕序列序列是由功能组成的完整的叙事句子,它通常具有时间和逻辑关系,序列有根本序列和复杂序列之分.根本序列由三个功能组合而成,这三个功能的组合与任何变化过程的三个必然阶段相适应, 即起因〔潜在的〕、过程、结果.根本序列以不同方式结合可产生发杂序列,其典型形式有以下三种.链状一个序列的结尾同时又是下一个序列的开头嵌入将另一序列插入这个序列中,使之成为这个序列的说明、比照和细节等.并列同一层次的序列借助某种相似点作平行连接.二、情节的组织原那么情节的组织原那么指序列组合为情节的规律.〔一〕承接原那么承接原那么包括时间连接、因果连接和空间连接.在这些连接方式中,也孕育着某些对抗和背叛,但它们仍是以常规为参照系列.时间连接序列按时间轴方向组合因果连接序列按因果关系连接空间连接序列按空间关系或空间位置组合.〔二〕理念原那么理念原那么是序列的语义排列原那么,它包括否认连接、实现连接和中央句连接.否认连接序列逐步向对立面过渡.实现连接序列向既定目标进发.中央句连接序列根据作品中央句的语义排列和扩展.三、情节类型〔一〕线型与非线型线型又称故事型,是情节的形式分类.它标明情节开展的轨迹,显示情节的组织关系.复线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论述的一种根本情节类型,它由四个层次组成:①主线,围绕主人公发生的、并在故事中起支配作用的故事线;②副线,贯穿整个作品的次要主人公的一系列事件;③作为背景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可以出现在作品的一个或几个片段之中;④非动作因素,即作品中关于哲学、社会、历史、道德的思考和论述,如一些富有哲理的对话和议论.单线指只有单一线索的情节类型.环形环形情节的主要特征是缺少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全文由许多小故事组成,其中也包括一些非动作话语.传统的环形连接一般为连环式,即从一个故事中引出另一个故事,其中多为故事结尾处出现某人,再由此人带入另一个故事.环形的另一连接方式是并列式,即作品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构成.非线型非线型情节类型是相对线型而言的,是对传统的故事型情节的一种冲击.它表现为线型情节的紊乱或隐退,其根本特征为打乱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淡化人物和情节.情节结构的开放这是对完整的情节结构的突破.情节不再是一个封闭的整体,也不是事件的句号,而是潜在着多种可能性的开放体系.情节的淡化这主要表达为叙事文中因果关系的消褪,故事呈自然状态,情节平淡、朦胧乃至支离破碎. 〔二〕转换型与范畴型转换型转换型情节指由情节由第一种情境转变为相应或相反的另一种情境,它显示了情节在语义上的开展变化.转换型情节大致有两种趋势:发现与对立.发现这是一种逐步揭示或证实事件真相的情节类型,它表达为不断追求、寻找的模式,具有认知的特征.对立这是一种由事件的对抗或事件向对立面转化构成的情节类型,它的深层结构式是二元对立.范畴型范畴情节指用为数不多的的具有指代意义的概念或短语去标准、统辖情节.在这种类型中, 序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集合,情节被视为某一范畴的繁衍.第二节人物一、人物理论之一:特性论〔一〕查特曼的“特性〞概念〔二〕福斯特的分类他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人物分类理论.〔三〕尤恩的人物轴线为了更广泛地描述和概括人物类型,尤恩在?叙事文中的人物?一书中提出用三根轴线区分人物类型的主张,这是对人物特性的宏观描述.单一至复杂轴即从单一的区别性特征出发不断增加其特性数量逐渐向复杂的方向延伸.静态至开展轴静态一极的人物特性一般从开头到尾无重大变化,人物一出场就固定了.外部至内部轴在外部这一极上,人物只有纯粹的形体动作,不敞开内心世界.。

学会叙事ppt课件

学会叙事ppt课件

可编辑ppt
15
❖ 这段文字,先后写了四件小事:一是向 单位领导请假;二是给奶奶做晚餐;三 是出差带回的海鲜不新鲜了;四是奶奶 闹肚子。从逻辑上看:因为带回的海鲜 不新鲜,所以做出的晚餐有问题,因为 做出的晚餐有问题,所以奶奶吃了闹肚 子,因为奶奶闹肚子,所以爸爸才请假 照顾奶奶。但作者违背了这种逻辑顺序。
可编辑ppt
4
总结
❖ 因此,叙事之前,要明确事件发生的时 间、每个情节发生的时间、每个细节发 生的时间,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先安排 好并列叙述事件的先后顺序,然后安排 好每件事内部,情节与情节的先后顺序, 最后安排好构成每个情节的细节与细节 的先后顺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文章 条理清晰,叙事明白,符合逻辑。
挖到了这种奇草,回到家,周身伤痕累累,扭伤的脚踝 肿的就像馒头。
6岁时,母亲接我我从学校回家。我调皮好动,挣脱 母亲野跑,一不小心掉进了挖沙机留下的深水坑里。不
会水的母亲跳进坑里,将我从坑里扔到外面,等到别人 救出母亲时,她早已不省人事。
12岁.......
可编辑ppt
7
简评
❖ 作者先记述最主要的一件事——母亲为 我借学费;然后记述次要的事——挖草 药退烧、水坑救人等。并列叙述次要的 事,作者在安排顺序时,依旧按照时间 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3岁.....6 岁.....12岁......。
可编辑ppt
16
这段文字应该这样写:
❖ 昨天下午,爸爸出差回来,飞机晚点 四个多小时,带回的海鲜已经不是十分 新鲜了。傍晚,爸爸亲自下厨,给奶奶 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哪知吃过饭还不 到半个小时,奶奶就开始闹肚子,翻江 倒海,折腾了大半夜,直到天亮,也不 见好转。早晨刚到六点,爸爸就抓起电 话,向领导请假。

12叙事性作品精品PPT课件

12叙事性作品精品PPT课件
分)
一、叙事理论、叙事学与新叙事学
理论代表
理论特征
示例
传 亚氏的《诗学》、贺
统 拉斯的《诗艺》、中

叙 事
国明清时期的小说评 点等


作品里的世界、人物从生活 渔夫一家为什么 经验来看是否真实,表达的 最后一无所获? 思想是否具有理性价值,艺 善良与贪婪的比 术形式是否完美;谈论叙事 较。(历时性的 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以 “本事”分析) 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为 中心。
▪ 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还包 括戏剧、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等,叙事承载物 可以是语言、画面、手势等。实际上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主 要局限在小说、神话等叙事性文学中,同时也包括了电影。
▪ 经典叙事学(Narratology):70-80年代的结构主义叙事 学,它们限定在对文本本身的叙事研究,脱离文本的社会 文化背景。
▪ 故事里的事,也许是真 事
▪ 故事里的事,也许是从 来没有的事
▪ 其实故事本来就是故事 ▪ 故事就是故事
▪ 故事里的事 ▪ 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 故事里的事 ▪ 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女性只有脱光了才能进入艺术史吗?
现实主义小说与现代派小说的叙述差异
▪ 现实主义小说试图让 人们认同虚拟世界与 现实世界的同一性。
▪ 新叙事学(Narratologies):80-90年代以来出现的对经典 叙事学的反思、创新和超越,将叙事理论和意识形态研究 结合起来,叙事学研究呈现跨学科和多样化发展趋势。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 叙事性作品: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
▪ 叙事就是“讲故事”,是“用语言,尤其是书面语 言表现一件或一系列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它是一 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

《小说艺术技巧之叙事艺术》课件(20张PPT)

《小说艺术技巧之叙事艺术》课件(20张PPT)
3.要具体分析叙述效果,既要扣住叙述本身效 ⑤“高一手”把自己的技能传授给郑晓亮,使他成为“郑一手”。
③郑晓亮和林勇不幸受伤得到高大爷的救治;
果,又要结合这种叙述手法给全文情节、人物 听到鞭炮声和孩子哭声(悬念2),便误认为有田叔病亡;
结合文本分析叙事的艺术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伏笔: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小说阅读
——小说的叙事艺术
教学目标:
1.复习常见的小说叙事艺术 2.掌握小说叙事艺术类考题的命题特点 3.揣摩小说叙事艺术类考题答题技巧
一、小说的叙事艺术技巧
小说的艺术技巧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叙事文体,其艺术 技巧更突出叙事技巧、描写艺术、语言 艺术等几个方面。本讲重点讲叙事艺术。
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 者的阅读兴趣;(叙事结构)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 使叙事更加集中;(叙事方式)
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 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叙事方式)
2017.全国卷1 《窗子以外》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 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叙述方式 类别
内涵
作用
❖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平叙
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使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
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
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 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
4.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5.故事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表达效果。 6.从“高一手”到“郑一手”,中间有许多曲折。请找 出有哪些曲折,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匠心。

(1)小说叙事学 绪论

(1)小说叙事学   绪论

(1)小说叙事学绪论第一讲绪论(小说叙事学), 小说的定义; , 叙事的概念:, 小说的兴起: , 叙事学概说:小说叙事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

自1969年法国的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以来,短短30几年的时间,叙事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小说批评界的主力。

近年来,小说叙事学自身也正在经历一个开拓发展的过程,以容纳时下文学批评界的新思路、新视野。

从经典到后经典,小说叙事学正以她强盛的生命力占据小说批评的主导地位,并将自身理论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一、叙事学定义: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

“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

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

”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

然而这种定义经不起深究。

因为叙事学研究对象——“叙事作品”的界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

”而七卷本的《大拉露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显然,这里的“文学作品”并不只包括叙事作品一种。

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

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述分析。

二、叙事学的兴起与发展:尽管“叙事学”一词在1969年才由托多罗夫(T.Todorov)正式提出,但人们对叙事的讨论却早就开始了。

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可以被看成是这些讨论的发端。

18世纪小说正式登入文学殿堂后,对叙事(尤其是小说)的讨论更加充分全面:从小说的内容到小说的形式,再到小说的功能和读者的地位等。

今天人们热衷讨论的一些叙事学范畴,如叙述视点、声音、距离等,也早有人讨论过。

小说叙事技巧课件完美版PPT

小说叙事技巧课件完美版PPT

B:“主人公〞类型:
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 “我〞的境地中,拉近与“我〞的距离。
如:?麦田里的守望者?
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要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霉的 童年是怎样度过,我父亲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废 话,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首先,这类事情叫我腻烦。其次,我要 是细谈我父母的个人私事,他们俩准会大发脾气,对于这类事情,他们最容易生气, 特别是我父亲。他们为人倒是挺不错——我并不想说他们的坏话——可他们确实很容 易生气,再说,我也不是要告诉你他妈的我整个自传,我想告诉你的只是我在去年圣 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活,后来我的身体垮了,不得不离家到这儿来休养一阵。
效果:“看时〞之后,是李小二眼中所见,很生动地表现了李小二满腹狐疑的心理,制 造了一种特殊紧张的气氛。
视角的转换,不仅仅是个语言细节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叙事动机和叙事效果。
小结:
1、表达人称和表达角度的选择,涉及到表达的动机和
表达的效果。
如:?麦田里的守望者? 首先,这类事情叫我腻烦。
2、分析叙事者的作用和效果时,应充分考虑表达者的 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要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霉的童年是怎样度过,我父亲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废话,可我老实告
思考:?孔乙己?中为什么选择 “咸亨酒店的小伙计〞 来当讲述人? 一是酒店伙计是一个能固定观察酒店所有人的一个身 份 ,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展示了酒店的这一“小社会〞 里的各种人性。〔叙事视角〕 二是表达者为小伙计。年龄的小,就意味着不成熟, 就意味着不像酒店老板和酒店顾客经过社会长期的熏 染后的冷漠麻木,就会给予孔乙己比单纯的看客多一 份同情。〔叙事者的身份、年龄〕

叙事学ppt课件共10页

叙事学ppt课件共10页

• 单元四,对抗(斗争) • 功能:16.英雄与坏人面对面作战 17.英雄被侮辱
18.坏人被击败 19. 此前的不幸或需要得到解决 • 单元五,归来 • 功能:20.英雄归来 21.英雄被追捕 22.英雄脱险
23.英雄回到故乡或某处却不被承认 24.假英雄做出 假声明 25.英雄面临艰巨挑战 26. 英雄战胜挑战 27.英雄获得命名 • 单元六,接受 • 28.假英雄/坏人身份败露 29.假英雄被变形 30. 坏人遭惩罚 31.英雄迎娶公主或登上王位
格雷玛斯(Algirdas Julien Greimas 1917—1993):动素模型
发出者
主体
接受者Biblioteka 敌手客体帮手
• 叙事/意义单元:契约、考验、移置、交流
A 互 补
对抗
矛盾
B 互 补
-B
-A
对抗
主要著作:《结构 语义学》(1966)、 《论意义》 (1970)、《论意 义Ⅱ》(1983)、 《符号学词典》 (1979)等。
叙事学诸范式
1966年巴尔特发表的《叙事作品结构 分析导论》、克洛德·布雷蒙发表的《叙 事可能之逻辑》两篇论文和同年格雷马斯 出版的《结构主义语义学》,可视为当代 叙事学的奠基之作,文学结构主义的兴盛 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密不可分,而 最先将索绪尔语言学概念运用于语言学外 的努力应归功于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研 究。
• 单元二,纠纷(复杂化)
• 功能:8.坏人伤害了家庭成员 8a.家庭成员需要或渴望 某种东西 9. 需要或不幸被申明;英雄被请求、命令或自 愿前往执行使命 10. 英雄计划对付坏人
• 单元三,转移(出发)
• 功能:11.英雄离家 12.英雄被试探、攻击、质询,并 因而获得了一个有法力的施惠者或帮手 13.英雄对这位 未来的施惠者的行动做出反应 14. 英雄借重这位有法力 的人 15.英雄到达他的任务所在的地点

高考语文《小说叙述艺术(技巧)》课件(共27张PPT)

高考语文《小说叙述艺术(技巧)》课件(共27张PPT)

公 式:
=
特点 +
结合文本具体展开。展开的角度:
分析 效果
真实、立体、鲜明,烘托心理,体现感情
推动,完整,串联,一波三折,戏剧性,铺垫,伏笔,照应
营造氛围、折射时代社会特征 凸显,深化,升华,丰富
悬念—兴趣,空白—想象,张力—回味,真实、诗意……
(2018年)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 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因为虽然“你”是小说中的 人物,但故事的叙述者却不是“你”,而是从“我”或“他” 的角度看你,是从“我”和“他”的视角来讲故事的。基本 分析人称的作用即可。
注意点3、叙述视角并不是唯一的,可多个叙述视 角交织转换(故事套故事;听他人讲故事。)
余华《活着》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
3、故事主体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 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使读者更容易带 入身份,有身临其境之感。
• 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 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

“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
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
• 2)采取了倒叙的手法。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 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 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 3、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都有对祝福情景的 描写,这种描写前后照应,与祥林嫂悲惨的死 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
• 4、对比。祥林嫂在年底祈福的热闹祝福声中 悲惨死去,祝福与死亡、热闹与冷凄,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主题。
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
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

叙事性作品专题知识讲座

叙事性作品专题知识讲座

三、论述者与接受者
作者在作为论述者讲述故事时,心目中必然要 有一种潜在旳论述接受者。 ❖ 话本小说 ❖ 《少年维特之烦恼》 ❖ 《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本章小结Biblioteka 思索问题1.怎样了解叙事旳特征? 2.情节与事件旳关系怎样? 3.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旳行动序列。 4.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旳关系。 5.论述聚焦旳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6.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论述者声音旳特点。
❖ 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发挥着一定旳作用 推动情节旳事件 塑造形象旳事件
西厢记
情节
故事
❖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旳一系列事件
❖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 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难过而死”则是情节。
——福斯特
公主与王子旳故事
人物
故事
❖ 性格与情节旳主次地位之争 ❖ 人物旳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
行动
❖ 三段式序列 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成果
❖ 行动序列旳经典复合形式: 首尾接续式 中间包括式 左右并连式
第三节 论述话语
论述时间是故事旳时间与本文旳时间之 间相互对照所形成旳时间关系。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 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旳自然时间状态 ❖ 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
文本中详细呈现出来旳时间状态
❖ 以句法关系表达故事构造关系,将论述内容简 化为论述句
人物—主语 行为—谓语 状态—表语
❖ 平衡—破坏平衡—新旳平衡
深层构造
构造
❖ 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 之外旳文化背景之间旳关系
❖ 列维-斯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C. Lévi-Strauss)

叙事性作品ppt课件

叙事性作品ppt课件
也就是说这个故事的表层结构所组织并显示出的故 事意义是:善战胜恶的道德主题
16
《救风尘》的表层结构(序列)
❖ 第1句是初始的平衡状态——宋引章出嫁,意味着她 将获得一种安定的生活;
❖ 第2句是平衡状态的破坏——她的婚后生活与出嫁时 的期待翻转了过来;
❖ 第3句是恢复平衡的努力——是以赵盼儿的行为为主 进行的;
凌蒙初《拍案惊奇》
叙述的口气和态度
31
独白式结构
声音
叙述者的声音相对应, 作品中还存在着其他声音。
如:人物对话、独白、心理活动。
所有这些声音实际上都是来自叙述者声音的 不同部分。
叙述者完全控制作品中的声音。
32
复调式结构
声音
基础:作品中人物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表现:人物似乎总是在叛离叙述者的理性。
减速:文本时间大于故事时间 25
视角
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第三人称视角
上帝视角: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受限视角:吴尔芙《达洛威夫人》
★第一人称视角
叙述者为主人公:鲁迅《狂人日记》 叙述者为旁观者:鲁迅《孔乙己》
★第二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视角之变体:冰心
26
叙述声音
叙述声音由叙述者出发。 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者与声音 叙述者与接受者
35
叙述动作之理想模式

迫近

叙述者
作 抽离

接受者
36
文学文本解读
★文学文本解读活动就是把一般的文学阅 读活动细化和深化。 ★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改变、丰 富的过程。 ★是一个融会了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 想象,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的过 程。
37
文学文本解读的一般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异与共性
普林斯《叙事学辞典》 托多洛夫:认为叙事学研究的对象是叙事的本质、 形式、功能,无论这种叙事采取的是什么媒介, 无论它使用的是文字、图画、声音。它着重研究 的是叙事的普遍特征。尤其是故事的语法,即故 事的普遍结构。 热奈特:认为叙事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叙事文学, 即以语言为媒介的叙事行为,它对故事不感兴趣, 也不试图去概括故事的语法,而是着重研究反映 在故事与叙事文本关系上的叙事话语,包括时序、 语式、语态等等。
普洛普《民间故事类型学》
普洛普的研究旨在从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中抽象出 它们共同具有的模式,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 四个例子:
①沙皇赏赐给主人公一只苍鹰,这只苍鹰负载着主人公到了 另一个国度。 ②老人送给苏申柯一匹骏马,这怕骏马负载着他去了另一个 国度。 ③巫师给了伊凡一只小船,小船负载着伊凡去了另一个国度。 ④公主给了伊凡一个指环,从指环里面跳出了年轻人,背着 他去了另一个国度。
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 与《〈十日谈〉语法》
托多洛夫于1969年出版的《〈十日谈〉语法》一 书,就是一个结构主义者试图将纷繁复杂的叙事 文本简化为容易把握的结构和规范的尝试。他为 自己规定的研究课题是总结“叙事语法”。所谓 “叙事语法”就是潜藏在一切叙事作品之中的共 性,即普遍而抽象的结构。 “……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 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 的科学。”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当我死时,你的名字,如最后一瓣花 自我的唇上飘落。你的手指 是一串串钥匙,玲玲珑珑 握在我手中,让我开启 让我豁然开启,哪一扇门?
俄国形式主义
托马舍夫斯基在《主题》一文中提出“事序结构” 与“叙事结构”的概念。 事序结构:事件的自然延续,素材; 叙事结构:“故事”被陌生化、艺术性之呈现。 《轻轻的呼吸》 奥莉娅· 梅谢尔斯卡娅
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许子东)
第1章 “文革”叙述中的灾难起因与前兆 1,灾难之前,女主人公善良美貌、生活幸福
2,灾难之前,女主人公的感情生活不无缺憾 3,男主人公在灾难之前有某种缺点或缺陷 4,男主人公在灾难之前被认为犯有过失 5,男主人公在灾难之前犯错而不自知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文革”叙述中的灾难降临方式 “文革”叙述中的拯救主题 “文革”叙述中的反思与忏悔 “文革”小说中的不同叙事模式
克劳德· 列维-斯特劳斯“二项对立”
列维-斯特劳斯将结构主义方法运用于对神 话的研究。他力图从纷繁多样的神话中抽 取出神话素(类似于语言学的音位),找 出这些神话素之间对立与类比的关系,从 中得出原始人思维方式的基本运作模式。 几个故事及其研究:
何谓“叙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 涯苦作舟。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 相同。 踏歌 一个小孩打开了门。 乒乓球落在地板上。 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 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叙事学”的任务
经典叙事学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对叙 事作品之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 展开科学研究,并探讨在同一结构框架内作 品之间在结构上的不同。 新叙事学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与读者 阐释相互作用的规律,转向了对具体叙事作 品之意义的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 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
对小说文本的生产守则或法则持怀疑态度。
虚构叙事的成功之处不可能预先制定,相反,健 康的艺术能够贴近并复制生活„„获得自由。
俄国形式主义(20世纪20年代)
强调艺术的自律性,批评的着眼点应回到作品本身。 雅各布森:“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 学性,即那个使某一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第二种类型:叙述话语
叙述话语就是叙述故事的方式。 故事与叙述话语的区分(里蒙-凯南):
卡达莫斯寻找他 的妹妹:被宙斯 骗走的欧罗巴 俄狄浦斯与他的 母亲约卡斯结婚
斯巴达人互相残 杀 俄狄浦斯杀死了 他的父亲莱奥斯
卡达莫斯杀死了 这条巨龙
拉布达考斯(莱 奥斯之父)=瘸子? 莱奥斯(俄狄浦 斯之父)=左撇子?
安蒂戈涅埋葬了 他的兄长波吕涅 克死而臵禁令于 不顾 ( 1)
厄特克勒斯杀死 他的兄弟波吕涅 克斯 (2)
主要参考书目:
【荷】米克· 巴尔:《叙述学》 【美】戴卫· 赫尔曼:《新叙事学》 【美】华莱士· 马丁:《当代叙事学》 【美】希利斯· 米勒:《解读叙事》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胡亚敏:《叙事学》 杨义:《中国叙事学》……
写在前面
叙述作为生活的组织方式 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理论的综合与拓展
民间故事四项基本原则
1,人物的功能在童话中是稳定的,不变的因素, 它如何实现,由谁来实现,与它毫无关系,功能 构成童话的基本要素。 2,童话已知的功能数量是有限的。如人物充当 角色的仅有“主人公”、“假主人公”、“坏人” 等七种,人物的行为功能(譬如“一个艰巨的任 务交给了主人公”、“任务完成了”等)也只有 31种。 3,功能的次序总是一致的。 4,就结构而言,所有的童话都属于一种类型。 普洛普抽象出来的行为角色和功能体现了故事事 件的共性,为对故事进行系统分类提供了依据。
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 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 理关系”,即研究同时要素间的关系。
叙事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巴特、克劳德· 布雷蒙、热拉尔· 热奈特、格雷马斯、托多洛 夫等人创立的叙事学是整个结构主义研究的一个分支。 叙事学遵循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把具体故 事看作是由某种共同符号支持的具体叙事信息。索绪尔认为 “语言”高于“言语”,关注重点是语言符号的结构元素与 组合原则;叙事学家们同样也将一般叙事臵于具体叙事之上, 主要关注点是基本结构单位(人物、状态、事件,等等)在 组合、排列、转换成具体叙事文时所依照的跨文本符号系统 原则。 积极方面,语言学为叙事研究提供了一个富有成果的视角, 如巴特“描述层”,托多洛夫“故事层”“话语层”等; 叙事学也受到了它用作范式的语言学模式的限制; 形式、序列;分类、描述;如何表达意义;力求建立叙事诗 学而非叙事批评。
(二)大致研究类型
聚焦于被叙述的故事,着力建构故事语法,探讨 事件的功能、结构规律、发展逻辑等。 集中对叙述话语展洛普“民间故事类型学” 静态结构:列维-斯特劳斯“二项对立” 动态发展:如布雷蒙关注故事表层发展逻辑模式 20世纪60年代叙事学兴起后,居主导地位。
卡德摩斯
卡德摩斯之妹欧罗巴被天帝宙 斯骗走,他于是四出寻找,途 中杀死一条巨龙,引起斯巴达 人互相残杀,后在那里建立忒 拜城。
安提戈涅
俄狄浦斯王死后,他的两个 儿子,为争夺王权,于决斗 中双双毙命。国舅克瑞翁承 袭王位并颁布法令:处大太 子波利尼斯暴尸荒野,不准 任何认为之下葬,违令者斩。 安提戈涅认为克瑞翁的法令, 上违天理,下悖人道。两次 冒死为兄长波利尼斯埋尸祭 奠,被克瑞翁抓获并处极刑。 与安提戈涅深深相爱的克瑞 翁之子海蒙为安提戈涅求情 未果,安提戈涅终被克瑞翁 压上死亡山洞。海蒙赶往山 洞,见安提戈涅已死,遂拔 剑自刎殉情。此时又传来克 瑞翁之妻自杀的消息。
二、经典叙事学及其研究类型
(一)理论背景 (二)大致研究类型 (三)经典叙事学小结
(一)理论背景
现代小说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
现代小说理论
西方小说是从史诗——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的传奇作为过渡——发展而来,严格意义上大多 数诞生于17或18世纪,19世纪发展到高峰,20世 纪以来又有不少新的试验和动向。 20世纪前,印象式、传记式、历史式批评。 亨利· 詹姆斯 只要关于小说的讨论仍然只强调题材与内容,而 无视当时在文学批评和美学中非常重要的形式问 题,小说在文学研究中就仍然只会是一个不能升 堂入室的文类。
第一讲 概说:叙事学的定义、 发展历史、及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叙事学? 二、经典叙事学及其研究类型 三、新叙事学的基本特征
一、什么是叙事学(Narratology)?
叙事学,也称“叙述学”,是受结构主义影响 而产生的研究叙事的理论,如果以1969年茨维 坦· 托多洛夫在其《〈十日谈〉语法》一书中, 首次提出“叙事学”术语算起,已走过近40年 的发展历程。 “叙述”概念的悠久复杂与“叙事学” 柏拉图《国家篇》中“纯叙述”与“模仿”的 区分:“纯叙述”指诗人用自己的语气概述人 物的言辞;“模仿”则指诗人假扮人物,模仿 人物的声音说话。在当代叙事理论中,这一区 分一般只与书面叙事相关,涉及引语的直接程 度和通过文字体现的不同口吻。
语境 信息 说话者 接触 符码 受话者 情感功能 交际功能 元语言功能 关联功能 诗的功能 意动功能
陌生化:“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 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 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 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诗的功能与下次的约会
俄狄浦斯杀死了 斯芬克斯(狮身 人面兽)
俄狄浦斯=肿痛的 脚? ( 4)
(3)
(1)“过高估计血缘关系”;(2)“过低估价了血缘关系”; (3)人杀死一些怪物;(4)神话主人公名字的含义。
二项对立狂热
二项对立结构作为叙事学大厦最基本的建筑材料。 布雷蒙情节分析,主人公两条路线选择其一; 热奈特:同叙述叙事/异叙述叙事(叙述者是或不 是故事中的人物)、外叙述叙事/内叙述叙事(叙 述者的叙述行为发生在故事之内还是之外)、外 聚焦/内聚焦; 对二项制和分类法的重视凸现出叙事学的两个普 遍特征:对科学性(通过“准”语言学的形式主 义和经验性)和描述性的终极追求。
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言语行为(language)
语言(langue)/言语(parole) 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是指使言语行为得以实现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整体语言规则。 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