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中石兽知识点归纳
【篇一:河中石兽知识点归纳】
《河中石兽》知识点总结
2.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也疯狂吗?” 大家信服的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1.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一位老河兵听到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兽,应当到上游去寻找它。”
2.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因为是石头的特点又硬又重,沙子的特点又松又轻,(所以)河水不能冲走石兽,河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兽的一半那么深,石兽一定载倒在坑洞里。
4.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到下游寻找石头,本来就疯狂了;在河底寻找,不更加疯狂吗?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5.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虽然如此,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中一方面、不了解其他方面的情况多了,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二.重点字解释:《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纪昀,清代文学家。
1.临:靠近
2.河干:河边
3.圮:倒塌
4.并:一起
5.焉:兼词,“于之”,在河里
6.阅:经过,过了
7.募;募集 8.求;寻找 9.竟:终于,到底 10.棹:划船 11.曳:拖着 12.设帐:讲学,教书 13.尔辈:你们
14.究:推究 15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16是:这 17木杮:削下的木片 18岂能:怎么能 19为暴涨:为,被。
暴涨,大水。
20.携:带走 21.湮:埋没 22耳:语气助词,罢了。
23颠:通“癫”,疯狂
24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服;信服。为,认为。
25.盖:原因是 26啮:侵蚀、冲刷 27坎穴:坑洞 28已:停止 29遂:于是 30溯流:逆流 31固:本来 32如其言;依照他的话(去做) 33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34但:只 35臆断:主观地判断
三.古今异义:1.干:古,岸边。今,不潮湿。
2.阅:古,经过。今,看。
3.物理:古,事物的道理。今,一门学科。
4.是:古,这。今,判断词。
5.已:古,停止。今,已经。
四.简答题
1、文中主要说出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
方法及结果。
答:第一次僧人,在原地水中寻找,结果“不可得”。第二次僧人,“求之下游”,结果是“无迹”。讲学家,在原地沙中寻找,结果是失败。老河兵,“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
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依据是什么?
寺僧的依据是:“ 以为顺流下矣”。
讲学家的依据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老河兵的依据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
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并由此悟出什么道理?僧:第一次,没考虑
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次,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
泥沙。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老河兵: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道理:“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
4、文中写到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答:讲学家的笑,是
自以为懂得“物理”,笑话僧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笑,则
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话讲学家主观臆断。
5、请说说庙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的形象?答:庙僧:不深
思熟虑,盲目行动的人。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实际的人。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
因素,实事求是的人。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河中石兽》知识点总结50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