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带刺的朋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带刺的朋友

金晖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能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背诵第5—7小节。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能先编写复述提纲,再简要复述课文,注意连贯通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2、能先编写复述提纲,再简要复述课文,注意连贯通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要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带刺的朋友

3、师:这位朋友就是——(刺猬)对,刺猬就是作者将向我们介绍的那位——

齐读课题。

4、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交一交这位新朋友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刺猬是怎样的感情?

2、交流,板书:钦佩、喜爱……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哪两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4、交流,指导:概括地说时,可以用“什么干什么。”的句式讲。

板书:偷枣儿、斗大黑狗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过渡:初识这位带刺的朋友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引读课文1——4小节)

(一)学习“偷枣儿”,感受钦佩之情:

1、师:这刺猬要去——?(偷枣儿)读读5-7节,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

交流,朗读正音:那堆枣儿、水沟眼儿

2、师:作者注意仔细观察,然后抓住小刺猬的动作,将它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讲清楚。读读找出来的句子,圈出刺猬的动作。

交流,理解:“归”朗读指导

3、板书:用力摇枣

师:仿造老师的板书,概括刺猬偷枣的过程。

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师: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指名复述。

4、师:作者看完它偷枣的整个过程后,暗暗钦佩。

齐读第9节。

板书:本事高明

理解:钦佩

再读第9节

5、说话练习: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可结合课文内容说,也可加上自己的想象说。)

6、背诵课文5-7小节

(二)学习“斗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

1、师:作者惟妙惟肖地描写刺猬用背上的刺偷枣的情形,让我们不由地钦佩它本事高明。接着,作者又叙述了刺猬斗大老黑的过程,更是活灵活现。

2、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注意:读通顺,不加字,不漏字。

3、再读10-15小节,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说说故事。

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大老黑很快调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好象在说: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4、师:刺猬用刺击退了大老黑,我高兴得直拍手,(读15节),所以说,刺是刺猬的——板书:护身法宝

(三)小结:

作者通过仔细地观察,生动地记叙了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试着根据板书,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说清写了什么事,再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

四、拓展练习,拓宽视野:

1、读一读,体会每一组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1)小组讨论:说说哪一句好?

(2)交流:第一组第二句写出成熟的红枣数量多,颜色艳,香气引人,引来刺猬前来偷枣;第二组第二句强调月亮时隐时现,这样的天气适合刺猬一家外出活动,既安全又能看见周围的情况。

(3)师小结:

第一句写得简明扼要,而第二句则用比喻等手法写得具体生动。课文中显然用第二句合

适,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简明扼要也是非常需要的。

2、语言直播厅: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自己独到的本事?

信息发布会——动物的趣闻

五、总结:

作者通过写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把它们称为——(齐读课题)他是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一个有情人,与动物交上了朋友。他从秋天到冬天,到春天,与这群刺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选入课文时只节选了其中的两段,喜欢这篇课文的同学可以去找找原文读读,相信你也会更喜欢这群刺猬,喜欢小动物的。

板书:

偷枣儿用力摇枣、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本事高明

15、带刺的朋友

钦佩、喜爱斗大黑狗护身法宝

课后反思

金晖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中不断的生成、发展?这一问题,一直是我研究和探索的。学生一节课学习下来到底有什么收获呢?看来只会流利地读课文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组织教学时,以感情为依托,朗读和能力培养齐步走。

一、提供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对于学生来说,概括是一件比较难的时,不是漏了成分,就是说得太罗嗦。在备课时,我想到了这一点,因此,我就给学生一些提示,帮助他们说话。如概括“作者通过哪两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的?”我就给学生“什么干什么的”的句式。学生有了句式,只要套用,就能将两件事说清楚。又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相应地比概括事情更难,我就在教学完课文,完整了板书以后,让学生看着板书来说,这样学生只要将板书上的内容略删去些,重新整合即可,更容易操作。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做得比较好,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中,从不会到会的整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二、开放空间,激励学生学会想象:

在教学中,我找到的想象点是让学生想象大黑狗吃刺猬的过程。这一个点的选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由于学生阅读下文后,获得了许多信息,如“‘呜呜’哀叫着溜走了”,“嘴上正滴着血”,这样的想象不是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而是有抓手的,有依据的。在想象时,学生将这些内容加入再加上自己由此发出的想象,显得十分合理。

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与作者一起和刺猬交了个朋友,特别是在信息发布会上,更是想把自己的所知展现出来。可由于学生大多是从科普书上了解到的知识,缺少了本文作者描写时的这种情趣,与设计的本意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让学生运用所知,先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一写,再来开信息发布会,也许效果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