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课件

合集下载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3张PPT)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3张PPT)

我会认
hài
shì
sǒu
己 杂诗 依 抖
hài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shì
yīn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sǒu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会写
依恃
shì

仗恃 恃才傲物
我会写
己亥杂诗
hài

丁亥 辛亥革命
我会写
hài shì āi jū
亥恃哀拘
我会写
抖擞
sǒu
擞 精神抖擞
整体感知
死气沉沉 不拘一格
揭露矛盾 批判现实
渴望变革 出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
格或方式。
联系资料,说一说: 可以如何“不拘一格”?
课堂集中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如何理解?作者想表达 什么?
“格 ”指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 度来选拔人才。
作者希望朝廷能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 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昏君,唤醒庸官, 唤醒愚民。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朗读指导: 读出本诗的节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劝谁?劝什么? “我”劝统治者,劝当时的官员,劝所 有的老百姓……
品读赏析
课堂集中营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 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 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任用人才。
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从这首诗的题 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新的思想 万马齐喑:残酷的反动派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 才被扼杀,一片死寂的现实情况。
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王朝逐渐走向没落的时期,国内矛盾日益尖 锐,外国侵略势力不断加深。他主张改革腐朽现状和抵抗外国 资本主义侵略。他认为清朝表面上繁华兴盛,实际上进入衰败。 有清以来,皇权太重,造成臣子的奴性。他抨击晋升官职论资 排辈,人才流散四方,提出举贤纳士,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优秀 人才。
《己亥杂诗》共315首。
再读古诗,整体感受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生气: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12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正确朗读全诗,读准字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七言绝句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正确朗读全诗,读出韵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己亥年(1839年),这首诗是己亥年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新兴的社会力量来 改革,社会思想被禁锢,一片死寂的局面实在让人 心痛。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7张PPT)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7张PPT)

终究。
比喻
依靠。
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译文: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像这种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当朝的统治者能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任用人才。
悟诗情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修辞写出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说说其含义。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比喻
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状呢?结合资料来说一说。
同学们看到这一切,你是怎样的心情?此刻你能够体会当时龚自珍的心情了吗?
心痛,悲愤,悲哀。
同样,当时龚自珍的心情也是如此悲愤交加,于是面对这样大难将临而举世喑喑的社会,他祈祷风雷惊世,喊出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悲愤之声。
那么龚自珍为了改变国家现状,期待着什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识记生字:寺——恃,数——擞。
自读古诗,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古诗大意。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读一读这两句,我劝谁?劝什么?怎样劝?用自己的话和表演来劝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家的愿望。
全诗以一种热情充满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
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心,
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期望,具有很深刻的
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 阅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陆儿


题 临 安 邸林


合作学习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读古诗,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小组内 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解 己亥即1839年 诗 题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 龚
诗 年9月26日),浙江仁和(今杭州) 自
人 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
希望改革现状 期待人才辈出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晚清时 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 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 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进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但因变法损 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 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改进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犯,
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
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
朽,充满着爱国热情。著名诗作《己亥杂
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ຫໍສະໝຸດ 明诗再读古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中国大地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 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 令人悲哀。我劝天帝能够重新振作精 神,不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 国的人才。
你们知道1840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 重要的事情吗? 鸦片战争
情,再读一读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 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 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作者通过创造 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大的意 象来表达。这样“创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与 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 同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 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 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 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 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 想。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政治昏暗 呼改革唤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殷切希望 心底呼唤


延 伸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希期 望待 改人 变才 现辈 状出
课文详解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 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 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 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 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 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 《己亥杂诗》。
《已亥杂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
诗人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 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 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

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7张PPT)

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7张PPT)

明诗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拓展资料
清朝实行科举制,科举考四书五经主要是
考 “八股文”,内容只能在四书五经里面出。
其目的是为了限制读书人的言论和思维, 以达到思想专制。八股文题目,内容,格式 都限制太严。考生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 衍成文,因此扼杀了作者的创意。直到1905 年8月晚清政府才废止了这一制度。
拓展资料
清朝统治高压政策 官吏腐败 欺压百姓
拓展资料
1838年的冬天,钦差大臣林则徐 即将奔赴广东, 龚自珍给林则徐写了 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送钦差大臣侯官 林公序》。
明诗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拓展资料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明诗意
批判现实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他会对当时的人们说···
12
诗词赏析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词赏析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知诗人
龚自珍,号定庵,清 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 家。他精通经学、文字学 和史地学。力主改革弊政, 著有《龚定庵全集》。
明诗意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悟诗情

明诗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明诗意
比喻人们沉默 不语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雷厉风行的改革
拓展资料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 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 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 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ppt课件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ppt课件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学习生字
学认字
hài
己亥
yīn
万马齐喑
shì
恃宠而骄
sǒu
抖擞 振作精神
“女”横不露头
我会认
sǒu (精神抖擞)

释义 1.[抖擞]振奋;振作。
sòu(擞抖抖)
释义 1.用通条搅落或抖落炉灰。
我会写
亥 恃哀拘
知背景
《己亥杂诗》不止一首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 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题材极为广泛。 本课学习的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当 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家人,在 往返途中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于笔尖写成 这组诗。
读诗文
听示范朗读,画出节奏。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板书设计
万马齐喑
己亥 杂诗
不拘一格降人材
九州生气
主旨提炼
《己亥杂诗》通过描写当时死气沉沉的社会 局面,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 等恢宏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 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的到来,同时也表 达了诗人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诗 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1839年为己亥年,古代通用干支纪年法, 现如今也依旧延用。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 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 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 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己亥杂诗课件(共24张PPT)

己亥杂诗课件(共24张PPT)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例如,可以在导入时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龚自珍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和无奈。他写下了许多深刻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和意义吧!”或者,“龚自珍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刻、凝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和情感吧!” 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注意与本课内容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和意义。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
这一首是原第五首。诗人寄居京师二十年,一旦辞别,离愁满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怀着无边的离愁别绪,“我”辞别京师,骑马东去,要回到远在天边的家乡。一路上诗人心情极为矛盾,心绪极为复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虽然打算辞官家居,但并非弃绝尘缘,“我”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育新花。句中“落红”实际上是诗人自况。诗人以含蓄隽永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
“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落红”“红”喻理想与信念,是历来传颂的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ppt优秀课件

己亥杂诗ppt优秀课件

朗诵技巧:语调、韵律、音韵、节奏等
01
1. 语调
在朗诵时,需要掌握每个字的 声调,根据情感和意思的转变 ,适时调整语调。例如,在表 达肯定和强调时,可以使用升 调;在表达疑问、惊讶或强调 某一信息时,可以使用降调。
03
02
3. 音韵
04
2. 韵律
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在朗 诵时需要把握住这种韵律。可以 通过了解诗歌的平仄、对仗和押 韵等规则来更好地把握。
古诗词中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音 韵,有些字可能发声比较尖锐, 有些则比较柔和。需要根据具体 的情境和情感,选择合适的音韵 。
4. 节奏
古诗词的节奏一般都比较舒缓, 但在表达情感高潮或转折时,需 要适时调整节奏。可以通过停顿 、延长音符或加快语速等方式来 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感悟:对诗词的理解、体验与思考

05 己亥杂诗的影响 与传承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贡献
01
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己亥杂诗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为当时的中国文学注
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发展。
02 03
丰富了文学题材和表现手法
己亥杂诗涉及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多样,既继承了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又吸收了西方文学的先进元素,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 启示。
创作特点:用字精炼、构思巧妙、情感丰富等
用字精炼
诗人用字简练、精确,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韵味,使诗歌 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构思巧妙
诗人的构思精巧、新颖,将自然与人生、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融合 在一起,使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情感丰富
诗人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包括欢乐、悲伤、忧愁、激昂等, 使诗歌更具有情感色彩和艺术价值。

己亥杂诗ppt课件

己亥杂诗ppt课件
该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古风体,但在内容上却展现出强烈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精 神,成为清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龚自珍作为近代文学的先驱,其作品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己亥杂诗》对后世的启示在 于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 考能力,这种精神在当时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该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许多 文学家、诗人、思想家都从中 汲取营养,推动了文学、艺术 和思想领域的发展。
龚自珍强调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关 注社会现实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 《己亥杂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06 结语
对诗歌的总结和评价
总结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 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百态的深 刻思考。
评价
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哲理, 是诗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展望
总结词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 达情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VS
详细描述
诗人认为社会现实存在许多不公和弊端, 需要加以改变。他通过描绘荒凉景象和表 达悲愤情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 思和批判。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责任 感。
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人介绍
龚自珍生平
龚自珍生于1819年,是清朝末年的杰出文学家、思想家、诗 人和改革家。
龚自珍文学成就
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名,对后世影响深远。
02 诗歌内容解析
诗歌主题
主题概述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 对离别和重逢的感慨,以及对
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离别之情
诗歌中通过对离别时景物的描 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 和不舍。

《己亥杂诗》ppt课件

《己亥杂诗》ppt课件
青春年少的你们是枝头的繁花,我们是簌簌而下的落花。 希望同学们用青春年少的激情,坚定理想目标,勇于战胜各种 困难、风险、挑战,绽放自己的一树花开。
写 词侧面衬托“离愁”,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 法 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等复杂情感。》
写法:描写和记叙相结合。将离别的愁绪 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在无限感慨中 表现出【初诗中语人文匠的出豪品】放洒脱的气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怨啼鸟 怪东风 叹年华
象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红楼梦》)
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了诗人虽然辞官还乡,但仍关
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愿意为社会做贡献的高贵品质。(哲理: 【初中语文匠 出品】
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主旨归纳
《己亥杂诗》(其五) 抒发了作者辞官 离京时复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 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 和献身精神。
轻松愉快,逃出樊笼,海阔天空,回归故乡。
【初中语文匠 出品】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荡离愁——吟鞭东指

白日西斜——广阔天涯
离别愁绪——回归喜悦
【初中语文匠 出品】
炼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字 炼字:以“浩荡”一词修饰“离愁”,正面
写出离愁的深广;以“白日斜”“天涯”两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景 交
天涯:空间距离——路途遥遥 远离家乡——荒凉偏僻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课件(共22张PPT)

悲哀 默哀


拘谨 拘留
走进古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生气:活力,生命力。 » 恃:依靠。 »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
表意见。 » 究:终究。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
诗意
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走进古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赏析古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 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思考
1.读《己亥杂诗》的前两句诗,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想象到风雷欲来、一片生机勃勃的山河壮景。而在 这充满生机的壮景中,马儿却低着头不敢鸣叫。 我从中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愤懑。
思考 2.诗人在劝谁?劝什么?
» 抖擞:振作精神。 »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 降:降生,降临。
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诗意
赏析古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 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 的现实状况。
“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暗指统治 者。
希望朝廷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国家才能进步。
赏析古诗
现实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希望
不拘一格降人材。
主旨概括
《己亥杂诗》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 反映了诗人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变杂诗
写作时间:己亥年。
政论诗

《己亥杂诗》课件

《己亥杂诗》课件
落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也象征着离别的悲伤和无奈。
“燕子”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燕子象征着自由和轻盈,也象征着重逢的喜悦和希望。
其他意象和象征意义
诗歌中还有其他如“流水”、“浮云”等意象,都表达了诗人对人 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04
《己亥杂诗》的影响和评价
后人对《己亥杂诗》的评价
01
02
03
高度赞扬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涉及政治、社会 、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深刻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
龚自珍的其他方面
01
02
03
04
龚自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 家,还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实践
跨文化传播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己亥杂诗》也被翻译成多种 语言,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 流与理解。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己亥杂诗》的传播更加便捷高效 ,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快速传播,扩大 其影响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重要位置
在文学史上,《己亥杂诗 》被视为龚自珍诗歌的巅 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 占据重要位置。
经典之作
该诗集被选入多个版本的 教材和文学选本,成为文 学经典的代表之一。
影响深远
其影响深远,对后世的诗 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己亥杂诗》对后世的影响
启发诗人
成为文学传统
许多诗人受到《己亥杂诗》的启发, 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情怀。
龚自珍出生于浙江仁和 ,自幼聪颖好学,少年 时便以诗文闻名。

己亥杂诗PPT课件

己亥杂诗PPT课件
暮、落花写 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 己的身世之感;后两句以落花为过渡,从 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 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 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 曲的旨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更护花。”自己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 前途和命运。
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这年 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 于南北往返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题 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 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 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己亥杂诗解词
吟:吟诗; 吟鞭:诗人的马鞭 落红:落花
后两句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PPT课件
一、写作背景
清道光十年(1839)春末,龚自珍因事辞去 礼部主事之职,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动身 南归。诗人客居京城达二十年之久,北京 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今日一旦离去,已 届四十八岁的晚年了。“先生官京师,冷 署闲曹,俸入本薄,性既豪迈,嗜奇好客, 境遂大困,又才高触动时忌。”其辞官离 京时的万端枨触,可以想见。
画面描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 一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 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 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浩荡”:写出离愁的深广。表达了诗人离京时的 眷恋、怅惘、失落、孤独之情。
谢谢大家!
前1.2 句

古诗三首-己亥杂诗ppt课件

古诗三首-己亥杂诗ppt课件

《己亥杂诗》
深情呼唤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 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 决心和抱负,抒发了诗人强烈的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假如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看到这首《己亥 杂诗》后你会怎么做?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学字识词
hài
shì
亥恃
yīn
sǒu
喑擞
亥恃哀拘
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状呢?结合资料来说一说。
龚自珍所处的时代,正值清 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西方殖民 者虎视眈眈,鸦片祸害愈演愈烈, 大量白银外流使政府财政匮乏, 人民困苦。所有这些龚自珍皆有 亲身体验,加以官场失意,遂受 到极大触动,并在《己亥杂诗》 中充分体现出来。
我会写
hài shì āi jū
亥恃哀拘
我会认
hài
shì
sǒu
己亥年间 依恃 抖擞
左右/左中右 结构
恃擞
独体结构 亥
悟诗情
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修辞写出诗人对当时中国形 势的看法。说说其含义。 比喻 ➢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 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 的现实状况。
译文: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
的改革,像这种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 人心痛。我劝当朝的统治者能重新振作精神, 打破常规任用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风雷”“万马齐喑”分别指的是什么?
“风雷”借指重大的变革,“万马齐喑” 比喻在封建统治下人民没有任何的言论自由, 大家都不敢说话,社会死气沉沉。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课件(共30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课件(共30张PPT).ppt

理解诗题
己亥杂诗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 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 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 《己亥杂诗》。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朗读指导: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练习读好停顿,准确 把握感情基调,入情入境地朗读。三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略有 不同,要在理解诗意、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并读出来。 背诵指导:可以借助关键词背诵,如,《示儿》中的“空、 悲、北定、家祭”;《题临安邸》中的“山、楼、歌舞、熏、 醉、直把”;《己亥杂诗》中的“九州、万马、劝、降”。 默写指导: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
要 结合背景资料,思考:这里的“生
素 气”是发脾气的意思吗?“风雷”
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雷吗?
古诗讲解
活力生命力。
全国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九州生气恃风雷,
重大的变革
理解词语
【己亥杂诗】 【生气】 【恃】 【喑】 【抖擞】 【不拘一格】 【降】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是诗人在己亥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315首)中的 一首(第220首)。 拘是指拘泥,限制;格指规格,格局,形容不局 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沉默。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降生。
“抖擞”指_振__作___,“不拘一格”表达了诗人__打__破__陈__腐__陈__ _规__,__选__拔__有__用__人__才__的愿望。
古诗讲解
万马齐喑究可哀。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 敢发表意见
沉默
终究 毕 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后两句抒情。诗人笔锋一转,由抒离别之 情转抒报国之志。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 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 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 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 家的前途命运,不忘报国之志。景中寓情, 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关心,不甘沉沦, 牺牲自己,培养后人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问题: 1、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 余力的感情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诗中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表现诗人以落红自比,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 余力之情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歌颂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达自己虽离开职位 也要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5、诗中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去进行新的战斗,为 改革和振兴中华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朗读: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荡:无限。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吟鞭:指诗人鸣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即天涯:这里指远离京师。
离愁浩荡,白日西斜,一边吟诗,一边扬鞭东指,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 名思想家、文学家。字璱人,号定庵, 浙江 仁和人(今杭州)。出身于世代 官宦学者家庭。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 的杂诗, 作于道光十九年,按干支纪年,这一 年为己亥年,故称。 这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期间往 返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后 经诗人自行编排成集。这 一大型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诗 友 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 成是一部用诗写成的 回忆录。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道光十九年, 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 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与 主和两派。 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 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 这一组诗中,有两首为大家熟知,其中 之一,便是今天我们所学的,组诗第 五首
6、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落红不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作者曾在另一首,〈己亥杂诗〉中呼吁统治者重 用人才、任人唯贤的句子是: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诗中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 天涯”两句,说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9、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 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0、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 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诗人自喻。
坠落的红花本不是无情之物,身化春泥,更护新花。
赏析。 1、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 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 浩荡:写出离愁深广。突出诗人里京师时的忧伤、 眷恋、惆怅之情。夕阳斜:写夕阳苍茫之景。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 之大。又写离别回归的喜悦之情。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即离别的愁绪和 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