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 关于学术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水”的本科文凭
去年10月,我参加一个党校系统组织的为期两年半的本科班。终于熬到了毕业时间,毕业前最后一个程序是论文答辩。9月份,老师给出了若干论文写作题目,要求手写,强调不能抄袭网上的东西,并说答辩时可能会有一定比例的人不能通过。
两年多的学习期间,除了开学典礼学员基本到齐,每学期的集中教学时间,人到得很少。每学期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同学之间相互抄袭完成的,有的干脆找人代写。每学期的考试虽是闭卷,但监考老师是“自己人”,一个考场内所有学生都可以相互抄,100多人参加的学习,5次考试,没有一个需要补考的。
论文答辩是在市党校进行的。说实话,我对自己的论文能否通过没有一点把握:论文虽然是自己写的,但更像一个调查报告,没有引经据典,更说不上什么理论高度。怀着忐忑的心情,听排在前面的同学答辩,我感觉他们的论文抄袭的成分很高(后来老师的评价证实了我的判断),但老师也并没有难为他们,于是我也就慢慢放心了。轮到我答辩时,老师首先指出:你的论文虽然“四不像”,但没有抄袭,难能可贵。最后老师说,你的论文是自己动手写的,里面的问题肯定很清楚,就不用答辩了,通过。呵呵,虚惊一场,自己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后来听说,论文答辩并没有像老师说过的那样会有人不能通过,就连当天没有参加答辩的同学也通过了。
到了年底,本科文凭下来了。一个一起参加学习的同事说:“我说得没错吧,不用担心通不过,这是党校创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都拿不到文凭,以后谁还会来报名参加?学校不是自断财路吗?”
如此“注水”的文凭,我在填写自己的本科学历时,始终不能心安理得。
毕业论文造假花样多
我曾在两所高校读研究生,对学生毕业论文造假的情况还算有些了解。
其中一所大学有硬性规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必须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俗称防作弊系统)的检测,确保不存在明显的抄袭行为,否则不能进行毕业答辩。表面看起来该校对研究生论文把关是严格、规范的,但依然挡不住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由于部分学生不愿在毕业论文上花太多时间,因此免不了将网上和各种出版物里的内容东拼西凑,但又担心过不了防作弊系统这一关。因此,如何让系统认不出论文是抄袭的,就成了这部分学生动脑筋的地方。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提前检测毕业论文的旺盛需求,衍生出一条灰色的学术造假产业链。只要稍微在网上检索一下,就能发现各种提供检测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不少甚至开了网店。只要支付几百块的费用,任何人都能将毕业论文发送给这些商家进行检测,再由其将系统的检测报告返回。通过该检测报告,学生就知道毕业论文能否达到学校的要求,以及哪些抄袭的地方被系统认出来了,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修改。有些学生还想出不少“妙
招”,例如,每次送检时将几个同学的毕业论文拼在一起,从而节省检测费用;针对系统检索出的抄袭部分,可以使用翻译软件,先将这部分抄袭的内容翻译成英文,再翻译成中文,从而使文字的表述面目全非,避免再被系统检索出来等等,不一而足。
在幕后提供此类论文检索服务的商家,有的是某些高校的工作人员,利用平时负责论文检测的便利,私下收费接私活。因为防作弊系统的管理比较严格,一般个人或单位并不允许安装。当年,我看着一些同学兴高采烈、近乎公开地讨论如何上网货比三家,发毕业论文给商家检测,说实在的也曾心动过。可不是嘛,凭什么自己废寝忘食地撰写毕业论文,别人就可以轻松地蒙混过关?但转念一想,这样造假有意义吗?即使真的能够骗过导师甚至骗过学校,能骗过自己吗?想到这些心里也就释然了,老老实实地与导师联系,一次次修改毕业论文。最终,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年的毕业论文,与同学“速成”的论文一起获得通过。
出了书却丢了人
一年前,我县一个从不动笔的人冷不丁出了一本书。该书是省级出版社出版的,还被列入某系列丛书。此事传开,圈内人大吃一惊。这个平时连写个请假条都要别人代劳的人,怎么一下子就出了本书呢?要知道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县城,平时谁从事创作和学术研究,宣传文化部门基本上了如指掌,出书者更是凤毛麟角。很多人辛勤写作一辈子,不要说出书,就连在省州报刊上发篇文章都极不易。
接下来更奇怪的是,此人拿了书找到有关部门,要求申请创作奖励。原来,近年来为了繁荣创作,州里、县里制定了相关政策,只要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个人专著,可以申请不菲的扶持奖励资金。听到消息,很多人既感到不可思议,又愤愤不平。于是职能机构还没有来得及调查核实,就有人拿此书上网搜索,结果发现文章百分之百是从网络上抄袭而来,有的连文字、标题、标点符号都一点没改。接着又有人顺藤摸瓜,详细了解了出书内幕。原来该书抄成后,抄袭者通过攀亲戚的方式找到出版丛书的负责人,施以手段打通关节,绕过县级主管部门,骗过重重审查,顺利拿到丛书系列的免费扶持书号,堂而皇之得以公开出版。
明白真相后,职能部门果断拒绝了此人的申请。虽然最终没有原作者找其对簿公堂,但消息不胫而走,此人再不敢将书示人,有些曾收到赠书的人甚至把书丢进了垃圾桶。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出了书却丢了人。
其实,现在学术造假,以职称评聘为目的者占绝大多数。因为职称与工资收入挂钩,花点小钱买一辈子的待遇,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殊不知,这样做破坏的是社会的公平。只有形成有假必打的社会氛围,让造假者成为过街老鼠,才能让真正的学术吃香,还学术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