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
过渡段试验段总结报告
新建吉林至珲春客专JHS-V标铁路工程过渡段施工总结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工程指挥部二零一一年九月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为全面展开过渡段填筑施工,我工区在DK265+300涵洞进行了工艺试验段施工,此试验段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段的施工要求。
我工区根据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过渡段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现将施工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本试验段位于延吉市境内,属膨胀岩(土)路基,涉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更新——上新统阶地堆积,粉质粘土、细圆砾土、砂岩、泥岩;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混合水位1.3~10m,地下水和地表水对施工无侵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最大冻结深度168cm。
二、试验目的通过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摊铺压实工艺性技术参数和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组织协调。
根据试验确定最优的摊铺压实工艺性参数,并在以后施工中以此为标准,严格贯彻执行,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优化施工机械组合和人员配置,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资源的浪费。
通过路基过渡段试验,确定以下主要项目:(1)确定一套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配置的方式。
(2)通过室内试验确定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的粒径、级配、质量以及级配碎石中掺和水泥的品种、规格、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通过现场试验,总结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最佳的松铺厚度、最佳施工含水量、压实系数、最佳碾压遍数、碾压行进速度等相关工艺参数,便于现场组织施工。
(4)总结出如何依据施工工艺要求、质量标准以及规范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5)通过本试验段的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以后过渡段全面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6)检验检测过程及检测手段的合理性。
根据试验段取得的各项技术参数,整理得出试验数据,报监理站批准后执行。
三、资源配置(一)试验段管理人员配备表(二)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及设备配置表(三)试验段施工主要试验测量设备配置表四、施工工艺简述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院的交桩资料进行施工复测,加密水准点和导线点,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放样,用白灰线画出填筑边线。
试验路段级配碎石总结
级配碎石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经过周密的施工准备工作,K285+100~ZK285+300段路基为级配碎石基层试验路段填筑施工具备了开工条件。
该段路基处于丘陵挖方地段。
该段路基属于砂性土夹粘土土质,选用该段路基作为试验路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根据设计要求,我单位已挖除软基地段,换填级配碎石对地基进行了处理,对不平整处也用级配碎石调型处理。
因为ZK1+100~ZK1+300已经具备了填筑施工的前提条件,并且在全标段具有砂性土质路基的代表性,所以我标段决定在该处修筑试验路段,以获取路面压实层厚10cm级配碎石基层的有关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供支线路段路面基层施工参考。
二、人员、设备情况1、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我项目部成立路面施工队,下辖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队长、测量员、试验员,主要人员名单及分工见下表:2、根据路面施工需要,施工设备已于9月份全部到位,设备状况良好,能满足施工要求。
具体情况见下表:3、试验、测量仪器配置情况表-3三、采取的施工工艺(1)级配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7.5 mm,压碎值不大于35%,针片状含量不超过20%。
塑性指数<6(或9),质量采用压实度控制与厚度控制,经标准试验确定该材料施工最佳含水量为:6.2%,最大干密度为:2.157g/cm3,现场筛分结果:(3)松铺系数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推土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摊系数先采用1.50。
铺筑出长20 m后进行高程检测,如高程达到规范要求,则以后的松铺系数就采用1.50,推土机精平后,测出碾压前各测点标高,然后测量、记录每个测点在每碾压一遍后的标高,直至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后的成形标高,即可求出松浦系数:松铺系数=(H前-H)/(H后-H)式中:H前---表示碾压前的顶标高H后—表示碾压成形后的顶标高H—表示下一层顶标高在施工中先计算出每个方格内的所需方量,根据每辆运输车的拉运方量,控制每个方格内卸土方量。
(整理)路基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工艺总结报告
附件四: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4)2、试验段工程概述 (4)2.1概述 (4)2.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 (5)2.3特殊地质、不良地质及地质构造 (5)2.4水文地质条件 (5)2.5路基支挡工程与边坡加固防护 (5)3、试验段试验的目的和范围 (5)3.1 试验段试验的目的 (5)3.2 试验范围 (6)4、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6)4.1 参加施工人员进场情况 (6)4.2 投入试验段施工的机械设备 (8)4.3 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 (8)5、填筑工艺 (9)5.1工艺流程图 (9)5.2施工方案概述 (10)5.3施工工艺 (10)5.3.1机械准备 (10)5.3.2材料准备 (10)5.3.3下承层准备 (10)5.3.4测量准备 (10)5.4填料拌合 (11)5.5填料运输 (11)5.6摊铺 (11)5.7压实 (11)6、试验参数选择 (11)6.1含水率 (11)6.2松铺厚度 (12)6.3压实机械及压实遍数 (12)7、试验检测 (12)8、沉降及位移观测 (12)8.1沉降变形观测设备要求: (12)8.2埋设沉降桩 (13)8.3沉降变形观测点设置要求 (13)8.4沉降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6)8.4.1观测资料整理 (16)8.4.2路基沉降分析评估 (17)8.4.3路基评估方法 (17)8.4.4评估标准 (18)8.4.5无砟轨道路基的变形控制要求 (18)8.5沉降观测工艺流程 (18)8.6控制工后沉降的措施 (19)9、资料整理和汇总 (19)10、施工进度安排 (20)11、质量保证措施 (20)12、安全保证措施 (20)13、环保措施 (21)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新建沪昆客运专线HCJX-3标四分部管段起点DK497+281.47,终点里程DK526+097.25。
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报告
汇报简要
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流程 试验段施工实际控制 试验段成果汇总
一、概况
我部于2013年7月17日开始至7月19日组织施工级配碎石底基层试
验段,试验段起讫桩号为K227+400~K228+400右幅,长度为:1000m,
级配合成配合比为:0-4.75河砂30%,4.75-9.5碎石10%,9.5-19碎石 30%,19-31.5碎石30%,最佳含水量为:3.2%,最大干密度为: 2.21g/cm3。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3、现场人员情况 生产副经理:郑刚、技术负责人:荆帅、路面工程师: 李端端、测量工程师:严崇久、试验工程师:鲁守成、、专职 安全员:徐秋,其它人员有: (1)拌和站操作手:2人;(2)平地机操作手:1人 (3)摊铺机操作手:4人;(4)压路机司机:4人 (5)找平整型辅助工:20人;(6)汽车司机:11人; (7)装载机司机:2人 (8)测量工:4人;(9)试验员:2人 (10)施工员:3人;(11)清扫工:2人。
8、碾压 (1)开始时,单钢轮压路机弱振2遍,速度1.5-1.7km/h、单钢轮压路 机强振2遍,速度1.3-1.6km/h,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即时检测、找 补,同时如发现蜂窝或梅花现象应将多余的碎石挖出,分别掺入适 量的细集料,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不能采用石屑或碎石覆 盖处理。 (2)对于碾压过程中出现的“雍包”,用人工刮平处理,再继续碾压。 (3)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 与上道碾压相重叠1/2轮宽,使每层整个断面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 的密实度为止。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和隆起,且断面横坡符合设 计及规范要求。 (4)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保证 底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5)碾压过程中,底基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若表面水蒸发过快, 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6)快速检测压实度,压实不足尽快补压。用三米直尺检测平整度,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测量人员值守现场,不断检测摊铺和碾压的标高,及时纠正施工 的偏差。
级配碎石基层试验路段总结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我合同段于12月15日开始对级配碎石路面底基层进行试验路段施工.试验目的:探索级配碎石路面底基层施工工艺;收集级配碎石路面底基层虚铺厚度(或松铺系数);分析及总结压实度与压路机碾压遍数的关系,试验路段结束后,编制试验路段总结,以用于指导级配碎石路面底基层的全面施工。
一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一)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路肩施工:在施工主线底基层前先将两侧路肩施工完成,以创造工作面,减少浪费。
路肩测量放线可沿路线前进方向每20米设一桩,严格控制顶面高程。
护肩墙的施工技术要求与7.5号砂浆砌块石挡土墙相同,要求做到线形顺直、内实外美。
2. 在进行级配碎石路面底基层施工以前,先按规范进行路基交验工作,若路基各项指标(包括高程、宽度、中线偏位、横坡、压实度、弯沉等)都满足规范要求,方可进行级配碎石路面底基层施工,否则,路基将进行返工处理,待重新验收合格后才进行级配碎石路面底基层施工。
3.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级配碎石的类别和性质是影响其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各种指标必须符合《技术规范》302.02-2的要求.(二) 级配碎石路面底基层的测量放线工作施工前,用全站仪准确放出路基的中线、边线,用钢筋控制桩准确标示,其间距控制在10米一个。
控制桩测设完成后,在施工段的一端打入ф28的钢筋桩,把拉力器一端固定在钢筋桩上,另一端固定好钢丝绳,然后牵拉钢丝绳,使拉力器拉力达到10N以上,防止下垂。
钢丝绳固定完成后,把钢丝绳放入侧桩顶部的凹槽内,以此作为控制填料虚铺厚度的依据。
(三) 主要的施工工艺1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摊铺:a、堆料:以100米为一个施工段,级配碎石料拌和均匀后,根据摊铺用量计算卸料车数,在施工段上梅花型布料,由专人负责指挥。
自卸车卸料后,用平地机根据虚铺厚度均匀推平.b、平地机初平:级配碎石拌和均匀后,及时摊铺。
现场配合人员根据标高及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明显标志,指示推平标高,以便按准确高度和横坡刮平,为下一步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根据我们的实际施工经验,对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进行了总结报告,以下是我们的总结:一、施工目的二、试验段设计试验段设计采用了不同粒径组成的碎石进行层层铺设,根据不同粒径的碎石的分部曲线和工程要求,确定了每一层的厚度和粒径比例。
试验段的总厚度为80cm,分为4层,每层的厚度为20cm。
三、施工过程1.碎石选用:根据试验段设计要求,我们选用了不同粒径的碎石,并在现场进行了筛分和分析,确保每层的粒径符合设计要求。
2.地表准备:在施工前,我们先进行了地表的清理和平整,确保基底平整牢固。
3.第一层碎石铺设:先将最大粒径的碎石铺设在地表上,并通过压路机进行压实,以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4.后续层碎石铺设:分别将剩下的碎石按照粒径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铺设,并进行适当的压实,确保每一层的碎石能够互相嵌固。
5.路面养护:施工完成后,我们对试验段进行了定期的保养和检查,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和稳定。
四、施工问题与对策1.碎石质量: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碎石存在破碎度和均匀性等问题,为了保证试验段的准确性,我们及时更换了碎石,并重新铺设和压实。
2.施工设备:在施工中,我们发现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对碎石的压实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升碎石的密实度,我们调整了振动频率和速度。
3.施工环境:由于施工地点的位置较为偏远,交通条件较差,给我们的物资供应和人员调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提前做好了物资准备和人员安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五、施工总结通过对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的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发现碎石的级配粒径对路面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较大粒径的碎石可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较小粒径的碎石可提高路面的光滑度和舒适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碎石的质量和施工设备的运用技巧对施工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的道路工程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级配碎石,并合理运用施工设备,以实现最佳的工程效果。
路基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总结
路基过渡段填料工艺性试验总结一、试验目的通过过渡段试验段施工,确定如下主要施工参数及相关施工工艺:试验对比确定现有施工工艺的调整方向;试验确定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试验确定填料的松铺厚度系数并确定合理的控制填层厚度;现场含水量控制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试验确定合理的碾压方式及遍数;试验确定检测过程的合理性。
试验情况简介试验地点: DK30+068(1-3米涵洞)两侧的过渡段施工。
填料类型:级配碎石,掺入5%(重量比)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级配满足以下要求。
二、施工工艺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要求,本试验段共填筑四层。
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原地面处理:推土机平整后用压路机按路基填筑标准碾压合格,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路基沉降观测元件。
2、放样确定级配碎石填筑范围,根据设计图纸定出级配碎石填筑边坡,尤其对斜交涵洞的填筑范围,做出准确的计算和定位。
3、分层填筑为准确控制每层填料的填筑厚度,摊铺厚度控制在20cm 之内,测测量下层填土中线 、 边线在边角采用木桩控制厚度,配备20T振动式压路机进行压实,靠近涵身处采用戴纳派克LG500双向振动平板夯进行压实。
4、摊铺平整度控制由于过渡段填筑范围较小,不便平地机操作,使用推土机大面平整后,配备人工使用耙子进行精平。
5、碾压夯实根据设计文件及验收标准,过渡段检测指标为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Ev2≥80MPA和孔隙率n<28%,首先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小时,碾压分为1遍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1遍静压。
从第二遍碾压完成后开始对以上四个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如下:根据检测数据可以看出,过渡段碾压5次能满足设计和图纸的要求,可以按照此方法施工。
对于涵身附近采用戴纳派克LG500双向振动平板夯进行压实,同时对夯实部分从第三遍开始检测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Ev2和孔隙率n根据检测结果,采用戴纳派克LG500双向振动平板夯进行压实6遍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
新建铁路沪宁城际交通轨道工程(DK73+587~DK82+490)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Ⅲ标项目部二○○九年三月十六日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1 编制依据1.1铁道部颁布《新建时速20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1.2铁道部颁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3铁道部颁发《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TZ212-2005;1.4铁道部颁布《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1.5铁道部颁布《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NJ102-96);1.6《沪宁城际路基施工图设计大样图集》2 实验范围和内容2.1 实验范围本实验段里程DK79+086.2-DK79+104.2,为路基与跨瑞山路大桥上海台连接过渡段的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分层填筑。
2.2 实验内容①桥(涵)背两侧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摊铺填筑施工工艺。
②桥(涵)背两侧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摊铺填筑施工工艺。
3 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设备情况3.1人员情况进行过渡段试验施工前,成立了以队长魏广造为组长、副队长刘宝丰、技术负责人程功臣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主要参与人员见表13.2投入实验段施工的机械设备详见表2主要机械设备表表23.3测量、检测仪器见表3表3 测量、检测仪器表表34 试验段的施工准备4.1 测量放样由测量队准确放出试验段及相邻路段的中线、路基施工边线桩和排水沟位置。
4.2 料源选定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调查选定级配碎石料源,并对选定的料源进行取样试验和筛分检测,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应不大于20%;软质、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过渡段用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规定。
路基过渡段试验路段总结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试验目的 (2)三、施工人员和设备配置情况 (3)四、技术要求 (5)五、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7)1、施工程序 (7)2、工艺流程 (7)六、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9)1、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9)七、过渡段试验段成果总结 (10)1、含水率 (10)2、松铺厚度及碾压方式 (11)3、最佳机械设备组合和人员配备 (11)4、填筑级配碎石注意事项 (14)5、其他 (15)八、安全保证措施 (17)九、质量保证措施 (19)十、环境保护措施 (20)DK562+050.75~DK562+393.65段路基工程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中交二航局西宝客专第一项目经理部路基工程起讫里程为DK562+050.75-DK562+393.65,长度342.90m,工点位于宝鸡市扶风县白龙村西北侧,地貌属渭河北岸一级阶地,地形平坦,相对高差小于2m,工点处为农田,交通较为便利。
工点内线路以填方形式通过,最大填高约 5.8m。
工点起点、终点端分别为白龙村特大桥和常兴渭河特大桥。
工点范围内有一座涵洞里程为:DK562+200.00,孔径为1孔4.0m箱涵。
工点两端桥台后路基设路桥过渡段,过渡段采用倒梯形过渡的方案。
过渡段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掺加5%P.O42.5水泥),在路基与桥台结合部设渗水板,渗水板底部设直径100mm透水软管将水排出路基以外。
DK562+200涵洞两侧设路涵过渡段,采用倒梯形过渡方案,过渡段范围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掺加5%水泥, 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分层填筑掺入3%P.O42.5水泥的级配碎石,长度不小于20m。
为全面展开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我部在DK562+198过渡段进行试验段施工,实验填筑层数为3层。
根据路基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我部成功完成了该段路基与涵洞过渡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接下来的过渡段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为确保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在老320国道升级改造工程一标段监理部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下进行了路面级配碎石铺筑施工试验段的施工。
在路基试验段的填前碾压及填筑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根据路面级配碎石铺筑施工试验段施工方案,我们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并获得了宝贵的路面级配碎石铺筑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路面级配碎石铺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
我们确定并优化了以下主要项目:1.验证施工的集料配合比,包括调试配合比,验证拌和机称量的准确性,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集料级配等。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及一次铺筑的厚度。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包括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拌和机械的适宜性、摊铺机械的摊铺速度,梯队作业时的间隔时间,运输设备的组合及数量,压实设备的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及压实遍数,密实度的检验方法,检查频率等,以及含水量的控制方法及保证压实时达到最佳含水量的措施。
4.确定每一次作业段的适宜长度。
试验段位于XX工程一施工标段,起迄里程为K8+020~K8+170,底基层厚度设计为18cm,铺筑面积为1107m2.我们选择了K8+020~K8+170全幅段作为试验段,试验段全长150米,碎石料场位于昆明新机场附近的野毛冲,已经按需要备足合格的原材料堆放于料场内,铺筑前48小时进行洒水闷料。
级配碎石最佳含水量为3.8%,最大干密度为2.32g/cm3,级配碎石的颗粒级配及其它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配合比为1#:2#:3#:4#=24%:30%:18%:28%。
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恢复了中心线,每10m设桩挂线。
中心线两侧按路面设计图设置标桩,在桩上划出设计高和松铺高度,以便于使底基层的高程、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
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性总结
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性试验总结一、试验段位置中铁五局杭长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段Ⅴ标段一分部路基管段里程段为DK1 75+076.89~DK176+483.26、DK179+955.03~DK180+512.27、DK180 +599.93~DK180+823.93,总长2187.38m。
为保证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料的有序顺利进行,我分部在DK175+735.2涵洞过渡段段进行了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工艺性试验,并取得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料施工的相关参数。
二、试验时间2011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04日三、试验原则按《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填料分层填筑厚度应按试验段确定的厚度控制,使用小型机械时压实厚度不宜超过15cm,使用重型压路机械时候分层的最大厚度不应大于30cm。
基于此原则,我分部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进行施工。
松铺厚度按照25cm、35cm两组进行填筑试验。
四、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确定压实的各种指标:1、设备类型、机械最佳组合方式;2、摊铺、平整、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等工艺参数;3、确定每层松铺厚度;4、考核K30荷载板、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灌水法容重测定仪等仪器设备的可靠程度,为大面积施工确立有效的检测手段。
五、料源选择、生产及运输中铁五局杭长客专浙江段项目经理部一分部料场采用金华市新世纪石场碎石料。
级配碎石料由颚式破碎机加工而成,经过二次破碎和一次筛分过程。
原料石经爆破后用自卸汽车将爆破后的石块运至颚式破碎机加工仓,经破碎机进行第一次破碎,形成第一批粗料经输送第一批粗料;经输送带输送至立式破碎机进行第二次加工破碎,形成第二批粗料;将第二批粗料经输送带输送至筛分系统,经筛孔直径为45mm的振动筛筛分后,留于筛网以上的粗料石又经输送带输送至立式破碎机进行重新破碎,而通过筛网的混合料即为要使用的级配碎石料。
水泥为浙江红狮水泥,级配碎石采用徐州北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WCD500型稳定土拌合设备进行拌合。
【VIP专享】路基级配碎石过渡段试验总结
制:复核:拱。
再用平地机整平。
测量出级配碎石松铺厚度。
3、第一层级配碎石碾压及检测第一层级配碎石整平后采用自重22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压路机先碾压路基边缘,再碾压路基中间,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原则。
压路机行驶速度2~5km/h,往返轮迹重叠30~40cm,做到均匀无偏压、无死角。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每层碾压组合按照“静压2遍+弱振n遍+n遍强振(n=3、4、5、6……)+静压2遍”进行,每强振n遍后用灌砂法进行孔隙率检测,并记录各项原始数据。
直到孔隙率满足相应压实标准后,再进行K30地基系数、Evd测定,满足《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要求后方可准备第二层施工,若不达标就继续进行振动碾压,直到检验符合标准为止。
记录下级配碎石施工原始记录。
4、第二层级配碎石施工路基基床表层第一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测量出压实厚度,计算出压实系数。
根据第一层压实系数计算出第二层级配碎石松铺厚度,根据第一层试验数据指导第二层施工。
施工程序同第一层级配碎石。
5、质量标准(2)、松铺30cm时:碾压遍数为6遍,K平均值0.933;Evd平均值44.7MPa。
碾压遍数为7遍,K平均值0.945;Evd平均值51.6MPa。
碾压遍数为8遍,K平均值0.969;Evd平均值64.1MPa。
碾压遍数为9遍,K平均值0.976;Evd平均值79.1MPa。
(3)、松铺37cm时:碾压遍数为7遍,K平均值0.933;Evd平均值51.2MPa。
碾压遍数为8遍,K平均值0.946;Evd平均值54.4MPa。
碾压遍数为9遍,K平均值0.955;Evd平均值64.8MPa。
碾压遍数为10遍,K平均值0.973;Evd平均值75.7MPa。
结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要求为压实系数K≥0.97,动态变形模量Evd≥55MPa,通过实际作业分析及功效分析,我们确定松铺23cm、碾压遍数为8遍为最佳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
八、级配碎石施工注意事项1、级配碎石碾压时,各碾压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纵向行与行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0.3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1m,上下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级配碎石垫层是道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序,其作用是提供一个坚实平稳的基础,以支撑道路的上部结构。
为了评估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质量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次试验段施工,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本报告将对试验段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施工效果以及改进措施进行详细展示。
一、试验段施工过程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施工区域、原土地整平、配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和人力资源等。
同时,我们也对碎石进行了筛选、清理,并按照规定的级配比进行了搅拌和混合。
2.垫层铺设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按照设计要求,先在路面基层上铺设了一层碎石作为垫层。
在铺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机械压实的方式,确保碎石能够充分密实,并保持平整。
3.板车碾压垫层铺设完成后,我们使用了板车碾压机对碎石垫层进行了碾压处理。
通过反复碾压,能够提高垫层的密实度,并使其能够更好地和基层结合在一起。
碾压完成后,我们进行了密实度测试,确保垫层达到了设计要求。
二、施工质量评估1.碎石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把碎石质量关。
通过对碎石的筛选和清理,我们确保了碎石的质量达到了要求的级配比。
同时,我们还对每批碎石进行了取样测试,以确保其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
2.垫层平整度通过使用机械压实和板车碾压,我们保证了垫层的平整度。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专业的平整度仪器进行测量,并及时调整和修正,以保持垫层的平整度在规定范围内。
3.密实度测试密实度是评估碎石垫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采用了核密度计进行了密实度测试,通过测定垫层的干密度和最大干密度,我们能够评估垫层的密实程度,并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测试结果显示,试验段的垫层密实度符合要求。
三、施工效果评估1.防水排水性能碎石垫层在道路施工中具有良好的防水排水性能。
通过对试验段的排水性能进行观察和评估,我们发现垫层能够有效排除道路表面的积水,并保证道路的通行顺畅。
2.承载能力四、改进措施针对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提高碎石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碎石的质量控制和检测,避免因碎石质量不合格导致垫层质量问题。
过渡段试验段总结报告
新建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工程QRZH-Ⅲ标段路基级配碎石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汇报中交二航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中交二航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Ⅲ标路基级配碎石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汇报编制:审核:审批:中交二航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二0一一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实验目的 (1)三、A、B组填料的生产和技术指标 (2)3.1料源 (2)3.2技术指标 (2)四、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 (2)4.1主要施工人员 (2)4.2主要机械设备 (3)五、路基填筑施工 (4)5.1AB料填筑 (4)5.2碾压及压实度控制 (5)5.3填料检测成果 (6)六、试验段结论 (8)6.1AB组填料 (8)6.2松铺厚度 (8)6.3碾压组合 (8)七、经验总结 (8)八、附件 (9)一、工程概况本试验段分为两段,一段为DK134+466.32~DK134+656.37,一段为DK151+350.8和DK151+433.1路涵过渡段。
DK134+466.32~DK134+656.37段,全长190.05m。
该路基段位于山前店2号大桥与后店特大桥之间,以低填浅挖通过,中心最大填高4.16m,路堤最大边坡高4.15m;中心最大挖深1.64m,路堑最大边坡高3.20m。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基床表层及以下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
该段路基设有两个路桥过渡段,分别为DK134+466.32~DK134+486.32和DK134+635.47~DK134+656.37,路桥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
路涵过渡段选取DK151+350.8和DK151+433.1涵洞过渡段为试验段,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
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对处于化学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最大冻结深度50cm。
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总结
中交股份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第七项目经理部三分部过渡段掺 3%水泥的级配碎石施工总结过渡段掺 3%水泥的级配碎石施工总结一、概述由于 DK914+832.32 桥台过渡段和 DK916+529.89 桥台过渡段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施工所用机械设备,填料性质,填筑工艺等均和双城段路基过渡段相同,因此王岗段路基掺 3%水泥的级配碎石填料施工工艺同双城路基 DK885+690 涵洞过渡段试验段施工工艺,我部于 2009 年 9 月 3 日~2009 年 9 月 6 日在 DK916+529.89 桥台过渡段段进行了试验验证,具体如下:二、资源配置表 2-1: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表 2-2:机械设备配备情况表 2-3:投入试验测量仪器情况中交股份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第七项目经理部三分部过渡段掺 3%水泥的级配碎石施工总结三、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3.1 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1含水量和水泥剂量检测合格否否否否中交股份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第七项目经理部三分部过渡段掺 3%水泥的级配碎石施工总结图 3-1:过渡段填筑压实工艺流程四、掺 3%水泥级配碎石施工工艺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4.1.1 测量放线过渡段填筑前,测量人员根据线路控制桩恢复中线,放出过渡段宽度边线,并于涵身划出压实厚度控制线及填筑范围边线。
4.1.2 原材料进场检验情况⑴级配碎石检测:碎石填料粒径为 5~25mm、级配符合验标 5~25mm 级配碎石要求,碎石颗粒中针、片状含量为 15%,满足验标规定的不大于 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为 6%,满足验标规定的不大于 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为 0.2%,满足验标规定的不大于 2%。
⑵水泥检测:检验水泥比表面积,三天、 28 天抗压,三天、28 天抗折,凝集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等均满足要求,详见《水泥试验报告》。
4.1.3 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根据双城段路基经验,所用机械设备,填料性质,填筑工艺等均未有变化的情况下,具体的施工工艺按双城试验段的工艺进行,具体如下:1、通过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工艺性试验最终确定过渡段级配碎石的碾压遍数为静压一遍,弱振四遍,静压一遍。
级配碎石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_secret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我单位承建了兰溪公路02标合同段,主要起讫桩号为K10+000,终点桩号为K17+120,标段总长7120m。
路面结构层依下向上为:30cm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封层+5cmAM-16沥青碎石+4cmAC-13沥青砼。
二、试验路段的目的(1)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理的集料级配。
(2)确定混合料的均匀性。
(3)确定混合料含水量控制方法。
(4)确定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械。
(5)确定压实机械的组合及压实顺序、速度、遍数等。
(6)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7)确定每天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8)制定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
(9)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三、施工准备a.碎石碎石采用休宁齐云碎石场碎石,碎石材料颗粒组成范围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的级配要求,压碎值不大于16%,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其级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b.砂采用当地清洁、无杂质符合规定级配的砂,其泥土、杂质含量小于2%。
c.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符合规范要求d.水施工及养生用水采用洁净不含有害物质的水,主要为可食用的沿线灌溉水。
(2)材料标准试验及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取工地实际使用并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材料筛分,用图解法求得目标配合比,并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为5.1%,最大干密度为2.23g/cm3。
(3)铺筑前对路槽重新整修碾压检验在铺筑前已经对路槽进行了,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检查,对路槽进行了复压。
(4)施工测量放样在拟铺筑路段两侧每10米设控制桩挂线,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准确放样,控制其平面位置、高程、横坡、平整度等。
(5)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机械设备及测量仪器表投入的试验、技术、质检人员表略(6)生产配合比的标定过程及试验结果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位于K10+000~K10+200右幅,下承层是填砂路堤。
设计厚度为30cm。
首先取用现场连续级配的材料通过筛分、击实、试铺、得出级配碎石垫层的最大干容重为2.23g/cm3,,最佳含水量为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段试验段总结
为全面展开过渡段填筑施工,我标段在D1K70+325框架涵进行了工艺试验段施工,此框架涵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段的施工要求。
我部根据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过渡段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现将施工总结如下:
一、试验段概述
本管段起止里程为D1K63+921.086~D1K73+016.867,全长9095.781m。
选在具有代表性的D1K70+325涵洞两侧路基作为试验段,过渡段长度为13.6m,宽为26.91m。
该处工程数量集中、施工时间较长并且为早期开工填筑地段。
沉降观测采用预埋沉降板进行观测,过渡段填筑前,涵洞两侧2m处沉降板已按要求埋设。
二、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区间路基设计图》;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区间路基设计图》
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1-2009,
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7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施工图区间路基设计图第一部分路基工程设计图。
三、试验目的
通过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我们将确定如下主要施工参数及相关工艺指导后续大面积施工:
1、通过试验对比确定施工工艺及方法;
2、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
3、通过试验确定填料的松铺厚度及合理的碾压方式及遍数;
四、参加施工人员及试验段仪器机械设备
1、路基试验段人员安排及分工
施工现场负责人:张俊杰
技术质量负责人:易坤
质量安全工程师:吕鹤威
现场技术员:刘运超
试验负责人:李百锁
测量负责人:冯瑞文
2、根据路基试验段的宽度长度,遵循经济、科学、合理原则,对过渡段试验段施工配置机械设备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3、试验仪器和设备情况:
项目部试验室各种试验设备仪器均已自检自校标定合格,路基施工所有试验工作均由项目部中心试验室负责进行。
具体试验仪器设备见下表: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表
4、主要测量仪器的配备主要试验仪器设备表
五、施工过程
1、施工准备:正式填筑施工前需完成以下方面的施工准备工作:
(1)测量放样:首先要进行基底高程测量,确保基底标高与设计吻合,
同时要完成整个试验场地的石灰划格,钢纤挂线工作;
(2)试验工作:正式施工前进行基底压实和检测,检测结果为E vd≥
30MPa。
(3)原材进场进行试验检测满足下列要求:
a.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洛杉矶磨碎率不大于30%。
b.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6%。
c.粒径小于0.5mm的细颗粒的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小于6。
(4)根据结构物高度计算填筑高度及填筑层数,填筑前用白漆自上而下以30cm的间距涵背上标出填筑层次。
2、填料的加工:
过渡段级配碎石掺3%水泥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混合料须经充
分拌和方可出料,拌制好的混合料要求色泽均匀、一致。
施工中要求确保
混合料配料准确,拌和时加强在投料输送带上作定期取样检查,以保证各
料仓的投料数量准确。
①每天开始搅拌前,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
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
实际的水泥剂量
可以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的水泥剂量(约0.5%)。
②每天搅拌之后,出料时要及时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进
行正式生产之后,每1-2h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③拌和机出料配备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前、中、后),避免混合料离析。
3、填料运输:根据填筑用量确定拌和量,拌和好的混和料尽快运到填筑现场。
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覆盖运输,以免水份散发太多;混合料在拌和过程中,根据拌和时的气温适当调整混合料的含水量。
4、分层填筑:运输车在结构物两侧对称卸料,边卸边前行,根据每填筑层的宽度和长度计算出每层方量,确保松铺厚度达到要求,同时确保过渡段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到位,以保证过渡段的填筑质量。
5、推土机推平:填筑卸车完毕后用推土机在松铺料上进行初平作业,同时进行松铺高度控制,确保第一层推平后的松铺填料厚度能够满足35cm 的要求,其他分层厚度参照第一层进行实施。
6、平地机整形:推土机推平后,再用平地机粗平,对凹凸不平处辅以人工修补,接着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精平,使填层表面形成4%的横向排水坡。
7、压路机碾压:由路基边缘开始纵向碾压,横断面全宽压实,压实速度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碾压,至表面无轮迹。
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填料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
压实遍数及振动方式
上表为第一层的压实遍数及振动方式表,其他层位的施工参照此执行。
8、效果检测:压实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效果检测。
一是进行标高的测量,确定松铺厚度压实后的实际厚度;
二是进行试验检测,前
4遍压实后检测一次, 5、6、7遍压实后检测一次。
检测项目按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的压实标准进行。
通过对检测后的数据分析,确定最佳压实遍数。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压实标准见下表: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表
9、 重复分层填筑:第一层填筑完成后,按上述工序进行其它分层的填筑。
10、 整修验收:对填筑到位的路基,进行个别地段的整修,完善内业资料。
为避免破坏,压实好的底层限制车辆通行。
七、试验段总结 1、试验结果见下表
路基试验段压实指标汇总表
压实厚度记录表
过渡段试验段填筑总结表
2、形成的施工工艺
①原料的选取
进场的级配碎石的原料需通过试验检测方能进场。
石料含水量的控制
②级配碎石的拌合
为保证拌和质量,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混合料须经充分拌和方可出料,拌制好的混合料要求色泽均匀、一致。
级配碎石开始拌和前,调试所用的的拌和设备的各项参数,使拌合料的组成严格按照试验配比进行。
每次施工前进行试拌,检测拌出的级配是否能达到要求。
③级配碎石运输
根据填筑用量确定拌和量,拌和好的料尽快运到填筑现场。
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覆盖运输,以免水份散发太多;混合料在拌和过程中,根据拌和时的气温适当调整混合料的含水量。
④卸料控制
根据每填筑层的宽度和长度计算出每层方量,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层卸土车数,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地。
⑤级配碎石填筑
按每填筑层宽度、长度、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检查含水量,含水量适宜时推土机摊铺整平,松铺厚度及平整度。
⑥摊铺整平
首先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当填料含水量与其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过2%时立即予以摊铺整平,松铺厚度按小于38cm进行控制。
填料的摊铺采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平地机精平,摊平过程中不断用铁锹挖洞检查松铺厚度。
保证每一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每一层填筑时均须形成4%的人字形横坡,有困难时可在基床底层范围逐步形成。
在沉降观测桩周围1m范围内的路基采用人工填筑整平。
⑦碾压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
本试验段采用22T振动压路机两台,小型夯机两台,对称碾压涵洞两侧,分别记录各自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
碾压方法为:先静压1遍,再弱振碾压1遍,再强振碾压4遍,再静压1遍共计7遍。
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
⑧试验检测
在每填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地基系数K30检测、压实度K、E VD检测,试验检测频率达到规范要求。
如试验数据不能满足要求时追加碾压遍数直至满足要求。
后附试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