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手拉手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3.6《手拉手》精选教学PPT课件
![3.6《手拉手》精选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93b65d1eb91a37f0115c07.png)
2、一个算式里,如果机油乘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 号里面的。
混合预算有顺序,同级计算左边起; 加减与乘混算题,牢记先乘后加减; 如果要是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题。
12.8 × 3 + 7.2 × 3 = 38.4 + 21.6 = 60(元)
(12.8 + 7.2) × 3 = 20 × 3 = 60(元)
12.8 × 3 = 38.4(元) 7.2 × 3 = 21.6(元) 38.4 + 21.6= 60(元)
12.8×3+7.2×3 = 38.4 + 21.6 = 60(元)
(12.8 + 7.2) ×3 = 20 × 3 = 60(元) 答:一共要花60元。
1、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整数中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是适用。利用运 算定律计算小数的混合运算,可以是计算更加简便。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 a+(b+c )
(3)乘法交换律: a × b=b × a (4)乘法结合律:(a×b)×c= a×(b×c )
(5)乘法分配律:(a+b)×c= a×c+b×c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混合运算、简算
本节课我们通过手拉手互助的活 动,来学习乘法运算律在小数乘法 中的应用,同学们要能够自己分析 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一些应用题, 能够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进 行计算。
想一想,你准备怎样算,再与同伴说一说。
我们赠送给希望小学 3 名同学每人一套12.8元 的文具和一本7.2元的《数学家的故事》。
= 2.6 + 4.2 = 6.8
= 1.5 + 0.9 = 2.4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手拉手北师大版(11张)-精品课件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手拉手北师大版(11张)-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59f0c4a300a6c30d229f0f.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手拉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6.8 8.9
9 11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4.如果每人回收1.5千克废纸,我们班回收的废 纸可生产多少千克再生纸?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感受。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单价/元 2.8
6.1
7.2
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 铅笔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2.8×3+6.1×3 =8.4+18.3 =26.7(元)
(2.8+6.1)×3 =8.9×3 =26.7(元)
答:一共要花26.7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4.8×2.5+5.2×2.5 =(4.8+5.2)×2.5 =10×2.5 =25
手拉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6.8 8.9
9 11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4.如果每人回收1.5千克废纸,我们班回收的废 纸可生产多少千克再生纸?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感受。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单价/元 2.8
6.1
7.2
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 铅笔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2.8×3+6.1×3 =8.4+18.3 =26.7(元)
(2.8+6.1)×3 =8.9×3 =26.7(元)
答:一共要花26.7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第三单元第7课时 手拉手 北师大 版(11 张)-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4.8×2.5+5.2×2.5 =(4.8+5.2)×2.5 =10×2.5 =2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18 手拉手 (共19张PPT)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18 手拉手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ecf07802d276a201292edd.png)
2.5×(3.9×0.4) =2.5×0.4×3.9 =1×3.9 =3.9
0.25×99+0.25 =0.25×(99+1)算 1. 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相同。 2. 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根据算
式中数字的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手拉手(建议一课时完成)
BS 四年级下册
1 课堂探究点 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物品 练习本 单价/元 2.8
铅笔盒 《数学家的故事》
6.1
7.2
探究点 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物品 练习本 单价/元 2.8
铅笔盒 《数学家的故事》
6.1
7.2
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铅笔
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2.8×3+6.1×3
(2.8+6.1)×3
=8.4+18.3
=8.9×3
=26.7(元)
=26.7(元)
答:一共要花26.7元。
物品 练习本 单价/元 2.8
铅笔盒 《数学家的故事》
6.1
(3)这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大约可吸收0.04千克二氧 化碳。这块草坪建好后每天可吸收多少千克的二 氧化碳?
85×0.04=3.4(千克)
6.下面的计算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0.65+0.35×5
改正:
0.65+0.35×5
=1×5
=0.65+1.75
=5
( )×
=2.4
辨析:受凑整思维的影响,运算顺序出错。
2.脱式计算。 3.3×2.4-5.58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e02005844769eae009ed39.png)
122+78=( 78 )+ 122 125X8=8 X( 125 ) 79+56+44=79+( 56 + 44 ) 19X25X4=19X( 25 X 4 ) 128X3+72X3=(128 + 72 )X3
79+56+44
=79+(56+44) =79+100 =179
加法结合律
19X25X4
=19X(25X4) =19X100 =1900
乘法结合律
128X3+72X3
=(128+72)X3 =200X3 =600
乘法分配律
48
我俩帮帮3名希望 小学的同学吧! 好啊!
赠送给3名同学每人一套 12.8元的文具和一本7.2 元的《科学家故事》。
要花多少钱呢?
我们赠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每人一套12.8元的文具和 一本7.2元的《数学家的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条件 文具 每套12.8元 《数学家的故事书》每本7.2元 赠了3套 赠了3本
5000÷500 = 10 0.1÷10 = 0.01(千克) 0.75÷10 = 0.075(千克) 答:每天少吸收0.01千克二氧化碳, 少产生0.075千克氧气。
51 × 1.5
= 76.5(千Βιβλιοθήκη )0.8× 76.5 = 57.2 (千克)
365.25 × 4
= 1461(天) (365.25-365)× 4= 1(天)
500 × 365
= 182500(双)
答:共使用182500双。
2.这些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消耗多少棵大树的木材?
182500 ÷ 5000 =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手拉手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手拉手](https://img.taocdn.com/s3/m/158dd7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1.png)
在手拉手长度的基础上, 考虑手拉手的宽度,以更 准确地计算面积和周长。
考虑手拉手的厚度
在手拉手长度的基础上, 考虑手拉手的厚度,以更 准确地计算体积和表面积 。
复杂情况下的计算技巧
组合多个手拉手
简化计算过程
当有多个手拉手需要连接时,可以组 合它们以形成一个整体。
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一些 简化的方法或近似值来快速得到结果 。
手拉手的应用场景
手拉手在代数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解方程时可以通过手拉手的性质进行简化。
手拉手在几何中也有应用,例如在研究图形的性质时可以通过手拉手的性质进行判 断。
手拉手在概率中也有应用,例如在计算概率时可以通过手拉手的性质进行简化。
03 手拉手的计算方法
基础计算方法
01
02
03
确定手拉手的数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03
题目1
手拉手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有15块糖,另一个小 朋友有20块糖。他们决定把糖混合在一起,然后平均分给两个人。请问 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块糖?
题目2
手拉手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有10个苹果,另一个 小朋友有8个苹果。他们决定交换苹果,然后重新平均分配。请问每个 人最后应该有多少个苹果?
详细描述
在制定旅行计划时,我们需要考虑交通、住宿、餐饮等多个 方面的费用。手拉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出各项费用,制 定合理的预算,确保旅行顺利且经济实惠。
05 手拉手的实际案例分析
超市促销活动的手拉手计算
总结词
实际应用、计算方法
详细描述
在超市促销活动中,经常采用手拉手的计算方式来统计销售数据和优惠券使用情况。通过手拉手的计算方法,可 以快速准确地得出商品的销售数量、销售额以及优惠券的兑换情况,为超市的营销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考虑手拉手的厚度
在手拉手长度的基础上, 考虑手拉手的厚度,以更 准确地计算体积和表面积 。
复杂情况下的计算技巧
组合多个手拉手
简化计算过程
当有多个手拉手需要连接时,可以组 合它们以形成一个整体。
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一些 简化的方法或近似值来快速得到结果 。
手拉手的应用场景
手拉手在代数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解方程时可以通过手拉手的性质进行简化。
手拉手在几何中也有应用,例如在研究图形的性质时可以通过手拉手的性质进行判 断。
手拉手在概率中也有应用,例如在计算概率时可以通过手拉手的性质进行简化。
03 手拉手的计算方法
基础计算方法
01
02
03
确定手拉手的数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03
题目1
手拉手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有15块糖,另一个小 朋友有20块糖。他们决定把糖混合在一起,然后平均分给两个人。请问 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块糖?
题目2
手拉手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有10个苹果,另一个 小朋友有8个苹果。他们决定交换苹果,然后重新平均分配。请问每个 人最后应该有多少个苹果?
详细描述
在制定旅行计划时,我们需要考虑交通、住宿、餐饮等多个 方面的费用。手拉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出各项费用,制 定合理的预算,确保旅行顺利且经济实惠。
05 手拉手的实际案例分析
超市促销活动的手拉手计算
总结词
实际应用、计算方法
详细描述
在超市促销活动中,经常采用手拉手的计算方式来统计销售数据和优惠券使用情况。通过手拉手的计算方法,可 以快速准确地得出商品的销售数量、销售额以及优惠券的兑换情况,为超市的营销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手拉手 ppt课件
![手拉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ee783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6.png)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学情 说学习目标 说教学流程
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 学知识,并初步具备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的心 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 时,更要注重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方法三
(2.8+6.1)× 3 =8.9×3 =26.7(元)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方法的计算过程中,有没有用到运算律? 紧接着得出结论: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三、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解答,解答后将学生的不同算法进行对比; 每种算法的依据是什么?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四、课堂练习
第一道题侧重让学生运用所学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对小数进行简便运算, 后面的三道题侧重让学生运用所学运算顺序和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自主探究
先让学生找出表格蕴含的数学信息,根据数学问题,先在草稿本写上自己的解题过 程,然后教师投影出同学们不同的做法,一起分析、总结。
三、自主探究
方法一
3本练习本: 2.8×3=8.4(元) 3个铅笔盒: 6.1×3=18.3(元) 一共需要: 8.4+18.3=26.7(元)
方法二
2.8×3 + 6.1×3 =8.4+18.3 =26.7(元)
难点
能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
学法
自主探究 观察辨析
归纳总结
教法
情境教学法
组织引导法 谈话法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学情 说学习目标 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学过的运算律
【设计意图】 复习学过的整数运算律,有助于本节课将运算律从整数迁移至小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6 手拉手|北师大版(秋) (共47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6 手拉手|北师大版(秋) (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ae1d005ef7ba0d4b733b29.png)
知识点回顾:
(1)加法交换律:
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 置,和不变,这 叫做加法交换律。
知识点回顾:
(2)加法结合律
(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相加,和不变。这 叫做加法结合律。
知识点回顾:
(1)乘法交换律:
a×b=b×a
两个因数交换位 置,积不变,这 叫做乘法交换律。
动手算一算,看谁快。
8×125= 1.25×8=
0.75×8= 0.56+0.44= 46.4-16.4= 69+31=
2×25= 0.125×80=
101-1=
动手算一算,看谁快。
8×125=1000 1.25×8=10 2×25=50
0.75×8=6 0.56+0.44=1 0.125×80=10 46.4-16.4=30 69+31=100 101-1=100
=17.8
正确算法!
0.89×4.8+0.89×5.2 =(4.8+5.2)×0.89 =10 ×0.89 =8.9
有更好的算法吗?
(8+0.8)× 1.25 =8.8×1.25 =11
简便算法!
(8+0.8)× 1.25 =8×1.25+0.8×1.25 =10+1 =11
抽 签 算
壹
20-4.47-5.53
知识点回顾:
(2)乘法结合律:
(a×b) ×c=a× (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相乘,积不变。这 叫做乘法结合律。
知识点回顾:
(3)乘法分配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⒊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34×0.25)
9.54×101
64×0.25+36×0.25 0.64×99+0.64
五、知识整理
小数四则混和运算与整数四则 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整数的 运算定律仍然适用于小数。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bits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师:在活动中他们遇到了一点问题,你们 能帮他们解决吗?
2. 认真观察情境图,你发 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 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 数学问题 , 你会列出算式吗?
展示学生的汇报:
1.赠给3名同学,每人一套12.8元的 文具和一本7.2元的《数学家的故事》。
2.问题是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14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师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四、强化练习,扩展提高
• 1.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5+8)×0.4
9×5+9×1.6
4.6×19+5.4×19 5×0.4+8×0.4
9×(5+1.6 )
(4.6+5.4)×19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7.8×15+2.2×15=( + ) ×15 0.2×1.25×5×8= ( × ) × ( × )
列式:(1)分步算式,12.8x3,7.2x3 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2)综合算式:①12.8x3+7.2x3。 ② (12.8+7.2)x3。
3.计算
❖ 师:根据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用我们 学过的计算方法,独立计算,并说明算 式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算式其中有一个分步算式 式,两个综合,你发现了什么?
道“希望工程”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每
人每天节约1元钱,1年节约的钱就能资助一名
西部失学儿童重新返回校园学习一年的学费呢。
我刚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心底为之一颤, 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有许多和你 们同龄的孩子受益。因此,老师计划让我们大 家也参与一次援助失学儿童的手拉手活动,好 吗?(板书课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 《手拉手》
一、复习
1.填一填 (a+b)xc=
(a x b) x c =
( a + b ) x c = a x c + b x c (a x b) x c = a x (b x c)
2.算一算
125 x 7 x 8
( 10 + 4 ) x 25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知
学生汇报: (1)、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计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后算 加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2)、方法三是把12.8和7.2结合在一起,得到了整数20, 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3)、方法二和方法三比较,方法三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师:计算2.5x2.8x4,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计算后谈发现: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