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世纪90年代由于循证医学发展的推动,人工通气,辅助循环装置等 技术又有更深入的研究,改进方法,增加器材评估措施等带来心肺复 苏术的快速进步。
现代心肺复苏术的进展
• 1992年10月美国心脏病协会正式提出了“生存链”的概念,心脏骤 停的存活率与生命链的“四个早期”息息相关: 早期识别危险征兆,求救并启动EMS系统; 早期基本心肺复苏; 早期电除颤; 早期ALS。
胸外心脏按压
• 1960年Peter Safer将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有机结合起来组合基本的心 肺复苏术(CPR),归纳为ABC步骤。
• 1966年美国医学会引用了上述成果,推广徒手CPR,徒手心肺复苏术为基本 生命支持手法和技术,美国和欧洲平均每天能挽救近1000例院外猝死病人。
电击除颤
1956年Zoll首次报道应用电休克除颤抢救成功1例 心室纤颤患者,还证明电除颤技术可以终止临床上任何类 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1961年Lown等人发明了应用R波 触动同步电除颤技术,该方法有效的防止了刺激落在心动 周期的易损期上,较安全可靠。Lown将该法命名为心脏 电击除颤或电复律法(cardioversion)
– 标志——脑死亡 – 特点——不可逆
• 临床死亡向生物学死亡发展
猝死(Sudden death)指出乎预料之 外的非暴力性死亡。急性症状发生后 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 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 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②世界卫 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 猝死。特点: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 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
得不明不白
•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在瞬 间发生或在产生症状后一小时内发生的,由于心 脏原因所致的死亡。心脏骤停是心源性死亡最常 见的原因或形式。
概念
• 复苏,顾名思义,就是让死亡的人重新活 过来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心肺复苏技术的目标,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 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按压心脏的方法形成暂 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 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 苏醒和抢救生命的目的。
现代心肺复苏术的进展
• 1998年正式提出早期应用AED进行除颤的 重要性,是另一个革命性飞跃。AED是21 世纪心脏骤停的“灭火器”,AED的使用 可将猝死患者生存率提高到50%。
美国AHA于1974、1980、1986、1992年 以及欧洲复苏学会1992、1996、1998年 均发表过复苏指南
2000年国际复苏指南的制定,首次由 世界各国专家共同参与联合制定,其 内容更具广泛性、先进代表性、权威 性。
由美国心脏协会(Amrician Heart Asociation,A
HA)和国际复苏联合委员会(Internationa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ILCOR) 联合举办2005年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诊 (ECC)科学治疗推荐国际会议于2005年1月23至 29日在美国南部城市达拉斯举行。
复苏发展简史
• 圣经中有Elisha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 Shunammite儿子的描述(公元前1300年)
• 《金匦要略》(公元2世纪):
“……徐徐抱解,一人以手按胸上数动之,一 人摩锊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 之……。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 开……”
这 是 谁 呢 ?
•
公
元 一
原
四来
-
九 六
一 五
是 大 长
六今
六!
历史回顾
• 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心肺复苏起始的里程 碑:
• 口对口人工呼吸 • 胸外心脏按压 • 心脏电击除颤。
口对口人工呼吸
1957年Peter Safar对一群箭毒中毒的志愿 者试验发现,过伸头部可以保证气道开放。口 对口人工通气是迄今为止所有通气方法最有效 的。从此确立了复苏中口对口人工通气的作用。
因抢救无效逝世 ……
因心脏病不幸猝死的明星
2007年6月23日,相声表 演艺术家侯耀文因心肌梗
塞抢救无效……
2007年4月23日克里姆林宫称叶利钦
因心血管疾病恶化去世
2012年8月27日晚22点左右,央视 评论员陶伟在济南离世。
死亡
• 临床死亡
– 标志——呼吸心搏停止 – 特点——可逆
• 生物学死亡
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
• 大脑-----4-6分钟 • 小脑-----10-15分钟 • 延髓-----20-25分钟 •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 肝细胞-----1-2小时 • 肺组织-----大于2小时
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 程
脑循环中断: •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 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 • 4分钟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 4-6分钟——脑神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 6小时—— 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成功的关键:
速度
• 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搁1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 降7~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
• 4分钟内初级心肺复苏,8分钟内高级心肺复苏
• 除颤往往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室性快速性 心律失常在成人心脏骤停中最常见。若未能在8-10 分钟内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必将造成永久性大脑 损害
现代心肺复苏术的进展
• 1960年以后,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成为基本心肺复苏术的 三大要素。
• 20世纪80年代脑复苏(cerebral resuscitation)又被推至复苏学前沿, 持续生命支持的理论得以发展。这是因为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复苏成 功和充分血液再灌流与否决定着心肺复苏成功后病人生存质量。
心肺复苏
因心脏病不幸逝世的明星
2005年7月2日在《四渡赤水》、 《开国大典》、《重庆谈判》 等影视作品中扮演过84次毛泽 东的特型演员古月,死于心肌
梗塞,享年68岁
因心脏病不幸猝死的明星
2006年12月20日,相声大师 马季在家中突发心脏病,面色 惨白,病情非常严重,急救医 生当即采取了胸部按压等,终
现代心肺复苏术的进展
• 1992年10月美国心脏病协会正式提出了“生存链”的概念,心脏骤 停的存活率与生命链的“四个早期”息息相关: 早期识别危险征兆,求救并启动EMS系统; 早期基本心肺复苏; 早期电除颤; 早期ALS。
胸外心脏按压
• 1960年Peter Safer将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有机结合起来组合基本的心 肺复苏术(CPR),归纳为ABC步骤。
• 1966年美国医学会引用了上述成果,推广徒手CPR,徒手心肺复苏术为基本 生命支持手法和技术,美国和欧洲平均每天能挽救近1000例院外猝死病人。
电击除颤
1956年Zoll首次报道应用电休克除颤抢救成功1例 心室纤颤患者,还证明电除颤技术可以终止临床上任何类 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1961年Lown等人发明了应用R波 触动同步电除颤技术,该方法有效的防止了刺激落在心动 周期的易损期上,较安全可靠。Lown将该法命名为心脏 电击除颤或电复律法(cardioversion)
– 标志——脑死亡 – 特点——不可逆
• 临床死亡向生物学死亡发展
猝死(Sudden death)指出乎预料之 外的非暴力性死亡。急性症状发生后 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 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 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②世界卫 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 猝死。特点: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 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
得不明不白
•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在瞬 间发生或在产生症状后一小时内发生的,由于心 脏原因所致的死亡。心脏骤停是心源性死亡最常 见的原因或形式。
概念
• 复苏,顾名思义,就是让死亡的人重新活 过来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心肺复苏技术的目标,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 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按压心脏的方法形成暂 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 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 苏醒和抢救生命的目的。
现代心肺复苏术的进展
• 1998年正式提出早期应用AED进行除颤的 重要性,是另一个革命性飞跃。AED是21 世纪心脏骤停的“灭火器”,AED的使用 可将猝死患者生存率提高到50%。
美国AHA于1974、1980、1986、1992年 以及欧洲复苏学会1992、1996、1998年 均发表过复苏指南
2000年国际复苏指南的制定,首次由 世界各国专家共同参与联合制定,其 内容更具广泛性、先进代表性、权威 性。
由美国心脏协会(Amrician Heart Asociation,A
HA)和国际复苏联合委员会(Internationa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ILCOR) 联合举办2005年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诊 (ECC)科学治疗推荐国际会议于2005年1月23至 29日在美国南部城市达拉斯举行。
复苏发展简史
• 圣经中有Elisha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 Shunammite儿子的描述(公元前1300年)
• 《金匦要略》(公元2世纪):
“……徐徐抱解,一人以手按胸上数动之,一 人摩锊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 之……。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 开……”
这 是 谁 呢 ?
•
公
元 一
原
四来
-
九 六
一 五
是 大 长
六今
六!
历史回顾
• 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心肺复苏起始的里程 碑:
• 口对口人工呼吸 • 胸外心脏按压 • 心脏电击除颤。
口对口人工呼吸
1957年Peter Safar对一群箭毒中毒的志愿 者试验发现,过伸头部可以保证气道开放。口 对口人工通气是迄今为止所有通气方法最有效 的。从此确立了复苏中口对口人工通气的作用。
因抢救无效逝世 ……
因心脏病不幸猝死的明星
2007年6月23日,相声表 演艺术家侯耀文因心肌梗
塞抢救无效……
2007年4月23日克里姆林宫称叶利钦
因心血管疾病恶化去世
2012年8月27日晚22点左右,央视 评论员陶伟在济南离世。
死亡
• 临床死亡
– 标志——呼吸心搏停止 – 特点——可逆
• 生物学死亡
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
• 大脑-----4-6分钟 • 小脑-----10-15分钟 • 延髓-----20-25分钟 •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 肝细胞-----1-2小时 • 肺组织-----大于2小时
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 程
脑循环中断: •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 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 • 4分钟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 4-6分钟——脑神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 6小时—— 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成功的关键:
速度
• 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搁1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 降7~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
• 4分钟内初级心肺复苏,8分钟内高级心肺复苏
• 除颤往往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室性快速性 心律失常在成人心脏骤停中最常见。若未能在8-10 分钟内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必将造成永久性大脑 损害
现代心肺复苏术的进展
• 1960年以后,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成为基本心肺复苏术的 三大要素。
• 20世纪80年代脑复苏(cerebral resuscitation)又被推至复苏学前沿, 持续生命支持的理论得以发展。这是因为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复苏成 功和充分血液再灌流与否决定着心肺复苏成功后病人生存质量。
心肺复苏
因心脏病不幸逝世的明星
2005年7月2日在《四渡赤水》、 《开国大典》、《重庆谈判》 等影视作品中扮演过84次毛泽 东的特型演员古月,死于心肌
梗塞,享年68岁
因心脏病不幸猝死的明星
2006年12月20日,相声大师 马季在家中突发心脏病,面色 惨白,病情非常严重,急救医 生当即采取了胸部按压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