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述》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旅游行业发展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者的特点等。

2. 旅游的起源与发展:旅游的起源、世界旅游发展历程、中国旅游发展概况。

3. 旅游活动类型: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等。

4.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满意度等。

5. 旅游业的构成: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市场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活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旅游活动类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旅游活动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3. 第三课时: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

4. 第四课时: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5. 第五课时: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类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旅游者心理特征时的表现。

4. 实地考察报告:考察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和观察力。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知识。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旅游活动案例,用于分析旅游活动类型。

3. 视频资料:拍摄旅游景点的视频,增强学生对旅游业的直观认识。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旅游业的相关信息,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旅游的定义,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2. 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阐述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旅游者的概念。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教案设计新授板书设计要求学生对古代和近代旅游的特征做出比较,从而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强调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使学生对其特征做出总结板书设计紧扣本课教学重点,突出课程设计的内涵与主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二)特征1、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2、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非功利目的的纯享乐旅游开始兴盛。

3、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使跨国、跨洲旅游成为时尚。

4、旅游保障制度开始全面推进。

5、旅游业在诞生初期就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但就发展速度和规模而言,在整个世界经济中还不足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代旅游与旅游业是如何获得迅速发展的呢?三、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表现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

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得以顺利开展。

(二)特征1、游客的大众性。

2、地区的广泛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增长的持续性。

5、影响的双重性。

6、运作的综合性。

板书设计第二章旅游简史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一、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二、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三、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教师总结课件展示教师讲解教师总结课件展示8/10z小结世界旅游、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2/(三)日本旅行社的类型学生各抒新授区别不同国家第I种旅行业:可以实施海外和国内主催旅行业己见,不固旅行社类型的务。

定答案5/区别第II种旅行业:只能实施国内主催旅行。

第III种旅行业:不实施主催旅行业务。

总结学生的答案三、旅行社的作用(一)旅行社在旅游者和旅游产品之间起着中介15z作用。

(二)旅行社为旅游者实现其消费需要提供各种服务1、旅行社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中职旅游概论复习指导教案:(1)旅游概述精选全文

中职旅游概论复习指导教案:(1)旅游概述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 第二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考纲要求】1.掌握旅游的定义和特点。

2.理解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精讲】一、旅游的产生1.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2.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 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2) 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3.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二、旅游的定义和内容1.旅游的定义及其内涵。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的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2.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也仅是游览而不是旅游。

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

这就是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3.旅游的内容。

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其中,游览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考纲要求】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

【知识精讲】一、旅游的社会属性1.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特性。

2.旅游客体的社会性。

3.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三、旅游的经济属性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从个人的旅游动机来认识旅游的经济属性。

事实证明,人们往往是因为有节余的收入和闲暇的时间,并在外界各种有关信息的刺激下,强化旅游需要,从而产生外出旅游的强烈愿望的。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迅速提升和人民的日益富裕,经济因素对旅游的作用将从主导地位降为从属或次要地位。

不过,纵使有一天人人都成为富翁,只要在流通领域中还需要金钱的交换,只要外出旅游仍然要花钱,那么,旅游的经济属性就依然存在。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识,提高其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

4. 引导学生了解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关联产业。

5. 使学生熟悉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政策。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3.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4.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 我国旅游政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特点、主体、媒介、客体、旅游业组成部分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关联产业,培养学生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3. 第三课时: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4. 第四课时: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 第五课时:我国旅游政策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主体、媒介、客体等知识点的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旅游业关联产业的认识。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我国旅游政策的理解和应用。

5.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六、教学内容6. 旅游者的需求与行为7. 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8.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9. 旅游服务与管理10.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者的需求与行为、旅游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策略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市场营销的技巧。

3. 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服务与管理场景,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的认识。

4. 小组讨论法:讨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旅游概论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旅游概论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旅游概论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旅游概论教案旅游者就旅游活动内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

旅游活动基本要素有: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中介体旅游业一、关于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一)国际旅游者1、国际联盟定义: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

1981年出版《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对罗马定义作了补充和完善。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特点:(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4)“游客”称谓用于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二)、我国对入境旅游者的界定1、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2、来华海外游客是指因上述原因或目的离开其长住国(或长住地区)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12个月,并在我国大陆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3、海外游客分为:海外旅游者海外一日游游客4、非海外游客:政府高层访问团;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长驻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航班过境旅客、边境往来的边民;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

(三)、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国内旅游者: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中国国家统计局标准:离开长住地外出距离在10公里以上,时间超过6 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旅游概论课时:45分钟年级/专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 让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3. 培养学生的旅游意识和旅游道德观念。

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2. 旅游的特点和分类;3. 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4. 旅游业的构成和作用;5. 旅游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阐述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2. 案例分析法:分享旅游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作用和发展趋势;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相关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PPT课件;3. 案例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旅游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2. 讲解:详细阐述旅游的特点、分类以及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3. 案例分析:分享旅游业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作用和发展趋势;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旅游相关话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旅游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了解;2. 邀请旅游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旅游业的发展经验和趋势;3. 开展旅游策划比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掌握;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4. 教学拓展活动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类型1.1 旅游的定义1.2 旅游的类型1.3 旅游的特点2. 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2.1 古代旅游2.2 中世纪旅游2.3 现代旅游3.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3.1 旅游资源3.2 旅游设施与服务3.3 旅游市场营销4. 旅游业的相互关系4.1 旅游业与经济的关系4.2 旅游业与社会的联系4.3 旅游业与环境的影响5. 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5.1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2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历史演变、旅游业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2. 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讲解3. 案例材料:收集典型的旅游案例,用于分析与讨论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阐述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旅游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章节:旅游政策与法规1. 旅游政策的概念与作用6.1 旅游政策的定义6.2 旅游政策的作用2. 我国旅游政策体系6.3 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历程6.4 我国现行旅游政策的主要内容3. 旅游法规及其管理6.5 旅游法规的分类6.6 旅游法规的管理范围与作用七、教学章节:旅游市场与旅游者1. 旅游市场的概念与结构7.1 旅游市场的定义7.2 旅游市场的结构2. 旅游者的行为特征7.3 旅游者的需求与动机7.4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3.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7.5 旅游市场营销的组合策略7.6 旅游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八、教学章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1.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8.1 旅游资源的定义8.2 旅游资源的分类2.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8.3 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措施8.4 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问题3. 可持续旅游发展8.5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与内涵8.6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挑战九、教学章节:旅游项目管理1. 旅游项目的概念与特点9.1 旅游项目的定义9.2 旅游项目的特点2. 旅游项目的策划与管理9.3 旅游项目的策划流程9.4 旅游项目的管理要点3. 旅游项目案例分析9.5 旅游项目案例选取9.6 旅游项目案例分析与启示十、教学章节: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0.1 旅游业发展的国际趋势10.2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2.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0.3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10.4 旅游业的发展机遇3. 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展望10.5 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10.6 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类型难点解析:理解旅游活动的异质性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概论》教学设计(复习)

《旅游概论》教学设计(复习)
任务四旅游的特点
一、旅游的特点
(一)广泛性
1、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
2、旅游地域的广阔性和活动领域的多面性
3、旅游内容的丰富性及其所属性质的多样性
(二)综合性
(三)参与性
(四)季节性
学生加强记忆与理解




一、简答题:
1、旅游的本质属性有哪些?
2、如何理解旅游构成的广泛性?
3、什么是旅游的季节性,请简要分析旅游季节性的成因。
(二)工业旅游
旅游业角度——新型旅游产品(项目)
旅游者角度——高品位的旅游形式
学生加强记忆与理解




一、填空题
1、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根据旅程的长短,前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种具体形式;后者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种具体形式。
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三)旅游的经济属性
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
教师予以讲解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商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旅游的消费属性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消费形式和活动方式,同一般消费或社会活动相比较,既有类同之处,又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那么,当今社会的旅游具有什么特点呢?

旅游概论说课教案模板范文

旅游概论说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旅游概论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的产生、发展及现状;(2)掌握旅游的定义、分类、特征和本质;(3)熟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4)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旅游市场。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3)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旅游文化素养。

3.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事业,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旅游的定义、分类、特征和本质;(2)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3)旅游业的构成及旅游市场。

2. 教学难点:(1)对旅游定义的理解;(2)旅游活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旅游业发展趋势及旅游市场分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等;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旅游活动的本质;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旅游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旅游有什么了解?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旅游概论》这门课程。

二、讲授新课1. 旅游的定义、分类、特征和本质- 旅游的定义:以休闲、观光、度假、探亲访友等为目的,离开居住地,到异地进行的旅行活动。

- 旅游的分类:按目的分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探亲访友旅游等;按地域分为国内旅游、国际旅游等。

- 旅游的特征:多样性、广泛性、流动性、消费性、季节性等。

- 旅游的本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媒介: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住宿等。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的定义、历史和发展;2. 了解旅游的类型和形式;3. 认识旅游的影响和效益;4. 掌握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和概念;5. 培养学生的旅游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一、旅游的定义和历史1. 介绍旅游的定义和特点;2. 分析旅游的历史发展过程;3. 比较国内外旅游发展的差异和共同点。

二、旅游的类型和形式1. 介绍休闲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等常见旅游类型;2. 分析自助游、跟团游、邮轮旅游等旅游形式的特点。

三、旅游的影响和效益1. 探讨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2. 分析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讨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四、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和概念1. 介绍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导游等旅游业的相关概念;2. 分析旅游产业链和价值链;3. 讨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五、旅游意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背景;2. 组织学生进行旅游项目策划和实施;3. 培养学生的旅游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达相关知识和理论。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际的旅游案例,加深对旅游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4. 观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旅游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验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通过小测考查学生对旅游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3. 个人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个人报告,展示对旅游业的理解和思考。

4.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旅游概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提供相关章节的教材内容;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课件、音频和视频资料;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区或相关场所,进行实地观察和考察。

教学时间分配:本教学内容可分为6个课时进行教学,每个课时为45分钟。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旅游业的认知水平。

3. 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认识旅游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者的特点、旅游活动的性质。

2. 旅游类型: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3. 旅游的特点: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可持续性。

4.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市场。

5. 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阐述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业的发展。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阐述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 第二课时: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

3. 第三课时:讨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业的发展。

5. 第五课时:总结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旅游案例的分析能力。

3. 讨论发言: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4. 实地考察报告:了解学生对旅游业实际运作的认识和体验。

5. 期末考试: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他们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用于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旅游基础知识。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旅游概述教案 - 任

旅游概述教案 - 任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概念和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

2、熟悉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3、掌握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4、理解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能力目标:1、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

2、通过对旅游业相关统计图表的分析,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2、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导思——点拨、启发式教学导学过程:读一读,想一想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阅读课文并理解旅游的概念,了解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

2、你对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如何理解的?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于联系?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1、你是怎样理解旅游活动的划分的?2、简单了解两个概念:国际游客、国内游客我的疑问?议一议探究一: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旅游活动的作用有哪些?探究二:谈谈你对“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这句话的理解。

练一练一、选择题(1~6、9~13题为单项选题,7~8题为双项选择题)1.下列旅游活动属近代旅游的是(A级)A.苏轼游“石钟山”B.泰坦尼克号游船上的旅客到美洲旅游C.马可.波罗东方之行D.某旅行社组团赴新、马、泰“十日游”2.就连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也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形成这种旅游现象的特点是()(A级)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3.旅游空间扩大化主要是由于()(A级)A.旅游资源的价值不断提高B.人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C.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D.新景点不断被开发4.现代人们既有乘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旅游,也有自己驾车、徒步旅游;既有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旅游,也有单人或全家一起外出旅游,这反映出()(A级)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B.旅游主体的大众化C.旅游方式的多样性D.旅游内容的多样性“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析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早上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键盘上,我泡了杯咖啡,打开电脑,准备写这份《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已经在我脑袋里构思了好久,现在终于要把它落实到纸上了。

一、教学目标得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掌握旅游业的构成、旅游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提高学生的旅游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了解旅游业的构成、旅游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旅游策划和运营能力。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旅游素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

二、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这个环节要细致些,把每个章节的内容都列出来。

1.旅游概述:介绍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

2.旅游业构成:讲解旅游业的六大要素,包括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

3.旅游市场分析:分析旅游市场的现状、趋势和竞争格局。

4.旅游策划与运营:教授旅游策划的基本方法,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项目管理。

5.旅游法规与政策:介绍旅游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行业标准。

6.旅游职业道德:讲述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旅游策划和运营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进度要合理,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实践。

1.第1-2周:旅游概述2.第3-4周:旅游业构成3.第5-6周:旅游市场分析4.第7-8周:旅游策划与运营5.第9-10周:旅游法规与政策6.第11-12周:旅游职业道德7.第13-14周:复习与考试五、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要公正、客观,既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要关注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一章旅游概述课程教案一

第一章旅游概述课程教案一

.- 讲授第一章旅游概述课教案第 48 —旅游概论1、2 号课题第一节旅游的产型序号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以及培养运用旅游活动发展基本规律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知识目标掌握区分旅游与迁徙、旅游与旅行的技巧学习旅游产生的过程能力目标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情感教育分析人口流动的三种形式教学重点掌握区分旅游与迁徙、旅游与旅行的技巧教学难点解决办法讲解分析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讲授、举例教师教法学法指导学生学法分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起始课:自我介绍:略课题导入教教师:同学们,先作一下自我介绍吧,强调自我介绍包括的内容。

导入:什么是旅游?什么是旅游学,什么是旅游概论?旅游:是一种活动。

生答:基础旅游学: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

有旅游心理学、旅游生态学、市场营销学、旅游地理学等旅游概论:对旅游学的概括论述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研究的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旅游,有什么特点属性,包括的基本要素,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

如何学好旅游概论:掌握常用的专业术语熟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旅游概论的意义:对旅游形成总体认识;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详见多媒体)过小结:第一节课先从思想上使学生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第一章旅游概述本章提示:第一节旅游的产生第二节旅游的概念程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第四节旅游的特点第五节旅游的类型第六节旅游组织(第二课时)●讲授新课:导入新课 :现今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而且持久不衰的学生回答:好好学习。

生阅读目录。

.-产业。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据调查,全世界每10 名就业人员中就有一名服务于旅游业,那么旅游业作为这样一个新兴并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行业是如何产生的呢?第一章旅游概述教学过教师:旅游是不是有了人类就产生了旅游?学生:是(或者否)教师:我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课程,是不是有了人类就有了旅游,旅游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迁徙——旅行——旅游︱︱︱被迫性、求生性三次分工古代近代现代商人享乐旅行板书:第一节旅游的产生教师:旅游的产生有先有后,但就旅游活动来说,都经历了一个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旅游的定义1.2 旅游的特点1.3 旅游的类型2.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2.1 旅游活动的起源与发展2.2 我国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2.3 世界旅游活动的发展现状3. 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3.1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3.2 旅游者的行为特点3.3 旅游者的出行决策4. 旅游业的组成与作用4.1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4.2 旅游业的经济作用4.3 旅游业的社会文化作用5. 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5.1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2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5.3 我国旅游业的战略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历史发展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等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与管理方面的分析能力。

4. 实地考察报告:了解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

3. 案例资料:相关旅游案例。

4. 实地考察:旅游景点门票、交通等。

5. 网络资源:旅游相关网站、新闻报道等。

六、教学单元六:旅游市场与旅游者1. 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6.1 旅游市场的定义6.2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6.3 旅游市场的分类2.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6.4 旅游市场分析的方法与步骤6.5 旅游市场预测的原理与技术6.6 旅游市场趋势分析3. 旅游者的特征与需求6.7 旅游者的基本特征6.8 旅游者的需求与动机6.9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七、教学单元七:旅游业的产品与服务1. 旅游产品的基本概念7.1 旅游产品的定义与特点7.2 旅游产品的类型与分类7.3 旅游产品的价值与功能2. 旅游服务的组成与提供7.4 旅游服务的构成要素7.5 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与质量管理7.6 旅游服务的创新与改进3. 旅游业的营销策略7.7 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7.8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7.9 旅游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八、教学单元八: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8.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8.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目标8.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2. 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8.4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保护的重要性8.5 旅游资源保护的管理措施与实践8.6 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3. 社会责任与旅游业的发展8.7 社会责任在旅游业中的意义8.8 旅游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8.9 旅游业社会责任的推进策略九、教学单元九: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1. 旅游政策的概念与作用9.1 旅游政策的定义与类型9.2 旅游政策的目标与作用9.3 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 旅游法律法规的体系与内容9.4 旅游法律法规的构成与特点9.5 旅游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9.6 旅游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3. 旅游业的政策环境分析9.7 旅游政策环境分析的方法9.8 旅游政策环境案例分析9.9 旅游政策环境的优化建议十、教学单元十: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科技发展与旅游业的变化10.1 科技进步对旅游业的影响10.2 数字旅游与智慧旅游的发展10.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旅游业的应用2. 全球化与旅游业的互动10.4 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业发展10.5 跨国旅游合作与竞争10.6 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与挑战3. 旅游业的创新与变革10.7 旅游业创新的重要性10.8 旅游业务模式创新案例10.9 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十一、教学单元十一:旅游规划与管理1. 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1.1 旅游规划的定义与目的11.2 旅游规划的流程与步骤11.3 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2.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11.4 旅游资源规划的原则与方法11.5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6 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11.7 旅游服务质量的构成与评估11.8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11.9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与措施十二、教学单元十二: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1. 旅游企业的类型与特点12.1 旅游企业分类及其特点12.2 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层次12.3 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2. 旅游企业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12.4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与应用12.5 旅游企业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12.6 旅游企业品牌推广与传播的方法3.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2.7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与需求12.8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培训12.9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与考核机制十三、教学单元十三:旅游安全与危机管理1. 旅游安全的重要性与挑战13.1 旅游安全问题的类型与特点13.2 旅游安全管理的原则与方法13.3 旅游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对2. 旅游危机管理13.4 旅游危机的类型与影响13.5 旅游危机管理的流程与策略13.6 旅游危机应对的案例分析3. 旅游保险与风险管理13.7 旅游保险的作用与类型13.8 旅游风险评估与控制13.9 旅游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十四、教学单元十四:旅游伦理与责任旅游1. 旅游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14.1 旅游伦理的概念与重要性14.2 旅游伦理原则的应用与挑战14.3 旅游伦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2. 责任旅游的概念与实践14.4 责任旅游的定义与发展背景14.5 责任旅游实践的关键领域14.6 责任旅游的推广与评价体系3. 旅游业的道德与社会责任14.7 旅游业道德责任的表现与影响14.8 旅游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14.9 旅游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推进策略十五、教学单元十五:综合实践活动与案例研究1. 旅游项目管理15.1 旅游项目的类型与特点15.2 旅游项目的策划与管理流程15.3 旅游项目的案例分析与讨论2. 旅游线路设计与产品创新15.4 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5.5 旅游产品的创新策略与实践15.6 旅游线路设计与产品创新的案例研究3. 旅游实地考察与分析15.7 实地考察的目的与安排15.8 旅游实地考察的实践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旅游概论》涵盖了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历史发展、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旅游业的组成与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旅游市场与旅游者、旅游业的产品与服务、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旅游安全与危机管理、旅游伦理与责任旅游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与案例研究等多个方面。

旅游概论授课教案设计模板

旅游概论授课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授课班级:XX班授课时间:XX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旅游的产生、发展历程,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及旅游资源的分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事业,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旅游的产生、发展历程。

2. 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

3. 旅游资源的分类。

教学难点: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2.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旅游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旅游有什么了解?旅游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讲授新课1.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介绍旅游的起源,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 分析旅游产生的原因,如社会生产力、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

2. 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 解释旅游的定义,包括旅游的六要素。

- 介绍旅游的类型,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等。

- 分析现代旅游的特点,如大众化、多样化、娱乐化等。

3. 旅游资源- 介绍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

- 分析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如观赏性、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等。

-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

三、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著名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旅游风光图片、视频等。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3.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旅游概述-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概述-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概述-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背景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旅游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研究人类在旅游活动中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支学科。

而本次教学将从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中出发,对旅游的概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熟悉旅游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2.掌握旅游市场的发展与运营模式、旅游规划与景区建设、旅游活动管理等内容;3.能够了解并分析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4.认识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5.了解中国旅游的历史沿革、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1. 旅游概述旅游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或节假日进行的一种活动,主要表现为离家或远足的形式。

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放松心情、增长知识、欣赏自然、人文景观等。

旅游经济是一种流动性极强、外溢效应较好的行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重要力量,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

2. 旅游市场发展与运营模式旅游市场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发展不仅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也与市场的供给、旅游产品的特点等因素密切相关。

旅游运营模式也是影响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景区、酒店、交通、导游等环节的运营模式。

3. 旅游规划与景区建设旅游规划是指针对旅游业的特殊性和旅游市场的需求进行的综合计划和布局,目的在于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业以使其发挥最大功能和效益。

景区建设是旅游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是在旅游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要求和市场需求建设的旅游资源开发区。

4. 旅游活动管理旅游活动管理是旅游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旅游安全、旅游宣传等方面的管理。

旅游活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游活动的成败,也关系到旅游市场的形象和声誉。

因此,加强旅游活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是影响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旅游概论教案范文

旅游概论教案范文

旅游概论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分析《旅游概论》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旅游类专业课程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的概念、分类、特点、发展历程以及旅游业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旨在使学生了解旅游产业的基本特点、市场需求、管理方法等,并培养学生的旅游观念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旅游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发展历程;(2)理解旅游业的基本组织形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3)掌握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热爱旅游事业;(2)培养学生对旅游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旅游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2.教学难点:(1)理解旅游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2)探究旅游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四、教学策略1.多媒体教学策略:利用PPT、图表、视频资料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旅游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效果。

2.案例分析教学策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旅游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加深对旅游业运行机制的认识。

3.问题探究教学策略:设计一定数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内容和大纲1.旅游的概念和特点(1)旅游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旅游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2.旅游的分类和类型(1)按旅游产品特性分类;(2)按旅游目的地分类;(3)按旅游方式分类。

3.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1)旅游企业的组织形式;(2)旅游目的地的组织和管理;(3)旅游业的市场营销和质量管理。

4.旅游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2)全球旅游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3. 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 让学生理解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旅游的定义1.2 旅游的特点1.3 旅游的分类2. 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2.1 旅游活动的主体2.2 旅游活动的客体2.3 旅游活动的媒介要素3.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1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3.2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3.3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4.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4.1 社会经济因素4.2 自然环境因素4.3 文化因素4.4 政策因素5. 旅游政策5.1 旅游政策的含义和作用5.2 我国旅游政策的主要内容5.3 旅游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过程:4.1 第一课时: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4.2 第二课时:讲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4.3 第三课时:讲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4 第四课时:讲解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分类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的认识。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内容6. 旅游业的市场结构6.1 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6.2 旅游市场的细分6.3 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供给7. 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7.1 旅游产品的概念与分类7.2 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7.3 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8. 旅游服务与管理8.1 旅游服务的要素与质量8.2 旅游服务的管理8.3 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9. 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9.1 旅游规划的概念与流程9.2 旅游规划的实施与评价9.3 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10. 旅游伦理与旅游法10.1 旅游伦理的意义与内容10.2 旅游法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10.3 旅游法的实施与监管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业的市场结构、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旅游伦理与旅游法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阅读材料“关于旅游的几个基本概念”,了解国际上关于国际游客、国内游客的区别,了解国际游客中国际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游客的区别,国内游客中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的区别,了解我国对国内一日游游客的定义.
【讲述】需要注意的是:各国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标准不一,范围不同,用语差异也很大.国内旅游者定义的混乱造成旅游者人数的统计资料没有可比性或可比性下降,给国际间的旅游资料比较分析造成障碍.
[教学重点]
(1)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2)旅游活动的类型划分
[教学难点]
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有关图片、影像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人类生来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远方充满向往.从古代起,人们就一直在地球上旅行,并出现了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以及郑和、徐霞客等著名旅行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休闲消费形式.那么,什么是旅游?想成为一名旅行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阅读】通过阅读材料“人类旅游行为的动机”,回答以下问题
(1)人类旅游行为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2)人类产生旅游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
(1)人类旅游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好奇或学习的欲望、社会交往或与他人交往的欲望、荣誉以及权力.
(2)人类旅游行为的产生原因:①人们对原始宗教的求索;②对远古人类遗迹的崇拜;
③对远方的自然胜迹、人文景物、风土人情的崇拜等
【活动】旅游行为和旅游类型的调查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1.旅游者
2.旅游资源
3.旅游服务业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1.按旅游区域划分
国内旅游
国际旅游
(5)按旅游目的划分:
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购物
《旅游概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旅游地理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及各要素的职能.
2.了解旅游活动按游览区域划分和按旅游目的划分的基本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图片、影像资料并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旅游的发展史,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从现实生活入手,分析按游览区域和按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类型的具体形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是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
【读图思考】联系下图,思考:要想成为一名旅游者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点拨】成为一名旅游者的条件:①有旅游的动机;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③有闲暇时间;④其他如社会条件、交通状况、环境等.
【阅读】阅读材料“近现代旅游的产生”,了解以下内容:
(1)近代旅游时期的时间、兴起地点.
【点拨】星期天到剧院看戏没有离开常住地,因此不属于旅游;家在湖南的张明到广东东莞打工,离开常住地的目的是务工,而旅游活动是以审美、休闲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因此也不属于旅游.
【板书】2.旅游活动三要素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页内容,掌握以下知识:
(3)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指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4)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是什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旅游发展史的了解,让学生认识旅游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对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旅游活动基本类型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人类旅游行为动机的认识,产生对“好奇、社会交往、荣誉、权力、社会权威和秩序”等人文基本欲望的了解,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从热爱大自然升华到探究自然美的境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旅游活动三要素: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旅游业(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其他要素都是“服务”于这个主体的,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客体,也是旅游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旅游者主要的“消费”对象,旅游服务业常被称为旅游业的中介体,是旅游活动中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
【学生回答】旅游活动具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游览区域划分
国内旅游:我国国内旅游可划分为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和全国性旅游三种
国际旅游:分为跨国旅游、洲际旅游和环球旅游等
2.按旅游目的划分
可划分为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五种主要类型,
在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旅游的行列.
【讨论】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有何关系?
【点拨】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关系是:从旅游发展历程来看,国内旅游是该国旅游发展的基础,国际旅游是国内旅游的延伸和发展.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内”、“国际”、“入境”和“出境”可结合起来,得出下述两种旅游类型,即境内旅游和国民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现代旅游时期从什么时间开始?促进现代旅游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点拨】(1)近代旅游时期:1841~1939年,欧洲为近代旅游活动兴起的地方.
(2)现代旅游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全球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旅游时期.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3页内容,掌握旅游活动的分类方式及源自型【板书】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一节旅游概述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1.旅游的概念
【讲解】旅游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消闲性活动,是指人们以审美、休闲和社会交往为目的,暂时离开常居住地的一种活动.包括游览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宗教朝勤等.
【思考】星期天到剧院看戏、家在湖南的张明到广东东莞打工是不是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