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科普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蛇类科普知识
我国的蛇分布广泛,种类丰富,截至2012年6月的统计,中国蛇类总数约为240多种。
1、蛇的身体结构
蛇全成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
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线不分明,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
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
1.头部普通无毒蛇呈圆锥状,吻端细然后端粗。
但大多数的毒蛇蛇头后部特殊宽大,呈三角形。
口腔内上颌骨和齿骨具有一对或数对齿,毒蛇的上颌齿往往特化,蝰蛇科毒蛇上颌齿呈中空管状,叫做管牙;眼镜蛇的毒牙侧面具沟,叫做沟牙。
2.躯干部呈长筒状,有鳞片掩盖。
背部鳞片较小,呈六角形或圆形,有些光滑,有些粗糙有棱,这是区分毒蛇和无毒蛇的一个重要特征。
腹部鳞片扁平,横向排列。
躯干后端的腹面具有一条裂痕,这就是肛门。
3.尾部肛门以后的部位为尾部。
尾部自前端向后端逐步变小。
雄蛇的尾部内侧有一对交配器,叫做半阴茎,平时收于尾部内侧,交配期间翻出体外,可见角质刺状突起,是蛇类分类学重要特征。
2、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方法
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分
无毒蛇一般头原形,,体型细长,体色较为灰暗,爬行速度快,皮肤一般具光泽。
毒蛇根据毒牙的结构可分为三大类:
毒蛇根据分类学也可分为三大类:为管牙毒蛇(蝰蛇科下属蝰亚科和蝮亚科蛇类),前沟牙毒蛇(眼镜蛇科中的眼镜蛇亚科,环蛇亚科,海蛇亚科)和后沟牙毒蛇(以游蛇科的水蛇属,林蛇属为主)其中,前两种毒蛇毒性较强,后沟牙毒蛇毒性较弱。
毒蛇的毒性根据毒理的不同可分为神经毒(环蛇属),血液毒(蝰
蛇、烙铁头蛇等)和混合毒(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
剧毒蛇的外部形态特征如下
蝰科毒蛇:1、一般头部为明显的三角形,颈细,头颈形似尖锹;2、瞳孔纵裂,形似猫眼;3、体色灰暗,皮肤无光泽;4、自肛门后,尾部骤然变细;5、接近时往往盘成一盘,尾部震动敲打地面做出声响;爬行速度较为缓慢。
6、一些种类激怒时会发出喷气声(蝰蛇、尖吻蝮)。
眼镜蛇科毒蛇:
眼镜蛇亚科1、头部为原形,颈部粗,个别种类颈部会张开作扁平状,背面呈现眼镜状(舟山眼镜蛇)、圆圈(孟加拉眼镜蛇)或“^”形(眼镜蛇)斑纹;2、眼小,黑色,瞳孔圆形;3、体色褐色至黑色,带白色至黄色横纹/斜纹。
4、体型较粗大,激怒时常竖起前半段身体,并发出“呼呼”喷气声。
环蛇亚科
1、身体细长,头颈区分不明显;
2、脊背隆起,细看最中央一列背鳞片呈六边形;
3、全身有白色或黄色环带状横斑;
4、尾尖粗钝;
5、夜间水边较为常见。
毒蛇毒牙、毒腺等的内部形态构造
毒蛇的毒牙末端有导管,与毒腺相连。
噬咬受害者时,毒牙刺穿受害者皮肤,毒腺内细胞分泌的毒液经毒腺周围的肌肉挤压后排出,经由导管到达毒牙,注射入受害者肌肉或血管等组织内部造成危害。
毒牙主要分为管牙,前沟牙和后沟牙三种。
管牙毒蛇,顾名思义,毒牙弯曲,呈中空管状注射器状,末端和基部各有一口,为毒液的出入口。
基部的入口与导管相连,毒液流入入口,经由管状结构,从末段的出口流出,注入受害者体内。
是进化程度较为完善的结构。
蝰蛇科的蛇类具备这种结构。
前沟牙毒蛇毒牙弯曲程度较小,呈中空管状,侧面开放呈沟壑状,末端沟壑变宽,呈开口状。
噬咬猎物时,毒液从侧沟流出。
后沟牙毒蛇位于上颌齿末段,弯曲程度最低,与上颌齿相邻的其
他无毒牙形态类似但稍大。
结构与眼镜蛇科的前沟牙类似。
毒蛇咬伤的急救方法
毒蛇咬伤第一时间处理尤为重要,毒蛇咬伤后,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因为被咬后3分钟内,蛇毒100%留在伤口处;被咬伤后30分钟内蛇毒70%留在伤口处;而如果第一时间不予处理,任由蛇毒扩散,则会导致蛇毒被人体几乎全部吸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蛇毒本质为蛋白质。
一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都可以破坏蛇毒。
第一时间捆扎伤肢。
捆扎位置一般为15~20cm处
清洗患处并准确找到毒牙咬伤伤口。
将钢针烧红热后,沿咬伤印记植入压痕内0.5cm左右。
一般深度约为两处牙痕距离的一半。
或取用3~5根火柴头聚拢于患处点燃爆烧,高温破坏毒素。
(听起来比较痛,但如果耽搁初期处理,会造成更大更长久的痛苦)
1、就近找到溪流等,用低温冰敷,减缓蛇毒扩散
2、口服蛇药片,将蛇药片捣碎敷于伤口周围,但不宜堵塞伤口。
3、如果肇事蛇被打死,应该保留标本进一步鉴定以确定相应血清。
4、减少剧烈运动,即刻送往就近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
毒蛇咬伤处理的误区
1、错误做法:长期过紧结扎不放松——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加速组织坏死。
正确做法:结扎松紧适度,以完全阻止血液回流为宜,每15~30分钟可放松一次。
2、错误做法:用力挤压——加会重机械损伤,后期治疗会出现伤口溃烂,指甲脱落等严重症状。
正确做法:用高锰酸钾等消毒剂清洗浸润伤口代替挤压。
3、错误做法:切开伤口引流——对于血液毒性毒蛇咬伤,切开伤口会导致血流不止等症状,并且会使原本残留在皮肤外的蛇毒顺创口流入组织。
正确做法:依手头装备具体情况而定,可用高温灭毒以及蛋白酶注射封闭。
利用高温破坏伤口周围大部分蛇毒。
(参见前面详细介绍)野外活动如何预防毒蛇咬伤
绝大多数毒蛇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原则。
据本人在辽宁毒蛇咬伤事件高发地区的调查显示,野外毒蛇咬伤事件70%以上均引发自患者主动捕捉,挑逗,踩踏蛇类。
露营时的驱蛇方法
1、露营选址应尽量远离灌木丛,草丛,水源,石堆等地理环境。
2、清除露宿周边杂草,枯枝堆
3、生火时注意一些有热感应特性的毒蛇“扑火”
4、将硫磺粉末与大蒜捣碎,入睡前在帐篷周围播撒一圈,可以起到驱除毒蛇,毒虫效果
蛇的繁殖方式
蛇的“求偶”之争:2条或多条雄蛇为了争夺与同一条雌蛇的交配权利,往往会发生争斗。
雄蛇会严格遵守争斗的“比赛规则”,即使是眼镜王蛇这样素来以捕食其他蛇类著称的剧毒蛇,也不会对同类动用致命的毒液,而是昂起头,用上半身缠绕、压倒对方,直至一方认输逃走。
这种争斗在滑鼠蛇,眼镜王蛇和美洲的响尾蛇种群内皆可见到。
蛇一般在出蛰后1月内完成交配工作,出于交配期间的蛇,会释放出一种特殊气味信息素。
当一条性成熟的雄蛇捕捉到雌蛇的这种信息素,它就会追寻雌蛇的踪迹。
当求偶成功时,雌雄蛇的尾部会缠绕在起,互相挤压,雄蛇的生殖器官为左右对称的两条管状阴茎,称为“半阴茎”。
半阴茎平时缩于尾部泄殖孔内,交配时会双双翻出,露出内侧的刺状角质突起。
雄蛇将双侧半阴茎分别插入雌蛇的生殖
孔,之后半阴茎射出精液。
蛇的交配时间因种类而异,数小时到一整天。
雌蛇一般每年交配繁殖一次,蛇的生殖方式主要有两种:有的蛇则产卵,产卵数量因种类而异,一般数枚到数十枚不等;有些蛇会直接产出幼蛇(如海蛇,蚺蛇,蝮蛇等),这种直接产出幼蛇的生殖方式为卵胎生,与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生有所不同。
卵胎生的蛇类,其卵形成后胚胎靠卵黄的营养发育,借助母体的保护下孵化,与母体没有体液和营养的交换;而哺乳动物的胎生则是由脐带与母体相连,靠母体供应的营养进行发育,二者具有本质区别。
大多数情况下雌蛇产卵后会离开,幼蛇孵化后即可独立活动。
少数蛇类(如蟒蛇,眼镜王蛇等)有护卵习性。
蛇的起源
关于蛇是从何种动物类群演化而来,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结论是:蛇类很可能起源于蜥蜴。
对于现存类群进行研究后发现,作为爬行纲有鳞目中的两个亚目,它们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很难从一个或一小部分特种将他们区分开。
蛇类是无肢类群特化发展的顶点。
蛇类起源于蜥蜴类,证明蛇类经历了一个四肢和一些骨骼退化消失的过程。
现存蛇类中比较原始的类群,如蟒蛇、蚺蛇、筒蛇等,肛门两侧仍具有单爪状的后肢残余。
同时,与四肢相关的胸骨等骨骼结构也基本退化消失。
这为蛇的起源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证据。
蛇的捕食手段
蛇杀死猎物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绞杀和放毒。
多数无毒蛇采取的是绞杀猎物的方式。
将猎物咬住后用身体紧缩缠绕,直至猎物窒息而死。
毒蛇则会咬住猎物,注入毒液,待猎物中毒瘫痪后,再进行吞食。
蛙是很多蛇类的猎物,大多数蛙类的防御方式是吸入空气将身体膨胀,阻碍蛇的吞食,一些以蛙或蟾蜍类为食的蛇类,牙齿特化为弯曲的刀刃状,切割开蛙类的表皮,达到“放气”的目的,从而顺利吞
食蛙类。
一些以鸟蛋、其他蛇或蜥蜴的卵为食的蛇类,牙齿长且锋利,有切割卵壳的作用。
蛇的毒性认识
(见2)
蛇的运动方式
蛇没有四肢,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的鳞片,肌肉和骨骼特殊的配合:蛇的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弯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
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在草丛中则会借助草木的根茎等获得反作用力,从而获得更快的速度,所以蛇有“草上飞”之称。
第二种是蠕动,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肋骨与腹鳞之间有肋皮肌相连。
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即稍稍翘起,翘起的腹鳞就像踩着地面那样,但这时只是腹鳞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腹鳞的后缘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以机械波纵波的形式推动身体前行。
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使蛇缓慢向前移动,这种运动在蛇蜕皮的时候尤为常见;
还有一些树栖的蛇类有“滑翔”的本领,例如天堂金花蛇,平时栖息于高树上。
提醒纤细,行动敏捷,肋骨细长而且从头到尾都可以像眼镜蛇一样张开呈扁平状。
遇到危险时会像弹簧一样收紧身体,然后突然伸长,弹离栖息的树枝径直向前滑翔一定的距离。
海蛇为了适应海水的生活,在形态上与陆生蛇类有很大的差别:海蛇一般头小,颈细长,而后半段身体粗大,尾部进化为扁平桨状,适合划水,以游泳为主要的运动方式。
蛇的运动方式还有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前伸,接触到新的支
持的物体时,蛇身后部即收缩,然后再将前半段身体前伸,得到支持后再收缩,这样交替伸缩,蛇就能在树丛等复杂的环境中穿行。
在地面爬行比较缓慢的蛇,如铅色水蛇等,在受到惊动时,蛇身会很快地连续伸缩,加快爬行的速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蛇的冬眠
蛇每当冬季到来,气温降到7-8℃时,蛇就开始选择高燥地带的洞穴、树洞和岩石缝隙作为蔽身之地,进入冬眠。
冬眠时,往往有几十条或成百条同种或不同种的蛇群集在一起。
蛇为什么要集体冬眠呢?因为蛇属于冷血动物,体内的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冬天,外界温度下降后,蛇的体温也下降。
因此蛇类就采取冬眠的方式来适应低温环境。
这期间,蛇不吃不动,仅依靠消耗体内越冬前储备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最低需要。
在冬季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散居冬眠的蛇类死亡率高达1/3到1/2。
如果群聚冬眠就可使周围温度增高1-2℃,还可减少水分的散失。
这就大大地降低了体内能量消耗的水平,减少死亡率,还有利于来年春天出蛰后增加雌雄蛇交配的机会。
每年四五月份蛇出蛰后,开始出洞活动,第一个任务是寻偶交配,雌蛇的皮肤和尾基部的腺体能分泌一种特有的强烈气味,以吸引雄蛇尾随而来。
蛇类大多卵生,少数卵胎生。
夏初到冬初是蛇的活动期,蛇在这期间摄食和进行繁殖,每年的7、8、9三个月是蛇摄食最繁忙的时间,捕食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各类脊椎动物。
蛇的感官
蛇有耳朵吗?蛇没有耳朵,但蛇有听觉。
蛇主要靠头骨传导声音信号,引起听觉。
蛇的下颌接触地面,当振动传来时,可以通过下颌骨传到方轭骨,方轭骨与耳柱骨的末端接触,耳柱骨呈纤细的棒状,另一端膨大呈喇叭状,深入颅骨内,起到扩大声音信号的作用。
声音由耳柱骨最终传入颅腔内神经系统,引起听觉。
蛇没有上下眼睑,眼不能闭合。
蛇的视力不发达,听觉器官--耳
朵的构造也很简略,只有内耳,没有外耳及鼓膜构造。
眼的前方有一对鼻孔,是呼吸空气的门户,但它不是嗅觉的主要器官。
嗅觉主要依靠由舌和口腔顶部的一对凹状“犁鼻器”蛇的舌分叉,可捕捉空气中的气味信息,收回口腔后会探入犁鼻器内将捕捉到的气味分子送入其内进行分析,引起嗅觉。
有些毒蛇在眼和鼻孔之间还有颊窝,是“热位测定器”,可以感知温血动物所辐射出的红外线,著名的“响尾蛇导弹”就是根据响尾蛇的热探测器原理而发明的。
蛇的生长
蛇类生长缓慢,寿命较长,6年~20几年不等。
蛇类的表层皮肤有一定的角质化,不能随身体的成长而增大,为了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就必须蜕掉旧皮。
蛇蜕皮的频率与食物的丰富程度,气候都有关系。
蜕皮前期,蛇会分泌一种乳状液体充满旧皮与新皮之间的间隙,促进新旧皮分离。
蛇的眼睛也因此呈现乳白状浑浊,阻塞视觉,所以蛇在这个期间脾气比较暴躁。
等到这层乳状液体消退后3~4天即开始蜕皮。
蛇会通过与周围的岩石、树枝等物体的摩擦摆脱旧皮。
蜕下的皮呈半透明薄膜状,鳞片清晰可见,在中药上称为"蛇蜕"或"龙衣",有祛风湿的功效。
为什么能“蛇吞象”?
蛇的嘴巴能够张到很大的角度。
像我们人类,嘴巴夹角只能张大带40~50度,可蛇却能张大到130度左右。
原因是蛇类头部的骨骼结构和其他的动物有所不同。
上下颌之间,有细长的鳞骨和方轭骨支撑,关节间由韧带相连,因此在纵向上能够张大到一定的角度。
蛇的头骨结构复杂,这是由于蛇没有辅助固定并撕裂食物的前肢,所以只能靠头部完成主要的进食行为。
蛇的牙齿尖锐且向后倾斜,能够防止食物滑脱,蛇头骨共43枚硬骨,大多骨块能够灵活移动,相互配合,将食物送入咽喉。
另外,蛇在吞食前,会将捕获物进行挤压, 蛇的颈部皮肤和肌肉松软,可容较大猎物通过;蛇的胸部由于没有胸骨,可以免受胸廓周
长对食物大小的限制;肋骨可自由活动,从喉部下咽的食物,可以直接进入胃部;同时,蛇口腔和咽壁还会分泌出大量的唾液,进一步起到润化的作用、
最大和最小的蛇
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圭亚那等国的沼泽和河流中,生活着公认的世界上最大的蛇——绿水蚺。
它们一般长达8-9米,最长有13米左右。
绿水蚺身体绿褐色,背面有两排黑色椭圆形的斑纹交错排列,腹部白色,有黑色的小斑点。
它是水栖的巨型蛇类,主要在夜里捕食,主要猎物为哺乳动物,甚至可以捕食鳄鱼,捕食时有时经常会盘绕在水边的树上,猎物靠近水边饮水时从树上掉落下来发动突然袭击,也会在水中“伏击”,把头稍露出水面,等待猎物靠近。
雌绿水蚺一般长到5.5米左右才到性成熟。
刚出生的幼蛇就有将近1米。
据报道,1956年,在哥伦比亚东部的奥里诺库河上游捕获一条长达10.24米的雌性绿水蚺。
最大的毒蛇是眼镜王蛇,据资料记载,体长可达5~6米,主要生活在东南亚等热带地区。
眼镜王蛇攻击性强,性情凶猛,主要以其他蛇类为食。
毒性强烈,是神经毒与血液毒的混合毒素,由于此蛇个体甚大,排毒量多,被咬伤后治疗不及时易引起死亡。
世界上公认最小的蛇是盲蛇科的蛇类,呈圆筒状,常被误认作蚯蚓。
以蚁、蚁卵。
蠕虫等为食。
头小,呈半圆形,尾尖圆钝,头尾区分不明显。
眼小,退化成黑点状隐藏于鳞片下方。
故名盲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