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

娩 有恐惧 感 , % 9 以上 的孕妇希望能够 自然分娩 , 0 但因为惧 怕疼 痛 , 动 主 放弃 自然分娩要求剖 宫产 的孕妇约6%~7%。 0 0 故有学 者认为分娩镇痛
是用现代 医学技 术支持 自 然分娩 , 实质是 一种人文关怀 , 其 这是医疗 理
它有一 定 的副 作 用 , 在 一 定 的 感 染 风 险 , 增 加 头 痛 发 生率 的 存 有
觉明显疼痛得 占Ns%, o 感觉疼痛难忍 的则有4 % 超过9 % 4 。 8 的孕妇对分
药物 剂量 , 使用 局麻 药的 总量 减 少 。 果 配合适 当 的产科 处理 , 膜 如 硬
外镇痛 技术可 以达到令 人满意 的低钳助产率 和剖腹产 率 , 让患者享 受
到 无痛 分 娩 的 经 历 。 3 4 腰麻 ~ 膜 外联合 镇痛 ( s ) . 硬 c E
少的医 师干 涉 , 运动 阻 滞也轻 , 控 能获 得更广 泛 的药 物扩 散范 围 , 泵 较浅 的麻醉 也减 少 了产 妇低血 压的发生率 。 它提供更 符合产妇需 要的
度通气, 耗氧量 增加 , 引起胎儿低氧血症和 酸中毒 , 产妇 肾上腺素升 高 , 抑制子宫收缩 , 导致产程延长 , 子宫动脉收 缩性胎儿窘迫 等。 以说 , 可 分

疗干预 , 予以 自然分娩 ; 对于稍 有产痛者 , 予以非 药物镇 痛 , 助 自然分 协 娩; 而对 于 痛甚 者 则提 供 必要 的 药 物镇 痛 , 助 她 们减 少 痛苦 。 帮
在分 娩的第一产程 , 孕妇可适量进食 , 可 自 并
2 分娩镇 痛的 必要 性
分娩镇 痛是每 一位 产妇 、 胎儿 的权 力 , 分娩镇 痛可 真正提 高母 婴 健康 和安 全…。 为产 妇减 轻 痛苦 , 医生 的责 任 , 是 它是对 生 命个 体 的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的作用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的作用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的作用摘要:目的:对分娩镇痛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产妇4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10例和实验组21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正常的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镇痛连续注药法,药物可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

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并做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产妇的总产程(11.90±1.80)h,剖宫产率52%,新生儿窒息率2.5%;实验组产妇的总产程(6.78±1.50)h,剖宫产率34%,新生儿窒息率0.96%,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产妇进行以往常规的分娩方法。

1.2.2 实验组。

实验组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在产妇宫口开至3cm 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方法:孕妇自控硬膜外镇痛是目前最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有孕妇自己控制镇痛的程度和用药,自控的电子泵能使药物更好的扩散,自控的电子泵在等宫口开全后停泵,缝合会阴的时候打开,孕妇的总用药也大大的减少,减小孕妇低血压的情况;使用0.1%罗哌卡因与0.4ug/ml舒芬太尼药液,罗哌卡因具有感觉运动阻滞分离、镇痛时间长、局麻药物毒性低、通过胎盘剂量比其他局麻药物少、较短的半衰期、较高的血浆清除率、心肌毒性小、耐受性好、以及较小的脂溶性等优点,罗哌卡因能够有效的阻断传递疼痛兴奋,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也较少,即使过量使用,心律失常现象也是少之又少,罗哌卡因在给产妇减轻痛苦的同时,不会对运动造成影响,这是对于产妇来说是最关键的。

而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较比其他类镇痛药物的效果要好得多,产妇分娩时少剂量的使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腔注射对胎心以及新生儿的呼吸等都没有毒副作用及影响,作为辅助麻醉和麻醉诱导用药。

药液的滴速在每小时9.0-9.9ml,药液的总量维持在30-55ml不等。

因此,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使用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的产程,减轻其疼痛,提高顺产率,而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还可以起到松弛产妇肌肉的作用。

导乐分娩一种新的分娩方式

导乐分娩一种新的分娩方式
位、手部进行消毒,并让传导片的中心点与产妇的髂脊最高
点水平线一直到产妇的腰椎棘突出处对应,此外在产妇的左
手桡神经虎口处、正中神经腕横纹向心 4 厘米的位置贴传
导片。
在镇痛仪准备就绪后,需要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并根
据仪器反应的数据进行调节镇痛仪的参数。 并了解产妇在
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下降情况,宫口开大数据,胎心监测等
的影响。 许多产妇因害怕分娩的疼痛而产生恐惧、紧张心
理,反而延长了各个产程的时间,增加了产妇的疼痛感,部分
产妇在分娩后容易患产后抑郁,影响产妇的家庭生活、新生
儿的健康成长。 为了降低产妇分娩期间的疼痛程度,产科临
床采用导乐分娩的方式帮助产妇分娩,那什么是导乐分娩
呢? 许多朋友对导乐分娩不是特别了解,以下我就导乐分娩
按照导乐师的指导配合,当产妇状态放松的后,各个阶段的
产程时间反而缩短。 其次,在导乐师全程陪伴期间,因产妇
受教育程度不同,对指导的接受度也不同,而导乐师则能够
Hale Waihona Puke 用产妇容易接受的方式为产妇指导,产妇接受信息的速度
痛程度,在临床使用期间不需要任何药物辅助,能够减轻产
妇的疼痛程度。 因分娩的剧痛容易对产妇的身心造成伤害,
而分娩镇痛仪则不会对产妇产生任何损伤,通过镇痛的方式
让产妇处于放松状态,进而缩短产妇的分娩时间。 镇痛仪的
具体操作如下:操作人员需要按照镇痛仪说明书进行操作,
并取产妇坐位,在棉签沾取乙醇后对产妇的腰 2 到骶 4 部
式。 主要源于导乐分娩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导乐分娩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由专业的导师在旁边
指导,并且全程陪伴,对产妇进行一对一服务。 因许多产妇
进入产房前均产生恐惧、紧张等心理,再加之宫缩疼痛,因此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无痛分娩是针对分娩时产妇产痛而采用的一种医学技术。

其主要通过使用镇痛和麻醉药物,达到减轻分娩痛苦和提高分娩质量的目的。

随着近年来医学科技不断提高,无痛分娩已成为临床常规操作,不仅可以为产妇提供舒适、安全的分娩体验,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现代化的生育方式。

本文着重对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1、减轻产痛,提高分娩质量无痛分娩主要是在产痛发生前或产痛发生时及时使用镇痛麻醉技术进行镇痛,以达到减轻产痛和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少产程的时间和疼痛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分娩质量和顺利完成分娩。

此外,由于产妇在无痛状态下产痛感减轻,其体力及神经系统不会受到过度的消耗,故会有更多的体力去应对产程中的各种情况。

2、减少不良反应风险无痛分娩技术相较于自然分娩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症及禁忌症,如产妇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哮喘、过敏反应等。

若不严格掌握使用条件,无痛分娩会出现意外不良反应,例如镇痛药物过量使用会导致药物中毒,进而影响产妇及胎儿健康。

然而,掌握无痛分娩操作技术及注意合理用药选择,可以大大减少不良反应风险。

3、需重视后遗症问题无痛分娩又称麻醉分娩,虽然镇痛效果显著,但手术后遗症隐患较大,例如疼痛区域肿胀、恶心、呕吐等。

此外,可能导致产程延长,产妇力竭,终究必须引产或剖宫产。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谨慎把握用药量和手术操作流程,保证产妇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产妇和医生的认可。

但由于其适用范围、操作技能和管理执业等级的不同,导致不同机构的无痛分娩率存在波动。

因此,要规范无痛分娩的临床操作,建立健全的评估方法,摸索出真正适合我国的无痛分娩标准操作流程。

这不仅对于我国整个医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更为保证了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分娩镇痛的产科管理1

分娩镇痛的产科管理1



(3 )没有放置硬膜外导管或产妇情况极为危急时,采用全麻插管,同时立 即给予抗酸药,如口服枸橼酸合剂 30ml,同时静脉注射胃复安10mg+ 雷 尼替丁50mg 。 (4 )全麻操作流程参照《产科麻醉剖宫产》全麻部分。

分娩镇痛管理

应建立相关的制度,如分娩镇痛工作制度、麻醉药品及物品 管理制度、会诊制度、知情同意制度、报告制度等。加强 管理和团队协作,方能确保母婴安全。建议如下: 1. 妇产科医师:

目前的临床资料普遍认为可行走式分娩镇痛对于胎儿的胎心率 、 Apgar 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均无不良影响。
(8 )观察并处理分娩镇痛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填写分娩镇痛记录单;


(9 )分娩结束观察 2h ,产妇无异常情况离开产房时,拔除硬膜外导管返 回病房。
常用分娩镇痛的药物浓度及剂量
药物 首剂量 (ml/次) 维持量 (ml/h) 自控量 (ml/次)
0. 0625% ~0.15% 罗哌卡因 + 芬太尼 1~2 μg/ml 或舒芬 太尼0.4 ~ 0.6μg/ml



脐血血气分析在国际围生医学界已经被公认是评价胎儿氧合和酸碱状 况的最可靠指标。 美国妇产科学( ACOG )和美国儿科学会( AAP ) 以及有关的国际权威专著和论述己经将血气分析列为诊断围生期窒息 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正常的血气值可以否定围生期窒息的诊断。脐 血血气除了受产程的影响,还受胎盘功能情况、脐带因素、母体血气 状态等的影响。 多项研究发现使用分娩镇痛后新生儿脐动脉血气 pH 、 PaO 2 、 PaCO 2 与未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新生儿结局亦无差异, 说明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不 会导致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分娩镇痛技术产程中应用制度

分娩镇痛技术产程中应用制度

分娩镇痛技术产程中应用制度一、分娩镇痛的目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婴安全二、分娩镇痛人员设置(一)人员配备:1、麻醉科医师至少一名:(1)具有麻醉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及执业证书。

(2)至少3年临床工作经验,能够独立处置妇产科手术、麻醉意外的抢救。

(3)经过相关的分娩镇痛专业培训,可以和产科医师配合独立进行分娩镇痛工作。

2、妇产科医师(1)具有妇产科专业医师资格、执业证书。

(2)具有处理产程的相关经验,了解椎管内分娩镇痛的相关知识。

3、助产士或护士数名:(1)具有助产士资格、执业证书或护士资格、执业证书。

(2)可以配合妇产科医师进行产程护理。

(3)了解椎管内分娩镇痛相关知识,可以配合麻醉医生实施镇痛。

(4)有新生儿复苏经验,可以协助儿科医生进行新生儿抢救工作。

(5)熟悉抢救设备及药品的使。

(二)麻醉医师工作职责1、24h进驻产房2、进行镇痛前的评估工作3、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分娩镇痛的相关情况,告知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4、遵循椎管内分娩镇痛诊疗常规进行操作5、提供良好的镇痛服务。

6、完成分娩镇痛的记录、登记等工作。

三、工程流程四、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操作规程与管理规范(一)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估计可行阴道分娩,产妇自愿进行分娩镇痛而无禁忌证者。

2禁忌证:包括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1)麻醉方面:①椎管内阻滞禁忌证②ASAⅢ级及以上③血小板小于8万者④情绪高度紧张不合作者(2)产科方面:①产道异常、头盆不称等选择性剖宫产者有阴道分娩禁忌证②多胎妊娠③潜伏期末羊水二度以上粪染者怀疑胎儿宫内窘迫④产前出血未查明原因者(二)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操作规程1、产妇自愿申请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产科医师进行评估,无产科禁忌证。

2、麻醉医师进行镇痛前评估。

3、麻醉医师向产妇及家属交待分娩镇痛的利弊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取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签署同意书。

4、镇痛前准备:开放上肢静脉输液,连接监护仪,监测心电、无创血压、脉搏、血氧等各项生命体征。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与产程管理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与产程管理

分娩镇痛(无痛分娩)目录一、分娩镇痛的意义及现状二、产时管理及服务模式的探讨三、医务人员必备的素质及技能四、助产人员掌握的适宜技术五、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六、产程管理七、小结一、分娩镇痛的意义及现状分娩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其他产妇疼痛呻吟声的不良刺激,均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使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酸碱平衡失调和胎儿窘迫等母儿不良后果,因此,应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无痛的分娩环境。

据调查,产妇分娩过程中90%以上有恐惧一紧张一疼痛综合症。

分娩镇痛在于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妇痛苦,给产妇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分娩镇痛是优生医学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文明的进步;帮助产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自然分娩才是正常的分娩途径,剖宫产是异常情况的补救措施。

剖宫产虽然不会疼痛,但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如:胎儿肺内羊水排除不彻底,胎儿感觉统合失调。

产妇并发症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月经不调等。

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疼痛给母婴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关爱女性疼痛,关爱人类生殖健康,也是麻醉理论和技术的目标。

2002年美国产科医师协会认为,分娩疼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主张只要没有禁忌症,应根据产妇意愿决定何时进行分娩镇痛。

长期以来,剧烈的产痛被视为分娩的正常过程而被忽视。

作为文明产科的标志,减轻和消除产痛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自1847年妇产科医生 Simpson第1次将氯仿成功用于减轻分娩疼痛以来,该项技术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近几年来,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及助产士之间一直在讨论、研究如何使分娩镇痛更加完善,并尽可能不影响产程及胎儿。

目前分娩镇痛方法已基本能满足这些要求。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高达90%以上,中国分娩镇痛率不到1%状况正在逐年改善,现多采用硬膜外置管,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其镇痛起效快,且持续时间可延长,产妇可以根据疼痛程度,自己启动镇痛泵,灵活、及时有效、药量个体化。

宫缩痛消失后,恐惧感消失,保持了体力,有一定心理治疗作用的效果。

导乐镇痛分娩工作总结

导乐镇痛分娩工作总结

导乐镇痛分娩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导乐镇痛分娩在产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导乐镇痛分娩是一种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减轻产妇疼痛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产妇的生产体验和满意度。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医院产科团队积极推进导乐镇痛分娩工作,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导乐镇痛分娩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实践,我们的医护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导乐镇痛分娩的操作技巧,为产妇提供更加专业和安全的服务。

其次,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导乐镇痛分娩管理制度,确保了分娩过程中的安全和
顺利进行。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对导乐镇痛分娩设备进行了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产妇的宣教工作,提高了她们对导乐镇痛分娩技术的了解
和接受度。

我们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讲座,向产妇和家属介绍了导乐镇痛分娩的好处和安全性,增强了她们对该技术的信任和认可。

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的导乐镇痛分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产
妇选择了导乐镇痛分娩,她们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产妇和家属的认可和赞扬,提高了医院的口碑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导乐镇痛分娩是一项重要的产科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妇的生
产体验和满意度。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导乐镇痛分娩工作的水平,为更多的产妇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分娩服务。

导乐分娩镇痛仪在产科产程中的临床应用

导乐分娩镇痛仪在产科产程中的临床应用

导乐分娩镇痛仪在产科产程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究产科产程中产妇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4月收治的300例产妇进行分娩研究,实验组168例产妇采用导乐分娩的镇痛仪,对照组132例产妇没有给予分娩镇痛,对患者产程时间、镇痛效果、分娩方式等进行观察。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为20.45%,两组患者在产妇的情况和活跃期时间上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妇在分娩中采用导乐分娩仪进行相应镇痛,能够提高镇痛效果,加快产程,且母儿不会有不良影响。

标签:导乐分娩镇痛仪;产科产程;镇痛效果阴道分娩的产妇有严重疼痛,同时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很多产妇甚至因为对自然分娩疼痛的恐惧选择剖宫产,在镇痛方面有药物性和非药物性的方法[1]。

其中导乐分娩镇痛仪能为产妇提供安全、舒适的感觉。

方法简单,使用安全。

选取2014年1月~4月收治的300例产妇进行分娩研究,随机分组,一组给予导乐分娩镇痛仪的使用,一组不给于该镇痛仪的使用,对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4月收治的300例产妇进行分娩研究,实验组患者168例,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8.27±4.27)岁,孕周36~42w,117例为初产妇,51例为经产妇。

对照组患者132例,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8.27±4.27)岁,孕周36~42w,117例为初产妇,51例为经产妇。

两组产妇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实验组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的使用,当产妇的宫口在3cm时,达到产程的活跃期,此时进行导乐分娩镇痛仪的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有显示器和主机部分,并在相应位置粘贴4个传导,并在主机背面给予4条输出线的相连,使产妇保持坐位,并对产妇的腰背部给予常规消毒,尤其对于T12~S4的位置,并给予手部的消毒,从髂嵴的最高一直到腰椎的棘突位置进行划线,使大传导贴中心点以相应点给予对应的粘贴,其中D组的传导贴在下面,C组的传导贴在上面,其中大传导贴与相应输出线的方形接口连接,在产妇左手桡神经的虎口部位给予A组小传导贴的粘贴,若为护腕型,要在产妇手臂的正中神经4cm的位置粘贴,与相应的输出线进行连接。

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产科分娩镇痛是一种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医疗操作,在产科医院的分娩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备受关注,下面将详细介绍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一、产妇的影响1. 减轻疼痛产科分娩镇痛的主要作用是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舒适地应对疼痛。

分娩过程中的剧痛会让产妇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而分娩镇痛可以有效减轻这种疼痛,让产妇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分娩过程中,提高分娩体验。

2. 减少并发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严重的疼痛还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高血压、产后抑郁等。

分娩镇痛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产妇的健康。

3. 降低分娩恐惧感许多产妇在面对分娩过程时都会感到恐惧和紧张,而分娩过程中的剧痛更会加重这种恐惧感。

分娩镇痛可以有效缓解这种恐惧感,帮助产妇更加轻松地面对分娩过程,让产妇在分娩中有一个更加平和愉快的体验。

4. 促进分娩进展疼痛会使产妇身心紧张,导致宫缩不够强烈或者不足够的开放宫颈,影响分娩的进展。

而分娩镇痛减轻了疼痛,可以帮助产妇更好地顺利完成分娩过程,促进分娩的进展,减少分娩的时间。

这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5. 提高生产率分娩镇痛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率,激励产妇更加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指导,快速完成分娩过程。

这对于医院的分娩管理和资源分配都有积极的影响。

二、新生儿的影响1. 减少产用力产妇使用分娩镇痛后,能够更加轻松地应对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从而减少产用力的强度。

产用力过强会影响胎儿的供血和氧气,增加胎儿窘迫的风险,而分娩镇痛的使用可以减少这种风险,保护胎儿的健康。

2. 提高Apgar评分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和产用力过强都会对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新生儿Apgar评分较低。

分娩镇痛的使用可以降低这种风险,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产科分娩镇痛是指在分娩过程中为产妇提供镇痛治疗,以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药物输注、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等方式实现,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感受,提高分娩的舒适度。

而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产妇及新生儿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产妇的影响1. 减轻疼痛感受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是每位产妇都难以避免的,而分娩镇痛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受,让她们在分娩过程中更加舒适。

疼痛的缓解不仅能够提高产妇的生产体验,还能够减少分娩过程中产生的情绪紧张和焦虑,有利于保持产妇的体力和耐力,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2. 促进产程顺利进行分娩镇痛能够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受,有助于产妇在产程中更好地协作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宫口扩张的检查和子宫收缩力的观察,有利于医务人员合理地评估产程的进行情况,及时处理产程中的异常情况,提高了分娩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3. 降低产后抑郁风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历了身体上的巨大变化、激烈的情绪波动以及严重的疼痛感受,这些因素都会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

而分娩镇痛的应用能够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有利于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使产妇更快地恢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4. 促进产后恢复疼痛的减轻有助于产妇更好地参与产后休养和康复活动,促进体力和精神的恢复,有利于产妇更好地投入到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有利于孕产妇体验良好的产后生活。

二、对新生儿的影响1. 促进新生儿健康分娩镇痛减少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有利于降低因母体紧张、焦虑和疼痛产生的压力激素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有利于保障新生儿在产程中享受充足氧气以及充分的子宫收缩力,有利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2. 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分娩镇痛的应用,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更加舒适,有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提高了新生儿的生存率,有利于减少因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聊聊分娩镇痛技术在顺产中的应用

聊聊分娩镇痛技术在顺产中的应用

【摘要】当前,分娩镇痛技术在产科应用普遍,能够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预防不良心理状态,对产后身心恢复有益。

本次研究简要介绍四种临床常用分娩镇痛技术,阐述其优缺点,以期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关键词】分娩镇痛技术;顺产;椎管内麻醉姻马志娟(广汉市妇幼保健院)聊聊分娩镇痛技术在顺产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顺产可提高婴儿免疫力、肺部发育、促进母子关系、产后恢复等,因此顺产是分娩的首选方式。

生产时经历强烈分娩疼痛,产妇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心理压力大。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因胎位异常、产力异常、产道异常等原因,需侧切或手术助产,很容易造成会阴、阴道裂伤,因此迫切需要分娩镇痛技术降低疼痛感,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

分娩镇痛技术包括药物性镇痛,即椎管内麻醉镇痛和其他途径药物镇痛;非药物性镇痛,包括导乐陪伴、导乐物理减痛仪、拉玛泽呼吸法以及水中分娩等措施。

1.椎管内麻醉镇痛(1)安全性高。

权威文献表明:椎管内镇痛技术,不会对产妇和胎儿有潜在影响,是麻醉模式中运用最广泛、最可靠可行的模式。

实施时麻醉药剂量低,经过胎盘屏障后对胎儿没有影响。

(2)便捷性高。

因麻醉药浓度低,不会对运动功能造成影响,孕妇能够自由活动,按疼痛程度进行可控给药,便捷性高,针对性强。

(3)药效持久。

一次给药镇痛效果大约可持续一小时左右,之后镇痛泵将持续可控给药镇痛,直至分娩结束。

2.导乐物理镇痛导乐物理镇痛是无创伤的脉冲波分娩镇痛设备,通过激发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和关闭痛觉闸门通道来实现分娩镇痛作用,可减轻宫缩疼痛感。

(1)安全。

非药物、无创伤,采用高科技持续激活技术,充分调动产妇自身镇痛递质,避免了药物镇痛可能造成的风险。

(2)方便。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根据产妇的情况随时调节。

(3)缩短产程。

通过仿生物电流的刺激,使产妇全身肌肉放松,加快宫口开全的速度。

但导乐物理镇痛也有缺点,效果会根据患者耐受力及放松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性。

3.导乐师陪伴由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富有专业孕产知识的服务者从精神上鼓励、安慰产妇,采用物理方法,如按摩、热敷、呼吸控制、精神放松、安慰鼓励,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等方法让产妇感到舒适,减轻产痛感,树立信心。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前言】无痛分娩是当前产科领域中较为先进和普及度较高的一项技术,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孕妇的疼痛感受,还可以提高分娩质量,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将对无痛分娩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广大孕妇提供有益的参考。

【正文】一、无痛分娩的原理及实施方法无痛分娩是采用镇痛技术,通过药物的麻醉作用,使得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得到缓解或抑制。

目前常用的无痛分娩技术包括硬膜外阻滞、局麻药持续输注、椎管内麻醉等。

硬膜外阻滞是指将一根细镜头插入硬膜下腔,注入药物,麻醉腰髓神经,达到镇痛效果。

局麻药持续输注是把一根导管放置在硬膜下腔,并放置一根微量药物泵,在连续输注药物的同时,通过间断注射药物来维持效果。

椎管内麻醉是将药物注入脊髓腔内,抑制脊髓传递疼痛信息,达到镇痛效果。

二、无痛分娩的效果及评价1. 减轻产妇疼痛感受无痛分娩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缓解孕妇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有利于孕妇分娩的平稳进行。

2. 提高分娩效率由于疼痛是分娩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因此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可以使产妇更加自然地呼吸和放松,更容易地适应分娩要求,减少痛苦的同时,也能提高分娩效率。

3. 降低剖宫产率大多数情况下,无痛分娩可以帮助产妇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分娩,减少分娩过程中疼痛的干扰和紧张,从而减少剖宫产的需求。

4. 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疼痛和紧张容易使得妈妈的血压升高,血流减慢,从而影响到胎儿的血氧供应。

而无痛分娩可以让妈妈更加放松,有利于加强胎儿的血氧供应,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结论】无痛分娩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技术,具有显著的减轻孕妇疼痛和紧张感受、提高分娩效率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等优点。

然而如何选择适合的无痛分娩技术、药剂剂量和操作方法,对于产妇的安全和分娩质量至关重要,需要在临床中加以更加缜密的选择和应用。

产科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与护理

产科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与护理

[ ] 范 上达 , 1 任祖海. 成人活体 肝移植 的现状 和争议 [ ] 临床外科 J.
杂 志 ,0 5 1 ( ) 8—9 20 ,3 1 : .
稀 释痰 液的作用 ; 为供体拍背并协 助其 床上 翻身 , 进行 肺功 能
锻炼 , 鼓励供体咳嗽 , 咳嗽 时嘱供体按压 切 口; 强病房 管理 , 加
每 日通 风 2次 。
[ ] R dw D , hro Sn hz , . i e adle d nr a 2 u o L C a t M,ac e C e a Kd y n vr oo : in t1 n i s cm a s f xe ecs J . r r sl t 0 5 1 ( ) 15 o p ro oepr ne[ ] Po Ta p n, 0 ,5 2 : — in i g n a 2 8
2 4 2 循 征支持 ..
我们仔细分析 了供体肝 功能监测 的指标 ,
学 出版 社 ,0 7 12 2 0 :9 .
病情 观察的 内容 , 残肝再 生检 查 的配合 , 然后 查 阅文 献 , 根据 文献 报道 , 虽然供体残肝在 可接受 的范围内 , 但通过对 凝血酶
( 收稿 日期 :0 9—1 7) 20 0—1 ( 本文编辑 崔兰英 )
2 3 2 循征支持 ..
பைடு நூலகம்
经过仔细分析供体 引起肺部感染 的原 因 ,
气管插管 、 口疼痛影响排 痰 , 切 术后 为防止 肝断 面 出血 , 体 供 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查阅文献 , 根据文 献报道 , 卧床患者发 生
肺 部 感 染 率 为 1% - 。 0 4
士能将所 收集的证据指 导护理 工作 , 患者得 到最佳 的护理 使 方法 , 将循征护理用 于活体肝移植 供体护理 , 不仅 使供 体预防 了并发症 的发生 , 同时也减 轻 了供 体 的痛苦 , 到早 日康复 , 得

分娩镇痛在产程中的应用探讨

分娩镇痛在产程中的应用探讨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e f e c t o f R o p i v a c a i n e a n d F e n t a n y l f o r p a t i e n t c o n t r o l l e d e p i d u r l a
I n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l a b o r a n a l g e s i a i n l a b o r p r o c e s s
LU Y u e—q
n e o n a t l a a s p h y x i a a n d p o s t p a r t u m h e mo r r h a g e i n t w o g r o u p s w a s m a d e . R e s u l t s T h e V i s u a l A n l a o ue g S c o r e( V A S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O  ̄ t r c i s a n d G y n e c o l o g y , D i s t r i c t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L u o y a n g H e ’ n a n 4 7 1 0 1 2 ,P . R . C h i n a
【 关键 词 】 分娩镇 痛 ; 产程 ; 剖 宫产率 ; 产后 出血 【 中图分 类号 】 R 7 1 4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0 2 0 ( 2 0 1 3 ) 0 l 一 0 0 5 5 — 0 3

导乐分娩及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导乐分娩及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导乐分娩及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全程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

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应用传统分娩方式,让产妇在常规待产室待产,无任何陪伴及镇痛分娩,观察组让专业助产人员陪伴,同时当产妇宫口开大2-3cm时采用郑州赛福特电子公司生产的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分娩镇痛仪)予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妇情绪状态、总产程时间、最终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等的差异。

结果:分娩后观察组镇痛效果、产妇情绪状态、阴道分娩率及新生儿阿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仪分娩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2h出血量,降低手术产率,提高阴道顺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

操作简单,适于产科临床推广。

标签:导乐陪伴分娩;分娩镇痛;临床应用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对自然分娩的产妇来说,身心应激反应大,其中情绪状态还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身体状态,增加分娩的风险。

这种情绪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子宫收缩时的阵痛,产妇对分娩疼痛和分娩的恐惧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要求降低非医学因素的剖宫产率,因此,分娩镇痛在产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全程导乐分娩陪伴模式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产科,即在产妇分娩的全过程,由一名助产人员陪伴在产妇身边,并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和鼓勵,同时运用助产技术帮助产妇度过分娩难关。

分娩镇痛就是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以及镇痛效果对电流的强度进行调节,通过引起肌肉微微颤动最终达到镇痛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產科接收的其中120例孕足月,拟自然分娩的初产妇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类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0-31岁,平均(26.8±1.2)岁,孕周37-41w,平均(38.8±1.2)w,观察组年龄19-30岁,平均(25.9±2.2)岁,孕周37-41w,平均(38.2±0.9)w。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镇痛方法,如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等。
目前,分娩镇痛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成为现代产科的重要 组成部分。
02
分娩镇痛的方法
非药物性镇痛方法
01
02
03
呼吸减痛法
通过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 ,利用呼吸的物理作用来 减轻疼痛。
按摩减痛法
通过按摩疼痛部位或周围 区域,利用触觉和肌肉松 弛来减轻疼痛。
硬膜外分娩镇痛需要在专业医 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和有效。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显著减轻 产妇的疼痛感,提高母婴的健 康水平。
案例三:不同镇痛方法在分娩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的分娩镇痛方法有各自的优 缺点,需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
进行选择。
水中分娩镇痛和硬膜外分娩镇痛 是两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在
临床应用中都有较好的效果。
VS
疼痛评分表
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疼痛频率、疼痛强 度等进行评分,以量化评估疼痛程度。
分娩过程评估
第一产程
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宫颈扩张程度、胎头下降程度等指标,以评估分娩进程。
第二产程
观察产妇的用力情况、胎头娩出情况等指标,以评估分娩进程。
母婴满意度评估
产妇满意度
评估产妇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包括对疼痛 缓解程度、操作舒适度等方面的评价。
06
分娩镇痛的典型案例 分析
案例一:水中分娩镇痛的实践经验
水中分娩镇痛是一种新型的分娩 方式,通过在水中生产来减轻产
妇的疼痛感。
水中分娩镇痛可以减轻药物使用 和医疗干预,对于母婴的健康有
积极的影响。
水中分娩镇痛需要严格的医学指 导和设备支持,确保安全和有效

案例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践经验

非药物分娩镇痛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非药物分娩镇痛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非药物分娩镇痛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关键词】非药物;分娩;镇痛分娩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由于大多数妇女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对分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

进一步缩短产程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一直是产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1]。

目前非药物分娩镇痛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认为非药物分娩镇痛对产程和胎儿是最安全的[2]。

1 理想的分娩镇痛标准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 acog)分娩镇痛委员会指出,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对母婴无影响;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求;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

因此非药物分娩镇痛由于符合以上条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采纳。

2 非药物性分娩镇痛的方法及应用现状非药物性镇痛方法完全无副作用,是最自然的无痛分娩方法,主要解决自然分娩四要素中的精神心理因素,包括精神预防性分娩镇痛,呼吸镇痛,导乐陪伴,心理支持,水疗,音乐疗法,针灸等。

2.1精神预防性分娩镇痛精神预防性分娩镇痛即在产前检查时开始进行宣教,讲解妊娠和分娩的生理知识,分娩知识宣教可以使孕妇在孕期了解到产痛的特点和应对的技巧,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她们在产程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对待产痛[3]。

它主要是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使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之间产生良好的调节,分娩在无痛感下进行。

李萍等[4]研究表明,精神预防性疗法可降低产妇恐惧、紧张心理,降低产痛,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

2.2拉玛择非药物减痛法拉玛择非药物减痛分娩法以心理预防为依据,在孕晚期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神经肌肉控制、呼吸技巧训练的学习过程,能有效地转移产妇对分娩产痛的注意力,易为多数孕妇及家属接受[5] 。

王苏梅[5]等研究表明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可降低因负性情绪增加的产痛,能有效地缩短产程。

路敏和李万香[6]对230例产妇运用拉玛泽无痛分娩法发现,第一、第二产程时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娩镇痛工作制度

分娩镇痛工作制度

分娩镇痛工作制度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分娩镇痛技术在产科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娩镇痛可以减轻分娩疼痛,帮助产妇减少痛苦,提高分娩体验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顺利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产科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产妇和婴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娩镇痛工作制度的目的1.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减轻分娩疼痛,提高分娩体验质量;2.促进产程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规范分娩镇痛操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4.保障医护人员操作安全,减少误诊误治的风险;5.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二、分娩镇痛工作制度的内容1.分娩镇痛操作流程:(1)产前评估:产妇分娩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孕期病史、身体状况、分娩方式等。

(2)选择合适的分娩镇痛方法: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分娩镇痛方法,包括腰椎硬膜外镇痛、腰麻、阴道分娩镇痛等。

(3)镇痛操作:医护人员应在专业培训后进行镇痛操作,保证技术熟练、操作规范。

2.分娩镇痛的监测和评估:(1)产妇镇痛应定期监测,观察镇痛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2)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和评估产妇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根据情况调整镇痛措施。

3.分娩镇痛的风险管理:(1)对可能出现的镇痛并发症和意外情况进行预警和应急处理培训。

(2)建立镇痛风险管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镇痛操作中的问题和事故。

4.分娩镇痛的培训和考核:(1)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镇痛技术培训和考核,保证技术更新和专业能力提升。

(2)建立医护人员镇痛技术考核制度,对技术不达标者进行培训和辅导。

5.分娩镇痛的质量评估与改进:(1)定期对分娩镇痛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措施。

(2)建立产科质控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促进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三、分娩镇痛工作制度的执行1.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分娩镇痛工作规范,并定期更新完善;2.医院应明确分娩镇痛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3.医护人员应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工作制度执行分娩镇痛操作,确保操作安全和效果;4.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分娩镇痛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5.各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分娩镇痛工作制度的执行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12-22T09:45:25.33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9期作者:张利明高安乐刘小勇
[导读] 陕西勉县医院分娩镇痛可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确的不良影响,对降低因害怕分娩疼痛而要求剖宫产者有积极作用。

陕西勉县医院 724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其优缺点,缓解产妇的痛感,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降低剖宫产率。

方法:以足月头位无合并症的产妇为观察对象,分为镇痛组与对照组,每组随机选取100例,进入产程后镇痛组给药物镇痛,对照组按产科一般常规处理。

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的满意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助产器械的使用情况,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

结果:镇痛组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组显著短于对照组;缩宫素的使用,镇痛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要求实施剖宫产者、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镇痛组和对照组产妇均无使用助产器械者。

结论:分娩镇痛可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确的不良影响,对降低因害怕分娩疼痛而要求剖宫产者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分娩镇痛;剖宫产;胎儿窘迫
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导致产妇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产妇发生血管收缩,胎盘血流量减少,产妇过度通气发生酸中毒等,对产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采用有效的分娩镇痛,可使子宫灌注良好,维持胎盘物质正常交换,胎儿酸碱平衡得到改善,降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选取2013-2015年在我院分娩的自愿要求镇痛分娩的产妇100例为镇痛组,不要求镇痛分娩的100例为对照组。

对象均为初产妇,年龄20-30岁,孕周38-40周,单胎,头位,羊水量正常,无头盆不称,及其他产科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胎儿情况正常。

1.2 镇痛方法:入院选取的对象血常规、凝血时间及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

镇痛组产妇宫口开大3.0cm,有规律宫缩时立即实施连续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3ml,观察5分钟后,无全脊麻醉征象,然后注入镇痛液(内含0.1%罗哌卡因+2ug/ml芬太尼混合液100ml)7-10ml,在宫缩疼痛明显缓解后,接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内含0.1%罗哌卡因
+2ug/ml芬太尼混合液100ml),基础给药速率6ml/h,追加量4ml/ 次,胎儿娩出后再注入混合药液8ml,以利于产妇产道的检查及会阴切口缝合。

产妇离开产房时拔出硬膜外导管。

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

所有产妇常规进行心电监护及胎儿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心变化。

1.3 观察指标
1.3.1 产妇生理变化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胎心率、宫缩情况。

分娩镇痛满意度及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3.2 产妇镇痛效果评分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疼痛分级标准划分:0度为不痛;I度为轻度间歇痛,可不用药;II度为中度持续痛,影响休息,需要止痛药;III度为重度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IV度为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1.3.3 产妇分娩过程观察产程时间,Apgar评分,是否剖宫产,催产素的使用。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χ2 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娩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镇痛组仅有2例产妇有I度疼痛,其他产妇在分娩和会阴切口缝合过程均无明显疼痛感,而对照组产妇均有明显疼痛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两组产妇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2.2分娩镇痛对产程和产后出血量的影响:产妇产程比较,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组和对照组分别平均为440.7min、29.4min和700.1min、52.6min,镇痛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镇痛组和对照组分别平均为5.3min和5.8min(P>0.05)。

产妇产后出血,镇痛组和对照组分别平均为162.5ml和15
3.3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血意义(P>0.05)。

2.3 分娩镇痛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镇痛组有2例发生心率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各有2例低于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及催产素和助产器械使用的影响:镇痛组和对照组行剖宫产分别为4例和8例(P>0.05);使用催产素调整宫缩分别为28例和8例,镇痛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产妇均未使用助产器械,表明分娩镇痛并不增加器械助产概率。

3 讨论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疼痛产生紧张和恐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情绪更加紧张恐惧,导致子宫发生不协调性宫缩,使产妇体力消耗增加,产程延长,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增加剖宫产的机会。

分娩镇痛通过阻断疼痛的传入和交感神经的传出,避免产妇因疼痛刺激导致的过度通气和血压升高;解除产妇紧张情绪,缓解产妇宫缩痛困扰,使产妇得到充分休息,增加产妇顺产的信心;促进产程进展,使宫缩协调有力,盆底神经反射减弱,会阴组织及盆底肌肉松弛,促使宫口扩张,胎头下降及内旋转阻力减少,第一产程时间缩短。

当宫口开全时停止麻醉镇痛,可使产妇主动屏气能力不受影响,故第二产程时间也缩短。

完善的分娩镇痛不会对运动神经阻滞及宫缩产生影响,不会增加产后出血量。

3.1 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分娩镇痛组98%的产妇无痛感,与对照组比较效果非常显著。

镇痛组第一、二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

分娩镇痛对新生儿Apagar评分和胎心变化率未见有影响。

镇痛组与对照组产妇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抑制等不良反
应。

镇痛组缩宫素使用明显增加。

3.2 分娩镇痛中联合用药是提高镇痛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目前以硬膜外麻醉镇痛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为确切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1-2】。

本次分娩镇痛法采用以芬太尼+罗哌卡因联合用药硬膜外麻醉镇痛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芬太尼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产生快,但持续时间较短,使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不良反应为个别病例可出现恶心、呕吐、视觉模糊、发痒、欣快感等。

罗哌卡因也属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有镇痛和麻醉双重效应,小剂量产生感觉阻滞,对运动神经几乎无阻滞作用;不良反应是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时会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焦虑等。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降低用药剂量,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法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感,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降低剖宫率。

良好的分娩镇痛方法对产妇、胎儿和新生儿安全,适用于产科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穆春华,宋丽,林光永,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854.
[2]崔秋红,梁小丽,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9):54-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