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一、作家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对后代作家的影响颇为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道路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和创作风格形成时期,共写了9部历史剧和2部长诗。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威尼斯商人》。第二时期(1601—1607),是莎士比亚文艺思想成熟、艺术上达到高峰的阶段。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朽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第三时期(1608—1613),是莎士比亚的创作晚期,作品由悲剧转向传奇剧,带有明显的乌托邦式的空想主义色彩。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他力求两者和谐的心态。主要作品有《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等。

情节生动、语言丰富、题材的典型性和鲜明的人物个性构成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大艺术特色。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莎士比亚的戏剧当作典范,号召无产阶级的作家要“莎士比亚化”。

二、内容提要: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他是个乐观、充满理想的青年。但是,父王老哈姆雷特突然身亡、叔父克劳迪斯登上王位、母亲改嫁新王等一连串不幸的消息,沉重地打击了他。他对这个世界感到厌倦,更使他烦恼的是,他不清楚父亲的死因。

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迪斯害死的。克劳迪斯乘国王午睡时,用毒草汁滴入他的耳朵里,毒死国王。鬼魂要哈姆雷特为他报仇,但不要伤害王后,让上天去裁决她。

哈姆雷特认为这复仇不只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说自己有重整乾坤、力挽狂澜的责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心烦意乱,忧郁不欢,只好装疯卖傻。从此,哈姆雷特装出狂妄怪诞、精神失常的样子。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利娅把他的行为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御前大臣波洛涅斯,御前大臣又报告了国王克劳迪斯。克劳迪斯对哈姆雷特的“发疯”表示怀疑,多次授命朝臣刺探虚实。

哈姆雷特渴望复仇,但一直得不到机会。正在他犹豫之际,王宫里来了一班戏子,哈姆雷特乘机安排了一场戏,邀请奸王和王后一起观看演出。这出戏讲的是一件发生在维也纳的谋杀案:一个公爵的近亲觊觎公爵的权位和财产,在花园里把公爵毒死,又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情。哈姆雷特发观奸王观看演出时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中途离座而去。鬼魂的话已经证实,奸王确是弑君篡位的恶棍。

诡计多端的克劳迪斯为摸清哈姆雷特“演戏”的意图,授意王后找哈姆雷特谈话。可是他又怕王后与王子有母子之情,对自己隐瞒真实情况,便派波洛涅斯躲在内宫帷幕后面偷听。王子要母亲用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灵魂,帷幕后面的波洛涅斯内心恐慌,大喊救命。哈姆雷特以为这是奸王,一剑刺去,波洛涅斯随即丧命。奸王以哈姆雷特杀害御前大臣为借口,把他“护送”去英国,妄图借刀杀人,要英王加以杀害。不料王子的船遇到海盗,被放回本国。王子走后,奥菲利娅因伤心过度,发狂落水而死。不久,哈姆雷特和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在奥菲利娅的葬礼上相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雷欧提斯向哈姆雷特提出挑战。阴险的克劳迪斯“建议”他俩比剑,唆使雷欧提斯在剑上涂上毒药,自己又置备毒酒,阴谋让哈姆雷特或死于剑下,或饮鸩身亡。

比剑休息时分,雷欧提斯乘其不备,用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顿时警觉,夺过此剑刺中了雷欧提斯。雷临死有所醒悟,揭露了克劳迪斯的阴谋。达时王后因误饮了毒酒而死。哈姆雷特怒不可遏,拼出全力刺向克劳迪斯。王子终于和弑君夺位的野心家同归于尽。

三、作品的思想意义: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代表剧作,哈姆雷特是体现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剧作通过描写他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忧伤苦闷及其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深刻地体现出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出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正是哈姆雷特的这种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他人生悲剧的必然。

1、赞美人,蔑视神。哈姆莱特从威登堡大学里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对人生和世界都抱有美好的理想。他说:“人是怎么一回事:理想多么崇高!能力多么无限!在形状同行动上多么敏捷而可羡!在举动上多么像天使!在体会上多么像个神!是世界上的奇迹!是万物的精英!”这段话是对人的赞美诗,把人提到“天使”和“神”的地位,充满着对人的才能和力量的美好的信念。

2、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平等互爱。哈姆莱特认为“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是一个桌子上两道不同的菜”。他不喜欢赫拉修称他为“殿下”。他对他说:“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意和你朋友相称。”

3、反对封建暴君,提倡开明君主思想。

与哈姆莱特相对立的是克劳迪士。他是封建反动势力的化身。他篡权夺位,杀兄娶嫂,阴险毒辣。正如哈姆莱特揭发他的:他这人杀了我的父王,把我的希望同我的承继之权隔断;还要远远地放一根长线去陷害我的性命。在他周围聚集着一群逢迎拍马,利禄熏心的小人。哈姆莱特认为克劳迪士是“国王中的小丑”、“有病的麦穗”。他与老丹麦王比起来,还不到他的“十分之一的二十分之一”。在哈姆莱特心目中,他的父亲是一位贤明君主的代表,是“太阳神”,道德君子,又是威武的战神。从而作品表达了反对封建暴君,提倡开明君主制的思想。

四、哈姆雷特形象分析:

对哈姆莱特的形象向来有两种争论的意见:一种是不少欧洲作家认为软弱和优柔寡断是哈姆莱特性格的主要特征。另一种意见则把哈姆莱特说成是坚定果敢,不懂得怀疑的人。

哈姆莱特并非天生的软弱。他的犹豫和延宕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他不是单纯为了复仇,而是与“重振乾坤”的职责结合起来。他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二,他处于一种敌众我寡的情势下,他的犹豫并不是意味放弃斗争。

哈姆莱特的性格不是静止的,在斗争中,他的性格得到不断发展。莎士比亚合乎逻辑地写了他的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乐天时期,这就是他在威登堡大学求学阶段。虽然剧本中没有直接描写,但从人物对话和哈姆莱特的自白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他怀着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把世界看成是光明的,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终有一天要实现。

第二阶段是忧郁、徬徨的阶段。他面临着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这位王子在舞台上出现时,他就成了一个忧郁病患者,他心头笼罩着悲哀,生活失去了欢乐。当他看到丹麦王宫种种罪恶后,他改变了他原来对世界美好的看法。认为丹麦是一间“牢房”,世界是个“大监狱”。

第三阶段是决心行动阶段。这是“戏中戏”演出之后,他对现实的罪恶不能再容忍了。他说他要“把流血的思想充满我的脑际”。但哈姆莱特的行动始终是孤军奋战的,他看不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